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rick导弹(美国战斗机上都挂载什么导弹)
本文目录
美国战斗机上都挂载什么导弹
美空军现役的一共有四种空对空导弹,分别是AIM-54“凤凰”(又称不死鸟)远程空对空导弹、A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AIM-7“麻雀”空对空导弹和AIM-9“响尾蛇”近程空对空导弹。 美空军现役的空对地导弹:AGM-130空对地导弹(AGM-130 AS Missile),“小牛”空对地导弹(AGM-65 Maverick),“地狱火”空对地导弹等。 现在美军固定翼飞机携带的空舰导弹主力是AGM-84鱼叉,AGM-65小牛也可以客串反舰任务;直升机主要携带AGM-114地狱火和AGM-119企鹅。在保证绝对的制空权后,美军甚至使用过集束**和激光制导**攻击敌方舰艇。
详细介绍马特拉公司魔术空空导弹
“魔术”R550空空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法国马特拉公司在60年代中后期研制的专门用于中低空近距格斗的空空导弹。1966年11月根据法国空军提出的空中格斗要求开始方案设计,1967年进行可行性论证,1969年开始研制,1970年底生产出样弹,1972年1月在朗德试验中心开始对导弹进行各种发射试验,其中包括制导发射、模拟格斗状态下对机动目标发射以及各种使用条件下发射,共计30多次,1973年开始全面研制并由“幻影”Ⅲ战斗机首次试射,1974年法国空军装备部对导弹作了发射试验鉴定,1974开始生产交付,1975年开始服役,月生产量100枚,1985年停产,共生产8188枚,1985年单价7.5万美元。 1978年开始在“魔术”R550基础上改进并于1985年开始服役的导弹,称之为“魔术”2,而基本型“魔术”R550则称之为“魔术”1。由上述 2种型号构成的现役“魔术”R550系列空空导弹,除装备法国空/海军战斗机外,还大量外销出口,“魔术”1导弹曾在1980年由伊拉克的苏制米格战斗机用于与伊朗的F-4和F-14战斗机的空战,并将其各击落1架,后在1982年由阿根廷空军的法制战斗机用于英、阿“马岛冲突”,战果不详;“魔术”2导弹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由多国部队用于攻击伊拉克飞机,后又在1995年波黑战争中使用。据称,马特拉公司在1993年计划研制“魔术”3,但未见该公司报道确认。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固定式切梢三角形前翼位于导弹头部,其后为4片活动式前段梯形/后段三角形组成的舵面,4片后掠梯形旋转式弹翼位于导弹尾部,各翼面和舵面呈十字形配置并位于同一平面,导弹的俯仰和偏航由两对舵面偏转进行控制,横滚由俯仰舵面差动偏转进行控制,横滚稳定由弹翼旋转保证。电动舵机控制舵面最大舵偏角±20°,前翼和舵面翼展均为460mm。 该弹在内部结构上分为由卡箍相连的前、后两个舱段:前舱段又称为制导控制舱或电子舱,内装导引头、电子组件、伺服机构、电池、自动驾驶仪和红外近炸引信;后舱段内装战斗部和火箭发动机。红外导引头采用氮气致冷的锑化铟光敏元件,工作波长3~5μm,最大跟踪偏转角±30°,最大跟踪角速度大于 30°/s,有两套伺服机构,各有其电机、陀螺、力矩马达、角传感器、基准信号发生器和单独的信息处理电路,电气组件包含1个测量进动速率的陀螺、2个控制陀螺进动的直流电机和2个测量导弹过载的线性加速度计,电源为银锌高能电池。 红外近炸引信包含红外探测器、点火线路和自炸线路,作用距离8m,只有在导弹离机后超过1.7s且纵向加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引爆战斗部。除红外近炸引信外,触发引信和导弹飞行25s后接通的自炸装置均可引爆战斗部。预制破片式战斗部总重2.5kg,内装浇铸切割**,重4kg,破片数900块,飞散角很小,有效**半径10m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装含有铝粉的聚丁二烯复合推进剂,重21kg,燃烧时间2s,总冲5000dNs,最大推力3800dN。 该弹的主要特点是,首次采用低阻大过载双鸭式气动外形布局,使舵面偏转的力矩和响应时间减少、增大舵面效应并提高与其产生的气流分离相适应的最大平衡攻角,为避免俯仰舵面的差动偏转而产生的反向气动力矩对弹翼的干扰,弹翼固定在一个能绕弹体纵轴旋转的套筒上,载飞时通过大型轴承和锁键锁住不动,发射后能自由转动使导弹横滚稳定,从而获得近距大过载发射和格斗能力。载机在高度9km以上和以下发射导弹时的最大过载分别为5~7g和3g,导弹横向过载达到 35g,离轴发射角达到±35°,均超过美国的“响尾蛇”空空导弹。 