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偷袭俄罗斯事件(格鲁吉亚俄罗斯事件背景)
本文目录
- 格鲁吉亚俄罗斯事件背景
-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是怎么回事
- 2008年俄国格鲁吉亚是怎么回事谁先挑起最终双方结果谁赢
- 格鲁吉亚事件
-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的成因分析
- 这次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
- 格鲁吉亚偷袭俄罗斯,为什么选在奥运会前一天
格鲁吉亚俄罗斯事件背景
用一句话讲:俄格之争,极大程度上讲,是对中亚的石油资源的争夺,冲突的背后,其实是西方国家(北约+美国)为主的军事力量和俄罗斯之间的相互抗衡。再详细点讲:回顾历史,1991年苏联解体,骄傲的小国格鲁吉亚宣布独立,并逐步施行“疏俄**”政策。俄罗斯心有不甘却力不从心,便鼓动格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搞些小动作。今年2月科索沃成功独立后,大大鼓舞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人的独立意愿。俄罗斯心领神会,加强了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政府的经贸往来……后来后来,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打了起来,格鲁吉亚入侵南奥塞梯控制区,俄罗斯终于忍不住派出军队加入战事,就这样,有着16年感情的俄格两家闹翻了。俄格之争,是一场“美国+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抗衡,亦是一场西方与俄罗斯的中亚石油之争。格鲁吉亚,不过是世界上两个最庞大集团中的一个小旗子,它的命运,无从自己主宰。***隐藏网址***题外话:***隐藏网址***以下是更多背景资料:格鲁吉亚前总统解读俄格千年恩仇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关系***隐藏网址***格鲁吉亚前总统解读俄格千年恩仇俄罗斯坦克纵队隆隆开进格鲁吉亚,显示这只大老虎终于发怒,猛击那只挑逗自己多年的小老鼠。南奥塞梯看似远在天边、无足轻重,像19世纪的石勒斯威格-荷尔斯坦因问题那样复杂,但俄国冲冠一怒远不只为奥塞梯人。对它来说,高加索事务无小事。此事虽不能与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相提并论,但未来历史学家可能将它看作一个转折点:美国作为世界唯一霸权的地位开始由盛转衰。西方可能正在输掉对高加索和中亚石油的争夺战。1991年苏联解体后,我三度访问过格鲁吉亚,认识该国的三位历任总统,见证过这只高加索**桶的战争与革命。1991年第一次奥塞梯战争期间,格族游击队首领曾驾车带我到茨欣瓦利周围翠绿美丽的村庄和高地,目睹格、奥农民的恶战。要理解“八·八”战争,有必要回溯到1000年前。当时的高加索是近东三大帝国—俄罗斯、奥斯曼和波斯的天然交汇地带,而格鲁吉亚是个**教武士王国。1783年,埃拉尔克二世被迫寻求俄罗斯的庇护。1801至1810 年,俄国完成了对格的吞并。1918 年,格鲁吉亚获短暂独立,3年后又被斯大林重新兼并。没人比斯大林更理解格复杂的民族成分和战略地位—他出生在这次被俄军攻占的戈里镇。居住在俄格交界处的奥塞梯人由于找俄国当靠山而为格鲁吉亚人鄙视;斯大林的政敌曾指责他是奥塞梯人。斯父确为奥族后裔,但早已被格族同化。在划定各加盟共和国疆界时,斯大林有意将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和阿扎利亚三个民族自治区划归格鲁吉亚,以便莫斯科进行控制。1991年当骄傲好斗的小国格鲁吉亚独立时,俄罗斯双头鹰受到了羞辱。俄鼓动南奥塞梯建立国中之国,格首任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也煽动民族对立。我曾坐在他的办公室,听这位莎学研究家朗读《李尔王》台词。加氏被杀或自杀后,由前苏联外长兼政治局委员谢瓦尔德纳泽继任。1993年,谢氏在另一场血战后丢掉了阿布哈兹,但赢得了和平。他很清楚格无力撼动强邻,那年在飞往莫斯科的专机上,他告诉我:“俄罗斯的命运反映在高加索地区,就像太阳光反映在一滴水珠上。”2003年爆发了“玫瑰革命”,这位旧式官僚被在美国受教育、精力充沛但行事冲动的年轻律师萨卡什维利推翻。萨氏欲借加入欧盟和北约逃出莫斯科的掌心—就像乌克兰一样,但被包围的前景激怒了俄罗斯。俄罗斯已经不是1990年代那个软骨巨人。因油气收入而底气十足的普京力图重振国家,他早已通过重击车臣来显示主宰高加索地区的决心。格加入北约是不能容忍的,克里姆林宫于是运用起它的两只特洛伊木马: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不久前它向所有奥塞梯人颁发俄护照,并通过小规模边境冲突来试探格的决心。格方也并非无辜。我认识的格鲁吉亚人对奥塞梯都漠不关心,但为了加入北约,萨氏企图一举解决掉奥、阿这两个不稳定因素。这次夺取茨欣瓦利,他赌的是俄方不会插手,为此格付出了高昂代价。这是个恶性循环:格需要欧盟和北约的保护,但只要战事不停息,它就不会被获准加入。此役可能会点燃高加索**桶。面对西方的指责,克宫也许会抛出斯大林的一句话:“教皇有多少个师?”一个也没有。华盛顿和伦敦不会派出第101空降师或特别空勤团。帝国反击了,世界秩序为之震撼。