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几套广播体操有滑冰动作(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一共有几套)
本文目录
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一共有几套
三套。
一、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1998年)
二、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2002年)
1、小学:“初升的太阳”、“雏鹰起飞”共两组。
2、中学:“时代在召唤”、“青春的活力”共两组。
三、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2008年)
1、小学:“七彩阳光”、“希望风帆”共两组。
2、中学:“舞动青春”、“放飞理想”共两组。
《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专门为在校中小学生编制的广播体操,1998年起在全国中小学推行。相比于大众广播操,这一系列音乐更活泼、节奏更快、更适合中小学生;在此之前,中小学生与成年人一直共用一套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与眼保健操在中小学并称为“两操”,是学校每天的固定活动;两操皆由学校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广播体操多在清晨或上午进行;眼保健操则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或安排在下午。在某些地区,每年还会有校际间的广播**赛。
扩展资料:
广播体操是一种徒手操,不用器械,只要有限的场地就可以开展,通常跟随广播进行锻炼,也可以用口令指挥节奏。广播体操一般有8至10节动作,每节动作有2到4个八拍,一个八拍为一组基本动作,通常一个八拍通常前四拍和后四拍动作左右对称。做完全套动作,身体各个部位都得到锻炼。
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 每节名称
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放飞理想每节名称依次为:
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 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005年后,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7号),《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就是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七号文件的精神,
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于2008年9月正式推出。
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在基本操动作的基础上突出动作的规范性,增加了不对称动作和方向的变化,设计新颖,注重对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培养,动作舒展大方、力度感强、变化流畅、音乐积极向上,体现了中学生在阳光下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扩展资料
做广播体操可以给身体带来的十大好处:
1、可以使大脑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让肌肉得以放松。
2、工作之余做广播体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
3、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做广播体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伤、挫伤。
4、可以使身体发热,有利于提高体内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惫的程度,减少乳酸的积累,使人体精力旺盛。
5、在轻快、优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强人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6、可以培养人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
7、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氧气能充足地供应身体各部分,从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
8、在音乐伴奏下做广播体操,是一种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9、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紧张,有利于睡眠。
10、坚持下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广播体操一共八个动作,怎么分的
第一节 伸展运动、第二节 扩胸运动、第三节 踢腿运动、第四节 体侧运动、第五节 体转运动、第六节 腹背运动、第七节 跳跃运动、第八节 整理运动。
《希望风帆》是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之一,由教育部组织创编,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实施。音乐节奏快,动作准备时间少,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动作难度较大。
从音乐和动作上看,这是一套非常漂亮的广播操,但广播体操单单只是漂亮还是不够的,最最需要的就是精神饱满和整齐划一。练习广播操不是一个任务,而是增进家庭和谐关系的桥梁,通过广播体操,也许会发现孩子那不为人知的一面的精彩。
扩展资料
曾经做广播体操在中国的百姓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健身方式,百万人同做广播体操的景象令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都全面推行第八套广播体操。
其中开始的预备姿式为直立:
第一个八拍中1-2 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两臂体侧屈肘,两手置于背后(左手握右腕,右手成拳)、3-4 还原成直立、5-7 起落踵3次、8 还原成直立。
第二个八拍为1-2 左臂侧举,右臂左斜前下举(掌心向后,臂靠近身体)、3-4 两臂侧上举(掌心向外)、5-6 左臂成胸前平屈、7-8 左臂体前下举(掌心向后)。
第三个八拍为1-2 右臂侧下举、3-4 左臂胸前平屈,右臂侧上举(掌心向外)、5-8 还原成直立。
第四个八拍为1-7 左脚开始,踏步7次,两臂前后自然摆动,握拳、8 还原成直立。
第八套广播体操一共有哪几节
第一节 伸展运动
第二节 扩胸运动
第三节 踢腿运动
第四节 体侧运动
第五节 体转运动
第六节 全身运动
第七节 跳跃运动
第八节 整理运动
第八套广播体操具有科学、基本、简易、普及、通用等特点。看似平淡无奇甚至略显枯燥的传统广播体操,蕴含着运动科学工作者的长期研究,一招一式不是蹦蹦跳跳、扭扭摆摆那么简单。
广播体操可以培养人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肌肉发达、体格强健、形态优美;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紧张,有利于睡眠;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做广播体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伤、挫伤。
工作之余做广播体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坚持下去,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使大脑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让肌肉得以放松。
扩展资料:
广播体操一般由8——10节动作组成,包括上肢、下肢和躯干各部分;由曲伸、举振、转体、平衡、跳跃等各种动作组成。
