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巴赫战役(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本文目录
- 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 罗斯巴赫战役的辉煌战绩
- 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对法奥联军决定性一战
- 罗斯巴赫战役的背景资料
- 什么是罗斯巴赫战役其过程是怎样的
- 外国有何著名以弱胜强的战事﹖
-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 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如何
- 腓特烈最辉煌的战役是哪一次揭秘罗斯巴赫战役
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罗斯巴赫会战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在1757年11月5日的战役,以普军大胜作结,伤亡情况为普军169死379伤;法奥联军5000死伤,5000被俘;此战被誉为是腓特烈大帝最辉煌的战绩,18世纪欧洲经典战役之一。
面对四方大军云集,腓特烈留下贝费恩公爵的41,000人,命令他在西里西亚境内进行防御,牵制住奥地利道恩元帅的10万大军。自己带少量普军,以塞德利茨为骑兵总指挥,星夜赶去迎击西南方向的苏贝斯。同时,腓特烈给西方的法军黎塞留元帅送去一笔贿赂,买得他按兵不动,将费迪南德亲王的部队也抽调回来集中。正当苏贝斯和腓特烈之间的大战将要开始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道恩元帅分出哈迪克(Haddik)中将的一支3,400人的小部队,偷袭柏林得手,腓特烈连忙去救,所幸哈迪克只占领柏林一天就撤退了,腓特烈反正赶不上救援,又回到罗昂亲王指挥的联军正面。联军41,000人对21,000普军,几乎占有2比1的优势,苏贝斯决定发动进攻,以求一战定乾坤。11月5日,罗斯巴赫会战开始。
法奥联军由法国的索拜斯元帅和奥地利的希尔德堡豪森亲王率领,共6.3万人(其中法军3万人,奥军3.3万人),对普军几乎占有二比一的优势,所以他们是趾高气扬。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决定第二天上午进攻,计划绕过菲德烈的左翼,切断他的退却线,并准备在一击之下即结束这个战役。
11月5日上11时,索拜斯命令部队拆营,成3个纵队前进。前卫为法国和奥地利的骑兵,中央为法国和奥地利的步兵,后卫为法国的骑兵。联军旌旗招展,军乐悠扬,好像胜利 *** 一样地向普军左翼旋转。
罗斯巴赫村落位于一个低缓的小丘上,从那里可以清楚的看见联军的营地。菲德烈派高德上尉在一高屋顶上监视敌营。下午2时,国王正在用膳,高德上尉冲进了房间,向国王报告说敌人正向普军的左翼旋转。菲德烈亲自爬上了屋顶,看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敌人的意图,是想从侧面和后方来攻击他,并驱逐他离开他的交通线。于是,他当即决定将主力调往侧面和后方,易守为攻。下午2时30分,他下令部队移动。半小时后,各部队即进入了新的阵地。普军移营之快,使目击者叹为观止。一名法国军官说:“好像是在歌剧中变换布景一样。”
对于普军的移动,索拜斯却认为菲德烈正在全面撤退,于是充匆忙下达攻击令,以致使自己前进纵队的头部已暴露给普军。下午3点30分,普鲁士的席德里兹将军抓住战机,率4000骑兵从正面和侧翼迅猛攻击联军。普军骑兵向一把风快的钢刀一样,在庞大的尚未展开的联军之中,横冲直撞,反复冲杀了四次之多,驱逐着敌人向后溃退。同时,普军炮兵的18门重炮也向溃逃中的联军步兵开火,在这个火力的掩护下,普鲁士的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用快步前进,攻击领先的敌军,以来支援骑兵。由于普军的炮火使联军步兵整行的被撕开了,普鲁士的**兵就变成了可怕的刽子手。联军步兵被逐回后,前后挤成一团,于是席德里兹又抓住这个机会,再度打击在他们背上,使他们落荒而逃。
