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姿快走的好处(每天快走一小时,已经走了半年了,心率越来越慢是什么原因)
本文目录
每天快走一小时,已经走了半年了,心率越来越慢是什么原因
恭喜你,有氧能力提高了。
一般的心率低下,是病态的表现。
但通过长期运动,带来的同等强度下的心率降低,则是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
心脏的跳动,完全不受我们的意志而转移,
心脏会根据身体的状况,外界的环境,自动调节到最合适的跳动状态。
长期的快走训练,带来了心肺能力的提高,心脏泵血能力的提高,即便同样的运动强度,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次的跳动,就可以满足身体的供给需要时,自然心跳就慢了。
所以大多数耐力运动的静息心率都是很低的。
1)跑姿问题,
跑步时前掌拨地动作幅度太大,给小腿肌肉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2)跑鞋问题
不合适的跑鞋,只会加重身体负担
3)路面问题
尽量选择塑胶跑道等相对柔软的地方吧
还有草地,土路等
避免水泥地,大理石等坚硬的环境
这是运动效果的体现,表明你的 心肺耐受性 得到了提高 ,再从事相同强度的运动,所需要达到的心率自然就降低了。
打个比方说,你开了一家餐馆,你自己兼任老板和大厨。
开始的头一年,由于厨艺不精,动作笨拙,经验不足,尽管忙个手忙脚乱,你最多也只能做出同时开5桌的菜肴。
经过一年的练手,厨艺精进,操作娴熟,经验积累,你现在最多可以同时满足10桌客人的需求。
这样,当只开5桌时,你自然会觉得应付自如,不会手忙脚乱。
心肺耐受性(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中文有几种不同的翻译,字眼的差别),医学上的定义是,从事持续体力活动期间,循环系统(心)、呼吸系统(肺)和肌肉系统的供氧能力,是反应心肺和肌肉功能的 生理 指标,也是一个人 健康 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被有的人称为“第五生命体征”。
我们知道,体力活动主要是有骨骼肌的收缩舒张拉动骨关节进行的,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通过氧化糖或脂肪这些能量物质释放的。
相对而来,在一定范围内,能量物质的供应可以被视为不受限制,受限制的是氧的供应。
而氧气供应依赖呼吸运动将静脉血氧合,被氧合的动脉血通过心脏的收缩泵向全身,供给组织所需。其中,在运动状态下,很大部分氧供给骨骼肌。
就是说,心肺可以提供氧的能力,是限制运动能力的瓶颈。
当运动强度越大,需要的氧越多,身体就会通过发送各种信号增加心跳次数(心率),呼吸频率和深度,来增加氧供给。
心肺耐受性CRF就是用来衡量心脏和肺最多可以提供氧能力的。
医学上,通常是运动试验(比如,平板跑步机
或自行车测功计)
测量最大可耐受运动的代谢当量(MET)或最大摄氧量(VO2 max)来表示一个人的CRF。
简单来说,就是测定一个人最高可以受得了的运动强度。
其中,测量VO2 max可以获取最准确的CRF,但是方法和设备要求复杂。
因此,临床上通常通过运动试验来测定可以达到 的最大( 出现缺氧症状 )或次最大心率 来估计CRF。
这首先需要了解影响CRF的因素。
每个人的CRF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可以改变的,比如,体力活动、吸烟、肥胖和有没有心肺和肌肉系统疾病;以及不可改变的,比如,年龄、性别和基因型(遗传因素)等因素。
其中,在 健康 人, 规律性的体力活动是CRF最大决定性因素 。
研究已经确定,体力活动与CRF提高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活动强度越高、活动量越大,CRF提高越明显。
题主“每天快走一小时,已经走了半年了”,快走属于高强度运动中偏低的一类,每天快走60分钟,每周就是420分钟,远远超过目前推荐的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基本标准,可以达到很好的健身、预防某些疾病的风险。
半年下来,题主的CRF自然有了很大提高,成了熟手老厨子,仍然只开5周,自然会闲适得很——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较前显著减慢。
如果再能结合一定量的力量训练,比如撸铁,哪怕是以自身体重为抗力的俯卧撑等,心肺耐受性会提高更快。
对于很多想要运动的人来说,快走或是慢跑都是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不需要具体的场地,不需要特定的时间,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而快走也属于典型的有氧运动,是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
快走不是随意的走路,一般来说4.5km/h的走路才算是快走。而且快走不能走走停停,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如此才能看到效果。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喜欢在运动时或运动后监测心率变化,用于掌握运动强度、评价身体机能。
