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战最新消息新闻(给点第2次世界大战“日军偷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日美大战“的资料.)
本文目录
- 给点第2次世界大战“日军偷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日美大战“的资料.
- 日本跟多少国家同时开战
- 央视新闻为什么总播日本侵华,是要打起来了吗
- 日本若遵从石原莞尔设想,延缓19年发动侵华战争,结局会怎样
- 日本与美国第一次开战是什么时候
- 二战时日本不宣而战,中日开战十年后,为啥蒋介石才对日本宣战
- 日本放言为夺回北方四岛不惜一战,日本与俄罗斯开战到底谁的胜算大
给点第2次世界大战“日军偷袭珍珠港及太平洋日美大战“的资料.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组成东条英机内阁,完成***体制。12月7日凌晨,日本以航空母舰编队向位于夏威夷群岛中心瓦胡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日军以极小的代价,炸沉美国战列舰4艘,重创1艘,炸伤3艘,其他大型舰船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美国太平洋舰队除3艘未停泊在港内的航空母舰免遭攻击外,几乎全军覆没。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国、意大利对美宣战。 1941年12月7日(东京时间12月8日),6艘日本航母组成的特遣舰队对美国夏威夷群岛上的珍珠港基地发动了一场凶猛的空袭,使美军损失惨重。由此,美国正式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偷袭珍珠港计划的形成 自从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以来,美日关系逐渐恶化。到1940年,由于受德国席卷中、西欧的刺激,加上对华战争一时难以取得决定性战果,国内对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的需求又日渐迫切,日本决定加大向东南亚扩张的进度,从而引起了美方的极度不安。1947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即使冒与英、美开战的危险,也绝不放弃南进。 1939年8月底,山本五十六升任联合舰队司令。他认为,如果开战,应该首先利用航母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先发制人的突袭,使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实力暂时瘫痪一年到一年半,日军则趁机横扫太平洋,夺取所需物资,并且迫使美方承认日本在太平洋的既得利益。 1941年1月7日,山本正式向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提出攻击珍珠港的设想。8月,由于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对其实行禁运,日本的石油储量已经不能支持到4个月后夺取南洋的油田。为此,日本海军司令部宣布准备进行战争,同时联合舰队的海军轰炸机开始利用地形、水深类似珍珠港的鹿儿岛进行空袭珍珠港的模拟训练。 9月16-17日,日本海军司令部举行了夏威夷作战沙盘推演,在假定11月16日开战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将击沉美军4艘航母、6般巡洋舰和180架飞机,日军也将损失2艘航母和127架飞机。尽管当时的海军部怀疑己方具有发动远洋突袭的能力,但由于联合舰队司令部坚持发动攻击,且山本甚至以辞职相威胁,海军部被迫同意了代号为“攀登新高山”的作战计划。 美国在夏威夷地区的兵力部署 当时美国海军在珍珠港的最高指挥官是1941年2月上任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默尔上将。海军在夏威夷的航空兵力除了由海尔塞中将率领的航母部队外,岛上还有贝林格少将的第二巡洋舰队,配备PBY“卡达利那”水上飞机。 美国陆军在夏威夷的最高指挥官是萧特中将,萧特曾追随潘兴将军赴墨西哥与法国作战,成绩斐然。美国陆军在夏威夷的航空兵力是“夏威夷航空军”,主要包含第18轰炸联队和第14驱逐联队。到12月7日时,夏威夷航空军已经扩编至754名军官和6706名士兵,但是部队战备水平却很不理想。按照编制,其战斗机的主力是87架“寇蒂斯”P-40飞机,但12月7日时实际只有52架飞机;另外编制上还有39架老式的P-36和14架老式的P-26,但实际在编的分别只有20架和10架。轰炸机方面,主力是32架已经老掉牙的“道格拉斯”B-18,只有20架能飞;性能较好的波音B-17飞机有12架,其中能够飞行的为6架,另外还有12架“道格拉斯”A-20轻型轰炸机,只有5架可飞。 总之,在12月7日,陆军能够投入战斗的飞机只有11架轰炸机和52架战斗机。另外,海军陆战队在欧胡岛有11架F-4F“野猫”战斗机、24架“无畏”俯冲轰炸机、8架“拥护者”侦察机;海军有71架PBY巡逻机。