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独立成功了吗(苏格兰独立战争最后有没有成功)
本文目录
- 苏格兰独立战争最后有没有成功
- 苏格兰独立失败的原因
- 关于勇敢的心的问题,最后苏格兰独立了吗,赢了吗
- 20万人上街,爱丁堡爆发大规模游行,苏格兰会独立吗
- 苏格兰独立了吗
- 苏格兰是怎样独立的
- 是谁带领苏格兰走向独立
- 苏格兰为什么没有独立成功
苏格兰独立战争最后有没有成功
没有的说.......华莱士很遗憾死掉了,而且暴尸数日的说,苏格兰现在也是英国的一部分....英国全称 大不列颠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很可惜华莱士死后,苏格兰人被同化了.....一个民族如果放弃了,就算有一亿个华莱士也时失败的........苏格兰只是英国的地名了..不是民族了....
苏格兰独立失败的原因
一、 内外两个因素决定欧洲不能实现长期统一 欧洲的诸多国家,不是由一个曾经的国家分裂而成的,而是由原始部落各自演变而成的。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种族、民族、文化、政治、政权。 欧洲各国因为利益,竞争不断、矛盾不断、冲突不断,生活动荡,却成为近代人类文明程度最发达的地区。先进生于忧患,落后死于安乐,上帝真的很公平。 法国的拿破仑和德国的希特勒,执政后,都以武力谋求统一欧洲,却都在英国和俄国那里碰了壁,失败了。英国隔着一条海峡,打不过去。俄国有无限的战略纵深,打不到人。 统一战争不能持久,一旦处于僵持,内部经济就会首先出问题,人们不会愿意为了别人自己长期忍受低水平的日常生活,于是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直至政权危机。***曾说抗日战争快不得,是基于中日两国当时国力的巨大差距。又说解放战争慢不得,看来是看透了统一战争的这个规律。 如果能选择邻居,那么要不择强邻而居;如果不能选择邻居,则一定要让邻居分家。从英国和俄国自身利益的角度,必然是这个观点,无可厚非。 现在是全球经济危机底部阶段,人们生活水平在降低,自然有情绪要发泄,各个政权当然日子也不好过。克什米尔和苏格兰***,动因都是社会情绪发泄。民族的独立条件具备,但国际条件有差异,所以结果不同。 二、 内外两个因素决定中国不能实现长期分裂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和欧洲大陆大不同的是,中国大陆在远古的炎黄蚩尤时代,就完成统一了,开始了一个种族、民族、文化、政治、政权的演化。期间虽然多次出现过分裂、独立,但都局限于政治的,不是民族的。政治独立又都是从一个政权产生的,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民国初期。 汉族和少数民族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的政权虽数次取代汉族政权,但自己的民族却被大大的汉化了,汉化的不仅仅是文化,甚至还有种族。较弱的少数民族,因为汉族的温和,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种族矛盾。 从这点看,汉族和正在逐步强大的美利坚民族性质相同,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融合体。 地理上,中国和欧洲也有很大的差异。差异在四周都有一个边界。背面的西伯利亚是不可能繁衍大量人口的,因此即便俄国存在,但也不会有长期的分裂力量存在。类似于英国的国家,当然是东面的日本,可惜相对力量日本远不如英国,起步太晚,所以即便有晚清那么好的政治机遇,东北也没能分裂出去。南面几本上是空旷的大海,西面是不好交通的大山和荒漠。 没有内部****足够的支持,中国的分裂都是纯政治性质的。要么是几个权臣闹着分家,要么是政权过渡期。在一个地区,出现过个政治、经济单元,和欧洲一样,必然因利益产生矛盾、冲突和动荡,一段时间后,因为生活水平的降低,就会产生统一的政治需求,又因为外部分裂力量的不足,随着秦嬴政、李世民、赵匡胤、***这样的武功高手出场,很快就能完成政权统一了。 台湾的独立,没有****做基础,是不能成气候的,有历史的高山族不行,效仿美利坚族的台湾族更不行,所以日本和美国政权事倍功半,甚至有花无果。 香港的独立,一点点民族条件都没有,那么只好世界独创了。
关于勇敢的心的问题,最后苏格兰独立了吗,赢了吗
独立了,之后和英国战争不断,中间也曾经联姻,持续了好几百年,直到后来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死后无子,由她的侄子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兼任英格兰国王,于是英,苏两国就合并成大不列颠王国了
20万人上街,爱丁堡爆发大规模游行,苏格兰会独立吗