背景资料: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关系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 格鲁吉亚原是苏联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获得独立的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在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和俄驻格军事基地等多个问题上龃龉不断,两国关系一直发展不畅,对立冲突时常发生。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上台,出任格鲁吉亚总统。此后,格鲁吉亚奉行明显的“疏俄**”政策,一方面谋求加入北约和欧盟,一方面指责俄罗斯暗地支持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表示不惜动用武力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领土完整。俄罗斯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考虑,一直反对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俄罗斯还坚决反对动用武力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并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冲突地区驻有维和人员。此外,俄一直认为格有藏匿和包庇车臣非法武装之嫌。由于格俄两国存在上述深层次矛盾,虽然俄罗斯于2007年向格鲁吉亚移交最后一个军事基地,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但两国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明显趋冷。2007年9月,格鲁吉亚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在格境内扣留了5名俄罗斯军人。俄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决定立即召回驻格大使,撤回绝大部分使馆官员及其家属。俄格两国关系出现严重危机。随着科索沃今年2月单方面宣布独立,多年来一直谋求独立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再次要求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承认其独立的合法性。对此,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与阿布哈兹开展官方经贸、金融、运输和其他往来的禁令,加强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当地政府的合作等。对俄罗斯的做法,格鲁吉亚表示强烈谴责。今年8月1日以来,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双方交火事件不断。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当天,俄第58集团军部分部队开进南奥塞梯,增援驻扎在冲突地区的俄维和部队。格俄冲突正式爆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12日宣布结束军事行动,并于当天同法国总统萨科齐达成包括撤军在内的解决南奥塞梯冲突六项原则协议。冲突各方随后接受并签署了协议。18日,俄罗斯开始从南奥塞梯冲突地区撤军。26日,梅德韦杰夫在向民众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宣布,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是怎么回事
格俄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斯德哥尔摩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负责人科尔奈认为,这一切起源于科索沃问题和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2004年萨卡什维利上台后,随着美欧积极推动国际社会承认科索沃独立,南奥和阿布哈兹问题“解冻”的速度加快。南、阿联合独联体内存在领土争端的其他两个地区加快谋求国际承认,对格构成很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格于2004年恢复了对南奥的军事行动,2006年派武装警察进驻科多尔峡谷,并试图控制连接俄与南奥的罗科斯基走廊,但其攻占茨欣瓦利的尝试屡以失败告终。从那时起,萨卡什维利加快了军事改革的步伐,格军事实力和军队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在军队及武器装备上取得了对南奥和阿布哈兹的优势。目前,格处于进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的关键时期,但布加勒斯特峰会几乎终结了格借助美国在年底加入北约的希望。舆论普遍认为,最大的障碍就是领土争端问题。巴库的政治分析家指出,7月赖斯的造访重新给了萨卡什维利以鼓励。而且,今年1月的格总统选举结果表明,美国并未因这个“坏孩子”的冒险风格而减少对格加入北约的支持。