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本文目录
-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如何
- 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
-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 中国房地产现状是怎样的
- 中国房市发展现状
- 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2021年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房地产产品销量及金额呈现止跌趋势
从中国商品住宅销量及金额变动情况看,整体上每年5-6月、11-12月的销量情况较为良好,而3-4月、7-8月销售情况较差。销量的波动程度与金额的波动程度较为一致,表明市场销售规模主要受销量影响。202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加码调控,从销售端、融资端、供给端约束市场,加之部分企业多年积累的债务风险集中爆发,导致行业整体剧烈调整。2022年以来,受国内新冠疫情再度爆发影响及市场信心萎缩,商品住宅销量一度环比负增长,2022年5月迎来反弹,5月份销量环比增长23.78%,销售金额环比增长26.37%,虽然2022年5月份销量及售价同比情况仍远不及同期,但已有止跌趋势,行业发展拐点或将出现。
注:国家统计局未统计每年度1月份数据,故1-2月份环比数据缺失。
从中国办公楼销量及金额变动情况看,销量波动幅度小于金额波动幅度,表明近年来办公楼产品价格变化较大。对比来看,办公楼产品的波动程度比商品住宅更大,反映办公楼产品销售情况稳定性较差。2022年以来,办公楼产品同样一度负增长,2022年5月,办公楼产品销量环比增长62.06%,销售金额环比增长122.15%,而从同比数据来看,5月份办公楼产品销量及销售金额同比均大幅增长,办公楼产品或率先走出低迷行情。
注:国家统计局未统计每年度1月份数据,故1-2月份环比数据缺失。
──住户贷款增量数据有所改善
住户贷款也是反映房地产市场交易热度的重要指标,中国社融指标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企业债券、政府债券等等,人民币贷款中的“住户贷款”是住户购房贷款增量的监测指标,能够从资金层面反映市场交易热度。
从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来看,2021年增量较为平稳,但2022年以来波动幅度相对较大,2022年5月社融增量走高,其中的人民币贷款增量同步走高,五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量达到1.82万亿。
人民币贷款分部门来看,5月份,住户贷款增量数据已有所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26万亿元;4月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反映出4月份居民提前还贷,市场热度萎缩;5月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环比大幅增加,表明市场热度有所回暖。
──一线城市销量改善仍需观望
通过观测2020-2022年中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月度销售面积,四个城市的成交量走势较为一致。自2022年以来,一线城市销量呈现下滑趋势,目前销售面积处于历史低位。2022年5月,广州实现77.71万平方米销售,环比增长超过100%;上海自疫情管控有所改善后,商品住宅销量有小幅回升;受疫情复发的影响,北京销量数据仍呈下降趋势;深圳销量数据也继续下探。
──部分新一线城市销量回暖初显
新一线城市方面,成都市销量一直处于首位,但其销量数据波动变化较大。整体来看,2022年以来新一线城市销量处于历史低位,但进入五月份之后,如青岛、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销量面积有所上升,回暖信号初步显现。
根据CRIC监控数据,2022年6月份前20天,多数新一线城市销售面积环比大幅上涨,成都、青岛、苏州、杭州、南京分别环比变动32%、99%、47%、40%、-1%。
注:数据由前瞻结合国家数据库整理得出,部分城市部分月份国家统计局未披露数据,下同。
──部分二三线城市销量回暖较明显
二三新城市方面,自2022年3月以来,厦门、福州、无锡、惠州等城市销量数据持续攀升,回暖较为明显,但总体销量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CRIC监控数据,2022年6月份前20天,整体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环比继续小幅上涨,虽仍远不及去年同期,但恢复势头良好。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如下:以租代售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多元化住房供应将成为主要特征、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政策调控将继续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将是长期挑战。
1、以租代售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将租赁市场作为发展方向之一。未来,租赁市场将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租代售模式也将成为一种常见的购房方式。
2、多元化住房供应将成为主要特征
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正在推动多元化住房供应,包括公租房、共有产权房、集体建设用地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的住房需求。此外,政府也将加强对二手房市场的监管,防止投机炒房和恶意炒作。
3、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如智能家居、智慧物业等。同时,绿色化发展也将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包括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等。
4、政策调控将继续加强
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包括加强土地管理、推动房地产税立法、严格控制房贷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5、区域发展不平衡将是长期挑战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未来仍将是一个挑战。一些城市的房价过高,而另一些城市则面临着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局面。政府需要采取更为精准的调控措施,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面临很多挑战和机遇。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1、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这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2、住宅市场持续供需失衡
尽管政府一直在通过各种政策调控住宅市场,但供需失衡问题仍然存在。据统计,2022年全国城镇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了5.5%,但房价依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水平。这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3、土地市场紧张
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了土地市场紧张的情况,这使得土地出让价格不断上涨。同时,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加强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如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监管、规范土地拍卖等。
4、租赁市场持续发展
