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先生的事迹(了解王伯群兄弟俩的历史背景地位和对心意做出了哪些贡献)
本文目录
- 了解王伯群兄弟俩的历史背景地位和对心意做出了哪些贡献
- ***王力中学都出过什么名人
- 广西博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国学大师王力的简介
- 王力是属于近代还是当代
- 王力的人物评价
- 一个在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很有成就的1900后的生平事迹
- 看完王力《古代汉语》以后的心得体会
了解王伯群兄弟俩的历史背景地位和对心意做出了哪些贡献
王伯群兄弟俩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他们共同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学研究:王力先生是中国现代汉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上古音”、“中古音”、“近代汉语音韵”的概念,极大地推动了汉语历史音韵学的发展。而王力夫人则是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字学和口头文学研究的专家,她长期致力于《诗经》、《楚辞》等文献的研究,并多次出版相关专著。2. 翻译工作:王力夫妇共同翻译了许多世界文化名著,包括《圣经》、《奥维德诗选》、《荷马史诗》等作品。其中以《圣经》的翻译最为著名,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读者群体。3. 教育工作:王伯群兄弟俩在教育领域也有着杰出贡献。王力曾任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和研究员,为中国汉语言学和文化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王力夫人则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多年,致力于对外汉语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工作。王伯群兄弟俩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匠,他们对汉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在翻译、教育等领域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文字事业的一代宗师”。
***王力中学都出过什么名人
王力。
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今年适逢王力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展现他在语言学研究及诸多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王力先生主题课:王力先生,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00年,他在我们博白出生,一生成就无数,我们王力中学,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相关信息
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广西博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一)鬼门关桂门关又名鬼门关,位于玉林市***浪平乡浪平村桂门关队,距离***城9公里。此关始建于汉代,设关卡于界上,以稽查行旅。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皇帝诏令将“鬼门关”敕改为“桂门关”。该关形势险要,虎踞三千峰,山横百二重,烟护羊肠道,云开鸟道通。集古代军事遗迹,自然生态风光与山寨风情于一体,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点,其知名度之高素与天涯海角齐名。这是一条美丽神奇的古代驿路,至今还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英台木树桥等。明代嘉靖年间广西佥事、任博白知县的金辂在《兴业过白州道中》一诗云:“官道穿崎峡,篮舆衬晚晴。水鸣如有谓,山曲更多情。野鸟迎人语,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乡浪平村桂门关队不仅保留了关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举世无双的英台树桥—奈何桥等,是研究“鬼门关”文化和绿珠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据**科研机构测定,山里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1万个,可以称得上为天然森林氧吧。桂门关给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极具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二)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温罗温泉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亚山镇温罗村,县城有公共汽车直达。泉池宽约10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米,深约2米,呈圆形。股股温泉在池底涌出,啵啵有声。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个温泉池恰象大锅十分烫手的热温,清代《博白志》中说“水泉涌出,热如沸汤,可宰牲”温泉池上空蒸气腾腾,如烟似雾。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1)温泉、(2)温罗湖、(3)森林及生物景观。(三)宴石寺风景区宴石寺风景区位于***境西南部顿谷镇石坪村,距县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从景区穿梳而过。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层峦叠翠,形象 宴石寺风景区带真,马岐石形似牧童骑马;龟头山上千年神龟翘头望春天;象鼻伸鼻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还有栩栩如生的虎头山;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山颇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气候温和,神话传说神奇入胜,历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览吟诗作对,素有文明历史和名人开发功绩记载,游客如云,长盛不衰。1995年4月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风景区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同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宴石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桥、(3)紫阳观、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树”、(7)出米洞(8)母猪带仔、 (9)仙梯、(10)顶天腊烛、(11)伏波祠。(四)大平坡水楼大平坡水楼是***主要名胜古迹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水楼位于县城东南四公里的城厢大良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水楼四周有五米宽的护河,分四大平坡水楼层。