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比赛机制(奥运会排球赛的奥运会竞赛规则)
本文目录
- 奥运会排球赛的奥运会竞赛规则
- 击败韩国队,中国女排拿下世界联赛“开门红”,我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如何
- 女排的大冠军杯比赛,是什么级别的比赛
- 打排球的规则
- 郎平的“三项改革”
- 女排奥运名额怎么产生
- 排球赛每场比赛时间是多少
- 排球比赛中队员轮换的顺序是
- 打排球的基本规则(轮转)
- 排球比赛中两点换三点是什么意思,教练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
奥运会排球赛的奥运会竞赛规则
排球是一项集体比赛项目,每队由12名队员组成,两队各派6名队员在由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
比赛的目的是各队遵照规则,将球击过球网,使其落在对方场区的地面上,而防止球落在本方场区的地
面上。每队可击球3次(拦网触球除外),将球击回对方场区。
比赛由发球开始,发球队员击球使其从网上飞至对方场区,比赛由此连续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一队不能合法地将球击回对方场区。
排球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三局的队胜一场。比赛中,某队胜1球,即得1分(每球得分制)。接发球队胜1球时得1分,同时获得发球权,队员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每局比赛(决胜局第五局除外)先得2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为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24、27∶25)为止。决胜局先得15分并同时领先对手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16∶14、17∶15)为止。 排球比赛的各队可以在最后确认的12名队员中选择1名作为自由防守队员(Libero)。自由防守队员身着区别于其他队员颜色的服装。 比赛前,自由防守队员必须登记在记分表上,并在旁边注明“L”字样,其号码必须登记在第一局上场阵容位置表上。 自由防守队员仅作为特殊的后排队员参加比赛,在任何位置上(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都不得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自由防守队员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 自由防守队员在前场区进行上手传球且所传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时,其同伴不得在高于球网处完成对该球的进攻性击球。
击败韩国队,中国女排拿下世界联赛“开门红”,我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如何
击败韩国队,中国女排拿下世界联赛“开门红”,我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如何?中国女排现在技术进步非常大,而且他们在一系列的训练中,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中国女排实力非常雄厚,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第一,中国女排有非常好的战术体系,而且已经完全成熟,所以在实际比赛中,往往能够起到克敌制胜的良好作用:
中国女排之所以整体实力强大,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他们的战术体系非常完善,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战术体系方面,主要是郎平教练来进行布置,他在整个的战术体系上,采用了非常好的方法,所以能够在比赛中占据优势。中国这一套打法属于高低结合,快慢结合,所以能够非常灵活,破解任何一个球队进攻模式。这一点郎平教练居功至伟,她让中国女排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阵容和体系,从而在战术上能够取得优势,让中国女排整体实力,有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
第二,中国女排在高度上占据非常大优势,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从而获得比赛胜利:
中国女排是一个比较有高度的队伍,这在排球运动中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占据高度优势的话,那么在拦网方面就会取得更大优势。而且拥有高度的中国女排,在扣篮方面也会成功率更高,这样就能够起到,攻守平衡的效果。这也是中国女排,整体实力强悍的一个体现,如果经常看中国女排比赛的球迷,就会了解中国女排在高度上占据完全优势,面对任何一个球队,都会非常有攻击性。
第三,中国女排主力和替补实力比较均衡,从而让中国女排战斗力极强:
一个球队不仅仅要靠主力球员,同时也要依赖替补球员。因为长期比赛下来难免有伤病情况,所以说如果替补球员实力一般的话,那么整个球队实力就会受到巨大影响。中国女排主力球员实力非常强悍,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女排替补球员的实力,也非常可观。在这样情况下,任何比赛中国女排都拥有着非常灵活的用人机制,从而能够保持最强战斗力,体能也会比较完善,这样战斗力也就会更强。这就是中国女排整体实力情况,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取得辉煌成绩,那是因为每一个点上,我们都有着非常强悍的优势。
女排的大冠军杯比赛,是什么级别的比赛