实际上,2005年和2007年围绕俄军事基地撤出问题,格俄也一度接近战争状态,在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坚定政治支持下,俄最终妥协了。在解决格西南部的阿扎尔问题上,萨卡什维利也曾展现了他的强硬姿态,结果俄再度退让,阿巴希泽流亡莫斯科。格军力的增强与俄的一再退让,增强了萨卡什维利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的冒险心理。在今年1月总统竞选时的讲话中他许诺,将在新任期内“彻底而轻松地”解决南奥和阿布哈兹问题。不过,在南奥地区的军事冒险取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格获得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军事支持,直接后果就是俄美军事冲突。在这一问题上,萨卡什维利似乎误会了美国的意思。俄REGNUM新闻网援引美国一匿名高级外交官的话说,不久前美曾直接向格领导人表示美支持格为实现领土完整所做的努力,但格没有机会赢得同俄的战争,必须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加入北约问题。美国前****威廉•克恩也在8月9日表示,“如果他们现在是北约成员的话,那么我们会根据北约章程第五款承担起保卫格鲁吉亚的责任”。基于上述原因,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安全问题专家克里斯多弗•兰顿表示,他不明白格为什么走得这么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战的部分原因在格鲁吉亚。
2008年俄国格鲁吉亚是怎么回事谁先挑起最终双方结果谁赢
我以为应该是格鲁吉亚挑起的战役。在科索沃独立之后,相似区域想经过民族自决的方法取得独立的不在少数,南奥塞梯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州,但一向在搞独立参加俄罗斯,鉴于格鲁吉亚一向想参加北约的活动,俄罗斯作为南奥塞梯斯独立的背面支撑者也是必定的,以此作为与格鲁吉亚博弈的**。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方面的为此抵触不是一次两次,除非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联系好而且不参加北约的话,俄罗斯才概率会抛弃支撑南奥塞梯起独立,但真实上不能能,由于格鲁吉亚的总理一向亲西方而且激烈对立俄罗斯。格俄战役应该是格鲁吉亚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撑和挑唆下发动了一场名为回收主权的战役,想乘普京不在国外兵贵神速,等俄罗斯反响过来也晚了,到那时普京想动武就要考虑西方国家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但没想到俄罗斯反响敏捷几天之内就就力挽狂澜,还打到格鲁吉亚的首都,没等西方国家做好干与和调解的预备就结束战斗了,这让一方傻了眼。
格鲁吉亚事件
1、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是2008年8月8日至18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为了争夺南奥塞梯的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2、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8月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3、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4人失踪;俄罗斯军队74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以及约1600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的成因分析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的成因分析
有这样一个国家,全国的面积比重庆还要小,全国人口甚至还不到广州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建立于一座高山之巅,伫立在黑海边上,它就是格鲁吉亚,一个神奇的国度。
然而在现实中,格鲁吉亚这个国家的起源却没有神话中那么玄幻。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格鲁吉亚于1918年建立。然而到1921年,它就被贪婪的苏联人吞并了。直到1991年,才在民族主义总统兹维亚德·加姆萨赫尔迪亚的领导下独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格鲁吉亚还是约瑟夫·斯大的出生地。
1991 年底,加姆萨赫尔迪亚因其强烈地倾向***主义而被免职,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接任总统。可他的腐败统治让人民苦不堪言。
2003 年,谢瓦尔德纳泽在一场明显受到操纵的选举中连任总统,格鲁吉亚人民受够了,于是抗议者在谢瓦尔德纳泽的获奖演讲上,只身带着玫瑰闯入议会大楼,从而导致总统逃离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在后来被称为玫瑰革命的事件。
