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下二指处是什么部位(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
本文目录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身体如同一台设备,设计方案与众不同,由各种各样系统构成,这种系统由身体的内部人体内的器官运作。下面一起来看看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1
一、全身内脏器官构造解剖图片
内脏器官构造解剖图片显示信息了一系列对人体解剖学很重要的人体 器官。他们包含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肠子、结肠、三焦、膀光、胆)及其人的大脑,肌肉等人体 器官的部位。
二、五脏的部位
1、脾
肝脏坐落于胃的左边。肝脏的关键作用之一是过虑血液。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一起被存储在肝脏中。肝脏中还会继续产生旧血细胞的收购。肝脏还有利于抵御一些可造成肺炎和脑膜炎的病菌。
2、肺
肺有利于吸气,是呼吸道最重要的人体 器官。他们与心脏密不可分协作,为血液出示纯粹的空气co2,血液根据心脏循环系统到每个身体器官。肺脏还从血管中消除二氧化碳和别的残渣。心脏基本上坐落于肺的侧边,因而他们还可以当做心脏的减振器。肺还维持血液的pH值。
3、肾
它是2个过虑人体内血液的豆形人体 器官。她们还承担消除废弃物和调整电解质溶液的均衡。肾脏功能将尿里代谢到尿道管,随后从人体排出来。肾脏功能的另一个关键作用是控制人体的水分平衡并协助水,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
4、肝
肝脏坐落于腹部的右边。肝脏的一些关键作用包含从血液中过虑有害物,保持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葡萄糖水准,代谢一些碳水化合物,存储维他命和矿物,代谢溶解人体脂肪的化合物及其将葡萄糖转换为糖元。
5、心
心脏承担将血液泵注我们的身体。它是由心脏构成的,这就是为何即便我们在晚上睡觉心脏仍在颤动的原因。它重250至350克,基本上仅有握拳尺寸。心脏的关键作用是根据血管向全部身体器官出示加氧的血液。它坐落于胸腔的左边,并受肋巴骨维护。心包是包围着心脏的两层囊,不但能够维护心脏,还能够固定不动其周边的构造并避免心脏被血液过多添充。
二、六腑的位置
1、胃
胃是消化道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坐落于食道和肠中间的腹部中的人体 器官。依据人体的部位和内部食材的量,胃能够改变其尺寸和样子。它是一个大中型的多室人体 器官,内有独特病菌,会造成消化吸收所必不可少的酶。它会代谢胃液,**并维持pH值,进而有利于服用食材的圆满消化吸收。
2、肠子
肠子是结肠的后侧,约1、5米。它分成四个一部分:盲肠,乙状结肠,十二指肠和**口。肠子的关键作用是以消化吸收残留物中消化吸收水和电解质溶液,并储存排泄物直至其代谢。
3、结肠
结肠联接胃和肠子。成年人结肠的长短约为6、7米。它关键承担消化吸收。结肠从食材中消化吸收营养成分和矿物,随后将消化吸收后的食材传送到肠子。
4、三焦
三焦坐落于身体和五脏六腑中间的内腔,包括胸腔和腹部,身体的别的`五脏六腑人体 器官均在这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包含全部的人体 器官。
5、膀光
膀光是一个绵软的肌肉囊,可在尿里排出来以前存储尿里。它坐落于骨骨盆的前侧。膀光可容下约300至350ml尿里。维持一段时间后,它将尿里排入尿道口代谢。
6、胆
它是粘附在肝脏上的肌肉囊状构造。胆襄约长8公分,直径4公分。胆襄的关键作用是存储胆液,胆液由肝脏代谢直到需要消化吸收。它还有利于人体脂肪消化吸收。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2
身体胸腹部人体内脏的遍布:肝脏、胆襄、胃、肾、结肠、脾、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胰、尿道管、膀光、孑宫等关键人体 器官的部位平面图。
由多种多样组织组成的能履行一(特)定作用的构造企业称为人体 器官。人体 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作用相一致。我们一般都较为非常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化的形象化的人体 器官。例如:眼、耳、鼻、舌等视觉器官,再如:人体内脏心、肝、肺、胃、肾等。许多人体 器官都非常容易被大家忽视而不觉得是人体 器官。例如一切一块肌肉,皮肤等。
接下去让我们再次讨论一下身体七大系统的布局图:
1、内脏器官七大系统组成有:消化道、呼吸道、呼吸系统、排毒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
2、身体基本组织:上皮细胞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内脏器官确实是太多了,说些关键的人体内脏吧。
一、心脏的作用
承担把血液传至全身各部。
二、肺的功能
在肺脏血液中的CO2清除,消化吸收co2,交到心脏循环系统至全身。
三、肝脏的功能
对人体消化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质做出解决,如乙醇。肝脏不好的人不可以多喝酒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是和胆藏一起的。此外在身体小量缺血性的情况下肝脏就给补充了。假如很多失血过多便是骨髓造血了。
四、胃和肠的作用
胃和下边的肠道管消化。
五、肾的功能
肾很有趣,肾是统管人先天性之气的,肾不好表现为男性性功能衰落,且肾属水,克火,火为心肾虚能够立即的对心脏造成影响。
六、脾脏的功能
中医学上说思伤脾。想念别人太厉害早晨起来口中便是发涩,异味重,是因为脾不好影响了胃,从而对口腔导致影响。
身体器官对应部位一览表3
五脏六腑器官分布
身体的五脏六腑实际上是需要根据内脏各项器官具体不同的功能来进行详细区分的,这里面的五脏六腑实际上主要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也就是常说的五脏,其中具体划分的情况下,可以共分为胸腹腔中内部的一些主要的组织充实的器官,这类器官的主要作用就是是贮藏精气。
而精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精气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帮助充养脏腑、有效地帮助维持生命活动时,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而六腑,则是主要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这就是生活中常说的六腑,这类的六腑实际上主要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六腑的主要功效是可以起到帮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实际上处理除了这类的器官其外,还有一些是属于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实际上就是指在五脏六腑之外,这类器官的主要功能实际上是有区别去五脏六腑的,主要是指脑、髓、骨、脉、女子胞等。这里需要明确介绍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五脏六腑的功能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府主要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具体的功能实际上主要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肺部的主要功效是可以主呼吸之气和主生殖的作用。具有可以帮助调节水道、朝百脉,有宣发和肃降的作用。脾主运化、主统血,肝主疏泄。