女排一直以来都是国人的骄傲,就在2017年女排在郎平的带队下夺得了排球大冠军杯这项赛事的冠军,朱婷也再一次成为了本赛事的MVP,时隔16年再一次回到冠军的宝座,全国人名为之喝彩,但是很多观众却浑然不知大冠军杯赛事的级别是怎样的,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女排大冠军杯这个赛事的级别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都知道女排每年举行的赛事很多比如:世界女排锦标赛、女排世界杯、奥运会女排赛、这些赛事是国际排球的最高级别的比赛,但是大冠军杯这项比赛跟以上的三项比赛处于一种平等的级别,构成了一种等立的关系。
其次大冠军杯于1993年日本设立的重大赛事,举办的时间是跟足球世界杯、奥运会一样,都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的比赛,从时间上看就可以看出这项比赛的含金量之高,这项赛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每一个奥运周期内年年都有大赛举行,但是要想参加大冠军杯这项比赛条件也相对于比较苛刻,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才有资格参加:男、女排队伍包括上届奥运会排名最高的四支洲际锦标赛冠军球队、东道主和一支持外卡参赛的球队;
大冠军杯采用的比赛机制跟世界杯相同,都是采用单循环模式的,众多球队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对抗比赛,每场获得胜利的球队会获得积分,比赛总共有五次循环比赛,在这五场的循环比赛中获得的积分总数在参赛队伍中最多的一支球队,则是这项比赛的冠军,可以说这样的机制使得比赛十分的激烈;这项比赛也就成为了奥运会之后关注度相对较高的一个赛事。
上面的就是对女排大冠军杯比赛的介绍,作为女排球迷就不要再被问到大冠军杯比赛是什么级别的比赛这样的话题,而发生不知道怎么回答的尴尬场面了!
打排球的规则
技术动作的要求
1,发球:
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须先轮转 ,1号位队员在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击出。
发球离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标志杆、其他障碍物,发球不过网或球落在对方界外均为发球失误,失发球权。
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连续发球。
2,触球:
队员可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现捞、捧、推、掷球的情况则被判为持球。
每队最多触球3次(拦网除外) ,如果 1 个队员连续触球多于 1 次(拦网除外),被判为连击。
同队2个队员同时触球作为2次触球。
但双方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后均再可击球3次。
3,进攻性击球:
直接向对方场区的击球为进攻性击球。
前排队员可在本场区对任何高度的球作进攻性击球。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的前场区只能作整个球体不高于球网上沿的进攻性击球,但在进攻线后起跳则可击任何高度的球。
4,过网:
队员不得过网击球,但击球点在本场区,球离手后手随球过网不判过网犯规。
对方击球前 ,拦网队员手触及对方场区上空的球,判拦网队员过网犯规。
当对方队员击球后,许可在对方场区拦网。
5,过中线:
队员身体任何部位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地面即判过中线犯规。
但一脚或双脚的一部分踏过中线,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线上或在中线上空则不判犯规。
队员可伸手在网下击球,但不得阻碍对方队员。
6,拦网:
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
在1次拦网中,球可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 、头或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均算1次拦网。
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球后 ,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扩展资料:
位置
球员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种技术--发球、一传(接发球)、二传(举球、托球)、扣球、拦网、救球,而是通常根据球队的战术,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专长。最常见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种位置:攻手(分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传手和自由人(专职防守的球员)。
为了有效阻挡对方的进攻,并在对方有足够反应时间之前将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弹回对方场地, 一般来说由身材较高且弹跳力好的球员担当攻手。
二传手:二传手的职责在于组织全队的进攻,他们负责在二传时将球送至让攻手最适宜扣球的位置。二传手必须有能力和扣球队员组合出多种变化以破坏对方的防守。移动快速、传球精准是一个二传手的必备素质。一位好的举球员可串起全队的攻势,并且必须相当了解队上各攻击手的特性与习惯,在比赛中更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与思维。
另外,在某些时候二传手也必须扮演攻击手角色,所以除了练习举球技巧外,二传手也必须具备些许长球攻击能力,所以一位优秀的二传手的训练与养成也是相当辛苦的,因此一个好的二传手是整支队伍的灵魂。
自由人: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接发球和扣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队最快的反应速度和最好的一传技术。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网前进攻或防守(规则不允许),可以由一传技术好的矮个子球员胜任。在比赛中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