最终谢瓦尔德纳泽下台了,格鲁吉亚再一次匆忙组织选举。而这一次选举,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以96%的选票当选为总统,这被欧安组织称为“自格鲁吉亚以来最公平的选举”。
萨卡维利也不负众望,他以自由贸易政策打击腐败的市场、融入了约和欧盟,另外他还实行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领土统一改革政策,这些都让他得到了许多格鲁吉亚人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美国及其盟国的大支持。
目前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仍然是现代历史上最突出的以虚假信息和欺骗为主战术的战争之一,由于冲突双方经常故意误导报道,这让考古学家很难从冲突中找到准确的事实。
但是自2008年以来,俄罗斯在这场信息战中占据了上风,从而传播了萨卡维利和格鲁吉亚是战争侵略者的说法,而俄罗斯的为只是为了保护本国公民免受格鲁吉亚非法袭击。然而,随着有关冲突的信息通过宣传网络传播开来,俄罗斯的说法变得越来越靠谱。
从担任格鲁吉亚总统的第一刻起,萨卡维利就使自己成为俄罗斯攻击的目标。他的西方一体化政策和他自称对自由主义的热爱,直接损害了俄罗斯政府寻求在该地区重建其冷战影响范围的目标。
萨卡维利转向西方并梦想融入约和欧盟,这对俄罗斯的霸权和安全构成了威胁,俄罗斯担心的是萨卡什背后的有力支持以及他个人和西方领导密切的关系。
而萨卡维利则认为这种关系将保证格鲁吉亚进入北约并脱离俄罗斯的控制,后来他更是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权力倾向,因为他相信西方会毫不含糊地支持他推动国家自由化的努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西方国家不过是在利用他而已。到2008年,西方对萨卡什维利的支持几乎消失了。
2008年4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当时俄罗斯的政策,也反映了他们做了战争准备。
俄罗斯于2008年初退出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并在在阿布哈兹和奥塞梯公开存在军事活动,当时独联体规定只有格鲁吉亚军队可以占领这些地区,俄罗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格鲁吉亚领土的公然侵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气氛越加奇妙。然而,导致战争的导火索,既不是格鲁吉亚点燃的,也不是俄罗斯点燃的。
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西方列强承认科索沃为独立国家,并在同一次会议上为格鲁吉亚制定了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MAP)。虽然这个计划似乎对格鲁吉亚有利,但它为格鲁吉亚和俄罗斯设定了直接冲突的方向。作为MAP的一部分,格鲁吉亚必须先解决所有领土冲突然后才能考虑加入北约,萨卡什维利被迫在暴力统一和与俄罗斯开陆战之间做出选择,最终放弃了加入西方的梦想。而这时候俄罗斯增加了在边境和领土上的军事活动,并进了重要的军事演习,准备赢得即将到来的战争。
虽然有具体证据表明俄罗斯政府早在2007年11月就计划开战,但如果与格鲁吉亚开战一直是莫斯科的目标,那么有证据表明俄罗斯早在2002年就采取了有计的政策迫使格鲁吉亚参战。俄罗斯支持最终获胜者爱德华科科蒂(Eduard Kokoity),他是一个狂热的分离主义者,与格鲁吉亚的和平统一相比下,在他掌权的时候是不可能的。
因此,俄罗斯放弃了和平解决一半冲突的机会,指向挑起战争的愿望。
2007年,在所谓的慕尼黑演讲中,弗拉基米尔普京明确表达了俄罗斯在格鲁吉亚问题上的立场:“格鲁吉亚可以加入北约,但没有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普京宣称,“他掌握着格鲁吉亚一体化的关键。”
普京和俄罗斯有充分的由,喜欢米哈伊尔·萨卡维利。萨卡维利加入约和扩大西方影响的举措,直接威胁到普京重建俄罗斯在该地区霸权地位的愿望。 因此,两者之间的冲突,很可能从萨卡什维利当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存在了。
而在国内方面,萨卡什维利的声望在2006年就开始下降,因为他开始表现出专制独裁的政治倾向,而且他还无法实现自己的承诺,他的许多经济改革没有按承诺进行,失业和贫困仍然是其国内的重大问题。同时,萨卡什维利开始增加行政权力,减少了政府和社会的多元化,这是非常不民主的。如果格鲁吉亚是一辆汽车,它没有引擎或任何车轮,但无能的司机继续为它加油。萨卡什维利接手后,这辆车换了一位新司机,但仍处于破旧状态。他对自由化的承诺和对民主的承诺让绝望的格鲁吉亚人感觉错。但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没有人了解自由民主的社会是 怎么样的。
萨卡维利继承了一个政权腐烂的国家,并承诺让它发展开。这注定了他将要失败,而他的失败虽然很悲惨,但也完全在意之中。最重要的是,萨卡维利的总统任期遇到了了一个问题,即机构合作是否是民主社会的自然前提,一个具有各种制衡机制的民主国家,如何在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运作?
