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培斯的简介)
本文目录
格罗培斯的简介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译作格罗培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或葛罗培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此外他对玻璃幕墙的构造有着重要的贡献。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1969 年去世,享年 86 岁。
扩展资料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格罗皮乌斯就开始陆续提出了自己的建筑观点,他的思想从 20 年代到 50 年代在各国建筑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
他的远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变为现实。建筑要进步,就必然会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格罗皮乌斯主张坚决地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进行论战。他提出“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地前进。”
格罗皮乌斯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周围的一切:颜色、形状、大小、纹理、质量;他教导学生如何既能符合实用的标准,又能独特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他还告诉学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状和轮廓里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主要作品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包豪斯建筑”,它建于1925—1926年,为包豪斯学校设计,是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校舍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共分三部分:①教学楼;②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厨房、锅炉房等,宿舍为六层,其余为两层);③四层的附属职业学校(与教学楼由过街楼连结)。后两部分均为混合结构。从学校步行五分钟即到教员的小型住宅区。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包豪斯创立发展阶段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百废待兴的时期,为了有助于解决平民百姓的住房问题,包豪斯着重研究小面积住宅和建筑工业化,并注意建筑单体与群体、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包豪斯的设计从房屋到茶壶、台灯,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包豪斯强调设计家要着眼于工业大生产,要为大多数人生产实用美观的物品,而不是为少数的富豪生产奢侈品。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注意培养建筑师的方案设计能力,强调鼓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崇自发的主观随意性。主张从幼儿园开始训练,让孩子自由随意地拼搭涂抹以刺激其想象力。学生的作品一定不能改正(保持其想象力)。强调自主地跟随心灵进行创作,这种观点源于格罗皮乌斯的艺术观点,即心灵(心理)是最基本、第一位的,感知来自内部。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他令20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1918年,协约国司令福熙将军向德国提出了苛刻的停战条件:德军必须交出5000门大炮、15万辆车、全部的海军和空军、5000台火车头……而已经失去了大片国土控制权的德国只有被迫接受。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一位名叫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师却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信发出去了,格罗皮乌斯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他们说,别说在魏玛,就是在整个德国,建一所医院、建一座住宅远比成立一所设计学校重要得多。但是,政府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商议,就采纳了格罗皮乌斯的建议。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格罗皮乌斯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格罗皮乌斯:你才华横溢,却迷失在诸位男人中
现代主义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建筑大师、包豪斯创始人、包豪斯院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Adolph·Georg·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是一个英俊高雅的男人,他风度翩翩,眼睛湛蓝。汤姆·沃尔夫曾在关于格罗皮乌斯的著作《从包豪斯到现在》中称格罗皮乌斯为银王子,是现代主义大师中的颜值担当. 1883年,格罗皮乌斯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建筑世家,从小接受精英教育。格罗皮乌斯的父亲是建筑师,叔父是建筑师与艺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鲁士艺术教育主管官员。叔叔致力于提高德国设计水平,给了格罗皮乌斯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创立了包豪斯。 中学毕业后,格罗皮乌斯前往柏林和慕尼黑两地学习建筑,他非常聪颖,只用了5 个学期就完成了全部功课,很快提前结束了学业。之后,当了一年兵,1907 年离开军队,进人彼得·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 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所,格罗皮乌斯认识了密斯、柯布。