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说的话(麦克阿瑟的那句我会回来是在哪场战役中说的)
本文目录
- 麦克阿瑟的那句我会回来是在哪场战役中说的
- 那个将军的说过.不要攻打莫斯科和不要跟中国陆军打地面战争
-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想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为何没成功
- 麦克阿瑟 在签朝鲜停战协议是说在错误的时间打的战
- 麦克阿瑟说的“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的下半句是什么
- 抗美援朝初,麦克阿瑟执意炸掉鸭绿江大桥,为何美国始终不敢下令
麦克阿瑟的那句我会回来是在哪场战役中说的
菲律宾战役。麦克阿瑟一生说话无数,一生中最有号召力的话是: “我出来了,但是我将回来!”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了,当时麦克阿瑟正在菲律宾任美军总司令。他率领美军在那里顽强地抗击日本军队激烈地进攻,但是仍然抵御不住。麦克阿瑟拒绝罗斯福总统让他撤离菲律宾的建议,他就找出父亲留给他的科尔特45型**,他准备在关键时刻自杀,决心与菲律宾共存亡。 菲律宾战役是麦克阿瑟从军以来遭到的首次失败,而且败得是那么惨!所以,他非常悲伤地讲:“我没有想到,美军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缴械投降会发生在我的手里!”那么,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奇耻大辱!尽管他到了澳大利亚,他到澳大利亚之后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毕竟他在菲律宾顽强抗击日军那么长时间,可是麦克阿瑟这个一向自负、高傲的将军,在史诗般地、英雄般地欢迎他的人面前,他真的高兴不起来。他对新闻记者讲,他强调:“总统命令我冲破日本人的防线,从菲律宾撤离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主要目标是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会回来!”“我出来了,但我将会回来!”当时,美军战时新闻局认为,这句话好啊,因为美军当时是最黑暗的时候,他连连败退。这个时候麦克阿瑟说了这么句话,美国战时新闻局准备用这句话作秀,鼓舞人们抗战的信心。
那个将军的说过.不要攻打莫斯科和不要跟中国陆军打地面战争
朝鲜战争前,美国帅哥将军麦克阿瑟说过:“东方人是很狡猾的,他们黑色的小眼睛里总是有一种嘲弄对方的神情。他们喜欢吹嘘自己的强大以便让对手做噩梦。” 他动辄压制批评他的人,斥责他们根本‘不懂得东方人的思想’”。麦克阿瑟是懂得他眼睛中长期存在的那种东方人的。他有充分根据藐视懦弱的中国人的言辞,因为即使赤色中国真的愚蠢地出兵,那将只是为他们创造了回到石器时代的机会。 有一次麦克阿瑟对陪同他的李承晚说:“上帝安排美国人是胜利者,亚洲人是打不过美国人的,可能亚洲人腿短。”他忘了李承晚也是亚洲人。说得李承晚把两条短腿一抽搐。 他对中国军人不屑一顾:“中国人是亚洲人的思维,他们是懦弱的。他们敢过江我就用飞机炸平他们,我想他们应该想到,对手是美国,指挥官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 在麦克阿瑟眼里,在智力、精神、体质、心灵等等的一切方面,中国人本质上是低下的、奴性的、胆怯的、虚弱的、自私的。当每一个黄脸的中国人面对着西方人时,他都背负着这样的民族国家的命运给他烙下的这个先天判断,想把自己个人和民族分割开来的一切努力都是可笑的。 数百年里第一次为我们每一中国人抹去了那种黑色胎记的,是那些藐视一切、胆大妄为、勇往直前的志愿军将士。是他们证明了懂得东方人的麦克阿瑟们不懂得东方人。他们用包括三八大盖在内的简易武器,把二战胜利者,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一路赶过三八线。 这是事后志愿军对麦帅哥手下的美军的总结:“美国士兵在被切断后路时,会丢弃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处都是,而且还装死。他们的步兵缺乏战斗力,胆小怕死,不具备进攻和防御的胆略。他们在前进时如果听见枪声,便会退缩不前。他们只能在白天打仗。他们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如果他们战败,便会溃不成军,如果他们没有炮火支援,就会不知所措。当补给停止时,步兵便会完全丧失斗志。” 后来接替被杜鲁门炒鱿鱼的麦帅哥的李奇微承认:“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后来到了六十年代,中国和印度在喜玛拉雅山交火时,帅哥将军麦克阿瑟说出了一句名言:“谁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他简直就是有病!” 这说明麦帅哥的世界观在实践中得到了改造。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想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为何没成功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司令长官克拉克将军在停战谈判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朝鲜战争不过是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但这只是在为其失败找借口,我军朝鲜战争上5次战役的表现,就已经说明中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当年的日本不行,美国同样也不行。