罗斯巴赫是为数极少的腓特烈取守势的战役之一。战场在萨尔河(Saar)北面,普军防线成南北走向,面向西方。联军在上午11点走出营帐,列3路纵队向东行进,意图是插入普军阵地和萨尔河之间。因为普军人数占绝对劣势,联军统帅部判断腓特烈有可能后撤避免会战,下午腓特烈判明法军进攻方向之后,才命令军队收拾营帐准备迎战,而法军正好以为普军开始撤退,加紧以纵队前进接敌。实际上,腓特烈计划以阵线右翼(北端)前面的一列小山丘为掩蔽,悄悄集中兵力于右翼,把左翼回缩,将法军引诱到普鲁士阵地南端和萨尔河之间的陷阱,加以歼灭。法军还蒙在鼓里,三路行军纵队还没有等到展开,就遭到普鲁士前锋塞德利茨4,000骑兵的迎头痛击,先锋被击溃。但是塞德利茨初战告捷并不穷追,收拢部队,因为法军毕竟势大,一旦把敌人挤压得太紧,反而容易形成僵持。真正的打击来自普鲁士步兵主力,他们已经完成了旋转运动,把向西的正面改为向南,在高地上18门重炮扫射的掩护下,腓特烈的弟弟,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杀进乱成一团的法军,而经过休整的塞德利茨骑兵同时迂回到法军背后,把战斗变成一场屠杀。激战中,德国北方骑兵用方言喊出的呼号“Gah To”,竟然被法军错听成法语“蛋糕”的谐音,官兵更加摸不着头脑。罗斯巴赫战役下午3点半才开火,到下午4点30分的时候,会战的胜负已经完全决定了。普军在炮火掩护下,全面向崩溃中的联军攻击。联军的退却变成了溃散,在周围40里以内的地区中,到处都是败兵。由于纪律的废驰,这些败军变成了乌合之众和惊弓之鸟。菲德烈却未展开追击,其原因是黑夜已经快到了,而菲德烈又急于赶回情况危急的西里西亚。但是一个半小时之内,法军已经溃不成军,死伤3,000人,被俘5,000人。其中包括8名将官和300名军官。另有火炮67门,7对国旗,15面军旗和许多行李。而普军却只损失了541人(死165人,伤376)。但是塞德利茨中将也在受伤之列,回国修养,没有能参加下一场洛伊滕会战。
罗斯巴赫战役的辉煌战绩
罗斯巴赫战役是一场一边倒的胜利,经此一战,路易十四朝和路易十五朝早期法军勇敢善战的形像被毁坏殆尽,路易十五竟然还在战后授予罗昂亲王法国元帅军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杜伦尼和孔代屡次入侵德意志,予取予求的时代,给德意志诸邦留下痛苦的记忆,而这次胜利大大振奋了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且罗斯巴赫战役是腓特烈斜线式战术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 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对法奥联军决定性一战
罗斯巴赫会战发生在七年战争时期,是普鲁士皇帝腓特烈二世对法国和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一战。1740年5月,24岁的腓特烈二世继承王位,他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智,他深知普鲁土的国情,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四周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的外敌没有一刻不准备吞噬普鲁士这块肥肉,他不能坐坐以待,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为此,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即位不久,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
1740年12月人侵西里西亚的战争是腓特烈二世扩张的操练场。这场战争产生的后果是奥地利开始僧恨普鲁士,法国也开始畏惧腓特烈二世。带着共同的目标,法国和奥地利捐弃前嫌,开始走到一起,俄国、瑞典和萨克森也凑到了他们一边。腓特烈二世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为此,他在1756年9月出兵占领了萨克森。这在欧洲引起了公愤,欧洲五国同盟出动了50万大军进攻普鲁士,普鲁士一时陷入了四面受敌之中。
