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枪训练方法 鞭打(如何正确投掷标枪)
本文目录
如何正确投掷标枪
基础训练阶段的任务 (1)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速度、灵敏和柔韧陛。 (2)掌握投掷标枪基本技术。 (3)发展快速鞭打能力。 (4)培养运动员的高尚道德。 基础训练阶段的内容安排 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首先应安排一个较长的技术教学期,以便掌握正确的投掷标枪技术,然后逐渐增加投掷轻器械,发展速度、有关肌群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等训练因素。 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方法 1.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手段 (1)技术训练: ①最后用力的各种模仿练习(带器械和徒手)。 ②原地和上3~5步打鞭子,投小球或石块。 ③原地和上3~5步投掷标枪(轻标枪、标准标枪)。 ④短程和全程助跑投轻枪、标准枪等。 (2)身体训练: ①快速跑:20~100米的加速跑;行进间计时跑;起跑;反应跑以及跨栏跑等。 ②跳跃:立定跳;3级一5级一10级跨步跳;蛙跳;跳绳;连续跳台阶;跳障碍。 ③局部肌群专项力量:直臂向前一向后肩绕环;肩上前后振臂;持1—2千克杠钤做肩、腰绕环练习;持5~10千克杠铃片,双手头后屈肘拉起练习;持10~20千克杠铃片做双手头上举,同时向前迈步成弓箭步;持2.5~5千克杠铃片做“满弓”练习;持10~20千克杠钤片做体前屈肘练习。 ④技巧运动:前、后滚翻;侧手翻;头手倒立;后桥;前、后手翻。 ⑤柔韧练习:双手握绳、棍或标枪做直臂向前一向后转肩练习;对肋木(或墙)双臂一单臂压肩练习。 ⑥抛掷练习:双手向前、向后抛球;单手、双手侧身抛球;仰卧一坐接一抛球。 ⑦专项能力:投lOO一500克小球或石块;双手投1~2千克实心球;对墙反弹球练习(单手0.5~0.75千克;双手1—2千克),各种抛掷练习(2~4千克)。 ③耐力及球类活动;越野跑;定时耐力跑:各种球类游戏。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安排 (1)周计划安排;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周训练计划,周计划应包括训练内容、内容之间组合以及负荷量等。 (2)训练负荷安排:根据全年总的负荷量分配到各个训练时期,特别要妥善安排专项负荷量,避免由于专项负荷不当而引起的伤病。 (3)训练恢复安排:本年龄阶段在合理安排负荷量的同时应重视训练恢复,应注意大负荷后的伸展练习,营养合理的膳食,充足的睡眠以及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 (4)比赛安排:本年龄阶段每年参加3~5次专项比赛,主要的比赛需要有4~6周的专门安排。通过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诱导以及模拟训练等逐渐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成绩,对本年龄阶段的少年运动员,赛前不宜过早、过多地减量。 技术训练安排 本年龄阶段是形成正确投掷标枪技术的关键时期,关系着将来的发展与提高。因而必须采用正确的教法手段,系统地、有步骤地使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投掷标枪技术。在技术教学中,应做到按每一个教学步骤认真地掌握动作环节,做到及时地把每个步骤连贯起来,避免动作环节之间脱节,应用更大的努力掌握技术难度较大的投掷步加速节奏,以及投掷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 为了提高技术训练质量,除掌握正确投掷技术外,恰当安排投掷强度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本年龄阶段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宜过早加大投掷强度。教学训练大纲规定,大强度投枪的比重为10%。 在周计划中如何安排技术训练,要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训练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应当围绕其特点去安排技术训练。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技术训练安排比重有所不同,如表中等强度是指相当本人最高成绩80%,大强度为90%。身体训练安排根据本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和要求,对身体训练在手段的选择和它们之间的组合,以及完成各手段的负荷等方面都应具有针对性,此阶段应着重安排发展快速跑、局部肌群专项力量、技巧运动、柔韧性和抛掷练习方面的内容。