此外,在弹体设计上保证其发射架与美国“响尾蛇”空空导弹使用的发射架有通用性,使导弹具有广泛的装备应用潜力,利于外销出口;在导引头和电子线路设计上亦有许多创新之处,如位标器光学系统仅采用1个活动部件,即惯性很小的初级平面反射镜,从而加快了扫描速度;调制器和信号处理器的设计具有抗干扰和目标分辨能力,不会跟踪背景中的假目标。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最大射程 4km(“魔术”1,H=5km) 6km(“魔术”1,H=1.2km) 10km(“魔术”2) 最小射程 500m 最大速度 M3 使用高度 21000m 最大过载 35g(“魔术”1) 50g(“魔术”2) 制导系统 单元被动红外(“魔术”1) 多元被动红外(“魔术”2) 引 信 红外近炸引信/触发引信(“魔术”1) 主动雷达近炸引信/触发引信(“魔术”2) 战 斗 部 破片式,重12.5kg(“魔术”1) 破片式,重13kg(“魔术”2) 动力装置 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 重 90kg(“魔术”1) 89kg(“魔术”2) 弹 长 2.74m(“魔术”1) 2.75m(“魔术”2) 弹 径 157mm 翼 展 660mm “幼畜”(Maverick)AGM-65空地导弹 基本情况 该弹是美国原休斯飞机公司、现休斯导弹系统公司(Hughes Missile Systems)为美国海/空军研制的新型战术空地导弹,用以攻击坦克、装甲车、机场飞机、导弹发射场、炮兵阵地、野战指挥所等小型固定或活动目标,以及大型固定目标。1965年开始设计,1968年7月工程发展,1969年12月首次进行空中发射试验,1971年7月开始投产,1973年1月基本型—— AGM-65A开始进入美国空军服役,研制费144.7百万美元,采购费465.5百万美元,总计465.5百万美元,制造样弹102枚,从1971年7 月投产到1978年5月停产,批生产总数20100枚,月生产率800枚,单价2.3万美元。 在该基本型基础上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一个由AGM-65A/B/C/D/E/F/G/H共8个型号组成的完整的战术空地导弹系列,其性能水平跨越第 2、3代空地导弹,除AGM-65C型未进入现役和AGM-65H已经投产、即将服役外,其余型号有的已停产、但均在服役,并大量外销出口。由于采用模块化舱段设计,使得该系列导弹能根据作战要求,由不同的载机选择适用的导弹型号,因而具有全天候、全环境作战使用能力,抗干扰性能好,可靠性高,广泛用于现代战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牵头发动的四次高技术局部战争,取得较好战绩。 该系列导弹广泛装备美国海/空军的各种作战飞机,如F-4、F-5、F-16、F-111、A-4、A-6、A-7、A-10、**-8A、F/A- 18、以及AJ-37、“阿尔法喷气”、“狂风”等其他国家的作战飞机,一般可携带6枚导弹,发射架有LAU-88/A、LAU-88A/A三弹发射架、 LAU-117/A、LAU-108/A发射架等。各种载机携带的导弹数量,随其载弹量和作战任务而定,且各型导弹的作战使用方法亦不尽相同。 在使用电视型AGM-65A时,飞行员操纵飞机在152~244m的高度上,搜索10~15s,跟踪4~8s,发现并截获目标后,使目标处在瞄准十字线中央,选择要发射的导弹,使其陀螺开锁并抛掉头罩,其摄像机即向飞机座舱内的电视监视器传送飞机前方的全景实时视频图像。飞行员将电视监视器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图像,使导引头锁定目标后即可发射导弹,必要时载机能以最大俯冲角为60°发射导弹,发射后载机即可实施机动或再次发射导弹。载机处在敌防空火力区的时间为10~15s。 在使用电视型AGM-65B时,其显示目标与A型不同,目标图像处于电视监视器上由4个点组成的正方形光环中央,瞄准十字线出现在摄像机镜头所处的的某个位置,代表目标偏离飞机中轴线的方位角,若该偏离角太大或目标太小时,瞄准十字线和显示器角落的符号闪亮,飞行员操纵飞机使导弹瞄准目标,当显示器左上角出现1个实心正方形符号时,表明导引头锁定该目标即可发射导弹。 在使用半主动激光型AGM-65E时,需依靠空中或地面上的激光照射器照射目标,并由飞行员向选定导弹输入与激光照射器相匹配的密码,显示器上的一字线停止闪亮。接近目标区时飞行员按下触发器按钮,使选定的导弹处于待发状态,按下旋转指令按钮,使导引头位标器向下转到相应的飞机俯冲角位置,松开旋转指令按钮使导引头按设定的角度自动进行方位扫描,搜索载机前方约16km范围的目标。