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动作(常见的形体训练的动作有哪些)
本文目录
常见的形体训练的动作有哪些
常见的形体训练的动作有哪些
形体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那么形体训练的常见动作有哪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后下腰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杆,左臂向前打开,上举过头。向后下腰,尽量将双肩放平,后背部收紧。
锻炼部位:背部肌肉,起到伸展、开肩、挺胸、阔背的.作用。建议有拢胸不良习惯者多多练习。
动作误区:脖颈没有挺直,背部松懈,脊椎没有用力。
压腿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右腿放在把杆上,膝盖绷直,后背挺直向下压,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正。
锻炼部位:抻拉腿部韧带,使腿型更加修长。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脚面没有绷直,背部弯曲。
下蹲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左手向身体斜下方伸展,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呈一字线。下蹲,双膝向脚尖方向打开,臀部向前顶。
锻炼部位: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动作误区:下蹲时膝盖向前弯曲,这样对膝关节有害。
前点地舞姿
动作步骤:站立,右脚前伸出,脚尖点地。右手向身体右侧打开,左手向体前伸出,呈半圆型。注意收腹、挺胸,眼睛看斜下方。
锻炼部位:收腹,使修长的腿型、挺拔的背部展现出来,有助于养成优美体态。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驼背,腹部过于松弛。
吸腿拧腰
动作步骤: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左腿弯曲,左脚紧贴右腿小腿肚。后背挺直,向左后方拧腰。
锻炼部位:消除腰部赘肉,有助于保持正确的上身体态,训练出有腰有型的漂亮身姿。
动作误区:背部松懈,右腿弯曲。
;形体训练的常规动作有哪些
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形体训练是指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改善形体的状态,提高人体良好形态的控制能力和表现能力,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为目的的身体基础练习。它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塑造体型,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形态更加完美。形体训练是集健身、健美、健心为一体, 其本质是“内化”道德情操,“外化”行为气质。 在健身操的选项教学中,形体训练内容有:姿态练习、把杆练习、舞蹈步练习、舞蹈组合、身体动作组合练习。通过形体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机体的形体美;改善学生的体态美和动感美;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运用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体态的能力。总之,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体美的训练,它是健身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内容。 一、形体训练的特点与作用 形体训练是作为艺术体操的基础训练内容和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的手段,是增强健身操美感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态、优美的体形,高雅气质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健身操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健身操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所以在健身操选项课开课的初期,首先抓学生全身各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的规范训练,并通过各种走、跑、舞步、摆动、绕环、屈伸、弹性、波浪、旋转、跳跃及组合动作等的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的方法,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使肌肉得到均衡的发展,有效地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增强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内容的训练基础,才有可能使动作达到优美、舒展、协调。 