苏格兰独立将是必然事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自从英国陷入脱欧的问题中以后,苏格兰独立的呼声就越来越高。英国也举行了独立公投,苏格兰人民独立的呼声随着英国脱欧的局势不断增强。苏格兰脱离英国独立是必然选择,这也是人民群众呼声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苏格兰独立是人民的呼声,可能性非常大。苏格兰曾在2014年举行过一次公投,但没有成功。当时,55%的苏格兰人决定留在英国。在2016年英国决定“脱欧”后,苏格兰独立的声音再次出现。根据一份统计,苏格兰有62%选民支持续留在欧盟,也就是说,如今支持苏格兰独立的人比2014年更多了。
为了争取独立,以斯特金为首的SNP一直在向英国政府要求第二次苏格兰独立公投。他们虽然代表自己的想法,但是确实这也是民众的呼声。作为英国议会第三大党,在此前的公投要求连续被否决的情况下,SNP想出新招,准备联合工党,支持科尔宾上台,以换取第二次独立公投的机会。
对于苏格兰来说,跟随英国对苏格兰并没有好处。SNP副党首基思·布朗称,民意调查那玩意有时候是“适得其反”,他认为有三分之二的苏格兰人支持再次公投。他还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威斯敏斯特(英国政府)的混乱,这会让苏格兰跟着遭罪,不如早点转向独立。”这几乎是全部苏格兰人的想法。
苏格兰独立了吗
苏格兰***,这个事情,立论不能成立。仅从常识判断,我绝对不相信英国会分裂。不过,这个题还是个有意思的题,至少对我自己而言,猛一下子看看英国政治,是个趣事,非常有趣。 总的感受:第一,英国人设计政治体系方面,想象力和魄力似乎都缺乏。这个国家擅长的是妥协。这是我对这个国家政治史演绎的直觉判断。 第二,苏格兰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左派大本营。如果是右派,根本不会考虑独立的事情吧。至于那个苏格兰国家党的主席,就更是个左派了。左派爱把文化、历史之类的东西放在嘴边,右派很务实。 第三,与其说是苏格兰历史刺激老百姓独立,不如说是北海油田。 以上是为总结。另:昨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加拿大国中国。朋友说这是个大题,就是这种独立,对主权(sovereignty)的追求,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是怎么发生的,又是如何进行的,投票,谁该投票等等。 有意思的是,昨天发现,其实澳大利亚议员提出新西兰澳大利亚合并,新西兰议员听了,言辞拒绝。尽管如此,两国国家之间贸易、文化、政治、社会各层面往来极其频繁,而且不需要办签证护照。合并不会带来好处,不合并也没有坏处,大概是不会和的。 最关键的,除非遇到安全问题吧。看看英格兰当初为什么要并苏格兰。宗教破坏可能是最大的动因。 在所有的政治教科书中,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政治都不是现代共和政治的典范。相互妥协的政治习俗,让其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共主邦联制度,同时也埋下各种隐患。近期的英国政治表明,从威廉·华莱士时代开始的苏格兰独立运动越来越活跃,并成为英国内政的一个巨大的影响因素。 苏格兰民族党领袖向支持者保证,如果该党在明年5月举行的新一届苏格兰议会中成为苏格兰第一大党,便将提出苏格兰独立议案,并举行全民公决。9月份以来的多项民意调查都显示至少一半苏格兰人支持这一议案。这意味着,从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王国有要离婚的危险,这是大不列颠的三百年之痒。 谁把苏格兰嫁给了英格兰 无论从种族和历史上说,苏格兰和英格兰都不是一回事。苏格兰人的祖先和爱尔兰人一样是凯尔特人,说的是来自凯尔特文明的古老语言,这种语言至今在苏格兰都是官方语言。公元843年,苏格兰地区的一个国王完成了各个苏格兰部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苏格兰王国。那时候,盎格鲁·撒克逊人还在不列颠岛的南部地区打野猪。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结合,起始于1603年。当时英伦半岛正因为新教与天主教教廷决裂。接受新教信仰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为怕继承人的问题引起宫廷斗争,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丈夫,终身未嫁。临死前她将王位传给年幼的詹姆斯。詹姆斯的母亲玛丽是名义上的苏格兰国王,她不愿意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放弃天主教信仰,随后由于卷入了刺杀伊丽莎白一世的阴谋而被处死。