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睡觉呼吸法(道家的呼吸法怎么练啊,能不能简单的说一下,复制粘贴就不要了)
本文目录
道家的呼吸法怎么练啊,能不能简单的说一下,复制粘贴就不要了
舌头顶住你上牙床的那两个小凹洞内然后眼皮微微垂下,然后能看见光,但看不清东西左手食指和拇指掐成一个环就跟OK似的 然后右手大拇指穿过去然后两只手的其他手指头握住形成一个太极状 放在下丹田处排除一切杂念 用鼻子呼吸(用肚子吸气和呼气)要缓缓地呼吸,而且均匀,自己听着呼吸的声音,渐渐地你就没有杂念了。 你的两条腿呢可以盘坐可以交叉。要放松而且身体要直,让呼吸流畅。恩 就这些,完全是打字打上去的。
道家养生的睡功如何练
睡功是为了增加修炼时间,提高**。在睡觉时修**夫,道家有《蛰龙秘诀》专讲睡功,据说此法为陈抟老祖所传。 道家养生睡功的姿势是:头靠东方而卧,侧着身体而眠。好像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气机自然**和平。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神与气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诀曰:“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肾。回光内视,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边侧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肾。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于下丹田之中,默数呼吸出入数,共数360息。心息相依,神勿外驰,绵绵密密,不即不离。数过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之后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着力往前,挣12下,两腿往前用力伸。然后闭气腾身,玉枕、脚跟和手掌着床,其他部位悬空,闭一口气腾一次,连续腾身三次,而后还虚养静。 再向右边侧身,照前行功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仍旧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照前行功,着力12下,向上闭息腾空三次,还虚养静。 最后,侧身用手抱住肾囊,神注下丹田,若存若亡。 一念不生,主静立极,先存后忘,入于混沌。 此种道家养生睡**,比较适合老年人炼习。运用得宜,则外肾温暖,而阳气再生。以后睡眠醒来之时,便有一阳初动的景象发生,此时应当用采取外药的功夫和炼精化气的口诀,再用“睡功秘诀”继续温养。临近天明之时,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数息,最后还虚养静。至此,则一宿之功完毕。上面是我网上找到方法事实只是把盘坐变成睡的姿态,方法是一样只是看起是睡着,事实上你在打坐
道家睡眠养生 怎样睡效果好
陈抟《蛰龙法》睡功诀。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一)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放松身体,静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识集中守住“身外虚空”之中--鼻孔外方圆径寸之地。此处是修炼上乘丹法的“玄关一窍”,又名“玄牝之门”,异名很多,不胜枚举,是古人千金不传之秘。意内守“身外虚空”之虚境,目内照“身外虚空”中呼吸来往之气,耳内听“身外虚空”中呼吸之细声。意守、目照、耳听,三位一体,俱属于心;“身外虚空”中往来的呼吸,谓之息。心念与呼吸相依交抱,绵绵不绝,缠扭不断,故谓“心息相依”。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不着色身,虚灵一窍,心念冥合于此处,是为“神定虚空”。修炼之道,以“神定虚空”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离虚空,杂念袭来,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龙”手段将“元神真意”牵回,如“青龙剑”将杂念斩断,心神始终静守不离于“身外虚空”。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云:“凝神之际,务要与息相依,毋以神逐于息,毋以神运息。逐息则神散,运息则神摇。只要息息动荡,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觉凝然。”又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书说来说去,不出一个心息相依。起初须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虚空中悠扬宛转如游龙。片刻之后,即可放下(心念),顺其自然。若有杂念来,再心息相依,之后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静而得冲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则坏矣。”(《体真山人丹诀语录》)(二)第二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先天大道,神气合一。神无影,气无形,故神不可见,寄之于心;气不可得,求之于息。神气寓居于心息之内,心息是神气的寓所。欲将神气合一,必先将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经中喻为“龙虎”。丹经谓“龙情缠绵,虎性狰狞”,不过喻心息的燥动不宁。所谓“降龙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诀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驱龙就虎”者,即是以心去与息相依。