来势汹汹的法奥联军正在向柏林挺进,腓特烈二世快刀斩乱麻,在命令李华尔德和贝芬公爵分别迎击俄国和奥地利军队之后,他自己于1757年11月4日率领着32万军队来到了罗斯巴赫,准备在这里迎击逼近柏林的法奥联军。罗斯巴赫村处在一个宽广开阔的平原上,四周几乎没有什么树木遮挡,一条小溪从这里蜿蜒流过,南面有两个叫雅努斯和包岑的小山头,在这里布兵是腓特烈二世的一个明智之举。
普鲁士军队到达这里之后,设立了周密的防御线。腓特烈二世严密注视着联军的一举一动,很快,前方就传来了联军逼近的消息。统率法奥联军的是法国的苏贝斯和奥地利的希尔德堡豪森亲王,他们一共出动了6.3万人马,已经在离罗斯巴赫以西3英里的平原扎营了。11月5日下午,双方正式展开了交战。
苏贝斯命令联军成三个纵队直通普军的左翼而来,腓特烈二世立即命令军队后退,苏贝斯以为普军被吓怕了,于是命令先头部队发动进攻。这样一来,联军的前后就脱节了,腓特烈二世立即命令席德里兹率军向法奥联军的正面和侧翼反扑。联军还没有缓过神来,普鲁士军队已经杀了过来,同时18门大炮一齐发射,联军乱作了一团,2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以后,联军已经溃不成军了。
腓特烈二世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赢得了罗斯巴赫会战的胜利。法奥联军损失了7000多人的兵力,一向勇猛无比的法国军队在腓特烈二世的面前失去了威风。全普鲁士军民都在为腓特烈二世的伟大胜利欢呼。
罗斯巴赫战役的背景资料
1740年5月30日,24岁的腓特烈威廉继承普鲁士王位,史称腓特烈二世,又称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腓特烈大帝。普鲁士是欧洲新兴的强国,因它是一个内陆国家,四周都受到敌国的包围,在这种环境之下,为了要维持其强国的地位,就必需向外扩张。腓特烈即位后,继续执行其父腓特烈一世的扩张政策。1740年12月16日,腓特烈借口奥地利的王位继承问题,发兵侵入西里西亚,造成既定事实,逼得奥地利改变了过去与英国、荷兰结盟反对法国的传统态度,转而求助于法、俄两国。腓特烈则利用英国想夺取法国殖民地的企图,同英国结盟,对抗法、俄、奥、瑞(典)和萨(克森)五国同盟。1756年,腓特烈获悉俄国鼓动奥地利对普鲁士开战。他认为,若待奥地利准备好了再战,必将于己不利,于是决定先发兵攻击。8月27日,他亲率7万大军,突然不宣而战侵入萨克森,9月10日占领了该地首府德累斯顿。欧洲各国闻讯大为震怒,决定出动50万大军从各方面围剿腓特烈。至1757年10月间,俄军已侵入东普鲁士,法军占领了汉诺福,奥军进入了西里西亚,而法奥联军也由西向柏林逼近。面对危局,腓特烈派李华尔德元帅率2.5万人迎击8万俄军;派贝芬公爵率4.1万人对抗10万奥军;他自己在11月4日,率3.2万人到达罗斯巴赫,以来迎击法奥联军。
什么是罗斯巴赫战役其过程是怎样的
罗斯巴赫战役是七年战争期间,法奥联军与普鲁士军队于1757年11月5日在罗斯巴赫村附近进行的一次战役。
11月3日,法奥联军在苏比兹亲王和希利德布尔哈乌津亲王的指挥下,占领了缪赫利恩东南部高地上的阵地。同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普军在别德拉东北部集结。11月4日,弗里德里希二世把主动权让与敌军后,将部队向别德拉与罗斯巴赫之间更为合适的阵地上调动。法奥联军将普军的这一机动误认为是退却,遂决定迂回运动,以切断普军与其后方扎列河各渡口的联络。11月5日9时,联军在普军正面留下热尔缅将军的一支小部队,其余部队向普军左翼迂回。这一行动是在没有侦察和警戒的情况下成纵队队形进行的。14时30分,弗里德里希二世在警戒队的掩护下指挥部队迎击敌军。普军泽德利茨将军的骑兵在18门火炮的支援下,从正面和侧翼急速冲击联军的纵队,击溃了联军骑兵,迫使联军退却。
希利德布尔哈乌津企图将步兵展开,在列赫尔特斯韦尔边对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部队实施冲击,但被普军枪炮齐射火力所粉碎。联军由于未能得到热尔缅部队的支援,损失了约7000人,67门火炮,22面军旗和全部辎重,仓皇退向埃尔富特和埃森纳赫。普军损失500余人。
罗斯巴赫战役为弗里德里希二世夺取西里西亚打开了道路。普军以少胜多,其决定因素在于联军忽视了侦察和警戒。普军骑兵突击的突然性和对枪炮齐射火力的充分利用起了重要作用。
外国有何著名以弱胜强的战事﹖