为解决住房问题,政府正在推动租赁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试点“租购同权”政策,即租房者和购房者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这对于加快租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如何
供给: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降
2010-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面积波动增加,2012年之前其增长速度维持在10%以上。2020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2443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为18.2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1%。
——房地产施工面积上升
2010-202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保持持续增长,整体上增速明显放缓。2020年,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92675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为95.6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3%。
——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有所下降
2010-2020年,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为9121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
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达到6.8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4%。
需求:
——商品房销售面积呈上升趋势
2010-2020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增速自2017年有放缓的迹象。201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1%;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1亿平方米,增长2.6%。
2021年1-11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8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
销竣比上升,供不应求
2010-2021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房地产销竣比达到了1.93。2021年1-11月,中国房地产销竣比更是达到了2.30,中国房地产市销售依旧火爆,销竣比的上升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管控力度以及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信息显示,2021年以来,各地坚持购租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全国来看,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和投资保持增长,增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受人口流出、经济发展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有所增加,一些前期依靠高负债盲目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上升。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比如经过市场调整,市场参与者更加理性,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以及销售给个人的购房额持续上升,04年商品销售量比03年增加4500万平方米,为住房商品化最高值。年销售额超过1万亿,为1998年的4倍多。个人购房所占比重持续增加,一直占90%,反映居民对住房需求旺盛的态势。此外,房价大幅攀升,全国商品房价格1998年至2003年,年均增长59元。2004年大幅攀升,这一年增长了355元,达到了2700元每平方米。住房价格从98年至04年增长了695元,其中03到04年增长了352元,占50.6%。房价上涨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土地价格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新建住宅品质提升,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比重下降,影响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特定形式的垄断,房地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起的产业,较高的利润是吸引资本向其流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推动了价格增长。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你好,今年住宅投资之所以下降比重比较大,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城市化进程将会放缓。城市化水平已经比较高,未来增速将会显著降低。城市化率预计将从现在的60%增长到70%,城市化率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未来每年再增长几个百分点是不可能的,城市化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2、旧城改造总量将会减少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状况会逐渐消失。三是住房质量已大幅提高。2012年,当时的住建部下发了住宅质量标准,对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种商品性房屋的建筑质量进行了规范,将原来商品房30年左右的安全标准期提高到了至少70年,甚至100年。这意味着,2010年以后城市新建造的各种商品房理论上可以使用70~100年,也就是说老城市的折旧改造量会大幅减少。假设一个城市有10亿立方米的存量住房,按照30年的折旧期来计算,每年大约3 00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要拆了重建,如果折旧期变为100年,则每年重建的房屋平均只有1 000多万平方米了。3、住房市场已基本平衡,人均住房面积不会再大幅增加。当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困难家庭住房改善的要求逐渐降低。未来尽管还会继续存在住房改善的需求,但只是局部性、结构性的,从总体上看人均住房面积不足的现象将逐渐消失。换句话说,今后十几年房地产业的新房销售量不会再由17亿平方米逐年增加,而是会逐年萎缩。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很难恢复到正常,但相信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慢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祝你好运。
中国房地产现状是怎样的
中国房地产现状:大城市,城镇化,老房子不断的拆,新房子不断的建设。房价持续不断的涨,普通老百姓买房要掏空6个钱包。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空间与所处历史阶段:
1、中国城市化率仍有提高空间。
2、保守估计,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住宅销售面积将维持在10亿平以上(考虑城市化率及更新需求)。
3、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住房存在大量公房、小产权房等非商品房,更新/翻新需求是未来新增住房重要部分,预计商品房未来是城镇住房的主力,其并未过剩。
4、中国房地产的基本盘:经济增长+房价稳健+城市化率提升,需**买力会源源不断的释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您。感谢您对看房网的支持,祝您购房愉快!