一般来说,运动时候的心率应该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5%,最大心率=220-年龄。比如说,一个3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90次/分,运动时候的合适心率就是114-161次/分左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运动时心率大多在90-150次/分,不建议超过150次/分。很多人觉得,运动时心率越快,效果越好,所以就一味地追求高强度锻炼,结果反而得不偿失。马拉松运动员的猝死事件就是因为运动量超过身体负荷所致,这还是很危险的。
如题,很多长期运动的人会发现,自己的心率变得越来越慢了,这其实我们身体适应后的结果。长期单一的有氧运动会慢慢被身体适应,此时你的心肺耐受性会得到提升。也就是说心脏功能变得更强大,这时候你再进行同样的运动,心脏不需要再加倍工作就能满足身体所需供血供氧,所以心率也必然会有所减慢,这其实是运动效果的体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长期运动的人,心率会比常人更慢,比如运动员,他们的心率一般都很低,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静息心率可能会低至35次/分左右,这被称为运动性窦性心动徐缓。该类人群并没有任何不适,其实也是 健康 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心率太快了其实危害更大,是导致心血管意外事件,诱发猝死的罪魁祸首。所以在临床中,运动也被作为降低静息心率的有效治疗手段。
1、长期运动导致心脏神经控制变化
心脏活动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作用的结果,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迷走神经则使心跳减慢。长期运动后,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而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所以静息心率会减慢。这是心脏负荷得以减弱,可以得到更多休息的表现。
2、长期运动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
长期运动会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血液循环加快,另外还可能导致心脏体积增大,使得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射出血液更多,如此也能帮助减轻心脏工作负荷,心率得以降低。
总之,对于长期运动的人来说,静息心率变慢其实是好事,这意味着心脏功能变得更强大。运动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心率更快更好,以不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才好。如果运动心率过低,还有减肥需求,可尝试增加运动量,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赛普健身导师鲁兆龙。
通过一段时间运动后发现发现再做相似的运动心率比之前要慢很多,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指的是人的摄氧和转化氧气成为能量的能力。整个过程,牵涉心脏制血及泵血功能、肺部摄氧及交换气体能力、血液循环系统携带氧气至全身各部位的效率,以及肌肉使用这些氧气的功能。
也就是说你现在的心脏每一次泵血能力变强了,导致不需要很多的次数就可以给身体输送足够的氧气。这无疑是好的现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心脏的压力。像快走、跑步、单车、游泳这些有氧运动对于心肺的刺激更加的有针对性。
跑步足底和小腿痛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跑步的发力模式错误、足底和小腿肌肉紧张、扁平足都可能引起小腿和足底的疼痛。
如果慢跑都会有明显的疼痛建议还是先进行快走训练,因为走路和跑步有本质上的区别,走路身体没有腾空和高低起伏在脚落地的时候没有过大的冲击力,所以对小腿和足底没有过大的刺激。跑步因为每一次等地都是腾空而起,又是单脚落地对足底和小腿压力大,所以容易出现一些疼痛的问题。
如果想解决跑步小腿和足底的疼痛,主要要从肌肉和身体姿态入手,去学习标准的跑姿,正确的跑姿会让臀大肌发力这样就会降低了小腿的代偿,引发紧张。
每天进行足底和小腿、股四头肌的放松,让目前紧张的肌肉慢慢放松下来,肌肉紧绷度降低了,跑步自然就不会出现疼痛了。
如果你足够努力,这个资料包绝对能让你从小白变身“大牛”!快来领取资料包吧!
我可以告诉你,心脏跳的慢,这可是一个好兆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的心脏跳的慢,那你心脏休息的时间就长,那你心脏的寿命就能得到提高!
我没有运动之前,每分钟心脏跳动大约100次,经过多年的运动,现在我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40多次!
如果你每天快走一小时,那你的心率必然是会下降的!这是一个好兆头,好现象!这证明你的心脏功能加强了,你应该感到庆幸!
为什么你每天快走一小时,你的心率会下降?
其实快走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我们心肺的锻炼真的是非常的好!
在每次快走的时候,你需要大量的氧气,这样你的心脏跳动会加快,泵出的血液会增多!
这样你的心脏功能就会加强,所以你在安静的时候,我们心脏跳动的速度就变慢了,让心脏有了时间休息,这要你心脏的寿命就会增强!
为什么慢跑小腿肌肉会疼?
