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和蝗虫的特征(蝗虫跟螳螂的区别)
本文目录
- 蝗虫跟螳螂的区别
- 蝗虫和螳螂有什么区别
- 螳螂和蝗虫有什么区别
- 螳螂和蚂蚱有什么区别
- 昆虫记所有昆虫特点和特征
- 螳螂、蝗虫、蝉、蝈蝈、毛虫各有何特点
- 螳螂和蚂蚱的区别
- 蚂蚱,螳螂,蝗虫有什么区别急!!~!!!!!!!
蝗虫跟螳螂的区别
分类不同:蝗虫属于直翅目,螳螂属于螳螂目。
外观不同:蝗虫的体色多为绿色、黄褐色,颜面垂直,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两侧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且具有褐色、暗色的斑纹,后翅无色透明。螳螂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色多为绿色、褐色,头部呈扇形,复眼突出,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腹部肥大,后翅比前翅薄。
一、分类不同
1、蝗虫:属于直翅目、蝗亚目。
2、螳螂:属于螳螂目、六足亚门。
二、外观不同
1、蝗虫:体色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后翅无色透明。
2、螳螂:身体呈流线型,体色以绿色,褐色为主,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复眼突出,大而透亮,腹部肥大,后翅比前翅要薄。
三、食物不同
1、蝗虫:属于植食性昆虫,能够以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叶片、花蕾,造成缺刻和孔洞,对于农业生产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2、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喜欢捕食蚜虫、蝗虫、毒蛾、刺蛾、金龟子、叶蝉、棉铃虫、粉虱等农业害虫。
蝗虫和螳螂有什么区别
刀郎(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6~8个月左右。
螳螂身体中型或较大,头部倒三角形,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体呈黄褐色、灰褐色或绿色。胸部具有翅2对、足3对;前胸细长,前足为1对粗大呈镰刀状的捕捉足,并在腿节和胫节上生有钩状刺,用以捕捉害虫,故为益虫。
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一只螳螂的寿命约有六至八个月左右,有些种类是孤雌生殖。
螳螂和蝗虫有什么区别
区别:
1、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据说有的甚至可达145毫米,身体为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前足捕捉式,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渐变态。
2、蚂蚱,蝗虫的俗称,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拓展资料:
螳螂(学名:Mantodea),螳螂目螳螂科动物。螳螂头呈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复眼大而明亮,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腹部肥大。其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除极地外,广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
蝗虫(locusts,grass hoppers),直翅目蝗科动物,别称为蚂蚱、草蜢等。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飞蝗在中国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这三个品种。其中东亚飞蝗在中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中国蝗灾最主要的飞蝗种类。
螳螂和蚂蚱有什么区别
1、首先在外形上就有很大区别,见下图(左螳螂右蚂蚱)。
2、构造上:螳螂(学名:Mantodea)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
蚂蚱,蝗虫的俗称,为植食性昆虫。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是农业害虫,对农业有巨大危害。
3、习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小蚂蚱刚出土的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龄- 3龄的蚂蚌应注意防雨,蚂蚌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天一35天,这期间每5天一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蚌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蚌约产卵70粒一100粒。
4、蚂蚱可食用,蚂蚱做菜,在云南一些地方又叫“跳菜”。将收集到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
拓展资料:
螳螂分布范围: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859种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昆虫记所有昆虫特点和特征
昆虫记中的昆虫有:螳螂、蝗虫、蟹蛛、蜜蜂、蝉。它们的特点和特征如下:
1、螳螂
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
2、蝗虫
通体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异。颜面垂直,触角淡黄色。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从侧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两侧常有暗色纵条纹。
3、蟹蛛
形状像蟹,能像蟹一样横行或倒退。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科动物。
4、蜜蜂
体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螫针。
5、蝉
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
螳螂、蝗虫、蝉、蝈蝈、毛虫各有何特点
1、螳螂的生活习性:螳螂是一种肉食性昆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属于益虫。螳螂的生活环境为草丛,为了避免被天敌发现,一般的螳螂颜色多为绿色,除绿色外黄色也比较常见。2、蝗虫的生活习性: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以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食物,是农业害虫。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寿命大约6个月。成虫与蝗蝻都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3、蝉的生活习性: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在地下“潜伏”四年后钻出地面。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4、蝈蝈:后足强健、大腹,善跳跃。生于原野草丛、矮林、灌木,平时隐藏于草中,或在植物茎杆上爬行、栖息、觅食。主要吃植物的茎、叶、瓜、果等。5、毛虫:一般只在某种或某些植物上生活,并以其为食,直到变为成虫。而后交配并寻找此类植物产卵。它们一般以寄主的叶或果实为食。毛虫中群居、独居的都有,变为成虫前,一般会蜕4-6次皮,以便不断长大,最终做蛹。蜕皮、做蛹前会不吃不喝,一动不动。
螳螂和蚂蚱的区别
螳螂和蚂蚱形体特征不同,所吃的食物不同。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蚂蚱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
扩展资料
1.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据统计,蝗总科共有859种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条件下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2.蚂蚱又名蝗虫,它不仅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磷铁锌锰等元素,还是治病良药,能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等,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蚌干品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
3.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4.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蚂蚱,螳螂,蝗虫有什么区别急!!~!!!!!!!
蚂蚱和蝗虫是一样的,蝗虫俗称“蚂蚱”。
1、种类:
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
2、外形特征:
蚂蚱(蝗虫),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全世界有超过12000种蚂蚱。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
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
3、种群分布:
蝗虫(蚂蚱),飞蝗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已知有10亚种,其分布遍及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洲。我国有3个亚种:东亚飞蝗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寒区的许多河谷与湖泊沿岸地带。
螳螂,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在夏季,城市的路灯下,经常能见到螳螂,因为螳螂具有趋光性。
更多文章:

郑多燕减肥药有效果吗(郑多燕这个减肥药怎么样呢可以喝酒吃吗一个疗程能减多少)
2024年11月15日 16:42

弹簧扩胸拉力器一天做一百个可以吗?五根弹簧的扩胸拉力器拉开的力有多少公斤
2024年6月12日 11:14

公共场合高潮h公交车(公交车、地铁等公共场合性骚扰如何应对)
2025年7月9日 07:20

瑜伽一周做几次(瑜伽一个星期要练习几次请问对于一个初学者瑜– 手机)
2024年9月18日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