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准备 1941年11月,参加“攀登新高山”行动的日本舰队陆续开往北方,停泊在择捉岛的军冠湾待命。26日,舰队起锚东行,12月1日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当天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美、英、荷开战。下午17:30,山本向联合舰队各部队发出在东京时间12月8日实施“攀登新高山”行动的命令。 日本的主力是南云忠一中将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其麾下包括6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号。护航舰队包括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7艘运输舰和3艘潜艇,此外还由潜艇拖带了5艘两人座的袖珍潜艇。 攻击珍珠港的飞机共有三种:三菱A6M零式战斗机,这是当时全世界性能最好的战机。作为攻击主力的是D3A99式俯冲轰炸机和B5N 97式舰载攻击机,前者装备有500磅以上的**和3艇7.7毫米**,后者可进行水平攻击和发射鱼雷。日本的6艘航母上共有378架飞机,每组飞机乘员都至少经过50次的严格训练,非常熟悉美方的舰船特征。 东京时间12月7日,日本舰队进行了最后一次加油,之后军辅船脱离舰队,舰队航速增加到25节。当天,日本舰队接到夏威夷方面传来的情报,得知珍珠港内有太平洋舰队的全部8艘战列舰,但没有航母。这使得日方颇为失望,因为舰母是预定的第一攻击目标,战列舰是第二目标,港口设施排在第三位。 未被美军重视的偷袭预兆 美国虽然已意识到与日本的开战不可避免,但美军错误地认为,日军如果动手,优先的目标将是菲律宾,因此没有重视加强珍珠港的防御。 实际上,美方也不是完全没有发现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迹象。1941年1月27日,在山本提出偷袭珍珠港计划20天后,美国驻日大使就报告说东京有对珍珠港发动奇袭的议论,但美军对此没有相信。 为避免“偷袭”和“不宣而战”的恶名,日本计划在对珍珠港发动空袭前半小时向美国递交最后通牒。在美国时间7日早晨,日本政府发给驻美使馆的密电被美方破译,其中虽未指出战争将在何时何地爆发,但开战意图已非常明显。这份破译的电报引起了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注意,他建议海军作战长斯塔克海军上将向太平洋地区的海军舰队发出警告,并亲自草拟了一份致夏威夷、菲律宾、巴拿马、旧金山等地驻军指挥官的电文,指出日方已在销毁密件,并将提交最后通谍。斯塔克建议用海军无线电报发出,马歇尔却决定由陆军传送。但费解的是,密电最后却被转到民营电信局,传到檀香山后再由一位信差骑车送往陆军司令部,这位信差带着尚未解密的电报走到半路,空袭就已经开始了。 在珍珠港附近,美国舰队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日本方面准备了5艘两人座小型潜艇,准备潜入珍珠港发动偷袭,但在东京时间7日凌晨3时55分就已被美国海军发现,6时51分美国驱逐舰“华德”号击沉了其中一艘,9分钟后巡逻机又击沉了另外一艘,但发现微型潜艇的报告传到太平洋舰队后却没有回复,港内各舰仍然未挂起防鱼雷网,也没有升起防空阻塞气球。夏威夷群岛上的陆军阿巴纳角雷达站也发现有大批飞机从北面飞来,却认为是由美国加州调往菲律宾加强防务的B-17轰炸机。 偷袭珍珠港经过 东京时间12月8日01时30分,第一架飞机从日本“赤城”号航母上起飞。第一波攻击共出动了189架飞机,由洲田美津雄担任领队,包括50架担任水平轰炸任务的97式舰载攻击机、40架携带鱼雷的91式飞机、54架99式俯冲轰炸机、45架零式战斗机。除6架在起飞时发生故障外,其他183架在15分钟内顺利从6艘航母上起飞。起飞30分钟后太阳升起,机群关掉航行灯,直飞珍珠港。 洲田美津雄最关心的是如何一分不差地在03时30分,也就是在日本向美国递交最后通谍后半小时,投下第一枚**。机队飞行一个半小时后,洲田接到水上侦察机的报告,得知了珍珠港内美舰的停泊方式和气象信息。不久,机队飞抵欧胡岛北端的卡胡库角。按照原定的计划,此时将由洲田发信号决定采取“突袭”还是“强攻”:如果美方毫无警觉就采取突袭,由破坏力最大(本身风险也最大)的鱼雷机先上场,降至离水面10米处低飞投雷;如果对方已有准备,就采取强攻,由俯冲轰炸机队压制地面的飞机和防空炮火,其他部队再开展行动。攻击方式根据信号弹的数量判断,一枚信号弹代表突袭,两枚代表强攻。 日本机队通过卡胡角后,发现珍珠港内完全没有警戒动静。03时09分,洲田射出一枚信号弹,决定突袭。各机队开始展开战斗队形,鱼雷机队下降。俯冲轰炸机向预定的4000英尺俯冲点爬升。但是护航的零式战斗机队却毫无反应,洲田只好再对他们发射了一枚信号弹,结果却误使俯冲轰炸机队以为是“强攻”信号,还未爬到预定高度就开始俯冲。洲田不得已于03时19分对母舰发出了全军开始攻击的报文,比预定时间提早了5分钟,03时25分,第一枚**被投下。 在第一波攻击下,美国各机场损失惨重,密集停放的机群和机场设施都被炸成一片火海,只有少部分飞机在大火和浓烟的掩护下逃过一劫。 