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运动是指什么(什么是大运动弱智儿童大运动发展有何特点)
本文目录
- 什么是大运动弱智儿童大运动发展有何特点
-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 儿童的大运动能力发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 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婴儿大动作发展有具体的时间段吗
- 什么是大运动发育怎样做才能促进宝宝的大运动发育
- 简述3岁前宝宝大运动发展的顺序是什么
-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
- 大运动包括什么
什么是大运动弱智儿童大运动发展有何特点
【摘要】:正大运动指身体的姿势和由身体大肌肉控制的活动,如:俯卧抬头、坐、站、爬、走、跑等。正常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大运动发展很快。正常儿童的大运动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顺序,每种运动大致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许多弱智儿童的问题最早是从孩子的运动障碍发现的。弱智儿童的大运动有这样几个特点:①每一种行为项目都开始得比较晚;②许多动作到成年后还做不好,人们从远处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运动"有点问题";③协调动作很差,在做体操等手臂和腿部同时动作时,问题就更明显了,要么动手臂不动腿,要么动腿不动手,如果一定要他又动手臂又动腿时,他们往往不知所措,或者会摔倒;④动作的进步很慢,从会坐到会站或从会站到会走,往往要比正常儿童多用几倍的时间;⑤无论是什么动作,节奏都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很重要的,孩子安全出生后,家长的长期照顾就开始了!当然,作为一个初学者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身体和发育都很关心,下面看看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1
1、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小儿练习独坐,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或首先让小儿靠坐,待坐得较稳后,逐渐离开靠背,有时要到7个月才能逐渐坐稳。
2、匍行。用玩具逗引帮助小儿练习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着床只是在原地打转或后退,家长可把手放在小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渐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体操。继续每日做婴儿操,主要练习扶站,练习下肢和匍行、准备走的站立,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
4、翻身。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可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这种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才能翻滚。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的统合能力的发展。
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给六到七个月的宝宝添加的辅食种类主要就是泥糊状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渐进,第一类主要是谷类,然后接下来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适当的加蛋类,肉类,父母一定要按照顺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六个月宝宝大动作训练有哪些?这个阶段可以训练独坐、匍行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宝宝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宝宝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按时给宝宝打防疫针。而且这个时间的宝宝对奶粉、母乳都有点厌烦,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从少到多,逐渐添加。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2
儿童运动项目有哪些呢
球的玩法:
(1)定点拍球:练习单手、双方拍一下接一下,转身等方式拍球。
(2)滚球:滚过弓形门,两人互相滚球,滚球击物,滚球击人。
(3)传球: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将球从头上、左右体侧、胯下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传递。
(4)抛接球:自己向上抛球,自己接着,向上抛球由低逐渐增高。二人以上互相抛接球。
(5)赶球走(跑):幼儿手持木棍,把球从场地的一端,边拨边行进到场地的另一端。
(6)夹球行进:幼儿把球夹在两膝处,学企鹅走;两人背对背或脸对脸夹球学螃蟹走。
(7)运球走(跑):边拍球边向前行进。
(8)投球:将球投入篮内(或容器内)或投向某物体(野兽)。
(9)踢球:将球踢向某地方或某方向。
幼儿大动作包括哪些3
适合儿童的运动项目如下:
一、3~6岁孩子,适合坐位体前屈、跳舞、跳远、攀爬等运动,如果走、跑比较稳,可以练习单脚跳、跳绳、踢毽子,或用手接球、投篮、踢足球。
3~6岁孩子处于平衡性、柔韧性发展的灵敏期,这个期间可进行平衡和协调性、柔韧性训练。
二、7-12岁应以游泳、跑步等有氧运动为主,外加一些简单的对抗项目,比如跆拳道、击剑练习等,还可以做一些小的负重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哑铃操等。
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一些器械练习,比如轮滑,或参与集体运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
三、13~17岁,男孩可以做一些力量、速度、对抗性、爆发性的运动项目,比如跆拳道、击剑、短跑、足球、篮球、排球;女孩推荐瑜伽、长跑、骑自行车、滑雪等有氧运动。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这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力量训练,以促进肌肉体积与力量增长。
对于儿童应根据其年龄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安全、适度的运动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利。不过,只有根据年龄段选择合适的运动,才能事半功倍。