这样年幼的詹姆斯同时成为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国家共同的国王。苏格兰称其为詹姆斯六世,英格兰则称其为詹姆斯一世。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王国国合并成为共主邦联。但是,苏格兰依然保留自己的议会、司法系统与政府。对于欧洲大陆来说,这依然是两个国家。 詹姆斯一世时代,因为他的血统而统一的英伦三岛实际上并不存在统一的社会条件,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处于族群、文化与宗教的高度分裂与对立下:苏格兰的贵族长老议会与英格兰国会为了彼此的政治优越冲突不断,都试图支配对方并改变对方之政体国体,而爱尔兰对罗马天主教庭的高度虔诚也使其与英格兰主流的国教会、新教思想水火不容。这些内部矛盾在詹姆斯一世之子查理任内以血腥的内战(清**革命)作了最糟糕的结清。所以,尽管在1606、1667和1689年英联邦议会都曾提出正式合并法案,但都没有成功。 但是在18世纪一开始,形势发生了转机。1700年,安妮女王最后一个孩子夭折。这意味着,一旦安妮女王驾崩,苏格兰和英格兰王国就没有了共同的元首。两个国家的婚姻将结束。不过,此时苏格兰在巴拿马的殖民计划彻底失败导致国库亏空,英格兰王国又卡着苏格兰对外贸易的脖子。而英格兰担心已经新教化的苏格兰选一个天主教国王,成为欧洲大陆天主教势力的前沿阵地。要知道,爱尔兰对教皇的无上忠诚已经让英格兰贵族心惊肉跳了。苏格兰的新教贵族们一样对处死过300多新教**的血腥玛丽女王记忆犹新。 于是,两国个贵族们决心维护和延续这场婚姻。从1701年起,双方连续签订了若干协议,并最终于1707年完成了婚礼。该年5月1日,联合法案通过,苏格兰正式与英格兰合并为一个国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合并前原本的苏格兰议会就已于3月26日时解散,与英格兰议会合并为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地区的管理工作全都移交到位于伦敦的单一国会来执行,该地的权益则透过国会里部分席次由苏格兰人担当来实行,只保留一些立法方面的相关机构分开处理。 从此,800多年的苏格兰王国和威廉·华莱士的故事成了“上一代人”的传说。 事实上,如果合并当初,苏格兰举行全民公决的话,这个婚礼就办不成了。当时的苏格兰议会得到了许多反对合并的请愿书,到处都是抗议游行。当时贵族留下的文献显示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国民不支持合并。就在合并仪式签字的当天,有个人跑到爱丁堡圣伊莱斯大教堂敲钟,敲钟的调子是一首苏格兰歌曲“为什么在婚礼这天我如此难过。” 但是,合并以后苏格兰在1730年到1800年之间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的苏格兰拥有政治学家休谟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由于苏格兰和法国在地理位置和宗教上的关系。法国的启蒙运动**最先从苏格兰传入英伦半岛。伏尔泰说过,英格兰的启蒙思想都来自苏格兰。 英国20世纪著名的历史学者波拉德也曾在其著作《英格兰史》中提到,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扩张全是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之后进行的。这是攘外必先安内的典型。 因此,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结合虽然并不情愿,但却非常成功。 苏格兰议会的重建 现代苏格兰独立运动起于20世纪20年代。1921年,苏格兰国家联盟在伦敦成立。到1928年,苏格兰国家党成立。其创始人麦克迪儿米德是一位用苏格兰语写作的诗人。但是第二次大战使这一分裂活动成为泡影。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现了北海油田后,苏格兰人才真正有了底气,而且越是靠近北海的苏格兰人底气也越足,对传统文化的保持也越在意。在全球闹石油危机的年代,苏格兰民族党的议员高喊“这是苏格兰的石油”,得到了苏格兰人的同情与支持。因为全世界所有产油区的老百姓都确信一个道理——石油的利润都被“外国佬”抢走了。
苏格兰是怎样独立的
全国性政党的兴起。英国政府一直不同意苏格兰独立,但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它更多的自治权。1999年,英国和苏格兰投票赞成独立。中国政府决定恢复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地方议会。这是自1707年以来苏格兰人民第一次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然而,英国政府下放权力的这些举措并没有满足苏格兰独立的要求。