一旦探测到有关的编码信号,显示器上显示出综合视频信号,导引头就自动锁定和跟踪目标,显示器上的X形标志就变为实心正方形,无需飞行员目视识别目标,飞行员操纵飞机使该正方形处在虚线圆内,按下发射按钮,发射导弹。激光照射器必须继续照射目标,直到导弹命中为止。导弹发射距离随反射到导引头的激光能量而定,显示器上的数码与所用激光照射器相对应,且字母“S”和“C”分别表示导引头处于受控状态和抗干扰状态。 在使用红外成像型AGM-65D/F/G时,飞行员操纵飞机使导引头瞄准目标区,在较远的距离上发现并锁定目标,在座舱内的电视监视器上显示该目标图像,使瞄准方框套住目标,即可发射导弹,导引头采用定心跟踪原理,控制导弹飞向目标为中心的区域,而无需载机控制,导弹可改变航向,跟踪攻击活动目标,必要时可连续发射攻击目标。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4片后掠三角形弹翼位于弹体中、后部,十字形尾舵位于弹体尾部,舵面偏转角±35°,圆柱形弹体由4块1/4圆弧的弯板铆接而成,弹体内部采用舱段式结构,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3个舱段,前舱段装制导与控制电子设备,中舱段为弹体结构部分,后舱段为飞行控制部分。 各型号导弹的气动外形布局相同,使用同一种弹体结构、自动驾驶仪和控制系统,各型号的区别在于导引头:A/B型采用电视导引头,装在弹体的前部,内有电视摄象机(含光学系统、磁场偏转与聚焦线圈、光电摄象管)和电子系统。为保护光电器件,在镜头和光电摄象机之间涂有保护层,在镜头上方装有光敏元件。 C/E型采用半主动激光导引头,D/F/G型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H型采用主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 动力装置均采用1台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但型号不同:A/B/C型采用的是SR109-TC-1两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D型采用的是TX- 481两级推力少烟固体火箭发动机,其长为1.02m,直径280mm,重47kg,助推段(0.5775s)推力4450dN,巡航段(3.495s) 推力968dN,E/F型采用TX-633两级推力无烟固体火箭发动机,其性能比TX-481有所改进。该系列导弹采用两种战斗部与引信:A/B/D型采用前端点火聚能装药喷流与爆破型战斗部,总重58.7kg,装药重37.6kg,装触发引信。C/E/F型采用MK19钢制穿甲爆破**战斗部,总重 136kg,装触发或延时引信(可装定3个延迟时间)。 该系列导弹各个改进型号简介如下: (1)AGM-65B 为电视型,1969年开始改进,1975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1978年停产,总共生产10000多枚。其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景象放大导引头,改进陀螺环架和电子线路,电子摄像管改用新的透镜系统,将视场从A型的5°缩小到2.5°,座舱显示器上的目标图象大而清晰,飞行员能在较远的距离上使导引头锁定目标,减少载机在敌防空火力区内的停留时间,增强了防区外攻击能力。 (2)AGM-65C 为半主动激光型,1973年开始改进,因导引头存在不稳定性问题,未能获准投入批生产,因而未能进入现役。 (3)AGM-65D 为红外成像型,雷锡恩公司为第二主承包商,1974年开始改进,1975年11月开始飞行试验,1981年12月投产,1983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1986年完成D/G两型改进计划,研制费198.6百万美元,采购费3090.1百万美元,总计3288.7百万美元,制造样弹46枚,1993年停产,批生产总数25127枚,月生产率500枚,单价12.3万美元。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在A型基础上改装红外成像导引头,其数字式定心跟踪器使导弹飞向目标的中心,而不是飞向最大温差点,红外频段的选择能透过战场上的烟雾,获得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同时,采用新的少烟固体火箭发动机。 (4)AGM-65E 为半主动激光型,1973年开始改进,1977年10月开始飞行试验,1982年9月投产,1985年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1985年完成E/F 两型改进计划,研制费75.8百万美元,采购费657.7百万美元,总计733.5百万美元,制造样弹77枚,1993年停产,批生产总数5002枚,月生产率104枚,单价13.1万美元。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在A型基础上改装半主动激光导引头,采用重量增大到136kg的爆破穿甲战斗部和可调延时引信,与空中或地面激光照射器配合作战,专门攻击已方部队附近的舰艇和坚固地下工事,无需飞行员在发射导弹之前识别目标。 (5)AGM-65F 为红外成像型,1980年10月开始改进,1985年投产,1989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研制费和采购费纳入E/F型改进计划,两型总计733.5百万美元,批生产总数亦纳入E型改进计划,E/F两型总计5002枚,单价131万美元。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在D型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基础上,专为攻击舰艇目标增加了图像调制处理能力,并采用重量增大到136kg的爆破穿甲战斗部和可调延时引信。 (6)AGM-65G 为红外成像型,雷锡恩公司为第二主承包商,1990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研制费和采购费纳入D/G型改进计划,两型总计3288.7百万美元,批生产总数亦纳入D/G型改进计划,两型总计25127枚,单价12.3万美元。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对D型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软件进行修改,能攻击范围广泛的目标,通过选择1个特定的瞄准点对大型目标实施攻击;采用重量增大到136kg的爆破穿甲战斗部和可调延时引信,对坦克和装甲目标以及其他坚固目标实施攻击。此外,采取工程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导弹生产成本。 (7)AGM-65H 为主动毫米波雷达型,1991年开始试射,正由休斯导弹系统公司和赫尔克里斯(Hercules)公司进行竟争研制。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在F/G型基础上改装主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获得昼夜、全天候作战、发射后不管、攻击固定/活动目标,以及多目标攻击能力 (8)AGM-65? 为GPS/红外成像或主动毫米波雷达复合制导型,命名为“长角牛”(Longhorn),由休斯导弹系统公司在F型基础上改进研制,以参予美国空军旨在攻击地面关机雷达而提出的称之为“寂静硬**”(Silent HARd Kill,SHARK)项目竟争,1990年开始在“眼睛蛇”(Cobra)AH-1W武装直升机上试射,以该型导弹装备武装直升机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计划在“阿帕奇”(Apache)AH-64武装直升机上装备4枚该型导弹。其主要改进之处,是在F红外成像型基础上改装GPS中制导系统,构成GPS/红外成像复合制导型或者GPS/主动毫米波雷达复合制导型导弹,并换装涡喷发动机,使射程达到75km,获得防区外发射、昼夜、全天候作战、发射后不管、攻击固定/活动目标,以及多目标攻击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AGM-65D AGM-65E AGM-65F AGM-65G AGM-65H 最大射程 43.4km 43.4km 43.4km 43.4km 43.4km 最小射程 0.6km 0.6km 0.6km 0.6km 0.6km 最大速度 M1.2 M1.2 M1.2 M1.2 M1.2 使用高度 9150m 9150m 9150m 9150m 9150m 制导系统 半主动激光 红外成像 红外成像 红外成像 主动毫米波雷达 引信 近炸引信/ 触发引信 近炸 引信/ 触发引信 近炸 引信/ 触发引信 近炸 引信/ 触发引信 近炸 引信/ 触发引信 战斗部 聚能装药与**重57kg 穿甲爆破**重136kg 穿甲爆破**重136kg 穿甲爆破**重136kg 穿甲爆破**重136kg 动力装置 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 220kg 293kg 307kg 307kg 305kg 弹长 2.49m 2.49m 2.49m 2.49m 2.60m 弹径 305mm 305mm 305mm 305mm 305mm 展翼 720mm 720mm 720mm 720mm 720mm
