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公共领域(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家有哪公共领域)
本文目录
- 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家有哪公共领域
- 新传基础知识|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
- 公共领域是公共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宏观层面,其研究有什么特 殊性
- 为什么说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须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线的社会
- 场域与公共领域的不同
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家有哪公共领域
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的领域,思想比如在民情领域,君主,政治领域等等都有共同思想。
新传基础知识|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
1、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哈贝马斯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关注政治公共领域中被扭曲的交往活动,其代表作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二个阶段主要研究交往行动理论,其理论主要集中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交往行动理论》等著作中。 2、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也译“公共空间”)概念的雏形最早由德裔美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提出,后来哈贝马斯在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将公共领域的概念与形成做了一番系统的阐释。他指出,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之间的⼀个领域,是⼀种非官方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领域对公共**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它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要求,又能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约束。当网络日益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个重要部分时,⼀些研究者提出,网络是⼀种新型的、理想的公共领域。但网络本身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网络社会也像现实社会⼀样,存在着参差多样的形态。笼统地说网络是⼀种新兴的公共领域,是欠妥当的。 3、 交往行动理论 交往行动理论是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透视当代社会运行状态而提出的一个基本理论。对西方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哈贝马斯从“理性和行为”两个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的西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执行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使社会整体都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工具行为模式”成为社会“合理化”的主流。但这种侧重于工具和功利的交往方式受到了工具的异化,本身存在着不合理性。因此,哈贝马斯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交往行动理论。其“交往行动”实际上是指人们“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按照必须遵守的规范进行的,而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定着相互的行为期待,并且必须得到至少两个行动的主体(人)的理解和承认。社会规范是通过制裁得到加强的;它的意义在日常语言的交往中得到体现。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建立共同价值规范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平等对话。对话的有效性原则体现在真实、真诚、正确三个方面。 交往行动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1)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具有交互主体性的特征;(2)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行为模式;(3)必须以社会规范作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规范依赖性和建构性特征;(4)主要形式是对话,目的是求得人们精神交流的畅 通,达到“理解”和“一致”。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带有乌托邦的色彩,过分强调了社会文化的因素,竭力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并引出结论,它力图通过“交往行 动的合理化”实现社会的救赎,在一定程度 上,回避了****各种社会弊病的深刻根源。 我们简单理解,哈贝马斯认为交流双方应该是“互为主体“二人存在,用价值理性(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取代工具理性(工具理性适应的是任何物的关系)来改造社会。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浅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汪奇兵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 《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知识图谱》
公共领域是公共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宏观层面,其研究有什么特 殊性
公共领域是指“政治权力之外的公民自由讨**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其中自由发表言论,不受国家干涉。哈贝马斯强调,公共领域内的交往应以“说者”和“听者”通过言语和交往而构成的主体间性为出发点,用“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汉娜·阿伦特的“公共空间”,哈贝马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与发展。公共领域历经两次转型:第一次是封建君王专制转向资产阶级自由的公共空间,第二次是由资产阶级公共空间转向现代大众社会下的福利国家,促使公共领域“再封建化”,即国家和社会不断入侵公共领域,导致大众媒介的民主功能下降。不同的社会面貌和历史选择,展示了通往民主的诸多路径,而“公共领域”是这些路径避绕不过的中心点。在18世纪的欧洲发展出了一组通过促进广泛的公众讨论来规范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参与讨论的公众主体并非由其社会地位和传统**决定,而是来源于不同社会背景的民众的自由汇集, 同时,理性的思考和表达增强了主体在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动性。哈贝马斯的论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主要在于关注这种现代公民基于公开而智性的讨论而不断达成自治的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昭示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民主政治形式,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它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公众意见得以形成的场域,这一场域由人们就公共事件进行议论、论辩、互相交换意见,最终促使公共舆论的产生而形成。