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的名词解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概念)
本文目录
-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概念
- 名词解释:体育锻炼,健康行为,健康测量
- 名词解释体育
- 体育锻炼的概念
- 名词解释:竞技运动,体育锻炼 ,健康行为 ,健康测量
- 体育锻炼 名词解释
- 何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概念
概念:以锻炼身体为活动。提高身体素质的运动,还包括以竞争为目的的活动。大学体育就是适合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名词解释:体育锻炼,健康行为,健康测量
竞技运动:比赛技艺,多指体育比赛,竞技体育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名词解释体育
体育: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目前普遍认为:体育(或称为体育运动),是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的有规则的身体运动,其基本任务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其作用对象是参与者的“自身自然”。
本质
本质指体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
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体育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如体育的方法、手段等;社会属性如体育的思想、制度等。
体育教育功能基本特点
1、内外合一的健身系统性
2、身心合一的健身统一性
3、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4、教育性体育教学的纲领性定义
体育锻炼的概念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功能,关系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对于人的体质强弱起着决定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提高神经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能量物质保证。据研究,当脑细胞工作时,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细胞多少10—20倍,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体育锻炼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随着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善,有机体内各器官系统尤其是运动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可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体育锻炼能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的。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和淋巴管是运输器官,淋巴管还具有防御功能。人体通过循环系统的活动,向全身几百亿细胞供给血液,血液把呼吸系统摄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摄取的丰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人体各种组织和各器官系统,使之维持生命的活力。心脏功能不好,运输系统发生故障,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心脏是人体各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血管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 据生理学研究,运动员的心脏比一般人的心脏体积大,安静时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比一般人少,而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大, 较快地适应剧烈运动的需要,且运动后恢复也较快。正常人安静时每分钟输出血量约5000毫升,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可输出血量20000毫升,而有训练的运动员每分钟甚至可输出血量35000毫升。 据阿斯特兰德报告,30名瑞典优秀运动员,经过几上的系统训练(每周28小时),发现最大摄氧量平均达到3.8T升/分(对照组仅2.6升/分),心脏容积、肺容积、血红蛋白量也显著增大,且与最大摄氧量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停止体育锻炼10年后的女孩,摄氧量平均下降29%,但心脏容积无大变化,这说明青少年时期的锻炼对成年后心肺功能有深远影响。艾克劳姆发现11岁男孩训练半年后,有氧工作能力提高15%;训练2年后,有氧工作能力提高55%,心脏容积增加45%,肺活量增加54%,这些变化大大超过同龄青春期男孩。司帕莱纳罗瓦用跑台机能试验测定最大摄氧量,发现受试者活动量越大,则功能越强,其变化强度在青春期最大,说明青春期阶段对锻炼的作用最敏感,是体育锻炼的最好时机。 北京阜成路学校,于1980年9月和1981年6月对平均每天坚持一小时全面的初一甲班学生作了两次台阶试验(3分钟内连续上下台阶90次,台阶高度,男生40厘米,女生35厘米),结果表明,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详见表7。表中的数值表明,男女生1981年6月负荷后的即刻心率比9个月前显著降低;负荷后1分钟心率恢复速度1981年比1980年快;1981年负荷后3分钟的心率,男女生均已恢复到接近安静时的水平,而1980年负荷后3分钟的心率比安静时高得多。这些事实证明了体育锻炼对心血管机能具有良好影响。 登阶运动后心率的变化(次/分
名词解释:竞技运动,体育锻炼 ,健康行为 ,健康测量
竞技运动是指运动员通过高水平的竞技表演为人们提供一种为一切其他表演所不能取代的审美享受的大规模的实践活动.这一定义表明:竞技运动给人们带来的是审美享受,是一种健康心理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垒球、曲棍球、手球、水球、冰球、跳水、体操、举重、射击、射箭、击剑、摔跤、柔道、马术、自行车、赛艇、皮艇、划艇、帆船、滑冰、滑雪等数十项。各国或地区还有自己的特殊项目,如我国的武术。、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从行为科学的观点来看,健康行为就是指自己认为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疾病或维护自身的健康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或认为是一种为让健康转向令人满意的一种行为取向体育锻炼是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的身体锻炼它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体育锻炼的结果有三种:有益、无助和有害.体育锻炼必须适度才能对人体产生有益的影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搏量要达到最高极限需要一段时间体育锻炼是指每次持续时间至少2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一项或多项体育锻炼方式不限.业余爱好指工作之余闲暇时间的爱好包括文学、音乐、影视、****及其他等五项其他指除前四种以外的爱好如绘画、旅游、集邮等健康评价是以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为前提,并对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的过程。健康测量的结果为健康评价提供依据。健康测量是把健康概念分解为全面的、精确的、可测量的具体内容,反映健康内涵的过程。我们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繁简程度不一的健康体检形式,事实上是在收集健康信息、完成健康测量后,再加以健康评价的工作。
体育锻炼 名词解释
体育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日光、空气、水)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它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可独自锻炼,也可集体进行。锻炼的内容极其丰富,可分为: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娱乐性体育、格斗性体育、医疗与矫正体育等5类。锻炼方法多种多样,除教学和训练中常用的练习法(包括重复法、变换法、综合法、循环法和竞赛法)外,人们还在长期锻炼实践中,形成不拘一格的各种健身法(包括早操、工间操、生产操、库珀12分钟测验等)。锻炼内容和方法的确定及整个锻炼过程,都应遵循身体锻炼的原则,即有针对性,因人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适宜的负荷和注意锻炼价值等。此外,如能同时运用形神结合、动静结合和内外结合等中国传统练身方法,收效更大。
何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自觉主动原则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使参与者形成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体育锻炼心理需求,产生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行为机制。体育作为对人生物体的改造,要求人体必须克服自身惰性,而强制的、被动参与的体育锻炼只能短期产生积极影响,难以持久。二、循序渐进原则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深入或提高。一方面,体育锻炼和学习过程类似,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凌级、躐等;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机能有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在锻炼过程中,必需依据人体与的基本规律以及生理机能变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合理地安排锻炼行为和运动负荷,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逐步打破人体原有的内在平衡,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持之以恒原则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积极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且,人体有着“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约束,已有的锻炼效果如果不进行强化巩固就会慢慢消退。无论从锻炼行为、锻炼意识还是健身效果的保持来看,都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四、全面锻炼原则人的构成既有生理层面的,也有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单以生理层面看,人体的形态、机能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负载系统。体育锻炼要从各方面对人加以改造,改造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改造方法的多样性与改造过程的全面性。五、具体针对原则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必需根据综合情况考虑参与者个体的体质基础、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体育文化素养、所处环境等,综合选择锻炼方法,安排锻炼内容,确立运动负荷,使体育锻炼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更多文章:

培训机构加盟2万左右(开一家教育培训加盟机构需要投资多少钱)
2024年7月20日 10:07

北京健身房暂停营业(健身房因为空气能维修暂停营业话术怎么说)
2025年7月5日 11:10

上肢力量训练视频(怎么用哑铃提高上肢力量,我是打篮球的,要肌肉不是好看!求视频教学)
2024年6月22日 05:59

背部健身动作视频(为背部训练苦恼该怎么办有哪些背部训练动作可以做的)
2024年4月26日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