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战德国(法国与德意志的战争)
本文目录
法国与德意志的战争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在德法两国称为德法战争,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统一德意志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但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战争后期,普鲁士将战争由自卫战争转化为侵略战争。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于1871年1月18日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告终。战役发生在德法两国,因此称为“德法战争”。 普法战争发生于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企图保持多年欧洲霸权地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历来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统一,同时还想侵占莱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领土,因而对于普鲁士的挑衅,不但没有回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鲁士宣战,结果招来了战争惨败、帝国灭亡的厄运。 开战契机普法开战的契机是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1870年 7月初,普王威廉一世的亲属利奥波德亲王,应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去西继承王位。法国担心普西联合反法,怕他们实力大增,于法国不利,而极力反对。于是,第三国的一项内部事务引发了欧洲两大强国的争斗。战争一开始就预示着法败普胜的必然结局。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诸邦,企图阻碍德国统一。在普奥战争结束后,法皇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令法国恐惧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在法皇宣战后,法国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参谋长。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在线,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战争以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退守色当。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国防政府。 影响(法国) 1、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共和国的确立 1870年9月4日,当色当战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连同在色当的法国官兵全部作了俘虏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广大人民群众对拿破仑三世统治的不满,立刻象火山一样爆发了。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拥入波旁宫立法团会议厅,要求废除帝制,恢复共和,共和派议员甘必在市政厅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建立临时政府,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从此以后,帝制在法国结束,共和逐渐稳固下来。 2、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 色当战役后,普鲁士军队继续长驱直入,占领法国整个东北部,并向巴黎推进。至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由统一战争演变为非正义的侵略、掠夺法国的战争。法国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要求普遍武装人民,抵抗普鲁士的侵略,而自称“国防政府”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害怕武装起来的巴黎人民,加快了投降的步伐。梯也尔政府在凡尔赛同德国签订了和约,条约规定:法国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省全部和洛林省一部,赔款付清以前,德国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 在梯尔也政府进行卖国的同时,巴黎无产阶级加强了自己的斗争,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梯也尔政府逃往凡尔赛宫,资产阶级政府在巴黎的统治土崩瓦解,巴黎无产阶级取得了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次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影响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 普法战争中,法国对普鲁士签订屈辱和约,法国赔款50亿法郎,加上战争损失,总计资金损失达200亿法郎,致使经济发展资本投入不足;又割让铁矿蕴藏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使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缺乏;再加上赔款付清以前,德国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使国内市场进一步狭窄。所有这些,极大的延缓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法国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进程明显落后于美、德、英之后。 4、法国的欧洲霸权衰落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使法国失去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形成的西欧和中欧大陆的霸权地位,从而使法国的欧洲霸权地位衰落。 5、使法国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法国对德国的优势地位和潜在力量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一直想报战败之仇,但单靠自身力量,是绝对不能战胜德国的,这样法国开始调整与欧洲国家,如英、俄的关系,以寻求盟国的支持,共同对付德国。 影响(德国) 1、完成统一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打败法国,从而排除了法国对普鲁士统一的干扰。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邦政府缔结联合的和约,南德四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2、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经济发展 普法战争使德国最后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独立的经济体系;德国从法国攫取了五十亿法郎的军事赔款和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洛林,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更加醉心于对外侵略扩张,大批军事订货,刺激了重工业的发展。这使德国****经济呈现跳跃式发展,迅速完成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其实力超过法国、英国。 3、德国欧洲霸权地位上升 普法战争中,德国战胜法国,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这就改变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格局,使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上升,成为强大的“中欧帝国”。 4、使德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新的变化 普法战争后,一方面,德国的强大使德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另一方面,在欧洲,德国虽打败了法国,却不能以武力将其消灭,德国以后便以推行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大国与法国结盟作为它的外交政策。 影响(意大利)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拿破仑三世不得不调回驻罗马的军队,9月初,意大利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进入原被法国控制的教皇辖地,占领罗马。