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和法拉第(怎么区分法拉第和奥斯特的实验啊)
本文目录
- 怎么区分法拉第和奥斯特的实验啊
- 伽利略、奥斯特、法拉第、魏格纳等人的研究成就是什么
- 磁棒绕着导线转动——法拉第发明原始电动机
- 奥斯特法拉第谁在前
- 奥斯特和法拉第各发现的什么 发现的电和磁的关系各是什么
- 法拉第与奥斯特有什么贡献
怎么区分法拉第和奥斯特的实验啊
高中的是把. 法拉第是“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是“电流的磁效应” 我们老师说:磁生电,电生磁,就是这两个实验. 这两个实验的实质能理解吗? 通俗版的: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线圈之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会产生电流,也就是磁生电 或者说是切割磁感线. 具体简单实验是把磁铁在线圈旁边拉来拉去拉近拉远的观察线圈连接着的电流计动不动的. 再观察多点就是动的幅度大不大呀往哪边动啊什么的. 之后就得到了右手定则. 引申原理应用:发电机——外力推着磁铁转然后固定线圈发电的.产生交变电流. 电流的磁效应是指:通电的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也就是电生磁 具体简单实验是把磁针放导线旁边通电断电直电交电的观察导线旁边靠着的磁针转不转的. 也有放线圈啊螺线管啊什么的. 再观察多点就是转的速度快不快呀往哪边转啊什么的. 之后就得到了右手螺旋定则.——用于线圈和螺线管,单导线是右手定则. 引申原理应用:电动机——外电接线圈然后磁铁推着机械运动的.需要交变电流. 两实验刚好相反.具体怎么把两个实验和两个人名联系起来记忆应该不用我解释的吧 有其他的实验不作解释.没记错的话课本上也就是这两个基本实验. P.s. 爪子定则可能会记错左右O(∩_∩)O~见谅.
伽利略、奥斯特、法拉第、魏格纳等人的研究成就是什么
1、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
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3、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闭旦郸测肝爻菲诧十超姜合线圈时,线圈中有电流产生从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4、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5、牛顿,通过苹果砸了自己的头,想到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呢,从此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从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沿着离心力—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概念的演化顺序,终于提出“万有引力”这个概念和词汇。
磁棒绕着导线转动——法拉第发明原始电动机
虽说科学家对静电现象有了不少认识,然而,使电作为一种能源而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动力,使人类进入一个电气化时代,却是从科学家开始发现和注意到电与磁的相互联系开始的。 1800年伏打发明电池以后,为揭开电与磁之间的奥秘提供了一把钥匙,因为电池可以使电流轻而易举地在铜丝中流动。 一天,在哥本哈根工作的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777~1851年)在研究电池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时.奇迹般地发现了原来电和磁之间还有特别“亲密”的关系。当时奥斯特正在做一项实验,工作台上摆着电池、铜丝和开关,在铜丝旁还偶然地摆着一个磁针。当他让电流通过铜丝时,却发现放在铜丝旁边的磁针竟哆哆嗦嗦抖动起来。他感到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他又反复实验了几次,在铜丝下与铜丝平行放一个磁针,当铜丝中有电流流过时,磁针又抖动起来。有趣的是,如果把磁针放在铜丝的上方并与其平行,铜丝中通过电流时,磁针摆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磁针与铜丝很接近时,磁针摆动的角度差不多有45度,当磁针逐渐离开铜丝时,随距离的增加,磁针摆动的角度也随之逐渐减小。 聪明的奥斯特从这些实验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和磁铁一样的磁力。1820年,奥斯特把这个重要发现公布后,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因为以往只知道磁铁具有磁力,现在发现电流也能产生磁力,这确是一件新鲜事。这一发现揭示了自然现象中存在着一种以往人们不知道的内在联系,那就是电能可以转换成磁能。 奥斯特的发现给年轻的法拉第以极大的启发,他也开始了电磁感应关系的实验。 法拉第是伦敦郊区一个贫民的儿子,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少年时在一个装订厂当小工,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科学书籍。法拉第不仅善于自学,而且自己动手的能力也非常强,常常设计出相当精彩的试验方法。他在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关系后,于1821年就开始了电磁实验。 他设计了一种很简单但却很能说明问题的实验装置:在一个盛水银的小缸里竖放一根笔直的磁棒,并先用蜡把磁棒的一端固定在小缸底。然后再往缸里注人水银,只让磁棒的顶端(北极)露出液面。接着他用一根导线穿过一个软木塞,把它浮在水银液面上。因为有这个软木塞,导线和磁棒之间就不会直接接触,而处于绝缘状态。然后,他用另一根导线与电池的一个极连接,并把它越过缸边插人水银中,再把穿在软木塞上的那根导线连接在电池的另一个极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可以通过开关而闭合或断开的电路,因为水银也是导电的。 法拉第设想,如果电能变成磁力,软木塞上的那根导线就会绕着磁棒转动。当他把电池开关合上时,导线果然绕着磁棒转起来。他又想,如果把磁棒的北极竖放在缸里,导线就有可能绕着磁棒的南极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试果真如此。法拉第高兴极了,但并不为此满足。 为了确证电力产生磁力的事实,法拉第又变换了一种实验方法:即把导线固定,使它不能转动,而将磁棒漂浮在水银中(水银比重大,铁棒可以浮起来),使磁棒的一端刚好露出水银液面。当在电路连接好后接通电路时,磁棒果然绕着导线转了起来。 这个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在能源动力发展史上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说明电力可以变成磁力,而且说明电磁可以变成使物体运动的机械能。他用这个原始方法做成的装置,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最原始的电动机。 不过法拉第当时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简单的东西将来会成为打败蒸汽机的“对手”。但他非常清楚,电力可以产生磁力。
奥斯特法拉第谁在前
法拉第在前。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了解到,法拉第是第一个发明发电机的人,使人们大规模用电成为了现实。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奥斯特和法拉第各发现的什么 发现的电和磁的关系各是什么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
法拉第与奥斯特有什么贡献
法拉第所研究的课题广泛多样,按编年顺序排列,有如下各方面:铁合金研究(1818-1824);氯和碳的化合物(1820);电磁转动(1821);气体液化(1823,1845);光学玻璃(1825-1831);苯的发明(1825);电磁感应现象(1831);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1832);电化学分解(1832年起);静电学,电介质(1835年起);气体放电(1835年);光、电和磁(1845年起);抗磁性(1845年起);“射线振动思想”(1846年起);重力和电(1849年起);时间和磁性(1857年起)。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运动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法拉第能够这样坚持10年矢志不渝地探索电磁感应现象,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他始终坚信自然界各种不同现象之间有着无限多的联系。也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继续研究当时已知的伏打电池的电、摩擦电、温差电、伽伐尼电、电磁感应电等各种电的同一性,1832年他发表了《《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性》》论文,用大量实验论证了“不管电的来源如何,它的本性都相同”的结论,从而扫除了人们在电的本性问题认识上的种种迷雾。为了说明电的本质,法拉第进行了电流通过酸、碱、盐的溶液的一系列实验,从而导致1833-1834年连续发现电解第一和第二定律,为现代电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第二定律还指明了存在基本电荷,电荷具有最小单位,成为支持电的离散性质的重要结论,对于导致基本电荷e的发现以及建立物质电结构的理论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正确描述实验事实,法拉第制定了迁移率、阴极、阳极、阴离子、阳离子、电解、电解质等许多概念、术语。在电与磁的统一性被证实之后,法拉第决心寻找光与电磁现象的联系。1845年他发现了原来没有旋光性的重玻璃在强磁场作用下产生旋光性,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发生偏转,此即磁致光效应,成为人类第一次认识到电磁现象与光现象间的关系。1846年他发表了《关于光振动的想法》一文,最早提出了光的电磁本质的思想。他曾设计并不畏艰苦地作过许多实验,试图发现重力和电的关系,寻找磁场对光源所发射光谱线的影响,寻找电对光的作用等等,由于当时实验条件所限,虽未获成功,但他的思想和观点完全正确,均为后人的实验所验证。法拉第是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磁力线、电力线的概念,在电磁感应、电化学、静电感应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力线思想,并第一次提出场的思想,建立了电场、磁场的概念,否定了超距作用观点。爱因斯坦曾指出,场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是自牛顿以来最重要的发现。麦克斯韦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法拉第的场的思想,为之找到了完美的数学表示形式从而建立了电磁场理论。法拉第对科学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纯朴无私的献身精神,连同他的杰出的科学贡献,永远为后人敬仰。 奥斯特科学成就 1.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在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 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奥斯特 2.其它方面的成就 奥斯特曾经对化学亲合力等作了研究。1822年他精密地测定了水的压缩系数值,论证了水的可压缩性。1823年他还对温差电作出了成功的研究。他对库仑扭秤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奥斯特在1825年最早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以致这项成就在冶金史上归属于德国化学家F.维勒(1827)。他最后一项研究是40年代末期对抗磁体的研究,试图用反极性的反感应效应来解释物质的抗磁性。同一时期M.法拉第在这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奥斯特及其法国的同辈。法拉第证明不存在所谓的反磁极。并用磁导率和磁力线的概念统一解释了磁性和抗磁性。不过,奥斯特研究抗磁体的方法仍具有很深的影响。 3.出版了《奥斯特科学论文》集 他的重要论文在1920年整理出版,书名是《奥斯特科学论文》。趣闻轶事 1.磁针的跳动,使他激动得摔了一跤 奥斯特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当务之急是怎样找到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他决心用实验来进行探索。 1819年上半年到1820年下半年,奥斯特一面担任电、磁学讲座的主讲,一面继续研究电、磁关系。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2.设立奥斯特奖章 奥斯特的功绩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1934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奥斯特奖章,来奖励教学有成绩的优秀物理教师
更多文章:

