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摔跤训练3(摔跤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本文目录
摔跤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摔跤 作为一项竞技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体育项目,所以摔跤的核心力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摔跤核心力量的训练 方法 ,希望你们喜欢。
摔跤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练习方法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
身体姿势的稳定性训练
旋转稳定性,同侧,异侧,正面,反面
练习方法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垫上、力量***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球、平衡板和瑞士球等这类不固定的器械和自由重量器械。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以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非平衡**量训练
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训练操作通常使用健身球、摆动板、泡沫球、平衡盘或单侧支撑训练,以增加核心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经-肌肉系统的增强远远高于稳定的训练。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
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
练习方法3
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
核心力量训练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训练时练习者是在躯体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的,或者是运用的器械是不固定、必须要使用者自行进行控制的器械,如平衡球,瑞士球,平衡板等。
非平衡**量练习手段
一般性练习手段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4
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者是在不稳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自由力量训练。这种非平衡**量训练是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使用不稳定的装置进行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所训练肌群的力量水平和本体感受能力还可以激活核心肌群的参与,并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
强力性练习手段
对传统腰腹肌练习手段的分析
易犯错误:
练习的肌肉部位不准
原动肌与固定肌概念不清
肌肉工作顺序不符合原理
对传统腰腹肌练习手段的分析
易犯错误:
练习的肌肉部位不准
原动肌与固定肌概念不清
肌肉工作顺序不符合原理
股直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及缝匠肌参与工作比例较大,腹肌相对减小。
工作顺序由收腹开始用力,对腹肌的训练也能有很好的作用。
伸髋肌群(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为第一动肌群,并参与主要工作,而竖脊肌为次要肌肉
站立双腿的直与屈将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训练效果:直腿发展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屈腿发展腰肌,前提是髋关节的固定。
体前屈的角度影响到所训练的肌肉及部位,体前屈越接近与地面平行对竖脊肌的要求越高
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错骨盆,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生理机制
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骶棘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在此动作中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 面相 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并形成耻骨炎。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群有效的工作。
良好的姿态和骨骼排列可以提供最佳的结构功效,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得机体的运动链产生最佳功效。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所有关节的骨骼排列处于适当最佳位置。这里会特别注意脊柱、骨盆、胸阔、肩胛骨和颈部的位置排列。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1)稳定脊柱、骨盆;
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6)降低能量消耗;
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摔跤练力量的方法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
肌纤维收缩力、肌纤维的数量、肌肉收缩的初长度、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对骨骼发生作用的机械条件、肌肉收缩的速度。
摔跤运动员的能量供应
