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威廉四世(英王威廉四世和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什么亲缘关系)
本文目录
- 英王威廉四世和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什么亲缘关系
- 德国历史问题:求从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到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所有霍亨索伦家族的皇帝(帝系表)
- 普鲁士在何时统一德国
- 腓特烈·威廉四世的介绍
- 威廉四世的继位
- 1849年至1943年德国总统是谁
- 介绍一下18.19世纪的普鲁士
- 威廉四世简介_英王威廉四世_生平事迹_威廉四世的评价
英王威廉四世和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有什么亲缘关系
威廉四世,英国汉诺威王朝倒数第二任国王,继任者是他的侄女英国汉诺威王朝最后一任女王维多利亚女王,然后传位给他儿子英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第一任国王爱德华七世,再传给他儿子英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第二任国王乔治五世,同时也是现在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于一战时期改以前的德国姓氏为现在的温莎),再传位给儿子英国温莎王朝第二任国王爱德华八世 ,再传位给弟弟英国温莎王朝第三任国王乔治六世,再传位给女儿也是现在的英国女王也就是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英国汉诺威王朝最后一任女王维多利亚女王是现在英国温莎王朝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高祖母也就是四世祖母,英王威廉四世又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也就是说威廉四世是伊利莎白二世的外太祖父也就是五世外祖父(应该是五世外祖伯父更为贴切点)。
德国历史问题:求从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到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所有霍亨索伦家族的皇帝(帝系表)
霍亨索伦(Hohenzollern) 这个德意志家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这个家族姓氏可能是取自德语zoumller,意为了望塔又或是城堡。怀疑其原意指的是斯瓦迪亚一带的城堡(Swabian)。 勃兰登堡选帝侯时代(Electors of Brandenburg) 公元1415年-1688年 菲特烈一世(Friedrich I)1415-1440 1415年,菲特烈一世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购得了勃兰登堡地区,同时也被确立为勃兰登堡的选帝侯,霍亨索伦家族的正式历史从此在这展开。 菲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440-1471 菲特烈一世的长子。在位期间,又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购买了劳奇兹地区(Lusatia),同时又从条顿骑士(Teutonic Knight)手里购得了纽玛克(New Mark)。菲特烈二世并发展和建设了柏林市,使之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政治上的首都。 艾伯特-阿基里斯(Albrecht Achilles)1471-1486 菲特烈一世次子,菲特烈二世之弟。由于菲特烈二世死后无嗣,其继承了选帝侯的地位。在位期间,确立了选侯国的法律体系,并从法律上确定了霍亨索伦统治的正当性和不可剥夺性。 约翰-西塞罗(John Cicero)1486-1499 没有特别突出的政绩又或是失误,很平静地度过了这其在位的13年。 约阿西姆一世(Joachim I)1499-1535 在位期间,其采取了很严厉的宗教政策,镇压境内的新**。同时开始引进罗马法系改造司法体系。 约阿西姆二世(Joachim I)1535-1571 和他的父亲不同,约阿西姆二世的宗教政策一百八十度转弯,开始支持马丁-路德针对天主教发起的宗教改革。并在1557年正式成为了路德教派的信徒。 约翰-格利戈(John Georg)1572-1598 在位期间继续发扬支持新教活动的政策。 约阿西姆-菲特烈(Joachim Friedrich)1598-1608 约翰-西杰斯蒙德(John Sigi**und)1608-1619 虽然西杰斯蒙德的在位时间并不长,但是在他治下霍亨索伦家族获得了一次极大的飞跃。首先他在宗教上又做了改变,其该信了新教的另一个教派—卡尔文宗。不过同时他也并没有对路德宗采取什么压制政策。这也造就了日后,普鲁士宗教宽松的基础和开端。另一方面他则是致力于开疆扩图,通过购买和武力威胁,西杰斯蒙德在1614年兼并了克拉夫斯(Cleves),马科(Mark)和瑞温堡(Raven**urg)。四年后,撑着波兰政治上的纷乱,使霍亨索伦家族取得了对普鲁士公国(Prussia)的继承权。虽然由骑士团建立的普鲁士和霍亨索伦有着些许远亲的关系,但是始终是两个独立的势力,至此两者在此开始了汇合成德意志日耳曼的一股强大的新力量。 乔治-威廉(George Wilhelm)1619-1640 其在位期间遭遇了“三十年战争”,勃兰登堡在战争时被瑞典王国的占领。 菲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40-1688 也被称为“伟大的选侯”( The Great Elector)。任中开始创建了国家正式的军队体制,过去的雇佣兵体制被放弃。日后被称为“普鲁士军队之父”在1657由于为了感谢霍亨索伦家族支持波兰对瑞典的战争,波兰正式同意普鲁士公国脱离波兰独立,双方在这一年签署了韦拉瓦一毕得哥煦条约。 