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方法文献综述(足球论文)
本文目录
足球论文
浅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探讨论文关键词:足球;体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论文摘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构成因素分析,探讨符合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对足球运动员训练包括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其中,体能训练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要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首先要了解项目的特点和运动特征。足球比赛具有对抗激烈,攻守转换快速,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可分为走动、慢跑、中速跑、冲刺跑、带球跑、后退跑等6种基本形式。而这6种运动形式的交替出现则产生了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和间歇时间的出现,而且还要在不同的运动距离上完成各种足球技术动作。1.足球运动的供能特点据统计,一场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活动的总距离为8706—14274m,快速冲刺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其中走步占26.3%,慢跑占44.6%,快速冲刺跑占18.9%“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肌肉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物质的有氧氧化”ATP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供给,首先起动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其次起动乳酸原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功能系统“因此足球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它是以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的运动”足球运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ATP—CP系统提供的,但无氧能量的产生也非常重要,这是高强度运动的需要,在比赛中一流球员大约要进行200多次3s以内的冲刺,这就是由无氧系统提供的能量“在足球运动中,乳酸的浓度和部分田径项目有所不同,糖酵解供能强度是较低的,比较集中于有氧供能和非乳酸无氧供能”因此,足球比赛时能量供应较集中于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无氧糖酵解能力则相对较低,运动员无需很强的耐乳酸能力。2.当前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在平时训练中,并不需要一味地去强调体能测试要求,而要合理有效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解决好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身体训练与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训练与比赛等关系,一般把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准备期,恢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手段或为比赛需要,来保持运动员身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而采取的一种练习手段,并要求运动员自觉的、长期的、不间断地进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课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训练,而是在技战术训练课中,将体能训练的要求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这样可使运动员不会感到训练的枯燥与乏味,且能达到进行体能训练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安排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强调运动员练习的数量及质量,减少练习组与组之间的休息时间,采取不等时的间歇方法或在模拟比赛对抗的情况下,完成一定数量的技战术组织配合“采用非同等情况下的对抗等方法“延长练习的时间,控制练习质量,因此,在技、战术训练的过程中,同样达到了体能训练的目的,最终达到训练为比赛服务的目的”。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足球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的强度控制主要有四种方法,分为持续法、间歇法、重复法、比赛法。现代足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征是糖与脂肪交替供能,快肌、慢肌纤维交替活动,研究证明,目前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决定性限制因素并非球员的心肺功能,而是球员的肌肉耐力水平,特别是肌肉无氧耐力水平“所以重点发展足球运动员肌肉无氧耐力水平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是特别重要的。2.1有氧耐力训练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应注意适宜的强度,目前运动生化学以无氧阈为标准,即由有氧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供能的临界点为强度指标,这种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区域是指把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有效区分“每分钟心率以不低于150次作为基本强度标准”,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持续负荷法:“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没有间歇”每次负荷时间不应少于30min“对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达到60—100min”。重复训练法:“它是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能力,负荷强度比较大,每次练习应得到完全恢复以后,在重复进行”。