比赛过程中,常常有持续十几秒的快速攻守及若干秒的格斗回合,随着比赛激烈程度,有氧与无氧代谢交替进行。在运动员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比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每次比赛中,有先领先后负或先落后赢的现象。如果运动员的糖酵解能力较弱,往往到比赛的后半时,动作力量、速度明显低于对手,力不从心,防不胜防。因此在力量训练中,要根据摔跤运动员能量供应的特点,在加强无氧糖酵解供能的同时发展有氧氧化系统的供能能力。
摔跤运动员的主要力量有推、拉、抱、搂、背、提、扭、按等,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引起骨骼肌的收缩(主动肌与对抗肌协同转换),牵动四肢、躯干、头各环节的运动完成(屈伸、旋转、展收)动作;力量主要体现在身体上肢、下肢、躯干各关节部位的肌肉群。
力量素质是肌肉收缩时克服外界阻力或反作用力的能力
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的比值;最大力量是神经系统最大努力而产生的力量,即绝对力量;快速力量是神经肌肉系统以最快收缩速度来克服阻力的能力,即爆发力;力量耐力是运动员抗疲劳的能力。
上述力量训练方法,按肌肉“等长”和“等张”收缩的特点,根据运动员训练时期的阶段任务,以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按适当的比例进行训练。准备期,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全面力量素质,每周应不少于三次力量课,采用克服器械和对手阻力的方法。比赛期,力量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和耐力力量,每周二次高强度、低负荷的力量课,主要采用克服器械阻力循环练习和双人对抗方法进行训练。恢复期,力量训练主要目的是发展最大力量,每周三至四次力量课,采用以一般力量训练方法为主的多种练习方法,为专项力量训练打基础。一般力量训练是结合专项力量的特点,采用近似于专项力量的多种方法,间接地提高身体全面力量素质。
2摔跤力量训练的原则
在力量训练中,力量素质的增长快慢,或训练效果的好坏主要受负荷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训练间隔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1.3~5RM(大负荷)。大负荷的生理特点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强烈,能最大程度提高神经的机能,最大限度的募集运动单位。因重复次数少,对肌肉中能量物质的贮存和内脏器官的机能影响不大,大负荷是靠刺激神经系统来提高肌肉力量,对肌肉的结构影响较小,不易引起肌肉粗大,导致体重增加,摔跤运动员可通过类似的练习提高肌肉力量。
2.7~15RM(中等和中等以上负荷)。该负荷的特点为:既有强度,又有重复次数。因而能刺激神经系统的机能,但主要使肌肉的结构和形态改变。由于能量消耗大,肌肉蛋白质破坏明显,可较好地促进能源物质和肌肉蛋白质合成,因而促使肌肉粗大,肌肉的体积增加。
3.30RM以上(小负荷)。该负荷表现为强度小,重复次数多,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较小,但对内脏器官刺激较大。可明显地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而且还可促使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增生。
速度快慢,根据摔跤力量训练的特点,一般采用快的运动。可分为两种力量类型:①速度**量采用小负荷,连续快速移动负荷器械,以建立快的动力定型;②重复**量以大负荷、次数少的方式,爆发性用力移动器械,以刺激并改善神经系统机能。
摔跤力量训练的安排
力量训练应贯彻于全年系统的训练之中,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年龄,健康状况,性别,训练水平,区别对待。力量训练应结合摔跤技术动作结构、用力方向、参与肌肉收缩方式、关节角度和关节运动幅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力量训练每周隔日训练,赛前及比赛阶段应适当减一些负荷量,突出强度,每周不少于二次力量课。
在力量训练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如果协调性差,练完力量后可做一些柔韧练习;如果速度差,可在力量课后进行加速跑的练习,尤其在绝对力量训练后,中间进行慢跑、跳跃等练习,有利于回复疲劳,并可以使肌肉的横断面回到原来的状态。
力量训练时,不仅要发展大肌肉群力量,并且更要重视小肌肉群的发展。否则,在大强度运动时,大肌肉群力量强,小肌肉群力量不强,很容易引起肌肉群受伤,尤其是腰部肌肉群力量的发展更为重要。
力量训练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机体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的扩张,提高肌肉弹性,防止受伤,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力量训练课后,一定要进行整理活动及牵拉、按摩等放松练习,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营养。
猜你喜欢:
1. 摔跤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2. 女生力量训练方法
3. 蒙古式摔跤有哪些技巧
4. 古典式摔跤技术动作
5. 摔跤的作文450
6. 体适能健身——拳击手身材打造秘籍
武术摔跤基础训练技巧
通过技术练习,使肌肉的协调性、用力顺序等技术,逐步达到准确熟练、巩固稳定的动力定型。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摔跤基础训练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一、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技术训练的任务是建立正确而完整的技术概念。通过技术练习,使肌肉的协调性、用力顺序等技术,逐步达到准确熟练、巩固稳定的动力定型。但熟练地掌握摔跤的各种攻守动作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实质是建立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这种运动反射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牢固的动力定型。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我们对青少年儿童在摔跤教学与训练上采用的办法是:
1、讲解与示范