1.马拉松 日期: 前490年 位置: 马拉松平原 结果: 雅典人胜利 参战者 雅典(Athens)、 斯巴达(Sparta)、 普拉蒂亚 波斯 指挥官 卡利马科斯(Callimachus,总司令)、 米太亚德(Miltiades,支族将军) 波斯 阿尔塔费尼斯(Artaphernes)、 大提士(Datis) 兵力 约10 000人-11 000人(雅典陆军约为9 000人-10 000人,普拉蒂亚士兵约为1 000人) 波斯约25 000人(参加战役的约15 000人) 伤亡 死亡约192人(包括总司令卡利马科斯) 波斯死亡约6 400人(包括俘虏) 奥斯特里茨战役 拿破仑战争第三次反法同盟之一部份 2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日期: 1805年12月2日 位置: 今捷克境内,奥斯特里茨村 结果: 法国获胜 参战者 法国 俄罗斯,奥地利 指挥官 拿破仑 库图佐夫,亚历山大一世 兵力 法国73000人,139门大炮 俄罗斯,奥地利86000人,278门大炮 伤亡 法国8500人 俄罗斯,奥地利26000人 3.霍亨弗里德堡战役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一部份 日期: 1745年6月4日 位置: 今波兰霍亨弗里德堡 结果: 普军胜利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者 普鲁士 奥地利 萨克森 指挥官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 奥地利 萨克森卡尔(洛林亲王) 兵力 普鲁士约59 000人 奥地利 萨克森约60 000人 伤亡 普鲁士约2 000人死亡多人 奥地利 萨克森约4 000多人死伤 7 000被俘 4.曹恩道夫战役 七年战争之一部份 日期: 1758年8月25日 位置: 今波兰曹恩道夫 结果: 普鲁士惨胜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者 普鲁士 俄罗斯 指挥官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 俄罗斯Willem Fermor 兵力 普鲁士36 000人167门 枪炮 俄罗斯43 500人610门 枪炮 伤亡 普鲁士12 797人26门 火炮 俄罗斯18 500人 5.洛伊滕会战 七年战争之一部份 日期: 1757年12月5日 位置: 今波兰洛伊滕 结果: 普军胜利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者 普鲁士 奥地利 指挥官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 奥地利卡尔(洛林亲王)道恩元帅 兵力 普鲁士39 000人167门 枪炮 奥地利58 500人210门 枪炮 伤亡 普鲁士1 141人死5 118人伤85人 被俘 奥地利3 000人死7 000人伤12 000人 被俘51支 旗帜116门 火炮 6.罗斯巴赫会战 七年战争之一部份 罗斯巴赫会战战役图 日期: 1757年11月5日 位置: 萨克森 罗斯巴赫 结果: 普军胜利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者 普鲁士 法国 神圣罗马帝国 指挥官 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 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夏尔·德·罗昂 (苏毕兹亲王) 兵力 普鲁士22 000人58门 火炮 法国神圣罗马帝国54 000人156门 火炮 伤亡 普鲁士550人 死伤 法国神圣罗马帝国3 000人 死伤5 000人 被俘 7.罗布西茨战役 七年战争之一部份 日期: 1756年10月1日 位置: 今捷克罗布西茨 结果: 普军胜利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者 普鲁士 奥地利 指挥官 普鲁士 腓特烈大帝 奥地利 布劳恩 兵力 普鲁士 29 000人 奥地利 34 500人 伤亡 普鲁士 2 900人 奥地利 2 900人 参考: Wikipedia 为何不提中东七日战争。 期待大家的回答。 1.