自由人的替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但两次的替换之间必须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换下场者将其替换下场。替换的时间必须在裁判吹哨示意发球前做更换。特别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赛中的两次上场可以替换不同的球员。每一局开始前,自由人不得先进场,必须等第二裁判核对先发球员后才可替换进场。
副攻手:副攻手是经常在靠近二传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员。副攻手专职拦网,因为他们必须阻挡来自对方副攻手的快攻,并且需要从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以组织双人拦网。通常副攻手是队中最高的球员,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术。
主攻手:主攻手是在靠近标志杆的位置进攻的球员。由于大多数传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长的助跑,有时甚至从边线外开始助跑。在进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强力扣杀得分,但有时也要求以斜线助跑和快攻来扰乱对方的防守。
主攻手还需要掌握一传技术,因为在对方发球时他们通常作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传点。惯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4号位(前排左侧)进攻,相对的,惯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适合在2号位(前排右侧)进攻。
参考资料:
排球-百度百科
郎平的“三项改革”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8月2日中国女排以小组赛2胜3负战绩,无缘晋级淘汰赛,结束了此次奥运之旅。作为卫冕冠军的中国女排背负着荣耀和压力走进赛场,却遗憾未能进入八强。巨大的压力、朱婷和颜妮两位攻防核心的伤病,让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前三场比赛中接连失利。但姑娘们并未因此丧失斗志,在接下来的两场小组赛中,连续打出两个3:0,赢下荣誉之战。尽管成绩略有遗憾,但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关注女排的人。
怎样看待女排的东京之战,前中国女排队员、奥运冠军赵蕊蕊、冯坤对中国女排在本次奥运会中的表现作了分析。
1. 输球不代表中国女排整体实力下滑,女排队员们没有打出自己真实的水平,尤其是与俄罗斯对战时,领先情况下丢掉胜利,非常可惜。作为卫冕冠军,所有对手都会重点研究你,她们的压力太大了。
2. 过去几年中,中国女排以朱婷为核心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攻防体系,对于朱婷的过分依赖, 当朱婷出现了伤病或发挥失常现象,其他队员很难替代朱婷的核心位置或适应没有核心的新打法。也是此次奥运会女排发挥失常的原因之一。
从她们的角度分析可以感受到女排队员一方面是面对压力的心态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过于依赖核心主力,战术有些单一,应变能力有限。
排球,作为一种需要团队集体作战的项目,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电影《夺冠》中郎平阐述了她带队的三项改革:
1.从原来只有几个人的主力队员到几十人的大国家队。
2.训练各环节在全球内聘请最优秀的教练。
3.不分主力、替补,全面带队伍。
郎平倡导的“大国家队”概念,扩大集训规模,考察和锻炼更多后起之秀,她的观点就是:吸纳更多年轻、有天赋的选手,在球队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国家队的大门向所有积极向上、具备条件的运动员敞开,包括一些身体技术状态、训练比赛态度好的老队员。这种策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选手、梯队队员,也构建了良性的竞争机制,让每一个有潜力、有实力、能吃苦的队员被看见。中国女排也得以度过了青黄不接的困境,尝到了新人涌现的甜头。
“在全球内聘请最优秀的教练”,强调要想带出好队员,必须要打开国门,吸纳优秀的教练和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所谓“名师出高徒”,不论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能够训练出好球员,带出好队伍就应该主动吸纳和学习。
印象最深的是“全面带队伍”的观点,她说队伍里没有主角和非主角之分,只有“首发”和“非首发”之分。强调在一个阵容庞大的集体中,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根据团队的需要随时调整身份与角色,随时要在“首发”与“非首发”之间变换。这就对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人都需要不断夯实自己,拥有站在第一梯队的底气和实力。这对激励每一个队员的潜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成为“首发”何其不易,面对纷繁复杂的场上局势,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拥有一招制胜的勇气,组织全局的领导力。如果说有实力成为“首发”,能够让人找到成就感,获得闪耀的光环,那么,随时能够接纳可能成为替补的现实也是对人心态的一种巨大考验。