肾,主生长、主纳气。胆贮藏和排泄胆汁,胃是受纳消化以及吸收营养的作用,小肠的功能是帮助分离出身体无用的而无知。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膀胱的生理功能是参与精液的代谢,使浊者生成尿液。三焦的生理功能主持诸气。
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以及出现任何的病症时,发生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患者当出现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首先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后,根据主治医生的指导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切不可盲目病情的治疗。
人的*位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人体*位常识】 *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位的学名是腧*,别名包括:“气*”、“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300个双*、50个经外奇*,共720个*位。有108个要害*,其中有72个*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是致命*,俗称‘死*‘。 死*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各种皆有九个*。合起来为36个致命*。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一、头颈部位要害*(共9个) 1、百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8、风池*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9、人迎*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共14个) 1、膻中*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12、期门*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13、章门*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位(共8个)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位(共5个)1、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嘧呦蛲贰?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致晕11*部位 : 1.脑户*:位于百会*后四寸五分。 2.囟门*(又名囟会):位于百会*前三寸正中。 3.上星*(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百会*前一寸五分。 5.后顶*(又名顶门*):位于百会*后一寸五分。 6.风府*(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位于风府*下一寸正中。 10.通天*:位于前顶*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位于脑户*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部位 1.心井*(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又名不容):巨阙*旁开六寸。 3.扇门*:即男者左对门*,女者右对门*。 4.京门*(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即膝盖骨。 13.膝眼*: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又名交信*):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即两耳。 17.乔空*: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即右耳尖峰。 20.眼角*:即眼梢。 21.大中*:即鼻中。 22.人中*:即鼻沟正中。 23.驾梁*:即鼻梁。 24.咽空*:即两个鼻孔。 25.牙关*:即唇口。 26.咽喉*:即喉管。 27.将台*:即咽喉左右。 28.舌咽*:舌上咽腔。 29.童骨*: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即两手虎口。 31.曲池*: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脐上一寸。 33.六宫*(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血瘦*下一分处。 37.肚角*: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位于血关*之下,气海*之右。 39.背心*: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即**口。 42.冲阳*: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即小腹左边。 45.净瓶*: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即鼻梁之上。 48.对口*: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即气舍*偏右。 54.转喉*:即气舍*偏左。 55.血仓期门*: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左傍肋骨下。 57.督脉*:枕骨正中。 58.正额*: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肾俞*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眉内端陷中。 61.正气*: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藿肺*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曲池*下二寸。 72.颊车*: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犊鼻*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又名腕心*):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即膀胱。 91.泪孔*:(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大腿内侧,血海*上六寸。 致命36*部位 1.眉心*(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下二寸。 7.黑虎掏心*(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脐上六寸,即鸠尾*下一寸。 9.气海*(又名丹田*):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脐下三寸。 11.水分*: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脐下四寸。 13.左膺窗*: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巨阙*左开五分。 20.右幽门*:巨阙*右开五分。 21.左商曲*(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又名志堂*):位于命门*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又名尾宫*):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又名会**):前阴与**之间。 34.涌泉*: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位于命门*右旁三寸。 36.藏血*:位于脑后右玉枕*下五分。