普鲁士王国时代 (Kings of Prussia) 公元1701年-公元1871年 勃兰登堡选侯菲特烈三世及普鲁士王国国王菲特烈一世 (Friedrich III Elector of Brandenburg and Friedrich I) 任内继续推进勃兰登堡和普鲁士的正式合并进程。在1701年他争取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李伯德一世(Emperor Leopold I)的支持,勃兰登堡侯国和普鲁士公国合并,并在皇帝的许可晋升为王国,至此普鲁士王国正式成立。 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1713-1740 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军事力量,要求所有的贵族子弟都必须在军中任职。由于其粗暴的个性曾经和自己的儿子也就是日后的菲特烈二世有所决裂。但无论如何,去世时留给了菲特烈二世一支8万人的精锐常备军,这和当时奥地利的军队数量相当,然而后者却比普鲁士大上十倍。 菲特烈十一岁的时候 菲特烈二世(Frederick the Great)1740-1786 可能是霍亨索伦家族中最为杰出的君主,也被叫做菲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虽然他从小都是喜爱音乐哲学,但是君主的位置不得不把他推向了战场。他戎马一生,给普鲁士军队注入了一种不朽的精神。他的进攻性可能是自古以来最强,哪怕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对手也不会退缩,所谓的“斜行序列”的战术更是被他发扬光大。经过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他获得了西里西亚,在七年战争中四面楚歌几乎败亡,但最终奇迹般地获得胜利,从而稳固了对西里西亚的统治。通过一系列战争,使普鲁士崛起成为了德意志内最强大的一个邦国,让这个不起眼的日耳曼小邦成为了在欧洲与奥法俄平起平坐的列强之一。日后,拿破仑瞻仰菲特烈二世墓地时,很有感慨他的将军说:“如果他活着,我们就绝不会能站在这儿。” 内政方面,菲特烈大力兴办教育,不仅要求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同时也开始普遍推广全民义务教育。同时他也亲自参与制定和颁布了一部全国通用的法典--《普鲁士邦法》,从而废止了各式各样的地方上老旧的封建法规以及了很多传统的陋习,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法律必须反映人类本性”。同时菲特烈二世开始鼓励兴建工厂和现代科学的发展,柏林科学院在他亲自的操办下成立。而菲特烈也开放****,打破出版报纸的禁锢,甚至允许柏林的书店里公开摆出丑化他的漫画。 在菲特烈二世的经营下,普鲁士正式崛起成为欧洲强国这不仅是在军事上,同样也包括了经济和文化,为普鲁士日后统一德意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菲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1786-1797 由于菲特烈二世没有儿女,而以侄子的身份继位。在位期间积极干预法国大革命,并和奥地利联合派兵干涉,不过效果并不显著。最后由于心脏病猝死。 菲特烈-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III)1797-1840 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就很不幸地去面对法国的拿破仑。基本上参加了大多数的历次反法同盟。军事上他自己坦承“没有什么才能”,所以只是依靠着那一边帮七老八十的老元帅们,然而却是屡战屡败。在耶纳遭到了惨败险些忘国,普鲁士沦为法国的附属国,这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历史上最为深重的耻辱。不过,菲特烈-威廉三世却是卧薪尝胆,在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后,立即举起反旗和法国开战。终于在滑铁卢和英国军队一起彻底击败了拿破仑,洗刷了前先的耶纳之耻。之后,菲特烈-威廉三世大力发展国内的商业,同时鼓励舰队建设和海外殖民地的设立,并建立了日耳曼邦国间的“关税同盟”为统一拉开了序幕,在内政上颇有建树。 菲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1840-1861 以长子身份继位。在1848年遭遇了革命风潮,1848年3月,菲特烈-威廉四世迫于民众革命的压力颁布普鲁士宪法,建立了国会。1849年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在原来的关说同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由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当皇帝;帝国统一全德意志的法律、货币、关税、度量和贸易;各邦国在帝国内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但军事和外交由帝国政府掌管。但是迫于奥地利不惜兵刃相见的强大压力,菲特烈-威廉四世拒绝了这个宪法。奥普双方在阿尔穆茨(Olmutz)达成协议,菲特烈-威廉四世接受了奥地利的所有要求,《宪法》被彻底废除,国民议会被解散。普鲁士统一的进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其晚年精神错乱,一直由弟弟威廉亲王摄政。 德意志帝国时代(German Emperors) 公元1871年-公元1918年 威廉一世(Wilhelm I)1861-1888 此时的已经是64岁的摄政王威廉终于是熬出了头,继承了兄弟的王位。他和他的父辈一样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彻底的军人。在1848年的革命风潮中,扮演了镇压者的角色,此年又率兵平定了在巴登地区的**。