二、 形体训练在课堂中的安排 在健身操教学中融入形体训练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简单,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比较容易掌握且不容易感到疲劳,并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学生可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上课的积极性。根据健身操课内容安排及学生自身的素质情况,形体训练时间的安排有长有短,但它必须贯穿于健身操教学的始终。在教学初期,可进行以形体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随着学生对身体姿态控制及平衡能力的逐步提高,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形体训练在整个课堂中的比例,但形体训练在健身操的每节课堂教学中必须安排。 健身操形体训练贯穿于健身操教学的始终,课的准备部分、课的结束部分都安排有形体训练,它在健身操教学中占的比例较大,45分钟的课时安排15分钟的形体训练,占整节课的33.3﹪;在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形体训练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活动身体各关节,更是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课的主要内容做准备;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形体训练内容则主要是起到放松肌肉和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 可见,形体训练在健身操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每节课都要进行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三、 形体训练在健身操教学中的要求 在健身操教学中充分重视形体训练,针对健身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有效的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使形体训练真正地融入到健身操的教学中去。 例如教学设施齐备,器材及音乐配置到位,场地宽敞明亮,清洁整齐,通风好;在练习场地四周安上镜子、扶杆以使学生随时可以观察自己所做动作准确与否并及时予以纠正,随时调整身体姿势,尽可能的克服不良习惯。 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教师优美的身体姿态,学生通过教师在另一个层面获得美感和学习的动力。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健身操的过程中融入形体训练是必要的,从而更加注意和重视形体训练的练习。通过营造这些良好的环境,遵循体育课教学中基本要求和严格训练等,这些都会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庄重“美”。 4.2 重视形体训练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和准确性 在学习动作过程中,学生既要掌握动作的技术,技巧,更要理解动作的要领和注意自我保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开几组,让学生们自由组合,互相纠正对方的动作,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尽量抓住要领,重点突出对动作的关键要突出形象,加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印象。只有这样才有实效性,实用性,在理解基础上练习,在练习中规范动作,多练则熟,熟而流畅,自然就产生美;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规范,流畅,和谐,进而产生美的感觉。 1.注重姿态教学 优美的姿态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优美的姿态也是在长期的形体练习中逐步形成的。姿态教学应有固定的教学时数,有合理的考试标准,这样对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身体姿态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基本姿态、基本要求、身体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2.重视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辅助身体形态训练的有效手段,使初学者能够更快地掌握身体重心、平衡、基本姿态、控制能力、转体动作的稳定性,建立准确的肌肉感觉。