人体的各个*位分别在哪
【人体*位常识】 *位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位的学名是腧*,别名包括:“气*”、“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300个双*、50个经外奇*,共720个*位。有108个要害*,其中有72个*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是致命*,俗称‘死*‘。 死*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各种皆有九个*。合起来为36个致命*。生死搏斗中,做为‘杀手‘使用。 歌诀有: ‘百会倒在地, 尾闾不还乡, 章门被击中, 十人九人亡, 太阳和哑门, 必然见阎王, 断脊无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头颈部位要害*(共9个) 1、百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二、胸腹部要害*(共14个) 1、膻中*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 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 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 3、巨阙* 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 经属:任脉、系心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 位置:位于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 5、气海* 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 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 6、关元* 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 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 7、中极* 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 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 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 9、鹰窗* 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旁开四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 位置:在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 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12、期门* 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 经属:属肝经,肝之募*。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 13、章门* 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 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的外侧五分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位(共8个) 1、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2、厥阴俞*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 3、心俞*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 4、肾俞*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 5、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 6、志室*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 7、气海俞*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 8、尾闾* 位置:位于尾骨端与**之间 经属:督脉、督脉之络*,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位(共5个) 1、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 2、太渊* 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 3、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4、三阴交*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5、涌泉*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 总之,以上36个要害*,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 另附: 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胳走向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奇经八脉之说,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经八脉呢?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嘧呦蛲贰?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致晕11*部位 1.脑户*:位于百会*后四寸五分。 2.囟门*(又名囟会):位于百会*前三寸正中。 3.上星*(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百会*前一寸五分。 5.后顶*(又名顶门*):位于百会*后一寸五分。 6.风府*(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位于风府*下一寸正中。 10.通天*:位于前顶*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位于脑户*旁一寸三分。 致残103*部位 1.心井*(又名鸠尾):胸剑突骨下缘。 2.对门*(又名不容):巨阙*旁开六寸。 3.扇门*:即男者左对门*,女者右对门*。 4.京门*(又名气俞):第十二肋游离间处。 5.五定*(又名天枢):平脐中旁开三寸。 6.伯劳*(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8.胆中*: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正中。 9.对心*(又名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环跳*: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当大转子与胝骨裂孔连线的内三分之二处。 