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就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训练,由于身体在缺氧条件下的应激作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红素的提高,血乳酸可达到平原训练达不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机体无氧糖酵解和抵抗酸性物质的能力”。交替跑训练:“由三组运动员在同样的距离内进行往返交替跑,如A、B两组在一边,C组在另一边,练习由A组运动员开始跑向C组一边,当A组跑至C组一边时,C组跑向B组所在的一边,然后,当C组达到时,B组在迅速跑向A组的一边,依次往返进行交替跑,距离可定在30—60m之间;练习时间可控制在20—30min,通过交替跑的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2.2无氧耐力训练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攻防战术的需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反复冲刺跑,对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较高,无氧耐力训练也需注意以下几点:无氧耐力训练必须保证运动员机体在活动中有高的乳酸值产生。为此,大强度和必需的持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每次活动的持续时间应在10s以上、1min以下,如果时间过短,主要发展的是磷酸原供能系统时间过长,则因强度降低而形成有氧耐力训练。间歇训练法是当今足坛普遍用以发展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是训练效益的决定因素。当间歇时间过长时,血乳酸值会随休息时间长而减少,形成主要发展速度素质。因此,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状况安排适当的间歇,保证机体始终处于高乳酸值状态,是无氧耐力训练目的实现的根本保证。随运动员无氧耐力素质的改善,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教练员应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如不变间歇时间、加长练习时间、或不变练习时间、缩短间歇时间等。无氧耐力训练是一种大强度活动,运动员需要在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在间歇期应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以免因突然停止大强度活动后造成血液回流困难,头脑发生昏厥现象。间歇训练法用于无氧耐力训练,是以产生乳酸值为基本准则的,任何一种间歇训练方式,只要能满足这一基本准则的要求,都可在实践中采用。
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三)——速度训练方法
速度训练的基本方法
王卫星、韩春远
速度在不同的项目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说来速度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移动速度等基本的表现形式,同时在运动实践中也存在着速度-协调、速度-能量、和速度-心理等速度的综合表现形式。在体能训练中,应根据不同的项目特征和速度形式,而设计不同的速度训练方法和手段。
一、速度概念的释义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竞技运动中,速度主要体现在快速完成动作、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反应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王瑞元在《运动生理学》中指出,速度在竞技运动中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三种形式。反应速度是人体对各种刺激反应的快慢;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见图1)。
图1 速度系统结构图(谢慧松,2003)
速度的基本表现形式为简单或复杂动作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及移动速度等(见表1)。但是在竞技表现中,速度通常并不是以一种标准化、单一的形式出现的,往往是综合表现型的。因此,速度除具有基本的表现形式外,还具有“速度—协调”、“速度—能量”和“速度-心理”等综合表现的形式(具体请参考王卫星主编《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2012.)。
二、速度的主要训练方法
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助力、阻力和加速能力训练等。
(一)助力速度训练
1. 下坡跑助力速度训练
(1)训练场地要求
理想的下坡跑训练是首先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20米冲刺(加速获得接近最大的速度),接着进行15米倾斜角度在3~7度的下坡冲刺(产生比正常条件下更大的步长、步频和速度),最后再进行15米的平地冲刺(使运动员在没有助力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速度)。斜坡的角度不可过大,如果倾斜角度大于7度将产生负面影响,如落地的危险、步长过长、脚跟着地及与地面的接触点超过身体重心等,这些都会产生制动作用,但是当制动作用和技术的变形在倾斜角度低于3~4度时也应该充分注意。
(2)训练的技术要求
下坡训练强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以防止因下坡跑而造成技术动作的变形。
(3)训练的负荷
在刚开始训练时,可以用较低速度进行适应,当适应后再进行全力冲跑。训练重复次数和跑动距离应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步加大(见表2)。
2. 牵引跑助力速度训练
助力牵引训练时把弹力带的一端系到运动员的腰部,另一端可系到同伴身上或固定物上。运动员后退将弹力带拉长,产生弹力,在熟练调整和能够掌握平衡后再进行高速练习。当产生适应后,就必须全力完成牵引跑练习,并逐步增加牵引距离和重复次数(见表3)。
(二)阻力速度训练
1. 上坡跑训练
上坡跑阻力训练一般在3~70坡度上进行,训练强度较高,跑动时应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技术动作;跑动距离一般为10~50米;练习速度不低于最大跑速的90%。
2. 拖重物跑训练
拖雪橇、轮胎、降落伞或其它重物进行快速跑是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其训练原理是增加了跑动动作的阻力。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加大肌肉收缩力量,特别是髋、膝、踝三个关节的伸肌群。
3. 沙滩跑和水中跑速度训练
运动员在沙滩和水中跑动受到的阻力是理想的,但在加大步长(伸髋肌的利用)方面的训练作用有限。在这两种环境中跑时受到的阻力会使屈髋肌而不是伸髋肌负担加大。
在进行水中跑速度训练时,水不宜太深,一般不高于运动员的腰部,屈髋时水的阻力加大屈髋肌群的力量。水中跑耐力训练一般水比较深,与陆上跑相比肌肉运动方式及运动范围相似,只是下肢伸肌动员较少,上肢肌肉动员较多,有助于保持最大摄氧量水平。
沙滩跑是一种注重全身动作的练习方法,在沙滩上运动员利用下肢伸展力量的能力下降,必须通过缩短步长和加快屈髋速度来使步频加快,从而提高跑速。另外,下肢、脚及髋关节的肌肉和关节都要求在不平稳的沙地上调整适应,这种适应提高和加强了身体稳定性对意想不到变化的控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速度训练计划中,不要安排过多的沙滩跑练习。
