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总统纳赛尔名言(阿斯旺大坝的功与过)
本文目录
- 阿斯旺大坝的功与过
- 埃及萨达特收回西奈半岛,阅兵时遭到**扫射,倒下前说了4个字是什么
- 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 历史人物 纳赛尔
- 近代经典战争埃以战争
-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
阿斯旺大坝的功与过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埃及正采取措施把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埃及的历史其实就是引水灌溉、沙漠变绿洲的历史。到了当代,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尼罗河年年发洪水的困扰,埃及政府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于1960年在距开罗以南600英里处的阿斯旺兴建大坝,尼罗河被拦腰截断。历经10年,大坝最终建成。 ◆大坝立下汗马功劳 记者有幸参观了阿斯旺大坝,从远处望去,大坝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虹横跨大河。坝堤足有40层楼高,全长3830米,最宽处有980米。 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200万公顷;另有70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种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 ◆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销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了淤泥的堆积,自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三角洲正在以每年约5毫米的速度下沉。专家估计,如果以这个速度下沉,再过几十年,埃及将损失15%的耕地,1000万人口将不得不背井离乡。 此外,由于纳赛尔湖库区沉淀了大量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修建阿斯旺大坝的初衷,是基于传统的防洪促农的水利理念,这是农业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当初决策者们也许并没有想到大坝在带给埃及人民福祉的同时,还存在令后人不得不正视的弊端。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来看,阿斯旺大坝的建立为埃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农业社会显得极为重要的灌溉工程,到了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大大增加的时代,它的负面作用也日益彰显。 ◆减轻大坝的压力 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为此,埃及专门设立了“阿斯旺大坝副作用研究所”。此外,埃及还成立了一个由水资源部、环境事务部以及内政部组成的部长委员会。委员会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入22亿美元,对尼罗河的水质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护尼罗河的主河道环境。 同时,有关专家一致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的水利治理已不再适应埃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兴建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田园、改变人口分布过于集中的现状,才能正缓解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方面要放弃“固守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旧思路,把目光投向尼罗河两边的东西地区,“向沙漠进军”。 目前埃及政府已在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程”。和平渠工程已于1979年动工,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将尼罗河水引到西奈半岛少有人烟的沙漠地带,在那里开辟新的家园。“新河谷工程”也已动工。根据规划,政府将用20年的时间,开挖850公里的水渠,将尼罗河水引入西南部沙漠腹地。 埃及有位学者曾说过:“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但是拆除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赛尔更伟大。”在今天的埃及,我们可以这样说———“因势利导阿斯旺大坝、修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埃及人民,与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人一样伟大。”
埃及萨达特收回西奈半岛,阅兵时遭到**扫射,倒下前说了4个字是什么
他为埃及从以色列手中收回了西奈半岛,为埃及带了和平,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然而,在阅兵的时候,他却被自己的士兵扫射,子弹命中要害,一命呜呼!在他倒下前,他说了4个字,道出了万般的不解。那么,像他这样一个英雄到底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士兵扫射,还有他最后到底说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历史,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位英雄就是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出生于埃及一个普通家庭,他年轻的时候,进入军校学习。1952年7月,萨达特参与了纳赛尔领导的的革命获得了成功,并且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发表了推翻法鲁克王朝的第一个声明,宣告了埃及的新生。此后,萨达特在埃及政府担任要职,并在1964年至1966年和1969年至1970年任副总统。1970年9月28日,当纳赛尔总统逝世后,萨达特担任了埃及总统,就此开始了他的总统生涯。