随后上场的鱼雷机以低飞姿态进入,攻击了“俄克拉荷马”、“西弗吉尼亚”、“加利福尼亚”和“犹他”号战列舰。随后洲田亲自带队的水平轰炸机上场,以重型穿甲弹发动攻击,击中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库,随即引发大**。第一波攻击过后一小时,第二波170架飞机飞到,同样成功地完成任务并返航。 在这次袭击中,美军在珍珠港内的8艘战列舰全部中弹,其中4艘沉没,另外还沉没了3艘驱逐舰和4艘小型舰艇。3艘巡洋舰和1艘水上飞机修理舰遭受重伤。飞机被毁188架,死伤3435人。日本方面只损失29架飞机,阵亡55人。日本的5艘袖珍潜艇无一生还,10名艇员中9名战死,1人被俘。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一些败笔 日军虽然偷袭珍珠港获得全胜,但明显地存在两大败笔,一是空袭草草收场,留下了无穷的后患。 洲田美津雄一直等到攻击结束并确认战果后才最后返回,他向南云忠一报告说,预计美军战列舰被击沉4艘,重创4艘,6个月内无法恢复战斗力;欧胡岛上的机场因大火而无法准确判断战况,但从3个小时内未发现美机升空,推测所剩无几。洲田在报告中指出,敌舰虽被击沉,但因位于浅水港湾内,很容易打捞和修理,所以应该紧接着对珍珠港内的军工厂、港口设施和贮油设施进行轰炸。但南云忠一却下令舰队返航。 港内的美舰虽然在轰炸中无一幸免,但经过抢修之后,除了老旧的“犹他”号和倾覆的“俄克拉荷马”号、发生大**的“亚利桑纳”号外,其他舰只陆续修复;受损的飞机也有80%得以重上蓝天。另外,油库未被破坏,再加上航母都在外,没有遭受损失,为美太平洋舰队迅速恢复战斗力提供了条件。 另一个更大的遗憾是留下了“偷袭”的恶名。日本原定要在空袭前半小时递交最后通谍,却因译电的延误而拖延,等交到美国国务卿手中时,比预定时间晚了80分钟。日本原想借时间差来规避“不宣而战”,但最后还是背上了偷袭的恶名。这使得山本五十六直到1943年战死时,还一直耿耿于怀。 ------------wmj007整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希特勒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近卫内阁派**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日本跟多少国家同时开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主要和中国、美国、英国(印度驻军)、朝鲜、东南亚等国交战
央视新闻为什么总播日本侵华,是要打起来了吗
倒不是一定会打起来,但日本人的一系列动作不能不让人觉得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不能不让人警惕,所以央视要先做下动员宣传。其实谁都不想打仗,但真的没办法要打起来也不能逃避。
日本若遵从石原莞尔设想,延缓19年发动侵华战争,结局会怎样
1928年,石原莞尔被调到了日本关东军部队,在这里开始了军旅生涯。由于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很快在其中脱颖而出,被提拔成了一名干事 。并且他还曾经游历过中国,对中国的地形地势有所了解,最终提出了震惊世界的“石原构想”。
在石原莞尔看来,所有的战争都是有意义的,只是一个文明的正常走向。这明显是胡说八道,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这一点毋容置疑。 而石原莞尔却认为,世界文明史起源于中亚,后来随着地壳运动分裂成了东西两支,就是我们知道的东方和西方。 这两个文明以太平洋为界限,但是总有一天会爆发战争,一方必定会消灭。
除此之外,石原莞尔还认为一战是欧洲国家的内部战争,根本算不上世界大战。 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而争霸的双方是美国和日本,他们只东西方国家的典型。可以说石原莞尔有点太自大了,即便当时中国不是,也不可能是弹丸大的日本。而事实上,日本为了扩大领土,很快走上了侵略的路线。
日本先是占领了朝鲜半岛,后来一步步为开始继续对外扩张,还信誓旦旦地认为,日本将会率领东方和美国开战,最终成为世界霸主。 石原莞尔的构想和日本军方高层的“雄伟目标”不谋而合,所以更加得到了军部的赏识。 日本关东军的最高负责人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开始实施罪恶的阴谋计划。
后来,在石原莞尔的鼓吹下,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侵华战争,东北三省彻底沦陷。 如此看来,石原莞尔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和大多数日本的好战分子一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石原莞尔在狂热的同时,还有非常清醒的理智。当时他认为,美国在二战之前已经是庞然大物,而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双方的实力十分悬殊。
为了能够在之后的战争中,赢得更加有利的条件,日本必须要长期的战略部署。 除了从朝鲜半岛掠夺资源外,还要获得更多的殖民地,最好是能够对中国下手。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对于日本而言简直就是天堂。