“首发”与“非首发”这是针对不同对手建构场上阵营的最佳方案,但是要想达成这样的理想,让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首发”与“非首发”之间转换,并且能够保证场上队员的随时变通和配合,这又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和长时间的磨合,最重要的是人才是关键:有多少个队员能够拥有朱婷的实力呢,有时候并不是练的问题,而是有很多不以人力为转移的因素。所以,尽管有很好的策略,也有努力方向,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女排还是以朱婷为核心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攻防体系,因为对朱婷的依赖, 当朱婷出现了伤病或发挥失常现象时,其他“非首发”是难以转换成“首发”来替代朱婷的核心位置。那么,如果无人替代,是否可以策划没有朱婷时,能否建构一种新的策略和打法呢。集体项目,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变数,各种不同的对手。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人才、顶尖人才的缺乏,如果还有一个能够和朱婷一样实力相当的核心,是否就能够应对更多的挑战呢。
体育是竞技运动,也不是说奋斗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他的圆满需要许许多多的综合条件。面对遗憾,需要分析问题,诊断问题,针对问题去不断完善,向着不断完善的未来去精进。但是面对每一个队员,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无论输赢永不放弃、永远将集体置于个人之上的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值得永远被鼓励与赞美。
不论理想是否能够达成现实,但是,郎平的三项改革却给中国女排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三项改革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对于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应该如何着眼长远去谋划,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人才梯队;对于人的培养,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能量,激励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首发”,并随时担负起集体赋予的重任,同时,当团队有需要的时候,全然接纳“非首发”,并成为坚不可摧的强大后盾;要想干成一份事业,应该敞开胸怀,打开视野,广纳优质资源,成就最终理想。
不仅喜欢郎平的拼劲,更喜欢她身上那种智慧与理性。
在里约奥运会拿下冠军后,郎平对媒体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不是只有金牌才配得上掌声,体育的拼搏精神也值得我们为之欢呼。但是,不能空谈精神,还要脚踏实地。
《夺冠》中她让队员们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打出自己的排球,要她们好好享受体育本身。这也是她自我生命的感悟,只有真正去享受这个过程,才会由内而外去尊重、理解、认同并为之全力以赴,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精彩。
女排奥运名额怎么产生
奥运会女排名额产生介绍如下:
奥运会女排名额是指每个国家及地区在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中参赛的名额。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奥运会女排名额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参赛国家数量、选派球队的标准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奥运会女排名额的设置和规定。
一、参赛国家数量
1、首先,奥运会女排比赛的参赛国家数量是有限的。国际排联根据各国家和地区的排球水平、国际比赛表现等因素,确定每届奥运会女排比赛的参赛名额。通常,参赛国家数量在12到16个左右。这样的限制可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2、其次,参赛国家数量的确定还考虑了地域和国际排球发展的平衡。国际排联努力确保各地区的代表队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女排比赛,以推动排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
3、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国际排联还允许一些非传统排球强国的代表队获得参赛资格。这种做法旨在促进全球排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国际交流。
二、选派球队的标准
1、奥运会女排名额的选拔标准是各国家和地区内部的选拔机制。通常情况下,国家排球协会会组织选拔赛或选拔训练,以确定最优秀的球员组成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女排比赛。
2、选派球队的标准包括技术能力、竞技实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严格选拔的球员才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女排比赛,这也体现了奥运会的高水平和竞争激烈性。
3、此外,选派球队的标准还受到国际排球联合会的监督和审核。国际排联要求各国家和地区的选派机制公正、透明,以确保每个代表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影响因素
1、影响奥运会女排名额的因素包括奥运会历史成绩、排名和国际比赛成绩等。表现出色的国家和地区在获得参赛资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2、此外,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也会影响奥运会女排名额的分配。如有新兴排球强国的崛起,可能会导致传统强队的名额减少,以反映全球排球实力的变化。
3、另外,国际排联也会根据奥运会的发展和运动员的需求来调整女排名额。例如,如果女排比赛受到特殊关注或竞争激烈程度增加,国际排联可能会增加名额,以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
