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意义)
本文目录
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发育水平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影响智力水平。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增强体质。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意义吧。 体育锻炼的健身意义 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运动系统机能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从事合理的体育锻炼,可明显改善骨的血液供应,促进骨的生长,骨密度的提高,骨重量的增加。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使青少年骨关节面增厚,从而承受更大的负荷。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使肌纤维增粗,肌力增强。此外,合理的体育锻炼还可使青少年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2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 合理的体育锻炼可通过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长期进行生理性的刺激,使其机能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1)窦性心动徐缓。其原因是控制心脏活动的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作用减弱。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青少年的安静心率显著低于同龄不锻炼人群。(2)运动性心脏增大。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运动员心脏增大,不同运动方式对心脏的增大的情况各异。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3)心血管机能改善。体育锻炼可使青少年心脏在形态和机能上产生良好适应,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的青少年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3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呼吸系统机能的影响。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呼吸器官加倍工作,从而使呼吸器官得到锻炼,机能得到改善,其具体表现在肺活量增大。与一般青少年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表现为呼吸肌力量较大,肺活量较大。 4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 青少年的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皮质容易扩散,注意力不集中,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可使青少年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提高,因而能提高运动和工作效率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 体育锻炼的心理促进作用 1体育锻炼能改善青少年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参加体育体育锻炼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学生在运动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这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2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气质。 体育锻炼的特点是要求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较大强度的刺激,它对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加强社会交往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良好个性的形成及发展和完善人的气质有促进作用。 3青少年体育锻炼能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环境变化、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疲劳等),越是能努力克服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体育锻炼中培养起来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青少年如何进行健身锻炼 1根据运动系统特点。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要保证四肢发育均衡和脊柱形态正常,要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要多参加一些户外的体育活动。另外膳食中也应注意供应充分的钙、磷,以促进其正常发育。 2根据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特点。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强度可稍大,但不要过急;密度要小;间歇次数要多;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进行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以及负荷过大的力量性练习和消耗过大的耐力运动。 3根据神经系统特点。 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与抑制过程转移快,不易集中,神经细胞工作耐力差,容易发生疲劳。体育锻炼时不宜选择单调的长时间的动作练习,否则易产生疲劳,造成伤害事故。 猜你喜欢 1.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义 2. 阐述体育锻炼的意义 3. 体育对学习的积极意义 4.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是什么 5. 体育运动都有什么好处 6.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有哪些作用呢
1、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塑造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
学校体育教育用其自身的学科优势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锻炼以它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广大青少年。而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可塑性很强,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
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应青少年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的要求,能较全面的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进行培养。
2、体育锻炼对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及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其中包括智育的物质基础——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
3、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
青少年学生在名目繁多的考试和各科作业的压力下会产生各种焦虑反应,忧郁压抑的不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学生因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和过激行为。
体育课存在问题:
1、对体育课不重视,体育课时间被挤占。
体育课承载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在当代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中,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的追求升学率,认为体育教学对学生升学率的影响不大,因而忽视了体育教学。
2、体育课课程设置单调乏味。
体育课程设置较为统一,不能量体裁衣,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体质设置相应的课程,这就造成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能积极参与,高质量完成,相反,则消极完成,这样则会使学生有较大的运动负荷,使学生身心疲惫。
3、学校场地资源缺乏,教学设备落后。
