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与意义)
本文目录
-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与意义
- 古希腊原子论与道尔顿原子论区别是什么
- 列举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并从现在化学理论分析它的局限之处
- 列举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并从现在化学理论分析它的局限之处 如题
- 原子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 道尔顿的原子论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 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他的主要观点有哪4条
- 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不是拉瓦锡
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与意义
1803年9月,道尔顿利用当时已掌握的一些分析数据,计算出了第一批原子量。1803年10月21日,在曼彻斯特的“文学和哲学学会”上,道尔顿第一次阐述了他关于原子论以及原子量计算的见解,并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包含有21个数据的原子量表。在这份报告中道尔顿已经概括了科学原子论的以下三个要点: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本的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结合,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组成、形状、质量和性质必然相同。次年,着力于普及化学知识的苏格兰化学家汤姆逊(1773-1852)听说了道尔顿的原子论,他专程拜访了道尔顿。在两天的时间里,他们俩热烈、详细地讨论了原子学说,夜里也难以成寐。其后的几年里,汤姆逊热情地称赞和宣扬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使这一学说很快为广大化学界所熟悉。而道尔顿也受到汤姆逊的启发,将原子论的研究重点由原来的物理方面转向了化学方面。他认识到倍比定律对原子论的证明具有重要意义,便重点研究了这一课题。
古希腊原子论与道尔顿原子论区别是什么
古希腊原子论,即古典原子论,与道尔顿原子论的区别:
一、提出人不同
1、古典原子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提出。
2、道尔顿原子论:道尔顿原子理论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十九世纪初提出来的。
二、理论不同
1、古典原子论:认为物质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2、道尔顿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单一的,独立的,不可被分割的,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同类原子的属性也是一致的。
三、特点不同
1、古典原子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即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不断地流射出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
2、道尔顿原子论: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本的特征。
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结合,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组成、形状、质量和性质必然相同。
百度百科-古典原子论
百度百科-道尔顿原子论
列举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并从现在化学理论分析它的局限之处
要点:1.每种元素由称为原子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组成2.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体积和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3.不同元素相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结合而形成复杂原子【现在称为分子】局限之处:道尔顿的原子量表中许多元素的原子由于与当量相混淆而不准确,如氧为8,碳为6.他所表示的有些化合物,如水,氨等的式子中的原子数也是错误的,而且科学的进展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切割的。
列举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并从现在化学理论分析它的局限之处 如题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要点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局限性:人类认识和发现的原子只有一百多类,但物质却有几千万种,可见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原子外还有其它的微粒.卢瑟福的实验证明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是空的.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还可以再分成质子中子,原子子不是不可分割.
原子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原子学说是道尔顿提出来的。
约翰·道尔顿(John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道尔顿患有色盲症,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作道尔顿症。1844年7月27日,道尔顿逝世。
道尔顿一生宣读和发表过116篇论文,主要著作有《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两册。
道尔顿原子论的发现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猜想,虽然早就提出来了,但一直到了18世纪,尤其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近代工业兴起,科学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生产实践和大量的化学、物理学实验,才加深了对原子的认识。
把原子学说第一次从推测转变为科学概念的,应归功于英国一个教会学校的化学教员,他就是道尔顿(1766-1844)。
道尔顿首先研究了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于1806年发现的有趣结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都成一定的整数比(定比定律),例如1克氢和8克氧化合成9克水,假如不按这个一定的比例,多余的就要剩下而不参加化合。
道尔顿自己又发现:当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两种以上时,在这些化合物中,如果一种元素的量是一定的,那么与它化合的另一种元素的量总是成倍数地变化的(倍比定律)。
道尔顿的原子论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1808年,道尔顿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化学哲学新体系》。这是他几十年来理想奋斗的结晶,也标志着他事业的巅峰。
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原子论。这部著作分为两卷,上卷精辟详细地阐明了自己科学原子论的由来与发展,并结合丰富的化学实验事定,运用原子理论阐述基本元素和二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及性质。下卷重点论述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及合金等的性质及其规律性,把原子论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地发挥。
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他的主要观点有哪4条