底层大半浸于水中,由外到内依次为拱门、环廊、内室;圆拱门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环环相扣,水楼便如虚浮水中,微波荡漾,隐隐浮动。二、三层格局与一楼相似,各设五室,是水楼主体部分;四周有长廊相环通,廊外南北各设11个拱门,东西各有五个。第四层乃装饰性门楼,立于楼顶中端,有台帽徽,设三室。南北还各有吊桥(现改水泥铺设)与第二层相通。水楼南北长27.62米,东西宽15.77米,通高17.58米;底层水池南北长36.5米,东西宽29.64米,水深2.5米。(五)云飞嶂云飞嶂位于广西***城西南四十余公里之那林、江宁、顿谷、沙河四镇交界处。是广西十万大山南端的一座主要山脉,该山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传说颇多,山险径曲,奇峰怪石云飞嶂,悬崖陡壁,阴谷阳坡,松间烟云,古树参天,石溪流泉,风景秀丽之名山,素有“压倒岭南第一峰”之美称。明代诗人曾才鲁,游云飞嶂后赋诗,曰:“律卒峰峦气势雄,云飞霞卷影玲珑。巨人迹在千层石,扶绿祠连一径松。鹤唳风声秋峤外,鸦飞虹影夕阳中。眼看宛石芙蓉帐,压倒罗浮第一峰。”(罗浮山古时为岭南第一峰)云飞嶂深山坡麓茂生着野参芍药,天冬百合,灵芝沉香,枫柯丹桂,山柚蕃柏,萝芒竹结,板栗荔枝,云茶油柑,红菌青菇,香樟楠杉,翠竹白藤,奇花异草等。林中深处还有飞禽走兽,龟蛇玉兔,蚕娥蜂蝶,真乃一座天然之博物园。云飞云飞,之奇特所在于烟云变幻无穷,千姿态百态:时而轻如绒球,时而族如芒花,时而如飘彩绸,时而如涌波涛。四季常见峰顶云锁雾绕,故名“云飞嶂”。云飞嶂有三绝:一是山顶千层石上的巨人足迹,被称为仙人脚印;二是唐代南州太守领将军庞孝泰古墓;三是松涛啼鸟。因山势崇峻,秋高气爽时节,登上山巅,可看到北部湾深蓝色的海水。周围的主要景点有:鸡冠嶂、上流峰、六塘颈、铁帽头、玄乳峰等。云飞嶂盛产的云飞红碎茶,是博白名茶之一。(六)博白人民公园公园***人民公园,位于县城区的北侧,始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中山公园”,1956年改名为“***人民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8432平方米。园区所在山岭均已全部绿化,园区树木葱茏山径迁回,满目飞花点缀着楼亭画略,一派生机勃勃、花香鸟语的景象。内有登高岭,山顶上青松翠柏簇拥着气势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山顶可瞰腑博白全城,碑前广场中中立有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烈士雕像、右侧有朱光亭、左侧有纪念馆、动物园、游乐园、水上乐园、露天舞厅等等。是我县设施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东靠城东水库(可划船、垂钩)。北有万亩龙眼基地,游人可品偿丰收果实,西侧接壤南流东(可划船、垂钩)、双角峰、将军岭、鸡冠水库,是休闲、假日活动的中心,每年接待旅游、休闲人员约30万左右人,景点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经济价值。(七)王力故居王力故居位于***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 王力故居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为三进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20世纪90年代初崩毁。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王力先生神奇的学术生涯和杰出的成就,是后人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把王力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基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点,群众休闲学习的好去处。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房屋20间,确保在原貌的基础上建成砖混结构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户人家房屋搬迁,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池塘种荷花,周边种竹、柳树、桂花树,建造弯拱桥、凉亭等,辟为休闲游乐场所。将岐山坡小学改名王力小学,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学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海内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亲属及全县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献计献策,出力捐钱,捐献文物。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于2003年12月5日举行修复落成典礼。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人的风操,详细介绍王力先生一千多万字著作的辉煌学术成就。故居内设有“龙虫并雕斋”、“王学书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阅览室”、“王力会客室”、“花厅院落”等展厅,再现了“一代宗师”王力先生学术生涯和个性、风采、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国学大师王力的简介
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以《红楼梦》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自己的汉语语法体系。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 国学 大师王力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大师王力的简介 王力,广西***歧山村人。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 论文 200余篇。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 学科 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 国学大师王力的经历 王力先生是广西***歧山村人,早年家境贫寒,在他只有十四岁的时候,仅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 自学 ,为他在学术界的纵横驰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凭着自学打下的基础,王力二十六岁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位学术大师。二十七岁自费 留学 法国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毕生致力于中国现代汉语语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1933年起直到1986年去世五十多年间,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里还是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无论条件怎样艰苦、环境怎样险恶,先生的学术研究从未停止过。 王力先生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逾半个多世纪,他在汉语语法学、音韵学、词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方面出版专著四十余种,发表论文200余篇。