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点怎么找(纳什均衡点是什么,怎么求)
本文目录
- 纳什均衡点是什么,怎么求
- 纳什均衡点怎么找
- 极简博弈论之一:极小极大与纳什均衡
- 请高手找出下表的纳什均衡,在线急等!!!!
-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以及求这种均衡的方法
- 纳什均衡点,应怎样理解 请举出具体的例子,
- 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怎么找
纳什均衡点是什么,怎么求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论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论s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 si*,s*i+1,…,sn*)≥ui(s1*,…s*i-1, sij*,s*i+1,…,sn*)对任意sij∈Si都成立,则称(s1*,…,s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坦白最多才8年;他要是抵赖,我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
纳什均衡点怎么找
(1)如果是完全信息博弈 张三认为李四:左,中,右的策略概率设为p1,p2,1-p1-p2 张三上策略的期望收益为E1=12*p1+42*p2+42*(1-p1-p2) 同理 中:E2=24*p1+12*p2+60*(1-p1-p2) 下:E3=72*p1+36*p2+42*(1-p1-p2) 如果是完全信息博弈,则较优策略为三者相同,即E1=E2=E3 可解得p1=0.0370 p2=0.3700 1-p1-p2=0.5930 同理李四认为张三:上中下的策略概率为q1 q2 (1-q1-q2) 李四的左策略的期望收益为T1=83*q1+12*q2+47*(1-q1-q2) 中策略收益为T2=56*q1+42*q2+95*(1-q1-q2) 右策略的收益为T3=45*q1+76*q2+59*(1-q1-q2) 同理解得q1=0.6276 q2=0.0140 (1-q1-q2)=0.3584 综上所述 在完全信息博弈的情况下张三的混合策略的策略概率为上0.6276 中0.0140 下0.3584 李四的混合策略的策略概率为左0.0370 中0.3700 右0.5930 其中张三的期望收益为40.8900 李四的期望收益为50.4516 (2)如果是不完全信息无限重复博弈,开始时双方都是以0.333的自然混合概率预测,根据两者的信息背叛不同,回归结果也可不同,此题条件不足.但结果是会是纯策略,博弈次数则无法确定 作业2:纯策略纳什均衡的收益为(60,76)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收益为(40.8900,50.4516) 实际中应该是纯策略占优
极简博弈论之一:极小极大与纳什均衡
如果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要给两个馋嘴的孩子分一块蛋糕,不管怎么分,最后的结果总是,有一个孩子(甚至是两个孩子)觉得自己的那块更小。 这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分蛋糕。该怎么分才能让两个孩子都满意?博弈论可以帮我们破了这个局。 我们把分蛋糕问题暂且搁到一边,先来认识一下博弈论的两位大师——冯·诺依曼和约翰·纳什。 冯·诺依曼(后文简称冯)有两个领域的鼻祖,他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现代计算机的原型正是出自冯的设计,这个原型一直沿用到今天,他还被称为“博弈论之父”,因为他最早对零和博弈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极小极大原理”。 约翰·纳什(后文简称纳什)比冯晚出生20多年,他年轻有为,在博士论文中便提出了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可惜天妒英才,纳什的妄想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严重,然而他的妻子从未抛弃他,一直陪伴纳什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方才有了震撼人心的电影《美丽心灵》。 回到分蛋糕的问题,我们请冯和纳什两位大师出场,来解决分蛋糕问题。 首先,我们要把分蛋糕问题需要转化为两个孩子博弈问题,博弈的规则是:两个孩子分蛋糕,一个切蛋糕,另一个先选蛋糕。 博弈论的目标就是寻找问题的理性解——不考虑情感因素,单从理性角度分析所得的答案。 我们先把两个孩子的策略和对应的结果做成一个表格。记切蛋糕的孩子为A,选蛋糕的孩子为B,用“A得到的蛋糕大小,B得到的蛋糕大小”表示分蛋糕的结果。 | B选大块 | B选小块 :----:|:-----:|:----: A切成两块一样大 | 一半,一半 | 一半,一半 A切成两块不一样大 | 小块,大块 | 大块,小块 先请冯来切蛋糕,即冯是A,他自然要运用“极小极大原理”。 “极小”指的是B一定会挑选大块,所以留给自己的肯定是小块,也就是表格中的左边一列; “极大”指的是A要使自己的蛋糕尽量大; “极小极大”组合起来的意思是,A已知B会选大块,所以会把较小的一块切得大一些,对A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表格的左上角“一半、一半”,即两人各分得半块蛋糕,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理性解。 这就是极小极大原理,是不是很简单? 纳什均衡也不难! 这次换做纳什来切蛋糕了(即纳什是A),他自然要运用“纳什均衡”来寻找理性解。A假设自己切成不一样大小的两块,B自然会选大块,也就是表格中左下角一格。 这时,A会分别问B和自己一个问题:你后悔吗? B想:我得到了大块,我不后悔! A想:如果我切成一样大的两块,能得到的更多,我后悔了! 于是A改变策略,切成一样大的两块,对应表格的左上角。还是重复刚才的问题,你后悔吗? B想:既然两块蛋糕一样大,后悔也没用,我不后悔! A想:既然B已经选了大块的,我能得到半块蛋糕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我也不后悔! 当两人都不后悔时,纳什均衡就达成了! 寻找纳什均衡点一定要注意:“是否后悔”是对方不变更策略的前提下做出的选择。这很像球迷们看球时候的心情,每当看到空门不进,球迷们的心声总是:不会吧!这球换我也能射进啊! 单从分蛋糕的例子来看,两个理论得到的答案是一样的。二者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极小极大原理只能用来分析零和博弈——双方利益总和不变的博弈问题,纳什均衡对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都适用,这也是纳什均衡厉害的地方。不过,纳什均衡为的是找到“使双方都不后悔的理性解”,这个理性解未必会给博弈中的个体或集体带来利益最大化。 至此,我们认识了两位大师——冯·诺依曼和约翰·纳什,学习了两个原理——极小极大和纳什均衡。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博弈问题—— 囚徒困境 。 还有哦: 极简博弈论之二:你我都是囚徒
请高手找出下表的纳什均衡,在线急等!!!!
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点,一个是(3,8),另一个是(8,4) 还有一个混合策略均衡为{(1/2H,1/2B),(1/2G,1/2D)}.有限博弈的纳什均衡有奇数个,所以还有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以及求这种均衡的方法