调查统计,大多数小学占地面积较小,场地条件差,不能拥有面积较大的符合国家标准运动场地。小学学校学生人数多,但其教学场地小,使学生体育课的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同时学校的体育器材及设备也较为落后和短缺,这些均限制了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影响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4、 体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学校对小学体育课的重视度低,造成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同时,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使得体育课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热爱运动,也就不能达到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最终教学目标。
少年体育锻练的目的是什么
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促进发育;塑造健美体型,促进身体强健、匀称的发展;掌握锻炼科学原则和卫生保健知识,为健康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少年时期,很多身体素质,如灵活性、柔韧性、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力量等,已一一展现出来。只是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个体差异较大。然而,少年时期正是培养和发展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期。在此时期要给少年传授一些科学锻炼的知识,在进行全面身体锻炼的同时,可以对一些有运动特长少年增加某一项专项运动的项目,并鼓励参加一些竞争性的体育比赛运动。
从10~11岁开始可以训练一些以灵敏性和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如体操、乒乓球、游泳、短跑等;12~13岁可以开展篮球、足球、排球专项运动训练;14~15岁可以教授以体力和力量为主的训练项目,如长跑、举重等。
进入专项训练的少年应由小运动量逐渐增加,并加强医务监督。对一般的少年则以练习为主,充分利用少年容易养成运动性条件反射的特点学好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运动量安排应以时间短、强度稍大、密度小些为原则。运动后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并适当加强营养,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
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理功能,从而促进身体的发育与健康。适度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多多。
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1
一、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
增加心肌力量
体育运动能增进心肌力量,使心肌收缩有力,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可从每搏60毫升血液增加到90毫升上以上。这样,在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多的情况下,安静状态时心率相应减慢,心脏的工作贮备能力增强,使机体的体力、耐力增加。提高青少年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增进新陈代谢
运动时体内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增多,使胃肠蠕动增强,同时消化分泌液增多,提高了消化吸收能力,增加食欲,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即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以及走、跑、投掷、攀爬等活动能力的提高。
促进骨骼发育
通过体育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内贮备氧的肌红蛋白增加,从而使肌肉能适应紧张的工作。运动还可使骨骼发育。
锻炼人的意志
体育锻炼能培养人坚强勇敢的品格,使人精力充沛、情绪愉快,提高抗病能力,丰富生活,延迟衰老,延年益寿。
增强肺的贮备能力
体育锻炼对肺活量有促进作用,可增强呼吸肌肉的发达,使呼吸幅度加深,相应呼吸频率减少,使肺的贮备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
增强反应灵敏度
体育锻炼能增强反应灵敏度,使人动作快捷协调,肌肉神经的调节完善准确,增加活动的反应速度,提高机体对平衡、定向的精确程度。体育锻炼还能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由于运动能够使肌肉发达,同时使多余脂肪燃烧减肥,也可以使瘦人丰腴起来,所以坚持体育锻练,可使体型健美。
运动对青少年的好处2
二、户外运动的小贴士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三、适合女士的几种户外运动
慢跑/赛跑。慢跑对于你的心与肺健康都非常有益,还能充沛你的精力。如果你正尝试减轻体重,它能比步行能快地燃烧卡路里。从消极方面看,赛跑确实是把较多的压迫力放在关节——膝盖、脚踝和臀部。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不止是一种有效的心脏血管有益锻炼,还是一种兜风行为。你可以借助自行车,到你附近的地区或者公园去兜风,在兜风过程中,领略你所生活的社区风貌。也有许多人把自行车当作工作的交通工具。
四、运动健身的’几个最佳户外项目
最好的抗衰老运动:跑步。 抗衰老的健身方法首推跑步,试验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坚持健身跑,就可以调动体内抗氧化酶的积极性,从而收到抗衰老的作用。
最好的减肥运动:滑雪、游泳。 以手脚并用的效果最好,如滑雪、游泳等。如果你正当壮年,也可以选择拳击、举重、爬山等运动,对消耗脂肪特别有效。
最好的健美运动:体操。 不少青年男女追求健美,只要持之以恒进行健美操和体操运动,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锻炼,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最好的健脑运动:弹跳。 凡是增氧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尤其是以弹跳运动为佳,可促进血液循环,能供给大脑以充分的能量,更主要的是可起到通经活络、健脑和温肺腑的作用,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
最好的防近视运动: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对于增加睫状肌的收缩功能很有益,视力恢复更明显。微妙在于打乒乓球时眼睛以乒乓球为目标,不停地远、近、上、下调节和运动,不断使睫状肌放松和收缩,眼外肌也在不停地收缩,大大促进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
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处及意义有哪些
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处及意义如下:
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骨骼肌肉发育。肌肉骨骼运动时新陈代谢加快,可以加快骨骼的正常发育。由于在运动时,肠胃系统器官也在活动,可以从而增强肠胃蠕动力,可以促进肠胃排空。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在竞技体育中,各项运动都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人们只能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成绩,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遭到谴责和惩罚。同时,在一个集体项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要求,必须依角色要求行动,这就十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人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
有助于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人的乐观精神和自信心,敢于竞争,敢于胜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行;通过竞技体育还能培养领导与服从和充分展示与自我约束的良好行为。
能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孩子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钟通气量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可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得更好。厌食、拒食的孩子更需要运动。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更多文章:

男士身高体重尺码对照表(男士的XL尺码的衣服对应的标准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2024年10月20日 10:35

一般人卧推30公斤(本人21 卧推最高30公斤 本人体重59公斤 如何提高卧推重量 一般人都能推自身体重的重量而我却推不高为何)
2024年1月25日 02:40

久坐小腿肿胀怎么缓解(久坐办公室造成腿肿 如何快速有效恢复)
2025年9月18日 11:45

现役麒麟臂分4个等级,哈登C级,老詹A级,那S级有多强?足球场上的肌肉男和NBA球星相比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2025年9月18日 06:50

举铁健身图片大全(王一博举铁的照片被网友吐槽,举铁后遗症让他露出原形,我们该如何看)
2024年10月4日 06:10

自制家用跑步机(60岁爷爷为脑瘫孙子自制健身器材,怎样看待这种把家改成健身房的行为呢)
2024年6月3日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