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哈尔科夫战役(尚未成熟的果实——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
本文目录
尚未成熟的果实——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
哈尔科夫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纳粹德国和苏联为了抢夺哈尔科夫这个战略城市而发动的战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尚未成熟的果实——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
当莫斯科的冰雪还未消融,苏德双方都经历了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德国人向后撤退了近300公里,而苏联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双方都抓紧时间开始舔舐自己遍身的伤痕,准备为夏季的攻势做出准备。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在这里不但有德国大量的预备队在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出产粮食、天然气和石油,还是莫罗佐夫设计局和马雷舍夫183工厂的旧址,在这里诞生过各种机车,BT系列轻坦克,T系列坦克和A系列实验战车,大名鼎鼎的T34坦克就是在这里研制和制造的。虽然乌克兰陷落以后它们搬迁到了乌拉尔地区,但是乌拉尔遥远的 地理 让运输极度困难,加上那里原有的工厂也要采用资源,所以183工厂产量严重下降。夺回哈尔科夫就意味着给苏联装甲部队提供第二个输血管。
斯大林 命令 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着手反攻的计划,事实上包括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沙波什尼科夫、等将领一直反对这次战役,认为红军还没有准备好:大量的从欧美运输过来的坦克还缺乏磨合、补充的新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
但是斯大林还是执意要求部队展开进攻,铁木辛哥为了迎合他的命令,也把目标扩大到第聂伯河以西的广大领土。苏军的西南方面进攻从沃尔昌斯克附近发起,南方面军从巴尔文科沃方向开始,最终目标都是哈尔科夫。但是苏军的进攻指挥出现了重大失误,5月15日红军原本有机会突破对手,但是坦克第21军和23军却没有在前线的位置,德军克莱斯克的援军迅速的堵上了这一缺口。铁木辛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斯大林提出撤退,而斯大林却严令继续向西挺进,于是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局面,铁木辛哥的部队仍然在向西挺进,但是身后的补给已经被德军完全切断。
5月23日苏军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保卢斯和曼茨坦因也加入到**之中,接下来的6天内基辅之围再现,17万红军将士失去了生命或者被俘,1260辆坦克被击毁或者缴获,而德军的损失仅仅是2万人而已,损失装备也是1比10左右。
《坦克世界》利用轻、中型坦克向一个敌人有充分准备的地区发起强袭是非常危险的,敌军不但占据了优势地形,做好了隐蔽工作,制造了开火的先机,而且更为困难的是如果对方是坦克歼击车和重型坦克的话,那么可以堵塞进攻的线路,同样等级的轻、中型坦克对于重型来说是非常脆弱的,进入对射后放弃了机动能力那么就处于巨大的劣势,这是每一个轻、中型坦克玩家不愿意看到的。应当迅速做出相应调整,力争从改变进攻方向,绕过对手或者果断退却。而自己的方面的重火力也要及时提供支援,给对方造成压力,以免己方前头部队被全歼。
乌军突然发动哈尔科夫大反攻,那里发生了什么
俄罗斯军事行动以来,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有些人觉得,这个时间,还会继续持续下去。没有想到,乌军突然发动哈尔科夫大反攻,进入了哈尔科夫州交通枢纽巴拉克利亚,还进入了库皮扬斯克市,俄罗斯方面开始撤离。有人说,这是俄罗斯方面的失败,果真如此吗?
一、乌军发动反攻,目的不是收复,而是其他
乌军方面发布消息称,不仅进入这些地方,还在一些地标性建筑那里合影留念。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他们已经可以在这些地方自由行动了。这个做法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们在这些地方了,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们有实力站在那里。