在一个Normal form game里,是一定存在至少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Normal form game简单地说就是常见的那种可以画出M*N的矩阵的game。证明如下:定义一个game:n个player,用i来表示;每个人有有限个策略,player i的策略集用表示,里有个元素;表示player i出第j个策略的概率,,;定义效用函数,是一个维******x,代表了player i所有可能出的混合策略,是笛卡尔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定:是concave函数,可以理解成边际效用递减的效用函数。对于player i来说,我们把其他所有player的策略写成,所以player i的效用就是。定义best resp***e,也就是给定别人的策略,player i的最优策略:;所以best resp***e是一个correspondence:。注意:给定别人的策略,player i的best resp***e可以是一个集合(不止一个best resp***e)。可证是convex的。把所有人的best resp***e写成,这是一个给定所有人的策略,每个个体都觉得更好的策略组合,我们可以写成,这是一个自己到自己的correspondence。同时可证是一个convex-valued correspondence。是n维欧几里得空间的子集,满足非空、紧(compact)、凸(convex)的性质;是一个自己到自己的correspondence,满足非空、凸(convex-valued)、closed-graph。根据Kakutani fixed-point theorem,有一个不动点,即存在满足,也就是说在所有人的决策是的情况下,任意player i都觉得,如果其他人策略不变,比较简单的game都可以用求出best resp***e correspondence的方法解,这应该包括在你会的两种方法内。但比较复杂的或者决策集是连续的game,一般没有固定解法,很多情况下你找到某个game的纳什均衡就可以发*****了(比如Levitan & Shubik, 1972)。
纳什均衡点,应怎样理解 请举出具体的例子,
纳什平衡,又称为非合作赛局平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约翰·纳什命名.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 经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 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立即释放,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两年.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最有利,只被判刑半年. 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 但两人无法沟通,于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都依据各自的理性而选择了招供, 这种情况就称为纳氏均衡点. 这时,个体的理性利益选择是与整体的理性利益选择不一致的. 学术争议和批评 第一,纳什(Nash)的关于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的平衡不动点解(equilibrium/fixpoint)学术证明是非构造性的(non-c***tructive),就是说纳什用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Kakutani fixed point theorem) 证明了平衡不动点解是存在的,但却不能指出以什么构造算法如何去达到这个平衡不动点解.这种非构造性的发现对现实生活里的博弈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知道平衡不动点解存在,在很多情况下却找不到,因此仍不能解决问题.在数学意义上,纳什并没有超越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 经过《美丽心灵》的Sylvia Nasar(书作者)和Ron Howard(电影作者)这样的主流媒体的介入,角谷静夫(Kakutani)在这些人的作品里被完全忽略.有人认为,“纳什平衡”(Nash equilibrium)的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作“角谷静夫—纳什博弈论不动点”(Kakutani-Nash game-theoretic fixed point)或“角谷静夫—纳什平衡”(Kakutani-Nash equilibrium),没有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纳什的证明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美丽心灵》完全忽视角谷静夫之关键贡献的作法有待商榷. 第二,纳什的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模型仅仅是突破了博弈论中的一个局限.一个更大的局限是,博弈论面对的往往是由几十亿节点的庞大对象构成的社会、经济等复杂行为,但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纳什的研究是针对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有人称之为tiny-scale toy case). 这个假设的不完善处,可能比假设大家都是合作的(cooperative)更严重.因为在经济学里,一个庞大社会里的人极不可能全部都是合作的,非合作的情况通常在庞大对象的情形中更普遍,而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经济中倒反而影响较小.既然改了合作前提为非合作前提,却仍然停留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中,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近香港城市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学者群邓小铁、姚期智在基于复杂度理论的大规模博弈论上有所进展. MIT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博士生的博士论文(PDF http://ent.sina.com.cn/m/2002-03-21/76881.html
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怎么找
虚线排除确定法。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可以通过虚线排除确定法找,纳什平衡是指博弈中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
更多文章:

霍格沃茨中国人怎么申请入学(怎么去霍格沃茨上学,英语不好怎么办 ,怎么给霍格沃茨发申请书,,)
2025年9月25日 03:00

切尔西肯尼迪哪个国家的?2014巴西世界杯澳大利亚球员名单哪有
2024年8月3日 01:31

罗马2全面战争塞琉古(罗马2全面战争塞琉古为什么有这么多附庸)
2025年8月1日 04:05

cba2021全明星赛举办地(2021cba第三阶段赛程安排举办地在哪里)
2024年10月15日 01:30

宣布韩国仁川亚运会开幕(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开幕式将于当地时间(东九区)9)
2025年8月2日 11:15

曼联的纳尼是不是葡萄牙的在国家队是几号、打什么位置?纳尼是谁
2025年9月22日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