威廉性格忠厚,保守,严谨生就一幅典型的普鲁士军人的性格。在他一登基,最先着手改组据陆军的,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普鲁士的陆军成为“一个民族性的武装”。他的预想是建立一支37万1千人的常备军,12万6千人的预备役部队。接着他的作为就是改组他的军政体系,冯-罗恩成为了战争部长,毛奇(Count Helmuth von Moltke)被任命为参谋总长。当然最具影响力和争议的人事举动为任命了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rmarck)为他的首相。 在俾斯麦的管理和手腕下,普鲁士迅速地恢复元气,国家军事实力迅速增长。在第一和第二王朝战争中,分别击败了丹麦和奥地利,扫除了德意志日耳曼统一的内部障碍。到了1870年,俾斯麦篡改了威廉一世的电报以此来激怒了法国当局,导致了普法战争的爆发。具体内容请参阅笔者的《普法战争及19世纪日耳曼统一历程浅谈》由于法军的仓促开展准备不足,而被普军一路压迫,迅速败退。9月3日,法皇拿破仑三世正式在色当向普郡投降。次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了威廉一世的加冕仪式。在俾斯麦宣读完诏书后,巴登公爵带头高呼“皇帝威廉万岁!”。威廉一世成为了日耳曼的统一皇帝。十天后,巴黎投降,法国彻底战败,德国得到了统一,德意志帝国时代开始。 菲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888-1888 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已沙场奋战,参加过普法战争,战功显著。在1888年继位,但是由于急染破伤寒只当了91天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威廉二世(Wilhelm II)1888-1918 由于父亲的猝死,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继位为帝。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朝中权臣俾斯麦扫地出门,找借口将其赶出了首相府,把国家大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军事上他依旧采取穷兵黩武的政策,不仅大力扩充建设陆军,同时也扩建海军舰队以抗衡英国。 威廉二世完全相信科学技术的兴起能够增强国家的实力。因此,他非常乐于为科学领域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出钱出力。1911年,威廉二世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威廉皇帝学会,以后又陆续成立了一系列以威廉皇帝命名的专业学科研究所。科技的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强心剂。而随之带来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导致了他和英法等国的剧烈矛盾。 终于,在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和奥地利作为同盟国向英法俄三国协约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了4年血腥惨烈的战争后,德国彻底战败。国内的不满情绪沸腾,终于酿成了革命的风暴。1918年9月8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流亡荷兰,余生也就在此度过,写过两部自传。 威廉二世也就成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末代君王,为其数世纪的辉煌画上了句号。
普鲁士在何时统一德国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IV)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开制宪会议,并拒绝接受德意志邦联议会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称号。但1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威廉一世。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腓特烈·威廉四世的介绍
腓特烈·威廉四世(1795年10月15日-1861年1月2日),普鲁士国王(1840年至1861年在位)。腓特烈·威廉三世之子。1848年在柏林三月革命的压力下,被迫召开立宪会议,但随后予以解散,并颁布了保守的《钦定宪法》。1849年拒绝法兰克福国民议会所制定的帝国宪法和授予他的德意志皇帝称号。此后政策越发走向反动,1858年因患精神病,由其弟威廉亲王(1861年即位后称威廉一世)摄政。
威廉四世的继位
1794年与爱尔兰喜剧女演员多罗西亚·乔丹恋爱,共同生活了20多年,1772年《王室婚姻法》规定,各王子的婚姻必须得到君主的同意,否则婚姻无效。而一些乔治三世的王子,包括威廉王子在内,选择了宁可不要婚姻也要与心爱的女人同居。于是,包括威廉王子在内这些没结婚的王子,也就不再有希望被考虑在英国王位继承人的范围之内。他们生的十个孩子都被当成私生子,包括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自然,这些孩子都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他们都姓“菲茨格拉伦斯”。现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是其众多后代之一。后来发现他兄长没有继承人,他有继承王位的可能,这才于1811年和乔丹夫人脱离关系。为此他受到舆论的谴责,当时的一首流行民谣写道:“你为什么扔下一个可伶的女子,要知道伤心流泪的是陪伴你二十年的妻子,他放弃了青春和永恒的魅力,甘愿成为你怀中温顺的伴侣。”以不再重返舞台为条件,多萝西亚获得了经济补偿,还有女儿们的抚养权。