贝伦斯是现代设计的先驱,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参与发起了德国工业同盟,为德国电器公司(AEG)设计了世界最早的完整的企业形象系统,在建筑上提倡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为新功能服务。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 1910 年格罗皮乌斯开创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他先后设计了法格斯工厂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用品设计。这个建筑是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建筑。格罗皮乌斯一举成名。 1915 年格罗皮乌斯与当代最重要的现代主义作曲家之一、奥地利人古斯塔夫·**的遗孀阿尔玛·**(Alma Mahler )结婚。第二年女儿阿尔玛·曼农出世。战争经历、婚姻和女儿的诞生,成为格罗皮乌斯个人设计思想、个人哲学的关键触点。战前他崇拜机械,战争中目睹战争机器的大规模屠杀力量,自己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创伤,他弃武从文,开始试图通过设计教育实现世界大同。于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设计院校包豪斯。那是1919 年,他才36 岁。 格罗皮乌斯和阿尔玛在1920年离婚。他们的女儿曼恩在18岁时死于小儿麻痹症,作曲家阿尔班·伯格为她写下了纪念曲。 1923年10月16日,格罗皮乌斯与伊尔斯弗兰克结婚,他们一直在一起,直到他去世。 他们有一个女儿贝特·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妻子阿尔玛是一个传奇人物。 阿尔玛是一个超级大美女,是当时德国和奥地利最引人注目的美人。她一生中经历过的男人,连接起来简直就是一部现代艺术史。 1899年间,阿尔玛遇见了继父的好友古斯塔夫·克里姆特。35岁的克里姆特是维也纳风格的创始人。他们结伴去意大利旅行,阿尔玛倾倒于克里姆特的魅力和才华献上了自己的初吻。母亲在偷看阿尔玛的日记后,勃然大怒,禁止两人继续见面。 在1901年,阿尔玛第一次见到古斯塔夫·**,她未来的丈夫,第一任丈夫。**是维也纳国家剧院的总指挥,声名显赫,他被阿尔玛深深吸引,那一年**41岁,阿尔玛22岁,婚后他们有了两个女儿,婚后5年,**先后写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阿尔玛为音乐家的丈夫抄谱。 婚前,**要求阿尔玛做家庭主妇,放弃作曲和演奏。“你必须放弃一切,无条件地献身于我……除了我的爱情,你不该再要求别的什么。” 年轻貌美的阿尔玛与刻板沉闷的**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他们的女儿也因病夭亡。阿尔玛抑郁了。 1910年5月,阿尔玛回奥地利度假,在温泉度假中心遇到小她四岁的格罗皮乌斯。年轻英俊的格罗皮乌斯同样迷恋上了美丽而忧郁的阿尔玛,两人坠入爱河。分离后,格罗皮乌斯开始给阿尔玛写情书,却误寄给**。**痛苦万分,去寻找好朋友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帮助。 格罗皮乌斯并没放弃,再次给阿尔玛写信,希望她离开**,和自己在一起,被阿尔玛拒绝。 1911年,**因病去世。 阿尔玛并没有和格罗皮乌斯结婚。1912年,阿尔玛认识了比自己年轻七岁的画家:奥斯卡·柯科西卡。他们相爱又分手。 1915年阿尔玛和格罗皮厄斯结婚。那时候,格罗皮乌斯32岁。这段五年的婚姻在阿尔玛的这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但却使她成为包豪斯发展的一个目击见证人,她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一些包豪斯的事情,包括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不少有关包豪斯时期的格罗佩斯的记载,都出自阿尔马的回忆录。 阿尔玛说,格罗皮乌斯是第一个将她作为人来平等相处的男人。然而这段婚姻仍不完美。阿尔玛1916年生下女儿,格罗皮乌斯为了事业去了柏林和魏玛工作,两人分居两地,感情渐行渐远。 1923年10月16日,格罗皮乌斯与伊尔斯弗兰克结婚,他们一直在一起,直到他在1969年去世。他们有一个女儿贝特·格罗皮乌斯。 5年和46年,这就是帅哥设计师格罗皮乌斯的感情生活。阿尔玛曾经评价自己说“我才华横溢,却迷失在诸位男人中”,这也许是格罗皮乌斯想说没说出口的话吧!
格罗培斯的资料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也译作格罗培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或葛罗培斯),德国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设计学校先驱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格罗皮乌斯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
扩展资料
人物教育观念: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注意培养建筑师的方案设计能力,强调鼓励、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推崇自发的主观随意性。主张从幼儿园开始训练,让孩子自由随意地拼搭涂抹以刺激其想象力。学生的作品一定不能改正(保持其想象力)。
强调自主地跟随心灵进行创作,这种观点源于格罗皮乌斯的艺术观点,即心灵(心理)是最基本、第一位的,感知来自内部。格罗皮乌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他令20世纪的建筑设计挣脱了19世纪各种主义和流派的束缚,开始遵从科学的进步与民众的要求,并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沃尔特 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
