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练三角肌(手臂&功能线/解剖列车第28课)
本文目录
手臂&功能线/解剖列车第28课
【解剖列车】笔记的整理来自李哲老师。老师更多的是解读本书,我则是还原老师的课堂口述。☞本节看点——快速查看关键点—— 手臂线讨论3:臂线与下肢路线的比较 功能线&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产后的人如何调整) 下肢:髋骨,股骨,胫骨(粗),腓骨,足 上肢: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手 无论从骨骼的构造还是从数量来讲,上肢与下肢都极具相似性。大臂骨与股骨相似。 除了在骨骼方面类似之外,肌肉同样也表现出了相似性。 p187总结:人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四肢是如何发育而来的?完成这些对比性的研究,对于功能性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 激痛点,可以缓解客户疼痛,可以让关节灵活度变大,but在人们的印象中觉得我疼痛了,我的疼痛减轻了,那么我是不是就能够认为我的问题解决了呢?实质上这属于最低的需求。 什么叫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康复?实质上我们要去做到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客户回复到它应有的功能状态来,甚至都要超过他原有的功能状态。如果超过应有的功能状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人无论精神状态还是他的关节肌肉的协调性都是非常好的, 我们最终是要建立客户的协调性 。(功能线当中就会讲到协调性。) p188 段1。 臂前深线连接大拇指的内侧,如同下肢的前深线连接到内侧的足弓与大脚趾;臂后深线连接至小拇指,如同体侧线连接到外侧的足弓与第五跖骨。 臂后深线肱三头肌与前表线股四头肌 臂前深线肱二头肌-胸小肌,后表线股二头肌-骶结节韧带 臂前表线胸大肌-背阔肌,前深线腰肌与其他屈肌 髂肌对应肩胛下肌 臀小肌对应冈下肌 臀中肌对应三角肌 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束 髋外展肌从前到后依次是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 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髋部三角肌 以步态为例,人走路时要迈开两条腿,同时,也是摆动两个手臂的。摆臂你迈腿都是有肌肉参与的猛袜,如果某个人上肢的力量,肌肉力量到位,很多东西就可以让步态更好,肩膀也会变得更好。功能线应用的比较多,尤其在处理产后的客户中。 首先了解客户的第一需求很重要。要沟通,学会走进客户的世界。 做功能康复时最忌讳①自以为是,②走进不了客户的世界。 功能线从臂线开始,跨过躯干表面,延伸到对侧骨盆和下肢。其中一条跨过身体的前侧,另一条跨过身体的后侧。因此左右两条线跨过躯干呈x线。第三条线为同侧功能线,从肩延伸到同侧膝关节内侧。 功能线分三条,前、侧、后功能线。前功毕知吵能线和后功能线用的比较多。 功能线从手臂线开始,这是一种连接。手臂决定功能线的强度。如果一个人的胳膊很细,没有力气,一天就在电脑前,其功能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功能线很少发挥调控站姿的作用。 姿势分三种:手侍站、坐、卧。训练时,可采用仰卧位(训练前功能线),俯卧位(训练后功能线),侧卧位(训练侧功能线)。 功能线主要借助对侧力量的补充而发挥稳定和平衡功能,或者增加推力。例如投标枪或投掷棒球 功能线向下传递拉力,或向上提供稳定力,以固定上肢的支撑部。 在躯干和大腿之间,在最核心的地方在腰和骨盆、大腿中段。上肢的调整当中,对于功能线的调整是特别重要的。 