当萨拉特当上埃及总统,他的第一要务就是反击以色列的侵略,收回被占领的土地。1973年10月6日,犹太教赎罪日当天,突然攻击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萨达特的指挥下,埃及军队取得了突破巴列夫防线以及歼灭以色列190装甲营的胜利,但是最后第四次中东战争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收回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
这场战争之后,萨达特意识到战争不能解决埃以问题,他不顾阿拉伯盟友方面的反对和超级大国苏联的阻挠,以惊人的胆识,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通往和平的道路。1977年11月19日,萨拉特做出了惊人之举——突访昔日的仇敌以色列,并且在以色列议会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破冰之旅,开创了埃及和以色列外交的新局面。
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26日,双方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两国持续了30年多年的战争状态,并且收回了西奈半岛69%的领土。萨拉特的此举不仅为埃及收回了领土,而且促进了地区了和平与稳定,是埃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然而,萨达特的此举在埃及国内并没有给他带来赞誉,反而是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阿拉伯世界认为萨达特此举背叛了伊斯兰世界,他们联合起来制裁埃及。而埃及国内的反对派势力趁机兴风作浪,想要推翻萨达特,并密谋暗杀他。随后,1981年10月6日,在庆祝埃及十月战争8周年而举行的盛大阅兵典礼上,4名宗教极端分子假冒参阅军人,在途径检阅主席台时,他们突然冲出检阅方阵,用***向主席台疯狂扫射。
萨达特中枪倒下,在他倒下前,他说了4个字:“不,不可能!”这4个字道出了萨达特万般的不解,他至死都想不明白他为自己的国家收回领土,捍卫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最后却被自己人暗杀。他临死前,是不解的、不甘、痛心……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著名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事件。从此以后,各国阅兵再也没有搞过实弹。
这位埃及杰出的民主主义领导人就这样被自己人给刺杀,这真是让英雄流泪又流血呀!随后,萨达特总统的遗体被安放在纪念十月战争阵亡的无名战士纪念碑下,非常巧合的是萨达特的遇刺现场和他的埋葬地就在咫尺。萨达特的墓志铭:“萨达特总统,是战争中的英雄,是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有90%的人口和几乎全部的农业生产都集中在尼罗河河谷以及河口三角洲内,所以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历史人物 纳赛尔
埃及总统(1956~1970)。1918年1月15日生于亚历山大巴卡斯区,卒于1970年9月28日。在开罗上小学时参加过多次反英示威。中学毕业后进埃及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获少尉军衔。在苏丹埃军服务时结识3位年轻军官,即毛希丁(后任副总统)、阿迈尔(后任陆军元帅)和萨达特(后继纳赛尔任总统),他们建立秘密革命团体自由军官组织。目的是赶走英国人,废黜君主制。1952年7月23日与89名自由军官发动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国,由以他为首的11名军官组成革命指挥委员会,推举纳吉布为国家元首。1954年春,纳吉布被罢免软禁,纳赛尔出任总理。1956年当选总统。7月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他在1954年所写的《革命哲学》一书中曾表示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全体阿拉伯人、非洲人以至伊斯兰**的领袖。在职期间,苏联援建的阿斯旺高水坝于1968年开始发电;现代化生活开始进入农村;工业化速度加快;进行了土地改革,限制个人占有土地数量;反对贪污腐化收到部分成效;使妇女享有更多权利;培育埃及新人以替代西方人员。在外交方面他和铁托、尼赫鲁一起提倡不结盟。他拒绝承认以色列。1956、1967年两次爆发阿以战争,埃及失败。早年生活 纳赛尔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市,是为一名邮政官员的后代。他童年时期大多在开罗生活。他曾经参加过一九四八年的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结束后的数月,他和他的士兵一起被围困在一个称为「费卢杰矿*」的地方。双方停火后,纳赛尔被允许回到埃及。 纳赛尔已婚,生有三男二女。权力争夺 纳赛尔,作为一名陆军中校,成立了自由军官运动(Free Officers Movement),并担任领导人。运动成员一些军中有平民或中下层背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军官,致力于推翻英国支持的法鲁克国王。 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领导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国王,名义上的给予纳吉布权利,作为有名无实的领袖,以使军队支持由年轻军官组织的政变。可是,纳赛尔作为内政部长,是幕后政争的权力拥有者。 1954年11月,纳赛尔把纳吉布软禁在家中,谴责他支持***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并且企图在1954年10月夺取他的性命。同年2月25日,纳赛尔成为了埃及总理。一场为了军队控制权和埃及的短暂的权力之争发生了,并以纳赛尔的胜利而告终。两年后,纳赛尔作为唯一的总统候选人,于1956年6月23日成为埃及的第二任总统。 纳赛尔把埃及的权力集中,推行中央集权制,增加总统的权利,进行企业国有化改革,实行土改,也建造了大型公共项目,比如亚斯文大坝。 纳赛尔处理1954年10月26日夺命事件中突出了他企图操控政治的趋向。当他面对着群众讲话时,纳赛尔当他面对着群众讲话时,八次被一名名叫Mahmoud Abd al-Latif的***兄弟会成员击中。虽然射手近距离射击,但是所有的子弹都偏离目标。纳赛尔继续发表演讲,说了一段暴躁的话:「让他们杀纳赛尔吧。纳赛尔只不过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我的同乡们,不要动。我没有死,我仍然活着,如果我死了,你们依然是纳赛尔。「(演讲全文取自埃及政府。)纳赛尔完美的讲话和他保镖欠缺的反击行动让人们怀疑整个事件是操控的。不管如何,纳赛尔正是利用了国内对于***团的愤怒而开始了他剿除这个组织的计划。