虎(息)无情,龙(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动地去与息妙合,方为合法。以心调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钳制相依于“身外虚空”之中。心因息调而渐静,息因心静而渐平。盖此仅能降伏思虑,平心静气,尚不能达到“神气合一”。惟有不去做有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为的意识,不再去主动的调动,一任自呼自吸,阖辟自然,才能过渡到“心息相忘”。将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于一片虚空之中,身心与虚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内,自由无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属于“心息相依”,惟前是“有为法”,此属“无为法”耳。只有“心息相忘”(后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气才得合一。所以,“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层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能否进入“睡乡”,以及“大定真空”的关键,也是“阳生药产”、“烹药炼丹”的秘机。有修炼静功多年者,尚不能“阳生药产”,均以不能味此理耳。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云:“吾本无他术,为能定心故。”又云:“能静则金丹可坐而致也。”白玉蟾《玄关显秘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一身也。”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汪东亭也讲:“心息相依之功夫纯熟,必转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倘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验,但苟心息不能两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况定乎?”(三)第三口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定境,混混沌沌;睡乡,无思无虑。睡与定极为相似,故称睡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离定诀。“心息相依”纯熟,必须转入“心息相忘”,于空忘之中,不知不觉之内,恍惚间自然睡去。睡于“心息相忘”中产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验。若能迅速睡去,则去“定”境不远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门,是古今修炼之真功,是最简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处觅,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片刻之久,心息两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觉醒来,百骸调理,气血融和,精神舒畅,其妙难以形容。若工夫稍进,自然由睡而转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②,定从睡中产生。初学有睡无定,久修则有定无睡,终则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无异矣。故能睡着就是效验,能自然速睡尤妙。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炼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断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参同契》中云:“寝寐常相抱,觉悟候存亡。”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渐趋“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阳,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睡觉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睡觉是人体得到休息的主要方式,要想休息得好,睡姿很重要,但很多人的睡姿其实是不正确的,以下为分享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1
第一、养丹聚气
养丹聚气,就是丹田常养,常聚气,丹田此指下丹田,下丹田在脐下三指处的气海*。古人认为气海*是生气之源,聚气之所。修炼养丹聚气法,则元气益壮,百病不生。下丹田区域以气海*为中心设在小腹内。
练法:平身仰卧床上,枕高适度,全身放松,心平体正,两手掌心向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足尖外展呈八字型,两眼向上平视片刻,把光收回眼底,闭目合齿,舌抵上腭,开始做深长缓慢呼吸,吸气时想宇宙的真气从四面八方灌入脐下小腹处
呼气时想气从小腹处通过四肢、全身毛细孔向外发射,把病气射到天边,反复做深长缓慢呼吸24次后,转入自然呼吸。放弃吸射的意念。一切顺其自然的在床上静养一会。这时会出现全身膨胀或身体要腾起的一种漂浮感。这是气功态的自然反应,不要怕,这是好现象。
如果在练功中有睡意那就睡。睡醒时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继续练功。待全身有了气感后再坐起收功。收功慢慢睁开双眼坐于床上。两手搓热摩面、梳头、擦双耳、叩齿咽津、揉小腹、搓涌泉*、逐步由静转变为动。
第二、乾坤负抱
