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伯特现象(威廉·吉尔伯特的一生是怎样的以及他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本文目录
威廉·吉尔伯特的一生是怎样的以及他在物理学上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1600年,《论磁》一书出版了,这部书在物理学理论上留下不朽的历史地位,其作者被尊称为“磁学之父”。他就是威廉·吉尔伯特。
1544年5月24日,威廉·吉尔伯特出生于英国的科尔切斯特,他在剑桥大学获得医学学位,1573年在伦敦定居,成为当地的著名医生。伊丽莎白女王听说了他的高超医术,任命他为皇家医学院院长,他成为皇宫御医。
吉尔伯特终身未婚,一直致力于磁现象的研究。他发现放在地球表面的小磁针总有一定的方向,于是他认为地球本身也有磁性,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磁体。根据小磁针的指向,他确定了地球的磁极,他还总结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性吸引规律。吉尔伯特还发现,当小磁针放在地球上除南极北极之外的地方,它有一个朝向地面的小小倾斜,由此发现了磁倾角。
当时人们流行一种说法,即将大蒜抹在磁铁上会破坏其磁性,吉尔伯特通过实验驳斥了这种错误说法。
由于吉尔伯特的实验很有名,传到了女王那里,女王决定视察吉尔伯特的私人实验室。
一天,女王带领很多显贵要员来到吉尔伯特的冷清居所,吉尔伯特做了很多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琥珀的吸引性。吉尔伯特说,人们一般认为琥珀经过毛皮摩擦后,可以吸引细小的碎纸屑或干草叶末。宗教神学也认为琥珀有某种特殊的神秘能力,但是不然,这种能力并不是琥珀独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还有宝石、硫磺、火漆都有这种性质。吉尔伯特用玻璃棒演示,果然证明了他的论断。
来宾们都兴高采烈,女王却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女王是一个虔诚的宗**,而且还是英国新教的首领,她不高兴别人动摇神权。
女王告诉吉尔伯特,他的著作最好用科技通用语言拉丁语来写,而不要用英文,她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与神学不符的物理学原理。
吉尔伯特对近代物理学的最重大贡献还有他提出的新概念和定义。他提出了质量、力等术语的范围和本质,认为磁石的磁力强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他用希腊文琥珀一词创造了英文的“电”这个新词。
吉尔伯特的“力”的概念认识并不准确,他相信万物有灵,而地球的灵魂即是磁力,力像那样放射和蔓延,将四周的物体拖向自身。正是在他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后代科学家受到启发,力、重量、质量的研究开始深入起来。
1603年,吉尔伯特患鼠疫去世,享年59岁。他生前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对这个理论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是什么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即通电能动,人们利用这种性质制成了电动机。
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磁现象与电现象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吉尔伯特对磁现象与电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后断言电与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没有什么一致性。
相关信息: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会产生磁):奥斯特发现,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非磁性金属通以电流,却可产生磁场,其效果与磁铁建立的磁场相同。
通有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在通电流的长直导线周围,会有磁场产生,其磁感线的形状为以导线为圆心一封闭的同心圆,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互相垂直。
威廉·吉尔伯特的研究成果
吉尔伯特按照马里古特(Petrus Peregrinus de Maricourt)的办法,制成球状磁石,取名为“小地球”,在球面上用罗盘针和粉笔划出了磁子午线。他证明诺曼所发现的下倾现象也在这种球状磁石上表现出来,在球面上罗盘磁针也会下倾。他还证明表面不规则的磁石球,其磁子午线也是不规则的,由此认为罗盘针在地球上和正北方的偏离是由陆地所致。他发现两极装上铁帽的磁石,磁力大大增加,他还研究了某一给定的铁块同磁石的大小和它的吸引力的关系,发现这是一种正比关系。吉尔伯特根据他所发现的这些磁力现象,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他设想整个地球是一块巨大的磁石,上面为一层水、岩石和泥土覆盖着。他认为磁石的磁力会产生运动和变化。他认为地球的磁力一直伸到天上并使宇宙合为一体。在吉尔伯特看来,引力无非就是磁力。吉尔伯特关于磁学的研究为电磁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电磁学中,磁通势单位的吉伯(gilber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实验和理论结合的范例吉尔伯特的工作,是实验和理论结合的范例,是用实验方法 探索自然界和从理论上解释自然界结合的范例。