他显然被这个问题糊涂了,于是他最终决定先建立这种合作让民主化来填补空白,结果显而易见,他失败了。
2008 年八月战争爆发时,萨卡维利赢得了格鲁吉亚总统的连任权,但是在2012年,他就退下了政坛。因为萨卡维利在这次战争中断表现出威权主义,这让他失去了大部分人民的支持。尽管萨卡维利尽了最大努,但阿布哈兹和奥塞梯流离失所者的难民,让他难以继续活跃在政坛上。
如果格鲁吉亚人对与俄罗斯的战争性质感到不安,那么这种支持就会减少,因为很明显西方一体化将以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为代价相反,而且萨卡什维利的威权主义趋势也会导致议会缺乏多元化,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萨卡什维利却完全没认识到这一点,他还利用国家资源来压制反对声音,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动员军队来给人民施压。这些轻率的行为导致了格鲁吉亚人选择了另外一位候选人来领导格鲁吉亚。
而在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厌倦了萨卡什维利对民主规范的顿覆,于是他们也纷纷在选举中支持另一个候选人,所以很明显,萨卡什维利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米哈伊尔·萨卡维利是一个迷人的人物,虽然他缺点不少,但他确实是在为格鲁吉亚的民主而努力,只是格鲁吉亚人和俄罗斯的斗争中别无选择,萨卡什维利也只能走下首领的岗位。
萨卡维利曾试图为格鲁吉亚开辟一条摆脱俄罗斯和西方的独立道,但他自上而下的统一政策只会导致格鲁吉亚社会自下而上的分裂。毕竟对于寻求好的生活的格鲁吉亚人来说,唯一能做的选择就是打破过去的制度,融入西方,只是萨卡什维利却是被西方国家玩弄了。
这次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
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在1990年代的冲突中脱离格鲁吉亚管治,战争导致数以千计人死亡,无数格鲁吉亚人流离失所。 这两个分离地区都获得俄罗斯经济和外交支持,因而可以成为有实无名的独立自治区,但至今,包括俄罗斯在内,未有国家承认两地国家地位。 南奥塞梯面积貌似是39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北奥塞梯接壤,人口差不多19万,主要是南奥塞梯人、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自1989年起,南奥塞梯已要求与北奥塞梯合并,并一直争取脱离格鲁吉亚。南奥塞梯早于1992年通过全民公投,赞成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格奥双方冲突因而急剧恶化,最后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 格奥冲突也严重影响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俄罗斯一直与南奥塞梯关系密切,被指暗中支持南奥塞梯。1992年,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北奥塞梯四方领导人首次会谈,达成停火、成立维和部队等协议。同年7月,1500人的维和部队陆续进驻南奥塞梯,沿边境建立一条15公里长的安全走廊,隔开各方的武装部队。然而,战火仍时有发生. 直到最近,因为俄转变态度,进一步支持这两个地区独立,使形式更为紧张.但实际上这一切貌似都是报复欧美,同时我觉得也有点杀鸡给猴(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看的样子,个人认为很难引发全面战争,但因为双方势力相差悬殊.战争的大小只会取决于俄的战争意志.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8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联邦安全会议紧急会议上说的话则表明俄很可能会将次此冲突升级成为战争.如果这样,那么一定不是格鲁吉亚可以承受的.所以格方必然会有所退让.至于说政治原因的话,就比较复杂了.首先应该知道的是早在格鲁吉亚刚刚独立的时候南奥塞梯就已开始谋求独立,并希望进一步可以和俄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成立新的共和国,当然这一切的原由都是因为苏联在当年不顾自己各民族的情绪,随意的将南奥塞梯分跟了境内的格鲁吉亚,把北奥塞梯分给了俄罗斯所导致的.. 直接导火索是科索沃在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随后俄罗斯方面便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报复欧美,俄罗斯更是挑战格鲁吉亚的主权,在未知会格鲁吉亚的情况下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设俄罗斯总统大选投票点,俄格关系再度紧张. 