石原莞尔认为,中国的东三省是一座宝藏,是最佳的战略部署之地。 众所周知,东三省的矿产资源储备丰富,并且因为是黑土地物资更是不缺。这让日本看来,将这里占领后,作为其大本营是最佳地点。日本也曾想过其他城市,可是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经济虽然发达,可是却没有东北的天然优势。
就算是占领了,也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况且在这些大都市,都有西方的租借,一旦引起国际纠纷对于日本是不利的。一旦触及到了西方强国的利益,肯定会对日本出手,这是日本在发展阶段,还不想面对的问题。所以贸然发生全面侵华战争,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容易陷于沼泽之中,不可自拔。
如果想要全面战争,只能是按部就班的静待时机。 石原莞尔认为,先可以在东北和蒙古先站稳脚跟,然后一步步在向中心渗透。这样既可以将东北的物资进行战略转为,还可以切断中国和苏联的联系。不得不说,石原莞尔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这是非常符合日本发展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工业发展进入了高速阶段。 但是不要忘了,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先天存在多方面的局面,每一次发动战争,都必须举全国之力,所以自然不可能长期作战。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日本之所以可以持久作战,是因为占据了东北三省,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日本在抗日战争中战败,与其野心过大,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所致。
日本在中国战争后,又想要在远东获得更大的战略资源,结果遭受苏联红军的重创。 日本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想办法在东南亚获取战略资源。可是却胆大妄为对美国发动了袭击,这让日本处境一下子严峻了起来。在美国的攻势下,不但在太平洋遭受了重创,海上运输线路,也被美军摧毁,最后走向了末路。
中国有句古话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 日本太过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开战的时机,可是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按照石原莞尔的战略计划,在1956年才能发动全部侵华战争,到那个时候,日本才完全具备了所有的条件。
可是 历史 就是这样,不可能按照个人的意愿而进行。石原莞尔将自己苦心研究的军事构想,交给了日本的军方高层,但是这一构想被否定了。 众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当时是急于开战,甚至以士兵失踪的幌子,想要派遣军队到宛平县城。
可能当时日本都没想到,七七事变最终导致全面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那么为什么日军在七七事变后,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其中也是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洗脑下,所有的士兵已经狂妄好战。 每一个人都准备好了作战的准备,急不可耐地不断催促日军高层开战。对于石原莞尔的战略,不少人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一种怯战行为。石原莞尔在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授予了中将军衔,而普通的日军士兵,也想效仿他一飞冲天。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彻底沦陷了。 日军此时更加猖狂,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只要日本发起进攻,可以很快占领中国。更有甚者,日军甚至还鼓吹要三个月拿下中国。同时在占领东北后,日军彻底被东北的富饶震惊了。通过在东北大肆地攫取物资,日军的工业、军事发展远超出了其想象。