它既可以是人们日常集会的场地,也可以成为他们表达观点和接收信息的交流平台,如此自由的信息流动、语言表达和交锋论战是公共领域发生的必要条件。理想的公共领域应该是真正的公民参与和对权力滥用的有效隔绝。虽然在现实中,直至20世纪结束这一设计仍未能达成,但在哈贝马斯看来,理想的公共领域形态仍然有论述和为之努力的必要,因为公共领域是良好的社会管理得以施展的核心,在公共领域内,民众可以做出能动积极的政治决断,政治行为的效果才能收到及时的反馈,进而促使决策者形成更为合理的判断。只有努力趋近这种理想模式,公共领域才能作为一种公正的标准来检验施政方针是否得到良好运作。公共领域的提出虽然具有极大的进步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理论因局限于“资产阶级白人男性”而受到诟病。新技术勃兴,公众无需倚靠政治、经济力量便可发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但哈贝马斯指出,互联网非但不能保证政治动员与参与,反而可能促成公民社会的碎片化,表现实而聚焦、实而模糊,开辟的是意见分歧而不是一致的公共领域(热点迅速迭代,导致受众注意力分散,社会行动力被削弱)。除此之外,互联网空间内话语更多地表现为情绪化的特征,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时代仍是美好的愿景。
为什么说一个良好的社会必须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线的社会
著名传播学者哈贝马斯有个著名的论断叫《公共空间》理论,强调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所以又有了私人区域之说。请参考一下资料: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沉浸在私人生活中,即使他缩回在自己的小桶里,他对公共活动的拒绝和对公共生活的冷漠也说明他以犬儒主义的态度对待公共生活,并且对公共生活构成影响,同时,他的这种态度也影响着私人生活的心态和形态。阿伦特认为,每个人的存在都展现在两种生活领域中,一个是私人生活领域,另一个是公共生活领域。私人生活领域是处理个人生活的需要和由欲望所驱动的领域,是表现对个人自我(包括个人的财产)的关怀和照看的领域,在现代意义上,具有个人的不受外部人为干预的隐私性特点,家庭的生活以及个人独有的仅仅关涉到自己的生活事务都属于私人领域。公共生活领域是追求公共福祉、维护公共利益而表现的公共行动的领域。① 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公共生活的管理仅仅是实现公共生活的健康、有序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表现为公共权力的实践,在此之外,每个生活在公共领域中的人的公共行动必然涉及到公共福祉的追求,必然牵涉着公共利益,必然涉及行动的正义与否。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一切事务、一切实践、一切行动都具有了公共性,个人的生活行动因而有了公共的制约。公共生活领域存在着每个人共同期望的共同福祉,存在着分享的公共价值(比如正义价值),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存在着最为重要的以公共正义的原则奠基的制度建设。这些共同性构成了公共生活领域(公共领域)的健康秩序以及公民个人对公共社群的归属感和参与态度。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和对公共福祉的追求是进入公共生活领域的必要的价值承诺。公共生活或者共同生活反映了人的生活的特质。如果说每个自然的人在公共生活里超越了自然性而实现了人之为人的特性,获得了人之为人的品质,那么,公共生活的实践所发展的公共性和公民性是人性的核心。 脱离了公共生活,或者没有形成公共性和公民性,人性什么都不是,人性恰恰是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并展示的,也只有在公共生活里才能够被定义。这摆脱了自然的、抽象的、普遍的人性设定,而把人性看作是在现实的生活结构中被建构的性质。公共性和公民性是在公共生活中建构和被建构起来的。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的理由就是人——每个自由人都生活在共同体中,与他人一起生活,与他人一起行动,这种生活的共契性和人的实践智慧使人把理性的眼光投向对更良善的生活的追求和治理,并且这种共在性形成了公共性,这是人的政治性的含义。二、公共生活领域是公民个人品质表现的重要领域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关注是通过公民行动而表现,这就是思、言、行。在公共领域中的思想、言说和行动表现了公民个人的公共精神。实际上,公共生活空间是每个人自我展示的空间,而自我展示的方式是通过公共的思、言说和积极的行动。 这种自我展示是为着公共生活的公民个人的理性实践。这种自我展示恰恰是公共生活领域的特点,是公共生活所要求和所给予的。正是公共领域,才使这种个人的自我展示有了可能,正是自我展示才使公民真正地进入了公共生活的领域,才真正地过着公共生活。也正是这种自我展示,才使公民具有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追求卓越的精神特性。公共生活领域直接得益于这种公共地表现自我的公共精神,得益于人们公共地言说和积极的行动。在公共领域中生活,或者说人的生活的双重性就是指这种展示在公共领域中的建立在理性的思之上的言说和行动,这是个人的实践构成公共领域的重要方式。同时,另一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公共领域中的言说和行动也生成了个人自身的精神气质和内容。在公共生活领域中,个体通过言说和行动展现了自我,获得了自我证实,具有了自我认同。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生活的公共性形成了人成为人的实践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活永远具有一种对公共性的追求,在我们成为人的终身的过程中,我们无法抛弃公共精神,没有公共精神,我们就没有个人的精神;我们无法抛弃公共领域,没有公共领域,我们就没有展示自我和证实自我的可能性,也即没有成为人的可能性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自我展示并不是自发意义上的在场,而是有着精神追求的实现,这意味着在公共生活(公共展示)中个人在追求着优秀和卓越。公共的言说和行动意味着与他人一起在理性的言说和积极的行动,这就促发着对个人品质的自我教化和教化。共同生活的公共形式鼓励人们追求德性上的卓越和优秀。公共领域正是人们追求卓越的地方,是人们形成公共精神的地方,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地方,也是表现公民风范的地方。因此,公共生活是人们获得精神卓越化发展的条件。公共生活领域的健康存在不仅是一个社会的健康的条件,而且是生活在这个生活中的人们积极奋发、追求优秀品质的条件。这些优秀的品质展示和确证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共生活健康的保障。公共生活的教化性在这一双向的过程中显示了力量。公共生活领域影响着每个人。个人的生活志向、抱负和希望都是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形成的,个人的才能,不管是现实化的,还是潜在的,都是在公共生活中获得发展的具体可能性。公共生活的结构为每个人开辟了他们生活所需要的可能性,它所包纳的历史、现实的一切因素都在塑造着个人的人格史。(请参考
场域与公共领域的不同
中西方媒介专业主义比较 : 1、作为“公共领域”的媒介 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所提出,而我们所最熟知的关于这一概念的论述和研究则要非德国政治哲学家哈贝马斯莫属。所谓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指“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的。
更多文章:

2010亚运男篮决赛央视(今晚CCTV5直播中国男篮比赛吗)
2025年5月14日 19:30

沙特vs墨西哥直播视频(墨西哥2-1沙特买墨西哥0.5让1算赢吗)
2025年9月24日 03:42

威少2简版有气垫吗(威少2气垫爆了怎么办 威少2气垫鼓包怎么办)
2024年8月23日 18:02

新浪财经行情首页(最实用的股票网站有哪些你想要的都在这里面)
2024年5月18日 05:15

库里超越雷阿伦了吗(能否分析一下库里在投篮或者三分这一项是否已经超越雷阿伦)
2024年7月20日 22:55

腾讯视频下载的视频转为本地视频(手机腾讯视频下载的视频怎么保存到本地)
2024年1月7日 02:22

03白金一代图片(2003年选秀被誉为“白金一代”,这一年出现过哪些巨星级别的球员)
2025年1月9日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