朝鲜战争中,美军动用除原子弹外所有的现代化武器,并且投入大量的兵力,依然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美国的5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在中国军队参战后,还曾发出"回家过圣诞"的狂言,1950年11月24日,麦克阿瑟乘飞机来到前线视察。他叼着烟斗,对手下说:"我已向我的士兵母亲们打了保票,他们的孩子会在圣诞节前就回家"。并且他的这番言语,第2天还被登在美国各大报刊上,标题写着《麦克阿瑟将军保证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圣诞节士兵可以回家》,结果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路打到三八线以北地区,他也成为人们饭后的笑柄。 10月15日,中国作出出兵援朝的决定,第1次战役就歼灭联合军队1.5万人,随后又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让美军长驱直入,第2次战役中,中国13个兵团所属6个军打了一场大规模歼灭战,九兵团在长津湖大发神威,给予美军重创,史称"清长大捷"。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打碎了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节的无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经过5次战役,我军直接将美联军从鸭绿江赶回到了三八线附近。人民志愿军几乎解放了所有三八线以北的土地,甚至还占领了部分三八线以南的地区。 朝鲜战争的失利让麦克阿瑟遭受重大打击,其在二战中,带领美军打败日本,其声望一度达到巅峰。麦克阿瑟曾是美国西点军校校长,参加过太平洋战争,但却在朝鲜战场被彭德怀打的一败涂地。使他颜面尽失,恼羞成怒,竟然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在美国政府对其"史无前例"的节制上。 为了挽回面子,他甚至叫嚣的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领土,使朝鲜战争变成中美大战。并且还向华盛顿写信,鼓吹使用原子弹对中朝军队实施核袭击,给中国人颜色看看。他认为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封锁中国海岸,用空军和海军轰炸中国进行战争的工业生产能力。并把国民党军队从台湾调到朝鲜战场,撤销对国民党军队的限制,让其去反攻中国大陆薄弱的地方,来牵制中国在朝鲜战场的精力。最后还狂妄的叫嚣道:要投掷20~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中朝之间鸭绿江畔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 当时美国政府内一些人,像美国安全资源委员会首脑赛明顿和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巴鲁奇等各种右派势力,都纷纷支持麦克阿瑟,据美国未公开的秘闻可知,1950年底,麦克阿瑟曾提交过一份"迟滞目标"清单。他写到需要26颗原子弹,用4颗轰炸敌人先头部队,再用4颗轰炸敌人空军的重要集结地。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在朝鲜战场的胜利,还能把亚洲在其面临的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不然在政治和军事上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朝鲜战争,美军的失败令全世界都深感震惊,美国上下同样也十分震撼。美国经过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横财。在欧洲各国休 养生 息之时,其迅速崛起成世界第一强国。拥有着现代化武器的美军却被装备简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令美国人恼怒不堪,甚至美国上下一致认为,利用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将战场扩散至中国大陆,从而确保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 但是美国自始至终都一直保持着克制,即便在朝鲜战场接连失利,美国也没有失去理智,将战争继续扩大范围。而且美国虽然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由中国正规军组成,但却从来没有公开认同。其默认整个战争只局限在朝鲜半岛。 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何会如此的束手束脚,因为当时世界上除了美国还有另一个强国,就是苏联。双方处于冷战阶段,苏联作为我国的强大后盾,美国不敢贸然行动。如果把战场扩大到中国内陆,苏联势必会派兵参与战争,这样第3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刚刚经过二战的洗礼,西方国家普遍在休 养生 息,各国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发动第3次世界大战。美国如果一意孤行,势必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且如果美国发动对中国战争,其兵力远远不够。美国主要兵力都集中在西欧对抗苏联。苏联的核心在西欧,如果美国从西欧调遣兵力派往亚洲战场,那么苏联就会趁势在西欧崛起,扩大其影响力。 最后中国虽然工业落后,武器装备也简陋,但这14年的抗战,让中国人民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意志极为坚决,中国军队参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也是极为坚定。 而且美国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如果要是参战,除了会带来大量伤亡和损失外,捞不到一点好处,自然美国权衡利弊之下,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麦克阿瑟 在签朝鲜停战协议是说在错误的时间打的战
