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型轨道图片(在原子角度分布图中,有多少类型是在d轨道上的())
本文目录
- 在原子角度分布图中,有多少类型是在d轨道上的()
- 量子力学诠释的电子云的哑铃型轨道等李萨如解
-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不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 为什么p轨道的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形的
- S亚层的电子云球型好理解,怎么理解P亚层的电子云哑铃型电子不是不能碰到原子核吗
- 为什么电子的轨道分布图有很多种
- px轨道是哑铃形状的,应该2头是对称的,但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有正负负号,表示对称性,成键时只能相同
- p轨道电子云是怎样的形状
- 量子数n=3 l=1 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什么 该类原子轨道形状如何 有几种空间取向
在原子角度分布图中,有多少类型是在d轨道上的()
在原子角度分布图中,有三个类型是在d轨道上的。
原子轨道有s、p、d等各种类型,从它们的角度分布函数的几何图形可以看出,它们对于某些点、线、面等有着不同的空间对称性.对称性是否匹配,可根据两个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中波瓣的正、负号对于键轴(设为x轴)。
在化学与原子物理学中,d轨道是一种原子轨道,其角量子数为2,磁量子数可以为0、±1、±2,且每个壳层里有五个d轨道,共可容下10个电子。
d轨道是很常见的轨道,大部分的过渡金属的价轨道都是d轨道,在同一个主量子数中,d轨道是能量第三低的轨道,比s轨道与p轨道来的高,由于能级交错,若以周期的角度来看,第4、5周期中,在价壳层中的d轨道能量很低,仅次于同一个价壳层中的s轨道。
当原子中有越来越多电子时,电子越倾向均匀分布在原子核四周的空间体积中,因此电子云越倾向分布在特定球形区域内,也就是区域内电子出现机率较高,d轨道的电子云分布是花瓣形。
原子轨道,是单电子薛定谔方程的合理解。若用球坐标来描述这组解即称为径向分布函数。用图形描述就是角度分布函数。原子轨道基础形状有:s轨道是球形对称,p轨道是哑铃形,d轨道是四花瓣形。原子轨道是在环绕着一个原子的许多电子中,个别电子可能的量子态,并以轨道波函数描述。
量子力学诠释的电子云的哑铃型轨道等李萨如解
——Fx≠Fy≠Fz。三方向作用力数值相等时,粒子轨迹是圆球。三维力不相等时,非圆的轨道。三方向力呈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哑铃型等多变化的轨道云。Fx+Fy+Fz=F+bF+cF (矢量和)=哑铃型=振动x+b振动x+c振动x=哑铃其中,b,c是比例因子。激发跃迁溢出“平动+振动”=量子波平动x+振动y+振动z=量子鬼波=波动的粒子包括旋、自旋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不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不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哑铃型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为“示意图”。成8形分布的两个球是计算出来的原子波函数“投射”在实空间里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画法: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相似,但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胖一些,且有“+”和“—”值。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要瘦(Y值更小)一些。且均为“+”值(Y都取正)。
能层
原子核外运动的电子绕核运动会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他们运动能量上的差异可用他们运动轨道离核的远近表现出来。具有动量较大的电子在离核越远的地方运动,而动量较小的则在离核较近的地方运动。但是电子绕核运动与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不同。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动量是连续变化的,由于能量的消耗,它的轨道会逐渐接近地球。但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是不连续的,他们可以分成好几层,这样的层,称为“电子层”,也称“能层”。