把杆练习不仅能够培养规范化的身体姿态,而且能有效地发展腿部和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增强练习着的信心,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3.强化教学组合动作训练 教学组合动作是进行形体训练的一种常用形式,也是对初学者进行形体训练时的主要内容。它是练习者在掌握了若干单个动作以后,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具有青春的活力和轻快的动作,具有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多数学生在选修健身操课程之前,没有学习过健身操,所以必须对她们进行长期的系统形体训练,但在她们掌握了一定的单个动作以后就应该强化教学组合动作训练,让学生在成套动作练习中提升形体训练的效果。 4.注重音乐和动作的配合练习 音乐是健身操的灵魂,也是健身操形体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为了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健身操形体训练时都应有音乐伴奏。配合音乐进行形体训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学习时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会使学生随着音乐把动作完成得更加优美和富有感情,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注重音乐和动作的配合练习是健身操形体训练的重要环节。 5.形成爱好和专长,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在健身操教学过程中,形体训练与健美操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经过形体训练改善了他们的体态美,增强美的意识,创造美的思维,提高发掘塑造自我适应的能力,养成高雅的气质。学生也因爱好转变为习惯,由“学会体育”转变为“会学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 形体训练融入到健身操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提高健身操所需要的协调、柔韧、力量、身体姿态的控制以及对动作美的感受和表现力等专项素质, 培养学生自信、端庄、高雅等健美气质,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既有利于健身操的学习掌握, 也可提高健身操的欣赏价值。因此,在健身操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健美操选修课中的形体训练,把形体训练与健身操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真正把形体训练贯穿于整个健身操教学的始终。
形体训练基础动作有哪些 你练习过吗
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形体美了。形体美是需要通过运动来塑造的。形体美的人身材都是非常标准的。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形体训练的几个基本动作,让你能够快速塑造好身形。
现在爱美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他们爱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爱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脸打扮很漂亮,有的人却更注重形体的塑造。形体美是美的整体体现,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形体美。让你能够拥有好身材,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匀称更加标准。形体训练基础动作有很多,下面来了解两个简单的。
1.跑步动作。
塑造形体是需要分步骤进行的,形体塑造之前,如果你的身上赘肉比较多,那么,你需要进行适当的减肥运动,让身材变得稍微好一点。因为设计到形体塑造,所以,在选择减肥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种能够瘦全身的运动,像跑步运动这样的就比较好。每天跑步一个小时左右,这样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柔软灵活。这样以后也利于形体的塑造。
2.练习瑜伽动作。
瑜伽是一种非常好的塑形运动,想要拥有好身材的人大多都会选择练习瑜伽。练习瑜伽以后,不仅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柔软,而且让你的气质得到提升,让你的形体变得更加标准。瑜伽动作有非常多,像这种数式瑜伽动作,能够帮助全身血液循环,让你的身形变得更加笔直标准。
很多人都喜欢佝偻着腰背,这些都是非常不美观的。进行形体训练就能快速改善你的身形。想要让自己的身形看起来笔直标准,你一定要尝试一下以上塑造形体的基础动作。
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
