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是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70岁时赴美定居,后来怎样了?宋希濂:兵败后曾突发奇想越过大雪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本文目录
- 宋希濂是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70岁时赴美定居,后来怎样了
- 宋希濂:兵败后曾突发奇想越过大雪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 *** 鹰犬将军宋希濂简介
- 宋希濂续弦了吗
- 宋希濂其人其事
- 杜聿明和宋希濂
- 八佰中提到的宋长官是谁
- 宋希濂和宋子文关系
- 宋希濂简介
宋希濂是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70岁时赴美定居,后来怎样了
在中国抗战的年代,为了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当时全中国人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不过其中有一个不得不忽略的历史名词,他就是黄埔军校,在正面战场上,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牺牲之惨烈,开创了近代历史的先河,就连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想要彻底占领中国,除非消灭黄埔系,当然在抗战爆发的时候,黄埔早期毕业的学生中,大部分都已经是高级将领。
比如宋希濂,他是黄埔一期毕业,在抗战初期,他是国民革命军36师师长,也是当时全国三个德械装备师中的一支,由此可见此人的能力,虽然对比同期一些将领中,宋希濂升迁还要算慢,但在国军中,他也足够优秀。
宋希濂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接受私塾教育,大革命时期,由于深受革命思想的教育,一开始是在程潜举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后来受到推荐,前往黄埔军校就读,而且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不少的人,后来也陆续都成为了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由于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宋希濂也是一步一个脚印。
1932年淞沪抗战,宋希濂任87师旅长,坚持要求率部驰援上海抗战,后来更是亲自率领四个营的兵力突袭日军,粉碎了日军的进攻计划,战后升任87师副师长,到1933年以后,宋希濂就已经升任36师师长,并在抗日的战场上,屡立战功,只可惜就是这样一位爱国将领,后来却走上了歪路,并在战场上被俘。
好在后来接受了思想改造,宋希濂的成长也很快,后来更是被特赦,宋希濂虽然能够享有比较好的待遇,但也一直有一块心病,他的妻子在1949年就已经病故, 所有的亲属家眷,要么是在美国,要么是在台湾,尤其是到了晚年以后,宋希濂更是想念自己的儿子,因此八十年代以后,前往美国和儿子在一起生活。
然而也因为他到了美国,当时美国媒体上都盛传,宋希濂来美国名义上是定居,实际上是为了统战,有人利用这一点大肆渲染,使得宋希濂不堪其扰,后来将报社告上法庭,法庭判宋希濂胜诉,报社赔偿了1.5万美元。不过后来宋希濂一直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尤其是他利用黄埔同学的身份,一直积极来往奔走,为祖国的和平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希濂:兵败后曾突发奇想越过大雪山,为何最后失败了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军史及金一南写的那本书,越看越感觉人的一生如果有一次走错,或许就会影响一生。有人改变一次或许能成就一生,有人改变一次或将悔恨一生。这句话用在宋希濂身上最恰当了。
宋希濂也是最早加入我党的党员,但他后来与李默庵一起**。 不过宋希濂不像李默庵那样高调**,也没有李默庵那样绝情,宋希濂当时给出很多理由。据资料记载,“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宋希濂曾说:“ 在现在的中国,国共两党都是革命政党,目标是一致的。但因为军方要求军官不能跨党,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我打算不再跨党。”“但我保证,决不会做损于****的事。”
看看宋希濂说的多圆滑,**了还说了一堆理由,还把自己的责任撇清了。但宋希濂却并没有这样做,反正说的做的不一样,如果真一样了,小命早没了。宋希濂曾办过《雷声》的墙报,这是当时老蒋下令让他做的,据说老蒋交待的,他一件都没落下。
宋希濂曾公开称他不会做损坏合作的事,但到了1933年8月,宋希濂改变了自己的当时所说的誓言,他开始对苏区进行围剿。为什么他这样做?目标很显然,宋希濂以为老蒋很厉害,如果再抓不住机会效劳,他老宋就没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了。
从史料来看,宋希濂是一个狠人,他参与的对红军作战下手狠。此后宋希濂在抚州率36师驻扎,还任该城的警备司令。此后不久宋希濂遇到了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寻淮洲的红七军团。宋希濂的36师参与作战,据说拼了命给红三军团和红七军团造成极大的破害,造成很大的伤亡。
为何宋希濂拼命与红军打?因为老蒋在抚州,宋希濂要想得到老蒋的信任,必然要拼命表现。
此后,宋希濂又参加平定了所谓的“闽变”,还不举攻下了当时天险九峰山,让19路军不得不投降。老蒋很高兴,给宋希濂写了封信给予表彰。因为宋希濂当时的36师是助攻部队,没想助攻成了主攻,必然得到老蒋的信赖。
宋希濂改变信仰,彻底成为老蒋手下将官后,做了很多让人不齿的事。 他还与李默庵攻下了当时红色首都瑞金,一个曾经的党员,**后居然攻占了曾经信仰的“都城”。