麦克阿瑟没说过。是布雷德利说的。布莱德利的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雷的那段话是在1951年5月15日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外交关系委员会前作证的声明,话题是麦克阿瑟因为与杜鲁门总统发生统帅权之争,并且主张将韩战战事扩大至中国一事,下面是原文: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参考译文——坦白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策略(按:指将战事从韩国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麦克阿瑟说的“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的下半句是什么
是布雷德利说的。 布莱德利说的这段话却是有前提的:“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中国,那我们就会被卷入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1951 年5月15日的国会听证上,麦克阿瑟建议把朝鲜战争扩大至中国,布莱德利随后发言: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奥马尔.纳尔逊.布雷德利,1893年2月12日,出生在密苏里州克拉克村的一个教师家庭。1911年,考入西点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步兵第十四团驻守太平洋沿岸。布雷德利没能参加一战,这成为他一生的憾事。他曾先后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和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学习深造。1929年,布雷德利重返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官。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马歇尔,并得到其赏认。1939年7月,马歇尔就任陆军参谋长,将布雷德利调入参谋长办公室。1941年,布雷德利出任本宁堡步兵学校校长,负责组建坦克部队和空降部队,并从中校晋升为准将。 1941年12月,布雷德利晋升为临时少将,任第82师师长。不久调任第28步兵师师长。1943年2月,他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私人代表前往北非。后接替巴顿任第二军军长,参加了突尼斯战役和西西里岛**战。1943年9月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并参与制订诺曼底**计划。1944年7至8月,率美军第1集团军参加诺曼底**战,在犹他和奥马哈两地段**,肃清科唐坦半岛的德军。1944年7月实施“眼镜蛇”计划,突破德军防线,打破**后出现的僵局。8月1日任美军第12集团军群司令,参与法莱斯战役和阿登战役。次年突破齐格菲防线,渡过莱茵河,协同盟军第21集团军群歼灭鲁尔德军重兵集团。之后率部向易北河推进,4月25日在托尔高与苏军会师。 1945年任退伍军人管理局局长。1947年4月,经艾森豪威尔推荐,被授予四星上将。1948年2月陆军参谋长,翌年8月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50年9月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他是美国十大五星上将中最晚受衔的一位。朝鲜战争中参与制定军事战略,1953年退役。1973年,布雷德利出任布洛瓦钟表公司董事长。1981年4月8日,布雷德利在华盛顿与世长辞,享年88岁。他著有回忆录《一个士兵的故事》《将军百战归》。
抗美援朝初,麦克阿瑟执意炸掉鸭绿江大桥,为何美国始终不敢下令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中国志愿军参战部队和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从鸭绿江大桥输送到朝鲜前线。
此时作为联合国军统帅的麦克阿瑟急了,因为他多次要求炸掉鸭绿江大桥,可是都遭到美国当局拒绝,这让麦克阿瑟气得大骂美国高层: “你们这些政客都是瞎子,让中国的物资、军队送往前线,看不到前线的苦处。”
其实,此时的美国当局在考虑,炸掉鸭绿江大桥等于侵犯中国主权,中国卷入战争,那苏联势必也会参战,他们不想把战争扩大化,毕竟这是个局部战争,如果扩大有可能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鸭绿江大桥是一座界桥,涉及到中朝两个国家领土主权,单纯就中朝两国军事力量而言,美国自然是不惧怕的,以当时的美国实力,美军指挥官们非常自信,面对中朝两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打败。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曾经就叫嚣过: “如果****的中国敢来参战,就把****中国打回石器时代!”