介绍一下小牛导弹
“小牛”空对地导弹(AGM-65 Maverick)是 美国研制的一种战术空对地导弹。也称“幼畜”导弹。是由美国休斯顿公司和雷锡恩公司共同研制的一种防区外发射的空地武器,它可以精确打击点状目标。该弹有7种改型,分别为“小牛”A型、B型、C型、D型、E型、F型、和G型,其代号为AGM-65。该弹弹体为圆柱形,4个三角形弹翼与舵呈X形配置,动力装置为双推力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弹长2.64米,射程24公里,巡航速度略超过音速。 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导弹发射场、炮兵阵地、海上舰船等地面和水面目标。1965年开始研制,1968年第一次飞行试验,1972年装备部队。导弹长2.49米。弹径300毫米,最大射程600米。战斗部为穿甲爆破**型。可用4种发射架发射。一般战斗机可以携带6枚导弹。“小牛”导弹有电子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热成像制导3种成像制导类型。电子制导适宜在晴朗的白天使用,当发现目标后,飞行员通过电视摄像机的目标图像,发射并操纵导弹进行攻击;激光制导无论白天和黑夜都能使用,但在不良气象条件下(如雨天、雾天)使用效果不好;红外热成像制导优点突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在白天、黑夜、不良气象条件下和硝烟弥漫的战场环境中均能使用。“小牛”导弹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中使用,命中率达到87%以上。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用58枚“小牛”导弹击毁阿拉伯国家52辆坦克。
请介绍下美军AGM-114“地狱火”导弹
1974 AGM-114 由美国陆军开始研发,定位为一种 "反坦克破坏兵器",可以从装甲载具或直升机发射。AGM-114A 型于1982开始生产。研发测试(DT&E)的AGM-114B型于1984开始。AGM-114K型的测试于FY 93和FY 94会计年度开始。 AGM-114M型则不需要DT&E 因为它与AGM-114K 只有弹头不一样其他完全一样。早期构型只有激光制导型导引近期的才有雷达导引功能。地狱火可以广泛装备于飞机和直升机上,还有各种船舰和车辆。而地狱火导弹除了攻击中小型机动车辆和建物外,也可以攻击敌方橡皮艇、快艇等小型船只。 地狱火II代,于1990年早期开始研发,使用模组化设计多种**,以求最大战场弹性。二代的半主动激光制导型(AGM-114K **弹头(HEAT),AGM-114KII 爆风筒,AGM-114M 爆裂弹头,和AGM-114N 金属加强弹头)发射器的雷射照到目标后反射回来的雷射可以被导弹鼻椎抓到。从而直线飞向目标。 MQ-1 和 MQ-9无人机(U**)也支援地狱火II但只能挂1到2枚,而 AH-64攻击直升机可以同时挂16枚AGM-114L,长弓地狱火,有射后不理功能:可以由毫米波雷达来导向,可以免除雷射导引发射后,射手还要继续维持雷射照射的缺点。还能适应各种有云雾的天气不怕雷射**扰。 每一枚地狱火重106磅,20磅是弹头,射程有 8,000 米。1990到2007已经有21,000枚制造出来,平均成本$68,000美金一枚。 联合攻击导弹(JCM)(AGM-65 Maverick 沿伸型)预计将取代地狱火II 于2011年。 JCM 可以结合多种导引和多种弹头于一体。不必像地狱火划分多种**。但是FY2006会计年度,美国国防部为了节约预算取消了诸多研发方案,包含JCM 虽然诸多军方反应JCM的超高弹性可以大量装配各种载具和取代多种武器,能够有最高成本效益和后勤成本节省。但是还是被取消 目前唯一可能的JCM进展是联合对地导弹(JAGM)项目可能复活。考量到美军需要一种可靠的陆用导弹撑到JCM研发成功 并且维持庞大外销市场,可见地狱火还将服役很多年。 参战史 地狱火参加了诸多战役并且证明有效:巴拿马冲突,沙漠风暴,科索沃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多数是从阿帕契和眼镜蛇直升机上发射,OH-58战蒐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U**)。