吉尔伯特是实验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但是吉尔伯特没有能够避免旧学术传统的影响。虽然他的理论是建立在实验上面,但仍然属于思辨性质。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指出的,吉尔伯特没有用他的假说来指导进一步的实验,他在完成他的实验以后提出他的理论,但并没有打算进一步作些实验来证实他的理论。 吉尔伯特在科学方面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医学范围。在化学和天文学方面有渊博的初识,但他研究的主要领域还是在物理学中。他用观察、实验方法科学地研究了磁与电的现象,并把多年的研究成果,写成名著《论磁》,于1600年在伦敦出版。《论磁》共有六卷,书中的所有结论都是建立在观察与实验基础上的。著作中记录了磁石的吸引与推斥;磁针指向南北等性质;烧热的磁铁磁性消失;用铁片遮住磁石,它的磁性将减弱。他研究了磁针与球形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现磁针在球形磁体上的指向和磁针在地面上不同位置的指向相仿,还发现了球形磁体的极,并断定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提出了“磁轴”、“磁子午线”等概念。总之,在磁现象的研究方面,吉尔伯特的成就是光辉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吉尔伯特的名著中,也叙述了他对电现象的研究内容。他研究了十几种物质,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被摩擦后,同琥珀、玛瑙被摩擦后相似,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他首先指出,这是与磁现象有本质区别的另一类现象;他第一个称电吸引的原因为电力。吉尔伯特制成了第一台验电器,并用它证明了离带电体越近,吸引力越大,还指出电引力沿直线;带电体被加热或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它的吸引能力就消失了。对电子的本质,吉尔伯特也试图加以解释,他认为存在一种“电液体”,带电体吸引其他物体时,“电液”就从带电体流向被吸引的物体;他还认为,带电体被加热时电性消失的原因是“电波”蒸发了……在吉尔伯特时代,他提出的概念,说明电是地地道道的物质,这有特殊的意义。吉尔伯特的名字总是摆在静电学研究之首。可叹的是,吉尔伯特的名著《论磁》,直到19世纪末还很少为人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先进的科学思想在英国也很少有人知道。因为他的作品都是仅用拉丁文出版的。1889年成立的吉尔伯特俱乐部,到1900年根据汤姆生的倡议,才出版了吉尔伯特名著的英译本。
吉尔伯特在哪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异性相斥”被人们引申并广为使用,其原型就是吉尔伯特关于磁的研究结论,即“同名极相吸,异名极相斥”。
吉尔伯特是英国物理学家,近代磁学和电学的先驱者。他是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探索电磁性质,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的早期科学家。
吉尔伯特对磁力现象的兴趣源于他渴望理解控制行星运动的力。当时,哥白尼提出不久的太阳系模型还不能解释什么力在太阳和行星之间发挥作用。吉尔伯特认为或许是磁力的作用,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他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彻底的分析。
吉尔伯特是第一个使用“电流”、“电吸引”、“带电体”这类术语的人。他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带电荷的带电体产生的引力或斥力不同于天然磁石或某些磁性磁石。1600年6月22**出版了《磁铁》,此书带来的巨大影响为他树立了物理学家的声誉。他描述了对磁体和电吸引现象的研究,在汇集已知的关于电和磁知识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卓越的新理论。他研究了热对于磁性物体的作用,发明了验电器,区分了静电荷与磁,并且第一次解释地球磁性。吉尔伯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他进行了磁铁和指南针实验,提出地球本身就是一大块球形磁铁。
地球具有磁性的思想使吉尔伯特推测,地球的磁性引力使物体保持在地球上。虽然他是错误的,但他的理论为“地心引力”理论开辟了道路。吉尔伯特的地球模型在今天仍是对地球磁性的标准描述,但他借助于磁力解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尝试是不正确的。后来牛顿的万有引力思想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磁铁》是英国出版的第一部伟大的物理学著作。吉尔伯特从实验和理论相结合上对电磁学的研究,标志着近代电磁学的萌芽。
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劰科学家是谁