他研究领域之广,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语言学家中是极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语言学研究始终是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语言学专门人材,为中国语言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力先生在法国留学期间,翻译出版二十余种法国小说、剧本;抗战期间,写了大量的散文,被誉为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他的研究工作既继承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了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语言学从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涉及汉语语言学的理论、语言、语法、词汇、语言史、语言学史以及汉语方言、汉语诗律学等各个领域,其重点研究成就都具有开创的意义,带动了学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突出影响。 国学大师王力的成就 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 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著正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第一,将传统的“小学”( 语文 学)和现代语言科学相结合。王力运用先进的语言理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语文学。或科学地诠释旧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例如他的《中国音韵学》(后改名为《文语音韵学》)、《字史》、《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或深入探讨文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结构系统、民族特点及其 历史 发展的演变规律,例如他三十年**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国文法中的系词》,四十年**的《汉越语研究》、《新训诂学》、《中国现代语法》、五十年**的《汉语史稿》、《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汉语实词的分类》,六十年**的《先秦古韵拟侧问题》、《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七十年**的《黄侃古音学述评》、《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八十年**的《同源字典》、《汉语语音史》等。 第二,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王力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五十余年,先后开设过二十多门课程。他写出来的讲义,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课,他的讲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专著。例如:《汉语音韵学》、《中国语文概论》(后改名《汉语讲话》)、《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清代古音学》以及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等。 第三,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在科学研究中,王力开创了不少新的汉语言学科体系(如上文所列举的),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例如《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语料,系统地考察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指出古汉语名句的主语与表明语之间不用系词。这不仅正确揭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是中国语言学家首次真正摆脱西洋语法的束缚,历史地、求实地研究汉语自身特点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韵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说,“古韵十一类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统”,“上古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先秦声调分舒促两大类,各又细分为长短”的学说,也都是根据丰富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而得出的独到的见解。他强调说,“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正是由于王力具有这种求实的学风,才能不断创新。 第四,渊博与专深相结合。王力的学问博大精深,为学界所公认。他不仅是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译家、诗人和散文家。他翻译、出版过法国纪德、小仲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莱尔等作家的小说、剧本、诗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余种;他早年还撰写了《罗马文学》、《希腊文学》;他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散文基本上 收集 在《龙虫并雕斋诗集》、《王力诗论》与《龙虫并雕斋琐语》里。后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把他和梁实秋、钱钟书推崇为抗战时期三大学者散文家。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王力作为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对学校发展和建设非常关心。1986年2月20日向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首届学习 经验 交流会的学员赠诗道:“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乡。禹迹茫茫多宝藏,原田每每足菰粱。献身甘愿为梁柱,许国当能促富强。永矢弗谖心似铁,匹夫有责系兴亡。”
王力是属于近代还是当代
王力王力教授,字了一,广西博白人。生于1900年,卒于1986年。1931年以《博白方音》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兼燕京大学讲师。1937年南下,任教于湖南长沙临时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大。1939年至1940年在越南研究东方语言。1946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学系,1948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任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随系并入北京大学,任教授。195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三届**、《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委员会委员。王力先生一生致力于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成绩卓著。