20xx年,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共同发布儿童青少年家庭运动倡议:科学运动是给孩子最好的呵护,家长在为孩子安排运动时,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重点培养。
一、攀爬运动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内都有会设有攀爬装置,包括滑梯,绳网,过吊桥等练习身体的平衡能力。攀爬活动需要孩子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协调运作,需耍手、脚、眼及身体的综合配合。
孩子攀握攀爬运动的技巧,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的协调性,使他们身千更灵活,反应更敏捷。每当孩子攀爬到一个新地方,由于距离高度的变化,给孩子的视觉带来新的感觉和体脸,既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又有助于孩子从新的角度去观察环境。
二、户外奔跑
户外奔跑,注意不是长跑,儿童不适合进行长跑训练,有的家长让孩子跟自己进行慢跑练习,其实是错误的。
儿童只适合自由的嬉闹式的奔跑,比如抓人游戏就比较好,时间也需要控制。
三、球类运动
不管是踢球、运球、排球,投掷球、躲避球......都对儿童全身发育是非常好的。但注意幼儿不适合练习网球等球拍类的运动,对肌肉生长不好。
孩子5岁后,身体运动机能才真正开始向成熟发育,这种发育有人快有人慢,所以一般我们认为6岁后,才是进行某些运动的合适时机,有的孩子则可能需要到7、8岁才准备好。
四、障碍游戏
障碍游戏,或者是一些“探险”类游戏,是一类综合项目,包括在树林里奔跑,躲避树木(当然是比较稀疏的树林),还有比如走独木桥、翻滚、躲闪等等。
五、精细动作
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的.发展遵循了从混浊到分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规律。操作积木、抓取小球等,有利于孩子双手协调能力的.发展。
六、有氧健身操及舞蹈
适当的舞蹈类训练有助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的形体发展,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还有助于锻炼肢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培养审美情感,提高身体素质。
七、团体规则游戏
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在玩耍中培养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能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8、幼儿游泳
早期幼儿接触游泳能有效地刺激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促进幼儿大脑、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激发幼儿的早期潜能。
九、皮划艇运动
在划行运动世界里成长,是所有儿童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休闲皮划艇不会游泳也可参加,但专业皮划艇训练想要快速成功几乎是不存在的。
儿童通过坚持皮划艇练习、敞开心扉倾听教练的教导等,会成长为一个健康又快乐的小桨手。
十、帆船运动
OP级帆船是帆船级别中最小的帆船,xx47年由知名设计师Clark Mills先生设计,是一种小型单人操作的帆船,最初设计目地就是给孩子们学习帆船用的。
OP帆船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提升孩子平衡力、协调性,提高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和驾驭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一种新的生活运动方式,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良好的乐观积极的态度。
适合的教学形式,是小孩坚持运动锻炼的最大动力。课程设置、内容组成和老师(教练)教学形式,从小孩对运动项目的情绪反馈上可以做考评。当然,家长的正确认识也极为关键。
不少家长舍弃了兴趣第一的原则,等同于舍弃了体育锻炼的捷径。在运动项目调整时,也需要优先考虑兴趣优先这一原则。而在身体波动期(比如身高变化的时期:10-16岁),可以适当的避免高强度或有碰撞的运动项目(篮球、足球等),减少骨骼损伤的概率。
儿童的大运动能力发育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儿童大运动能力发育是阶段性的,孩子会在不同的月龄掌握不同的能力。儿童大运动发育里程碑如下:
坐:新生儿应俯卧抬头1-2秒;2个月幼儿应抬头约45度;3个月幼儿应抬头约90度;4个月幼儿应抬头稳,能够自由转动
新生儿:腹肌无力;3个月:扶住婴儿坐下,腰呈弧形6个月:两手前支撑坐7个月:独坐片刻8个月:独坐稳
翻身:5个月从仰卧翻到俯卧;6个月从俯卧翻到仰卧;7个月转向侧卧时用一只手能支撑身体的重量。
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婴儿大动作发展有具体的时间段吗
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婴儿大动作发展有具体的时间段吗?大动作(又叫大运动)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父母们需要了解,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大动作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关,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坐、爬、站立和走路。
可以开始尝试在两餐奶之间让宝宝俯卧着玩一会儿,家长可以用颜色鲜艳或者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在宝宝头部上方引逗其抬头,也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胸腹部,按摩他的颈背引逗其抬头。满月前后:可以尝试握住宝宝的手腕,轻轻缓慢地将他拉起片刻,也可以在拍背防溢奶之后,尝试不扶住宝宝的头,让其自然竖立片刻,以此来锻炼颈肩背部肌肉力量。随着颈肩背部肌肉力量的不断增强,宝宝开始学习保持头部的平衡,一些轻微摇摆和缓慢晃动的游戏如“躲猫猫”能帮助他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
有的宝宝可以开始在较硬的靠枕上靠坐片刻,这样能让他的视野开阔,更能激起他坐起来的欲望。4月龄前后:宝宝竖抱抬头已稳,家长可以握住宝宝的手,用很小的力气将他从仰卧位逐渐拉至坐位,以后逐渐减力,直至宝宝能握住大人的手指将自己拉坐起来。5月龄前后:可以在拉坐起来后让宝宝扶坐片刻。6月龄前后:可以让宝宝靠坐,然后逐渐减少背后的支撑物,尝试让宝宝用自己的双臂支撑起身体的一部分重量。7~8月龄:宝宝已经能坐得很稳了。8~9月龄:宝宝可以自发从卧位转变成坐位又从坐位转变成卧位。
什么是大运动发育怎样做才能促进宝宝的大运动发育
身体用手臂、腿、脚或者整个身体做出的较大的动作是大运动发育,少抱多趴才能促进宝宝的大运动发育。