12.盖膝*:即膝盖骨。 13.膝眼*:膑骨尖两旁凹陷处。 14.竹柳*(又名交信*):胫骨内侧缘内侧。 15.脚住*:脚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开腔*:即两耳。 17.乔空*:即两耳后根部。 18.左耳尖*: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即右耳尖峰。 20.眼角*:即眼梢。 21.大中*:即鼻中。 22.人中*:即鼻沟正中。 23.驾梁*:即鼻梁。 24.咽空*:即两个鼻孔。 25.牙关*:即唇口。 26.咽喉*:即喉管。 27.将台*:即咽喉左右。 28.舌咽*:舌上咽腔。 29.童骨*: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即两手虎口。 31.曲池*: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脐上一寸。 33.六宫*(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血瘦*下一分处。 37.肚角*: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位于血关*之下,气海*之右。 39.背心*: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即**口。 42.冲阳*: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即小腹左边。 45.净瓶*: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即鼻梁之上。 48.对口*: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即气舍*偏右。 54.转喉*:即气舍*偏左。 55.血仓期门*: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左傍肋骨下。 57.督脉*:枕骨正中。 58.正额*: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肾俞*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眉内端陷中。 61.正气*: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藿肺*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曲池*下二寸。 72.颊车*: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犊鼻*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又名腕心*):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即膀胱。 91.泪孔*:(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大腿内侧,血海*上六寸。 致命36*部位 1.眉心*(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下二寸。 7.黑虎掏心*(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脐上六寸,即鸠尾*下一寸。 9.气海*(又名丹田*):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脐下三寸。 11.水分*: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脐下四寸。 13.左膺窗*: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巨阙*左开五分。 20.右幽门*:巨阙*右开五分。 21.左商曲*(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又名志堂*):位于命门*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又名尾宫*):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又名会**):前阴与**之间。 34.涌泉*: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位于命门*右旁三寸。 36.藏血*:位于脑后右玉枕*下五分。
胸部下方是什么部位
问题一:胸部右下方是什么部位 右下方应该是肝脏。、 问题二:胸下面是什么部位 问题三:人的胸部下面中间那里是什么部位 建议: 病情分析: 你说的那个位置是胃的位置, 手打不易,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着想,请尽量多休息 正常饮食 适当运动 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问题四:胸以下中间是什么部位? 腹部 问题五:女性胸部以下两侧部位是什么器官 肝在右肋缘的下面,正常人是摸伐到的,在肋骨里面。左面脾,一样,左面还有胃。心肺在他俩上面,反正都是挨着的。要是不舒服,不一定是里面的问题,也可能是肋间神经,或者其他的问题 问题六:左 *** 下面是什么部位 你好 1、位于左胸下面,左上腹的脏器有胃、脾脏、胰腺、左肾,出现疼痛的情况,要考虑这些脏器出现病变的可能性。2、建议及时到当地医院进行左上腹的B超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异常,必要时要进行CT检查。 祝你健康 问题七:胸口下面是什么部位 胸口下面的位置属于剑突。就是凹陷的地方。 问题八:左胸下方是什么部位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情况描述,主要症状表现为出现左胸下面的疼痛,考虑左上腹疼痛的可能性比较大,要及时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指导意见: 1、位于左胸下面,左上腹的脏器有胃、脾脏、胰腺、左肾,出现疼痛的情况,要考虑这些脏器出现病变的可能性。 2、建议及时到当地医院进行左上腹的B超检查,看看是否存在异常,必要时要进行CT检查。 3、从你的年龄特点看来,还很年轻,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疾病,考虑胃部疾病导致的不适可能性比较大,要针对胃部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必要时给予胃镜检查。 问题九:胸部右下侧是什么器官 病情分析: 您好,右胸下面是肝脏和胆囊。 指导意见: 如果这里出现疼痛,一般是因为肝炎或者胆囊炎等情况。而且一般伴有黄疸。右胸部主要是右肺,偏下是肝胆,也是在肋骨下面的,可做个胸片、肝胆B超,肝功化验明确一下。如果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考虑是肺部疾病的可能大。如果伴有恶心、厌食、尿黄、有肩背疼痛的话,多考虑肝胆疾病的可能。 问题十:左胸下方是什么器官 左胸是肺,前下方是心脏,左肋骨下是胃,胃后是左肾,还有一半胰腺。再下是左结肠曲,包括一半横结肠,一半降结肠,然后是左上腹部的脾,空肠 参考自zhidao.baidu/question/89291903
更多文章:

健身房的运营模式(健身房的经营模式是什么教练的发展前景大吗)
2024年6月24日 04:55

哑铃动作是一组练还是一套练(练哑铃应该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练还是一个动作练完几组再练下一个动作)
2024年1月28日 15:20

提升面部肌肉的方法图(如何让下垂脸提升呢 4种方法提升脸部肌肉)
2023年12月18日 05:20

卷腹机的滚轮什么材质的比较好(pet与pp材料的区别,pp与pet材质哪个好,有什么区别)
2025年8月4日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