跳水世锦赛中国包揽金牌(跳水世界杯:中国队8金4银收官,居奖牌榜榜首,功臣都有些谁)
2024年10月24日 07:05

谁知道今天NBA状元秀沃尔的详细资料(最好从高中开始)?约什格林约翰沃尔的实力强吗
2024年10月25日 05:45

曼联c罗转会价格(复盘 | 回顾C罗职业生涯的五座金球奖,哪一年最让梅西服气)
2025年6月16日 09:10

辽宁男篮季后赛首个对手确定(辽宁男篮季后赛首个对手若是青岛男篮,杨鸣能够顺利晋级吗)
2024年12月24日 01:25

华盛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多少小时?现在是中国时间上午7点,美国是几点呢
2023年12月5日 12:20

2014年世界杯夺冠热门排名(2014年世界杯夺冠热门 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荷兰四队夺冠可能排序,并阐述理由)
2024年8月25日 09:55

比利亚雷亚尔埃梅里(比利亚雷亚尔在夺冠之后,究竟打了谁的脸)
2025年8月23日 01:10

底比斯的卡纳克阿蒙神庙(底比斯的卡纳克阿蒙神庙是在古埃及什么时期修建完成的)
2025年8月11日 07:20

欧洲杯四强战况(西班牙点球淘汰瑞士进欧洲杯4强,两方球队首发阵容如何)
2024年11月22日 16:50

中国小孩能进入霍格沃茨吗(中国的学生18岁还有可能被霍格沃茨录取吗)
2024年9月7日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