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姿势搞笑(怎么幽默的说游泳)
本文目录
怎么幽默的说游泳
幽默的说该项运动的方法如下:1、“我正在尝试用另一种方式移动我的身体,就像一只鱼一样。不过,我怀疑我可能更像一只乌龟。”2、“我在水里试图做一个叫做游泳的动作,但我似乎更像是在进行一种全新的杂技表演。”3、“我正在尝试打破一项纪录,那就是在泳池中用最奇怪的姿势游动。”4、“我游泳的时候,如果你只看我的脸,你会以为我在做瑜伽。但实际上,我正在进行一场全新的运动,叫做蛙泳。”
学游泳发朋友圈搞笑说说 关于游泳的热门又好笑的句子
1.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在水中翻腾嬉戏,到处溅起水花,看我眼花缭乱。
2.碰壁不怕,转身就好
3.汗水和眼泪,只有我自己知道
4.蓝色的池水里,我穿的不是泳衣,是我的风格。
5.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6.戴上泳镜,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不信你试试
7.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青蛙,在蓝色的波浪中伸展手臂,用两条腿用力夹水,后面一串一串的喷水。
8.游泳不是一种姿势,而是生活方式
9.这五天男朋友在家真高兴,看房子,去海边游泳,真开心。
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点了还有好多人在海边游泳嗯还有放孔明灯呢。
11.游泳脚都不想动只想穿着游泳圈漂在水上,感觉一过夏天整个人都变成汗做的,眨一下眼都累
12.朋友圈怎么发游泳句夏天的死循环:游泳-游到两天不想动-休息过来-继续哇靠在水里好舒服。
13.后天去海边游泳,明天先去游泳馆试个水,新买的泳衣跟泳镜。
14.下雨天,阴天没得去海边游泳!去镇上的海边走走!没啥看头。应该抓只海鸭回家生蛋的!
15.天气越来越热了。是时候和我的大宝贝去游泳了。我期待着他的表演。
16.今天妈妈说一定要坚持每天带宝宝去游泳,还要给宝宝做一年的贺卡,妈妈总是毫无保留地爱我,而现在变成爱宝宝了,你是最温柔的好妈妈。
17.下午,他醒来后带着孩子去游泳。晚上,他和孩子的父亲一起去参加聚会。一天24小时是不够的。
18.他第一次去游泳的时候,他哭得像个小女孩。小男孩不喜欢在水里玩吗?看来他的娃娃是另类,爱我的小肥仔。
19.每学会一种泳姿都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20.在碧蓝池水里畅游的姑娘,比你想象中的坚持
21.在水里,才自由
22.我跳进河里,哦,水是凉的,左旋右旋像一个陷阱,我想往东,它把我往西拉。
23.游泳比的不是速度,比的是我有我态度
24.夏天不就是沙滩游泳哈啤看美腿吗。
25.游泳打卡第n次,搁置的游泳技能在这个夏天终于get会了,继续解锁下个泳姿。
26.不游泳的借口有无数个,游泳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要游。
27.一个人可以游得很快,一群人可以游得更久。
28.我的世界由我做主。
29.今天,我不仅带着宝宝游泳,还吃了美味的食物,直到我们在万达下班。我太高兴了!
游泳的金句
游泳的金句如下:
1、生活,不过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生活就像游泳,浮沉进退都是常态。压力大了,反而重心不稳,难于进步,所以劝君减压,方得一生快乐。
2、游泳不仅可以健身,还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3、最浪漫的不是看海,而是和你一起游遍看过的大海。
4、认定了目标,就勇往直前。
5、 每学会一种泳姿都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6、 我的世界由我做主。
7、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8、在水里,才自由。
9、碰壁不怕,转身就好。
10、汗水和眼泪,只有我自己知道。
11、纵身一跃,所有烦恼都抛脑后。
12、在碧蓝池水里畅游的姑娘,比你想象中的坚强。
13、当我想静静的时候,跳进水里就没人问我,静静是谁。
14、戴上泳镜,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不信你试试。
15、游泳不是一种姿势,而是生活方式。
16、游泳比的不是速度,比的是我有我态度。
17、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
18、夏天的味道就是游泳池的味道。
19、南方还热着呢,我开始学游泳了,我的夏天还没有结束 。
厉害了!这些动物长得像早餐
笔者今儿正要准备美美地吃顿早餐,却惊奇地发现,在光怪陆离的动物界,有几个家伙的长相竟然和早餐中的美味如出一辙。它们为什么会长成这种模样,它们独特的身体结构中有什么奥秘,它们又有怎样神奇的生存技能?来,咱们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早餐”!