创立原子学说。1303年继承古希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学说,其要点:(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2)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么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最先从事测定原子量工作,提出用相对比较的办法求取各元素的原子量,并发表第一张原子量表,为后来测定元素原子量工作开辟了光辉前景。建议用简单的符号来代表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此外,道尔顿在气象学、物理学上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他是一个气象迷,自1787年开始连续观测气象,从不间断,一直到临终前几小时为止,记下约20万字的气象日记。1801年还提出气体分压定律,即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他还测定水的密度和温度变化关系和气体热膨胀系数相等等。遗憾的是道尔顿曾固执地反对为他解围的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而传为“笑话”。道尔顿一生宣读和发表过 l16篇论文,主要著作有《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两册。为了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科学事业,道尔顿终生未婚,而且在生活穷困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英国政府只是在欧洲著名科学家的呼吁下,才给予养老金,但是道尔顿仍把它积蓄起来,奉献给曼彻斯特大学用作学生的奖学金。道尔顿一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化学新时代是从原子论开始的,所以道尔顿应是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他笔记中写下了原子论的要点:(一) 原子是组成化学元素的、非常微小的、不可在分割的物质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保持其本来的性质。(二) 同一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以及其他性质。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最根本特征。(三) 有简单数值比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时,原子之间就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不是拉瓦锡
一、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 我们要了解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要溯源至古希腊时期的原子学说。古希腊的哲学家留基伯首先提出了关于原子的学说,后经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欧洲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认为 宇宙万物是由世界上最微小的、坚硬的、不可入、不可分的物质粒子构成的,他将这种粒叫作“原子”。他认为,原子在性质上相同,但在形状大小上却是多种多样的。万物之所以不同,就是由于万物本身的原子在数目、形状和排列上各有不同,就是由于万物本身的原子在数目、形状和排列上各有所不同。并且认为,原子总在不断运动,运动是原子本身所因有的性质。无数的原子在空间中不断运动、互相碰撞而形成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月、日、星辰是由原子构成的,甚至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由此可见,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对自然界的本质提出了大胆而有创造性的臆测,比较深刻地说明了物质结构,肯定了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强烈反对,一直到1650年才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伽桑狄重新提出并得到了牛顿的支持。那是在意大利物理学家用实验证明真空可以存在之后的事了,伽桑狄认为原子正是在这种真空中运动。他用原子的形状和大小说明物质的各种性质:如热是由微小的圆形原子引起的;冷是带有锋厉棱角的角锥形原子产生的,所以严寒使人产生刺痛感等等。波义耳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构成自然界的材料是一些细小密集、用物理方法不可分割粒子。粒子结合成更大的粒子团,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其大小和形状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 牛顿认为 牛顿继承和发展了波义耳的化学思想,从力学的角度发展了物质构造和微粒说。牛顿认为,物质是由一些很小的微粒组成,这些微粒通过某种力量彼此吸引,当粒子直接接触时,这种力特别强;粒子间距离小时这种力可以使粒子进行化学反应;粒子间的距离较大时,这种力则失去作用。牛顿关于物质结构的微粒理论对道尔顿的原子论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尔顿认为 各种物质的原子,它们各自的形状、大小、重量一定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原子,其形状、大小及重量必不相同。为此,他曾经作出这样的推理:假如水的某些原子比其他的水原子重,再假如某一体积的水恰恰由这些较重的水原子组成,那么这一体积的水的比重必然较其他水的比重要大(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我们知道无论从什么地方得来的纯水的比重都是相同的)。由此及彼,其他物质也是如此。道尔顿又指出,不同气体的原子的大小必然各异。他说,如果将一体积氮与一体积氧进行化合,则会生成二体积的氧化氮,这二体积的氧化氮的数目一定不能多于一体积氮或氧的原子数。因此,他说氧化氮的原子一定比氧、氮的原子大。 在这这种见解的基础上,道尔顿为了进一步解释一种气体扩散于他种气体的理由以及混合气体的压力问题,他又提出:同一化学物质的原子相互排斥。道尔顿又推理说,当两种有弹性的流体混合在一起时,同一种微粒相互排斥,但并不排斥另一种微粒,因此,加在一个微粒上的压力,完全来自与它相同的微粒。由此,他解释了他的分压定律。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的那样,一种气体对别的任何气体来说都是一种真空。 以后,道尔顿进一步考虑到对各种原子的相对质量进行测量的问题,虽然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但是依据当时的水平所测得的原子量是很不准确的,甚至无法计算各种元素的原子量,因而他不得不作了一些大胆的猜测和假设。他首先为复杂原子进行了命名: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和四元化合物。然后,他又很武断地作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两种元素彼此化合,其化合时则遵循从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其层次分为4个。道尔顿又据以上原则,以氢原子量为1,以此作为标准,规定了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 道尔顿确定的化合物组成的规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不能不说是过于主观、随意和武断之举。因此,很多化合物复杂原子的组成被他弄错了,比如水是H2O,而他误作HO,随之氧的原子量也就错了。 1803年,10月18日,道尔顿在曼彻斯特的学会上第一次宣读了他的有关原子论的论文。论文中说了如下几个原子论的要点: 1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 2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乃道原子论的核心)。 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 至此,道尔顿完成了提出原子论的历史使命,由于该学说解决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的解释,所以很快为化学界所接受。 二、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不是拉瓦锡?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的开始。因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所要说明的现象本质正是原子的化合与化分。道尔顿的学说已抓住了这一核心和本质,主张用原子的化合与化分来说明各种化学现象和化学定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说都是更加超过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更多文章:

韩国短道速滑冬奥冠军林孝俊(韩冬奥冠军林孝俊的运动生涯如何)
2024年9月21日 22:55

西班牙莫拉塔图片(西班牙队公布世界杯名单,莫拉塔首次入选,这次他能否帮助西班牙一举夺冠)
2024年4月26日 05:10

阿灵顿major淘汰赛(LGD输了ame没输 LGD被Spirit让一追三痛失Major冠军)
2025年3月26日 05:10

西班牙和摩洛哥点球大战(摩洛哥对西班牙点球大战为什么只有四轮)
2025年5月18日 06:50

欧盟外长对华态度大变(今年前8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自贸“朋友圈”的发展情况如何)
2025年4月2日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