例如对于扣肩的人。 有一种常见的姿势代偿模式与功能线有关,那就是明显的旋转倾向。它常常与惯用手或特定动作有关,此动作影响到六条功能线的张力与协调性。 旋转倾向:指很多人发生躯干的扭转,或有的人发生骨盆的扭转。 惯用手或特定动作:经常用右手的人去干,或多或少向左侧发生扭转,与职业有关,如理发师化妆师。 除了侧功能线外,前功能线与后功能线都有交叉。 六条功能线分别指:前功能线×2,后功能线×2,侧功能线×2 功能线跨越身体与对侧肢带连接,使力臂延长,肢体运动就能获得更多的驱动力及准确度。功能线呈螺旋形分布,并且总是以螺旋模式起作用。 交叉训练,如激活右侧胸大肌,右腹直肌,然后马上激活左侧的长收肌和耻骨肌。 后功能线 后功能线BFL,起始于背阔肌远端,向下到达背阔肌中心部位稍下方,与腰骶筋膜表层结合。 腰骶筋膜=胸腰筋膜,这里的张力特别重要。腰下背部的慢痛,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胸腰筋膜这儿的张力出现了问题。 后功能线连接臀大肌、股外侧肌 。所以激活臀中肌,股外侧肌非常重要。 髂胫束前面的支线,对于膝关节的疼痛的处理非常有帮助。 后功能线如何应用?首先关注背阔肌、臀大肌。 这种交叉的方式对于一个关节的影响特别重要,这个关节是骶髂关节。如图任何关节的稳定就是两种稳定:结构性(靠韧带),功能性(靠肌肉)的稳定。 正常人群中,一个关节的稳定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但有一些人出现韧带拉伤、关节松动了,要重新进行稳定的话,只有进行肌肉的训练,即功能性的稳定。 腘绳肌的过度拉伸、久坐的人等等,导致骶髂关节疼痛的人,排除骶髂关节炎,只要因为姿势引发的,或者不稳定引发的,尤其产后的人。 产后的人中有的人会出现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恰恰为骶髂关节的不稳定埋下了不好的因子。在怀孕过程中骨盆的状态,随着宝宝进入骨盆,骨盆呈现向外旋的状态(例如抓住衣服向后拉,就是外旋),骶髂关节受到挤压而出现疼痛。 在怀孕过程中,腰部的过度凸出,臀中肌的无力,尤其对于不经常运动的妈妈们,出现下背痛怎么都解决不了,会发现10个人里有5成的人,不是胸腰筋膜的疼痛,而是骶髂关节的问题☞松动,剩下5成里有一部分人臀中肌无力,还有一部分人是骨盆不稳定造成的。 后功能线对于稳定骶髂有怎样的意义?就是功能性稳定 。 如做一个骶髂关节功能性稳定的动作,必须做 骨盆的内旋运动 。 给产后的人做一些功能型运动,在怀孕的过程中,很多女性的骨盆出现了向外旋、肌肉的无力,造成骨盆不稳定,要做骨盆的内旋运动(翘臀的动作就是骨盆的内旋运动)。 骨盆本身不能主动做运动,靠下肢或脊柱。脊柱下面连着的骶骨,在骨盆中间,下肢在骨盆两端,所以下肢的调整特别重要,用髋内旋的运动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运动。 在骨盆修复中,让客户去做髋内旋运动,在仰卧、站立、行走时分别去做。如让客户仰卧去做,让骨盆、骶髂、髋关节不负重,在这种情况下来完成骨盆的内旋训练。从20-30-40-50每天递增。之后站立做髋内旋运动,脚下踩于瑜伽砖,让悬空的腿做内旋运动。这是自负重。第二周。 第三周,做髋内旋走路。 先把髋内旋做好,髋内旋可以帮助臀大肌建立弹性,对于后功能线都有拉伸。如在做髋内旋运动时,仰卧、俯卧、侧卧、站立、行走去做。通过三周时间,骨盆得到很好训练,接下来该固定骶髂关节了,练臀大肌、背阔肌。 骨盆的问题有很多人都是单侧的,如图,右侧骶髂关节痛。 【例】以产妇为例,产后2个月,右侧骶髂关节痛。①先练习以上步骤,做髋内旋运动,练习三周。 ②右侧骶髂痛,就做右侧臀大肌和左侧背阔肌的训练。 背阔肌训练时,背阔肌有一个动作在肌电图中得到最大显示,手臂后伸+内收,同时完成这一动作。但很多人很容易做错,就是让手臂贴着后背来走,这没有让背阔肌得到最好的最大能力的训练。 臀大肌训练目前容易走向几个误区,臀大肌的2区,一直训练不到。 臀大肌靠近骶骨的一侧很容易练的,但会发现②区与股外侧肌、腘绳肌、髂胫束交接的地方很多人练习不到,导致臀形出不来。