主食:面包蟹
面包蟹(黄道蟹属)的头胸甲(来源:Wiki共享资源)
面包蟹多指黄道蟹属或馒头蟹属中的品种。蟹类有一处极为重要的身体部位——保护着头胸部的头胸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蟹壳”(对,吃货挖蟹黄的地方),但面包蟹的头胸甲与一般的蟹类有很大区别,面包蟹的头胸甲隆起幅度特别大,这就给人以胀大的感觉,和蓬松的面包极为相似;再说头胸甲上的细节,面包蟹的头胸甲上有数条明显的纵向疣状突起,这就又和面包上的褶皱十分吻合;此外,面包蟹通身颜色呈褐色,这也和由于“焦糖反应”而形成的面包棕黄色外皮如出一辙……面包蟹不动时,真像一块诱人的大面包。
面包蟹长成这幅模样是否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呢?是有一定联系的。面包蟹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附近海域,不管是黄道蟹还是馒头蟹,它们都偏爱栖息于水深30~100米的沙质或泥沙质海底,晚上还会游到50米左右寻找猎物。它们尤其爱吃贝类这样的底栖生物,浅褐色的体表有助于和海底的泥沙融为一体,过于隆起的头胸甲还可以模仿海底石头的样子,因此,它们面包外形或多或少增加了它们捕猎的成功率。
面包蟹(黄道蟹属)遇到危险时用蟹钳护住腹部(来源:Wiki共享资源)
这种外形也有缺点,它们头胸甲过于沉重,导致其行动速度远不如其他蟹类快,但大自然却赐予它一双比普通蟹类要强壮得多的蟹钳:捕捉猎物时,蟹钳可以粉碎猎物的躯体;被天敌捕捉时,蟹钳与步足同时放置在腹部,护住脆弱的“肚肚”。虽然面包蟹生得五大三粗,见到人却十分“害羞”,蟹钳护住与眼下方的腹部,就好像要用钳子蒙上眼睛似的。
荷包蛋:蛋黄水母
蛋黄水母的伞缘部分富含蛋白质和粘多糖,弹性十足(来源:Wiki共享资源)
浪漫的爱琴海浅滩处,远处飘来飘着一团圆形的事物,纯白的边缘,橙黄的中心,竟是个荷包蛋?你以为自己长了双假眼,然而揉一揉发现海里确实飘着一枚荷包蛋,其实这是蛋黄水母。蛋黄水母的 “伞缘”部分呈淡淡的胶状白色,就像富含蛋白质的蛋清;水母类动物“伞心”部分的颜色,往往由其体内生殖腺或是胃囊等器官的颜色所决定的,蛋黄水母的“伞心”部分对应的胃囊恰好呈橘黄色,并鬼斧神工地向外凸,便像极了令人垂涎的蛋黄。蛋黄水母是一种大型水母,伞体直径35cm~50cm不等,在其“触手囊”的带动下,伞体有规律地在海中缩放,如同在沸水中翻腾的特大号水煮荷包蛋。
蛋黄水母伞心的蛋黄色源于其胃囊(来源:Wiki共享资源)
蛋黄水母长成这样绝对不只是个绣花枕头,我们来看看它那怪异的“蛋黄”部分。刚才说了,蛋黄色源于其体内的胃囊,蛋黄水母的胃囊中有“隔板”,这些“隔板”既是它维持生命的“马达”,又是捕捉猎物的“利器”:一方面,隔板上密布着数不清的小孔,这些小孔使蛋黄水母的体液循环畅通无阻;另一方面,隔板上还附着“隔板肌”,隔板肌上的刺细胞和腺细胞中含有大量**,被蛋黄水母抓住的猎物,一旦触碰这个部位,便会中毒而亡。由此可见,这诱人的“蛋黄”可以致人死命,绝不是什么美味佳肴。蛋黄水母的“蛋清”也有很大作用,尤其是中胶层十分发达,弹性十足,这是由蛋白质混合粘性多糖而成的“凝胶”,蛋黄水母以此来调节离子浓度,使之在海水中保持一定的浮力。
培根:枝吻纽虫
网上有这么一段视频:一只又宽又扁的肉粉色虫在一根朽木上蠕动,有人惊呼:培根活了!更要命地是,当视频中的人抓住这只“培根”并用手挑逗时,“培根”突然喷出白色丝线状的“粘液”,这“粘液”好像也有生命似的,黏在人手上后不断生出新的分枝,同时不停地蠕动……真令人头皮发麻,以后还能不能直视美味的培根了,这家伙并非神秘物种。
枝吻纽虫外形和培根似的(来源:Google图片)