一般来说,引起小腿肌肉疼痛的原因不多,大致也就这几个,一个是因为你小腿的肌肉力量不足,对小腿的支撑不足,所以小腿肌肉在重压下就会疼痛!
另一个就是落地太僵硬,对小腿的冲击太大,导致小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我们的跑步姿势不正确导致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鞋子不适合或者是跑道不适合,如果鞋子太硬,跑道太硬,对小腿的冲击大,小腿也会疼!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1. 加强肌肉练习
我们应该学会增强自己的小腿肌肉,前脚掌悬空,跳绳,骑车都有助于小腿肌肉的加强!
2. 改变姿势
在落地的时候一定要用脚掌减震,吸收多余的冲击力,缓解小腿的压力,这样可以避免小腿疼痛,你一定要做到落地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
3. 换跑道,换跑鞋
我们可以更换自己的跑步鞋,或者跑步场地,最好是塑胶跑道或者是专业的减震跑鞋,这样小腿的压力就小多了!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快走是属于有氧训练,它可以有效地锻炼我们的心肺耐力。如果你是刚开始快走的话,我们的心率比较快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还没有适应快走的运动强度。而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肺耐力和力量耐力(主要是下肢)得到一定的加强,这时候我们的身体逐渐适应快走的这个运动强度,所以我们的心率变慢是很正常的。
说明你慢跑的姿势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我们的跑是由: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这样一个过程给演化而来的。如果你跑步之后觉得小腿特别的酸痛,这就说明你跑步的时候小腿代偿太多了。
解决方法就是:
1.加强屈髋能力,因为你的屈髋能力弱,所以你的小腿就容易代偿。
2.激活你的臀部肌群。
3.用泡沫轴放松你的小腿,这样可以有效减轻酸痛感。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赞吧。
假如你在每次训练中,身体没有不适,那么心率减慢90%以上是好现象。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在60到70次
而体格出众的运动员,心率就慢得多,每分钟50次稀松平常。
我简单解释一下原理:
我们的心脏,其实也是由肌肉构成的,也就是心肌。
心肌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身体为数不多的,不需要大脑指挥,就可以自驱运动的肌肉。
我们每一次心跳,都是心肌在运动做功。
那么,它做功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像水泵一样,把血液泵到全身各个角落。
因此,一个心脏功能一般的人,心肌能力也是一般,它需要每分钟运动60到70次,才能去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
而心脏能力出类拔萃的人,心肌力量超大,每分钟运动50次,泵血任务轻松完成。
这就是为什么运动员心跳反而慢的原因了。
对于你而言,在快走时,只要没有出现心跳过速,全身迅速乏力,以及其它不适症状的话,那就是上述的原因。
说明你的锻炼是卓有成效的。
希望有帮到你。
运动心率达到95左右,可以说已经很不错了!普通人达到你这种心率算厉害的了!
但是不知道你的年龄多少,但我主要还是想给我们很多普通人运动一点建议。
普通人运动大多数是为了达到某种锻炼效果比如减肥、提高自己心肺功能等等,但是前提肯定是不希望发生运动损伤的!这种情况,我们要学会计算最适合自己运动心率!
有一种很简单计算方法推荐给各位:
假如你30岁,我们说用220-你的年龄(30)=190,这个190就是你运动时最好不要超过的最大心率,超过了190,说明你的心脏负荷过重,有一定危险性。
但注意:这肯定不是最适合你的运动心率,计算最适合你的运动心率之前,你先要测量你静息时候的心率,通常我们成年人正常静息时候心率是在60-100分/次,假如你是75, 那么最适合你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190)-静息心率(75))x70%+静息心率(75)=155分/次 , 这155运动心率基本上能保证不会对心脏有太大负荷,同时也能达到你想要的锻炼效果 。
当然,只要是最大心率的60%-85%都是适合我们的运动心率 ,这点也要知道!
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心率就是我们心脏跳动次数,而心脏每跳一次,就是代表心脏向我们全身组织器官泵一次血,正常情况下,我们整个心脏每分钟要跳75次左右才能够泵出全身组织器官需要的5200多毫升的血液, 但是长期运动的人心脏血容量会增加 ,从以前正常的700毫升左右增加到1000毫升左右,这一下子,心脏每跳一次泵出去的血量就要比以前增加30毫升左右,这意味着心脏根本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泵75次才能泵够5200毫升血液,可能65次就够,甚至更少,这就是看你运动效果了!
