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
本文目录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
一、 擦伤错误处理方法:直接贴上创可贴。正确处理:冲洗: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若伤口里面有砂石等杂物,应用消毒工具清理干净。消毒:小的伤口,可用75%的酒精棉球清洁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消毒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从伤口处向外周涂抹酒精处理伤口。注意事项:若伤口较深,受伤严重的要到医院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二、 扭伤错误处理方法:立即按摩、热敷。正确处理:制动:首先要立即停止运动。冷敷: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扭伤的部位。包扎: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24小时后,根据受伤的情况用外敷、按摩、热敷的方法,并及早进行扭伤关节功能的恢复性锻炼。注意事项:受伤后24小时之内,不要作按摩或热疗。三、 肌肉痉挛(抽筋)错误处理方法:如手指抽筋后,用另一只手拉伸抽筋手指,直至指筋松弛。正确处理:手指、手掌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又迅速握拳。反复做几次,并用力向手背侧摆动手掌。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屈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反复进行。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大腿抽筋:弯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屈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震荡动作,随即向前伸直,反复做此动作。注意事项: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补充水分。四、 肌肉拉伤错误处理方法:立即用热水浸泡拉伤的肌肉。正确处理:早期冷处理:立即停止运动, 24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水进行冷敷。中期热敷、按摩、贴药膏等:24小时后,可用盐水热敷、按摩或贴上活血药膏。晚期锻炼:肌肉拉伤的愈合时间通常较长,晚期多做些功能锻炼有助于伤口的恢复。五、 鼻出血错误处理方法:仰头让血流入口腔(易误吸入气管)。正确处理:让受伤者坐下,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约10~15分钟(压迫止血法),同时冷敷前额和后颈部,一般能止血。若还不能止血的马上送医院。
急救篇,必收藏,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以下是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 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2.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2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3. 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加用热敷疗法;重度损伤24小时后可适当热敷,外用跌打药酒或红花油,或者利用中医推拿按摩,并给以适当休息。4. 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不同部位的扭伤,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建议您收藏备用。
运动损伤如何处理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处理一般分为前、中、后处理原则,对于急性损伤前期(24h内)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即减轻炎症。
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下:
(一)一般处理方法
1.一般先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2.伤后24小时打开包扎,可进行热疗,按摩,如理疗,外敷活血化瘀和生新的中草药,贴活血膏等,也可用几种综合治疗。
3.待损伤组织已基本恢复正常,肿胀和压痛已消失,锻炼时仍会感到酸疼、无力,此时应进行功能性恢复治疗,仍以按摩,理疗以及增加肌肉,关节功能锻炼为主。
(二)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切伤与刺伤
伤口往往较深,较小,如果伤口较脏,除了进行伤口的止血消炎,包扎外,还要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3.撕裂伤撕裂伤中以头面部皮伤为多见,如伤口较小,经消毒处理后,贴上创可贴即可;若伤口较大,则需止血,缝合创口;若伤情和污染严重时,应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伤中较常见的一类损伤,如肌肉拉伤,挫伤,韧带拉伤等都属于这类损伤。
常见的运动损伤处理办法
常见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一、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由于肌肉的猛烈收缩或被动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而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
1、症状与体征
有明显的受伤史、疼痛、肿胀(严重者皮下瘀血)、压痛、肌肉收缩试验阳性(严重者肌肉收缩畸形,如部分断裂伤处凹陷;肌腹完全断裂“双驼峰”畸形;一端短裂“球状”畸形。)、功能障碍。
