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马岛争端的态度(钓鱼岛事件我们中国是什么态度)
钓鱼岛事件我们中国是什么态度
前几天看了新闻,说针对中方民间的“**”行动,日本海上保安厅将派遣更多人看守钓鱼岛,并监视其他国家调查船在日本沿海的调查行动。因为日本最近增加了在钓鱼岛周围开发石油天然气的可能性,这个举动似乎让日本和中国在能源方面的争议升级了好多,而中国在**行动方也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中日两国在中国东海能源和领土问题上存在争议,而提出开发钓鱼岛的意见是争端升级的最新迹象。日本文部的中山成彬说过,应该在日本《学习指导重点》中明确记录钓鱼岛为日本领土。而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是日本人一贯的优良作风!这不但为日本侵略钓鱼岛提供了更好的借口,而且是日本企图永久占领钓鱼岛的先兆。 这次的金融危机让日本更加明显的加强了对钓鱼岛的“侵略”,而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在对待日本不断升级的关于钓鱼岛主权的挑衅方面,很多人都觉得态度不够坚决,也不够主动,而且一直都是被动地抗议着、抗议着!我觉得:“维持中日友好关系”和“和平的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与民族尊严更重要。想当年,抗日战争到最后打的日本鬼子听到八路腿都抖!现在,中国在国力上远胜于当年,其战略力量更谈得上深不可测,但现在在外交上怎么就这么的“仁厚”呢?我们难道不能拿出魄力和胆略,来点威慑么!日本,一个弹丸岛国,但却是一个最贪心的不足的国家。如果按照中国国家利益的考虑,中国就可以在钓鱼岛问题上毫不客气地给日本划一条红线,触动红线即侵略,中国对日本的威慑才会更有效。在钓鱼岛所引发的外交对抗问题上和在某些外交争议上,中国完全可以处在更加主动的位置,想礼遇则礼遇,想亮剑则亮剑!我们是不是可以明确地告诉日本:中国在钓鱼岛的主权必须得到尊严和承认,而出于对世界和平的责任,中国可以将对它的主权诉求限制于民间层次,但是日本如果敢于擅自将民间层次的争执上升为国家力量的对抗,中国必视认为这是国家敌对行为的表现!中国将完全保留使用国家战略力量报复的权力。绝大多数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都是主张开战的!但是开战的可能性多大,后果是什么?这是我们都无法预料的。现在很多人可能不赞成主战的观点,觉得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最好还是忍一忍。其实我认为,美日台就象是在中国身边的一条蛇,从日本一直连到台湾,台湾是蛇尾,美国是蛇头。所以,先动台湾,日美联合不是我们能抵挡的;打蛇头对付美国,靠现在的经济实力也是不现实的,不切实际;打蛇最好就是打蛇的七寸之处,而小日本就是这条毒蛇的七寸。难道真的像很多专家说的美国就只想保持如今的****,保持台湾的不独也不统吗?我想那不过是美国的一个烟雾弹,一旦解决伊朗问题,完成他的全球战略布防,他就能腾出手对付中国,到那时他不******才怪!其实,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越改善,钓鱼岛离中国越近;中国的经济实力越强,钓鱼岛离中国越近;中国的军事实力越强,钓鱼岛离中国越近;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前景越好,钓鱼岛离中国越近!我想美国是不能阻止一个有实力、有骨气、友好之邦的中国获得钓鱼岛的!呵呵,好笑的是,听说就连***在钓鱼岛这个问题上,也是声明:钓鱼岛不是“人家的领土”,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纵使地方不大,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有时候脑袋还是不发昏的
马岛战争启示我们如何保护海岛
中国对钓鱼岛争端的态度
要从几点来考虑,首先在客观上,短时期内,日本没有交出钓鱼岛控制权的可能性,这时候,打与不打,存在几种可能,其中,当日本采取强硬态度,或者采取进一步行动刺激中国时,比如,在钓鱼岛勘探,或建设基础设施等,中方怎么办?是强势出击,找理由擦枪走火,继而下灭日本空军,重创日本舰队,并在美国介入下,一举摧毁在日美军基地,还是妥协退让,眼看着日本步步紧逼,在东海做大做强? 历史证明,以所谓“搁置争议,合作共赢”的幌子,寻求妥协,或者以“战略机遇期”名义,投降出卖钓鱼岛,都将助长日本的右翼势力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妥协退让,不是办法,是第二个历史上的李鸿章。 