以色列也大幅应用于打击巴勒斯坦军。 2001到2007年间,美国就发射超过6,000枚地狱火于实战。美国发现它的小弹头对于城市战可以避免市民伤亡机率。此外它的雷射导引功能如果再加上一些技术和运气,可以直接打进窗户,对于反恐战争有战术价值。英军AH-64曾将地狱火导弹装配上油气弹,用来打击***潜伏的地下洞窟。美军也首创了将地狱火导弹配合无人飞行载具攻击****的战术,由于无人飞机配备了顶尖的侦蒐系统,可有效导引地狱火导弹正中目标,成功猎杀了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伊拉克等地区的恐怖组织头号人物。地狱火有在 悍马车(HMMWV)和相容拖式导弹(ITV)的载具上测试过。也有试射从 C-130运输机上射出。 瑞典和挪威 使用地狱火在海岸防御,挪威还把它装在Strid**åt 90 快艇上。 服役1990 设计生产洛克希德 单位造价$68,000美金 技术数据 长度64in 163cm 直径7in 17.8cm 翼展13in 33cm 负载重量9 kg 发动机固体火箭 最大速度1.3马赫 有效射程5英里 制导方式雷射导引 毫米波雷达导引(II代) 弹头**反战车弹头(HEAT) 20lb(9 kg)两段式引爆 金属增强弹头(MAC) 18lb(8 kg)成形装药 爆破裂解弹头 引信延迟引信、碰炸引信 发射平台掠食者无人侦察机,直升机 船舰,车辆
美国“幼畜”空地导弹有什么特点
20世纪70代初,为适应战场需要,美军加快了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制步伐,第二代空地导弹陆续亮相。“秃鹰”AGM-53A是美海军投资1.24亿美元,由美国洛克威尔国际公司研制的,采用程序加电视制导,精度很高。由于该导弹成本太高,最初每枚价格达到10亿美元,未能投入实战使用。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幼畜”AGM-5,又称“小牛”导弹,性能与“秃鹰”导弹十分相近,再加上售价便宜(单价仅为2.54万美元),因此,很快就取代了“秃鹰”导弹,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电视制导的空地导弹。
“幼畜”空地导弹是美国几种电视制导武器中最小的一种,可以用来攻击点目标,如包括坦克、装甲车、导弹与高炮阵地、车队、地面防御工事、桥梁、指挥所、雷达、停机坪上的飞机和舰艇在内的各种目标。
采用电视制导的“幼畜”在导引头部装有小型摄像机。当发现目标后,把电视图像传输到驾驶舱内的电视荧光屏上,然后,由导弹上的电视设备把目标图像“锁住”。当电视摄像机的十字线与瞄准线重合后,就可发射导弹了。导弹投放后,驾驶员不必继续跟踪导弹,而可以直接去攻击其他目标或从目标区域返航,电视导引头会自动地连续测量导弹偏离预定弹道的误差,并将误差信号发送给控制系统,从而自动制导弹命中目标。电视制导的导弹准确性较高,但其弱点是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只能在能见度良好的白天使用,而且投弹时飞机飞行高度较低,容易受到对方防空兵器的威胁。这种导弹曾在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得到使用。
“幼畜”导弹弹长2.49米,弹径0.3米,翼展0.72米,发射质量210千克,一般战术飞机可携带6枚。在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动下,巡航速度可达到马赫数1,射程为(0.6-22.5)千米。
在越南战场上,由于恶劣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幼畜”导弹的电视制导效果,使它显得默默无闻。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战略轰炸中,“幼畜”导弹准确地攻击了叙军国防部、空军司令部、广播电台,以及发电厂、机场、通信设施和海军司令部等重要目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的F-117A、F-111F和F-16E战斗机共发射了5500余枚“幼畜”导弹,命中概率超过了80%,居全部参战导弹之首,“幼畜”导弹也因此身价倍增。到1993年底,“幼畜”导弹已生产出10万余枚,并出口到20多个国家。
美国联合空地导弹有什么优点
美军正加速研发一种可广泛装载于多种平台上的新型多用途导弹——联合空对地导弹(JAGM)。该弹搭配的火控软件可以随载机型号与任务要求自动切换,以实现对不同目标的打击。承包商表示,JAGM将大大提升美军的作战效率,同时还能减少维护和补给费用。