教练员在教一个摔跤动作时,首先是讲解和示范。讲解时要讲清动作名称和动作的类别,语言简单、生动形象。示范则要求轻松,动作有速度、有爆发力,可以多次反复地示范(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看清楚);可运用图片、挂图、录像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因为儿童、少年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主导地位,应更多地依靠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又因他们第二信号系统较弱,所以讲解一定要重点突出。对少年运动员更适于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第二信号系统。
2、规格化教学
在讲解和练习技术动作过程中,教练员一定要强调技术动作的规格与要求,使少年儿童运动员清楚地知道手是如何抓握的,身体与对方的接触部位以及腿的绊(别)在什么位置等。
3、对易犯错误的纠正要及时
由于儿童少年神经系统抑制过程还不完善,精密的分化能力较弱,练习技术时易出现多余动作,或动作表现不协调,或用力顺序不对。对于技术动作产生的各种错误必须及时加以纠正,使他们学习技术和掌握动作一开始就是正确的。避免错误动作的延续和将来纠正的困难。
4、口诀化教学
口诀化教学简单易行,容易记忆武术摔跤基础训练教程武术摔跤基础训练教程。例如:头在外抱单腿向下摔技术,“分手上步、跟步抱腿、撤步换手、肩压下摔。”这十六个字,把动作顺序、手法身法摔等全部包括进去了,把一个用几百字才能叙述清楚的过程,简炼地显示出来,对于儿童少年运动员来讲也容易记忆。
5、练习的形式要合理
(1)先集体与教师一起做技术动作模仿练习;
(2)个人徒手练习,自己体会动作。手的抓握、步法、进身等教学要科学而合理;
(3)双人配合练习。
双人配合,要求原地不动给予配合。在技术练习过程中,练习的组数、次数不宜过多,力求少而精、准确、避免因儿童少年兴奋扩散而影响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的组次数与难度可逐渐加大、增多,这样便于他们更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
6、复习与巩固
为了使儿童少年在学习、训练中保持和增强对正确技术动作要领的记忆,在组织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复习。复习前要适当作简要提示,引起学生对已学技术动作的回忆。每次学、练和复习后,要进行概括揭示,以利于巩固技术动作。
二、全面技术和重点技术的训练
摔跤技术训练包括全面技术训练和重点技术训练,运动员不仅要学会全面的基本技术,而且还要有自己的重点方法。
全面技术就是基本技术。摔跤的基本技术很多,有一、二百个动作。全面技术训练是为了较多的学习摔跤各类动作,通过学习基本技术和体会各种技术之间的关系,提高摔跤的技能。
重点技术是在全面技术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进攻方法,这些技术不象基本技术,只有在配合条件下才能熟练地使用。重点技术也就是在比赛中能得分、能赢人、能取得胜利的技术。作为少年运动员应该尽可能地多学会一些全面技术,从全面技术中逐渐形成个人的重点方法——技术绝招。
(一)全面技术与重点技术的关系
全面技术和重点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技术是重点技术的基础,重点技术又能带动全面技术的提高。对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来讲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些基本技术,学的越多越全面,对于将来形成重点技术的空间、可能性就越大;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不要急于让少年儿童运动员过早地形成重点技术,他们的潜力会受到限制。
(二)学习技术的步骤与方法
少年儿童摔跤运动员,在两年甚至第三年内尽可能的多学些摔跤基本技术,最少也要学会30—40个进攻技术,为今后形成重点技术打下广泛而良好的基础。学习的步骤与方法是:
1、首先学习进攻技术。国际式摔跤技术是由进攻、防守与反攻成套组成的。在摔跤比赛中,只有依靠进攻技术才能赢分,进攻与防守、反攻相比,进攻是第一位的,必须让少年儿童运动员懂得,没有进攻就不可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其次是学习防守技术,最后学习反攻技术
一个优秀的摔跤运动员必须掌握攻防的技术,而且是较突出的。进攻是主要的,防守技术也很重要。在比赛中,尤其在跪撑角斗中不输分或少输分也是致胜的关键之一武术摔跤基础训练教程武术培训。反攻技术也不能忽视,有时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3、全面技术重复练,重点技术天天练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技术要分阶段地重复练习,巩固所学过的全面技术,在形成重点技术后,应该天天练,使重点技术逐渐升华为个人有一定进攻威力的绝招。
4、进攻技术重点练,防守技术全面练
这是无论哪个年龄组的运动员在安排技术训练时都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进攻技术必须熟练,防守技术越全面越好,只有攻得进、守得住的运动员才能赢人,不失分或少失分
三、站立摔与跪撑角斗的训练安排
随着近几年摔跤规则的不断改变,摔跤的重点由原来的站立摔逐渐向跪撑角斗转移。从儿童、少年运动员的比赛看,站立摔仍占主要的成分,表现在:一是站立摔所占用的比赛时间多,二是得分也相应的多一些。这是因为少年儿童在技术上还不巩固、不成熟。而跪撑角斗则占的比例要少一些,得分率也相对低于站立摔。所以在站立摔与跪撑角斗的训练安排上,站立的进攻技术训练比例应该大于跪撑角斗的训练比例。
摔跤的方法里有3种最容易放倒人的跤法
更多文章:

欧洲杯观众不带口罩(今年疫情下,欧洲杯的上座率为什么还能保持这么高的水准)
2024年11月23日 08:03

英超黑马莱斯特城夺冠(如何评价莱斯特城夺得 15-16 赛季英超冠军)
2024年7月20日 07:18

郭mini完整版7分钟在线观看(郭mini脱衣门忘了关摄像头 斗鱼三骚为了红什么都做的出来)
2024年7月22日 13:02

奇才vs公牛分析(奇才130-133公牛遭遇五连败,威少连续四场空砍三双)
2024年6月19日 04:10

新手上川崎小忍者有危险吗?川崎小忍者400是怎么降挡和升挡的
2024年3月19日 22:50

王者荣耀挑战者杯和世冠有什么区别(王者荣耀挑战者杯和秋季赛有什么区别)
2024年10月26日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