每一节动作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扩胸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胸部、背部和肩胛部的肌肉,对矫正姿势(轻度的驼背、窄胸等)也有好处。
因此,每做完一套广播体操,能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增加了氧气和养料的需求,加快了呼吸、脉搏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功能。
2010年8月9日,北京体育广播将在早上10时和下午3时播出广播体操音乐,频率为FM102.5。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将推行第八套广播体操,届时员工就能从紧张的工作中抽出身来,调节自己的身心,现在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
第十套大众广播体操各节名称
第一节:上肢运动
注意事项:注意动作舒展;
第二节:颈部运动
注意事项:注意动作缓慢柔和,视个人情况调节幅度。
第三节:扩胸运动
注意事项:动作注意刚健有力,富有弹性;扩胸时,肘与肩平。
第四节:体转运动
注意事项:体转时,两脚不动。
第五节:下肢运动
注意事项:前踢腿时两腿伸直,上体正直,仿踢毯式,动作轻松自然。
第六节:全身运动
注意事项:体前曲时腿伸直,下蹲时双膝并拢,可视个人情况降低幅度。
第七节:跑跳运动
注意事项:跑跳要富有弹性,击掌时臂要伸直。
第八节:整理运动
注意事项:拍打动作相对放松,深呼吸用腹式呼吸完成。
扩展资料:
《大众广播体操》由8节徒手体操组成,共计4分45秒。它以“科学简便、普及实用、因地制宜、健身,趣味”为原则,突出了“健康、欢乐、时代”的风格。2005年3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广《大众广播体操》。
广播体操是具有中国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一项健身活动,我国从1951年至1997年,先后推出8套广播体操。最近单位组织学习新创编的《大众广播体操》,虽然它没有被列为第九套广播体操,但它的推出标志着新世纪我国第一**代广播体操由此诞生。 印象中,伴随着第八套广播体操渡过了单纯、辛劳的学生时代。
广播体操的发展史
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群众的要求下,1954年,国家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体操。第二套广播体操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调整,增加了运动量和动作难度。
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在1957年推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成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体操运动曾一度中止。1971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正式与公众见面。其动作新颖、舒展,并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来增加人们做操的兴趣。
1990年5月,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但根据后来的调查,人们普遍反映其动作难度较大,不便于掌握。
扩展资料:
特点
1、科学性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体操。每节体操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体操动作幅度大,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到达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
实验表明,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
2、普及性
本套广播体操强调普及推广的效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参与体操锻炼的人群定在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兼顾少年和老年人,男性女性均适用。
3、健身性
经对广播体操锻炼者专项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本套广播体操的锻炼,可提高机体的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九套广播体操叫什么名字
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名就叫第九套广播体操,又名大众广播体操。
大众广播体操于2011年8月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4分钟的广播体操共分为9节,分别是:预备节,原地踏步,和其他8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的体育活动正走向多样化、产业化的道路,广播体操逐渐成为一种传统,或是对学生时代的特殊记忆。新一套广播体操的推出,又该如何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去锻炼。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的贺凤祥处长说,虽然集中做操的热情要比以前低,但新操会用多种手段去推广,吸引群众,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
本套广播体操的创编者之一、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平说,相对于前几套广播体操,新操的针对性更强。
同时,第九套广播体操也经过生理和生化的测试,科学性更强。对于新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张平充满信心。在科学性上做了些实验,实验表明,它对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运动量和消耗能量都是中等,对血脂、免疫球蛋白、血糖、胰岛素都有良性的变化。如果坚持下去锻炼的话,一定有很好的影响。
扩展资料
第九套广播体操坚持做好处多
2011年8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了第九套广播体操。新广播操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入了头部动作,采用了转头,头前屈、后屈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颈椎病的症状,更加适合每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的都市白领们。
不要小看广播操,动作到位,做一遍就出汗了,一天做两遍第九套广播操,9分多钟,消耗的能量在100-200卡路里之间,属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相当于跑了800米。国家体育总局做过测试研究,坚持做一个月,女性平均体重会降低0.5-1kg,男性虽体重降低不多,但体脂含量普遍下降。比起前几套,第九套广播操更适合白领们在工作间隙做。
第三节踢腿运动增加了后踢腿动作,对于腰部、臀部和腿后部肌群的锻炼有较好的作用,适合久坐人群。而广播操每节心率基本在每分钟120-150次之间,是心脏的最佳负荷,坚持做能提高心肺功能。而且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做操,有助于缓解紧张工作出现的暂时性的大脑疲劳,使记忆力增强,提高工作效率。
更多文章:

每天跑步多久能减肥(跑步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减肥如果想要减肥需要跑步多久)
2024年8月25日 03:50

瑜伽师地论讲记(佛教人物具体是在那本经文中详细介绍有些什么神佛)
2024年4月20日 04:45

广州教育培训机构排名榜(广州十大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排名 哪家补习机构好)
2025年2月28日 15:21

全民健身绘画作品(高分悬赏:跪求中国60年来大众健身的历史)
2024年9月17日 10:55

温江瑜伽教练培训(请问温江哪个瑜伽馆比较好大概是怎么收费呢)
2024年6月14日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