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长期以来,磁现象与电现象是被分别进行研究的,特别是吉尔伯特对磁现象与电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后断言电与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没有什么一致性。之后,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没有什么联系,连库仑也曾断言,电与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不可能相互作用或转化。但是电与磁是否有一定的联系的疑问一直萦绕在一些有志探索的科学家的心头。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H.C.Oersted,1777-1851)是康德哲学思想的信奉者,深受康德等人关于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奥斯特坚信客观世界的各种力具有统一性,并开始对电、磁的统一性的研究。1751年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放电的办法使钢针磁化的发现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转化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的问题,电与磁转化的条件才是问题的关键。开始奥斯特根据电流通过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的现象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如果直径进一步缩小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磁效应。但奥斯特沿着这条路子并未能发现电向磁的转化现象。奥斯特没有因此灰心,仍在不断实验,不断思索,他分析了以往实验都是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电流的磁效应,结果都失效了,莫非电流对磁体的作用根本不是纵向的,而是一种横向力,于是奥斯特继续进行新的探索。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为精通哲学及具备相当物理知识的学者讲课时,在一个电池的两极之间接上一根导线,在与导线平行的位置上放置一枚磁针,然后把电键闭合,小磁针就不再指南北了,而立刻偏转了一个角度,把电键断开后磁针又恢复了原来的南北指向。磁针的偏转,对听课的听众来说并没什么,但对奥斯特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多年来盼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当时简直使他愣住,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电流方向与磁针的转动之间有某种联系。也就是说,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的发现轰动了整个欧洲,对法国学术界的震动尤大,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在瑞士听到了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消息,十分敏锐地感到这一成果的重要性,随即于1820年9月初从瑞士赶回法国。9月11日即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奥斯特的这一最新发现,他详细地向科学院的同事们描述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阿拉果的报告,在法国科学家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当时,以科学上极为敏感、最能接受他人成果而著称的安培(A.M.Ampere,1775-1836)对此作出了异乎寻常的反应,他于第二天就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并加以发展,在一周内于9月18日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第一篇论文,阐述了他重复做的电流对磁针的实验,并提出了圆形电流产生磁性的可能性。安培在这个实验中发现磁针转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服从右手螺旋定则,即是后人称它为“安培右手螺旋定则”。即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所以必须是直流电,电流的方向,在导线中是由正极流到负极),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即通电直导线的N极。或者,以右手握住线圈,四指指向导线上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即为线圈的N极。为了纪念奥斯特,在厘米·克·秒制里面,磁场强度的单位是奥斯特,1奥斯特相当于1达因(dyn)每单位磁荷。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更多文章:

热火vs凯尔特人山猫直播(CCTV509-10赛季NBA常规赛直播表)
2024年9月20日 14:35

上海男篮刘炜(刘炜即将正式退役,23年职业生涯终结,他都取得过哪些骄人战绩)
2023年12月3日 09:40

nba2k22选秀权(nba2k22mt里的选秀权犯规是干嘛的)
2024年7月29日 09:25

今日猛龙vs篮网(篮网迎补强内线良机!2米13高塔被猛龙裁员,哈登或能助其重生)
2024年7月23日 10:11

《灌篮高手》中,三井寿的天赋是否高于流川枫他的弱点是什么?三井寿的档案
2024年6月7日 05:30

十四全运会直播(十四届全运会女子十米跳台什么时候比赛为什么不直播)
2024年10月4日 19:15

意大利球衣官网(欧洲杯就要开始了!!请问哪里有意大利正品球衣卖呢)
2025年1月7日 06:44

那不勒斯有多乱(意大利的人那不勒斯深受中国游客喜爱,但是那里小偷却很多,如何才能避免自己被“偷”)
2024年6月19日 12:00

科比去世依旧很多人怀念,他的魅力到底在哪?科比去世一周年,在这一年里,你是怎么怀念科比的
2025年6月11日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