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美方是多么的嚣张跋扈,但另一方面看出美国是有底气的,美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
在麦克阿瑟的眼中,他认为只要把鸭绿江大桥炸毁,就可以阻挡住中国对朝鲜的支援,即使中国还会支援朝鲜,那也是微小的,美国还可以用飞机轰炸我军后方补给线,更好的扫清我军补给。
二战以后,在朝鲜战场上美国有绝对的制空权,飞机就像苍蝇一样自由地飞翔在朝鲜半岛上空,久而久之,在强大的美机轰炸之下,我军将彻底崩溃,但这也只是麦克阿瑟的一厢情愿。
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初,美军没有炸毁鸭绿江大桥。
在炸毁鸭绿江大桥的问题上,美国高层曾经反复的议论过此事,可见当时美国当局非常重视是否炸毁鸭绿江大桥的。
鸭绿江大桥建于1909年5月,当时是由日本驻朝总督府铁道局承建,次年10月竣工,这时的桥为铁路桥,宽11米,长944.2米,最初只用于铁路运输工作。
日本为方便对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统治,在1937年4月到1943年7月,又在此桥上游百米之处另修一座铁路桥,以前的桥改为公路桥,这也就是鸭绿江大桥的由来。
一座鸭绿江大桥通两个国家,如果炸了,就等于公开挑衅中国主权,当然他不怕中国,可是在国际上来来看,此时朝鲜、中国和苏联都是同属****国家,属于同盟关系,这样一来有苏联的支持,那肯定就棘手了。
朝鲜战争之初,美国高层就没有计划与中国作战,并且严令过麦克阿瑟: “你没有对中国和苏联作战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再来看看朝鲜战争。
首先卷入这场战争的除了朝、韩两国以外,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了。
二战期间,朝鲜半岛原属日本殖民地,当日本战败后,美国和苏联作为战胜国,都想驻兵控制朝鲜半岛,经过苏联和美国协定,两国决定以北纬38度为军事分界线,这才出现两个国家。
朝鲜半岛的北部,由苏联代为管制,成立朝鲜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南面则是由美国控制,相继成立大韩民国,后称之为韩国。
在1945年到1950年期间,两国局势非常不稳定,原为同种同源的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国家,那么“三八”边境冲突肯定是一直不断,一方面两国都在寻找政治独立的道路,另一方面,北方是工业基地,南方为产粮基地,资源分布极其的不均匀,导致两国互相垂怜、互相惦记。
五年的时间,“三八线”附近大小战役、武装冲突高达2000多次,也就是说平均一天之内要发生一次以上的纷争与战斗。
1950年夏初,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得到苏联斯大林同意后,单方越过“三八线”,对韩国实行大规模武装战争,朝鲜战争就此爆发。
朝鲜战争前夕,中国没得到战争开始的消息,等到战争爆发,毛主席在新闻上才得知,美国亦如此,朝鲜这种做法是典型的“不宣而战”。
早在朝鲜战争前,金日成曾请求过毛主席,让中方军队一起参战,可是毛主席觉得时机不到,所以拒绝。
后来毛主席得到斯大林的电告,要求中方沿鸭绿**兵布防,此议得到毛主席支持,出于自身考虑,中方也得布防军队,以防万一。
占尽天时的朝鲜一方,军队一路南下,攻其不备,韩国高层顿时慌乱,匆匆炸掉汉江大桥,带领残兵败将退守到汉城驻守。
朝鲜军队势如破竹,很快攻占汉城,相继在7月20日到7月31日之间,先后攻占韩国大田、木浦、晋州等地,最后把韩军**至釜山一带驻守。
朝鲜方面觉得这时已经大功告成,朝鲜半岛的统一指日可待,一边打着如意算盘如何摆脱苏联对自己的控制,一边开始攻打釜山解放朝鲜半岛全境,可是,他们却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战线拉的太长,补给供应和驻防已出现问题。
这样严重损害美国在韩利益,因为这时候是美国在控制韩国,美国并不想失去对韩的控制权,所以绝对不会愿意别国来侵犯。
美国本就属于好战国,一心想发战争财,此时的朝鲜只能说自己撞到枪口上,太高估自己的力量,认不清方向。
9月15日,麦克阿瑟亲自督战,执行先前美国制定好的“仁川**,后方袭击”的作战计划,美军部队以高傲的姿态**仁川,也让朝鲜军队来个措手不及,成功收复仁川一带,同时不断扩大战果。