其中导致心脏血容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长期运动的人,其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会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也会增多,供血量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增加,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心肌纤维变粗,拉动心脏跳动得绳子变得有力,心脏收缩力就提高了,心容量自然就加大了,那么带来的就是心脏舒张期延长,我们心脏可以得到充分休息时间,对我们心脏自然就是有利的!
这是心脏功能增强了,是好事儿。
运动员的心率都慢,如果不慢哪受得了啊,一冲刺心率到了240就麻烦了。
但是如果有基础心脏病,不要运动太剧烈。
长期的、单一的有氧运动很容易被身体适应,只有在最大心率的70%左右才是最佳燃脂心率,然而 随着体能的加强、不改变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就会造成停滞不前,想要继续减脂,只有继续提升心率,让自己再累一点。
但是现在腿部肌肉用的太频繁、或许也有没有认真拉伸的原因,造成小腿肌肉疼痛。既然疼痛、就要停止现在的锻炼方法,适当改变。
建议加入力量训练,半年的快走体能和心肺、耐力已经有了不错的提升,完全可以考虑力量练习让自己的体能更全面、肌肉量增加也对减脂更有用。
腿部还是以恢复练习为主,力量训练可以先适应、先学习,逐步增加强度, 前期先学习正确的姿势和肌肉发力,锻炼完一定要认真拉伸。
减脂除了坚持锻炼还要控制饮食,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加入了力量训练也要适量多一些蛋白质的摄取。
“慢跑+快走” 开启健康人生
先是上周在群里看了亚沙赛活动的宣传介绍,然后又在线下感受校友分享他经过沙漠跑对个人的洗礼。 他说,整个人蜕变了。 这个词,着实地把我打动了。 于是从重重叠叠的聊天记录中,翻出师兄分享的跑步指南《无伤跑法》看起来。 挑自己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记录如下:一,在跑步前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 1)我们运动量多少算合适? 为了获得实质性健康,成年人每周需要累计75分钟以上的大强度有氧运动,或者是15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怎么计算有氧运动的强度?用Met值。 Met=运动时氧气的摄入量 / 安静时氧气的摄入量。 从强度表得知,跑步已经属于大强度运动了,所以我们只要跑起来,不管速度快慢,每周跑75分钟以上就达标。 既可以一次跑完,也可以分三次跑,每次25分钟以上。 如果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我们还可以采取慢跑+快走的形式。 不过要注意速度,快走的速度要大于7km/小时(约120米/分钟)。这个速度不难,如果速度达不到,就掉入中等轻度活动一列,此时需要延长我们的运动时长了。 所以说快走+慢跑,是一件既能增加能耗,又不至于使心肺负担过重的健身运动。 2)怎么选择一双跑步鞋? 标准只有一个:自己脚觉得舒服就好,而不是只有好看就行。 所有关于跑步鞋的高科技,都是为了让我们跑得更舒服,更安全,而不是更快,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表明好鞋子可以提高跑步成绩。 每个人的脚型和运动习惯不一样,网上好评如潮的一双鞋,它不一定就真的就适合你。 我们在选购的时候,面对炫酷的宣传画面,不要着急心动,一定得上脚尝试走几步,跑一小段,跳跃,蹲下动作,感受脚部的舒适度,一般店员也愿意让客户这样去尝试。 现在不少国产品牌质量也不错,让我们有了更多性价比的选择。 3)晨跑,还是夜跑? 晨跑的好处很明显,如果我们有晨跑的习惯,那也一定得早赶个早起,前提就是得早睡。 所以晨跑最大的好处是形成早睡不熬夜的生活习性,开启精力充沛的第二天。 夜跑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消除忙碌一天的疲惫,发泄压力过大等负面情绪。 既然要夜跑,那晚上就不可能多吃,还可以养成晚上少吃的习惯。 至于早起晨跑好,还是夜跑好,同样没有科学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比另外一种方式更健康,什么时候跑步,主要看个人的生活作息。 4)一定要热身吗? 跑前的热身很重要,建议有。 目的主要是两个: 一是预热体温,让身体器官适应后面剧烈发热的状态。 