13—15岁年龄段是发展速度的敏感期,也是发展柔韧性的最佳时机,因而安排的比重应当大一些。但是柔韧性素质的提高又是比较缓慢的,需要在较长时间里,通过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才能有效。切不可进行突击式短期强化训练,否则,将导致受伤,产生相反的效果。 抛掷练习不仅可以发展投掷运动员的快速力量素质,还有助于掌握自下而上协调用力的技能,改进投掷标枪技术。因此,各年龄阶段都应安排较大的比重,为发展青少年快速爆发力,每周应安排2~3次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器械的重量。 跳跃练习是发展投掷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弹跳力也有利于改进投掷技术。由于13—15岁的少年,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支撑器官较弱,应以适量的徒手跳跃去发展弹跳力,不宜进行大强度的负重跳跃练习。 专项能力是标枪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发展专顶能力,可以改进技术。此年龄阶段应以低于标准重量和其他轻器械进行训练为主,发展快速鞭打能力。在抛掷重物练习时,应多安排双手投。提高专项能力,除了选择好训练手段和全年系统地有节奏地安排好负荷外,还要很好地组合每周和每课的训练内容。
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最后用力过程包括“满弓”、“鞭打”和标枪出手3个动作阶段。
1.“满弓”动作。“满弓”动作是顺利完成“鞭打”动作的前提和保证。在“满弓”动作形成过程中,两腿协调配合用力十分重要。右腿蹬地推送右髋加速前移,左脚着地制动支撑使下肢运动突停而产生动量转移,加之左脚制动点处于身体的旁侧部位形成了旋转力,从而提高了右髋向投掷方向运动的速度和幅度,不仅使“满弓”动作得以形成,而且为髋轴领先肩轴运动并带动躯干充分转动创造了条件。因此,右腿积极蹬地是实现“满弓”的基础,左腿制动支撑是形成“满弓”的保证。
“满弓”动作结束瞬间,投掷臂在肩上伸直,躯干与上臂之间形成的拉引角是衡量“满弓”动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优秀运动员拉引角通常在90°左右。此时,枪尖稍高于头顶,前臂与标枪保持较小的夹角,为增加“鞭打”用力的工作距离和发挥胸、肩、臂肌肉的收缩力量创造条件;左腿微屈支撑,左膝关节达到最大弯曲角度,优秀运动员约为150°~165°,为紧接着的左腿充分蹬伸用力,提高标枪出手速度做好了准备。
2.“鞭打”动作。形成“满弓”后,应刻不容缓地转入“鞭打”动作。“鞭打”动作是掷标枪的重要技术特征,是取得最后用力良好效果的关键技术动作。做“鞭打”动作时,身体各环节用力顺序和速度变化要符合人体运动链的原理。人体参与用力的各环节肌肉群自下而上按严格的顺序依次用力,使人体各环节相继加速运动,然后依次减速,动量从质量较大的躯干依次向胸、肩、上臂、前臂、手腕、手指等环节传递并不断得到积累、补充和合成,最后传到器械上,大大提高了标枪的出手速度。身体各环节的依次加速运动,造成相邻环节肌肉依次快速拉长,引起肌肉的有力收缩。因此,前一环节加速的结束是后一环节加速的开始,不仅体现了身体各环节合理的用力顺序,而且形成了身体各环节的速度变化曲线。
“鞭打”时,左腿支撑十分重要。左腿的支撑与蹬伸是实现动量传递和增加器械出手速度的重要技术,对“鞭打”时上体积极前移,保证身体重心升高,使人体和标枪进一步加速具有很大作用。左腿强有力的支撑还有助于配合完成挺胸动作,弥补因胸部前挺方向偏下而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以胸带臂鞭打”动作能够正确完成。
躯干用力角是运动员从最后用力开始至标枪出手时躯干转动的角度。优秀运动员躯干用力角通常在20°左右。
3.标枪的出手与飞行。在最后用力阶段,加大作用于标枪纵轴的力、增加用力工作距离和缩短用力时间是提高标枪出手速度的重要方面。准确沿标枪纵轴用力体现了最后用力的合理性,是加大对标枪作用力的主要方面。最后用力阶段,优秀运动员对标枪的施力距离可达2.10~2.30米,而时间仅在0.12~0.15秒之间。
标枪出手时,不仅要获得适宜的出手角度,还应考虑倾角和冲击角。倾角是指出手瞬间标枪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在不同的风向投掷时,应适当改变出手角和标枪倾角。研究证明,逆风投掷时应适当减小倾角,顺风投掷时则反之,以便合理地利用空气升力,减小空气阻力,因此,提高运动员出手瞬间的控枪能力十分重要。目前一些研究认为,掷标枪合理的冲击角应为接近零度的负角。
由于运动员在标枪出手时的甩腕拨枪动作,使出手后的标枪沿纵轴旋转向前飞进,这种自转对提高标枪飞行的稳定性有利;在有些情况下还会产生一定的空气升力,起到延缓标枪落地时间的作用。
标枪的鞭打动作怎样完成可采用什么办法进行训练
