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建议取消中考(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
本文目录
- 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
- 国家取消中考政策了吗
- 2025年中考取消了吗
- 2022年中考要取消吗
- 2023北京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 2022年中考会取消吗
- 2023年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 全国什么时候取消中考
- 2022年全国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 取消中考是否可行
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
当“工具人”是种怎样的感受?如果让你为了生孩子提前走出校园,你愿意吗?
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到了令人“捉急”的地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梁建章等专家发布了《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学前和基础教育篇)。这份报告提出,可以通过取消中考、缩短中小学教育学制2年等手段来提高生育率。
此言一出,立刻招来了网友热议:“教育都要缩减,真是可悲”“生育率低是因为这个吗?”“有孩子的家长觉得有道理” ……
诚然,这是用另外一种视角来看国内的低生育率问题,说的是中国家庭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抑制了生育意愿。梁建章等专家的逻辑是,孩子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太大了,造成了教育的过度内卷;教育的过度内卷,让家长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家长需要在教育上过高投入,成为一只“拦路虎”,让人不想生。
因此,这份报告在开头就提出了两个消灭“拦路虎”的重要措施:取消中考,避免过早的教育分层;缩短中小学教育学制2年,提升教育的整体效率。
然而,他们还提出,这两项措施有一个更大的好处。现在,人才的黄金创新年龄与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都是30岁左右,二者产生了冲突。如果取消中考(可以节省一年的复习时间)和缩短学制,大部分人就能够更早地进入社会,有更多的时间生娃——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将达到提升10%-20%生育率的效果。
看起来数据充分,还满满人文关怀,但仔细推敲,取消中考与缩短学制,是不是真能减轻教育压力?
考试制度实行多年,国内教育早就形成了不断内卷的漩涡。取消中考,并不会让大家从此变得 "佛系" 。比如《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发布后,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等信息只能本人和家长知晓,但课业辅导班依然长盛不衰。在已经习惯考试制度的人看来,一旦“放开”了中考,高考前的竞争反而增加了。加上上学的时间缩短了两年,课业压力更大了,说不定,还会促进内卷。
归根结底,教育压力的根本来源,是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份报告中也提到,中国在小学到高中的公共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在世界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还远不够多,我们需要国家投入资金,来努力拉近各个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总之,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仍然是一只“吞金兽”。如果孩子被分配到一个资源基础较差的高中,家长难道会如释重负吗?因此,在基础教育资源未得到更大提升,未实现均等化之前,取消中考和缩短学制未必能减轻各方的压力。
另外一个问题,为生育率减少中小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这样的做法可取吗?乍一听,这种说法让人不由产生了一种成为“工具人”的悲哀。
2020年,教育部官网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答复中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
一项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益的教育学制,怎么能因为“要生育”而修改呢?
早在2016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时,与会专家就一致反对“缩短基础教育学制”的建议。教育专家认为,12年基础教育学制是世界通行的学制,也是培养一个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时间。人的成长分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12年基础教育是慢速成长,并非把成才作为唯一目的。缩短学制,让大量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科学。
拔苗焉能助长?面对低生育率,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多种鼓励方式。通过给予产假等假期保障、现金补助等经济补贴、完善幼托服务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支持等,来提升居民的生育意愿。
毫无疑问,教育压力的确是压在生育率上的一座大山,我们需要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大胆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在未来就学人口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下,以教育效率的提高反哺生育进度。比如在学段的划分上做多种尝试,如“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或者“小学4年初中4年高中4年”等等。更重要的是,应当调整课程架构,改变教育理念,提升我们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有足够的自主选择性,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因材施教,因材受教,从而真正减少内卷。