二是唤醒休眠的机体,调动我们的心肺功能。 现实中,我们常见有不少错误的热身动作,不仅没有意义,还有可能发生机体的损伤,比如:绕膝,脖颈环绕,腰部环绕,下腰转体,弹震弯腰。 正确的热身顺序是:原地慢跑----肌肉拉伸---专项蹲跳 原地慢跑的时候,还可以做垫步和高抬腿的动作。 肌肉拉伸的部位就多了,主要是大腿前侧,后侧,内侧拉伸,弓步转体。 专项蹲跳,比如开合蹲跳。二,跑步中的常见疑惑: 1)如何控制呼吸的节奏? 我们在安静状态下,呼出空气是个非常自然的状态,一呼一吸都是在下意识中完成。 但是在运动状态下,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高氧气的吸入量,不然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推荐的办法是:口鼻交替呼吸法。 我们的口比鼻孔进出气量更大,张开嘴巴来呼吸,再配合适当的频率,一般可以满足剧烈运动的供氧量。 但嘴巴也不要张太大,以免吸入异物,推荐的频率是30次/分钟,呼吸一次管2秒以上。 还有一个小技巧,在呼吸过程中,尽量做到深呼气,而不是用力深吸气。因为把肺部气体充分排出了,深吸气也就会变得自然轻松。 2)脚后跟还是脚掌先着地? 普通跑步者采用脚掌着地就行。 是为了延长地面对脚踝的冲击时间,减少重力和运动带来的冲击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膝盖和脚踝。 3)发生岔气怎么办? 停下来。 我们跑步过程中偶尔碰到有岔气的经历,常见症状是右侧胸腔腹部产生一阵阵剧烈疼痛。目前对此还没有科学的解释,但经验表明,在运动前不要进食过多可以减少岔气的发生。 4)如何避免膝盖疼? 统计表明,跑步发生膝盖疼的主要原因是跑姿不对,表现有两个:大步幅和慢步频。 步子跨得太大使得落地点超前重心太多,还可能使重心上下波动,这就成了跳动,会增加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力。 相对快的步频和相对小的步伐是一种更保护膝盖的姿势。 即使我们就算是跑得慢的时候,也记得保持一定的跨步频率,理想的频率是在180步/分钟以上。 三,跑步后的活动 1)为什么拉伸重要? 活动后的拉伸是一个放松身体的过程。 在剧烈运动完后,肌肉呈现高度紧张状态,用手摸可感受到是硬邦邦的感觉。 拉伸有助于帮助肌肉过渡到舒展放松状态,从而消除疲劳,保持肌肉弹性。 在显微镜下观察运动过后的肌肉纤维呈排列紊乱的状态,通过物理拉伸可以使得肌纤维恢复正常的排序状态。 拉伸运动的要领:全覆盖,时间足,要拉伸感而不要疼痛感。 如何做拉伸?对照下表名称找视频即可。 拉伸做多久合适?参照下表时间即可。 2)运动后喝水还是功能饮料? 运动饮料不是跑步运动的必需品,而补水比补充电解质更重要。 如果嘴馋可以选择吃水果,补充能量的同时也补水。 常见含水分较高的水果有:香蕉,荔枝,椰子,猕猴桃,黄瓜,草莓,香梨,柠檬,琵琶等。四,最后一个问题:跑步可以减肥吗? 事实上,减肥路上七分靠饮食,三分靠运动。 意思是主要靠控制饮食,运动只能是为辅助。 一份牛肉汉堡含有的能量和跑步10km消耗的能量相等,含有同样多能量食物有:两包小薯条,三个肉包子,四罐355ml的可乐等等。 想想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光靠运动就瘦能行吗? 运动的主要功能,是自发地调动身体的各项机能,来保持好的身体状态,顺便帮助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 跑步对减肥帮助大不大,除了饮食因素,还得看跑步习惯有维持多久。 如果我们跑步的目标是减肥,得有个长期战的心理准备。 一是减肥所需的运动量是保持健康运动量的2倍,比如每周慢跑5次,每次40分钟以上。 二是大部分时候跑步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若是盯着体重的数值不放,难免会有放弃的冲动。 相反,如果我们去感受跑步对身体状态的带来的改变,找到了跑步的乐趣,吸引自己把这项运动坚持下去,相信我们的身心状态会更美好。
更多文章:

元氏健身房在什么地方(窦家寨旅游景点介绍 窦家寨门票多少钱)
2025年5月16日 04:20

运动装什么牌子好(还在买欧美品牌吗安踏李宁这些国货也很不错)
2025年7月22日 05:20

还能当健身教练吗(健身教练是青春饭吗35岁了还能当健身教练吗)
2024年8月26日 17:31

手术吸脂40斤要多少钱早上喝一瓶酸奶好吗(减肥期间一天可以喝几杯酸奶什么时候喝比较好)
2025年3月29日 04:00

坚持每天举哑铃会有什么效果(经常举哑铃锻炼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2024年7月10日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