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菲利普斯曲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本文目录
“菲利普斯曲线”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什么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该曲线是根据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观察结果而得名。
菲利普斯曲线的核心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即当经济中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换句话说,就业市场紧张时,劳动力供需的失衡会导致工资上涨;而当失业率上升时,劳动力供过于求,工资增长率会下降。
存在该交替关系的原因:
该交替关系的出现可以原因,主要是当经济增长强劲,失业率低时,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为了留住现有员工和吸引新员工,他们会提高工资水平。随着工资上涨,消费能力增强,经济需求得到支撑,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反之则相反。
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时的注意事项:
1、数据可靠性
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时,需要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可靠和准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构成菲利普斯曲线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需要使用可信的经济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绘制曲线。
2、经济周期考虑
菲利普斯曲线是在特定经济周期条件下成立的,因此在使用曲线时要考虑经济周期的变化。曲线的形态可能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发生变化,所以要对经济环境有所了解,以便正确解读曲线。
3、多因素分析
菲利普斯曲线只是描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但经济现象是复杂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使用曲线进行分析时,要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经济的因素,如政府政策、供求关系、国际经济等。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提出的一条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I年至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和名义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可以近似的代表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了这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数量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伴随着低失业率,反之亦然。
菲利普斯曲线背后的逻辑在于:通货膨胀上升通常意味着短期经济向好,因为当需求旺盛时一般会抬高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企业观察到高通货膨胀后,自然会认为是自家产品的需求在上升,于是会雇佣更多的员工扩大生产规模,失业率也就下降了。
但是,故事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菲利普斯曲线提出后,很快被纳入了当时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成为当时盛行的凯恩斯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如果能以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作为代价,把失业率压到更低的水平上,这么做显然是值得的,因为相比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毫无疑问都是更糟糕的现象。
事实上,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的冲击时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决策者试图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人为制造较高的通货膨胀。希望以此压低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但是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决策者开始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调控美国的宏观经济,即试图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时,菲利普斯曲线居然就这样神奇地消失了!高通货膨胀非但没能带来低失业,反而造成美国国内出现了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stagflation)现象!
后来,经济学家们继续研究,终于发现了菲利普斯曲线消失的根本原因:当企业家们普遍意识到高通货膨胀只不过是由于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而并非需求真的在扩张时,他们也就根本不会扩大生产或雇佣更多的员工,而是只需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贴上更高的标价就可以了。对菲利普斯消失原因的讨论在当时引发了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革命,这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是什么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图中,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d)时通货膨胀率就低(b),当失业率低(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a)。
最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三种表达方式
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是什么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指
菲利普斯曲线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用于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曲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的。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指,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这表明在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通常呈现为一个倒U型,即曲线的左侧表示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曲线的右侧表示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这个关系表明,在经济运行中,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失业率来促进价格稳定。
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一个万能的经济理论。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不再像过去一样明显。在全球化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只能作为一个经济理论的基本参考,而不能完全解释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什么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不分长短,分为三种曲线,“失业工资”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菲利普斯曲线,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
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
更多文章:

比利时2022世界杯最新消息(2022世界杯比利时上半场进球了)
2025年8月4日 07:50

第55届超级碗全场录像(这个超级碗,最有可能被打破的10个纪录)
2024年8月2日 12:00

著名篮球解说杨毅,为何不看好广东男篮的夺冠前景?杨毅和广东男篮无冤无仇,为什么一直不看好这支队伍的夺冠前景呢
2024年12月29日 09:22

詹姆斯在克利夫兰的影响力(詹姆斯斩获NBA球衣销量第一,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2025年6月28日 15:55

摩洛哥足协免费给本国球迷发球票(信用卡分期还款,银行要的人均收入是什么)
2025年6月26日 20:20

火箭勇士裁判(火箭vs勇士G1:除了裁判,德安东尼的“固执求稳”也在害火箭队)
2024年10月12日 00:20

皇马生死战逆转乾坤,皇马今年夺得欧冠的机会大吗?2015一2016西甲第三十五轮皇马战状
2025年7月4日 07:35

澳大利亚首都为什么是堪培拉(澳大利亚有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首都为何放在小城堪培拉)
2024年6月5日 08:30

2018女排世锦赛半决赛中国对荷兰央视网(2018年女排总决赛赛况中国对荷兰)
2025年5月19日 13:50

切尔西vs西汉姆联分析(为什么伦敦球迷大多数支持西汉姆联 而唾弃切尔西呢)
2025年8月28日 04:50

孔令辉回应去日乒当教练(孔令辉复出总教练吗 孔令辉会复出乒坛吗)
2025年3月23日 00:21

哈登50+15+15三双(不可思议!库里哈登威少的超神单季演出,谁更震撼到你)
2025年6月5日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