代表作品: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 德国法古斯工厂模范工厂模范工厂和行政大楼,1914 年。----继法古斯工厂之后,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又合作了模范工厂和行政大楼。筑为对称式,正面是砖墙,而侧面的圆楼梯全部是玻璃的,显得格外轻巧。这是第一间用透明材料作建筑的主题。虽然现看上去没有什么新鲜,当年却有划时代的意义。包豪斯校舍1925年作品-----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厂房公寓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乡村学院1936年作品----英国平顿乡村学院(Village College,Impington)是在英格兰建造的第四所乡村学院,位于剑桥,由格罗皮乌斯和英国现代主义流派建筑师弗雷合作,在剑桥****亨利·摩利斯的参与协作下完成。大会议厅右侧部分为两层建筑,其余均为单层。整个平面像一个反写的“之”字,入口位于“之”字形的头部,右侧即为会议厅,左侧是成人娱乐活动场所。建筑立面耐人回味,10 个突出的窗户在颇具动感的弧形墙面上投下富有韵律的阴影。建筑设计注重内部功能,外观平实无华,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德绍建筑“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包豪斯建筑”,它建于1925—1926年,为包豪斯学校设计,是格罗皮乌斯的代表作。校舍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共分三部分:①教学楼;②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厨房、锅炉房等,宿舍为六层,其余为两层);③四层的附属职业学校(与教学楼由过街楼连结)。后两部分均为混合结构。从学校步行五分钟即到教员的小型住宅区。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包豪斯创立发展阶段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百废待兴的时期,为了有助于解决平民百姓的住房问题,包豪斯着重研究小面积住宅和建筑工业化,并注意建筑单体与群体、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包豪斯的设计从房屋到茶壶、台灯,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包豪斯强调设计家要着眼于工业大生产,要为大多数人生产实用美观的物品,而不是为少数的富豪生产奢侈品。西门子住宅“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哈佛研究生中心1949年作品-----“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Harvard Graduate Center,Cam-bridge,Mass)。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仁设计了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位于美国麻省哈佛大学校园北部的一块楔形用地上,由格罗皮乌斯主持下的建筑师协作组设计。研究生中心包括 7 栋学生宿舍和一座公共活动楼,后者设有交谊厅和餐厅。8 个建筑单体散落于基地,构成了形状各异的庭院,互以走廊相连。建筑群构图自由,空间流动开敞,虚实相应,既维护了哈佛校园的空间布局风格,又有创新。研究生中心处处体现了格罗皮乌斯所追求的精致,造型简洁优雅,被国内建筑界称为“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
沃尔特格罗佩斯与格罗皮乌斯是同一个人吗
是。格罗皮乌斯,又译作‘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包豪斯风格是什么,谁提出的
当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创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时,很少有人知道它会定义现代设计。包豪斯让手工艺和美术相结合,在突飞猛进的新工业时代,包豪斯彻底改变了人类对现代生活的定义。如果你能够欣赏iPhone的优雅,那么你已经开始学会理解包豪斯了。包豪斯理念: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影响了全球的艺术教育,工业设计离不开包豪斯。
不同人眼中的包豪斯?
学术派眼里
-包豪斯宿舍一角-
艺术家眼里
孩子眼里
成人眼里
-电影《五十度灰》剧照-
……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
从工业美学看现代室内设计
包豪斯十大标志物01
2019年是包豪斯运动的百年纪念年。自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首次在德国魏玛成立包豪斯学校以来,这一运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现代生活!为了纪念包豪斯风格,我们选择了十件标志性作品,让大家初步了解什么是包豪斯。
Wassily Chair by Marcel Breuer
Wassily Chair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行车的管状钢制的基础轮廓。
Cradle by Peter Keler
红、黄、蓝中融入了严谨的几何形状,锐利的三角形和矩形取代了传统的柔和曲线。
Bauhaus Chess Set by Josef Hartwig
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哈特维格(Josef Hartwig)向我们展示了他在1923年至1924年之间创作的国际象棋。Hartwig选择基于它们的功能来进行创作雕刻。
Brno Chair by Mies van der Rohe
包豪斯设计的另一个标志,即路德维希·密斯范德罗设计的布尔诺悬臂椅。
Tea Infuser by Marianne Brandt
由德国艺术家Marianne Brandt设计的茶壶,颠覆了传统茶壶造型。
Bachelor’s Wardrobe on Castors by Josef Pohl
这款简约衣柜于1929年由捷克设计师Josef Pohl设计。万向轮使得衣柜可随意移动。功能区间得到最大化分。
The Barcelona Chair by Mies van der Rohe and Lilly Reich
不锈钢框架结构的延展。
The MT8 Lamp by William Wagenfeld and Carl Jakob Jucker
标志性的包豪斯照明灯设计。
Door Handle by Walter Gropius
作为包豪斯的创始人,我们无法在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清单中跳过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的门把手最初于1923年构思。
Nesting Tables by Josef Albers
桌子采用实心橡木和漆面玻璃制成。带有典型的包豪斯色彩:黄色,白色,红色和蓝色。
更多文章:

篮球赛作文600字点面结合(有趣的运动会作文600字要求点面结合)
2025年3月5日 03:10

太阳骑士索拉尔壁纸(有一个外国电影,男主角叫索拉尔,片名是什么)
2024年12月18日 19:03

科比最经典的照片(你相册里有哪些关于科比的回忆,一起来晒晒)
2025年9月11日 06:10

nba2k20豪华典藏版下载中文(2k20典藏存档版怎么下载)
2025年9月28日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