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在波斯战争中打败波斯 当时希腊并非统一国家,而是在爱琴海两岸的建立了十数个城邦,而波斯帝国的版东至印度河,西至北非的埃及,横跨欧亚非三洲,面积及人口都是希腊众城邦的数百倍,但波斯人在公元前492年、前490年及前482年三次入侵希腊,但由于波斯人不善海战,结果三次都被希腊众城邦组成的联军所败,这可谓历史上最大的以弱胜强战役。 2. 公元13世纪日本击败蒙古 当时蒙古人已征服中国及在欧亚两洲建立了庞大帝国,日本却只是个军备落后的国家,但蒙古两次攻日本却遇上风灾而兵败。 3. 公元1588年英格兰海军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当时西班牙拥有全世界最强的海军,而且派出攻打英格兰的无敌舰队总吨位比英格兰海军多达2万吨。但英格兰战舰以灵活的作战方式打败无敌舰队,西班牙派去的130艘战舰竟只有43艘返回西班牙,而且派去的两万八千士兵竟有一万五千人阵亡,相反英军只有百多名士兵阵亡,可谓继波斯战争后最大的另一次以弱胜强战役。 4.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在多场战役,包括马伦波战役、奥斯特茨战役都以比敌方人数少的情况下打败对手,其中在奥斯特茨战役,拿破仑以七万三千人打败奥俄联军的八万七千人,其中法军成功歼灭敌方三万五千人,而法军只损失少于一万人。 参考: 陈仲丹:图说兵器战争史 你要详细的过程还是只要战役名称?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和瑞典军都在向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敢抵抗,任由他勒索重金以后而离去(10月16日)。不久传来另一好消息,不知为什么,占领东普鲁士的俄军无缘无故撤退了(小阿普拉克辛以为女沙皇病重自动退兵)。现在只要对付开入萨克森的法军和帝国联军就可以了。心事重重的腓特烈二世改变行军路线,领着他的军队抵达莱比锡以西的罗斯巴赫附近。在这个地方,他那支仅剩2.1万人,疲惫不堪的军队,终于面对面的和4.1万法国和帝国联军遭遇。联军虽然拥有优势,但苏比兹深知自己的部队杂乱无章,而帝国军更是多数是新**,对普鲁士作战毫无热情可言。因此并不打算进行会战,他计划用当代最流行的军事艺术---警戒线战术,威胁腓特烈的后方交通线,迫使腓特烈不战而后撤,最终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落入三路大军的合围中而投降。在不断的变换阵地中,法军和帝国军的配合出现了问题,帝国军萨克森-希尔德豪森的约瑟夫大公爵的迂回部队没能得到法军的严密掩护,行动出现了脱节。在罗斯巴赫一座屋顶上观战的腓特烈二世,当即抓住了战机,命令塞得利茨的3800骑兵出击,当即把联军右翼冲垮了,在敌军重整之前,普鲁士王弟亨利亲王的7个步兵营突入法军中央,90分钟之内,罗斯巴赫战役就结束了(11月5日),联军损失7000人而普军只有550人,腓特烈二世下令善待俘虏,并邀请被俘的军官与他同桌进餐,他请求大家原谅菜肴不够,因为,绅士们,我想不到你们来的这样快,来的这样多。
英国和腓特烈二世同意感到高兴,对这位新的盟友建立起信心,伦敦街上大放烟火庆祝他的生日,而虔诚的美以美**声称这位不信教的英雄为唯一的救世主。7月29日已经回到 *** 的老威廉·皮特是普鲁士国王的坚定支持者,他谴责坎伯兰公爵签署的停战协定,他说服国会拨款保卫汉诺威及帮助腓特烈二世,以前国会只愿意拨款16.4万英镑在汉诺威建立观战部队,这次在罗斯巴赫大捷的影响和老皮特的鼓动下,决心每年拨款120万英镑建立一支参战部队,老皮特和腓特烈二世同意公同选择布伦瑞克公爵的胞弟,普鲁士国王的妹婿斐迪南亲王作为这支新军队的统帅,斐迪南年方36岁,是一位长的英俊,有教养而且英勇的人;他的小提琴也拉的很好,柏尼曾说:“他可能凭这些条件获得美好的前程,”他当时是普军内仅此于腓特烈二世的第二号人物。