2、处理
(1)肌肉微细损伤或少量肌纤维短裂时
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②疼痛严重者,可口服止痛药。
③24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理疗或按摩等。
(2)肌纤维大部分断裂或肌肉完全断裂者,经处理后,尽快送往医院处理。
3、预防
1、要作好准备活动。
2、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
3、运动负荷要合理
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关节韧带拉伤
关节韧带拉伤:是指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而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
1、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1)症状与体征
①膝内侧疼痛(局部压痛明显)
②膝内侧红肿、(2-3天后)瘀血。
③屈伸活动受限(半腱肌、半膜肌保护性痉挛)
④若内侧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隙增宽和小腿异常外展。
(2)处理
①冷敷、加压包扎。若侧副韧带完全断裂须夹板固定。
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痛点注射。
③按摩、理疗(3天后)、针灸等。
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⑤若韧带完全断裂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缝合。
(3)预防
①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性练习。
②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③避免犯规与粗野动作。
2、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1)症状与体征
①有受伤史
②疼痛(压痛明显)
③肿胀和皮下瘀血
④出现跛行或功能丧失。
⑤若韧带完全断裂,则关节间距增宽,出现超常内翻。
(2)处理
①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②24-48小时后,外敷新伤药。
③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
④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⑤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3)预防
①准备活动要充分。
②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
③完善场地设施。
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胫腓骨疲劳性腹膜炎是初参加运动训练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典型的运动史、发病史和反复疼痛史。
1、症 状与体征
(1)疼痛:疼痛多隐痛或牵扯痛,严重者出现刺痛或烧灼感,个别有夜间痛。疼痛部位为胫骨内侧中下段及腓骨外侧缘下段。
(2)肿胀:急性期出现凹陷水肿。
(3)压痛:局部骨面上有压痛,并可触摸到硬块压之锐痛(晚期)。
2、处理
(1)早期症状较轻者:
①减少下肢的跑跳练习。
②局部热敷和外周按摩。
③弹力绷带包扎患部,并抬高患肢。
(2)症状严重者:
①停止跑跳练习。
②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患肢。
③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理疗等
(3)预防
(1)合理安排运动量,注意改进训练方法。
(2)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过多进行跑跳练习。
(3)要及时消除小腿部的肌肉疲劳。
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症状与体征
(1)有明显的受伤史
(2)疼痛:由于滑膜受牵扯而疼痛,若半月板损伤没有牵扯滑膜则疼痛不明显。
(3)压痛:关节间隙内侧或外侧疼痛。
(4)肿胀:早期有积血和积液,慢性期有常有少量积液。
(5)响声
(6)绞锁
(7)严重者骨四头肌萎缩
2、处理
(1)控制伤部活动,避免加重损伤。
(2)肿胀明显者,可通过穿刺法抽取积血与积液。
(3)采用石膏或夹板于膝关节微曲位固定2-3周。
(4)加强骨四头肌的功能锻炼。
(5)解除固定后,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和中药外敷等疗法。
3、预防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合理安排局部的负荷量
(3)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4)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
五、脑 震 荡
1、症状与体征
(1)精神恍惚或意识丧失(时间:数秒或30分钟不等)
(2)呼吸表浅、脉率缓慢、肌肉松弛、瞳孔扩大但左右对称、神经反射减弱。
(3)清醒后,短时间内反应迟钝,出现“逆行性健忘”。此外伴有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2、处理
(1)使伤员安静平卧,头部冷敷,并注意保暖。
(2)昏迷者,刺激人中、内关、涌泉、等*位,呼吸障碍者进行人工呼吸。
(3)昏迷超过5分钟,瞳孔扩大且不对称,耳、鼻、口出血及眼球青紫,清醒后有剧烈疼痛、喷射式呕吐或再次出现昏迷者,说明脑组织损伤或继发颅内压增高,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患者清醒仍需卧床休息,直到头痛、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以免引起后遗症
(5)伤员康复后,可用闭目举臂单足站立平衡试验来判断能否参加体育活动。
(3)预防
注意纠正错误动作,提高保护与自我保护能力,遵守体育比赛规则。