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
掌握了这5个动作,你在家里也可以对镜练习了。我们将具体动作分为正确与错误,以提醒你,注意练习中只做对的,避免错的。
后下腰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杆,左臂向前打开,上举过头。向后下腰,尽量将双肩放平,后背部收紧。
锻炼部位:背部肌肉,起到伸展、开肩、挺胸、阔背的作用。建议有拢胸不良习惯者多多练习。
动作误区:脖颈没有挺直,背部松懈,脊椎没有用力。
压腿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右腿放在把杆上,膝盖绷直,后背挺直向下压,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正。
锻炼部位:抻拉腿部韧带,使腿型更加修长。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脚面没有绷直,背部弯曲。
下蹲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左手向身体斜下方伸展,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呈一字线。下蹲,双膝向脚尖方向打开,臀部向前顶。
锻炼部位: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动作误区:下蹲时膝盖向前弯曲,这样对膝关节有害。
前点地舞姿
动作步骤:站立,右脚前伸出,脚尖点地。右手向身体右侧打开,左手向体前伸出,呈半圆型。注意收腹、挺胸,眼睛看斜下方。
锻炼部位:收腹,使修长的腿型、挺拔的`背部展现出来,有助于养成优美体态。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驼背,腹部过于松弛。
吸腿拧腰
动作步骤: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左腿弯曲,左脚紧贴右腿小腿肚。后背挺直,向左后方拧腰。
锻炼部位:消除腰部赘肉,有助于保持正确的上身体态,训练出有腰有型的漂亮身姿。
动作误区:背部松懈,右腿弯曲。
;形体的基本姿态训练
形体的基本姿态要如何训练呢?大家是否知道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以改变人的形体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练习和形体技巧训练。形体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基本的内容离不开基本姿态训练、基本形态控制训练和基本素质训练。为了增加形体训练的趣味性,使形体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采用徒手练习,如:姿态操、健美操、搏击操、瑜伽功、舍宾形体运动以及各种舞蹈练习,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器械进行各种练习。如:把杆、绳、圈、球、棒、带、哑铃、杠铃、壶铃以及各种健美联合器械等。
基本姿态训练
形体美的训练首先要从形体姿态开始,他包括站姿、坐姿、走姿,通过站立、就座、行走等形体基本姿态的训练,使练习者在举止中呈现出良好的气质和美好的仪表,形成富有个性、韵味的美感。
1.站立姿势控制训练
人的仪态是可以通过优美形体姿态来体现的,而优美的`姿态又是有正确的站姿体现出来的。因此,站姿作为仪态美的起点和基础,应该得到真正重视和有效的训练。
(1)靠墙立
动作要点:在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挺胸收腹,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梗颈,头上顶,脚跟、小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
此练习是借助于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直线上的良好习惯,一次控制4×8个拍,反复练习8~10次。
(2)分腿立
动作要点: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收腹,挺胸,立腰,立背,夹臀,沉肩。
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
(3)提踵立
动作要点:在正确的立姿基础上,双手叉腰,双踵尽量提高,重心要稳,身体不得晃动。
(4)单腿立
动作要点:在正确的立姿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于支撑腿,双手叉腰。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挺直与控制力。
(5)前、侧、后点地练习
动作要点:在基本站立姿势的基础上,双手叉腰,保持上体形态和重心的稳定性,点地时要求腿伸直,开胯,绷脚尖,前后点地时脚面要外翻,侧点地时脚面向侧,点地腿的脚尖和主力腿的脚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每做一个方向的点地,都是先擦地出去,控制1个8拍后换方向练习,反复练习8~10次。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控制能力和重心的稳定性。