被动应对,消极“抗议”,等于事实上的投降,所以,“敌人磨刀,我们也磨刀”,抓紧战争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东海冲突,随时应对美国军事介入,随时准备“出其不意,首战必胜”至关重要,总之,东海问题,没有退路,立足于打,才是必须。 在东海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为什么要立足于打?这要从日本的民族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史中,寻求答案。因此,“立足于打”,绝不是一时大脑发热的冲动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以往30年来的的对外政策,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短板,原因是腐败越演越烈,昏官贪官太多,政策把握完全听信砖家,在歌舞升平的“大好形势”下,汉*被庇护,被推崇,被重用,这样,绥靖投降主义占了上风。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只要有美国作梗,基本上没有投过反对票,就是证明。 由此可见,中国在钓鱼岛争端的态度上,绝对要受多年来“一贯的和明确的”被动、僵化、绥靖的思维所制约。
马岛战争如果现在中英打会怎么样
首先,那是福克兰岛,不是什么马岛。英英国是绝对不敢打中国的,一是中国是有核国家,不可攻打的;二是中国军事实力强于英国。
1982年英国的军事力量强于中国,海空军碾压,在这样距离本土800-1000公里的作战,当时的中国是完全无力的,庞大的陆军没有作用。这跟香港问题不同,香港就在中国家门口,陆地接壤.
历史背景:
英国朝野群情激昂,英国首相及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向全国发表讲话,誓言进行反击。英国迅速组织以无敌号和竞技神号两艘轻型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南下大西洋,马岛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英阿两国军队在马岛海域进行了激烈血腥的战斗,陆海空硝烟弥漫、双方损失惨重。经过74天的厮杀,6月14日,英国军队成功登上并占领马岛,岛上阿军投降,阿根廷宣布战争失败。
各国出版的地图尤其是本国部分是怎么标识争议地区的
地图是一个国家政治外交观点的延伸,是充满了政治性的一个工具。我国公开出版地图上对克什米尔、马岛、北方四岛、独岛等地区有着特殊的涂色、标注方式。本文只涉及我国出版地图中的争议地点,不在地图中的但实际争议的地点不再讨论在我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白色除了标注南极大陆外,还用于标注处于争议状态的地区。目前用白色标注的争议区只有两个,分别是克什米尔地区和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白色”争议区的暗示意思是对这一地区的争议持中立态度,不偏袒与任何一方。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克什米尔地区,在建国初期出版的世界地图中,对这一地区就单独设色,持中立态度。推测依据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绘制。建国初期,我国外交上推行与周边国家较为友好的态度,为避免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偏向任何一方而导致外交争议,故对这一地区采取中立态度。地图上单独设色并标注实际控制线。后来我国出版的地图继续沿用这一规则。克什米尔地区在我国特指印巴争议地区,在国际上一般指中印巴三国争议区,多包含了我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合称为中控克什米尔。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1982年4月,阿根廷出兵马岛夺取控制权爆发马岛战争,失败后,马岛一直被英国控制。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正式访华,香港问题正式谈判。对这马岛问题上持中立态度,一定程度上顾忌了香港问题。如果对马岛着阿根廷色,可能影响对英关系,对香港谈判不利;如果对马岛着英国色,可能有暗含默认英国殖民地之意,同样对香港问题不利。权衡利弊,以着白色较为恰当。但采纳的官方岛屿名称,我们仍然采用阿根廷所称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港),而不是英国所称的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综合来看,在这一问题上还是偏向于阿根廷。