1 不属于传统战争 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战争(反宗教极端势力 反国际恐怖势力 反****势力)很显然是俄罗斯中央为了防止格鲁吉亚分裂出俄罗斯,而对***武装进行的一系列战争。2 俄罗斯历史上经过残酷而且长时间的战争,才征服了整个高加索地区。苏联将高加索山以南称为外高加索,划分成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高加索山以北称为北高加索,划归俄罗斯联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奥塞梯。苏联根据高加索山把北奥塞梯划归俄罗斯,南奥塞梯划归格鲁吉亚。这样奥塞梯被人为一分为二,埋下隐患。 3 北约近年加紧扩张,形成对俄罗斯包围和威胁,特别是吸收独联体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议题上,让俄罗斯受到强大的压力!近来又传出美国准备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组织的消息,以及格鲁吉亚的**政权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约投入美国怀抱的做法,让俄罗斯忍无可忍! 4 资源问题。格鲁吉亚地处里海石油和西方市场的中间地带,位于俄罗斯、伊朗和蕴藏丰富石油的里海,一条可以绕过俄、伊的输油管可以直接到达欧洲,里海石油最终将可能像今天的中东石油一样对工业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地缘战略特点,使格鲁吉亚成为美国和欧洲俄罗斯的焦点热点。 5 南奥塞梯独立问题!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从1989年起,南奥塞梯就要求与俄罗斯境内的北奥塞梯合并。苏联解体后,南奥塞梯自治州一直谋求独立,不服从格中央政府的管辖。1992年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及与北奥塞梯合并。因此,格中央政府与南奥塞梯地方当局的矛盾恶化,并导致大规模武装冲突。长期以来,由于南奥塞梯当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格鲁吉亚经常指责俄罗斯暗中支持南奥塞梯。俄格双方在南奥塞梯问题上龃龉不断。6 2008年8月8日15时,俄联邦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做出将格鲁吉亚军队逐出南奥塞梯的决定。随后俄军的军事行动令世界瞠目:15时20分,俄罗斯军队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境内;15时50分,俄罗斯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6时,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将向驻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增援;17时20分,俄罗斯国防部第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 从时间上计算,驻格俄军在接到总统命令后50分钟从驻地抵达茨欣瓦利,反应极其迅速,这与科索沃战争中俄军快速抢占普利什蒂那机场如出一辙。第58集团军是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包括燃料、**补给和开始实施越境行动,显示出了极高的战备水平。该军进入南奥塞梯边境后,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给格鲁吉亚和西方国家一个措手不及,在西方国家还来不及统一立场的情况下结束战斗。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以前不太重视的网络攻击也十分有效。在俄格战争全面爆发前的7月20日前后,大量标有“win+love+in+Russia”字样的数据包突然涌向格鲁吉亚政府网站并使其完全瘫痪。总统萨卡什维利的照片被换成了希特勒的,格总统府网站整整瘫痪了24小时。当俄军对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全面开始后,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网络攻击也全面展开,包括媒体、通信和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格鲁吉亚官方网站都被瘫痪,对格军事行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格鲁吉亚的战争动员与支援能力。