宋希濂攻下瑞金后,当时我党主要负责人瞿秋白被宋希濂抓到。对于这个曾经的老上级,宋希濂不知道怎么做。1935年6月16日,蒋鼎文给宋希濂转去了老蒋的密电,就是让宋希濂处决瞿秋白。
收到来信后,宋希濂很清楚怎么回事。6月17日,他派手下参谋长向瞿秋白转达了老蒋的密电。18日早晨,瞿秋白起得很早,他写了一段文字。一位前党员竟然杀害了自己以前的老领导,一点感情都不讲,也能看宋希濂的人性。
对于这段史料,我看有的资料甚至为宋的做法解释,认为他不得不做,如果不做就会被老蒋收拾。其实这样说就是为其解脱而已,如果瞿秋白释放了,宋希濂会有什么结局呢?其 实这种假设没意义,本身宋希濂就已经不存在这种人性的一面了,根本不可能出现那种情况。
关于宋希濂此后的史料,就是他在抗战中的一些表现,这些在百科里能够搜索到。虽然抗战有过闪光一面,但作为一名将官也是应该的,如果投降或者不抵抗,那就真的遗臭万年了。
宋希濂的抗战功绩,并没有像滇军60军打的猛,其中缘由在这里不便于探讨。到了解放战争时,宋希濂先在新疆任职,后成为华中副司令和14兵团司令。1948年8月,宋希濂还得到老蒋的接见,到了回光返照之时,老蒋交待他要坚守四川和湘西重任。1949年,老蒋跑到台湾后,宋希濂的部队也受到重挫,宋很明白结局是什么,但他到了此时,他一定后悔当初**一事。
宋希濂到了四川后,还试图抵抗,他甚至忽悠下属:虽然战败了,但他“跨过大雪山,到遥远的地方找个根据地”。这种说法完全是我党当年做法, 宋希濂怎么突发奇想要建立“根据地”?
其实对于宋希濂的说法,他是无奈也真想投机一次。因为他已经无力抵抗了,只得逃跑。但当他越过大渡河就被我军包围,最后被俘了。
宋希濂被俘后关在重庆的白公馆,也就是《红岩》里提到了白公馆,还有渣滓洞。这是当时老蒋关押我党被俘人员的地方。现在成了关押老蒋那帮人。
宋希濂是黄埔一期,而且与陈赓是同乡,宋希濂入党时还是陈赓介绍的。听说宋希濂关在重庆,还来到重庆,请宋希濂吃顿饭。但此时陈赓已经是去南军区司令员,而宋希濂则是一名战俘。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被特赦后,然后到全国政协任职。 1980年,他赴美探亲,并定居美国。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病逝于纽约。
虽然最后得以善终,但却与老同学陈赓却无法比。用金一南话讲“ 中国革命中的这种淘汰、淬炼,这种筛选,是非常大的,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的革命火种、生命,只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 鹰犬将军宋希濂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宋希濂
别名:荫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双峰县杏子铺村
出生日期:1907年4月4日
逝世日期:1993年2月13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曾获 *** 勋章
政党:中国 ***
军衔:陆军中将
荣誉:四等宝鼎勋章、华胄荣誉奖章奖状
宋希濂考入黄埔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
幼读私塾一年、小学五年,常由父教习古文。
1921年,考入省城长郡中学读书。是时,受革命**影响,他多次参加爱国活动,并与曾三创办《雷声》墙报,针砭时弊,宣传救国。
1923年冬考取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长程潜所办陆军讲武学校。
1924年4月,由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湖南省出席 *** 一大代表谢晋及湘军总司令部秘书彭国钧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6月,加入中国 *** 。在校期间,曾亲聆孙中山先生讲话,并曾参与护卫孙中山到韶关督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第二营四连第1排少尉副排长,半月后升为排长。
1925年春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东征凯旋,升任副连长、连长,随军参加讨伐滇桂叛军之役。战后,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 *** 。9月,参加第2次东征,升任副营长。
1926年爆发中山舰事件,退出中国 *** 。
宋希濂军旅生涯
1925年2月,升任第1排中尉排长。4月升任教导第2团第2营第4连中尉副连长。8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2团第2营第4连,仍任中尉副连长。10月升任第2团第2营第4连上尉连长。
1926年随蒋介石参加北伐,6月,调升第1补充师第3团第1营少校营长。10月所部改称第21师第63团第1营,仍任少校营长。转战浙赣,于铜庐战役中负伤。11月因伤离职修养。翌年冬伤愈。
1927年5月,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交通股少校股长。11月派往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留学。为响应国内反日运动,屡屡被捕。
1930年5月,步校毕业回国后,派任教导第1师参谋处中校参谋。12月,参加中原大战,教1师改编为国民 *** 警卫师,调任副团长,以功升国民 *** 警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旋调第二师第六团团长。
1931年3月,警卫师扩编为警卫军,升任警卫第1师第2旅少将旅长。
1932年,警卫军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宋任第一六一旅旅长,拱卫京畿,“一·二八事变”,宋誓师小营,坚请赴援,2月初,奉命增援淞沪。当日军全力进攻庙行时,他亲率四个营,强渡蕴藻浜,攻敌侧背,予敌重创,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的计划,使战局转危为安。宋回师都门,8月11日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仍兼旅长。