(6)移重心站立姿态控制训练
动作方法:
① 1×8拍第1~2拍,双腿屈膝向后移重心。
3~4拍成左脚直立,右脚前点地姿态。
5~8拍控制4拍。
② 2×8拍同1×8拍,方法相反。
③ 3×8拍第1~2拍双膝经二位半蹲向右移重心,成左脚侧点地姿势。
3~4拍向侧移重心成左脚直立,右脚侧点地。
5~8拍控制4拍。
④ 4×8拍同3×8拍,方向相反。反复练习6~8次。此练习主要训练在移动时腿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正确姿态。
1╳8 3╳8
2.坐姿控制训练
坐姿是一种重要的动作姿态,也是人体的一种静态造型,是体态美的重要内容,它能反映出人的气质、风度和教养。不正确的坐姿使人显得懒散、无礼,而正确、娴雅、端庄、稳重的坐姿则给人自然、大方、得体的美感。
(1)端坐式坐姿
收腹挺胸,立腰紧膝,开肩梗颈,双腿成“V”型并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下垂,保持站立的基本姿势,目视前方,面带微笑。
(2)双腿前置式坐姿
两小腿向前置45度,脚尖不可跷起,双手交叉置于腹前,其他姿势与端坐式坐姿相同。
(3)脚恋式坐姿
两脚于脚踝处交叉,两脚前端外侧着地,其他姿势与双腿前置式坐姿相同。
(4)伸屈式坐姿
两大腿靠紧,左腿伸出,脚尖绷直,右脚掌着地。其他姿势与双腿前置式坐姿相同。
形体课训练内容-形体训练的5个基本动作
形体课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孩子的气质,并且能够更好的去帮助孩子增强体质,提升个人的修养,。而舞蹈课则主要是培养孩子跳舞的技巧,并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塑造体型。那么形体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形体训练的五个基本动作是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形体训练的.5个基本动作
后下腰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杆,左臂向前打开,上举过头。向后下腰,尽量将双肩放平,后背部收紧。
锻炼部位:背部肌肉,起到伸展、开肩、挺胸、阔背的作用。建议有拢胸不良习惯者多多练习。
动作误区:脖颈没有挺直,背部松懈,脊椎没有用力。
压腿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右腿放在把杆上,膝盖绷直,后背挺直向下压,注意身体一定要放正。
锻炼部位:抻拉腿部韧带,使腿型更加修长。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脚面没有绷直,背部弯曲。
下蹲
动作步骤:右手扶把,左手向身体斜下方伸展,双脚脚跟并拢,脚尖打开呈一字线。下蹲,双膝向脚尖方向打开,臀部向前顶。
锻炼部位:抻拉大腿内侧肌肉。
动作误区:下蹲时膝盖向前弯曲,这样对膝关节有害。
前点地舞姿
动作步骤:站立,右脚前伸出,脚尖点地。右手向身体右侧打开,左手向体前伸出,呈半圆型。注意收腹、挺胸,眼睛看斜下方。
锻炼部位:收腹,使修长的腿型、挺拔的背部展现出来,有助于养成优美体态。
动作误区:膝盖弯曲,驼背,腹部过于松弛。
吸腿拧腰
动作步骤:坐在地上双腿伸直,左腿弯曲,左脚紧贴右腿小腿肚。后背挺直,向左后方拧腰。
锻炼部位:消除腰部赘肉,有助于保持正确的上身体态,训练出有腰有型的漂亮身姿。
动作误区:背部松懈,右腿弯曲。
形体训练基本动作
1、双脚站立在椅背前(脚跟踮起,脚趾转动约45度),双腿伸直,双手轻轻地放在椅子的后部。你的脊椎高和ABS绷紧。然后膝盖弯曲,然后再伸直你的腿,然后放下脚跟。共三组,每组20次。
2、右脚站立,把你的右手放在椅子的后面。保持你的胸部抬起,将你的左腿和臀部和脚尖部向后延伸,左臂向前伸出,手掌朝下。然后把你的左腿抬高并弯曲到一个姿势,左臂举到你的头上方(肘部轻微弯曲,手臂是半圆形的形状)。左右交替,共三组,每组20次。
3、保持左转,然后在右前方交叉,右手放在椅子的后部,左臂在横向侧面环绕,抬起右脚跟,右膝盖弯曲。然后伸直你的右腿,左膝盖弯曲,脚趾轻轻地触摸你右膝外侧,把你的左臂抬到头上,然后左脚和左手臂回到开始。左右交替,共三组,每组20次。
身体各部位的形体训练方法
身体各部位的形体训练方法
形体训练起源于芭蕾、舞蹈、体操的基本功训练。 适宜人群:适合的人群比较广泛,尤其适合女性。
腹部
一、要求
小腹回收,不可外腆。
二、具体作法
收腹不是使腹肌紧张,应该从髂前上棘(胯骨前面的小突起)处向背部阳关*(骶骨上)回缩,腰部直撑。两侧胁肋向上、向后轻提,腹部放松,姿势作正确后,开始时往往觉得腰部有酸感。
三、要领
腹部切勿用力回缩。
四、作用
(一)收腹可帮助丹田元气内敛,加强内压,促进向周身运行。练功均重“实其腹”,欲“实其腹”,固然要通过全身在锻炼使精气充足于腹,然而收腹也是其中重要一环,练功不收腹,则有大腹便便之可能。
(二)有助于气机升腾运转。古诀有云“腹胁空松气腾然”。这里所述是其内容之一部分。
腰
腰部是练功的关键部位,故详述之。
一、要求
腰部要放松,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柱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球”,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二、具体作法
