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等于(动作电位的概念是什么)
本文目录
- 动作电位的概念是什么
-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接近于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但书上不是说动作电位就等于钠平衡电位吗
- 每秒钟的动作电位怎么算
- 生理题,动作电位为什么是Na+的平衡电位
-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什么
- 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
- 何为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过程及特点
- 动作电位是一种什么变化
动作电位的概念是什么
动作电位(英文:action potential),指的是静止膜电位状态的细胞膜受到适当刺激而产生的,短暂而有特殊波形的跨膜电位搏动。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被称为兴奋性,有这种能力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实现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的生理基础。
一个初始刺激,只要达到了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不论超过了多少,也就是全有全无律,就能引起一系列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而形成离子的流动,改变跨膜电位。而这个跨膜电位的改变尤能引起临近位置上细胞膜电位的改变,这就使得兴奋能沿着一定的路径传导下去。
拓展资料:
除了钠电压门控通道外,电压门控钙通道也可以引起动作电位(如心肌和浦肯野细胞)。植物细胞也能产生动作电位,例如在植物运动之时。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接近于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但书上不是说动作电位就等于钠平衡电位吗
动作电位几乎等于,并不是等于,其实是多种离子的共同结果
因为问的是幅值 大概是从静止电位-70mv到峰值即钠平衡电位+60mv的幅度130mv
每秒钟的动作电位怎么算
每秒钟的动作电位用计算公式算。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显示,传导速度传导速度是指神经纤维传播动作电位的快慢,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度等于距离除时间。
生理题,动作电位为什么是Na+的平衡电位
如图:1、静息电位:约等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因为在静息状态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最大)
2、阈电位:刺激达到阈值,钠通道大规模开放
3、动作电位上升支:因为膜内外的钠的浓度差和电势差导致钠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4、峰电位:因为大量钠进入细胞,因为膜内流进了大量的钠,达到钠平衡。随后钠通道失活
5、动作电位下降支:钾通道开放,钾外流
从静息开始以后就是动作电位,所以可以说动作电位就是钠的平衡电位。
为了记忆方便,静息电位是钾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什么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室肌细胞兴奋的标志,是指一个阈上刺激作用于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上特定离子通道的开放及带电离子的跨膜运动,从而引起膜电位的波动。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1、2、3、4等四个时期。
0期: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30mV左右,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为除极过程(0期)。它主要由Na+内流形成。
1期:在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主要由K+外流形成。
2期:1期复极到0mV左右,此时的膜电位下降非常缓慢它主要由Ca2+内流和K+外流共同形成。
3期:此期心室肌细胞膜复极速度加快,膜电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历时约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离子流(Ik1和Ik、Ik也称Ix)形成。
4期:4期是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心肌细胞已处于静息状态,故又称静息期。Na+、Ca2+、K+的转运主要与Na+--K+泵和Ca2+泵活动有关。关于Ca2+的主动转运形式,当前,多数学者认为:Ca2+的逆浓度梯度的外运与Na+顺浓度的内流相耦合进行的,形成Na+-Ca2+交换。
***隐藏网址***
扩展资料:
心肌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心肌细胞跨膜电位取决于离子的跨膜电-化学梯度和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记录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可以用来研究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及活动规律,以及各种内外环境变化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不同的心肌细胞具有不同种类和特性的离子通道,所以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开关及电生理特征不尽相同。
1、窦房结P细胞跨膜电位及产生机理
P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4期膜电位不稳定,可发生自动除极,这是自律细胞动作电位最显著的特点。此外:
除极0期的锋值较小,除极速度较慢,约为10V/s,0期除极只到0mV左右。
复极由3期完成,基本没有1期和2期。
复极3期完毕后进入4期,这时可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称为最大舒张电位(或称最大复极电位),约为-70mV。
2、P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及离子流的活动
0期除极的形成: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由钙离子负载的。
3期复极的形成:0期除极后,慢钙离子通道逐渐失活。3期是由钙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4期自动除极的形成:当前研究与三种离子流有关。
A:钾离子外流的进行性衰减;
B:钠离子内流的进行性增强;
C:生电性Na+--Ca2+离子交换。