总结:
奥运会女排名额是根据参赛国家数量、选派球队的标准和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的。它既体现了奥运会的公平竞争原则,又考虑了排球运动的全球发展和平衡。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女排名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女子排球的发展和推广。
排球赛每场比赛时间是多少
排球比赛没有时间限制。
排球比赛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 ,才胜1局。
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扩展资料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 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
1964年以后,随着排球规则的修改,使扣球与拦网的空中之争日趋激烈,单纯以力量或技巧的进攻最后都归于失败。在1969年和1970年的世界大赛上,高度派以其高举高打、高拦高扣连获世界冠军。
排球比赛中队员轮换的顺序是
排球比赛中,队员的轮换顺序通常遵循以下规则:按照原始出场阵容依次进行轮换,以确保每位队员都有机会参与比赛并保持队伍的平衡。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描述排球比赛队员轮换顺序。
1.起始阵容
比赛开始时,每支队伍将派出一套起始阵容。这个起始阵容根据教练和队员的决策,并且通常是根据队员的实力、技术特点和对手的优劣势来确定的。这个阵容中的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责任。
2.顺时针轮换
排球比赛中的队员轮换通常是顺时针进行的。也就是说,从起始阵容中的某一位置开始,队员会依次顺时针移动到下一个位置,直到回到起始位置。这种轮换方式有助于保持队伍的平衡和连贯性。
3.满轮换
满轮换是指当队员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轮换一周后,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过程被称为“一轮”或“满轮换”。在一轮结束后,队员的轮换顺序可以重新开始,或者根据教练的策略进行调整。
4.替补队员的轮换
除了起始阵容外,排球比赛中通常还有替补队员。这些替补队员可以在比赛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轮换。替补队员可以通过替换起始阵容中的队员,或者直接进入比赛场地,从而参与到比赛中。
5.战术轮换和调整
在排球比赛中,队员的轮换顺序可能会受到战术和比赛情况的影响。教练可以根据比赛的进展、对手的强弱以及队员状态的变化来进行轮换和调整。例如,教练可能会安排更具攻击性的队员在关键时刻上场,或者在防守需要加强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总结:
排球比赛中的队员轮换顺序遵循原始出场阵容的顺序,通常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直到完成一轮轮换。在比赛过程中,替补队员也有机会参与比赛,并且轮换顺序可以根据战术和比赛情况进行调整。这样的轮换机制可以保持队伍的平衡和连贯性,使每位队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打排球的基本规则(轮转)
排球比赛规则:
1.排球运动介绍
排球运动由两队各六名选手组成,但是现在增设了自由人,该运动的目的在于使击出的球稍高于网前伸出的双手,从而使球落入对方的半场而得分。
每队的球员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三名网前选手和三名靠近底线的选手。每一方击球过网不得超过三次,原则上一名攻击手将和一名队友在网前拦截,阻止球落入本方半场并可以通过拦截直接得分。
简单来说,运动员不得持球,不得连续击球两次。他们可以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击球,但是如果球从球员身上的某一部位弹到另一部位时,将被认作是两次击球,按违例计算。如果球员在界外击球或击球时身体的某一部位触网将被判失分。
2.发球
每方的六名球员按顺时针方向轮流发球。每次本队获得发球权后由发球球员在本方半场的右后角将球发入对方半场重新开始比赛。发球球员可以用上手或下手发球,用拳,伸开的五指或是手臂来都可以。发球可以在底线后的任一处开球,但是规则又允许进行跳发球的队员在落下时进入场内。排球可以落入对方半场的任何一处,该发球队员将继续发球直至本队失去发球权。
3.得分
在新的得分规则下,一方在获得发球权时同时得分,即所谓的每球得分制。比赛由五局构成。在前四局的比赛中,获胜的一方必须达到25分,或在此基础上比对方高出两分。在第五局的比赛中获胜一方只需达到15分,或在此基础上比对方高出两分。
4.自由人
新设置的自由人将是一名防守专家,可以在后排进行任意的替换,帮助本队抵御对手的进攻。自由人不得发球,拦网或是绕到前排,所以一般由一名身材矮小但是动作灵活的,能够迅速倒地救球使得比赛得以继续的球员担纲。自由人可以自由替换,为了易于区别,自由人将穿上与其他球员不同颜色的衣服。
5.换人
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中也有换人机制,教练员需待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在比赛期间强球队发好施令,包括替换自由人。简练每局比赛中只有6次替换队员的机会,替补队友可以换下场上任何一名队员或者被相同队员替换。
6.其它规则
1.只有前排的球员方可拦网。
2.球员可在球越过网之前进行拦截,但是不得触网或是干扰对手。
3.拦网不算作一次击球。
4.球不得触网,也不得碰到同队的队友。
5.每个队在每局的比赛中都有两次的暂停机会。
排球比赛中两点换三点是什么意思,教练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
现在喜欢看排球比赛的观众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的成绩好,多次夺得冠军,为国家挣得了荣誉。大家从看排球比赛中获得了民族自豪感。在观看比赛时经常会听到解说员说“两点换三点”。那么,两点换三点是什么意思呢?