除了先天**和疾病,大部分婴儿都会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成长。而且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有些环节发展得快或慢都是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焦虑而过度干预,这样会破坏宝宝正常的自然发育,适得其反。当宝宝完成这些动作时,伴随着四个生理弯曲的形成:需要颈部前屈才能抬头,需要胸部后屈才能坐,需要腰部前屈才能站立,需要骶骨后屈才能行走。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渐形成的,只有形成了这些生理上的弯曲,宝宝才能站得稳,为以后的走、跑、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运动的发展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大运动发育正常,很大程度上说明大脑发育正常。大体育发展不正常。比如6个月后还不能翻身,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大脑发育有滞后。大运动量的发展是婴儿大脑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伴随着大运动量的发展。人的行动是在大脑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的。因此,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
虽然抬头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大运动,但宝宝并不是生来就抬头的,而是从躺下的动作慢慢发展起来的,所以宝宝大运动的起点应该是躺下。多躺着不仅可以促进大运动的发展,也是精细运动的起点。因为当宝宝躺着的时候,为了支撑身体,宝宝的小手掌会从握拳的状态逐渐张开。对于这个开口,小手的精细动作也会开始发展。以上就是对什么是大运动发育,怎样做才能促进宝宝的大运动发育这个问题的解答。
简述3岁前宝宝大运动发展的顺序是什么
粗大运动,又称大运动,是指牵动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运动,是躯干及四肢的整体运动。粗大运动的发育与其他能力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婴幼儿从俯卧位抬头和左右转头,以及以后的坐爬站行,都为其接触环境创造条件,从而对感知、认知的发育起积极作用。又如绘画、写字等精细运动,都需要竖头、坐等粗大运动的完善才能完成。一. 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速度虽有种族、地区及个体差异,但发育规律基本一致: 自上而下,从头、颈、腰部,到上肢、下肢。 从泛化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紧张,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中正,腰腹部肌肉放松。 从分离运动到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如从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再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摆动。 先“取”后“舍”,即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二.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的顺序:3个月可保持头部立直,竖头稳定。4个月竖头时头部可自由转动。4-6个月会翻身。6个月可双手前撑坐。7个月可放手独坐。8个月可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9个月可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10个月可手膝位四爬,可扶床栏行走。12个月可独自站立。14个月可独自行走,能不扶物弯腰拾物。15个月可退后行走。18个月牵单手可上楼梯。24个月可跑步,会踢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30个月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36个月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三.粗大运动训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意义1、 促进大脑发育。粗大运动能力与儿童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动作能力是反应生长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例如训练双脚走直线既练习了视觉,又锻炼了双脚正确分步和平衡姿势的感觉等。2、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条件。大运动的训练能提高个体的机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有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差,所以更加需要从运动方面着手,解决孩子基础性的问题。3、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一些儿童的语言能力差,甚至是无语言,或只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字词。对这样的孩子只做单一的语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包括语言器官的发育,呼吸及气息的运用,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影响等等。因此,儿童的语言发展障碍也是多方面的,运动训练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4、促进注意力发展个体在运动的时候同时会产生三种激素:多巴胺、血清素与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学习效率,多巴胺和血清素可以稳定情绪,并使人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人在快乐的情境下学习会效率倍增。肾上腺素可以使孩子专注力增强,形成永久记忆。运动可以调节和改善大脑缺氧的症状,同时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专注力。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宝宝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了,下面为大家分享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1
训练立定跳远
与孩子相对站立,拉着孩子双手,然后告诉孩子向前跳,熟练后可让孩子独自跳远,并练习从最后一级台阶跳下并独立站稳的动作。
训练跑与停
在跑步基础上继续练习能跑能停的平衡能力。
训练上高处够取物品
将玩具放在高处,在父母监护下,看宝宝是否学会先爬上椅子,再爬上桌子站在高处将玩具取下。让宝宝学会四肢协调,身体灵巧。训练前,家长要先检查桌子和椅子是否安放牢靠,并在旁监护不让宝宝摔下来。
学会了上高处够取物品之后,家长要注意,洗涤剂、化妆品、药品等凡是有可能让孩子够取下来误吞误服的东西,都应锁入柜子内,不能让宝宝自己取用。当宝宝能取到玩具时应即时表扬:“瞧我们宝宝多捧!真能干!”