腓特烈二世没有多少时间去高兴。黎塞留公爵统帅的一支法军,仍然控制着汉诺威大部。在罗斯巴赫之战的同一天,4.3万奥军包围了施韦德尼茨,此为普鲁士在西里西亚的补给中心;腓特烈二世在那里留有4.1万人防守,由于逃亡和死亡的缘故,已经减少到2.8万人了;这些军队是由贝费恩公爵指挥,他没能解除围困,1757年11月11日,要塞投降,落入奥军手中的有战俘7000,银币33万和足以供8.8万军队两月之久的补给品。胜利者和洛林亲王和道恩元帅的军队会合以后,增加到8.3万人,继续向西里西亚首府推进,同年11月22日,他们击溃了贝费恩公爵的残余部队,布雷斯劳陷落,至此,西里西亚大部分地区重归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二世觉得自己有理由觉得他在罗斯巴赫的胜利已抵不上这次失败。不过那次胜利,却使他恢复了勇气,他的军队也恢复了活力。法军在萨克森的掠夺,在提高士气方面对他帮助很大。腓特烈驱使他的士兵在12天里行军270公里,越过泥泞地带和西里西亚的残部会师。12月3日,腓特烈二世的4.3万人,在通往布雷斯劳的陆上与7.2万奥军相遇,在那天下午,腓特烈二世对他的军官发表演讲,已经勾勒出拿破仑军事演说的轮廓:先生们,你们不会不知道,正当我们忙于阻击法军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时,这里却陡降不幸。施魏尼茨陷落了;伯弗恩公爵败北了;布雷斯劳失守了,我们的粮草**全完了;西里西亚也大部分沦陷了。说真的,如果不是因为无限信任你们和你们的素质,而你们作为祖国的勇士和儿子,多次显示过这种素质,这尴尬处境将使我难以应付。
你们之中几乎没有人不是战功显赫。你们为祖国和为我所做的一切,我都了如指掌,并将永志不忘。因此,我对这次战役也十分相信。祖国有权期待你们拿出勇气,你们不会缺乏勇气。决战时刻已经来临。如果让奥军继续盘跨西里西亚,我便一事无成。我要晓告诸位:查理亲王的兵力虽两倍于我,但我要冲破战争艺术的束缚,哪里发现敌军,就在哪里进攻。问题不在于敌军的数量,或是他们占据了有利位置。我们依靠勇气,依靠缜密的计划就能成功。我必须铤而走险,否则,一切都会付之东流。我们必须打败敌军,否则,就让我们在敌军炮火下为国捐躯。我就是这样看待这一战役的,我就要这样行动了。把我的决心传达给全体官兵吧。让他们准备接受即将到来的考验吧。告诉他们,我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至于你们,我想到你们是普鲁士人,难道我会认为你们会辜负这一称号吗?如果诸位之中有人怕与我分担这一切风险,他可以今晚就退伍,而不会受到任何斥责。!
我知道,你们谁也不会背弃我。那我就仰仗诸位的帮助,并相信必然会赢得胜利了。在此次战役中,一旦下令出击,如果骑兵不全力以赴冲向敌阵,我就在战斗结束后叫他立即下马,叫他充任留守部队;如果步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犹豫,胆怯或拿不住军刀,我就割去他的军服上的花饰!好啦,先生们,晚安!过不了多久,我们要么已经打败敌人,要么就永远见不着了。
到这个时候,奥军所遵循的,还是一种费边战术,不与腓特烈的军队正面作战,但由于受到人多势众及当时所获的的几次胜利的鼓励,洛林亲王决定不理会道恩元帅的忠告,决心在战场上一雪前耻。两个敌对王朝的士兵,4.3万对7.3万,朝着对方,进入彼此的剑阵和火网之中,这次战役,拿破仑说,洛伊滕会战是运动、机动的决断的杰作。仅此一战就足以使腓特烈名垂千古,并使他跻身于世界伟大将领的行列。腓特烈在高地上看到,奥军成俩列长长的横队,普军成纵队接近,于奥军阵线成垂直,腓特烈派他的前卫部队展开在奥军前方,以隐蔽其部队朝右转,朝着奥军阵线右翼延伸点部位某一点运动,他的纵队在这里转换成横队,成45都角挺近,直插至敌人的阵线延伸部,就像古代底比斯名将伊巴密浓达那样,形成一个典型的斜形战术,在敌人大部队完全没能做出反应前,就击溃了他们;奥军有两万人在混乱中被俘,这是史无前例的,而腓特烈只付出了6300人伤亡的代价。
战争一结束,腓特烈就感谢他的将军们“今天将使你们的名声永远为这个国家的后世子孙所铭记。”这位胜利者,利用这个机会乘胜追击,第二天,他的部队就包围了布雷斯劳,守城的奥军司令在城内贴出公告,声明若有任何人提到投降这两个字,立即格杀勿论。但半个月后他自己却率1.7万人投降了。不多久,除了一个小小的要塞外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又回到了普鲁士的手里。洛林亲王在道恩元帅沉默的责备下,无地自容,只好返回他的庄园。
贝尔尼等其他几位法国首脑人物,均一致劝说路易十五与普鲁士谈判,但蓬巴杜夫人拒绝,并将外长贝尔尼主教撤换,代之以舒瓦瑟尔公爵。但是法国不禁怀疑,自己是牺牲殖民地而替奥地利打仗,所以对战争前景灰心至极。黎塞留在汉诺威的表现也是一样,因此在1758年2月一并遭到撤换。取代他的是克勒忙伯爵,一位保有经过教皇特性保有神职的教士。法军面对斐迪南·冯·不伦瑞克亲王坚定的压力下,终于撤出汉诺威;3月,他们放弃明登;不久又放弃了伐里亚,斐迪南亲王继续向西挺进,6月23日,他以半数兵力打败了克勒芒公爵在莱茵河克雷菲尔德所布置的主力,克勒芒放弃他的权利,让给Contades 。这位则联合从罗斯巴赫败回来的苏比兹亲王,才挡住斐迪南的如潮攻势。