而石原莞尔的构想,也没有了最开始军部的支持。日本的军部认为,既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东北,那么为什么不继续进攻华北,一鼓作气占领中国更多的领土。再加上日本军队狂热好战分子的不断请战,石原莞尔已经明白了开战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可以根据 历史 来分析,在二战中,日本的主要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 但是情况却截然不同,在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下,中国的工业落后,经济萎靡。在清政府末期,西方已经用炮火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让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不断地通过革命来拯救中国。
如果此时,日军不发动战争,中国可能还会在这种旧 社会 中持续一段时间。 那么按照日本的战略构想,采用一点点蚕食中国,可能对中国而言,危害难以想象。同时,如果日本没有和中国大规模的战争,而是和美国开战。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日军将可能获得更大的机会,因为毕竟可以从中国一直掠夺。
但是,还有一种看法。 就是在二战中,如果德国首先战败,那么美国和苏联等大国,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看着日本迅速崛起,肯定会对日军大规模出击。 其实,假如没有日军威胁,中国也很能在当时独善其身。因为如果欧洲战场结束,美苏等大国,肯定会对中国出手,因为要扩大自己的版图。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曾经入侵过中国,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所以,只要西方列强完成了战争,肯定还会继续进行掠夺扩张。西方想通过侵略战争,获得更多资源的想法,从始至终一直没有变过。其实,从后来的抗美援朝就可以看出来,美国和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占领朝鲜半岛,其实是想要进一步对中国构成威胁。
可是毛主席直接看出了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火速命令志愿军抗美援朝,彻底将西方国家的阴谋粉碎。至此,美国虽然对中国虎视眈眈,可是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肆意妄为。
总而言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历史 上也有过各种危机,可是中国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说明了神州大地上的中国人民,是血液里有着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精神。任何的苦难,都不可能彻底将其摧毁。 中国在战火中涅槃重生,再一次雄起,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强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无比的自豪!
日本与美国第一次开战是什么时候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正式宣战。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同盟和全世界反***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二战时日本不宣而战,中日开战十年后,为啥蒋介石才对日本宣战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他们成功侵占了东北,张学良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按理说日本侵占了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土地,蒋介石的国民 *** 应该对日宣战,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1932年中国 *** 领导的中华苏维埃 *** 对日宣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此时蒋介石依旧没有宣战!
1937年12月日军攻破了国民 *** 的首都南京,在南京城内屠杀了中国军民多达30万人,但是蒋介石还是没有宣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日宣战。至此蒋介石才下定决心对日本宣战,这个时候已经距离日本侵略中国过去了10年,距离 *** 宣战过去了9年,蒋介石为啥就是不对日本宣战呢?
不但国民 *** 没有对日本宣战,日本等轴心国也没有对中国宣战,这其中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意识到中国得战略纵深十分大,因此他们采取了以华制华的策略,扶植了傀儡伪 *** 。比如说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日本人宣称他们才是中国的合法政权,因此他们是日本的朋友,一旦日本对中国宣战了,不就变相承认了蒋介石国民 *** 的合法性了吗?