练习踢球
用凳子搭个球门,先示范将球踢进球门,然后让孩子试踢,踢进去要给予鼓励。
足尖走路
练习身体平衡,学会单足站稳后开始学习。
方法:先学习提起一个足后跟,学习用一个脚尖走,一只脚学会后再提起另一只脚后跟,学习用两个脚尖走路。
刚学走路的孩子,由于要保持身体平衡,走路时两脚分开到与双肩宽。学习用脚尖走路要求将身体的重心从整个脚底移至脚的前半部,脚后跟提起,练习时要求身体伸直,不能前倾。
否则在走路时抬起一足,身体重心就会完全落在孩子另一脚底的前半部分。需要保持身体平衡的小脑、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有良好协调。促进各神经系统间的联系和协调动作,为以后更复杂的体能训练打基础。
走平衡木
练习高空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
方法:在离地10~15厘米的平衡木上学习行走。可先扶宝宝在平衡木上来回走几次,使宝宝习惯高处行走,渐渐放手让宝宝自己在平衡木上走。鼓励宝宝展开双臂以协助身体的平衡。
大动作的训练
让幼儿自如的走、蹦、跑
让幼儿与小伙伴玩“你来追我”游戏。练习跑跑停停。带幼儿练习长距离走路。
训练上攀登架
锻炼幼儿勇敢的性格,学习四肢协调,身体平衡。学习爬上三层攀登架。
方法:将三层攀登架固定好,每层之间距离为12厘米(不超过15厘米),家庭中可以利用废板材或三个高度相差10~12厘米的大纸箱两面靠墙让宝宝学习攀登。攀登时手足要同时用力支持体重,利用上肢的机会较多,可以锻炼双臂的肌肉支撑自己的体重。同时锻炼脚蹬住一个较细小的面也要支撑全身的平衡。
攀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不怕摔下来的危险。因此要检查攀登架是否结实可靠,支持点会不会打滑等安全因素。家长要在旁监护。鼓励孩子勇敢攀登。
钻洞训练
使宝宝能钻过比身高矮一半的洞,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
方法:在家庭内可利用写字台的空隙或将床铺下面打扫干净让宝宝练习钻进去。或利用大的管道或天然洞*。钻洞时必须四肢爬行,低头或侧身才能从洞中钻过。孩子都喜欢钻洞。孩子有时还将一些玩具带到床铺下面钻进去玩。宝宝也喜欢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因此可用一只大纸箱如冰箱、洗衣机的大包装箱,在箱的一侧开“门”,一侧开小窗户透入光线,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宝宝可以钻进这个小门作为自己的’家,将一些小东西带进去玩,也可带小伙伴进去玩。孩子在钻进钻出的同时,锻炼了四肢的爬行和将身子和头部屈曲的本领。四肢轮替是小脑和大脑同时活动的练习。
骑足踏三轮车
练习驾驶平衡和四肢协调。2岁半到3岁的孩子由于平衡和协调能力差,骑老式三轮车更为安全。孩子先学习向前蹬车,家长在旁监护,尽量少扶持,熟练之后,自己会试着左右转动和后退。双足同时踏,配合双手调节方向,身体依照平衡需要而左右倾斜。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协调练习。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2
六个月宝宝大动作训练有哪些
1、独坐,在靠坐的基础上让小儿练习独坐,家长可先给予一定的支撑,以后逐渐撤去支撑或首先让小儿靠坐,待坐得较稳后,逐渐离开靠背,有时要到7个月才能逐渐坐稳。
2、匍行。用玩具逗引帮助小儿练习匍行,由于第5月腹部着床只是在原地打转或后退,家长可把手放在小儿的脚底,帮助他向前匍行,以后逐渐用手或毛巾提起腹部,使身体重量落在手和膝上,以便向前匍行。
3、体操。继续每日做婴儿操,主要练习扶站,练习下肢和匍行、准备走的站立,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
4、翻身。学习由仰卧翻至侧卧,然后再翻至俯卧。可将玩具放在宝宝的体侧伸手够不着处,宝宝为够取玩具先侧翻,伸手使劲也够不着时,全身再使劲就会变成俯卧。这种动作要经常练习,基本上到第7个月才能翻滚。经常翻滚有助于肌肉关节和左右脑的统合能力的发展。
六个月的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给六到七个月的宝宝添加的辅食种类主要就是泥糊状的食物,就像是循序渐进,第一类主要是谷类,然后接下来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适当的加蛋类,肉类,父母一定要按照顺序逐一添加,而且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六个月宝宝大动作训练有哪些?这个阶段可以训练独坐、匍行等等,这样可以避免宝宝肥胖。再者在照看的宝宝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按时给宝宝打防疫针。而且这个时间的宝宝对奶粉、母乳都有点厌烦,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从少到多,逐渐添加。
幼儿大动作主要有哪些3