六、骨 折
1、症状与体征
(1)患处会形成血肿,同时附近软组织受到损伤也出现水肿
(2)出现青色或紫色的瘀斑,触之疼痛感强烈,若是要移动伤处则疼痛更甚。
(3)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
(4)骨骼的中断出现异常的活动骨擦感或者是发出骨擦音
2、处理
(1)封闭伤口:对骨折伴有伤口的病人,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过松时起不到包扎作用,同时也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给予注明,并在后送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2)、止血:方法有:用手压迫止血:如出血量较大,应以手将出血处的上端压在邻近的骨突或骨干上。用清洁的纱布、布片压迫止血,再以宽的布带缠绕固定,要适当用力但又不能过紧。不要用电线、铁丝等直径细的物品止血。如有止血带,可用止血带止血。如无止血带可用布带。上肢出血时,止血带应放在上臂的中上段,不可放在下1/3或肘窝处。以防损伤神经。下肢止血时,止血带宜放在大腿中段不可放在大腿下1/3、膝部或腿上段。伤止血带时,要放置衬垫。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不超过1小时,下肢不超过1个半小时。
(3)、临时固定:伤肢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伤肢于伤后位置,不要任意牵拉或搬运病人。固定器材的选择:最好用夹板固定,如无夹板可就地取材。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可利用自身固定,如上肢可固定在躯体上,下肢可利用对侧固定。手指可与邻指固定。
(4)、伤员搬运:
a、现场搬运
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挽扶伤员离开现场。
膝关节以下的下肢骨折,可背运伤员离开现场。
颈椎骨折:一人双手托住枕部、下颌部,维持颈部伤后位置,另两人分别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
胸腰椎骨折: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髋部及大腿骨折: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b、途中搬运
伤员在车上宜平卧,一般情况下,禁用头低位。以免加重脑出血、脑水肿,如遇昏迷病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
头部应与车辆行进的方向相反,以免晕厥,加重病情。护送中如病人有生命危险,应一边抢救一边护送。
3、预 防
通过运动改善身体平衡 增强体力
七、肌肉痉挛
(1)症状与体征
肌肉剧烈而突然发生的痉挛性或紧张性疼痛,肌肉坚硬、疼痛难耐,往往无法立刻缓解,处理不当时会造成肌肉的损伤。
(2)处理
小腿肌肉痉挛: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忍着剧痛,向外侧旋转抽筋的那条腿的踝关节,剧痛立止。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中间不能停顿。旋转时,如是左腿,甩逆时针方向:如是右腿,按顺时针方向:如有人帮助,因是面对面施治,施治者的方向正好相反,而脚关节的旋转方向不变。要领是将足向外侧一扳,紧跟着折向大腿方向并旋转一周,旋转时要用力,脚掌上翘要达到最大限度。
如果是游泳时抽筋,采用上述法止痛在操作手法上有一定困难。因此,游泳时抽筋仍是采用手使劲往身体方向扳脚拇趾的方法。扳拇趾时,大腿要尽量向前伸直,同时脚跟向前蹬。
(3) 预 防
1、注意保暖
2、运动前热身
3、合理饮食
八、运动中腹痛
(1)处 理
(1)运动中出现腹痛不应惊慌,应当减速慢跑,加强深呼吸,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
(2)用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以减轻或消失。
(2)预 防
(1)遵守科学训练原则,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加强身体综合训练,提高心肺功能。
(2)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加快体内代谢过程,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灵活性,保证器官系统间协调工作,而且通过肌肉活动起到协调作用,使人体尽快进入运动状态,避免了运动过快使胃肠道缺血缺氧发生胃肠痉挛或功能紊乱。
(3)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前不能吃得太饱或饮水过多,特别是运动前喝大量冷饮料、饭后应休息1.5~2h才能进行剧烈活动,运动前避免吃容易产气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也不能空腹参加剧烈运动。
(4)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中长跑时要合理分配跑速,避免呼吸肌疲劳或痉挛。
(5)夏季运动时要适当补充盐分,以免水盐代谢失调。
(6)对学生原有疾病应有一定的了解,劝其早就医,在治愈前应避免高强度体育活动。
更多文章:

手游圣安地列斯健身房位置(侠盗飞车手 圣安地列斯那有健身房)
2024年2月16日 05:20

比目鱼肌拉伤的照片(武汉三镇四名外援集体因伤缺阵,他们都是如何受伤的)
2025年9月1日 20:00

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运动的好处和重要性 有关运动的优点和重要性介绍)
2024年3月6日 01:05

每天晨跑一小时夜跑一小时,有哪些利与弊?夜跑的坏处都有哪些 各跑步时间段利弊大盘点
2024年6月19日 08:26

郑州世纪欢乐园现状(郑州81岁的世纪欢乐园“宋庆龄专列”,能否认定为文物)
2024年10月6日 22:16

健身培训机构有权利颁发证书吗(参加完健身教练培训之后,都会颁发什么证书啊)
2024年5月29日 23:05

运动健身图片卡通搞笑(微信最吉利的好看头像,微信用什么头像最吉利)
2023年12月26日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