石油利益冲突,苏格兰独立公投。苏格兰的“分离”是为了追求实际利益。“从最实际的角度来看,苏格兰和英国政府在石油方面存在利益冲突。苏格兰认为北海石油应该属于自己。一些苏格兰人认为,如果北海石油由他们自己控制,苏格兰将成为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随着英国国力的相对衰落,苏格兰从中央政府获得的好处也相对减少。这种“减法”让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政治精英非常不满。他们认为留在大英帝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位于苏格兰的北海油田产量高,石油质量好。英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协会在2012年宣布苏格兰独立公投。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大陆架(主要是北海)上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的累计产量已超过400亿桶石油当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英国政府创造了1600亿英镑的收入。多亏了北海油田,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
目前,北海油田的收入是由英国中央政府收集和分配的,这让苏格兰很恼火。如果苏格兰独立,苏格兰将获得95%的油田和约60%的气田。苏格兰独立党领袖萨尔蒙德说,有了10亿英镑,像挪威这样的石油基金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创造300亿英镑的主权财富,苏格兰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然而,苏格兰仍然保留着自己的议会、司法系统和政府。对于欧洲大陆来说,苏格兰和英格兰仍然是两个国家。1707年,苏格兰根据《联合法案》年与英格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的一部分,同时保持相对独立。在这300年里,苏格兰对独立的呼吁从未停止过。然而,现代苏格兰独立运动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张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在此期间成立。
是谁带领苏格兰走向独立
?“作战,你也许会死;逃走,你会活下来……至少暂时是这样,然而许多年后,你会终老而死。你们今天愿意用这些来交换一个机会吗?就是今天,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会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苏格兰独立运动领袖威廉·华莱士在好莱坞史诗巨片《勇敢的心》中所说的这番话,令无数人记住了发生在公元13-14世纪的苏格兰摆脱英格兰统治的革命。
华莱士虽然没能摆脱反抗者的宿命被残忍杀害,但苏格兰的独立事业却最终取得成功。而领导苏格兰人走向独立的,却是出卖过华莱士的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
出卖英雄华莱士
1274年,罗伯特·布鲁斯出生在一个苏格兰贵族世家,其父系祖先有苏格兰-诺曼(法语化的维京人后裔)血统,跟随法国“征服者”威廉从诺曼底来到不列颠。
1292年在与巴里奥尔家族竞争苏格兰王位失败后,罗伯特·布鲁斯一怒之下,向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宣誓效忠,欲借后者之手夺回王位。
但爱德华一世在发兵驱逐巴里奥尔后,并没有把王位交给罗伯特,反而宣布自己对苏格兰领土拥有管辖权,甚至一度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斯昆石搬到伦敦。
愤愤不平的罗伯特掉转矛头,在1297年掀起苏格兰武装暴动,结果很快被爱德华一世镇压下去。这时,落魄骑士威廉·华莱士领导的苏格兰民众抗暴运动取得胜利,在斯特林桥大胜英格兰殖民军。然而在次年7月22日的福尔柯克会战中,华莱士被击败,罗伯特却在1304年重新投靠了爱德华一世。
1305年,罗伯特雇佣的“双面间谍”约翰·曼提斯发现了华莱士藏匿的地点,然后罗伯特协助英格兰军在格拉斯堡将其逮捕。作为奖赏,爱德华一世赏赐给罗伯特大量土地,并册封曼提斯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