一般练功者,可先将腰自然伸直,而后微耸两肩,使后背圆直,再将两肩轻轻下放即可,同时头脑中应有腰部放松的意念引导。但此种方法收效甚微,故需要专门锻炼。现介绍最简易的方法供选用。
(一)站庄松腰法
全身松静站立,两脚踩气分开,呈后八字(详见**篇三心并站庄);两膝微屈下蹲,膝不过足尖;髋后收,使大腿根之鼠蹊部成空虚之三角;腰部命门*向后突,尾闾下垂呈似坐非坐状;尾闾尖指向两脚跟连线之等腰三角形之中点,同时调裆提会阴。全身身形按前述要求,松膝微内扣,踝放松,足平铺,手抱球或合十,置腹前、胸前均可。要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念收向命门,吸满气,微微向下一坐,同时腰放松,可反复进行3-5个呼吸。每次站半小时。此法不仅能松腰胯,亦为松尾闾之捷法。
(二)转胯松腰法
周身中正站立,两脚平行分开,略宽于肩,两手叉腰,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钝角,膝不过足尖。髋关节放松,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髋部划圆(正转、反转详见形神庄)。以此活动腰部之关节、肌肉、韧带等。习练久久,腰胯不仅能平转划圆,而且要能立转划圆即转“立圈”,甚至能转平、立相合之“混旋圈”。
(三)面壁蹲墙松腰法
面壁页立,全身放松,周身中正,两脚并拢,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鼻尖贴墙,腰后突下蹲,头不可倾斜,如此反复。初练者脚尖顶墙下蹲有困难,可以稍离寸许,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下蹲。每次下蹲三十为一组,每日蹲一组以上。待熟练后,鼻尖可离墙下蹲;再进一步可将腿蹲平后耗时间。此法不仅可以松腰,而且可以治疗练气功出偏造成的多种不适,为古不传之秘法。
三、作用
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之。松腰可使腰部灵活,不仅要能转平圈,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意。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不能达到此境界的。
腰部如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一)腰部前塌(尤其体弱丹田气不足者前塌更甚),一方面影响丹田蓄气,另一方面阻滞背部河车运转与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背部呆滞、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发展到不能自控(这是气不能纳入河车大路,而别出少阳、太阳之故。若能予以调整腰部身形,与引气归经,则气自顺矣)。
(二)影响命门火对水液的蒸腾,男人可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人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中风半身不遂。
欲解上述诸弊端,均需着意于松腰的练习。
胯部
一、要求
松胯。松胯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髋关节放松;其二是骶髂关节放松(旧称泛臀)。
松胯的专门练法有松前、后胯之分。
松前胯:松静站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外撇成一字;手可叉腰,胸前合十或左右平举;曲膝、曲髋下蹲,大腿、手、两膝尽量向外开张。
松后胯:第一个动作是松静站立,两脚分开,脚尖内扣成一字,上身微前倾,两腿向后绷直,泛臀塌腰,两臂前伸环抱,掌与额平,含胸向两侧外展,颏内含,头上顶;第二个动作是两膝微曲下蹲,臀部外翻,收小腹,两手同时向上前方划弧分开,掌心向上如托物,头后仰观天(可参看形神庄)。
二、作用
髋关节松则下肢运用自如。另外骶髂关节在常人是一不能活动的假关节,唯妇女怀孕晚期,此关节方能松张,练功者通过泛臀锻炼及丹田气充足时,可冲开这一关节。此关节冲开后,丹田域界也可扩充,元气之蓄积也可加大,为全身关节的通关奠定基础。
尾闾
一、要求
第一步:下垂,第二步:前扣;第三步:尾闾转动。这里只介绍第一步。
二、具体作法
继松胯、臀部下蹲后,意念中尾闾部似连着一根棍子,柱于地上,如此久久行之,尾闾则可下垂。初练垂尾闾要注意提肛相合,否则一味下垂易招致脱肛、疝气等气下陷的’疾病。
专门松尾闾之方法,则有“垂、泛、扣、转”四步**,现分述如下:
第一步,垂尾闾。见站庄松腰法。注意初练功者,由于下蹲的程度小,尾闾与指地点的连线为一向后的斜线,随下蹲程度的加大,其线渐趋垂直,待成垂直线后即可转入第二步。
第二步,泛臀。接上式,上身不动,髋关节部之两股骨头向外后撑,膝微内扣内收,大腿根内侧放松向后收,臀向后面凸出(勿上翘),以此抻开腰骶关节,松开臀后面的骶髂关节,从而使臀向后、外泛(翻)张,使骶髂关节松动。
第三步,扣尾闾。随着泛臀与下蹲程度的增加,尾闾逐渐移到指地点的后面,尾闾从下垂状变成前扣状,指地点则可从等边三角形中点逐渐前移至两足连线中点,同时躯体继续下蹲至大腿呈水平状。
第四步,转尾闾(尾闾划圈)。接上式,两足尖稍向外撇,尾闾做前后划弧摆动,做左右划弧摆动,最后尾闾做转圈动作。此法与前述转胯松腰法之转腰涮胯动作似同实异。转胯松腰虽也要求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骨盆转动,但主要是力催形动。此是丹田气动,转动仅在尾闾。古人把尾闾转动喻为钟锤、钟摆。一是表明其重视程度;二是为了保密。须知这是腰胯全松以后之事:尾闾灵动自如,气机圆活无滞,已达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与开始即以意念为用而调动一些膜络混元气不可混语也。