4. 负重背心跑速度训练
负重背心跑是让运动员穿上一定重量的背心,通过重量的增加提高腿部伸肌力量。穿重背心训练增加了的体重使脚每次着地时产生的垂直力加大,并增加肌肉完成超等长运动时承受的负荷强度,从而提高脚着地时肌肉的紧张度。这种训练将增进肌肉承受更大离心负荷的能力,在肌肉内储存更多的弹性能量,加大肌肉收缩产生的爆发力,促使步长的增加。
负重背心一般有三种:基础力量背心重量范围是0.5~10kg,主要是发展运动员力量耐力;速度耐力背心重量范围是0.5~8kg,主要是发展速度耐力;速度背心重量范围是0.5~4kg,发展灵敏、速度和爆发力。
5. 子弹腰带速度训练
子弹腰带速度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发展快速变速能力,提高加速过程中的步频。具体方法是:由同伴协助,用子弹腰带阻止练习者前进,练习者开始加速,直到前进的力量达到可以崩开子弹腰带上的维可牢尼龙扣,然后前进;练习中可以通过撕裂,拉断等方式解除束缚,加速前进。
(三)加速能力训练
在大部分的运动项目中,加速度(速度的增加速率)是最需要提升的部分。加速度好的运动员能快速从一种状态或相近状态提升至其最大速度。
爆发性起跑训练时要求通过臀部、膝盖和脚踝共同作用产生力量,因为快速的起跑技术要求臀部和膝盖组织有很大的弹**量。良好的臀部力量有助于运动员在膝盖抬高时分开双腿,与地面接触时,弹**量降低了膝盖和臀部的力量分散,同时减少与地面接触的时间。
起动能力训练能帮助运动员提供最大的加速能力。起动训练包括各种姿势下的起跑练习、负重短距离加速练习和短跑辅助技术练习。
王卫星教授 ,广东体能协会(GSCA)理事长,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GSCA体能教练培训和认证专家;《实用体能训练指南》主编。
韩春远博士 ,师从王卫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体能协会(GSCA)秘书长,澳门体能协会主要负责人(澳门),中国体能协会副主席(香港);GSCA体能培训讲师和认证专家;《实用体能训练指南》主编。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文献综述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贯彻人的一生的体育。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启蒙和桥梁作用。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对养成享用终身的良好体育习惯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炼,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弱的可以变强。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主要任务,也是每天的主要活动,成绩的好坏与大脑的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体育活动能使人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体育活动对于个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体育与个性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可以对良好的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二、引导学生将终身体育思想贯彻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到实践中,也是培养学生规律性锻炼的习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及时培养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使之持之以恒,养成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另外人的运动能力由于不同的锻炼方法,所导致的锻炼效果也有不同,所以用一定的措施约束,按照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训练学生,科学地把握体育锻炼的负荷量度。让学生在兴趣中实践,真正喜欢和掌握1-2种运动项目,在实践中找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给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项目方面实用性大的中长跑、游泳、武术、球类、健身操等,使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色的终身体育项目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技能,形成身体锻炼的正确以,观念、信念,达到终身受益。 三、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感到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体育习惯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不断提出新要求,使之逐步得到巩固。 总之,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发展,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根本,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学校体育中确立终身体育意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把终身体育意识确确实实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即学校体育对养成享用终身的良好体育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多文章:

孕妇全套简单运动图(孕妇可以做哪些运动,,,好姐妹说孕心怡app里面有很多的图解动作让我连连看)
2024年5月8日 02:35

爱的健身房2韩语中字(如果情侣两人都爱健身,将是一种什么体验)
2024年9月11日 00:32

高原训练对什么项目没有明显影响(进入青藏高原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否有助于高原环境的适应)
2025年9月24日 09:58

迈开腿来让我尝尝你的草莓图片(奶茶喝多了对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什么影响)
2025年3月7日 07:41

100个徒手深蹲相当跑步多久(每天跑步30分钟和每天做100个深蹲,身体素质有什么差距呢)
2024年10月8日 18:35

400米穿钉鞋跑步技巧(穿钉鞋跑400米耐力不怎么好体力该怎么分配需要专家啊啊不要复制的)
2025年8月5日 16:45

我好想牵你的手(如果男朋友对你说 我好想牵你的手啊 表示什么)
2025年4月8日 18:40

红牛配止疼片跑步三公里(明天考试5000米长跑了,必须要过关,知道吃这些不好,但是必须得吃,反正就一次,红牛加2颗止痛片,有用么)
2025年3月13日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