不过,风韵犹存的女演员最终还是难以克制对演艺生活的喜爱,还是重返了舞台。威廉王子于是收回了对女儿们的抚养权。1816年,多萝西于终于死于艺术之都巴黎舞台上 。在这场王子竞赛中,威廉王子占有很大的优势,首先,他两个长兄无后,并且他们都与妻子疏远,亦无再有合法子女的可能。所以,如果威廉王子的寿命足够长的话,他将肯定是未来的国王,那么,他的后代当然也就理所当然是未来的英王继承人了,而从这位海军国王比他两位长兄强壮得多的身体来看,这一切都是很可能的。46岁的威廉考虑结婚,但四处碰壁,他与乔丹夫人20多***实婚姻是横亘在他与许多女子之间的障碍,他的七弟剑桥公爵,被派到德国去为三哥威廉王子求娶一位新教公主。这一选择,被威廉王子大笑着拒绝了,因为,剑桥公爵自己爱上了那位漂亮的德国公主,很快,小弟弟剑桥公爵就与那位德国公主结婚了。人们一致认为,威廉王子应该找一个善良的,能顾家的,爱孩子的(那时威廉王子的十个孩子大都还未成年)的女子为妻。直到1818年,一个可怜的,岁数只有他一半的稀里糊涂的萨克森-麦敏根的阿得莱德公主接受了他的求婚,阿得莱德相貌丑陋,皮肤粗糙,但威廉已经别无选择,他需要一个合法的继承人。这段婚姻幸福美满,一直延续了二十年,直到威廉四世去世。新的公爵夫人,把威廉王子和他的财政大权都掌握在手,他们结婚的第一年,生活在节俭的德国,过着俭朴的生活,威廉王子欠下的债务,很快就还清了。威廉王子还得到了议会批准给他夫妇的津贴。威廉王子也从此过上了幸福健康的家庭生活,远离了情妇。他们婚姻中也不都是晴朗无云,他们婚姻的最大悲哀是他们的孩子都夭折了。所以,威廉王子没有自己的继承人。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夭折了,而阿德莱德还流产了三次。威廉王子的长兄威尔士亲王乔治,于1811年成为摄政王。同年46岁的威廉王子晋升为海军元帅。不过,虽经他再三恳求,他却始终未被批准参加反法战争。1820年,老王乔治三世去世,乔治王子即位成为乔治四世。威廉王子成为排在他二哥约克公爵弗里德里克王子之后的第二位王位继承人。1827年,弗里德里克王子去世,六十岁的老王子威廉成为王位继承人。就在这一年,首相乔治·坎宁任命威廉王子掌管海军部。威廉大权在握,企图独立掌管海军事务,尽管法律要求他必须在征得至少两位海军部成员的建议后再采取行动。威廉王子的举动引起国王的不满,1828年,乔治四世通过当时的首相,威灵顿公爵要求威廉王子辞职。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作为海军统帅,威廉王子的所作所为非常令人称道。他废止了军舰上不合理的军规;他还批准了第一艘蒸汽战舰,并极力争取皇家海军拥有更多的蒸汽战舰。威廉王子还支持《天主教解放法案》。
1849年至1943年德国总统是谁
1849年3月28日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1861年普鲁士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1871年德国宣布完成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也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889年3月,30岁的威廉二世继位 。威廉二世上台后,二人发生严重冲突。在互相鄙视的情况下,俾斯麦于1890年被迫辞职。1898年7月30日去世。1914年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称呼他所统治下、"国祚千年"的德国。1933年12月1日通过《保证党和国家统一法》,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1934年8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控制德国,废除总统制,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宣告结束。
介绍一下18.19世纪的普鲁士
普鲁士 普鲁士 (德语:Preußen;古普鲁士语:Prūsa;波兰语:Prusy;立陶宛语:Prūsai;拉丁语:Borussia 或 Prutenia) 是欧洲历史地名,一般指17世纪至19世纪间的普鲁士王国。由于普鲁士在短短二百年内崛起并统一德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所以普鲁士有时也是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词。 早期历史 普鲁士地区古代的居民为古普鲁士人,属波罗的海种族,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12世纪时,德国人的殖**动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地区。1170年,波美拉尼亚的索比斯劳公爵在普鲁士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即但泽附近的奥利瓦修道院。1224年该修道院被普鲁士人焚毁。1226年,波兰国王之子、马佐维亚公国首领康拉德公爵(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也遭到普鲁士人袭击,以此为契机,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了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托伦、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鲁士人居住的地区,并迫使其信奉**教、使用德语。16世纪后,普鲁士人消亡。 条顿骑士团统治下的普鲁士地区在名义上属于教皇领地,但教皇只享有名义上的宗主权。为了吸引定居者,条顿骑士团依据汉萨同盟法律,在其领土上兴建了一系列自由市。1379年条顿骑士团加入汉萨同盟。 1370年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波兰国王的女儿海德维希嫁给立陶宛大公,波兰与立陶宛联合,此后对扼守其出海口的条顿骑士团发动了一连串的进攻。