为什么p轨道的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形的
p轨道是一个很稳定的轨道,其稳定性仅次于s轨道,为能量第二低的轨道,其电子出现密度的形象是哑铃形,呈线性对称,换句话说,p轨道电子云形状是一个双哑铃形或吊钟形。
原子核周围的空间,由于电子的运动而形成的阴电气氛。描述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各区域出现的几率。可以在图像中用电子云密度(阴电气氛的浓厚程度)来表示,以不同的浓淡点代表几率的大小,其结果像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的云雾。电子云的空间分布也可用等密度面表示。
电子云疏密
在电子的振动图案中,电子云的疏密对应于一种振动的能量空间的每一点上的几率密度,在离核非常远的地方,电子云非常稀疏,几乎不存在这意味着非常不可能在那里找到电子。所以,人们根据核外电子波粒二象性及测不准原理,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区域里出现机会(几率)的大小。
|ψ|2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密度。几率密度与该区域总体积的乘积就是几率。电子云和核外空间某处电子出现的几率有关,即与几率密度有关。
核外电子各有自己的运动状态,每种运动状态都有相应的波函数ψ1S、ψ2S、…和几率密度|ψ1S|2、|ψ2S|2、……这些波函数和几率密度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状态下的电子都有其各自的电子云分布。
S亚层的电子云球型好理解,怎么理解P亚层的电子云哑铃型电子不是不能碰到原子核吗
哑铃型只是一个比喻,形容电子云的形状。电子不会碰到原子核。
这是氢原子上的一个电子能阶跃迁的图。从圆形的s轨道,跃迁到p,形状大致是哑铃状的。也可以用电子的波函数计算形状,因为波函数的平方就是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嘛,可以根据方程看出电子云的形状。
为什么电子的轨道分布图有很多种
d轨道主要是花瓣形,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所有的s,p,d轨道形状基本一样,就是大小的区别。
电子在核外运行的轨道由薛定谔方程计算得知,根据该方程,电子的运行轨道由三个常数n、l、m确定,其中n称为主量子数,可以认为是主层数。
它确定核外电子有几层,取值为1到n的正整数,根据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n最大为7,从1到7称为1层、2层……7层,也可用七个字母表示,即K、L、M、N、O、P、Q。
l表示角量子数,也可以认为是亚层,我们一般称为能级,这就是说,在不同的主层上,还存在更为精细的亚层,各个亚层也就是各个能级的电子能量不同,对于确定的n,l的取值为0~n-1,如n为1~7,则l为0~6。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人们在所有7个主层上只发现了四个能级,这四个能级也可用字母s、p、d、f表示,假如后面还有能级则按字母序列递增,并且跳过j,比如g、h、i、k等。
这就是说,在第一主层有0亚层也就是1s能级,第二主层有0、1亚层也就是2s、2p,……,第7主层有0、1、2、3亚层也就是7s、7p、7d、7f,这种表示方法的含义是,前面的数字表示主层数,后面的字母表示该主层的亚层。
注意这里我们在前7个主层只发现了4个亚层,也就是从第4个主层到第7个主层,亚层也就是能级数都为4个。
m则表示磁量子数,其实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子最终的轨道分布,也就是说,在每个亚层中,可以存在几个轨道,这个大家可能以为每个亚层只有一个轨道。
其实不然,因为核外电子层是一个三维球面,在某个亚层,理论上可以存在无数个轨道,直观理解就是他们虽然轨道半径相同,但是方向不同,也认为是不同的轨道。
m的取值只跟l有关,分别在l为s、p、d、f时取l、3、5、7,也就是说在第0亚层或者说第s能级上,有1个轨道,第1亚层或者说第p能级上,有3个轨道,……,第3亚层或者说第f能级上,有7个轨道。
扩展资料
电子的核外排布还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当某层是最外层时,电子总数不能超过8个,是次外层时,电子总数不能超过18个,其实这跟亚层也就是能级能量分布不连续有关。
也就是说,在不同主层中,低一级主层高亚层即高能级上电子的能量会大于高一级主层低亚层即低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究其原因是由于根据量子效应,电子其实可以出现在原子核外的任意空间位置。
而外层电子出现在原子核附近的概率更大,我们称这一效应为钻穿效应,当发生此情况时,由于外层电子此时比内层电子更靠近原子核,所以其能量更低。