摘要:随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专业化及针对性的日益加强和现代标枪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标枪运动员的成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运动员自身所掌握的专项和所具备的能力,尤其是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动作速度。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投掷动作速度决定于:助跑的速度;与投掷有关的主动肌群及其协同肌群的收缩力;运动员对最后用力技术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运动员的灵敏、柔韧、协调能力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对标枪运动员的训练的方法。关键词:标枪、动作速度、训练1 前言掷标枪是一项历史比较悠久的项目,从历史角度看,投掷标枪技术的改进与场地、器材的更新和成绩的提高总是同步发展的。而掷标枪技术的发展又总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助跑和最后用力阶段速度这个技术环节进行的。也就是说标枪的成绩决定于运动员所掌握技术和它所具有的专项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改进技术进而使运动员的技术和专项能力结合起来,使运动员达到自己的优异成绩呢?本文认为,标枪运动员技术与能力结合是否完美应集中表现在投掷的动作速度上。国内外也有研究标枪动作速度和训练的,但是研究的都是单一的某个动作环节,进行整体研究的还不多。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 浙江省三门中学、三门第二高级中学体训队、三门县职业中专、三门县亭旁中学标枪运动员20人,其中男12人,女8人。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阶段动作速度资料进行了分类摘录和归纳工作。2.2.2观察法通过录象观察到运动员在投标枪时的交叉步和出手速度上差异较大,速度掌握的好的运动员的成绩相对好一些。3 结果与分析3.1标枪运动中的动作速度分析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一个动作的速度快慢。标枪运动员的投掷动作是指人体持枪由助跑结束时的位置移动到适宜的出手点的动作速度,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时间称为投掷的动作速度除以完成这一动作所经历的时间为投掷的动作速度,表现为标枪运动中的即时速度变化:△∨=Ⅴ-∨0V为出手速度;V。为最后用力前的标枪速度。器悈的投掷速度可用斜抛运动进行叙述,即;V为标枪的出手速度;a为V与水平面的夹角,H为器械出手点至地面的高度。由上式中可以看出,增加V的效果要比增加a角的效果大的多,并且在理想的状态下,a角最大为45度,而在实际投掷时,由于空气阻力和辅助滑翔作用,以及投掷时地斜角的存在,a角度实际要比45度小,一般为30-35度。而V的大小是在助跑速度的基础上,通过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通过投掷臂对标枪施力,使标枪再一次得到加速而形成的速度。因此在最后用力阶段通过合理的技术把全身的力量作用在标枪上,将人体动量传递给标枪使之产生较大的速度变化,这个速度变化就是人体作用标枪的动作速度。3.2动作速度的决定因素的分析3.2.1助跑时所获得的速度助跑是掷标枪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包括预跑阶段和投掷步阶段。不同运动员在助跑段的各个技术等方面都不相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助跑的目的在于:一是获得最后用力前的预先速度,二是要提供最后用力的有利条件。因此,标枪助跑距离,但不是助跑速度越快越好,需要控制助跑速度,使其与最后用力技术协调配合。助跑的前半程依据运动员的投掷能力而定,而后半程的投掷步动作是为第二个目的做准备的。投掷步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两腿的动作速度,在加速过程中正确完成引枪和“超越器械”动作,为不停顿地过渡到最后用力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投掷步阶段的速度应比前面的速度要快。也就是说在结束引枪后,右腿积极有力蹬地,快速向投掷方向摆动(以右手为例)并快速远伸,当右腿着地时,握枪点身体重心后较远处,而且身体重心在右脚支撑点后方,躯干向内侧,拉长相关肌肉群,形成良好的超越动作,为最后用力做好充分的准备。3.2.2 与投掷动作有关的主动肌群及其协同肌群的收缩力 最后用力的任务是在双脚稳固支撑的基础上把全身力量通过投掷臂和手的动作在最短时间内的把最大力量作用与标枪之上,使之达到较大的出手速度,因此,能否使标枪在一定的工作距离下以最短时间完成由助跑结束所处的位置到出手点的位移,取决于肌肉快速的力量。由动量原理:Ft=m(Vo-V)=m△VVo—出手速度,V—助跑结束时的速度,F—投掷臂对标枪施的力,t—F的作用时间。△V相对标枪来说是标枪的速度变化,对人体来说是完成投掷动作速度,当运动幅度一定,即t相对固定时,F与△V成正比。