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和网络攻击行动,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初具规模。 正面攻击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集团军抵达茨欣瓦利外围后,即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形成了**部署,并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镇哥里实施穿插,截断了格军退路。俄军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对防守茨欣瓦利的格军进行猛烈的炮击,并出动苏-24/25强击机对城区及外围守军进行轰炸。 从俄军的作战行动上可以看出,与几年前的格罗兹尼之战相比,明显加强了空中与地面的配合。俄军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为先导,对据险坚守的格军进行了先期的消耗,极大地发扬了火力优势。地面部队的推进十分谨慎,坦克部队与步兵的协同十分出色,步兵与坦克相互掩护作用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没有经过城市化改造的T-72坦克在步兵近战火器的掩护下,与步兵分队齐头并进,战损率大幅度下降。 在俄罗斯装甲部队的三面挤压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军无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在退路已绝的情况下仓惶溃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区转移。至9日15时,距俄总统召集国家安全会议紧急会议整整24小时,俄军完成了集结、开进、越境、攻城行动,占领茨欣瓦利全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俄军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实施迂回攻击,部分兵力进占哥里东郊,切断了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格中部交通干线被拦腰斩断。此举将格鲁吉亚一分为二,不仅将格军退路截断,还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让深入南奥塞梯的格军形成了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极大地动摇了格军战斗意志。 翼侧出击在正面攻击的同时,俄罗斯军队充分利用格鲁吉亚国土正面宽大、纵深短浅的特点,在中部实施正面突击的同时,在西部的阿布哈兹地区派遣了第74空降师部分兵力,在阿布哈兹***武装配合下,进占与格鲁吉亚接壤的科多里峡谷边界一带,并于8月12日凌晨发起攻击行动,包围了格鲁吉亚特种战旅一千多人,将格鲁吉亚武装部队赶出科多里峡谷,清除了格鲁吉亚政府在阿布哈兹境内所控制的唯一地区。 俄军这一攻势行动,在翼侧对格军形成了有力的牵制,使驻防阿布哈兹的格军无法增援南奥塞梯地区战斗,无形中加速了进入南奥塞梯地区格军的溃败进程。 侧后攻击为了配合正面攻击行动,俄军从阿布哈兹占领区向格鲁吉亚西部重镇祖格迪迪攻击前进,并在坦克支援下占领祖格迪迪市政府办公大楼,随后更多的俄军装甲车快速挺进,全镇迅速被俄军占据。格鲁吉亚西部另一重镇塞纳基也成为俄军攻击目标。塞纳基距黑海之滨只有40千米,俄军黑海舰队的陆战突击队在此抢滩**,迅速控制了当地几个警察局,未发一弹解除了格鲁吉亚特种警察们的武装。 位于祖格迪迪东南部的塞纳基陆军基地也被俄罗斯空降兵占据,当一个连的俄罗斯空降兵突然从天而降时,守卫在那里的格鲁吉亚一个精锐山地营不战而逃,俄空降兵进入该基地的第一项任务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没来得及吃的早餐”。就此,俄罗斯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东西对进攻击,格国基本上形成了一分为二的局面。只要俄罗斯方面有占领格国全境,甚至首都的意图,成为现实也只是时间问题。 空中突击 在地面部队攻击的同时,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当面守军和纵深内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空袭。从数量上看,俄罗斯对格握有绝对优势。北高加索军区空军第4集团军装备作战飞机459架,1个轰炸师(装备112架苏-24),1个侦察团(装备50架苏-24),1个歼击轰炸机师(装备98架苏-25、35架苏-22),4个防空航空兵团f装备105架米格-29、59架苏-27),1个电子战直升机大队(装备47架米-8),地空导弹发射架125部。 