中国房市发展现状
房价的变化情况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房价上涨得非常快,很多人表示奋斗了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房价的上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房价上涨是一件不错的事。根据专家的统计报告指出,目前,人均财富中,房产的价值可以占到总资产的7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国人喜欢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当中。这些投资房地产的人认为,房价上涨,自己手中的资产就有了一定的上升空间,这也导致房价越来越高。目前,我们国家的房市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中国房市现状最近,中国经济研究员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了我们国家人均财富值已经超过了16万元,相比前几年都有了很大的上涨趋势,但是城乡差距还非常明显。家庭财富值显著上升的因素非常多,一方面跟收入的积累有关,另一方面和财产的市场价值提高有关。房地产市场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民在房地产市场获得了相应的利益。中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国房价越来越高和国内的有关专家的言论也有很大的关系。前段时间,国内知名的经济学家发表的言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张教授认为房价上涨是一件有利的事,因为房价上涨代表人民的财富值显著上升,也代表了人民收入的上升,如果高房价不是炒作起来的,那么房价的抬高和人民经济实力的上涨有很大的关系。这番言论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目前,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有的人拥有数套房产,有的人一套房产也没有,计算平均值得出的数据可信度本来就不高。因此,张教授关于房价的言论可以认为是一种不负责的言论,因为没有考虑到国内大多数的人民。认为房价上涨有利的人群大多数都是一些炒房客,他们认为房子的买卖可以改善自己的财富值,他们名下的房产并不是用来居住的而是用来投资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民来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为银行打工,为的就是一套房子,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现状。张教授的言论代表的只是一部分利益群体,他们的财富值和资金力都是普通群众不能比的。中国房价未来趋势虽然我们的高房价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这些调控政策有的属于长效机制,有的属于短效机制,不管是哪一种调控政策,只要能将我们国家的房价降下来,那就是有利于民生的好政策。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如下:
一、开发商负债率逐步降低,由之前的80%-90%,下降至40%-50%。
二、高地价、广修房将会收敛。
三、开发商回归建房主业,像之前玩足球、造汽车的跨界现象会越来越少。
四、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的房产公司,将大鱼吃小鱼,向头部集中。
五、开发商修小楼盘,住宅、商住齐头并进。
相关政策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要求“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9年07月)》显示,核心城市房价涨速连续3个月下降,二手房成交量较快下探。
2019年6月核心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总体实现房价稳定目标。6月,纬房核心指数微升至105.82点。与5月的105.73点相比,房价环比仅上涨了0.09%。自4月份以来房价涨速持续下降。6月核心城市的房价涨速较2-5月进一步减缓,近1个月核心城市房价已经基本停止上涨。
2021年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房住不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业也在经历新旧时代的更迭。
“十四五”规划出台,明确提出“ 房住不炒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房地产业 也在经历新旧时代的更迭。2021年,我国经济继续向好,但 房地产金融 监管不放松,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又有怎样变化?
1.行业环境: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 调控政策 以稳为主
宏观经济方面, 展望2021年,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仍较多,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但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值得关注,就业形势虽有好转,但整体仍面临较大压力。未来中央仍将多举措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为“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央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之间把握综合平衡,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资金环境,M2增速有望保持在高位区间。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监管将持续强化,防止 房地产市场 过度金融化,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政策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 因城施策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整体 楼市调控 基调与近几年保持一致,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整体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三稳”目标下,短期内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难现明显放松,限价或有 改善 空间。另外,《建议》中提出要“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合理的住房消费依然是被鼓励和支持的对象,调控政策或将在相关方面进行补充和优化。“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亦预示着房地产与金融将更多地注重协调发展,在促进实体经济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市场趋势:房地产市场发展节奏趋缓,商品房销量平稳回落
总体预测:销售面积小幅调整,新开工维持高位,开发投资额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中国房地产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对2021年经济环境的预测,参照近期宏观政策走向及重要会议精神,对2021年房地产市场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宏观经济快速恢复,抹平疫情影响(GDP增长9.0%);