因此,肌肉的收缩力是决定动作程度的关键因素。公式中还可以看出,当F一定时,t与△V成正比,但是t的增加只能依赖于工作距离的延长来获得的,而不能人为的主观延长,相反,人主观上应力求缩短这个作用时间,才能获得好的投掷效果,关于这点,可由以下结论得出:假设最后用力前的枪的速度为V,出手速度为Vo,由于投枪过程中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运动,因此得出:Ft=mVoS=12at2V=at当工作距离S一定时,缩短作用时间t对于人体对枪的作用力F的增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当力一定时,工作距离S的增加也有助于F的提高。因此提高相关主动肌群及其协同肌群的收缩力,有利于提高标枪运动员的动作速度。3.2.3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掌握的分析最后用力技术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动作过程,为更好实现最后用力的投掷动作速度,必须以掌握合理而有效的投掷技术为前提,良好的最后用力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方面身体各环节良好的加速和制动,保证身体动量的依次传递,最后用力必须是在双脚的支撑基础上进行。投掷技术的最后一步中,左腿快速向前迈出,人体重心一过右脚支撑点,右腿和左腿蹬摆结合,迈出步幅和助跑速度相适应,此时切记不能在迈左腿时人体腾空,否则就会失去支撑点,使助跑时所获得的速度耗损,且不能使两腿快速衔接进入最后用力。左脚直落,且脚内侧足跟领先着地,形成“钢性”的支撑动作,为髋和躯干肌肉收缩提供了稳固支点,构成有力制动以及为最后蹬伸作好准备。紧接着,由于左腿的制动以及右脚继续蹬伸,制止了下肢向前,加速了髋部的向前移;左髋制动,使右髋加速向投掷方向转动,腰腹发力,使右肩绕身体垂直轴转动,同时在左腿牢固支撑下,绕失状轴转动。向上转肩能使投掷臂肘部向上举起,从而使标枪留于体后,使腰腹肌充分拉长,成满弓状态,屈曲的肘关节处于向上有利于投枪的位置。这样就能有效地利用伸直肘关节的角速度,而且被拉长的腰腹肌接着做强有力的收缩,依次带动上臂、前臂向前,作爆发式“鞭打”动作,在左腿蹬伸转体配合下投出标枪。人体是由助跑所获得的动量由下脚的制动依次向上传递。顺序:左腿制动--髋制动--肩制动—肘制动—前臂的鞭打动作。因此,训练重点应放在左腿的制动上。第二方面动员尽可能多的主动肌的协同肌群参与收缩,并依次产生最大的收缩力和动量传递的基础上实现动量的叠加。在动量传递过程中,各环节肌肉群的积极作用,大肌肉群的依次参与工作,能使动量传递更加积极,并使动量增加,从而提高动作速度。技术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各环节的依次发力与制动的顺序的连贯性,任何一个环节参与工作的不合理顺序都将对动量传递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出手的速度。各环节依次参与工作的肌肉群随环节依次前移与制动,在开始参与工作的瞬间,在已被拉长的基础上(超越器械动作)再一次被快速牵拉,肌肉伸长的速度较快,肌梭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入冲动,在同一兴奋过程中,肌肉做快速的向心收缩,其收缩力得到增加。因此,技术上强调投掷臂被动留于体后并伸直,对于投掷臂的肌肉参与工作前再一次受到牵连而产生较大的收缩力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样也能使身体动员多方面肌肉参与用力,增加收缩力值,进而增大动量的传递,增加动作的速度。 第三方面对枪的良好控制及良好的纵轴用力在对标枪施力使之运动时,应使标枪与投掷臂的角度始终保持适宜,才能实现良好的纵轴用力。纵轴用力就是鞭打挥臂的路线尽可能沿标枪纵轴用力。目的是尽量减小水平上的分力,使力完全作用到器械上。纵轴用力越好,标枪在空中飞行的就越平稳,滑翔性能越好。无数国内外的优秀运动员能很好地沿标枪纵轴用力不得不在最后鞭打瞬间使整个身体和头稍微向左侧倾倒一些,以使手臂尽量沿纵轴路线走,这样多少就损失一些助跑的水平速度,左侧支撑也不是最佳效果。但如果不倾倒身体,纵轴用力就要破坏,吃亏更大。投掷标枪,助跑的预先跑阶段要做到身体放松,枪尖稍低于枪尾(在右眼稍高)。在进入投掷步后,由于要超越动作做准备,且要进一步加速,因此要保持精力集中不让标枪离开身体。当投掷步完成时,要把标枪的姿势角度控制在30度左右,使前臂与标枪的夹角在30度以下。如果姿势角度过小,就会缩短最后用力的距离,影响最后的出手速度;如果过大的话,枪尖就会过高,就不能沿着纵轴用力了,正迎角过大,枪尖就会抬头,标枪的滑翔性能就会下降,最后会使标枪的飞行速度减慢影响成绩。第四方面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人在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将直接影响着人体的运动能力的表现,而中枢神经系统对投掷动作速度的作用表现在于中枢运动神经元的兴奋的数目,发出神经冲动的强度及频率。