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 尽管当初与西方政权比较好的关系,纳赛尔逐渐的失去了他们的青睐而转而投向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1956年1月16日,纳赛尔誓言要解放巴勒斯坦。 1956年夏,在美英相继宣布退出向亚斯文大坝提供资金援助的协议之后,他宣布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以资助大坝的建设。这引起了在运河中有股权的英国和法国的不满。在以色列的帮助下,英国和法国公开向埃及宣战。英法联军在一周内横扫了西奈半岛及赛义德港,使得埃及军队全面撤退。因美国与苏联的压力,英法他们的要求没有实现的情况下被迫撤退。 虽然以色列在边境停火,但是堤蓝海峡的封锁和联合国紧急部队在以埃边境的部署,以色列被迫从西奈半岛全面撤军,纳塞尔则被认为是为阿拉伯世界取得了胜利,抵抗的它们的「帝国主义敌人」。战争后,纳赛尔成为了中东的一支力量,激励了一代的民族主义者。阿拉伯领导人 纳赛尔以他的激进的言论和苏伊士事务的成功,发展了一个覆盖全阿拉伯世界的「纳赛尔主义」,激励了致力于阿拉伯世界团结的政党组织。许多人把纳赛尔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一个阿拉伯政治崭新的、叛逆的时代的代表。纳赛尔的政策便与「泛阿拉伯主义」(Pan Arabi**)联系在一起。 「泛阿拉伯主义」推广强一个有力的阿拉伯政府行动,以面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西方,呼吁阿拉伯国家的资源应该被用来使阿拉伯而不是西方的人民受惠。在他1967年的讲话里,纳赛尔宣布:「我们可以通过阿拉伯行动获得很多东西,这就是我们斗争的重点。我们要发展和建设我们的国家,以面对我们敌人的挑战。」 1958年,叙利亚军方和民众代表要求叙利亚与埃及的合并。纳赛尔对于这一突然要求有点吃惊,不能肯定时机是否成熟。然而,纳赛尔依然同意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诞生了。这被看作是建立泛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步。叶门也被试图包含在联盟内。但是,阿联并不是成功的;在大马士革,埃及的官僚和官员在现在阿联的北部地区表现得十分专制和独裁。急剧扩大的秘密警察也严厉的镇压反对团体,比如***团和叙利亚共产党同时,叙利亚的资产阶级也没有被允许进入他们梦寐以求的埃及市场。叙利亚资产阶级和军官团体的不满导致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大马士革,阿联也于1961年解散。这个名字在埃及一直沿用至1971年。埃及在叶门的干涉使阿联卷入了那里的血腥内战。第三次中东战争(阿以六日战争) 多次强调要毁灭以色列的纳赛尔同样领导并策划了1967年的阿以六日战争。他寻求了武力手段从以色列手中重新夺回了西奈半岛,并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以派遣紧急部队,保护其胜利果实。纳赛尔对西奈半岛开始重新武装。 5月23日,他下令对以色列船只封锁蒂朗海峡及以色列位于亚喀巴
近代经典战争埃以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于是埃及发动消耗战争,试图创造对埃及有利的谈判环境来收回西奈半岛。然而,埃及的目标并未实现。1970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停战协议,停战分界线还是维持在消耗战争开始时的状态,而且双方没有继续和平谈判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胜,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埃及领土即整个西奈半岛为以色列占领。埃及决心收回西奈,同时期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惨败之后挽回一些信心。停战线上的冲突时有发生,而埃及的导弹快艇于1967年10月21日击沉了以色列的驱逐舰埃拉特号。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手段开始升级:重型火炮轰炸停火线以色列一侧巴列夫防线的据点;渗透部队穿越停火线深入西奈;空军的米格式军机出动;以及其他形式。埃及企图以这种方式强迫厌战的以色列政府的妥协。以色列的回击是空袭和空降兵袭击埃军据点,以及对埃及境内的重要设施进行战略性空中打击。记者Mohamed Hassanein Heikal对埃及总统纳赛尔的逻辑依据进行了阐释:“如果这场战役中敌人造成我们三千人的伤亡,我们仍然能够坚持战斗,因为我们有人力资源储备;如果我们成功造成敌人一万人的伤亡,那么敌人将被迫停止战斗,敌人没有人力资源的储备。”国际社会和交战双方都在寻求外交途径结束这个武装冲突。联合国秘书长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瑞典外交官Jarring力图确保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的条款得到遵守,但Jarring的努力失败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害怕这场埃以冲突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演化为东西方的对抗,派出国务卿威廉·P·罗杰斯阐述自己的停火方案。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
C |
试题分析:材料中“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表明是收音机改变了埃及人的一些观念,收音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A项错误。B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教育问题。D项错误项,此时的埃及已经独立。 |
更多文章:

托尔多封神一战(最经典的一届欧洲杯!这些巨星球技好也就算了,颜值还那么高)
2024年5月5日 20:20

基斯林的幽灵进球算不算进球(路易斯加西亚的那个“幽灵进球”是什么意思)
2024年10月23日 09:50

维塔斯歌曲视频(Vitas的海豚音震碎玻璃的那段歌曲视频叫什么啊)
2024年8月22日 11:45

杭州亚运会场馆造型(杭州亚运会主会场莲花体育馆平面图是圆形还是椭圆形的)
2024年10月24日 18:23

荷兰vs哥斯达黎加(世界杯,7月6号,荷兰对哥斯达黎加为什么全部人都说荷兰赢我觉得哥斯达黎加最少能和荷兰平手)
2024年7月10日 12:45

冬天哪个时间太阳会会发生反转?23!太阳还能逆转吗他们欲复制20年前棒球队神迹
2024年9月6日 08:10

萨德系统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对韩国民众的危害
2024年3月21日 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