这种形似培根的虫叫作“枝吻纽虫类”,属于纽形动物 。很多人可能会把纽形动物和扁虫类混淆。其实纽形动物要比扁虫类高级得多。纽形类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口腔和**,大多数雌雄异体,不像扁虫那样不男不女。它们前端呈柱形,后端扁平,平时总是喜欢扭成一团。大多数纽形类颜色较为灰暗,而少数呈鲜艳的肉粉色,枝吻纽虫就是肉粉色的,因此外形就像活了的培根。
枝吻纽虫吻部的树杈结构示意图(来源:道客巴巴)
至于那神秘的白色丝线,便是纽虫动物的必杀技。纽虫动物在受到惊吓或捕食时,会依靠吻鞘内肌肉的收缩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迫使吻部从吻孔中向外翻出,其吻壁上分泌物可附着在猎物或是天敌的身上,使其陷入困境。更可怕地是,喷出体外的只是其吻的主轴,从主轴会分出若干“一级分支”,每个一级分支再分出若干“二级分支”……以此类推,所以才会出现视频中白色丝线不断分叉的诡异画面。枝吻纽虫吻部伸缩一次约需要10~20秒的时间,但在脱离吻口数秒后,吻部便会失去活力。
蔬菜:藻类海蛞蝓
藻类海蛞蝓背部突起呈绿叶状(来源:见水印)
海蛞蝓又被叫作“海兔”,因其头部两对明显的触角形似兔子的耳朵而得名。它虽然名为蛞蝓,但却不属于蛞蝓科,而是独立的海兔科,这是因为海兔科和蛞蝓科有个极为相似的特征,那就是身体表面看起来软软的、粘粘的,光滑无比,其实背部体表有一层又薄又透明角质膜,用肉眼根本看不到。除了有此特征之外,一些海蛞蝓的背部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突起”,其中我们要介绍的主人公——藻类海蛞蝓,它的背部突起非常奇特,其背部有数量众多的“树叶状”突起,呈绿色,加之头部呈白色,因此在海底中绿叶状突起随波摇曳,宛如一株清爽可口的绿叶蔬菜。
海蛞蝓以海藻为食,一般来说,海蛞蝓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会呈现什么颜色。如果你觉得它长了一副绿叶蔬菜的模样只是为了吸引人类的眼球就大错特错了,那摇动的绿叶状突起中大有文章!我们都知道,光合作用是一些含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或是菌类的独门秘籍,这是利用光合色素将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能量转化过程。然而,作为动物,长着绿叶蔬菜模样的藻类海蛞蝓竟然也被认为有光合作用的能力。
藻类海蛞蝓可劫持藻类基因,进行光合作用(来源:Bing)
其实,这并非藻类海蛞蝓本身具有光合作用能力,而是它可以通过进食藻类来“**”藻类的基因,从而能像藻类一样从阳光中获得能量。藻类海蛞蝓会将藻类的基因整合到自身的染色体内,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跨物种的“基因劫持”现象,其外部表现为将藻类的叶绿体劫持到自己的消化细胞中去。如果被摄入的叶绿体出现损伤,藻类海蛞蝓还能对其进行一定的“修复”,从而保证其功能的正常运转。
奶酪:箱鲀
箱鲀的鳞片高度进化,加厚变硬,如同拼在一起的龟甲(来源:Wiki共享资源)
箱鲀又被戏称为“盒子鱼”(英文名:Boxfish)是生活在全球热带或温带海洋的底栖小型鱼类,它躯干呈盒子形,显得十分笨重生硬;有几类箱鲀体表呈淡黄色,上面还点缀着黑色圆形斑点,和奶酪因细菌释放而形成的孔洞很像。远远望去,真的就如同海中漂浮着的奶酪。为什么箱鲀长出这么怪模样呢?其实箱鲀还有一个别名叫夹甲鱼,顾名思义,与一般的鱼类相比,箱鲀的鳞片已经进化得加厚并变硬,很像几块拼在一起的龟甲,这是一种有效的护身铠甲。