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锋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锋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动作电位上升支大于或等于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化→钠离子少量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钠离子内流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钠离子爆发性内流)→基本达到钠离子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因有少量钾离子外流导致最大值只是几乎接近钠离子平衡电位)。动作电位下降支膜去极化达一定电位水平→钠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迅速外流。在细胞膜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会不衰减地传播到整个细胞膜上,这称之为动作电位的传导。如果是发生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又称为神经冲动。以神经元为例,动作电位沿轴突的传导是通过跨膜的局部电流实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现的。给轴突的某一位点以足够强的刺激,可使其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该段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发生暂时的翻转,即由安静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转化为兴奋时的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称其为兴奋膜。兴奋膜与周围的静息膜(未兴奋的膜)无论在膜内还是膜外均存在有电位差,同时细胞膜的两侧的溶液都是导电的,所以兴奋膜与静息膜之间可发生电荷移动,这种电荷移动就是局部电流。在膜外侧,电流从静息膜流向兴奋膜;在膜内侧,电流由兴奋膜流向静息膜。结果使静息膜膜内侧电位升高而膜外侧降低,即发生了去极化。当去极化使静息膜的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大量钠通道被激活,引起动作电位。此时,原来的静息膜转变为兴奋膜,继续向周围的静息膜传导。因此,所谓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上就是兴奋膜向前移动的过程。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轴突与周围静息膜之间都可以产生局部电流,因此可以向两个方向传导,被称之为动作电位的双向传导。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是不衰减的,其原因在于动作电位在传导时,实际上是去极化区域的移动和动作电位的逐次产生,每次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都接近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可见其传导距离与幅度是不相关的,因此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极快,但不同的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变化很大。例如,人体的一些较粗的有髓纤维传导速度可达100m/s,而某些较细的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甚至低于1m/s。
何为动作电位简述其产生过程及特点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90mV。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90mV变为+20~+40mV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为90~130mV,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上升支中零位线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动作电位的特点:①有"全或无"现象。单一神经或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刺激若达不到阈值,不会产生动作电位。刺激一旦达到阈值,就会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大小和形状不再随着刺激的强弱和传导距离的远近而改变。②有不应期,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可能发生融合。
动作电位是一种什么变化
一、动作电位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制为: 1、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2、Na+通道失活,而 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3、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 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 二、在神经干上放置一对记录电极a、b,静息时记录不到电位差。当在神经干一段进行刺激时,表现为负电位变化的动作电位由此极端向另一端传导。当其传导到a电极时,a、b之间出现电位差,a负b正。此时可记录到上相波,当动作电位传至两电极之间是时,a、b又处于等电位状态。动作电位进一步传导当到达b电极时,a、b之间又出现电位差,a正b负,此时可记录到下相波。然后记录又回到零位,如此获得的呈双相变化的记录就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三、当a、b之间的a或b处的神经干被阻断或损伤时,由于损伤电位的存在,在进行刺激之前就能记录到电位。当在神经干另一端进行刺激时,a极的电位变化实际上是负电位抵消了损伤电位所致,动作电位传至阻断或损伤处,不能再引起电位的变化,故整个记录呈现为单相动作电位。
更多文章:

老虎瑜伽卡通图片(有没有好看点又简单的卡通图片(不要太幼稚)要背景,简单点~)
2024年10月30日 00:01

瘦身游泳课第4话免费阅读(减肥86天了,减掉30.4斤,总感觉有些太慢了,这种心态正常吗)
2024年9月15日 22:45

地图上一根红线什么意思(高德地图出现一根红线,导航上的红线是什么意思)
2025年1月14日 13:04

咕咚运动轨迹视频(苹果手机相册里为什么找不到咕咚运动轨迹小视频)
2025年6月28日 05:30

crossfit属于有氧还是无氧(crossfit运动时消耗是否很高)
2024年9月3日 01:25

户外山地越野跑要注意什么?如何掌控越野跑的下坡技巧,先了解这4点基础概念
2023年12月21日 08:21

呼伦贝尔桌椅公园椅健身(2018呼伦贝尔旅游攻略9月呼伦贝尔旅游路线+费用)
2025年1月8日 09:25

瑜伽的好处及作用35岁开始学(学习瑜伽有哪些好处长时间练习瑜伽会不会变年轻)
2024年8月8日 15:15

亿健跑步机一键智能怎样使用(听说亿健新出的智能跑步机能够语音控制)
2024年7月20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