此前战败那是对美国极度羞辱,仅用五天,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与之前釜山守军会师,随后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光复以前的所有失地,短暂休整过后,又把朝鲜军队赶到“三八”线以北。
美国当局看到乐观的战局,继续挥师北上,10月初,美军已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上,但中国并没有参战,只是在鸭绿江沿岸驻防25万大军,提防美军会对我国突然攻击和随时支援朝鲜战争做准备。
战火已经蔓延到中朝边境线,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威胁,并且美军轰炸机对中国丹东地区实行轰炸,周恩来总理对美提出警告: “如果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国绝对不会坐视不管。”
可是美国高层觉得我国是在“外交讹诈”,置之不理。
10月19日,我国以美国轰炸我国丹东,中国领土受到严重威胁为由,介入战争,抗美援朝正式拉开帷幕。
其实毛主席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来支援朝鲜,国内一片反对声,只因中国经历太长时间的战争,才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国家需要休 养生 息。
伟人的**远瞩令后世佩服,不去抗美援朝的话,等美军占领朝鲜全境,那我国就会有一大批的部队,被吸附于鸭绿江边境线上,那样的话,以后中国何谈稳定发展?唇亡齿寒呐!
随后,中国大量的军队、物资、军用装备等等,源源不断的通过鸭绿江大桥,运往朝鲜战场前线。
看到此景,麦克阿瑟认为,鸭绿江大桥是中国入朝作战的生命线,必须给予截断,方可以杜绝后患。
当然他这样考虑不无道理,作为军事战争,补给线就是生命线,中国古代就有这么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击后方补给线,就等于占据战争的主动,尤其鸭绿江大桥,那就位于中方补给线重要的位置上,炸毁鸭绿江大桥,就会给中国军队制造出很大的麻烦,或许一度出现补给中断,中方就会不战而败。
在中国叫“不战而屈人之兵”,道理是没错的,麦克阿瑟站在战争的角度看问题,并且积极为炸掉鸭绿江大桥做出精心的准备与策划,甚至集中90架B-29轰炸机,时间定为11月5日凌晨一点(美国华盛顿时间)。
麦克阿瑟也不是完全不考虑政治,在飞机起飞前夕,他考虑到涉及中朝两国,还是向美国高层请示此事,因为战争前,没要求他对中国开战。
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得知后,非常担心,怕战争又上一个高度,再一次被扩大,把中国卷进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一人做主,随即报告给美国国务院。
国务卿艾奇逊等高层知道以后提出两点:
第一、在战术上,这是不值得的。
第二、美国和英国有过约定,未商量前,不可涉及攻击鸭绿江的另一侧,因为中、苏有着同盟关系,中国牵扯进来,那苏联随时都可能参战,美国可就会有失败的可能。
美国高层提出这两点是对的,一个是在战术上,他们提出如果炸掉桥梁的话,鸭绿江一带再有15到30天就可以封冻,而且一连几个月的封冻期,没有鸭绿江大桥,冰面上完全可以输送大量的物资等等,意义不大,或者说收获甚微,浪费大量的战争资源。
时任****马歇尔说过: “麦克阿瑟想法过于天真,总认为没有桥梁,就可以把志愿军阻挡住。” 他的这番话,志愿军以后会证实他说的是对的。
另一个就是害怕战争扩大,一旦轰炸到中国领土,有可能会让战斗民族苏联加入战争,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毕竟苏联是继美国后的第二大强国,如果战争蔓延到东西方的每个接触点,就会让美国陷入困境。
当然了,从国力上看美国要强于苏联,美国的 科技 更为先进,经济实力也会优越于苏联,有许多的小弟帮忙。
可是苏联也有他的优势,苏联作为****国家,偏向于集权,在军事资源调动上,明显比美国强太多。