而我们都知道,大多数鱼类通过左右摆动全身或尾鳍来游泳,箱鲀长着如此笨重的铠甲,想要全身左右摆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那么它是怎么游泳的呢?近前观察箱鲀你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盒子,它也有极小的各种鳍,这些鳍的基部并没有硬化,能够无压力的摆动,支持箱鲀在水中运动,只不过速度上就大打折扣了。箱鲀的各种鳍就像从箱子里掏出来似的,因此它的游泳方式特别搞笑,身体无法运动动,只有“脚指头”、“手指头”在划水。
箱鲀的嘴巴呈吸盘状,给人以“嘟嘴”的蠢萌样儿(来源:见水印)
除了搞笑的游泳姿势,箱鲀还长着一个蠢萌的嘴巴,它的嘴呈头足类腕足上的吸盘状,给人感觉是“嘟着嘴”的模样。可不要被这纯洁的外表迷惑了,箱鲀在受惊的时候会向水中释放**。这些**主要攻击对手的呼吸部位,让人忍俊不禁地是,如果在茫茫大海中,箱鲀释放的**还可能很快被稀释,但如果把它放在鱼缸中饲养,万一你吓到了箱鲀,它在水缸中释放**,浓度过大却又无法及时稀释,很可能连它自己都被毒死,简直是块儿“毒奶酪”!
【知识拓展】能吐“牛奶”的牛奶蛙
我们发现早餐还缺一杯牛奶啊!很抱歉,笔者并没有找到长相牛奶的动物,但是找到了一种能“喷奶”的动物——牛奶蛙。这是一种大型树蛙,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全身是棕色与白色相间的迷彩。牛奶蛙在受到威胁的时候,会在布满白色疙瘩的后背中喷出牛奶一样的白色毒液,以吓退进犯者。
牛奶蛙(来源:Wiki共享资源)
游泳开心的句子幽默
游泳开心的幽默句子有:
1、每学会一种泳姿都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2、汗水和眼泪,只有我自己知道。
3、蓝色的池水里,我穿的不是泳衣,是我的风格。
4、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5、戴上泳镜,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的不一样,不信你试试。
6、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青蛙,在蓝色的波浪中伸展手臂,用两条腿用力夹水,后面一串一串的喷水。
7、游泳不是一种姿势,而是生活方式。
8、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在水中翻腾嬉戏,到处溅起水花,看我眼花缭乱。
9、碰壁不怕,转身就好。
10、不游泳的借口有无数个,游泳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要游。
初学者如何学游泳’
怎样学游泳(初级分解教程)学游泳说难也难——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学会游泳;但说容易也容易——也有不少人下过几次水就能游了。关键就在于得法。所以找个明白人给指点指点是聪明的做法(呵呵,别找二把刀的,教你怎么喝水)。大多数人学游泳都会找个救生圈,或者挂个浮力袋——这样子是学不会的。要想尽快地学会游泳,就不要挂这些东西。另外初学者最好是到游泳池学游泳。海里有波浪,会大大增加学习难度。喝几口水之后,就把信心打下去了。在游泳池里也要选择人少平静的水域,否则很容易喝水。无论什么技能都有个基本功问题,游泳当然也不例外。学游泳也要从基本功练起。要是有人一上来就教你胳膊怎么抡、腿怎么夹——那准是个二把刀的!那么什么是游泳的基本功?最主要的基本功是换气。