8月3日,华莱士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广场被斩首,身体被肢解成四块,分别送到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四方,以警告人民不要反抗。
借爱德华之手除掉华莱士后,罗伯特当之无愧地成为苏格兰的“共主”。1306年3月25日,他坐在斯昆石上,自行加冕为苏格兰国王,是为罗伯特一世。爱德华一世迅速派兵镇压,罗伯特屡吃败仗,只好组织起大批游击队,使英格兰人的统治难以稳固。
眼见罗伯特越闹越凶,爱德华一世决定亲征,但在途中染上痢疾而不治,于1307年7月7日死在坎伯兰,终年68岁。继承大统的爱德华二世是个纨绔子弟,对于苏格兰的局势根本不关心。
神奇的“斯奇尔绰恩”方阵
趁着爱德华二世不问政事,罗伯特加强了攻势,他先摧毁“世仇”巴里奥尔家族,接纳该家族的两员猛将——詹姆斯·道格拉斯和托马斯·兰道夫,然后对英格兰军发起攻击。
当时英格兰军以城堡为锁链,对苏格兰广大乡村实施控制,至1313年夏,苏格兰军智取了除斯特林以外的其他城堡。
远在伦敦的爱德华二世清楚,如果斯特林堡陷落,他的王位也将不保,于是决定集结大军去救援。据记载,英格兰集结了10万大军,但许多史学家认为英格兰军可用兵力估计不超过2.5万人,其他都是临时征募的农民,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
1314年6月17日,爱德华二世御驾亲征,担任前锋的是2500名重骑兵,后面是步兵,其中包括3000名令人生畏的威尔士长弓兵,此外还有500名轻骑兵担任侦察和警戒等任务。
英格兰军行动迅速,6月21日拿下苏格兰军占领的爱丁堡,获得大量物资。次日,英军到达福尔柯克,距斯特林堡仅20多英里。
全苏格兰只要有武器和盔甲的人都被动员起来,苏格兰的兵力仍只有英军的1/3。经过仔细分析,罗伯特决定在班诺克本与英格兰军决战。
班诺克本是斯特林堡以南2英里处的小村子。由班诺克本通向斯特林堡有两条路,一条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古道,另一条是狭长而崎岖的伯利德尔克小路。
罗伯特抢先占据了伯利德尔克小路,并对罗马古道设置大量障碍物,将其封死。这样,留给英格兰军的道路只剩下难以通行的沼泽。
苏格兰军战斗力最强的是6000名使用12英尺长矛的步兵,其他还有700名重骑兵和少量短弓兵提供支援。与装备较好的英格兰军相比,苏格兰长矛兵缺乏金属铠甲,只有皮质夹克式短铠和手工织的护膝短裙,多数人没有鞋子,只能打赤脚。
为便于攻击,罗伯特将部队编成四个分队一字排开,由南向北依次由罗伯特本人、他的弟弟爱德华、道格拉斯和兰道夫统领。
作战时,苏格兰长矛兵通常排成一种名为“斯奇尔绰恩”的方阵,这种方阵队形密集、长矛如林,很适合在防御作战中对付快速冲击的重骑兵,但机动性极差,只能被动等待对手攻击,经不起来自侧翼和背后的打击,更无法抵御对方弓箭手射来的箭雨。
为消除潜在危险,罗伯特花了大量时间来提高“斯奇尔绰恩”方阵的机动性和协调性。
设下圈套,胜利在望
1314年6月23日晨,困守斯特林的英军大将莫布雷溜出城堡去见爱德华二世,求得500名重骑兵。当天下午,这支500人的重骑兵抵达班诺克本。
苏格兰军哨兵发现了他们,罗伯特立即下令让兰道夫阻击。兰道夫封锁伯利德尔克小路北端,迫使英格兰重骑兵只能沿狭窄崎岖的小路进攻。
由于战场狭窄且地面松软,重骑兵一次投入冲锋的人马数量很少,而且速度提不起来,形成的冲击力非常有限。结果,他们在阵形严整的苏格兰长矛方阵前损兵折将。
眼见英格兰重骑兵士气受挫,罗伯特果断派道格拉斯率军支援兰道夫,英格兰军旋即大败,不少重骑兵陷入沼泽。
这场前哨战共打死100多名英格兰重骑兵,而苏格兰军仅6人阵亡。此役中,罗伯特阵前力斩英格兰爵士亨利·德·波鸿,极大鼓舞了苏格兰将士的士气。
战场短暂平静了一会儿后,700名英格兰重骑兵克利夫德和博蒙特爵士的率领下,向苏格兰军右翼发起攻击,企图在斯特林堡和苏格兰军之间打进一个楔子。在英格兰人看来,右翼似乎是苏格兰军整个阵线最薄弱之处,实际上这是罗伯特故意设下的圈套。
当英格兰重骑兵冲过来后,罗伯特率伏兵突然跃起,向英格兰军发起围歼。按照军事常识,克利夫德在中伏后应下令撤退才对,但他下令部队继续冲向如林的苏格兰长矛阵。
结果,没有长弓兵掩护的英格兰重骑兵虽然勇敢地发起一波波冲击,却纷纷倒在密集的苏格兰长矛阵前。交战至傍晚,克利夫德战死,幸存的重骑兵一部分随博蒙特逃回英格兰军本阵,一部分则夺路逃进斯特林堡,另一部分则成为苏格兰军俘虏。
黑夜开始降临时,战场终于沉寂了下来。失利的英格兰军后撤至班诺克本东南的冲积平原,面敌背水扎营;苏格兰军则借助森林的掩护休息。这个时候,苏格兰人已充满必胜的信心。
重创英格兰军队
对于英格兰军来说,一次失利本不算致命,最致命的是他们的统帅是个草包。1314年6月24日早上,爱德华二世亲自下令证明了这一点。他令英格兰军穿越沼泽,向严阵以待的苏格兰军进攻,采用了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重骑兵突击战术。