1933年2月辞去旅长 *** 。9月15日调升第36师(辖两旅)中将师长。驻防江西抚州,并兼抚州警备司令。11月20日“闽变”,宋率部由赣东间道入闽。翌年初,一举攻下强固的九峰山,受到通令嘉奖。
1934午5月,宋率师参加第五次**中国工农红军,调为第36师师长兼抚州警备司令,参加对 *** 苏区的围剿。同年9月27日在朋口白衣洋岭被红军枪伤。翌年5月伤愈回长汀任原职。6月18日,奉命在中山公园枪杀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他晚年回忆此事时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历史lishixinzhi.com)1935年春,宋调戍京沪一带,构筑国防工事。
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
1936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率师入陕。
1937年2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宋希濂浴血抗战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打响,宋以"誓死保卫祖国"的壮志,率部日夜兼程,从西安开赴上海。17日,猛攻天宝路一带。20日子夜,一举攻入汇山码头,迫敌败退回舰,战威轰动全国。仍指挥第三十六师。在虹口、杨树浦一带与敌短兵相接,后移师江湾一带作战。11月,随唐生智守卫南京。
1938年1月25日,起用为荣誉师(辖四团)师长。5月1日,在战场接任第七十一军(辖第87师、第88师)军长,同月25日兼任第88师(辖两旅)师长。7月2日辞去师长 *** 。率军激战兰封,**土肥原贤二第十四师团。8月,与日军对抗于大别山脉。富金山,沙窝雨战役,宋率三个师重创日军,毙敌4506人,伤敌17380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部通电全军赞扬,并获华胄荣誉奖章和奖状。9月,调兼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
1939年11月22日,调兼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71军军长。
1940年7月29日,因病辞去第七十一军军长 *** 。9月,调兼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1941年11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辖第66军、第71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1941年11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
1942年4月,日军由缅甸入滇西,率第三十六师日夜兼程,迎击日军于怒江惠通桥畔,尽歼渡江之敌。
1944年5月,为策应远征军与驻印军反攻,率部冒蛮烟瘴雨进围龙陵,先后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经营已久的平戛、龙陵、芒市各强固据点。歼敌逾万,俘获尤多。
1944年10月带职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学习。
1945年1月毕业后回任原职。3月调新疆迪化任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5月11日获颁 *** 勋章。同月21日当选 *** 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1月1日获颁胜利勋章。
宋希濂参加内战
1946年3月,西北行辕成立,调兼参谋长。10月,任新疆省警备司令,仍兼第九分校主任。11月至兰州,代理西北行辕主任。
1947年3月14日获颁三等云麾勋章。
1948年8月,宋被调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蒋介石亲自接见他,交给他阻止人民 *** 西进四川及湘西的重任,驻湖北沙市。10月,调任徐州“剿共”副总司令,辞不就。
1949年2月1日升任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司令官兼第14兵团司令官、第14编练司令部司令官。6月29日升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8月调兼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9月,成立川湘鄂黔边区“最高决策委员会”,宋兼任主任委员。11月初人民 *** 进军西南,宋部陷入中国人民 *** 的大包围之中,先失荆门,继而惨败川东,率残部向西昌方向逃奔,又被人民 *** 尾迫截击,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围。宋抽出**试图自杀,被其警卫排长一把抓住,随即被俘。关押在西南公安部第2看守所。
宋希濂改造新生
1954年6月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4日,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作为第一批战犯被释放。出狱那天,陈赓专程到监狱去接宋希濂。宋希濂见到陈赓后激动不已,说:“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而 *** 对我还如此宽大。”陈赓说:“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我党政策历来是既往不咎,只要改悔认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宋希濂为陈赓对他的关心和鼓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1961年1月18日,宋希濂应 *** 中央统战部之邀,出席在政协礼堂举行的新春聚餐会。应邀出席的还有第一批特赦在红星公社劳动一年后回京的杜聿明等人和刚刚第二批特赦的范汉杰、罗历戎、沈醉等人,人数不多,但 *** 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的李 *** 、徐冰、薛子正、张执一、童小鹏等领导人都出席了。