有许多人游了十几年了,自以为是“会游”,其实他不能算是会游——因为他的脑袋始终挺在水面上。学游泳一定要学会换气。只要具备了换气能力,哪怕你只会“狗刨”,你也算是“会游”了。学习换气要从学习漂开始——即在水面上漂浮。漂有仰漂和俯漂,首先要学习的是俯漂——面朝下、背朝天的漂。学习漂的首要作用是了解水性。人体在水中是能够漂浮起来的,但初学者对此缺乏体验。因此一旦脚不着地、脑袋入水,立刻就恐慌起来——这恰恰是落水者的大忌!为了克服这种恐惧,在学漂之前,可以先做浸水练习——在浅水区,弯腰把脑袋浸入水中,默默地计数,看自己能坚持多久。这样反复地练习一段时间,就不再害怕脑袋浸水了,憋气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学习漂的另一个作用是练习平衡。在水中你可以观察到,那些游得好的人,他们的身体基本上是平的,象一枚水平滑行的鱼雷。而那些游速缓慢的人,他们的身体几乎都毫无例外的是倾斜的,脚趾几乎要触到池底。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总是力图把脑袋往上扬。人的脑袋是非常重的,脑袋一出水,身体的承重就更大了,再加上仰头,身体自然就沉了下去。所以学游泳要先学习俯漂。方法也很简单:在浅水区,背靠池壁站立,弯腰,双臂前伸,头埋入水中,然后提起一条腿向后瞪池壁,使身体拉平向前滑去。记住,一定要尽量把头埋入水中,这样你的身体才能够放平。要尽量放松,不要紧张,逐渐体会到水是能够浮起你的身体的。失去速度后,腿部会逐渐下沉,然后缓缓地立起身体。这样逐渐克服紧张情绪,培养亲水性。反复练习几次后,你对漂就有了信心和感受。漂浮感和平衡感建立起来后,你就可以增加蛙泳的推进动作——手臂划水和双腿夹蹬水。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动作都很简单,用不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这上面。等初步能游起来之后,再逐渐提高动作质量。这一段的训练没有换气动作,相当于入水后的潜游状态。不要不耐烦,应该反复地做这个练习,直到手臂划水和双腿夹蹬水的动作基本能够协调起来。初学者能滑出七、八米就可以了。好点的可以滑出十几米。潜游熟练后,就开始进行最关键的训练——换气。蛙泳的换气有很分明的节奏感,掌握起来并不难。当你的手臂用力向后划时,上半身会被向上抬起——这就是你抬头换气的时机,完全是顺其自然的。好手的头部出水时间短,滑行时间长。特别是那些自由游游得好的人,你简直就看不到他在换气,似乎头一直埋在水里,非常的精彩。初学者头部出水的时间可以长一些。由于心理紧张,初学者换气时往往张大了口狂吸,这样很容易吞水(尤其是在不平静的水面)。要控制好节奏,尽量做到从容不迫的换气,当然这需要较长时间的锻炼。肺活量不足的人,头入水的时间很短暂,这样推进时间也就短,速度就快不了,而没有速度,换气时间也仓促,结果只看见频繁点头,就是游不快。*^掌握了换气,基本上就算能游了。不过在你进入深水区之前,你最好还应该掌握另外两项技巧——踩水和仰漂。在不会游泳的人看来,踩水是很神奇的——人怎么能够站在水中呢?其实这项技术一点都不难。首先你应该明白,人体只需要并不大的一点作用力,就可以把头部升出水面。如果踩的好、力度大,甚至可以把肚皮都升出水面。仰漂是远水游泳所必须的。不带漂浮物时仰漂是深水中唯一的休息方法。学习仰漂能够让你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浮力。会水的人甚至可以长时间地漂浮在水面上,当然新手肯定是做不到的。初学仰漂要注意防止口鼻进水,最好先让人辅助托持,帮助浮起和平衡。即便是掌握了这些技能,也还是要特别注意安全。初学者如果下海,一定不要往里游。