如果苏联与美国同时参战的话,当时苏联、中国人口众多,土地广袤,加之苏联发达的重工业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瞬间会让美国陷入战争的旋涡不能自拔,因为苏联的军事一点也不逊色于美国,包括原子弹,两个国家此时都已经拥有。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两个大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世界强国,都想成为世界第一霸主,如果两个世界强国陷入战争,中国、苏联一定会在一个阵营。
这样的话别说苏联,一个中国就够美国头疼了,美国陷入战争旋涡之后,要不断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撤出战争就意味着失败,得到国际制裁,剩苏联一家独大,得不偿失。
当然苏联也是这么想,在今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可以看出,苏联并没派出军队直接参战,只是提供有限的武器装备和空中力量而已,最多再加点军事顾问。
斯大林也是害怕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朝鲜第三次战役后,斯大林明确表态过,彭德怀要求休整部队,虽然很利于我军作战,扩大战果,可是我军最终转入防御战。
在金日成一再请求下继续追击,为此彭德怀与金日成、苏联军事顾问产生争执,不得已消息带到斯大林那里让他裁决,斯大林为全局考虑,不想再扩大战争规模,甚至他还说过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同意彭德怀决定。
鉴于以上两点,美国高层还是不同意麦克阿瑟炸鸭绿江大桥,就在离飞机起飞1小时20分钟前,美国当局通知他: 在未得到命令之前,所有离中国境内五英里的地方,都不准轰炸,这就表示鸭绿江大桥不准轰炸。
麦克阿瑟看到美国上层的命令,气得暴跳如雷,当即就开骂还说: “华盛顿的政客们不知道前方部队的辛苦。” 无奈的麦克阿瑟也只能听从命令,看着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中国军队等,通过鸭绿江大桥送往朝鲜前线。
11月7日,麦克阿瑟终于忍无可忍,一边在朝鲜战场盟军指挥所,大骂华盛顿当局是瞎子,一边不甘心继续向美国高层建议炸桥,麦克阿瑟说: “这样不正常的情况,会对空军和陆军部队的士气与战斗力,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在炸鸭绿江大桥的这件事情上,麦克阿瑟与杜鲁门当局分歧越来越大,为此,美国高层又在11月9日,专门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再一次征求各方意见。
会议之后,依然没能通过炸鸭绿江大桥的批准,美国当局还是觉得不可以把战争扩大化,一再强调即使炸掉鸭绿江大桥,再过15到30天,江面上冻,中国军队还是可以从江面上通过。
其实,美国当局对此分析得很正确,即便炸断鸭绿江大桥,也没能阻止中国抗美援朝的决心,后方补给依然照常输送。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是一名相当执着人,而且还是一个相当出色的说客,没得到炸鸭绿江大桥的批准,他仍不死心,电报接二连三向华盛顿发去游说。
同时还有个很充分的理由,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美国失败,刚刚失败的消息令美国高层不理解甚至吃惊。
按照美国当局的想法,对中朝作战可以称为“小菜一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碾压式作战,中朝联军应该毫无还手之力。
在第一次战役失败的问题上,美国当局对麦克阿瑟的建议,重新拿到桌面上,于是很多人则倾斜于麦克阿瑟,认为有必要对鸭绿江大桥实施轰炸,不能让中方顺利为前线输送大量的物资装备。
美国参议会终于松口,重新分析前线的局势,经过反复商定后,同时上报杜鲁门让其同意炸掉鸭绿江大桥,但是依然不准对中国东北的空军基地与丹东地区实施轰炸。
杜鲁门此时非常犹豫,再三考虑还是同意了,但是不能全部炸断。
麦克阿瑟得知炸桥批准后,自然兴奋不已,这可是他期盼已久的作战计划。
从11月中旬到12月11日,美国轰炸机连续不断的,到鸭绿江沿岸不断的实施轰炸,疯狂程度可见一斑,鸭绿江大桥最终断于美机狂轰乱炸之下。
这个时间和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11月7日到12月24日)比较接近,鸭绿江大桥被炸断之初,的确给中方带来不小的麻烦,一时间,大量的战略物资、即将赴朝的志愿军等都在鸭绿江岸边滞留。
