踝关节屈伸怎么定义(关于踝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本文目录
关于踝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关于踝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可单独作屈伸、内外翻运动。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容纳距骨滑车,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
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关节囊前后较薄,两侧较厚,并有韧带加强。胫侧副韧带为一强韧的三角形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位于关节的内侧。
作用:
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跟、舟三骨。由于附着部不同,由后向前可分为四部:距胫后韧带、跟胫韧带、胫舟韧带和位于其内侧的距胫前韧带。三角韧带主要限制足的背屈,前部纤维则限制足的跖屈。腓侧副韧带位于关节的外侧,由从前往后排列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条独立的韧带组成,连结于外踝与距、跟骨之间。
距腓后韧带可防止小腿骨向前脱位。当足过度跖屈内翻时,易损伤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踝关节属滑车关节,可沿通过横贯距骨体的冠状轴做背屈及跖屈运动。足尖向上,足与小腿间的角度小于90°叫背屈,反之,足尖向下,足与小腿间的角度大于直角叫做跖屈。在跖屈时,足可做一定范围的侧方运动。
主要是以冠状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运动的是
主要是以冠状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运动的是:屈伸
屈伸运动是指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向前或向后的运动,但膝关节与踝关节相反。人体的许多关节都可以做屈伸运动,常见的屈伸运动有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等。
屈伸运动定义:
矢状面是与身体侧面平行的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冠状轴是指与矢状面垂直的轴。屈伸运动中的屈是指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向前的运动。伸是指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向后的运动。但膝关节与踝关节相反,如踝关节屈是指脚尖向后,伸是指脚尖向前。
屈伸运动的意义:
屈伸运动是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走路、蹬伸动作时,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是完成这些动作的基础。在肢体瘫痪、关节置换术后,积极做主动或被动的屈伸运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增加肌肉力量。
踝关节有哪些功能
踝关节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关节囊内有内侧韧带加强,外侧虽有三条韧带部、但均薄弱,易因过度内翻而损伤。踝关节可作屈(足尖向下)、伸(足尖向上)运动。关节连接骨与骨关节的运动(一)屈伸运动 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踝关节则相反。 (二)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三)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 (四)水平屈伸 向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 (五) 环转 环节的远端绕某个基本轴连续做圆周运动称环转。
自行车运动员踝关节的发力范围
自行车运动员踝关节的发力范围爱的彼岸668超过14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关注成为第4位粉丝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 1.在测试角速度为60°/s(最大用力)时,一级以上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值大于二级以下运动员(P<0.05);一级以上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膝关节右侧屈肌群峰力矩明显大于二级以下运动员(P<0.01);二级以下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左侧膝关节伸肌群峰力矩明显大于右侧(P<0.01)。 2.在测试角速度为300°/s(快速用力)时,一级以上与二级以下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伸肌群比屈肌群的相对峰力矩均下降幅度较大。 3.在测试角速度为60°/s时,二级以下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左侧踝关节背屈跖屈肌群峰力矩大于右侧(P<0.05),且一级以上无显著差异。 4.在测试角速度为60°/s和180°/s(快速用力)时,一级以上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右侧踝关节背屈肌群峰力矩均明显大于二级以下运动员(P<0.01)。 结论与建议: 1.二级以下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伸肌群和右侧屈肌群最大肌肉力量有待提高。二级以下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左、右侧膝关节伸肌群发展不平衡,应加强训练右侧膝关节伸肌群的力量,以及早纠正其踏蹬不圆滑的现象。
踝关节的屈曲称为背屈错在哪
正常人体的关节活动大体上都是分屈伸的,例如膝关节的屈伸,髋关节的屈伸,肘关节的屈伸。而对于手腕关节与足踝关节屈伸的描述,与其他关节有所不同,手腕向手掌方向弯曲,被称为手腕的掌屈;而由屈曲动作向手背方向的弯曲,叫做手腕的背伸。因为手腕的活动度比较大,看似都是屈曲,所以为了更好区分而叫做掌屈和背伸。对于踝关节的姿势描述就更加特殊,关节不管向哪个方向活动都叫做屈曲。当保持站立姿态,小腿用力,肌肉收紧的时候,做踮起脚尖动作时,这个踝关节动作叫做跖屈。而由站立姿态变成只用足跟着地,足尖足背向上翘起的就叫做足背屈。背伸有伸直的含义,而足部向足背方向移动弯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伸直动作,所以被称为足背屈。