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会战中,条顿骑士团败于波兰和立陶宛联军,被迫签订第一次托伦和约,除赔款600万格罗申外,还将但泽城置于波兰主权之下。1466年条顿骑士团再度战败,在第二次托伦和约中被迫割让包括但泽和马林堡在内的西普鲁士。这些地区被称为“王室普鲁士” (Royal Prussia) 。条顿骑士团保留普鲁士的残馀领土,但被迫效忠波兰国王,成为波兰的附庸国。 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梵蒂冈的联系,随后宣布将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改为普鲁士公国 (Ducal Prussia) ,阿尔伯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阿尔伯特之子阿尔伯特·腓特烈死后无子,普鲁士公国遂由其长女之夫、勃兰登堡选侯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属霍亨索伦家族)继承,建立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此举为霍亨索伦王朝日后发展奠定了基??660年的瑞典-波兰战争中,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兰对普鲁士的宗主权,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普鲁士王国 立国 1701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借以换取国王称号。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并从此展开了普鲁士王国200多年的显赫历史。 崛起与扩张 由于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普鲁士的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教育素质高着称,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骄勇善战着称。他在1740年继承王位,即位7个月之后即进攻西里西亚,从而引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通过战争,腓特烈二世树立了“军事天才”的个人荣誉,并将普鲁士变为一个军事国家。腓特烈二世同时还从伏尔泰那里接受了启蒙主义思想,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并扶植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 腓特烈二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其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为欧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承王位后,先后购买了安斯巴赫侯国和拜罗伊特侯国,并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国大革命后,普鲁士参加反法同盟,但败于法军,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于1806年10月参加反法战争,随即在耶拿败于拿破仑,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鲁士和法国在涅曼河的提尔西特缔结和约,普鲁士割让16万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属波兰的绝大部分领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兰所得领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领土,并赔款1.3亿法郎。 1806年惨败后,普鲁士首相卡尔·施泰因开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让公民参与政治以唤醒其民族主义情感;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机构等。1809年在柏林创办了腓特烈·威廉大学(柏林大学),同时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开始对普鲁士军队进行改革。此后普鲁士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1812年冬,拿破仑军队自俄国败退,普鲁士遂于次年再度参加反法同盟,于1813年3月17日对法国宣战,10月24日,普、奥、俄三国联军在布吕歇尔和格奈森瑙指挥下在莱比锡大败法军。1815年普军在滑铁卢再度击败法军。根据维也纳会议的领土调整,普鲁士疆域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 1834年普鲁士在德意志地区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除奥地利和汉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国都加入该同盟。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iedrich Wilhelm IV) 宣布成立“自由烧��薄U倏�葡芑嵋椋�⒕芫�邮艿乱庵景盍�榛岱钌系摹暗乱庵净实邸背坪拧5?848年欧洲革命结束后,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归专制统治。 