研究发现,End》E(n+1)s,E表示电子的能量,就是说第n主层第2亚层即d能级的电子的能量要大于第n+1主层第0亚层即s能级的电子的能量。
如果n为最外层,那电子填充ns和np两个亚层4个轨道总共8个电子之后,因为nd的能量比(n+1)s的能量大,电子就必须去下一个轨道先填充s层了,所以如果n为最外层,就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
还有一个能量关系,即E(n-1)f》E(n+1)s,如果n为最外层的话,也就意味着次外层n-1的第3亚层即f能级不可能排上电子,因为它的能量大于比它高两层的第n+1层的s能级,此时根据我们的假设只有n层根本没有n+1层,也就是说n-1层只能在s、p、d上最多排列2+8+10=18个电子。
px轨道是哑铃形状的,应该2头是对称的,但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有正负负号,表示对称性,成键时只能相同
角度部分图形
一般说px轨道是哑铃形状的是指px的电子云(尽管真正的也并非是哑铃形, 一般书上用的是电子云角度分布图,而不是真正的电子云图), 电子云表示不同区域的概率, 没有正负之分, 是对称的.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而px的轨道实际上是以yz平面为节面, 平面上下是反对称的(大小相等, 符号相反), 其生成成键分子轨道时,要符号(位相)相同, 生成反键轨道时符号相反.(px轨道角度不好看, 用py代替, py与px形状一样,方向不同而已)
轨道轮廓图
p轨道电子云是怎样的形状
p轨道电子云形状是s轨道电子云形状。
s轨道电子云形状(或原子轨道)呈球形分布,而p轨道电子云的形状(或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或纺锤形)分布,d轨道电子云的形状(或原子轨道)呈梅花瓣形。
不同亚层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亚层(x=0)的电子云形状为球形对称;p亚层(x=1)的电子云为无柄哑铃形(纺锤形);d亚层(x=2)的电子云为十字花瓣形。
p轨道的信息:
p轨道是纺锤形;s轨道电子云形状(或原子轨道)呈球形分布,而p轨道电子云的形状(或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或纺锤形)分布,不同亚层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亚层(x=0)的电子云形状为球形对称。
sp2杂化是由同一层的一个s轨道与3个p轨道中的两个形成,多用于形成两个单键与一个双键,即形成有机物中的烯烃,醛,酮,酰等。sp2杂化一般发生在分子形成过程中。
三个sp2杂化轨道的对称轴在同一条平面上,两两之间的夹角皆为120°。p亚层(x=1)的电子云为无柄哑铃形(纺锤形);d亚层(x=2)的电子云为十字花瓣形。
量子数n=3 l=1 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什么 该类原子轨道形状如何 有几种空间取向
符号是3p,P型原子轨道是哑铃型的。
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则分别代表角量子数l=0, 1, 2, 3的轨道。因此根据l=1推断出为p轨道。其实原子轨道的分布图是根据波函数得到径向部分和角度部分的分布图。
p轨道有三个延展方向,分别是x、y和z,即三种空间取向。每一个方向上最多放自选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一共可以容纳6个电子,p轨道所形成的是一个双哑铃形或吊钟形的轨道。
扩展资料:
单一原子的波函数,使用时必须代入n(主量子数)、l(角量子数)、m(磁量子数)三个量子化参数,分别决定电子的能量、角动量和方位,三者统称为量子数。
对于每一个电子层对应的主量子数n,l的取值可以是0、1、2、n-1,也就是说,总共有n个能级,因为第一电子层K的n=1,所以它只有一个能级,而n=2的L层就有两个能级,表现在光谱上就是两条非常相近的谱线。
更多文章:

中考仰卧起坐红外线考试视频(中考仰卧起坐为红外线测试仪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好)
2024年4月22日 11:00

收腹机可以练出腹肌吗(使用万达康收腹机可以锻炼腹部吗,有效果吗)
2024年6月23日 06:20

功夫瑜伽母其弥雅泳池(功夫瑜伽诺敏比基尼(瑜伽女神家中练瑜伽))
2024年7月12日 20:35

培训中心教务管理年终总结个人(2021教务处个人工作总结【5篇】)
2024年10月14日 05:35

甩脂机是智商税吗(甩脂机不是诈骗吗,为什么还让卖根本不符合减肥原理,根本不能减脂!)
2024年8月5日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