激活的前提是让肌肉先启动☞启动=变硬。 在后功能线中,特别强调背阔肌、臀大肌的联合性协调性的训练特别重要。该如何协调?p196-197 瑜伽里(手向后伸)的蝗虫式 俯卧,抬高一侧手+对侧下肢,这一动作会牵扯到后功能线。是在训练背阔肌、平衡的运动中,经常用到的一个动作。但是只做到了功能修复的第二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学会怎么启动后功能线 第二个层面:通过用一个动作来启动 第三个层面:让一个人去做一个动作,哪一个个肌肉先启动,用语言或手来诱导受试者肌肉协调性收缩 第四层面:强化训练 这手相后的皇城是单手加单腿,先帮助启动再过渡到自己启动练到酸反复的强化一组功能的运动,会发现客户整个下背部的地方会非常舒服。 例如:一个小时里只做四个动作,①仰卧,俯卧做髋内旋,②站立做髋内旋③行走时做髋内旋,④先强化背阔肌臀大肌 或者④手向后伸的蝗虫式,启动背阔肌臀大肌 ⑤站立,左腿后蹬+右手向后向内收,启动后功能线。建议髋外旋一下,启动臀大肌。 后功能现还包括股外侧肌,所以同侧背阔肌、对侧臀大肌+股外侧肌,让髋外旋一下,臀大肌就会很好地启动。 为什么做髋内旋,让骨盆得到有效的纠正。如果让客户一个小时内做以上动作,做完之后腰痛,骶髂疼痛都会得到很好的缓解。但这不是万能药,客户可能是臀中肌无力或者下腹无力。 尤其下腹,突出对骶髂的疼痛,都起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后功能线对于男士也要考虑髋内旋运动,不能省略。 髋内旋运动的发挥余地比较大,如不屈膝的髋内旋的角度<屈膝+髋内旋的角度。如大小腿呈90度和直腿☞做髋内旋,角度不一样。建议做俯卧的屈膝+髋内旋,站立的屈膝+髋内旋。 如下图,图2和3,2ok,3错误,因为没有进行骨盆的稳定和髋的稳定性练。走路时自己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好多人也看不出自己有问题。 不要去说自己的客户有问题,要让客户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这种问题靠评估+靠照片呈现。并做好隐私保护。
哪些动作,可以让我同时训练到胸部和肩部的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就是孤立肌肉,针对目标肌群尽可能多的孤立其他大肌肉的发力,会让你的目标肌肉承受的重量更多,受到的刺激就会更大,不过尽管再孤立,也会有其他的肌群参与进来,只是发力的多少而已。每一个训练动作都会涉及到两个肌群甚至更多,所以有些时候一个动作可以让两个部位都充血,就会出现很多一个动作同时训练两个部位的训练模式,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在训练到胸部的同时练到三角肌前束。
胸部和三角肌前束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块肌肉的功能大致都一样,所以在做有些训练时,会同时用到这两块肌肉。我们都知道胸部的主要训练动作是卧推,在卧推的过程中三角肌前束会作为辅助肌肉来参与发力,所以练好了三角肌对你的卧推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杠铃上斜卧推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并且经常训练的动作,之所以选择上斜卧推是因为这个动作有一定的角度,角度越高悄卜那么针对三角肌前束的发力就会越多。我们都知道三角肌前束最主要的训练动作是坐姿推举,那个动作身体与地面保持的是90度,上斜凳一般为45度,对于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都有非常好的刺激。