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如何
罗斯巴赫战役是18世纪欧洲战争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战役,腓特烈大帝在这次战役中的指挥和部署成为了一个绝佳的作战典范,不仅为他本人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为普鲁士带来了巨大的胜利,也为后人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那么,影响如此之大的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罗斯巴赫战役可以说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普鲁士军队完全占据了此次战争的上风,法国和奥地利的联军虽然作战能力也很强,但由于没能重视对手、对战争情况的错误判断使得他们最终大败,这就是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恃才傲物的联军输给了合理计划作战的普鲁士人。
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还有一个足以让世人记住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这场战争发生在下午三点半,而四点半左右战争的胜负已经很明显了,也就是说,普鲁士士兵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最终,这场持续时间很短的战争以联军的溃败为结果,普鲁士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给普鲁士人民强大的信心,也成为了德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对于腓特烈大帝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他的****,他在这场战争中的表演堪称完美,斜线式的战术带来了胜利,也带来了声誉。所以,罗斯巴赫战役的结果对普鲁士人民、德国人民乃至全人类都有重大的影响。
腓特烈最辉煌的战役是哪一次揭秘罗斯巴赫战役
说到腓特烈大帝,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德国历史中普鲁士时代著名的皇帝。1756年有着“第零次世界大战”之称的七年战争爆发了。而这场战争中的罗斯巴赫会战成为了腓特烈大帝最为辉煌的战绩。因为在腓特烈大帝的指挥下,普鲁士的军队重挫了高于自己三倍人数的法国以及反普联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罗斯巴赫会战吧。 ▲1757年11月2日~4日,罗斯巴赫战役前夕的普鲁士与帝国联军位置示意,蓝色线条为普鲁士,红色线条为帝国联军,图片来源WikimediaComm***。 11月5日清晨,普鲁士的自由军团发现圣日耳曼中将的部队已经登上Schotau高地,在圣日耳曼将军的8个步兵营和13个骑兵中队之后,联军花了几个小时将队伍整理成3个纵队,用来实现萨克森.希尔德伯豪森的宏伟计划。 8点钟左右,腓特烈被法军军营里的巨大动静吵醒,来到罗斯巴赫村一个楼(Herenhaus)的楼顶观察究竟,看到联军的行动后,腓特烈认为对手正准备前往弗莱堡,因为对手缺乏补给。与此同时,圣日耳曼将军麾下一部分人,很可能是骑兵,开始从Schotau高地下来,向前慢慢挺进,并且炮兵开火,好像他们要向罗斯巴赫村——也就是普军的左翼及中路发动进攻似的。 ▲画作——1757年11月5日,腓特烈二世在罗斯巴赫的Herenhaus阁楼上查看正在逼近的帝国联军,图片来源于网络。 腓特烈看了一下,认为圣日耳曼是在做佯攻,目的是掩护主力撤往弗莱堡,因此他更确信自己判断无误,暂时不会有大事发生了。他回到他的指挥所,也就是这楼的首层。 而联军那边整队实在慢到了极点,直到中午,才一切就绪,开始出发。