婴儿动作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1、活泼好动: 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除了睡觉,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在活动,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的挥手踢脚,到五六个月时,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了就放进嘴里,再大一点他就要推推这里、拉拉那里,会走以后,他的动作就更复杂了,一次玩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2、好模仿:婴儿出生不久,就能模仿大人伸舌头,张嘴巴,半岁以后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挥手学再见、把手指放在嘴里模仿大人刷牙;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能模仿更复杂的动作,妈妈洗衣服,他也要给娃娃洗,妈妈弄面,他也要拿擀杖擀来擀去,三岁以后她的模仿能力更强了。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主要途径。
3、好游戏:儿童天生好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从游戏中放松身心,获得快乐。三四个月的婴儿会乐此不彼的躺在床上做视物远近的游戏;一岁左右的孩子能连续十几次把球抛出去做练习游戏,两岁多的孩子会高兴的做搭积木、娃娃家游戏,也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扮演游戏。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原因
1、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3、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4、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5、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大运动包括什么
大运动发育是神经系统对宝宝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比如趴、翻身、爬、走路、蹦跳等,但是有的孩子大运动发育迟缓,在早期可能只是很小的一点差异,这就需要及时人工干预才能让孩子健康的发育成长。
包括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自主控制。宝宝半岁以前的抬头、转头、翻身,半岁以后一岁以前的爬、站,以及一岁以后的走、跑、跳、踢等控制技巧,都是属于大运动能力发展范畴。
宝宝大运动发展0-12个月关键期
1、宝宝0-4个月:当宝宝胎龄满四十周岁的时候就可以适当进行俯卧练习,用语言或者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引导宝宝抬头,但是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训练十分钟左右,每天训练4-6次就可以了。
待宝宝稍大一些,俯卧抬头动作练习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宝宝练习翻身动作,还可以加入宝宝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用玩具进行辅助,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2、宝宝5-8个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宝宝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硬朗。在宝宝5个月后就可以让宝宝尝试坐位训练了,可以联系靠坐,也可以让宝宝练习撑坐。每日练习5、6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为宜。
在宝宝7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用手膝位支撑的姿势进行爬行训练,每天爬行50-100米即可。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宝宝的拾动作进行练习,加强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3、宝宝9-12个月:此时宝宝已经回慢慢站立,甚至有的宝宝在大人的搀扶下已经慢慢会走了。家长要在此时对宝宝蹲起、独站和行走进行练习。如果宝宝在站立时时脚尖着地,说明还未达到站立阶段,不能强行辅助宝宝站立,否则对宝宝脚弓、下肢肌肉发育不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动作训练
更多文章:

橡胶的瑜伽球放到婴儿床几天后发现接触的部分掉漆 漆都沾到了橡胶的瑜伽球上 请问橡胶会腐蚀溶解掉油漆吗?早教亲子主题活动好玩的球
2024年4月5日 06:30

二十四式是什么意思(高中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建议是什么)
2025年7月18日 00:35

13岁有腹肌正常吗(我班一个男生,13岁,身高170还有六块腹肌,但是只有90斤他正常吗)
2025年9月8日 11:35

瑜伽一周做几次(瑜伽一个星期要练习几次请问对于一个初学者瑜– 手机)
2024年9月18日 15:31

武汉最正规的健身教练培训学校(武汉健身教练培训的机构哪家好)
2024年7月29日 03:22

每天做15个俯卧撑有用吗(我一天上班8小时,我有空就做15个俯卧撑,一天做200个这样吧,会有效果吗)
2025年3月10日 06:51

皓千减肥训练营(减肥训练营的训练期间会通过药物控制体重吗不想被减肥药坑)
2023年12月4日 17:40

健身教练证有哪些步骤(健身教练证书怎么考,具体操作是怎样的)
2024年8月8日 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