后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大利,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至此,意大利借助于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赶走了法国的势力,收回被法国占领、控制的教皇辖地,最后完成统一。 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国衰落,改变了殖民主义力量对比,从而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殖民主义国家重新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德国力图以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孤立法国,包围不稳定的法兰西共和国,它协调了与俄国和奥匈帝国的矛盾,1873年三国正式形成“三皇同盟”,实现了孤立和削弱法国的目的。随着对殖民地的争夺加剧,三国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1878年柏林会议后,“三皇同盟”瓦解。1882年德又与奥意形成三国同盟,与此同时,法与英俄也逐渐接近,形成三国协约。从而在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进一步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 代表性: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对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占领。同时,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因计划)分为A、B、 敦刻尔克大撤退 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5月13日德军A集团军按曼施坦因意图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的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保留了反攻的有生力量)。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法国二战时如何对抗德国
两大军事正营对抗
二战中,最让人跌破眼镜的事也许就是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居然被德国轻而易举的干掉了,仅仅支撑了不到40天就投降了。除了政治、军事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让比利时坑了。比利时位于欧洲西北部,处于德国和法国之间,是法德两国的缓冲地带。比利时国家虽小,但是实力不弱,也算是排进世界前二十的国家。虽然比利时一直严守中立,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国”,但却非常不安分。一战前和德国走的很近,一战后由于对德国有阴影,所以又和法国走的比较近,成为法国包围德国战略的一份子。1923年比利时追随法国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制造了鲁尔危机,引起的德国人的仇恨。
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法国与德国之间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战争
主要的战争大概有四场。1: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普法战争。这时期的普鲁士同法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以铺路石参加歌词犯法同盟的形式完成的。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时期,拿破仑取得耶拿战役胜利,犯法同盟瓦解,之后法国攻入普鲁士,占领柏林,普鲁士名存实亡。之后的第六次反法同盟,英国同普鲁士盟军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随后攻入法国,流放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终结。2:普法战争(1870-1871)。由普鲁士国王挑衅,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发起,目的在于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但很快法军在边境的进攻失利,转入防御,但仍难以阻止普军进攻,最终,拿破仑三世被围困在色当,率众投降。法兰西第二帝国终结。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地。统一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历史上。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德国属于同盟国一方,法国属于协约国一方,战争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国入侵为开端,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队,但却很难移动战线,成为纯粹的消耗战。最终德国战争资源消耗殆尽,基尔港的海军官兵不愿出海送死而发动政变,并迅速蔓延至德国全境,导致德国一方的同盟国失败。德国因战败丧失了13%的领土和12%的人口,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瓦解。4: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1945)。德国属于轴心国一方,法国属于同盟国一方。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国入侵法国为开端,战争经历了仅仅六周,就以法国投降告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瓦解。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维希法国。而流亡海外的戴高乐将军则好找法国抵抗,成立自由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一方的轴心国的失败告终,随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瓦解,被东(苏联)西(美国)方划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其实严格来说德国是知道普法战争之后才统一的,因此前两个也可以不算在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与法国发生战争的资料
二战法德的矛盾可以从一战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结成同盟国,而法国则与英国、沙皇俄国等结成协约国军事同盟,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法国迫使德国与其签订了令德国感到愤怒和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后来二战爆发,希特勒在侵占波兰、丹麦、荷兰、比利时等一众小国之后,便刀锋直逼法国;遗憾的是当时法国高层过于依赖马奇诺防线(尽管马奇诺防线在当时堪称世界数一数二的防御工事)消极避战,再加上德国故意制造的德军准备借道比利时入侵法国(实际上是坦克装甲集群穿过阿登森林进入法国)的假象,导致法国整个战略方向出现偏差,在装甲坦克的碾压下,法军以及英国投送到法国的英国远征军一路败退到敦刻尔克,尽管这时候由于希特勒的失误使得绝大部分英法军得以逃脱,但法国沦陷之势已不可避免,在不到短短不到40天的时间里,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宣布投降,由主和派贝当组阁,成立名义上的法国维希政府,而实质上早已是受希特勒掌控的傀儡。当时的法国海军既不愿投降德国,又不肯为英国效力,无奈之下做了最悲壮也是最无奈的选择--自沉。同一时期,当时的主战派法国戴高乐将军、二战后的首任法国总统逃离到英国,在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发起“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流亡在世界各地的法国人团结起来为解放法国而战,这只队伍的人数并不多,却配合盟军参加了北非战事和后来解放法国第一战的诺曼底**战并取得胜利。随着美国的参战和苏联的反攻,德国最终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直至彻底溃败。毫无疑问,战败后的德国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酷的惩罚----领土被美、苏、英、法四国瓜分。
更多文章:

纽约尼克斯vs亚特兰大老鹰(又是兄弟篮球!这才是尼克斯交易雷迪什的用意,想想篮网就明白了)
2024年10月3日 20:05

cba总决赛第二场视频(郭艾伦赢球却输人!拒绝握手提前离场,单场10中2仅4分提前丢FMVP)
2025年6月29日 10:35

申花功能鞋曝光(上海申花保健鞋能治病吗,上海申花鞋的功能与效果)
2024年7月19日 21:55

威廉姆斯综合症有没有智力正常的(四种诡异的心理病症,哪种普遍一些)
2025年5月31日 15:10

navi dota(dota和dota2知名战队全称及其含义)
2024年7月5日 00:05

东京奥运会闭幕宴会已决定取消(如何看待疫情告急,专家探讨终止东京奥运会)
2024年3月11日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