假设2: 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62.6%);
假设3: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M2增长9.5%~10%),精准导向,房地产行业金融监管整体收紧;
假设4: 坚持“房住不炒”调控导向,因城施策,长效调控机制加快推进。
在满足假设条件、不发生超预期事件的前提下,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测算,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 “销售面积小幅调整,销售 均价 平稳上涨,新开工维持高位,投资中高速增长” 的特点。
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 信贷 环境收紧,或将推动需求释放更趋理性,预计2021年全年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下降2.3%~3.8%;鉴于销售均价在产品结构及一 二线城市 销售较好等因素影响下仍将保持结构性上涨(3.9%~5.4%),2021年 商品房销售额 仍有望实现新突破。 供应端, “三道红线”试行背景下,房企资金压力及销售去化压力进一步显现,新开工积极性难有明显提升,整体新开工规模或将延续调整态势,但2020年土地成交面积的增加将支撑新开工规模维持高位,预计2021年新开工降幅将在0.1%~1.6%之间;投资方面,预计2021年在建项目施工进度将加快推进,带动建安投资支撑开发投资额继续增长,但考虑到 土地购置费 增速存在较大调整压力,全年开发投资额增速或回落至中高位水平,据模型测算在5.4%~6.9%之间。
3. 关注点:聚焦核心城市和城市群,把握区域分化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2021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节奏将放缓,整体销量存小幅调整压力,在 新型城镇化 持续推进背景下,人口及土地等关键资源将加速向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聚集,聚焦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可化享受城镇化带来的红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发展进程、市场 周期 、外界环境变化、供需支撑度不同等因素影响下,重点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行情存在一定分化,应注意把握区域分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存增长空间,成渝整体或有周期调整压力,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稳中向增
综合对五大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现状、调控政策、发展规划前景与供需两端支撑所做的分析,及对2021年宏观环境的预判,我们对2021年五大城市群市场趋势做出如下判断。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 顶层 设计已落地,中央支持政策多,产业发展成熟,人口吸引力强,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加之前几年区域整体市场持续低幅调整,市场需求存在部分压制,在区域协调发展利好持续显现的背景下,市场回升动力强。供应端,2020年区域内土地供应大幅度增长,新开工较为积极,将有效改善需求整体供应状况。预计受供需两端均向好影响,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规模存增长空间 ,鉴于目前地价、房价上涨仍存较大动力,预计调控有进一步升级可能,在此背景下,预计2021年 房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规划、经济产业基础、人口吸引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较大相似度,房地产市场需求也较为旺盛,但鉴于2020年需求积极释放,短期继续提升空间相对有限。当前长三角地区交易市场及 土地市场 热度在调控政策影响下,均显现高位回落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将保持严格调控。结合供应端取得明显改善的状况来看,预计2021年 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规模将有小幅增长,整体呈现量增价稳格局。
京津冀城市群 受一体化推进节奏及短期规划利好有限影响,难以给房地产市场带来额外的需求增量,且人口流入规模相对较少,但考虑到近几年区域市场持续调整,整体销量较过去高位存在一定差距,在政策稳定、供应充足的环境下,需求将稳步释放,预计 2021年京津冀整体市场规模维稳 ,但内部行情将有所分化。北京政策稳定,需求旺盛,供应充足,预计市场销量将继续增长;天津市场情绪相对冷清,短期难有明显改善;环京地区,受益于区域交通一体化利好的兑现,加之调控负面效应已逐步消解,需求有望低位回升。
成渝城市群 有区域规划即将落地,短期政策利好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支撑较高,但鉴于近几年市场需求持续高位释放,规划利好的落地或在短期内可支撑需求规模维持高位,但区域整体市场仍存周期调整压力, 2021年成渝城市群市场规模稳中或有小幅调整,城市内部行情将有所分化 。其中成都2020年需求高位释放,随着调控收紧,2021年市场规模存调整压力;重庆前两年市场周期自发调节,需求存在压制,预计2021在规划利好支撑下,市场有望逐步趋稳;成渝城市群短期处于双核聚焦阶段,其他三 四线城市 需求相对有限,加之棚改缺位,2021年城市群内三四线城市市场或面临调整压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 房地产市场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冲击,且新开工规模在活动管制影响下有所缩减,市场规模较往年平均水平有明显下降。2021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针对性政策支持下,预计长江中游城市群宏观经济面将有普遍性恢复,房地产市场信心也将得到提振,需求将逐步释放,预计 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规模将有所增长,但因经济全面恢复尚需时间,需求上行幅度将相对平缓。
以上是中指研究院对于2021年房地产行业现状与未来的展望,希望可以对即将 购房 的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

景甜为张继科怀孕(景甜否认结婚事件,网友:造谣者能不能别乱说)
2024年5月19日 05:50

湖人现役4号球员是谁(湖人球员号码:0-12独缺8号,联盟最小号码球队)
2024年12月25日 12:10

齐鲁网体育频道(山东体育频道2017新面貌 超级赛场+真人秀组合升级)
2024年4月17日 05:20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如何看待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的冷场现象)
2025年5月4日 01:10

南非世界杯章鱼(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保罗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放到大鱼缸中)
2024年4月27日 08:55

乒乓球公开赛积分规则(乒乓球比赛记分规则 乒乓球比赛得分规则有哪些)
2024年10月15日 17:25

马拉松失温事件(马拉松最后一个生还者可能无法醒过来,失温为何会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2025年3月25日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