宋希濂照片1961年2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同年,与易吟先结婚。
1964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0年,赴美探亲,在美国与久别的子女团聚,深感“夫人情莫重于亲”,后定居美国。
1982年8月29日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任总顾问。
1984年2月28日又在华盛顿与蔡文治、李默庵、侯镜如发起建立黄埔同学会及其家属联谊会,任副会长。发表宣言称:“切盼我全体军校同学及其家属奋发参加促进中国统一运动。”同年6月,宋希濂回到北京参加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被推选为黄埔同学会副会长。
1988年4月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委员。垂暮之年,宋希濂广交朋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病逝,享年86岁。其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区”。 *** 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其墓碑题写“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宋希濂续弦了吗
没有,1949年妻子冷兰琴死后不久,宋希濂被俘,到1959年特赦,宋希濂在功德林关押10年,他由最初的反抗到后来的拥护共产党,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赦后宋希濂走出了功德林,获得了新生。他在北京生活安家,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在此期间,他的老校友陈赓特别关心他的生活和工作,有了老友的相伴也算是一大幸事。因为妻子早已去世,儿女都在美国,对于儿女的思念之情是永远不能割舍的,于是在他1980年时申请到美国看望儿女。党中央批准了他的申请,同意他前往美国,最后他不舍和子女的天伦之乐,最终定居在美国,一直没有再娶。
宋希濂其人其事
宋希濂,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县人,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长沙长郡中学、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肄业,日本陆军步兵学校、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一期毕业。曾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宋希濂(1907年~1993年2月13日),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杏子铺溪口村人,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1924年宋希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学校期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舰事件后与共产党脱离关系。1926年随蒋介石参加北伐。曾任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12月在川康边境沙坪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大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民国13年4月,宋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参加过两次东征,每战均奋勇争先。民国15年参加北伐,任第二十一师营长,转战浙赣,于铜庐战役中负伤。翌年冬伤愈。奉派赴日本留学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为响应国内反日运动,屡屡被捕。民国19年5月归国,任教导第一师中校参谋,参加中原会战。嗣调任副团长,以功升****警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旋调第二师第六团团长,翌年冬又调升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民国21年(1932),警卫军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宋任第一六一旅旅长,拱卫京畿,“一.二八”事变,宋誓师小营,坚请赴援,2月初,奉命增援淞沪。当日军全力进攻庙行时,他亲率四个营,强渡蕰藻浜,攻敌侧背,予敌重创,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的计划,使战局转危为安。宋回师都门,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仍兼旅长。民国22年8月,调升第三十六师师长,驻防江西抚州,并兼抚州警备司令。11月20日"闽变",宋率部由赣东间道入闽;翌年初,一举攻下强固的九峰山,受到通令嘉奖。 民国23年(1934)5月,宋率师参加第五次**中国工农红军,同年9月27日在朋口白衣洋岭被红军枪伤。翌年5月伤愈回长汀任原职。6月18日,奉命在中山公园枪杀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民国24年春,宋调戍京沪一带,构筑国防工事;翌年冬“西安事变”,率师入陕,兼任西安警备司令。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打响,宋以"誓死保卫祖国"的壮志,率部日夜兼程,从西安开赴上海。17日,猛攻天宝路一带。