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面壁九年为什么没被饿死(达摩为什么要 面壁九年)
本文目录
- 达摩为什么要 面壁九年
- 达摩面壁九年,到底上为什么
- 刚去的少林寺,问个问题:达摩祖师面壁9年的原因是什么
- 菩提达摩祖师,他为何要面壁长达9年之久
- 达摩面壁九年为什么没被饿死
- 达摩祖师一坐就是9年不吃饭,科学怎么解释啊
- 达摩面壁九年真的没吃饭没喝水
达摩为什么要 面壁九年
一、达摩面壁,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进行修性坐禅。
二、相传达摩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的修性坐禅。
三、达摩祖师,原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一、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入定后,洞内静若无人,飞鸟竟要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巢*来。“入定”是指坐禅到一定程度,思想高度集中,排除了一切恶念、邪念、难念,外界的一切,对他都没有干扰,这是形容高僧修禅的高度造诣。
“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四肢,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继续坐禅。就这样,入定,开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面壁了l0年(或9年),后来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
二、达摩在石洞里面壁l0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始至今日,遗址犹存。达摩面壁l0***迹,为历代人民所敬佩。
达摩面壁九年,到底上为什么
这与禅宗的教义宗旨有关:释迦牟尼说:吾有**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来迦叶被誉为禅宗的初祖,禅宗的流传教化传承都是师父与徒弟间心心相传的,这就要求弟子的根性能与师傅相同,才能回领悟其中道理。正想当初的拈花一笑时的样子,只有释迦佛和迦叶明白其中道理一样,很多人因根性不同不解其意。 达摩西来为传**,因此也希望找一个根性具足的弟子,虽然面壁9年间求法者络绎不绝,但是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弟子。直到神光雪中断臂求法,感动了达摩才从山洞中走出来,因此他面壁九年。
刚去的少林寺,问个问题:达摩祖师面壁9年的原因是什么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528)出生于南印度一个婆罗门姓家庭,据说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修大乘佛法。梁武帝年间(一说520年,一说527年),从印度航海来到中国广州。刺史萧昂将此事上奏了梁武帝,随即梁武帝派遣使者前往广州迎请达摩到当时的首都南京。 达摩一到南京,梁武帝便请达摩进宫。梁武帝问达摩:“我即位以来,建造寺庙、译写佛经、度僧、造像不计其数,我为佛教所做的这些事不知有多少功德?”达摩回答说:“并无功德。”梁武帝又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回答说:“这些都是有为之事,就如影子随形一样,虽有非实,因此不是实在的功德。”梁武帝又问:“怎样才是实在的功德呢?”达摩回答说:“本源心性应清净,自证自悟才能圆满,不必向世俗迷界去求,这才是实在的功德。”接着,梁武帝又问:“什么是佛教真理的第一义?”达摩回答说:“廓然无圣,哪有什么至尊。”梁武帝又问:“你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至尊,站在我面前的你,不就是尊贵的人么?”达摩回答说:“不知道。” 由于梁武帝不能参悟达摩的禅机,达摩便辞别梁武帝渡江去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达9年。 梁武帝将他与达摩对答一事告诉了宝志禅师,宝志禅师问:“陛下不知道此人吗?”梁武帝回答说:“不知道”。宝志说:“他是观音菩萨,是来传释迦牟尼的心印。”梁武帝听后深感后悔,忙派遣使者去请,宝志感叹地说:“不要说陛下派个使者去请,即令全国的人去请,他也是不会回来的。” 达摩被中国禅宗奉为“西天第二十八祖”和“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西来中国何意?这是历代禅门学人参究的一个重要话头(即题目),不可说,但又不能不说。他来传释迎牟尼心印,表现出廓然无圣,非圣非凡,非心非佛,非有非无,无有无无,绝对本体,超越言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达摩的禅法是以“壁观”为中心的“二入四行说”。所谓“二入”即“理入”和“行入”,理入意思是对大乘佛教理论的思考,行人即是实践。两者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法行)即是壁观坐禅的实践方法。也就是通过壁观安心,达到外止诸缘(排除外界烦恼的干扰),内心无喘(观照自己的本心而无障蔽),心如墙壁(心不动如死灰),可以人道。“二入四行”禅法的特点是先在启发信仰时不离佛教的标准,即所谓“藉教悟宗”,然后不再凭借言教,而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菩提达摩祖师,他为何要面壁长达9年之久
面壁,对于佛**来说,是一种严肃庄重的事情,是静修参禅做功课的重要方式。一个人面对墙壁,没有人跟他说话,一定难熬那无穷无尽的无聊的时光。崇佛者,为了成佛悟道,愿意苦修的,吃一点寂寞无聊的苦,他们是不在意的。对于一般象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那就是苦难当头,苦不堪言的事情。难怪学生犯了校规,老师要用“面壁”来惩罚学生的。学生们也都怕吃苦,“也就再也不敢了”!
“达摩面壁”,是一个流传很广,很久的一个故事。故事是禅僧的前辈们编的。故事说:
二十八代佛祖菩提达摩,在梁武帝时代,从印度出发,渡海东行,到了广州。到了广州,达摩舍筏登岸,就受到了剌史萧昂的欢迎。随后,达摩他来到金陵,见到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是一位舍身同泰寺、笃信佛教的天子,达摩以为梁武帝是一位“堪称法器”的大士,就使出了禅家的机锋,与梁武帝说法。
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云:廓然元圣。帝云:对朕者谁?摩云:不识。帝不契。