发生在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有个冰雕连的故事,在1950年11月下旬,志愿军战士为完成伏击任务,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气温一度低到零下40多度,等到敌军发现他们之时,只见志愿军战士手端着枪,却都没有开火。
极为胆大的美军走近一看,发现全连的志愿军战士,眼睛目视前方,手里端着枪,保持着战斗状态,却已全部变成冰雕人。
正值冬季,可是战士们依然穿着单薄,加之没有食物补充,造成志愿军成建制被冻死的悲壮场景,他们的精神会载入 历史 ,可是反思之下,就是后勤补给没跟上所造成,这和鸭绿江大桥被炸有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的麦克阿瑟得知鸭绿江大桥被炸断以后,异常兴奋,在他来看,中国人民志愿军会就此止步,前方作战部队的补给供应中断,会迫使中国军队撤退或被歼灭,并对外宣称对我军造成决定性的打击。
可是,麦克阿瑟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中国人民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倒,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后勤部门迅速组织起队伍,一边抢修鸭绿江大桥,一边在江面上架起浮桥。
每天美军飞机都在不断的,在我军后勤补给线上狂轰连炸,当鸭绿江大桥被炸后,确实给我军后勤保障工作带来不便,可是没有麦克阿瑟想象的那样,使我军补给出现中断。
中国人民用智慧和坚强的毅力,保障前方部队的军需供应,鸭绿江面架起的浮桥,在白天敌机轰炸的时候,早已拆卸,晚上再重新搭建,在中朝两国人民团结一心下,中国的战略物资依然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
美国忽略了中朝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1951年5月19日,中国成立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在洪学智将军的带领之下,后勤机关有了专门的部门,明确职责,更好的发挥后勤配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开辟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1952年5月,美军无奈地说道: “我们已经尽一切可能来破坏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可是志愿军还是以惊人的毅力,一批一批的把物资运到朝鲜前线。”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鸭绿江上最早的一桥中方一侧剩下4个孔的断桥,得以保存至今。(在保存的断桥来看,也可以得知当时美国当局,并不想让中方卷进战争,不然的话,美机完全可以直接炸整个鸭绿江大桥。)
1993年6月,丹东市为此桥做了修缮,上面写有“鸭绿江断桥”,现在已经被评为市级文物,鸭绿江断桥作为 旅游 景点,已经为世人开放,牢记那一段值得铭记的 历史 ,“断桥“为浅蓝色,意为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远去我们七十多年,可是在那座断桥上,依然向世人诉说过去的故事,它的存在就是对那段 历史 的见证,对那些英雄的缅怀,向前辈致敬!
更多文章:

丁俊晖三大赛(复制丁俊晖失败之战,90后一哥惨遭逆转,再次无缘三大赛首冠)
2025年5月20日 02:50

恒大集团董事长(恒大陷入债务危机,许家印伦敦豪宅摆上货架,他旗下还有哪些版图)
2024年5月6日 07:15

世嘉足球经理(世嘉出的足球经理是不是不能执教国家队 注意是世嘉出的,不是ea的)
2024年9月10日 10:06

13年里贝里金球奖(被“偷”走的金球奖,13年的里贝里,真被C罗夺走了一个奖杯吗)
2024年1月14日 02:40

韩国世界杯意大利(2002年世界杯,为什么意大利会被韩国“黑”)
2024年4月17日 16:45

国际泳联对孙杨事件(孙杨上诉被驳回,禁赛至2024年5月,对运动员本身来说意味着什么)
2024年8月7日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