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担任摄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摄政王即位,称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德意志帝国:兴起与灭亡 俾斯麦上台后,即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击败丹麦和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北德意志邦联及南方的德意志诸邦,在打败了法国。威廉一世于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廊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即所谓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Das Zweite Reich) 。 由于普鲁士拥有德意志帝国2/3的人口和3/5的领土,并且在军事、经济、工业等方面远远超过帝国内其他王国、公国,因此德意志帝国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扩大版。各邦国享有内政和财政的自治,但将外交、军事 (巴伐利亚除外) 、海关等权力交给德意志帝国中央政府。普鲁士历史从此并入德意志帝国历史。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四世在位99天后去世—其孙威廉二世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其统治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告终。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亚发生革命,其国王退位。柏林旋即爆发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时威廉二世在比利时斯巴的德军大本营亲自指挥作战,得知发生革命后,试图仅放弃德意志皇帝头衔,而保留普鲁士国王称号,但陆军统帅兴登堡劝其彻底退位。为避免发生更大变乱,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亲王于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经退位,并于同日将首相职务移交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荷兰,德意志帝国及普鲁士王国灭亡。11月11日,德国向盟军投降。 1919年至1947年的普鲁士 由于柏林发生斯巴达克团与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之间的内战,1919年,艾伯特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于2月10日通过《德意志共和国临时约法》,即魏玛宪法。根据魏玛宪法,普鲁士成为德国的一个邦,即“普鲁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ßen),实行地方自治,其领土即原普鲁士王国的疆域。 1920年代,普鲁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领导。1932年,纳粹党在德国国会和普鲁士邦选举中取得优势,赫尔曼·戈林成为德国国会议长以及普鲁士邦议长,并掌握了普鲁士内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纳粹党上台执政,随后废除德国的地方自治制度,普鲁士宪法被废除,邦议会和立法机构被解散,仅保留行政单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苏联的领导人经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即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德国军官团和容克贵族的大本营,是德国专制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须予以消灭。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丘吉尔则认为“普鲁士——这个德国军国主义的罪恶核心必须同德国的其馀部分分离开来”。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确立了将东普鲁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在战后的德国废除普鲁士建制的原则性意见。 1947年3月1日,同盟国对德军事管制最高委员会正式下令废除普鲁士建制。原普鲁士邦领土分别被并入波兰和苏联,以及英、法、美、苏四国占领区。原普鲁士邦政府的财产由盟国和苏联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在其境内的原普鲁士领土上建立了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特两个州,以及梅克伦堡-西波美拉尼亚州的东半部(1952年民主德国废除州级建制,改设专区)。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原普鲁士领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莱茵-威斯特**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此外,下萨克森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萨尔州内都有原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邦领土。在被并入波兰和苏联的普鲁士领土上,德意志族居民已经基本被全部迁出。 领土变迁 普鲁士疆域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原东普鲁士地区的领土。