至于蒋介石一直没有对日本宣战的原因那就比较复杂了,老蒋这个人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底气打赢日本人。要不是汪精卫早一步投降了日本,很有可能蒋介石也投降了。老蒋对于日本侵略的态度一直都是像守守不住,想打不知道怎么打。因此老蒋一直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介入,不过当时欧洲大国忙着和希特勒战斗,美国则盛行“孤立主义”,根本不可能介入蒋介石。
这一切都让蒋介石觉得很为难,他没有勇气对日本宣战,老蒋患得患失,还认为一旦宣战日本会全面封锁中国。事实上当时日本已经从海面、大路上差不多把中国和外界的联系全都切断了,蒋介石纯属瞎操心。
当美国对日本宣战之后,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大国介入终于来了,他也终于用了底气,于是赶紧对日本宣战。不得不说蒋介石的想法真是比较幼稚,一直寄希望于别人终究是不行的,这也是蒋介石最后失败的原因。他拿着大批美国的援助,最后还是败给了 *** !
日本放言为夺回北方四岛不惜一战,日本与俄罗斯开战到底谁的胜算大
如果日本的军事力量要触碰俄罗斯,那他赢不了。俄罗斯要么拥有核弹,要么拥有常规力量,俄罗斯可以打败日本的进攻力量。俄军一直是一支进攻**量,这从俄军的空军和航天部队保持着大量的战略轰炸机和多用途战斗机可以看出,即使是海军几百吨级的小型舰艇也必须装备“口径”巡航导弹。此外,自普京上台以来,俄军还打过许多地方战争。组织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远距离投送能力、联合作战能力,都不是日本的武装力量能相比的。
日本最**员和军方曾表示,他们可以在三天内通过战争夺回北方四岛,而俄罗斯则回应说,日本可能在三小时内消失,不难发现,双方真的是锋芒毕露。虽然北方四岛自古以来就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在俄罗斯领土内被俄罗斯牢牢控制。俄罗斯怎么能轻易放弃?日本通过战争夺取北方四岛,更是对俄罗斯态度底线的考验。普京曾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明确表示:“虽然俄罗斯领土辽阔,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
日本用战争来吓唬俄罗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普京当年轻易的地就把克里米亚带回了自己的领土。当时,美国和北约部队、海陆空三军集结在处于战争危险中的俄罗斯周围。战略威胁和多次经济制裁一度令俄罗斯疲惫不堪,但并没有压倒和压垮普京。相反,普京最终通过反战略威胁和核威胁度过了危机,如果日本想通过战争解决与俄罗斯的问题,在普京面前毫无用处。
日本的“豪言壮语”纯属自己瞎扯。如果这是真的,安倍就不必低声下气的给普京秋田狗。第二次想给,人家都不要。日本政界人士不能收回南千岛群岛,也不能收回日本所称的北方四岛,但他们必须向公众解释,要想收回北方四岛,他们还要付出的努力太多了。这是日本的民族性格。
更多文章:

2010世界杯正版足球(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足球多少钱一个)
2024年7月13日 19:30

阿扎尔复出切尔西买人(萨里:切尔西能决定阿扎尔未来 明年1月定是留是卖)
2025年4月25日 12:40

时代广州男篮球员名单(广东宏远男篮2016一2017年球员名单)
2025年1月24日 13:22

2022年央视即将开播新频道(2022年10月3号中央电视台4频道播出什么电视剧)
2024年6月18日 02:23

当年中国女排邀请郎平出山时,为何说最应该感谢的是恒大许家印?广东恒大女排的介绍
2024年2月3日 23:00

史蒂夫 布雷克(谁能介绍一下白人后卫雄鹿后卫卢克-里的诺和开拓者史蒂夫-布雷克的技术特点和缺点谢绝百度百科)
2024年7月20日 04:36

科尔安东尼潜力怎么样(科尔-安东尼当初差点被退役,为什么当时的魔术主帅并不看好他)
2024年11月26日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