俄空军第4军对格鲁吉亚进行空袭,只动用了不到总数50%的飞机。开战之初,俄空军已完全掌控了战争区域以及格鲁吉亚全境的制空权,俄军战机对格空军和防空军的设施进行了打击,其中主要是军事基地雷达站、机场跑道、公路、桥梁、港口和位于第比利斯的飞机修理厂。这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但给格平民造成的伤亡只有100多人。相比之下,格军在南奥塞梯的军事行动却造成了近2000多当地平民的死亡,这说明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表示,俄罗斯军队在南奥塞梯使用的是精确打击武器,没有实施地毯式轰炸。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空军对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军用与民用机场的袭击行动,已经表明俄罗斯随时可以对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空降行动,1968年占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动随时可能再现,此举对格鲁吉亚民心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由于格鲁吉亚防空导弹目标相对分散,全国并未形成统一的防空体系,俄方的电子压制行动效果并不理想,俄空军飞行员只能像美国空军寻歼萨达姆“飞毛腿”导弹一样,发现目标后才能组织攻击。因此,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没有了用武之地,俄空军飞行员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使用普通航空**对敌方目标凌空攻击。因此,虽然俄方空中优势非常明显,但连续损失包括1架图-22轰炸机在内的4架战机,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格鲁吉亚偷袭俄罗斯,为什么选在奥运会前一天
全世界都在奥运期间停战,然而唯独格鲁吉亚这个国家顶着天下之大不韪在夜间突袭了俄罗斯的南奥塞梯地区,发动了战争。当地无数平民都在准备着迎接奥运会的前夕被杀害。那么为什么格鲁吉亚非要挑这么一个时间悍然发动战争呢?事实上这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格鲁吉亚就是想接着奥运会的时间来袭击南奥塞梯,想着以最快的速度接管南奥塞梯地区的管辖。虽说南奥塞梯地区看似在格鲁吉亚的领土之内,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苏联解体之后,格鲁吉亚人一时无法对其实施真正的关系。然而全世界对此地区也只是观望和默认的态度。
在奥运会前夕发动战争,格鲁吉亚是抱着两个幻想实施的。首先就是为了试探俄罗斯的底线,若是俄罗斯犹豫了,或是在反击的时候不坚定,那么格鲁吉亚就会完全拿下南奥塞梯地区。即便是俄罗斯反击坚决,那么也要把事情搞大。在全世界都聚集奥运这个节骨眼上搞事情,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其次的原因就是为了干扰中国奥运会,转移国际社会对中国奥运会的关注。当时格鲁吉亚威胁退出奥运会就是很明显的表现。然而事实上,格鲁吉亚的格局眼光还是太短浅,殊不知这对自己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仅仅只是为了向西方F华势力邀功求赏。再者就是想抱美国这大粗腿,想把美国拖到南高加索地区,因为美国人也急于进入到高加索地区,以增加对俄罗斯的钳制力量。
而从美国当时的表现来看,很明显是早就知道了格鲁吉亚的这次袭击计划,甚至还给了格鲁吉亚一些承诺。在格鲁吉亚遭受了俄罗斯的雷霆反击之后,美国就公开要求停战,要求俄罗斯停止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总之这一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后煽风点火,成功的让格鲁吉亚成为了美西的走狗。
更多文章:

硬拉和深蹲哪个重量大(我低杠位相扑深蹲和低臀位相扑硬拉采用相同站距,同样是髋主导,为啥深蹲重量还是比硬拉重量小40kg)
2024年8月12日 10:01

变长变粗的锻炼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使阴茎增粗增大的物理方法啊!)
2024年7月9日 08:50

平板支撑运动解剖学分析(平板支撑换手撑感觉呼吸难受,我就是感觉肺部在自己出气,这种出气我能憋住怎么回事请问应该怎么办)
2025年6月26日 14:25

为什么体育生的几把比较大(体育学院男生的睾丸比不学体育的要大吗)
2024年9月25日 05:51

左旋肉碱减肥反弹不?(左旋肉碱有没有副作用会不会反弹是减肥药吗)
2024年9月28日 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