头朝南脚朝北,平身仰卧于床上,枕高适度,全身放松,心平体正,两掌心向内紧贴于两大腿外侧。两腿并拢,两眼向上平视片刻,把神光收回两眉中间,闭目合齿,舌平放于口腔内,开始做缓慢深长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想全身的骨头、肌肉随着呼气沿地平线展铺到天边。
这时你会感觉自己的身体像一层白雾平铺在大地上。有一种暖融融轻飘飘的舒适美感。吸气时意想自己的骨头、肌肉沿着地平线从天边慢慢的缩回。这样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做36次,静养一会,按第一式养丹聚气法收
第三、周天运转
练法:头朝南脚朝北,平身仰卧于床上,枕高适度,全身放松,心平体正,两手掌心向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脚自然分开于肩同宽,两眼想上平视片刻把神光收回两眉间.闭目合齿,舌抵上腭,开始做深长缓慢呼吸。
吸气时意想宇宙真气通过双足涌泉*、沿双腿直达两肩肩井*,过颈项直上头顶百会*。气是呼气时一意想真气从百会*过颈项、经肩井*两臂直达双手劳宫*再从双手劳宫*吸气经两臂、两肩肩井*过颈项直上头顶百会*。
呼气时意想真气从头顶百会* ,经两肩肩井*、沿 双腿直达两足涌泉*两呼两吸为一次共做36次。静养一会按第一式养丹聚气收**收功。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涌泉*和肩井*是人身体上下贯通的两个要*。涌泉*在两足掌心的前三分一处,肩井*在两肩陷中。大家都知道“井”之水来自泉。二者在人体上呈一直线,从井上俯视恰见涌泉,通过练功意念导引,井泉二水上下流动 ,带动全身的经脉畅通,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2
睡功是为了增加修炼时间,提高**。在睡觉时修炼(功)夫,道家有《蛰龙秘诀》专讲睡功,据说此法为陈抟老祖所传。
道家养生睡功的’姿势是:头靠东方而卧,侧着身体而眠。好像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
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气机自然**和平。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神与气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诀曰:“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肾。回光内视,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边侧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肾。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于下丹田之中,默数呼吸出入数,共数360息。
心息相依,神勿外驰,绵绵密密,不即不离。数过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之后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着力往前,挣12下,两腿往前用力伸。然后闭气腾身,玉枕、脚跟和手掌着床,其他部位悬空,闭一口气腾一次,连续腾身三次,而后还虚养静。
再向右边侧身,照前行功360息,够一周天之数。仍旧正身仰卧,两手握住外肾,照前行功,着力12下,向上闭息腾空三次,还虚养静。
最后,侧身用手抱住肾囊,神注下丹田,若存若亡。
一念不生,主静立极,先存后忘,入于混沌。
此种道家养生睡**,比较适合老年人炼习。运用得宜,则外肾温暖,而阳气再生。以后睡眠醒来之时,便有一阳初动的景象发生,此时应当用采取外药的功夫和炼精化气的口诀,再用“睡功秘诀”继续温养。临近天明之时,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数息,最后还虚养静。至此,则一宿之功完毕。
道家睡功三式的睡姿3
正确的睡觉方法
1、选择最佳睡姿。如今现代的医学认为,右侧卧的睡姿对人体的生理健康有益处,这是因为心脏偏于胸前左侧,右侧卧能让全身的肌肉放松,心胸不受到挤压,这样人们的呼吸也就顺畅了,从而能保证睡眠时全身的氧气供应。
2、最佳方向。不少学者认为,头朝南或北睡觉,顺着地磁南北方向,可产生生物磁化效应,使生物电加强,利于器官机能调整,易于身体健康。
3、最佳时间。一项调查表明,成人每天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不足4小时者发病率是前者的2倍,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不利于身体健康。
4、最佳温度。一般说,人在15-24℃的环境温度中,可获得安眠。
5、最佳枕高。枕头成人以10-15厘米高为佳,相当于睡者一肩高左右。
6、最佳床铺。从脊柱的生理弯曲要求而言,席梦思床、钢丝床都不是十分理想的睡床,最佳的是木板床,其次是棕棚床上垫上褥子。
睡觉气功入门呼吸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 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更多文章:

秦皇岛健身房收费标准(健身房一年大约多少钱啊本人学生秦皇岛)
2024年9月28日 16:27

日本学猫叫减肥法(恐怖片,我记得在一个屋子里面有很多女鬼,还有小男孩学猫叫,最后一点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爸爸,来了一个)
2025年7月26日 22:30

剧烈运动后姨妈血没了(昨天来大姨妈不知道 去爬山了 剧烈运动之后今天没了怎么办u)
2025年1月28日 20:24

俯卧撑音乐节奏(《爸爸回来了》中李小鹏背着奥利做俯卧撑时的背景音乐)
2025年7月18日 17:40

健身劲爆歌曲节奏感强的(健身音乐节奏感强的_这些劲爆歌曲等你来拿)
2024年9月11日 05:11

机器人9号 豆瓣(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美国电影 关于豆瓣评分最高的十部美国电影)
2023年12月28日 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