“两点换三点” 是排球比赛中的一种战术,主要是为了保证前排有三个进攻点。
排球比赛中,每一方场地分为六个位置,从左到右前排位置为4、3、2,后排为5、6、1。
每一方的发球都是有固定秩序的。开赛前要把发球的秩序表交给裁判。当己方发球,己方得分时,不用变换位置。当己方发球对方得分时,发球这一方就要按顺时针方向变换位置,2号位队员到1号位,1号位队员到6号位。换句话说场上的每一个号位都会轮到。
当二传位于4号位,接应位于1号位时,前排进攻就只有3号位与2号位两个点了,就是 “两点” 。为了保障前排有三个点的进攻位,这时就会启用“ 两点换三点 ”的战术。用替补接应换下4号位主力二传,用替补二传换下1号位主力接应。这样前排就形成了,接应、主攻、副攻三个进攻点,这就是 “三点攻” 。
以世锦赛期间中国女排国家队的球员为例,当丁霞位于4号位,龚翔宇位于1号位时,如果要用 “两点换三点” 的战术,那么曾春蕾就会换下丁霞,姚笛就会换下龚翔宇。
“两点换三点”战术要根据本队节奏与场上情况来决定用还是不用。
所谓“两点换三点”是排球中的一种战术。 排球场上,六个球员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都有各自的编号,并且分为两排,前排编号为4,3,2,后排为5,6,1。 发球开局是有顺序的,从右下角的1号位也就是后排主攻位置开始。倘若己方发球得分,站位顺序不变。倘若对手得分,那就要以顺时针的顺序移动一格,后排向左或向上,前排向右或向下。
但是当4号位也就是前排第一个位置是二传手时,那他右边两位理应是一号主攻和一号副攻,这样一来前排只有两个攻击点。此时就可以“发动”战术“两点换三点”,用替补接应换下处于前排的二传,替补二传换下后排的接应,简单的说就是换人战术重新调整阵容位置,补充前排火力。 国家队主力二传丁霞,主力接应龚翔宇。替补姚笛,曾春蕾。用这四个人来举例,当丁霞因为前一轮发球局未得分不得不顶到前排时,原本的接应龚翔宇到了后排,此时换上替补二传姚笛接替龚翔宇的位置,替补接应曾春蕾顶替丁霞的位置。那么场上的排阵又回到了前排三攻击点的状态。
所谓二点、三点,是指前排攻击点的数量。
当二传手在前排时就是二点攻,当二传手在后排时就是三点攻。显然,前排三点攻比二点攻更不好拦防。
二点换三点,就是通过换人让前排由二点攻变成三点攻。
怎么换呢?简单地用一名攻手把二传换下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二传是排球场上的组织者和指挥官,比篮球的控卫更重要,几乎片刻都离不开。
因此“二点换三点”必须是二换二,在换下前排二传的同时还要换下后排的接应。当然,不是二传换二传,接应换接应,而是交错替换,即前排——替补接应换下主力二传,后排——替补二传换下主力接应。
那么,前排二点攻时是否一定要换成三点攻呢?