该项目的成功上马,得益于美国陆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共同努力。JAGM的前身——JCM(联合通用导弹)在2007年因预算超支被取消。但去年下半年,JCM的两个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雷声公司,重新提出了在价格方面很有诱惑力的新方案,军方决定重启该项目并将其更名为JAGM,保留了JCM的关键技术。
根据承包商公布的数据,JAGM的重量约为49千克,射程超过16千米,直径18厘米,长1.8米,可由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携带。雷声公司项目发展经理迈克尔·瑞雷解释说,JAGM主要用于替代现役的多种空对地导弹,如AGM-114“海尔法”、AGM-65“小牛”、BGM-71“陶”式等,它是一种“系统解决方案”。
据军方代表罗伯特·巴里中校介绍,JAGM的关键技术是三模式跟踪器、多目标弹头及适用性更广的发动机。新型跟踪器是导弹的核心部分,它改善了导弹在恶劣天气下的感应和目标锁定能力,使其能适应硝烟弥漫的战场;多目标弹头可用于摧毁装甲车辆、舰船,亦可**敌方人员;新型发动机技术的引进,则使导弹的射程达到了20千米。
总体而言,JAGM将多种现役装备的优点综合在一个弹体内。要实现这点,其火控软件功不可没。在战斗状态下,JAGM的火控软件能与战机上的目标指示系统通信,以决定使用最合适的跟踪模式,其弹头及发动机也会根据任务要求调整到最佳状态。
JAGM项目的总投资达60亿美元,可能成为美军未来10年内最大的战术导弹采购项目。目前,洛·马公司已同美国军方签订了为期两年零三个月的合同,主要涉及导弹的初步设计,系统集成及原型发射试验。巴里中校表示,JAGM将在2016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它将装备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总需求量预计为35000枚。
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Orlando)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导弹与火控部,正与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Tucson)的雷神导弹公司团队和位于密苏里州圣查尔斯(St.Charles)的波音公司防务、航天和安全武器部团队竞争一项生产联合空地导弹的合同。联合空地导弹是一种用来取代现役三种型号导弹的战术空中发射型的导弹。这是一种100磅重级别的武器,将取代500磅级别的“幼畜(Maverick)”导弹和另外两种100磅级别的导弹:“海尔法II”型导弹和空中发射型“陶”式反坦克导弹(TOW air-launched versi*** of the Tube-launched, Optically tracked, Wire-guided missile 中文译名为一种用管式发射、光学跟踪的有线制导导弹)。
联合空地导弹使用三模式寻的器,整合了激光、红外成像、毫米波技术,和它将取代的三种战术导弹的制导系统相比,目标定位能力更强。联合空地导弹的寻的器抗干扰能力更强,更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无论是远距离还是近距离的移动目标,它都有多种‘发射后不管’模式实施攻击,打击静止目标更容易。这种导弹可以由有人和无人航空系统以多种模式以360度发射,实现了自动化瞄准点选择。
联合空地导弹的射程是现有“海尔法”导弹的两倍,达到了16公里,这将大大提高旋转翼飞机的生存能力。
这种新型导弹如果安装到像F/A-18打击战斗机这样的固定翼飞机和像MQ-1C “天空勇士(Sky Warrior)”无人航空系统这样的无人机上,其打击距离分别可以达到28公里和25公里。“天空勇士”无人机是空军“捕食者”无人机的陆军型。
联合空地导弹计划是第五个用来取代“海尔法”导弹的发展计划,用以填补“联合通用导弹(JCM Joint Common Missile)”计划下马之后造成的能力需求的真空。军方于2004年5月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联合通用导弹,但是国防部于2004年12月以该计划风险过高为由取消了这个计划,其预算被转交到了其它更优先的项目上。但是需求仍然存在,打击时间敏感移动目标、高价值掩盖或者遮蔽目标、高速船只和其它非传统目标仍然是美军作战能力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能够满足需求的导弹必须能够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能够在“肮脏”的战场上作战(举一个例子来说,为烟雾所笼罩),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胜任严苛的通信条件和激光指示环境。不仅如此,这种导弹还要可靠性要高,后勤维护简单。国防部要求发展一种能力填补这一缺口,并得到确认,所以联合空地导弹就出现了。