20日子夜,一举攻入汇山码头,迫敌败退回舰,战威轰动全国。9月,升任第七十八军军长,仍指挥第三十六师.在虹口、杨树浦一带与敌短兵相接,后移师江湾一带作战。11月,随唐生智守卫南京。12月13日城破,被免职回籍。翌年初,起用为荣誉师师长。5月,在战场接任第七十一军军长,率军激战兰封,**土肥原第十四师团。8月,与日军对抗于大别山脉。富金山,沙窝雨战役,宋率三个师重创日军,毙敌4506人,伤敌17380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部通电全军赞扬,并获华胄荣誉奖章和奖状。民国28年冬,调兼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因病辞去第七十一军军长职。9月,调兼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民国30年11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翌年4月,日军由缅甸入滇西,宋率第三十六师日夜兼程,迎击日军于怒江惠通桥畔,尽歼渡江之敌。民国33年5月,为策应远征军与驻印军反攻,率部冒蛮烟瘴雨进围龙陵,先后攻下滇缅边境被日军盘踞经营已久的平戛、龙陵、芒市各强固据点。歼敌逾万,俘获尤多。抗战胜利后,****以其历年抗战有功,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民国33年11月,宋奉调新疆迪化任中央军校第九分校主任。民国35年3月,西北行辕成立,调兼参谋长。10月,任新疆省警备司令,仍兼第九分校主任。11月至兰州,代理西北行辕主任。 民国37年8月,宋被调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驻湖北沙市。10月,调任徐州“剿共”副总司令,辞不就。民国38年(1949)3月,任湖鄂边区绥靖司令官。8月,改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9月,成立川湘鄂黔边区“最高决策委员会”,宋兼任主任委员。是年3~11月初,宋部陷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包围之中,先失荆门,继而惨败川东,率残部向西昌方向逃奔,又被人民解放军尾迫截击,于12月19日在大渡河沙坪被围。宋抽出**试图自杀,被其警卫排长一把抓住,随即被俘。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被俘,宋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 1959年12月4日,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 中山舰事件1964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29日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并任总顾问。1984年2月28日又在华盛顿发起建立“黄埔同学会”,任副会长。垂暮之年,宋希濂广交朋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宋希濂生前曾撰生平自述,集成《鹰犬将军》一书。因患严重肾衰竭,于1993年2月1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其骨灰安葬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的"名人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其墓碑题写了“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杜聿明和宋希濂
谈杜聿明,不能不提另一位黄埔一期生宋希濂。至少三次关键职位的选择上,杜、宋是最终候选人,但胜利者是杜。 第一次:1941年选择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长官,杜、宋角逐,杜胜。宋希濂成为第二次远征的集团军总司令。 第二次:1945年选择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熊式辉=杜聿明组合与张治中=宋希濂组合角逐,熊杜胜,张宋发配新疆去了。还有一个组合是何柱国=汤恩伯,先出局了。关麟征一开始就是备胎,参看李宗黄回忆录便明白。 第三次:1948年选择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宋角逐,杜胜。宋希濂去华中剿总当副总司令,最后两人都成了阶下囚。 (宋希濂比杜聿明帅多了) 为什么总是杜聿明中选?人事因素比重很大。 国军讲派系、论人情,空降的司令长官要想将各派系部队指挥如臂,需要和部队长们有良好互动。毫无历史关系又不讲人情,谁给你卖命?李宗仁在回忆录台儿庄那一段写的很到位了。杜聿明正胜在这一点。 第一次远征,核心主力定为第5军,副长官自然是杜军长的,虽然这职位除了背黑锅意义不大。如果是第71军先到云南做远征主力,副长官就是宋了。可惜山西比广西离缅甸远。 接收东北,首批出关的是第13军(第4师、第89师)、第52军(第2师、第25师、第195师),其中第25师是从第4师扩编出来的,杜聿明正是出身第4师又到第25师的,他的副手郑洞国则是第2师元老,自然比宋希濂更合适。如果是后来也去东北的第54军(其核心第36师是宋希濂的起家部队)、第71军(宋希濂的基本班底)先出关,那长官就是宋了,可惜云南比广西离东北远。 徐州剿总的道理一样。刺儿头邱清泉独服杜聿明一人(邱的政治部主任吴思珩语),杜在豫东会战对黄百韬有救命之恩,和孙元良好歹无冤无仇。宋希濂和邱、黄毫无历史关系,和孙元良是几十年都没解开的冤家死对头。用谁不用谁一目了然。 当然,杜聿明在人事因素上得分高,不代表他在作战上不行。题主关于昆仑关、第一次远征的问题, 顺着往下讲讲徐州剿总副长官的选择。 蒋介石及国军决策层的长官们,都是在一战前完成军事教育的,脑子里全是决定性会战的思路,到处寻求主力决战(孟良崮就是一例),这次又明摆着要打决战,自然倾向于打赢过主力决战(包括收拾过主力决战残局)的指挥官。 这方面,从国军角度,杜聿明的成绩单是: 1.1946年第二次四平会战,指挥国军击破**追击至松花江。(说这仗是白崇禧指挥的同志,烦请查查白是哪天到东北哪天走的) 2.1947年第三次四平会战,指导国军解四平之围。(杜在病房里策定方案,郑洞国负责前线指挥。连熊式辉都跑到杜的病房参加会议) 3.1948年豫东会战第三阶段,指挥邱清泉救出黄百韬、驱逐**过黄河、收复开封。 还有辽沈会战最后阶段在锦西指挥撤退、收拾残局。 而宋希濂及其他同资历的将领(除杜的助手郑洞国外)拿不出同等的表现。即使战将如薛岳,国共战争初期从苏中辛辛苦苦推进到鲁南,却在几次中型败仗后被解职,也与没打成(不是没打赢)主力会战的评价有关。所以,杜聿明从资历、从成绩上看,被委以重任都不足为奇。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换谁也无法扭转乾坤了。