那倒也不一定。如果前排二点攻能下球,打得挺顺利,通常不会“二点换三点”。
因此,大多数球队一般不会主动使用这一战术,只有当前排二点攻使局面不利时才被迫采用。
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的二点换三点战术十分成功,对于咱们最终捧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替补和先发水平相差较大的话,二点换三点战术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2点换3点战术就是:
排球前排进攻的威力远远大于后排,前排三名球员的进攻令防守一方难以 布置有效拦防。当二传手轮转到前排4号位时,前排只剩下主、付攻各一人2名进攻球员,所谓的2点攻,对方容易组织有效拦防,为改变这种不利于进攻一方的局面,教练可以用另一名二传替换转到后排1号位的接应,用另一名接应替换前排4号位的二传,保证前排有3个进攻点。即所谓的3点攻
就是换人,接应换二传,二传换接应,使前排保持三点攻,这是排球比赛里常用的一个战术。但是我多年看排球比赛发现,两点换三点一般被戏称为死亡二换三,成功的比较少。
两点换三点讲的很清楚,图解更易懂。谢谢您!
对一些不了解排球的人来说,在“二点换三点”这个战术中的“两点”与“三点”这两个名词可能比较难理解。
因此,首先必须要向大家解释一下:排球比赛中两点和三点的意思就是前排两点攻、三点攻。
大家都知道,在排球比赛中每个球队一共可以排6位球员在场。在比赛中,每队球员的站位通常情况下是两名主攻对位、两名副攻对位、二传和接应对位。
这样一来,每个球队中,前排后排都应该站3个人。由于排球比赛中球员的轮转机制,就会产生如下两种情况:
其中,第一种情况是球队二传在前排的时候,此时前排只有主攻和副攻两名攻手,这种情况被称作“二点攻”。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球队二传在后排的时候,那么此时前排就是由主攻、副攻和接应三名球员攻手组成,这种情况被称为“三点攻”。
那么,什么是“两点换三点”呢?
简而言之,球队就是在处于前排两点攻的情况时,用替补的二传来替换场上的接应、替补的接应来替换场上前排的二传,这样一来,前排的3个球员变成了主攻,辅攻和接应三位攻手,成为了前排三点攻的情况。
那么,教练为何要这样换人呢?
其实,教练的目的也是非常的明显,一但前排的两点攻被换成三点攻,球队的进攻能力就会提升一个档次。
因此,每当球队在遇到一些关键球的时候,一些有准备的教练就会采取这样一个战术,加强球队的进攻,为得分做下了保障。
看了15年排球真搞不清,
更多文章:

2021年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决赛(2021王者荣耀世冠四强名单有哪些 世冠杯比赛在哪里举行)
2024年9月19日 14:55

阿根廷5大00后新星(年轻就是资本,阿根廷超新星乌尔齐,体育助力前行)
2025年7月12日 05:35

日产轩逸面对比亚迪秦为何只能屈居第二,这辆车差在哪里?第一台车买电车还是油车比亚迪海豚对比日产轩逸,你怎么选
2025年10月1日 11:43

戈登三次扣篮大赛输给了谁(为何阿隆戈登扣篮大赛最终败给了扎克拉文呢)
2024年2月29日 23:40

自由泳教学完整视频(自由泳六次腿怎么打,自由泳六次打腿技巧及视频教学)
2024年7月20日 14:43

休斯敦火箭队最新消息和新闻(火箭再次斩获强兵!詹姆斯护卫签约来投,总冠军将属于休斯敦消息是否属实)
2025年8月12日 04:50

拜纳姆什么时候退役(拜纳姆天赋异禀却早早退役,是科比误伤导致毁了他的职业生涯吗)
2025年4月5日 11:10

欧冠c罗对梅西尤文图斯(740-704!C罗甩开梅西,一战创7大纪录,19年神迹诞生)
2024年7月8日 17:08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整条边境线都在开火”,这两个国家为何打起来了)
2025年8月4日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