风浪大也不能下海。想学游泳的朋友要注意看,仔细看,看清楚哦。2009-09-21 21:50四种游泳姿势的动画图解,让你轻松学会游泳,不烦恼!! 第一章:蛙泳 蛙泳配合有一个顺口溜,在讲解蛙泳动作要领之前先介绍给大家:“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从顺口溜中可以看到,手的动作是先于腿的动作。一定要在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 臂部动作: 1、外划。双手前伸,手掌倾斜大约45度(小拇指朝上)。双手同时向外、后方划,继而屈臂向后、向下方划。 2、内划。掌心由外转向内,手带动小 臂加速内划,手由下向上并在胸前并拢(手高肘低、肘在肩下),前伸。 3、前伸。双手向前伸(肘关节伸直)。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外划是放松的,内划 是用力的、加速完成的、前伸是积极的。 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双手外划时抬头换气,双手内划时收腿低头稍憋气,双手前伸过头时蹬腿吐气。 腿部动作: 1.收腿:屈膝收腿,脚跟向臀部靠拢,小腿要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收腿结束时,两膝与肩同宽,小腿与水面垂直,脚牚在水面附近。 2,翻脚:两脚距离大于两膝距离,两脚外翻,脚尖朝外,脚牚朝天,小腿和脚内侧对准水,像英文字母“W”。 3.夹蹬水:实际上是腿伸直的过程(屈髋、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以小腿和脚内侧同时蹬夹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内、向上方蹬水,就像画半个圆圈。 向外蹬水和向内夹水是连续完成的,也就是连蹬带夹。蹬夹水完成时双腿并拢伸直,双脚内转,脚尖相对。蹬水的速度不要过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两条腿将 近伸直并拢的时候蹬水速度最快。 4.停:双腿并拢伸直后在一个短暂的滑行(1-2秒)。 第二章:自由泳 游泳是全身运动,任何一个部位的活动都离不开全身的协调配合。从表面上看,自由泳依靠划水和打腿产生推进力,实际上,躯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首先,躯干 应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腰部如果松软,整个人就像一摊泥一样。其次,身体的转动能够有效地发挥躯干部大肌肉群的力量,减少阻力,提高工作效果。 自由泳的完整配合有多种形式。一般常见的是每划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 1、手的入水点在肩的延长线和身体中线之间,以大拇指领先,斜插入水。 2、入水后,手、肘、肩继续前伸,使手臂伸展。随着身体的转动,屈腕、屈肘,手臂向 外、后方抓水;手下划到最低点后,旋转手臂向内、上、后方划水,保持高肘屈臂的划水姿势。 3、手臂与水平面垂直时,经手领先,加速推水,手臂转为向外、向 上和身后划水直到大腿侧,提肘出水。 4、出水后,手臂自然、放松地经空中向前移臂,保持高肘姿势。然后手在肩前领先入水,开始下一个动作 1、手臂在水下成曲线划水路线,从侧面看,手相对于身体的划水轨迹为“S”形。 2、自由泳两臂配合有前交叉配合、中交叉配合、和后交叉配合3种基本形式。