所著《中国现代语法》、《汉语音律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等,都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主编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古代汉语》,创造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体系。王力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有《王力文集》行世。1985年8月,捐款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王力先生把粤方言的研究作为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音韵学著作《汉语音韵学》,王先生指出:"在汉语音韵学里,今音与古音有同样的价值。研究今音若不知古音,则不能得今音的系统;研究古音若不知现代方音,则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故二者有密切关系,不可偏废",并阐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学方法和基础。在著作的第7章 "现代音"的第42节里,写了汉语方音的五大系统,其中说明了粤音系的特徵;在第46节里,描写了广州音系的纽韵调系统。在另一著作《汉语语音史》第9章"现代音系"里, 也详细地说明了广州话的声韵调系统。 王力先生写的有关粤方言的著作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2年)、《广州话浅说》(1957年)。另外写了不少论文:《两粤音说》(1928年,清华学报,5:1)、《东莞方音》(1949年,岭南学报,10:1)、《珠江三角洲方音总论》(合著)(1950年,岭南学报,10:5)、《台山方音》(合著)(1950年,10:2)。 王力先生为方言区推广普通话做了很多工作,写了《广东人学习国语法》(1951年)、《广东人怎样学习普通话》(1955年)等的学习手册,写了《谈谈广东人学习普通话》(1956年,南方日报)、《粤方言与普通话》(1981年,语文杂志,7,香港)等文章。
王力的人物评价
中国百年来最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南方日报》评)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光明日报》唐作藩评)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王力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既能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又能睿智缜密,周到细致,令人叹为观止。王先生非常勤奋,每天坚持9小时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读研究生,住在29楼,王先生每天坚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准时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动。王先生的论断是令人钦佩的不刊之论,著作都是传世的学术精品。(南开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马庆株评) “有容德乃大”,无论是王先生的学术成就,还是王先生的为人处事,都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一个在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很有成就的1900后的生平事迹
王力王力王力(1900-1986)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同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原名誉校长。
看完王力《古代汉语》以后的心得体会
看完王力《古代汉语》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王力先生的不少著作,都具有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的意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与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若论其惠及人数之众,知名度之高,发行量之大,影响之广,则莫过于他所主编的《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全书共四册,第一、二册正式出版于1962年,第三册出版于1963年,第四册出版于1964年,凡126万多字。《古代汉语》首创了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经过多年的思考与教学实践,王力先生认识到,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1959年,在王力先生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中文系进行了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汉语》,就是在北京大学内部讲义的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的。全书以文选为纲,通论、常用词与其有机结合。文选是感性认识,通论是理性认识,常用词则兼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文选的编排,以时代顺序为纲,同时兼顾体裁。这种崭新的体例、科学的编排,既体现了王力先生一贯的创新精神,又对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对其后问世的同类教材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汉语》内容丰赡。从总体上说,《古代汉语》包括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大部分。文选部分,就内容来说,涉及经史子集;就时间来说,始于先秦,跨越汉魏南北朝隋唐宋,结束于元,历代的优秀作品均有所选录;就体裁而言,散文、诗、赋、词、曲,皆囊括其中。通论部分,包括辞书的使用、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书的注解、句读、文体、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等。内容之丰富,可视为有关传统文化的小型百科全书,但所讲又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提高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常用词部分,选择了古书当中常用而古今又有明显差异的单音节词1086个,介绍其常用义,尤其注意同义词的辨析,对初学者掌握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真正读懂古书,帮助甚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王力先生的辞书学思想,对后来古代汉语字典、词典的编纂,产生了一定影响。
更多文章:

第一次用跑步机怎么跑(刚开始进行跑步机锻炼,应该怎样跑步呢)
2024年5月21日 05:40

提踵后小腿伸直非常疼(提踵练完以后脚后健..和 小腿的肌肉会酸痛..感觉肌肉紧紧的是不是正常的呢)
2025年7月6日 09:30

跳绳一个月身材变化(每天跳绳1000个左右,坚持一个月之后有什么变化)
2025年4月8日 01:50

跑步配速和体重的关系(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2025年2月7日 06:43

济南健身教练瑜伽培训提供健身培训服务(我在济南,经营健身馆,获取客户资源的办法)
2024年7月25日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