这个动作也主要针对于上胸,很多人都忽视掉了上胸的发展,导致上胸太过薄弱,胸部的整体看上去并不那么美观,所以上胸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动作相信很多人都做过,在肩部训练的时候。因为胸大肌也有着肩屈的功能,所以这个动作可以同时练到这两个部位,不过不同于常规的杠铃片前平举,仔细观察这个动作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上推的动作。
动作前半段先是前平举,这样针对三角肌前束要多一些,然后再往斜上方推举。当杠铃片靠近胸时,我们可以让手稍微弯曲,之后再将杠铃片往上推,这个动作是非常好的一箭双雕的动作,
可以从图中看到这个唤运昌动作主要是拿着杠铃片画圆,重要的是,顺时针和逆时针你都要做,好让两侧的肌肉都均匀的受力。这个动作看上去很像某一种腹肌训练的动作,不过不一样的是,如果是腹肌训练的话那么就要让胸椎来旋转而不是让手臂来旋转了,整个过程都是手臂的发力,身体尽量保持固定。
最后要练的是一个横扫的动作,让杠铃片在胸前横扫越过身体到侧面,你会发现当杠铃片越过身体时,尽可能的保持肌肉紧绷,可以得到额外的内收作用,借此来让胸肌启动。
这套训练动作可以锻炼到整个区域如果你训练是为了改善外和扒观,在胸肌和三角肌这边,这会非常有帮助,不过以运动能力来说,这个动作就非常重要了,可以让你加强爆发力。
人们花很多的时间将两个肌群来分开训练,试着孤立这两个肌群,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像一个运动员一样,同时训练到这些肌肉,我们都知道在做俯卧撑和卧推时,我们会同时用到胸部和肩部,这样一来不止可以让这两个部位更强壮,以功能性来说,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运动员,整体性的发展。
这套是非常有意思的训练,提**发力的同时也可以让肌肉线条更加美观,所以尝试一些不同的训练方式,或许你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双杠练习的好处有哪些
双杠一直是平易近人的健身器材,不管在公园里,小区内,学校里都是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械。双杠能够很袜颤好的锻炼到我们的骨头,我们的骨头其实是很脆弱的,一些体质比较差的人还容易得骨质疏松症,但是如果我们经常玩双杠的话,我们的骨头就会很壮实,很坚硬。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大爷在玩双杠,他们看上去步履轻盈,精神焕发,并没有骨喊好搜质疏松的症状,身体也是倍儿棒,精气神儿也是倍儿好。 双杠臂屈伸是上肢动作中调动肌肉最多的动作之一。除了胸部,双杠臂屈伸还能让肩部、肱三头肌,甚至小臂充血。身体前倾45度,手肘打开,能最大程度刺激胸部。相反,上身直立,夹紧手臂则能最大程度让肱三头肌充血。不少研究都证实,闭链动作更有助于刺激肌肉(远端固定,移动自己身郑历体的动作)。比如深蹲和倒蹬相比,就是更好的动作,双杠臂屈伸也是如此。同时由于需要保持平衡,对于核心也是很好的锻炼。
更多文章:

你好,请问我想考瑜伽证书,到哪里报名?茶山韩边哪里有瑜伽报名
2024年5月26日 08:15

裙子下的野兽未减册版(裙子下面是野兽未增删翻译中文翻译木瓜)
2025年8月15日 12:05

乔尔金纳曼25厘米(乔尔·金纳曼主演《寂静时刻》,饰演警探破案,你如何评价他的演技)
2025年9月22日 13:15

培训公司如何开培训期间的餐费发票(培训的话学生给你打款,你怎么开票)
2024年10月26日 07:26

健身知识思维导图(如何在高强度学习中运动健身,以提高学习效率)
2024年3月26日 04:50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有哪些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有哪些)
2024年12月18日 19:22

漂亮腿型的4个标准(女生好看的腿型,都有哪几个标准,你符合了吗)
2025年6月13日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