2008年1月,联合空地导弹计划进入技术发展(TD Technology development)阶段。2008年9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波音公司的团队分别从陆军手里获得了总额为1.25亿美元、为期27个月的技术发展阶段固定价格合同(这个合同海军与陆军各拥有一半的份额)。两家承包商产品的初步设计评估安排在今年6月份进行,并将进行展示,从来为2011年初工程和制造发展(EMD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阶段的进一步决定做好准备。
3月底,联合空地导弹项目办公室为其工程和制造发展阶段发布了一份招标书(RFP Request for proposals)草案。一份最终的招标书草案预计于7月份发布。
在技术发展阶段,每个承包商团队需要向地面发射3枚导弹,展示其火箭发动机和寻的器性能,展示其设计方案的制导能力。每个寻的器模式都将进行展示。测试将在新墨西哥州白沙试验场(White Sands)50英尺高的塔上进行,模拟从一架直升机上的导弹发射。
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每家承包商都将其设计的三模式寻的器在陆军的UH-1型直升机上进行了飞行测试。
4月7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其为该型导弹研发的空气喷射(Aerojet)火箭发动机已经成功完成了所有距离上的温度测试。
整合到F/A-18“超级大黄蜂”打击战斗机上是联合空地导弹面临的重大设计挑战之一。两家承包商的设计方案均已经通过了风洞试验,为在“超级大黄蜂”打击战斗机上的飞行试验做好了准备。
固定发射器的设计是联合空地导弹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即F/A-18打击战斗机的携载系统。而碰巧的是,由于接口的标准化,我们相信这种发射系统也将适用于其它固定翼飞机。我们的计划是让每个武器站携载3枚导弹,所以可以满足每架F/A-18打击战斗机携载12枚导弹的目标需求。
联合空地导弹将配备多用途战斗部。今天的‘海尔法’导弹可以配备多种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从对付主战坦克的穿甲战斗部到**破片战斗部都可以装备。而多用途战斗部的配备,将使导弹的运用起来更为灵活。”
根据目前的方案,联合空地导弹不会装备数据链,但是未来会进行升级,最终会整合一条数据链来提高战斗能力。
联合空地导弹计划于2016年初步形成作战能力,将装备到海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海军陆战队的AH-1Z“蝰蛇”攻击直升机和陆军的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上。这种导弹也将装备到海军的MH-60R/S“海鹰”直升机、陆军的OH-58D“奇奥瓦勇士(Kiowa Warrior)”直升机和MQ-1“天空勇士(Sky Warrior)”无人机上。
美国海军和陆军已经计划将联合空地导弹装备到其它平台,可能的平台包括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和F-35“闪电II”打击战斗机。美国空军目前没有使用联合空地导弹的计划。
更多文章:

林志颖未修照流出(林心如与林志颖同框照流出,两人的颜值与之前有何变化)
2024年12月13日 17:10

nba布拉德利退赛(想留在湖人,想得到长期合同!兄弟,别欺负湖人了,你该主动离开)
2024年12月14日 19:44

汉米尔顿属于什么档次的手表(汉米尔顿手表属于什么档次 汉米尔顿手表怎么样)
2024年5月28日 17:15

尤文为什么不要迪巴拉(迪巴拉是非常有实力的球员,为什么在尤文图斯经常出任替补)
2023年12月24日 08:40

里奇卢比奥2008年奥运会(08奥运会上西班牙篮球队里的6号的详细资料)
2024年2月25日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