上述松尾闾的四步练法,由于各家**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因而有所侧重。一般练太极、形意等内家拳,要求垂尾闾;练少林拳要求泛臀,即松后胯;练八卦掌则要求缩臀靠胯。为什么要求不同?因尾闾在不同的形式下有不同的作用。尾闾下垂,使气机容易收归丹田,向外发力时,从丹田叫力较易,对初学者也容易做到。太极拳讲太极推手,尾闾下垂就不易被推动,因此要求尾闾下垂。在尾闾下垂后丹田气充足了,就要冲开后胯,使骶髂关节能够活动,做法就是泛臀。骨盆后的骶髂关节是假关节,一般不会动,。练气功就要把此处练活,使骨盆、骶髂关节能活动,如果把耻骨连合处练松开,把臀泛开,活动范围就更大,丹田气就会更加充足,如果发力打人,力气会更大。因此,少林拳练功强调泛臀。八卦掌讲究轻灵,只泛臀不行,尾闾要向前扣。尾闾向前扣,不仅封住海底以炼精化气,而且能把气调起来,使动作轻灵。因此八卦掌练功要求尾闾前扣,即缩臀靠胯。
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不同**看起来对尾闾的要求不同,实际上也是练习松尾闾不同阶段的要求,从垂尾闾、泛臀、扣尾闾到转尾闾,直到尾闾能划圈了,灵动自如,气机就达到圆活无滞,能随自己指挥,也就达到周身一家、意气合一的境界了。但在练功时,须从垂尾闾练起,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如果把某一阶段的要求局限化,当做整体或当做唯一正确的姿势,则属以偏概全。
另外有所谓“尾闾如钟锤”,“尾闾如钟摆”的说法。实际就是第四步的尾闾会动、会摆、会转。会转以后就能调动周身的气机,尾闾往那儿动,气就往那儿冲,象一口大钟,它不会自动响,怎样才能响呢?一拉钟锤,撞到钟上钟就响了。尾闾就象钟锤,尾闾往那边一靠,气马上就往那儿去。使丹田发气,用尾闾扣激,把气发到周身各个地方。但这仍是初级的调气发功,功夫高时则“周身处处是丹田”,不需要再从丹田去调。
三、作用
尾骨上与骶骨相接,前扣之骶骨与后翘之尾骨相接处有微隙可活动,有*名腰俞(即腰部气血转输之处),尾闾处非常重要。动功与内家拳都注重松腰胯,但罕见有谈及松尾闾者,然而尾闾之活动,关系到周身阳气的发生和发动。尾闾能运动周身之阳气(张紫阳八脉经称阳维脉即在此处),尾闾不松则气难以灵动。龟、鹿长寿,其尾闾均能灵活转动。尾闾松动后则气机易于流通,故古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之说。需知这只是尾闾松动后的初级效用罢了。
膝部
一、要求
松膝、内扣。
二、具体作法
膝部的放松,关系到全身经脉气血能否与足部相通。一般要求站时膝髌自然弯曲,微微下蹲并轻轻内扣,结合膝向前微屈,放松下沉。髌骨要有微微上提之意念,否则会有垂滞之嫌。扣膝与泛臀结合,可使下肢内劲从外向内呈螺旋状下降至足,增加下盘的稳定度。
但真正使膝部放松,须有专门练法:两脚并拢,两手叉腰,松静站立。裹臀靠胯(两臀内缩,两胯向前并向中间靠紧),含胸收腹,膝部放松慢慢跪向足面,躯干后倾与大腿成一直线,百会上领,下颏回收,持续时间由短到长,久久自然能松。
三、作用
扣膝、股骨头外翻乃至与泛臀结合,下肢的内劲则从外向内呈螺旋型下降至足。另外,扣膝又是圆裆的辅助动作,提髌则是保持下肢轻灵的要素。诸气功、武术的书中经常讲松腰、松胯,但很少有讲到松膝者,然而膝不松,气难以贯通于足,足在武功中的作用则难以发挥。本式膝向前跪移重心于膝部,加大了气血流通的阻力,可使气壅集于膝部。好比河中筑水坝,将水位升高,从而加强其冲力。提膝时,膝部阻力变小,壅集之气好似河水决口,直冲而下。踝部乃至足趾感觉有一股暖流自上而下冲来。反复练习,下肢三节自可连成一体。
足
一、要求
两足平铺地面,全身重量均匀地放在两脚,勿偏于一处。
二、具体作法
一般练功人都以为两足平铺地面无甚难处,殊不知要真正达到“平铺”绝非易事,非一日可臻。做法首先调整周身使之中正,而后大趾轻轻用意收缩,引气下行,周身重量从百会沿两耳、两肩、体侧、大腿外侧而降至足心。配合提膝,重力平均布于踵至足掌乃至五趾,长此练习,再配合以脚腕关节囊的放松,慢慢可使足弓松开,脚心可以着地,这才是真正的“平铺”。这种平铺不会变成“扁平足”,只是足弓部弹性加强。这与武功的“五趾抓地”不同,练武者重在威风杀气,必须练“四梢”(爪为筋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发为血梢),养生则可不必于此用功。气功要求两足平铺达到“力合五趾与涌泉”(不是形动的五趾抓地),是周身放松的重要标志之一,只有这时,气才能真正下通于足与地气相接,周身之气才能贯通。古人谓“力发于足”,“真人呼吸在踵”正指此而言。
;更多文章:

哑铃卧推能练腹肌吗(家里只有哑铃,如何锻炼胸肌和腹肌 要简单点的,我18岁男性)
2025年7月17日 09:10

上海健身阿姨(上海67岁退休阿姨连续6年陪视障者跑马拉松,这位阿姨从事什么职业)
2025年1月5日 11:24

自体脂肪丰胸多久能做瑜伽(自体脂肪丰胸2个月后可以练瑜伽吗)
2025年6月25日 01:35

正品特步标志有几种(特步的鞋子有这种标志吗,为什么两种不一样)
2025年7月6日 17:25

秦昊减肥食谱?请问一下秦昊减肥法太难坚持了,还是得正常吃饭求一个比较正常健康的减肥食谱
2025年6月14日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