从地形上看,英格兰军不仅要穿过沼泽,还必须通过班诺克本边上的一条峡谷,它虽然不深,但却陡峭而狭窄,成为一个瓶颈,极大限制了英格兰军兵力展开。而罗伯特也改变战术,令苏格兰士兵排成密集的“斯奇尔绰恩”方阵,主动向山坡下推进。
刚刚穿过峡谷的英格兰重骑兵发起了轮番冲击。但由于组织混乱,英格兰重骑兵因缺乏长弓兵的配合,而在苏格兰长矛方阵前死伤累累,他们的冲击一波比一波弱,并在苏格兰长矛方阵压迫下步步后退。
就在双方步骑对抗之际,威尔士长弓兵则在苏格兰军右翼完成集结。眼看英格兰重骑兵往后逃,他们便马上向苏格兰军方阵射出恐怖的箭雨。成排的苏格兰军步兵被射死,方阵出现骚动,如果再这样下去,方阵就有可能被撕裂。
但罗伯特早有防备,随着他一声令下,埋伏在苏格兰军左翼的700名重骑兵迅速冲下山坡,转眼间将防护能力极差的威尔士长弓兵冲得七零八落,使英格兰军取胜的最后希望破灭了。
数量巨大的英格兰步兵在班诺克本战役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因为战场容量太小,大片沼泽地形限制了英格兰步兵的运动。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机动速度太慢,当重骑兵和长弓兵开始战败后退时,他们还在向峡谷里行进。
结果,败退者与已进入峡谷的步兵挤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枕籍。这时,缓缓推进的苏格兰军步兵方阵又逼至峡谷口,进一步加剧了峡谷里的英格兰军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引发的恐惧更如瘟疫一般迅速传染给峡谷另一端出口外的大队英格兰军步兵,最终导致全线崩溃。
落入在后面压阵的爱德华二世眼见大势已去,只好在少数亲随的保护下逃命。群龙无首的英格兰败军在苏格兰军的追击下再次付出惨重伤亡——7名贵族、200名重骑兵和数千名步兵被杀,包括4名贵族、70名重骑兵以及上千名英格兰步兵被俘。
据史料记载,英格兰军在整个班诺克本战役中总共伤亡重骑兵、长弓兵和步兵约9000余人,是英格兰700多年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在爱德华二世的大军被击败后,斯特林堡守军也不得不束手投降。
苏格兰的独立英雄
班诺克本战役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此后10余年间,英格兰再也无力远征苏格兰。
1314年11月,罗伯特在斯特林附近的坎布斯肯尼斯修道院召开议会,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立场尚未明确的土地所有者必须表态,是忠于自己还是忠于英格兰,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效忠于他,这标志着罗伯特在苏格兰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
1328年,爱德华二世的继承者爱德华三世与罗伯特签订《北安普敦条约》,正式承认了苏格兰王国的独立主权。
时至今日,苏格兰人依然用各种方式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意识,苏格兰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就没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而是“污点英雄”罗伯特?布鲁斯的头像。
(作者:马回环)
苏格兰为什么没有独立成功
公投没有通过,多数苏格兰人还是觉得在英联邦政府好。
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8%、共1877252名选民对独立说“不”。
更多文章:

任骏飞33分(任骏飞37分创个人CBA生涯最高,他在CBA的战绩如何)
2024年3月22日 17:10

南方卫视今日最新闻(我现在虎门工作,但本地人讲话我都听不懂,学广东话在哪学好呢能学会吗)
2024年8月2日 04:05

姚明和赵蕊蕊的关系(女排明星赵蕊蕊,为什么没有和姚明走到一起)
2024年4月3日 17:00

奥运中国军团看点(伦敦奥运会精彩看点有哪些,与中国队有关的)
2024年7月15日 16:55

热火数据统计(谁知道NBA总决赛热火对小牛时韦德的数据统计怎么样)
2025年3月3日 07:32

福原爱江宏杰婚纱照?江宏杰晒小小杰照片 福原爱在线问网友儿子像谁
2025年1月23日 00:31

塞尔比磨控打法(塞尔比磨控打法惹怒台坛!英媒:都像他那样,斯诺克明天就关门)
2025年7月5日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