本图为前交叉形式,为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的方式 单臂打水划臂动作是初学者应该重点练习的动作。如此图,左臂划水,那么可以右臂扶板。一般腿打水10产次左右,手臂划水一次。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加上呼吸练习。具体组数以及练习方法,我们会在教学中详细介绍。 腿部鞭状打水: 1、打腿动作从髋部开始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做鞭状打水动作。 2、向 上打水腿从直到弯。以直腿开始向上打,脚接近水面时屈膝,小腿上抬,使脚牚露出水面后向下打水。开始可直腿打水,但腿略放松,不要僵硬,在水的压力下腿会 自然弯曲。向下打水前膝关节弯曲角度约130-160度,打水幅度约为30-40厘米。打水时要绷脚(芭蕾脚),不要勾脚。 第三章:仰泳 1、臂划水时,出水以大拇指领先,移臂时手臂与水面垂直,上臂贴近耳朵。移臂过程中手臂旋转,入水时小拇指领先插入水中。 2、如果以头的位置为钟表12 点,两手的入水点在11点和1点的位置。手入水后先直臂下划。 3、两臂划水应与身体转动协调配合,两肩不断形成位置差。 4、两臂划水配合采用中交叉方式, 即两臂始终处于相反的位置,一臂划水时,另一臂移臂。 5、头部保持稳定没有左右摆动。 1、呼吸虽然不受限制,但最好采用有节奏的呼吸方式,或以固定在一臂移臂时吸气。毕竟划水以及身体在水中行进时会有波浪及水花。随意呼吸易呛水。 2、保持 水平的身体姿势,躯干和肩随手臂动作围绕纵轴转动,始终有一肩不露出水面。 3、一般每划水2次,腿打水6次,呼吸1次。 4、两腿交替做鞭状上下打水。向上 打水要快而有力,脚略内旋并绷直,向下打水时腿和脚自然放松。 1、移臂时手臂紧贴身体不能太宽。 2、移臂时如果手臂易弯曲,则可暂时用小拇指领先出水,养成直臂出水的习惯以后再用大拇指领先出水。 3、身体始终保持伸展、正直、几乎水平地仰卧于水面,好像平躺在床上,头下有一只矮枕头。 建议:仰泳腿要体会大腿用力,上抬与下压都要有,体会大腿带动小腿的感觉。 第四章:蝶泳 1、蝶泳的手入水点在两肩的延长线上,以大拇指领先,斜插入水。 2、入水后,肩、肘前伸,两手沿曲线向外、后、下方抓水。两手分开到肩宽时,屈肘,加速划 水。 3、两手分开到达到最大宽度后,手臂转为向内、向上和向后划水,手臂上抬时保持高肘屈臂。两手在胸下或腹下时,手之间的距离最近。 4、呼吸与划水的配 合也是蝶泳技术的关键。手臂结束向内划水时,头露出水面吸气,移臂时头还原入水。记住两个“之前”,即头在手出水前出水,在手入水前入水。 1、蝶泳双手划水两手距离接近最近时,手臂划水的方向再一次改变,转为向外、向上和向后划水,直至出水。 2、划水出水后,手臂在肩的带动下经空中向前移 臂,准备入水、移臂一般以低、平、放松的姿势从两侧前移。 3、蝶泳的身体姿势掌握比较难,同时鞭状打水也不易掌握。在蝶泳学习的时候,我们会有专门的分解 练习让你逐步掌握运作。 1、蝶泳的划水路线一般为“钥匙孔”形,指两手在胸下或腹下时的距离最近,这种前后划水路线比较均匀。 2、注意蝶泳的四肢动作是双臂、双腿同时协调发
更多文章:

杠铃杆30个深蹲(17岁杠铃深蹲130公斤多30个什么水准)
2024年7月23日 05:05

健身教练可以自学嘛(我29岁,想自学从事健身教练这一行,可行吗)
2024年6月17日 16:25

短道速滑世界杯韩国女队(崔敏静为何能作为韩国队内“一姐”,她实力如何)
2025年4月16日 02:10

每天晒跑步的人讨厌吗(发朋友圈晒跑步记录被嘲讽那是因为你触犯了这3大人性底层思维)
2025年6月17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