也许,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做法。
国家取消中考政策了吗
国家并没有取消中考。
教育部并没有宣布中考取消,只是曾经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2022年中央宣布取消中考不是真的,教育部曾表示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还不具备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202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省级统一命题。
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保命题质量。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的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近一年多,一直在说调整中考普职比的录取率,但这一政策仅是国家教育部给地方教育的建议,并没有强制各省市严格执行,也就是说只有部分地区中考的普职比调整到5:5。
而对于其他的省市,中考的普职比是近60~70%之间,虽然并没有达到高中和职高的录取率一半一半,但如今的中考,依旧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考进高中。
都说考上高中,就是迈进一半的大学,而想要考上大学,首先学生一定要能考上高中,自然中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学生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
2025年中考取消了吗
没有。
根据教育局的相关信息显示,针对2025年中考将取消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明确表示不属实。
中考指的是初中考高中,小学升初中被称为小升初。
2022年中考要取消吗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不是真的。
针对2022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取消中考的言论。教育部的相关发言人是这样回应的: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还不具备将高中纳入到义务教育的条件,而取消中考这一言论也是不属实的。
取消中考,推进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并不是全新的提案,早在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先生就连续两年在两会上提出过。从现今社会来看,我国最近几年是不会取消中考的,还是要认真的做好初三的复习,备战中考。
中考的重要性:
中考是很重要的。虽然它不能对高考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却有着间接影响。高中录取人都是依照分数线来的,高中学校也有好有坏。好的高中学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给予好的教学质量。每所高中学校的大学升学率也是不同的,有着高中学校进了就意味着一只脚踏进了重点大学。
中考可以说是高考的一块垫脚石,垫的不高不稳,就会比别人落后很多。
2023北京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2023北京取消中考是真的吗:否
1、北京取消中考是谣言,北大教授姚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考就用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会让一些晚熟的孩子失去继续进步的机会,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推行10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势在必行。”实际上,教育部门早就做出过回应“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年制,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2、2023年中央并没有宣布取消中考,随着国务院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全国各地全面放开,全国各地不少师生频频“中招”,
发烧咳嗽不断。本周已经是2022年的最后一周,不少中小学寒假提前、期末考试纷纷取消或者延期,初三家长们也有了强烈的要求“建议取消2023年中考体育”,中央并未宣布。
3、北京取消中考不是真的,网传北京中等学生考试招生办却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据说北京将作为试点,进行中考招生改革,学生们不用参加中考,
只要登记报名,符合条件就可以入学。中考取消是需要国家教育部认真考虑的一个事情,并且普及12年义务教育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2022年中考会取消吗
2023年【不会取消】中考。
2023年用中考,不用中考只是北大院长姚洋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用。北大院长姚洋建议:2022年取消中考分流政策,中考分流这显然是制度上出问题了。1986年开始,我们还有呢?2022年全国取消中考是假的。教育部发言人曾表示,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还不具备将高中纳入到义务教育的条件,取消中考这一言论也是不属实的。
家长对此也表示支持, 2022年的考生或许没有这个机会了,这个指标到校的百分百分配,将会在2023年全面实行。高考要来了,中考也不远了每年的六月份,都是最紧张是什么。不会。2023年取消中考是真的吗?目前来看,不太可能,第一,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中考一直是青少年的第一道坎,而高考才是最重要的一道坎,第二,“普职比”逐步优化到1等会说。
教育部并没有宣布中考取消,只是曾经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中考。将教育的指挥棒真正指向素质教育,实行普通高中就近入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好了吧!2023不会取消中考。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好了吧!