就算是站在那里了,又能怎样?就算是乌军取得了这些地方,难道他们会有那么多实力继续进攻?他们已经突进几十公里了,后面的支援何在?侧翼的掩护何在?这些,乌军方面会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突击,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中一个是想告诉西方,他们有作战能力,还有很强的作战实力。要是这样下去,就可能收到奇效。这个做法的好处是增强乌军的信心,打击俄军的士气。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不要让西方放弃他们。要是西方放弃了,他们的“末日审判”,就会到来!
还有一个,已经是秋季了,要是没有像样的进攻,对于西方而言,也没有办法继续支援,因为支援了那么多,没有收到效果。这个就跟投资一样,要是投进去很多,没有看到收益,是不是会及时止损?乌克兰方面,可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所以,要在冬季来临之前,有一个动作,让西方看到,他们的支援,是有效果的。
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继续要西方继续支持。这样的进攻,代价是很大的。因为没有后方支持,没有侧翼掩护,很容易陷入孤军深入的陷阱,这样对于前线作战人员而言,是一次极大的冒险。这个冒险是为了让西方看到,他们的支持,有效果。既然有效果,那就继续支持吧。
二、俄军撤离这些地方,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有人说,俄军撤离,是一次重大失误。原因在于,之前守住的地方,却因为对方的突袭,失去了。这不仅是防守力量弱导致的,还是因为战略战术失误导致的,要是想再次拿回来,难度系数就更大了。因为乌军有了西方的军事援助,而且是重武器的援助。
俄军方面称,这是一次调整。有人说,这个所谓的调整,不像是故意为之,而是仓促间的决定。正所谓:兵不厌诈。要是撤退的时候有序,这是给对方一个印象,他们可能有埋伏。俄军撤退的时候很慌乱,而且扔掉了很多重装备,这说明他们走得很仓促,是不是可以快马加鞭地追赶呢?
大家细细看这些动作,像不像马陵之战的描述?将一些重装备扔下,让对方麻痹大意,最终等到他们到了自己设伏的地方,那就等着包饺子吧。要是果真如此的话,那些说战略失败的人,是不是打脸了呢?要是打脸的话,会出来道歉吗?动不动就唱衰,不是好事。
俄军撤出这些地区,也是有战略意图的,由于战线过长,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兵力部署不到位的问题,面对乌军的集中兵力,就出现了一些应对不利的情况,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战胜对手,他们采取了收缩防线的方式,以此巩固自己的优势,加强对对手的打击。
通过后撤,将对方的兵力吸引过来,再从后面将其包围,加强侧翼的打击,那么,效果是不是就更好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之前的地区拿回来,还可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的方式,就跟拳击比赛一样,后撤手臂,是为了更好地打击对方。
三、双方的拉锯战,还是会继续
双方在东部战线和南部战线胶着,对于双方而言,都有点疲惫之意了。但是,谁要是先举白旗,都觉得脸上挂不住。这个就跟两家人打架一样,要是没有拉架的,两个人就算是精疲力尽,也要打下去,毕竟,放手一搏,可能单车变摩托。要是对方先服软,那就正好。
要是双方继续刚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但如何停下来?那就需要智慧了。冬天即将来了,乌克兰的冬天,天寒地冻的,想要在这个时候进行大规模战役,现实不大允许。要是想在冬季之前取得决定性胜利,无论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都很有难度。他们将进入一个相持期,至于持续的时间有多久?那取决于双方的实力。
乌克兰获得了西方的援助,只不过,援助的数量在下降,乌克兰没有那么多武器的话,想要取得胜利,难上加难。俄罗斯没有全国总动员,没有使用更强的武器,那是因为他们在克制,他们的目的不是将乌克兰占领,而是去军事化。所以,俄罗斯一直留有谈判的窗口。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
蛇岛、哈尔科夫、赫尔松,俄军大撤退有三次,如何解读每一次的动作