梁武帝听了达摩两句没头没脑的话,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达摩因此大失所望。只好化苇为舟,渡江北去,跑到嵩山少林寺去了。达摩在在那里面壁而坐,一坐就是九年。达摩默坐静想,连小鸟在肩上筑巢都没有察觉。最后西去回老家南天竺去了。
“达摩面壁”,一坐就是九年,真的是绝世的坐功!难怪“达摩面壁”成为佛门的佳话,成为想成佛的人的模仿学习的精神榜样。且不说面壁能悟出多少禅理佛道,只是坐在一堵墙壁面前,远离生动活泼,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红尘滚滚的人生,在那里苦思冥想,苦不堪言地煎熬,就已经是佛法罩身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可想“面壁”这样的**苦修,要克服多少物质的诱惑,战胜多少精神的折磨,是一件多么高不可攀的壮举。
哲人说,人生总有七八不如意。因此,在你被各种苦闷烦恼困拢的时候,躲开人群,对着墙壁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或者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一通,或许可以借此渡过那段难以越过的坎坷。面壁一下两下,自我调节一下心态还是很有意义的。
达摩面壁九年为什么没被饿死
达摩面壁的故事完全是后人杜撰的。只是表达一种佛学修炼的信念。
那么长的时间,不吃不喝也不睡觉,整日端坐在石洞里,这根本不符合生理常识。而且,今天的达摩洞里所谓的影壁,其实只是一些轮廓模糊的石纹线条。这可能是后人钦敬达摩面壁九年的坚定信念,根据石壁的自然纹理和形态,逐渐揣度描摹而成的。
据史书记载,达摩是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黑达摩像的嫡传弟子。得法以后,到中国传法。后来他几经流浪,终于到达了少林寺。这处于山脚下密林深处的小寺庙与世隔绝,正是僧人修炼的好地方。达摩决定留在这里。他在庙后面山坡上发现了一个小山洞。这个石洞大概有3米高、6米长,方方的洞门,正好朝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达摩就在这里修行坐禅。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苦心修炼。洞内静若无人,时间长了,小鸟竟然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了巢*。达摩在山洞里待了九年,修炼到了佛教的终极。
有学者提出,“面壁九年”说法的真正原因是达摩所传的禅。以《楞伽经》为依据,他提出“理入”和“行出”的修行方法。所谓“理入”就是“壁观”。有人把“壁观”理解为“面壁静观”,于是就产生了“面壁九年”的说法。所谓“面壁”,是比喻通过修行,使人心如墙壁、不偏不倚。
达摩祖师一坐就是9年不吃饭,科学怎么解释啊
四、少林寺“面壁九年”是讹传,只住过三月。 说明:1、如果达摩还欠缺“面壁九年”的火候,他根本没资格来中国,他应该“在印度面壁九年”之后再来中国!如果达摩还欠缺“面壁九年”的火候,他却厚着脸皮来中国弘法,竟然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补缺不足,说明他是欺世盗名的骗子。2、就连砍柴的“农民工”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用《金刚经》的教导下(破柴踏碓八月余日),都没用“面壁九年”就成了“中国禅宗六祖”,“西天二十八祖”(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怎么可能需要“面壁九年”呢?! 3、达摩大师自称“南天竺一乘宗”是以四卷本《楞伽经》为宗旨,来传播印度“佛心宗”禅学的。达摩的这种禅法与当时北中国所行的各类禅学、尤其以宗教实践为根本的僧稠一系“四念处法”的禅学不同,矛盾斗争十分激烈。僧稠(479-560年)实践的是长期在北方流行的以“四念处法”为中心的禅法,而达摩则实行“破邪宗,显佛性、见性成佛”的禅法。 4、四念处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样“观”,“次第”清楚,对象明确,其实是“心神向外,迷失自性”的妄想执着,这样的“禅法”就是“有修无证”(不能实现明心见性)的魔法。慧能大师《坛经》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5、达摩禅法,以“破邪宗、彰显法性,见性成佛”为宗,以“无所得心悟入实相”(显现出来自性降妖除魔的概然神态)即是入禅。达摩禅法,除了要知道什么是“无为法与有为法、法船与彼岸、照妖镜与金箍棒”,还要“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的言行显现出来自性“与佛无二”的本来面目。这样的“佛心印”传承,被“知解宗徒与魔子魔孙”称为只有“上根利器”才可领受;对于“谤佛毁法的魔子魔孙”来说,确实“理性难通”。 6、面对达摩格格不入的反调,不仅其他禅学派反对达摩禅,就是文学之士也“多不齿之”。于此可见达摩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无有立足之处,以僧稠及其弟子为主导的少林寺根本不会让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的。达摩到少林寺三个月后,等人们了解了达摩的禅法后,那么达摩的去留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达摩面壁九年真的没吃饭没喝水
类似道家的辟谷,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吃不喝。宇宙中充满着各种能量,世间虽有辟谷之事,但达摩面壁九年也吃饭。辟谷是真的存在的。佛在
更多文章:

湖人主帅满意两中锋试训(自由市场上还有诺阿,戈塔特,内内等中锋,为何湖人选择了霍华德)
2024年11月21日 14:23

沙特阿拉伯与中国关系(这个国家与我过有着千年的友谊,为何这国家为何不允许女性驾驶车辆)
2025年9月22日 22:33

煜字做名字会不会太大煜字是一般人压不住吗?明煜辰这个名字的含义
2025年7月6日 00:35

世界杯足球比赛的合作风采(叙述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比赛带来的启示足球的价值是什么)
2024年10月11日 07:10

cba各队队长名单?广州队队长韦世豪近日举行婚礼,现场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2025年6月18日 00:20

麦克海尔凯尔特人(现火箭教练麦克海尔曾是一名伟大的球员,他曾效力哪些球队,获得过哪些功绩)
2025年5月30日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