2023年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2023年取消中考是假的。
2023年中央宣布取消中考是谣言,中央并没有发布此类的通告。初中毕业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中考在高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各地自行确定。
北大教授姚洋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中考就用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会让一些晚熟的孩子失去继续进步的机会,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推行10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势在必行。”实际上,教育部门早就做出过回应“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年制,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中央对此态度:
1、2023年中央并没有宣布取消中考,随着国务院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全国各地全面放开,全国各地不少师生频频“中招”,发烧咳嗽不断。本周已经是2022年的最后一周,不少中小学寒假提前、期末考试纷纷取消或者延期,初三家长们也有了强烈的要求“建议取消2023年中考体育”,中央并未宣布。
2、北京取消中考不是真的,网传北京中等学生考试招生办却传出了一个重磅消息,据说北京将作为试点,进行中考招生改革,学生们不用参加中考,只要登记报名,符合条件就可以入学。中考取消是需要国家教育部认真考虑的一个事情,并且普及12年义务教育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全国什么时候取消中考
我国在短期内不会取消中考。
我们目前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中考之后学生将迎来一次分流,一部分考上高中,一部分则要去职高学技术。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普职比从最初的2:8到现在的5:5,中考之后,将会有一半的学生被分流到职高,也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大学的机会。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平台,我国教育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教育政策也会随着实际情况作出动态调整。对于大家的呼声,教育部也非常的重视,为了让家长安心,及时的给出了**回答:根据当前形势,未来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实行9年义务教育,并不会贸然更改。
教育部要顾全大局,这也是为了不阻碍教育发展,我国人口众多,教育改革不是轻轻松松一句话的事,需要考虑全面,这样才是对学生的负责。
其实从教育发展进程来看,目前实行9年义务教育更加妥当。高中阶段知识难度突然拔高,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跟上课都费劲,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师资,从方方面面来看,实行12年义务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22年全国取消中考是真的吗
“教育部刚刚宣布中考取消,九年义务教育要升级为十二年制。今天教育部发文回应:高中纳入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取消中考不属实。不过已经开始在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挑选出几所高中学校进行试点登记入学。这意味着被登记入学录取的考生不用依据中考成绩进行录取,也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2022年全国取消中考是假的。教育部发言人曾表示,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还不具备将高中纳入到义务教育的条件,取消中考这一言论也是不属实的。
不过中考在2022年进行了改革,以往的“中考”是一考定输赢,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全科开考、学完即考,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建立有利于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试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以天津中考为例,按照2022年天津市的中考安排,2022年九年级应届考生,须参加6月18日至6月20日上午举行的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听力)、化学、物理、历史、道德与法治7个科目的考试;2021年未参加八年级初中学业考查的九年级应届考生和八年级(2022级)考生须参加6月20日下午进行的地理、生物科目的考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
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取消中考是否可行
最近看到很多人呼吁取消中考,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由原来的9年义务教育变为12年义务教育,大家都认为中考后普职分流对一名16岁的孩子太残酷了,应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等他们再成熟一点,高考之后再进行职业选择。
作为一名中职一线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先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取消中考,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由原来的9年义务教育变为12年义务教育,此种做法不可取,也不应该实施。原因有二:
一、当前初中生毕业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不知提此建议的人是否认真考察调研过。
就以我所在的中职学校为例,每年招收大约400余名新生,这些学生的中考成绩大多都在300分以下,有许多都是100多分,这还包括体育成绩。每门科目的成绩都是10几分,20几分的水平。可见,这些学生的初中知识几乎没有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没有养成,初中3年基本是荒废了。
而初中知识的难度和普通高中相比,根本不在一个维度,高中的学习又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否则高考的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但凡上过高中的人都有体会。试想,如果这些学生都进入普通高中,知识基础极差,自学自律能力极差,会怎样度过高中三年呢?只能是高中放羊化!
而全国像我们这样的中职学校又有多少呢?
如果这样,普及12年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结果只能是浪费国家资源,浪费学生时间。现在将这些被中考淘汰的学生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打好职业基础,待年满18周岁后,进入企业成为一名产业工人,未尝不是一条多赢的道路。
二、社会达尔文无处不在,世间并无后悔药,唯有早日自强。
许多人认为孩子还小,应该再给一次机会,我不否认,会有初中的差生,进入高中后幡然悔悟,从此头悬梁锥刺股,奋发图强,最后在高考中一鸣惊人。但这样的学生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我们不能为极个别这样的学生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因为今天的中国还玩不起圣母情怀。
进入中职的学生,只要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打好职业基础,步入社会后未尝不会有一番作为。那些担心进入中职的学生从此会变为社会垃圾的人简直就是杞人忧天,岂不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后人何忧后人!(玄学了)
更多文章:

广州卫视今天电视剧(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三什么时候在广东珠江电视台播出要具体时间)
2025年10月2日 19:03

cc520网易直播(梦幻西游cc520浩文直播间用手机怎么进去看啊)
2025年10月8日 03:52

阿根廷第3球违规?决赛主裁回应(如何评价2018世界杯决赛主裁判)
2025年10月2日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