蛇岛、哈尔科夫、赫尔松,俄军大撤退有三次,关于每一次动作的解读,首先,我觉得撤离蛇岛应该是因为当地易守难攻的原因。 其次,俄军的第二次撤离应该是一次迫不得已,为了巩固其他方面的军事行动。 其次,俄军的第二次撤离应该是一次迫不得已,为了巩固其他方面的军事行动。 另外,第三次应该是左岸战略转移,为了减少吃亏。
近日,在国际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后,经历了三次非常受瞩目的撤军,分别是蛇岛、哈尔科夫、赫尔松。对于这三次撤退的的解读,现有以下几点看法。首先,我觉得撤离蛇岛应该是因为当地易守难攻的原因。在俄乌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俄罗斯方面就迅速控制蛇岛,即便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下也没有办法夺回夺回蛇岛,而且军事损失比较严重。俄罗斯突然宣布撤离蛇岛,我觉得应该是和蛇岛的地势有关,蛇岛地势相对来说很平坦,而且是一个缺乏遮蔽的岛,有着很大的攻击弊端,属于易守难攻类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俄罗斯也支持不住连续的炮击了,成本太高,所以俄罗斯才撤退。其次,俄军的第二次撤离应该是一次迫不得已,为了巩固其他方面的军事行动。俄军在九月份的时候已经撤离了哈尔科夫,据了解,当时俄军表示撤离是为了实现别的军事行动的目标,增强其他军事行动的军事力量。不过,他们在当地遗留了一些装备和**,当时的撤离应该是非常匆忙的,难免引人猜疑。专业人士分析,乌克兰军队在一周内席卷了哈尔科夫,最终导致俄军撤离。另外,第三次应该是左岸战略转移,为了减少吃亏。俄军的第三次撤军是在赫尔松,是有序的撤离。这一次应该是为了转移降低军队损失成本,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退为进。这最后一次撤离和前一次迫不得已的撤离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以上就是关于这三次撤离的解读。
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苏军。德军形式非常不利,曼施坦因请求希特勒增兵或者撤退,然而希特勒既不增兵,也不允许撤退,曼施坦因无奈只得听从。 此时朱的可夫,绝不放过一个机会,趁热打铁,加紧进攻,把轻伤的坦克手重新突入战斗。苏军集结了114.4万人,2958辆坦克和自行炮火,以及130609门火炮。 而德军本来兵力不足,又抽调了部分精锐到中线和意大利,因此参加哈尔科夫战役的只有20万人,150辆坦克。 对比之下,苏军呈现碾压状态。 1943年8月3日凌晨,苏军炮兵猛烈打击德军阵地,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正式开始。 战役过程比较冗长,基本上是苏军进攻,德军防守,双方战斗惨烈,但德军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德军,再也阻止不起凌厉的反击,虽然给苏军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在苏军强大的兵力火力下,德军节节败退。 肃清哈尔科夫外围之后,瓦图金在西方牵制德军,8月11日科涅夫向哈尔科夫展开硬攻,每日突进两三公里,13日终于攻到郊区,伤亡惨重,等待援军。 8月18日科涅夫援军杀到,继续硬攻击,德军顽强抵抗,但德军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德军。强攻直下,8月22日,德军撤退。23日早,苏军解放了哈尔科夫。此战苏军纯减员71611人,伤残18万人,德军自己统计伤残3万,阵亡1万。 经历的四次地狱般的战事之后,哈尔科夫当地只有1/4的人活了下来。下面为战役地图。
更多文章:

现在北爱尔兰独立了吗(爱尔兰到底是独立的国家,还是属于英国的啊弄不明白了)
2025年8月24日 14:00

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入学条件(佛罗伦萨美术学院难考吗 申请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条件)
2024年9月4日 06:25

安徽卫视在线直播男生女生向前冲(男生女生向前冲2022在哪看)
2025年7月17日 20:25

2019国际冠军杯冠军(各届的世界杯冠军、欧洲杯冠军、欧洲冠军联赛冠军谢谢)
2024年1月29日 15:40

辽宁男篮微博(辽宁队也是官宣续约了哈德森,未来他们是否还能继续夺冠)
2024年1月26日 14:40

2022乒乓球全国锦标赛哪里看直播(乒乓球紧标赛黄石站2022中央五套在哪一天直播)
2025年8月14日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