马岛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对英博弈中的一张牌。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2012年5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做了某件事,一个月以后***访问阿根廷,受到阿根廷最高规格接待,两国发表中阿联合声明: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要求。而后,每当马岛出了问题,我国外交部就公开表明,中方在马岛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阿根廷方面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国际政治就是这么有意思。
如果马岛之战,不是阿根廷海军而中国海军跟英国海军打,谁赢的机率大些-
中国百分百赢,1982年的马岛之战,是英阿领土争端,本来是阿根廷的滨海国土,开始岛上很荒芜,只有少许阿根廷渔民和牧人。早先英国和阿根廷签订协定承认马岛为阿领土,70年代末探测出含有大量石油资源。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之前领土协议一口否认,强横的说是英国领土。其实马岛之战前英阿双方都做了准备。阿根廷也是练兵三年,向法国进口和租赁先进的战机,战舰。还请来法国顾问训练军官和技术人员。但是撒切尔夫人以和法国断交为要挟从中作梗。法国顾问不再教授阿核心技术,也对军机战舰停止后勤和零部件维修服务。但从装备水平上英阿在同一层次。而马岛濒临阿根廷近海,相当于台湾对大陆的距离。离英国遥距上万里。同时英国在国际社会中理亏。马岛之战时阿根廷占据地利优势和人和优势。所以战争之初阿军打得相当不错,给了英军以重创。一度使英国国内很多人打算放弃。但战争一起撒切尔夫人就以国家名义责令欧美国家中断对阿根廷的援助。同时阿根廷又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几乎所有装备和零件都靠进口。所以战争中损坏的军机战舰零部件无法更换,可以派出参战的军舰战机越来越少。同时阿根廷自己的导弹部队,炮兵部队也是战前刚刚组建,短短3年时光,战斗力可想而知。同时阿根廷政府军从建国时起就没有打过像样的战争。军队没有真正战场经验,军人也没有多少战争素养。马岛之战的结果就是,阿根廷越来越耗不起,最终被耗死了,无奈的让英军占领了马岛。 以上所说就是马岛之战,马岛之战取胜的撒切尔夫人趁势访问中国,试图威吓邓小平爷爷,让香港永归英国,这只是空架子,她自己也知道中国的实力不是小小阿根廷比拟的,中国打了朝鲜战争打了越南战争都胜了比英国强大几倍的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当时的中国,军队身经百战,军事素质过硬,军人意志坚定,同时中国有自己的完备的军工,导弹技术相对先进,且数量庞大,足以覆盖马岛全境。如果马岛离阿根廷与中国距离一样,英军就是想靠近马岛都难。同时中英是拥有同等核威慑力的国家。中国以逸待劳,就算没有海军,就这么近的距离,英军**几率都渺茫,至于占领,妄想,想想中国30年金门炮击吧,中国导弹炮弹数量充裕,英国人敢试试30年挨炸滋味吗,他们能站在地面上吗。这些小平爷爷和撒切尔夫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撒切尔夫人那次马岛之胜后访华非但没有达成初衷,反而被邓爷爷步步进逼,做出承诺香港1997年肯定回归中国,这些都是中国强大军力做后盾。要知道,中国的陆军在当时是天下无敌的,数量500万人,如果把陆军派驻岛上,就是英国举国也甭想上岛一步。 可以想象如果马岛之战,是中英开战,在当时,乃至之后,英军胜的概率都会为零。
更多文章:

韩德君妻子回怼球迷(大韩这次真的伤透心了,忠守14年,却被自家球迷扫地出门过于讽刺)
2025年4月7日 04:40

C罗两射一传迪巴拉破门,尤文4-1乌迪内斯升至第五?拉姆塞定律的漏洞质疑
2024年7月6日 06:50

田径运动会会徽设计(21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会徽构图要素及含义)
2024年7月12日 20:20

上海女排最新消息今天(女排联赛六强赛第二轮综述,上海输球与津苏同晋级,粤辽鲁三抢一)
2024年7月13日 10:50

拜仁日本球员(日本球员闪耀更显武磊落寞!三轮出场0分钟,生涯拐点已到)
2025年8月26日 09:05

如果球打在裁判身上弹进球网 怎么判?哪个网站上可以看到香港最全的新闻
2024年9月4日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