踝泵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踝泵运动: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运动。对于卧床及手术之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踝泵运动原理:跖屈(下绷脚尖)时,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背伸(上勾脚尖)时,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肌肉收缩时,血液和淋巴液受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通过这样简单的屈伸脚踝,可以有效促进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环绕动作原理相似。 适应症:久坐久站人群,如: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或久坐办公室者,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长期卧床或手术后的制动,均可能导致血流变慢,血小板在血管周边停留和聚集,容易形成血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下肢功能的恢复。如果血栓一旦脱落,栓塞到心、脑、肺等重要器官就可能危及生命。 踝泵运动方法: 1、屈伸动作:您可以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可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个小时练习5分钟,一天练5~8次。2、绕环动作:您可以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度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绕环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可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进行。注意事项:由于手术后的长时间静卧,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肌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绕环动作的幅度会受限,甚至出现痛感。如果体力不够,或疼痛剧烈,只做屈伸动作效果也不错。疼痛缓解后,增加绕环动作。另外踝部术后或石膏固定者是不宜进行踝泵练习。刚开始训练时用用力要循序渐进,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强度。训练中如感觉疼痛难忍,可减少训练的时间及次数。健康人群每隔1小时做几组踝泵运动对身体而言是也是有利无弊的。
什么是踝关节的伸展运动
踝关节 跪在垫上,臀部压在踝关节处,向下振压。此外,还可用脚外侧、脚尖、脚跟和脚内侧行走,以牵拉踝关节。但要注意不要崴了脚。 可以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主动柔韧性是指主动利用肌肉收缩使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加,被动则单纯是关节活动的最大范围。影响柔韧性的因素中,除了骨和关节的结构外,韧带、肌腱和肌肉的伸展性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柔韧性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柔韧性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被动或主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 力拉伸法。 被动静力拉伸法 靠同伴的帮助或借助外力的拉伸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一般6秒~8秒,重复6~8次。可避免超过关节伸展能力,防止拉伤。 主动动力拉伸法 靠自己的力量,速度较快地、有节奏地、幅度逐渐加大地多次重复一个动作,一般每个动作重复5~10次,用力不宜过猛,幅度由小到大,先做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以免拉伤。上述方法可单独或混合运用。 考虑中老年人的特点,涉及不同部位关节、韧带的柔韧性锻炼的具体方法有: 手指、手腕关节 1.握拳、张开,反复练习。 2.手腕屈伸、绕环。 3.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右手交替。 4.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5.左、右手指交替抓握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肩关节 1.面对肋木,手扶一定高度,上体前俯,做下振压肩动作。 2.双人手扶对方肩部,身体前屈,伸直手臂,向下压肩。 3.练习者背对鞍马并仰卧其上,同伴在后面扶着练习者的上臂轻轻下压。4.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面拉伸。 腰椎关节 直坐垫上,两腿伸直,挺胸,塌腰,上身向前弯折,两手尽量伸向前方,使胸部贴近腿部,持续一定的时间。 膝关节 面对肋木,左腿提起,脚跟放在肋木上,两腿伸直,立腰,收髋,上身前倾,向前向下压振,左右腿交替进行。 踝关节 跪在垫上,臀部压在踝关节处,向下振压。此外,还可用脚外侧、脚尖、脚跟和脚内侧行走,以牵拉踝关节。但要注意不要崴了脚。 特别提示: 为了使柔韧性锻炼更科学有效,应注意的是: 1.要循序渐进,牵拉肌肉不要过分用力,以被牵拉肌肉、韧带有轻微不适感即可。 2.遵循主动性练习与被动性练习相结合、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3.伸展肌肉韧带时不要屏住呼吸,动作要缓慢,可采用伸展—放松—再伸展的方法。 4.柔韧性练习可在健身活动前或后进行,健身前做有助于热身,防止受伤;健身后做有助于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太极拳是柔韧性锻炼的好方法 国外的统计表明,65岁以上老人的意外死亡,有75%与跌跤有关,且年龄越大,跌跤后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越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历经3年的研究证实: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他们的跌跤率降低了47.5%,太极拳是防老年跌跤最好的锻炼方法之一。其主要的理论根据是:太极拳动作轻柔缓和,能强化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联系,改善整体的协调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太极拳也不失为一种身体柔韧性锻炼的运动,其强调的动中放松,用意不用力,意守丹田和先意动而后体动的基本运动原则,使得年高体弱或慢**患者都能够承受。 如果您不但从思想上重视保持身体柔韧性的重要性,而且在日常的运动锻炼中有意识地加入柔韧性练习,相信您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有新的改善!
更多文章:

朝阳市建平县从业资格证在网上怎么学习?车驾培学堂要学习到几十分钟才可以考科目一
2024年3月27日 23:00

跑步机家用电压吗(我的跑步机坏了、跑步机直流电机在家里如果能用啊是不是要个变压器啊)
2024年10月29日 01:31

改善腰椎的瑜伽动作(5个缓解下腰背部疼痛的瑜伽理疗体式,有时间多练练60岁不显老!)
2025年8月17日 19:00

林志玲瑜伽是什么综艺(林志玲在日本上日本综艺节目,感觉反转,网友称简直判若两人,为何这么说)
2024年3月4日 08:00

椭圆机步距多少合适?椭圆机飞轮多重才合适椭圆机飞轮常见重量是多少呢
2024年7月1日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