中枢发出的强度越大,则肌肉的收缩力就越大;发出冲动的频率就越高,则肌肉收缩的速度就越快,可有效地提高动作速度,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轻重练习法就是符合这一原理。轻重器械交替练习并在实际训练当中采用不同重量的标枪练习投掷,能有效地提高中枢发出的冲动强度和频率。由于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的建立与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轻重器械的练习法必须长年贯彻,但是各训练时期的比重是可调控的。动作速度除了取决于中枢发出兴奋冲动的强度与频率外,还取决于各个中枢的协调性,每个主动肌群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协同肌群的协调关系等。第五方面运动员的灵敏、柔韧、协调能力。运动员的灵敏、柔韧及其协调能力等素质也是保证最后用力动作顺利完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以后的日常的动作速度训练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3.3动作速度的决定因素在标枪训练中的体现 技术原理告诉我们出手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投掷成绩的好坏,由于标枪项目的器械轻、速度快、动作技术比较复杂等特点,故动作速度训练在标枪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动作速度训练在各个训练时期和阶段都成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这是不断提高投掷成绩,并在激烈比赛中获胜的关键。首先,充分利用科学的理论不断改革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质量,尤其注重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使投枪动作更符合现代投枪中的力学原理。其次,在现代标枪技术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越来越重视最后用力中的左腿动作,因为在最后用力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体的动作是以左腿支点进行用力的。还有,在训练中常采用各种快速力量的练习,比如,快挺,下蹲跳等一些轻器械的练习。发展下肢力量,在训练手段的要求上和教法均以发展爆发力为主导,在训练的安排上应该以强度为核心。最后,要强调每年的训练的系统性因为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可以看作是多系统训练的结果,只有在长期的训练中,才能反复改进技术,使之更加符合运动技术的要求,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投枪中建立良好的运动技术的动力定型。 4 结论与建议4.1有关的主动协肌群及其协同肌群的收缩力、最后用力技术的掌握、专门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这几个因素是标枪运动员投掷动作速度的综合表现。4.2以后要在训练中要特别的重视左腿的制动和支撑的作用力动作,它对取得优异成绩起重要作用。4.3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以上的综合因素练习。4.4标枪投掷动作的动作速度的训练是我们将来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掌握并不断发展共同探讨和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的问题。
关于标枪的鞭打
杂技中鞭打烟头的动作,就是因为打鞭人面对抽烟人,甩出的鞭子非常直,所以能把烟头抽掉。投掷标枪,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投出的标枪要直,否则力气再大也没有用。动作要领:最后用力时一刹那,转体、挺胸到直对投掷区时,左肩要有一个“制动”(不能再左转了) 右臂翻肘(但不要太贴近头部),就像甩鞭子一样,把标枪投出去。这就是所谓的鞭打动作,才能使投出的枪很直,很远。
更多文章:

无氧运动会加重脂溢性脱发吗(脂溢性脱发,一直吃非那雄安保持的还可以,可不可以增肌健身)
2024年6月19日 18:24

40公斤的臂力器正常人做多少(40KG臂力器一般人能做几个)
2024年5月11日 05:36

瘦身减肥专家(瘦15kg减肥专家:这时候冰敷、喝柠檬水,燃脂一整天)
2024年4月20日 11:05

标准体重身高对照表2018(157cm女生最好看的体重是多少)
2024年9月29日 08:51

每天慢跑40分钟能减肥吗(每天慢跑40分钟能减肥吗 每天慢跑40分钟能瘦吗)
2024年12月8日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