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购买了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了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15世纪时将但泽和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 1618年普鲁士公国并入勃兰登堡选侯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瑞典、波兰和奥地�竦们安�览�嵫恰⒉ㄉ�⑽骼镂餮堑鹊厍�H�喂戏植ɡ坚幔�章呈炕竦昧诵露�章呈俊⒛掀章呈俊⒌�蟆⑼新住⒁约安ɡ纪豕�奈鞑亢椭胁浚��ɑ�车厍�?806年普鲁士败于拿破仑后,被迫割让波兰地区,法国在此成立华沙大公国。拿破仑战败后,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失去了拜罗伊特、安斯巴赫、纳沙泰尔(加入瑞士)、东弗里斯兰、希尔德斯海姆等领地,华沙大公国除西部以波森为中心的一小块领土外都被俄国吞并。作为补偿,普鲁士获得了萨克森王国五分之二的领土,以及德意志西部的汉诺威、明斯特主教区、莱茵河东西两岸的威斯特伐利亚和莱茵兰、以及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等领土。 19世纪,普鲁士经过战争,又先后兼并了黑森-莱茵、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法兰克福等王国、公国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国时,普鲁士王国已经拥有22个省,包含了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以外的大部分现今德国领土与西波兰及北波兰。 教育文化 普鲁士王国除了建军武备,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外,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也被后人所称道。为了贯彻民族主义教育,1717年普鲁士王国开始实施义务国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为往后普鲁士高素质的军队奠定了扎实的基??809年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出任普鲁士最高教育长官后,开始改革普鲁士的教育制度,更成为德国后来二百年的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则是第一所新制大学,更影响了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
威廉四世简介_英王威廉四世_生平事迹_威廉四世的评价
中文名称:威廉四世
外文名称:Friedrich Wilhelm IV von Preu en
别名:水手国王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
出生日期:1765年8月21日
逝世日期:1837年6月20日
职业:国王
威廉四世——英国国王
威廉四世是英国国王和汉诺威国王(1765-1837),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第三子,乔治四世之弟。威廉四世是生活在改革年代,他能力相对平庸,但心肠慈善,是个朴素的绅士,被人民亲切的称为水手国王。
在他统治的后期,威廉四世只有一次参与政治,1834年,他成为最后一位违背议会意愿来任命首相的英国君主。那是1832年改革的两年后,当时, *** 看起来已不再那样受到人民的欢迎,也不再受到国王的支持,因为他们支持爱尔兰教堂的改革。格雷爵士因而辞职,辉格党内阁中的梅尔本子爵二世威廉·拉姆取代了他。梅尔本内阁的成员基本上还是格雷内阁那批人。尽管那时很多英国人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喜欢辉格党了,但是,他们在下院还是占压倒性优势。而威廉四世则一直很讨厌他们中的一些人,耿耿于怀。
威廉四世(William IV),他在位仅七年。威廉四世宽厚、善良,然而又令人遗憾地常常犯错误。和其他君王比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遗忘的君主,人们之所以还能记住他,只因为他是维多利亚女王(Victoria)的伯父。维多利亚是乔治三世第四个儿子的女儿,她将是威廉四世的继承人。威廉四世从心里讨厌维多利亚那个盛气凌人的母亲。作为国王,他的野心之一就是尽量活着,直到维多利亚度过18岁生日。到那时,维多利亚就可以不需要母亲的摄政而独自执政。威廉四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更多文章:

博尔特视频4x100米(博尔特100米世界记录的视频,最好有慢放谢谢啊)
2024年9月20日 05:45

zebra斑马打印机官网(目前,主流条码打印机都有哪几种品牌产自何地)
2025年7月29日 22:40

落选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名单(谁落选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名单)
2025年2月18日 10:22

东京奥运会中国棒球队(东京奥运会33个大项中,中国没参加哪三个)
2025年2月3日 13:36

养生60个健康小常识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2024年4月23日 15:10

乒乓球新加坡公开赛视频直播(为什么新加坡乒乓球比赛不转播赛程2022)
2024年4月28日 04:00

最佳拍档怎么不继续拍了呢?麦嘉和小光头一起合作了几部电影叫什么名字,另外戏中的小光头叫啥
2024年10月11日 12:02

nba完全分析快船vs湖人(NBA21-22赛季快船以3分之差险胜湖人,如何看待这场比赛)
2024年4月29日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