八佰中提到的宋长官是谁
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1军36师少将师长宋希濂宋希濂字荫国(1907.4.4—1993.2.13)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第44期将校班。1925年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中山舰事件爆发后登报声明退出中国共产党。绰号“鹰犬将军”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淞沪会战时任国民党嫡系王牌德械师第36师师长,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任第78军军长,抗战后期任第11集团军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新疆警备区司令、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下辖第14、20兵团)1949年被我中原野战军第5兵团杨勇所部全歼并俘虏,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当年叶挺将军的囚室里进行改造。1959年获第一批特赦,后赴美探亲并定居美国1993年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去世。
宋希濂和宋子文关系
宋希濂和宋子文没有什么关系。宋希濂是湖南人,黄埔军校毕业,他是蒋介石手下一员猛将,忠于蒋,人称鹰犬将军。宋子文是海南文昌人,是蒋介石的妻哥,也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代表,在****中权高位重。
宋希濂简介
中文名 宋希濂外文名 Song Xilian别名 荫国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湖南省双峰县杏子铺村出生日期 1907年4月4日逝世日期 1993年2月13日职业 军人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信仰 三民主义主要成就 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政党 中国国民党军衔 陆军中将荣誉 四等宝鼎勋章、华胄荣誉奖章奖状
宋希濂(1907.4.4—1993.2.13),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人(今属双峰县杏子铺镇)。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时被俘,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早期经历1907年4月4日生于富裕农民家庭。幼读私塾一年、小学五年,常由父教习古文。1921年考入省城长郡中学读书。受革命**影响,多次参加爱国活动,与曾三创办《雷声》墙报,针砭时弊,宣传救国。1923年冬,考取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长程潜所办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4月,由湘军总司令谭延闿、湖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谢晋、湘军总司令部秘书彭国钧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亲聆孙中山先生讲话,参与护卫孙中山到韶关督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二营四连一排少尉副排长,半月后任排长。1925年春,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东征凯旋,任副连长、连长,随军参加讨伐滇桂叛军之役。战后,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任副营长。1926年,爆发中山舰事件,退出中国共产党。
更多文章:

景甜为张继科怀孕(景甜否认结婚事件,网友:造谣者能不能别乱说)
2024年5月19日 05:50

湖人现役4号球员是谁(湖人球员号码:0-12独缺8号,联盟最小号码球队)
2024年12月25日 12:10

齐鲁网体育频道(山东体育频道2017新面貌 超级赛场+真人秀组合升级)
2024年4月17日 05:20

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如何看待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的冷场现象)
2025年5月4日 01:10

南非世界杯章鱼(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章鱼保罗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放到大鱼缸中)
2024年4月27日 08:55

乒乓球公开赛积分规则(乒乓球比赛记分规则 乒乓球比赛得分规则有哪些)
2024年10月15日 17:25

马拉松失温事件(马拉松最后一个生还者可能无法醒过来,失温为何会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2025年3月25日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