事实上,一般的侧翼包抄必须要事先规划缜密,行动迅速,而联军这边一个都不具备,更何况也没派出骑兵事先侦察和迷惑对手,联军就这样,走向了灾难,正如一个军官事后说的一样——“没有将军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侧翼被袭击而坐视不管,除非是傻子。而腓特烈是侧翼袭击的高手,你更不用试了”。联军或许真把普鲁士不死鸟腓特烈大帝当傻子了。 Herenhaus这栋小楼位于罗斯巴赫村南面的平地上,腓特烈为了能监视联军的行动,让高德上尉一直呆在顶楼密切注视对方,在顶层西墙上的许多砖已经被拆掉了,这样更方面高德上尉的观测。 ▲罗斯巴赫的Herenhaus小楼,图片来源WikimediaComm***。 两点钟左右,他观测到很多联军高级将领正在观察普鲁士的阵线,而更重要的是,联军的行军方向也发生了偏转。高德稍微迟疑了一下,冲下楼去向国王汇报情况,此时腓特烈正在和将军们吃午饭。开始时腓特烈心情很烦躁,认为这位年轻的上尉缺乏经验,紧张过度,不过在高德的竭力劝说下,他亲自上楼查看详情,这下腓特烈马上意识到,敌人要包抄他的侧翼。 2:30分,腓特烈下令部队出营,腓特烈决定赶到敌军正前方,在敌人处于行军状态时进攻他们;在3:00之前,步兵已列好阵线,骑兵上马提刀,一切准备就绪。这个命令的执行是那样迅速,所以有一位法国军官形容说:“好像是在歌剧中变换布景一样。”唯一例外是马耶尔自由营和轻骑兵部队,他们留下来负责监视圣日耳曼的部队。 腓特烈的计划是:利用詹努斯山脊掩护行踪,部队沿顺时针方向来到东北面,之后向右转,使得部队面朝南面,在敌人纵队的前方对他们实施打击。其中骑兵是先头部队,腓特烈看了看刚刚被提升为少将的希特里茨,并授权他指挥普鲁士的所有的38个骑兵中队,希特里茨飞身上马,来到骑兵军官中间喊道“我服从于国王,你们服从于我”,说完,希特里茨留下5个中队的骠骑兵作为掩护,在詹努斯山脊的屏蔽下,率领其余骑兵部队向山脊左侧飞驰而去。 训练有素的普鲁士步兵看到骑兵已经展开行动,也开始加快步伐。而在对面圣日耳曼将军看来,普鲁士军队正在撤退,这无疑使得联军的前进更加放心大胆的前进,其中打头的奥地利和其他德意志小国的骑兵已经和大部队拉开了大约2000步的距离。 这时,已经来到詹努斯山脊后面的普鲁士步兵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右转,并上至山脊的西北坡;当敌人的纵队距离山脊只有几百步时,腓特烈派穆勒上校率领18门火炮登上山顶,当穆勒上校的火炮开始向联军纵队射击时,时间是3点15分。 听到火炮发射后,希特里茨命令他的骑士们排成冲锋队形,并决定从詹努斯山东侧发起冲锋。当联军的骑兵部队距离他们大约1000步时,号手开始吹起冲锋号,希特里茨一马当先,冲向联军骑兵,联军措手不及,指挥官布罗利埃试图将他们的骑兵由纵队阵型改为线式阵型,但并未成功。 ▲画作——罗斯巴赫战役中由希特里茨少将领导的普鲁士胸甲骑兵,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 只有奥地利的两个胸甲骑兵团“Bretlach”和“Trautmansdorf”执行了他的命令,奥地利的胸甲骑兵试图抵挡希特里茨的冲击,做出了英勇的抵抗。而来自奥地利的Szechényi骠骑兵团和符腾堡龙骑兵团和另外两个来自德意志小国的胸甲骑兵团,尽管未能来得及变换成线式阵型,但也向希特里茨的骑兵铁流冲去,德意志骑兵的抵抗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得法国的24个骑兵中队有机会支援他们。 但几分钟之后,在普鲁士骑兵的冲击之下,联军的骑兵不得不撤退;索比斯将军率领16个骑兵中队拍马前来,试图阻止联军骑兵的撤退,但希特里茨又派出了他的第二线的18个骑兵中队,这些人向联军的骑兵侧翼发起冲锋,经过半个小时激战,法军骑兵撤至Reichardtswerben村后,随着普军骑兵也来到附近,他们开始溃退。 ▲画作——罗斯巴赫战役,图片来源WikimediaComm***。 希特里茨知道自己本次战役的任务并不止于此,他此时展示了骑兵指挥官很少有的优点:冷静和对手下的控制,他并未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命令号手吹起了集合号,带领他们在塔格维本的谷地中休整,等待新的命令。 在双方骑兵展开马上厮杀的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开始了对抗。到达詹努斯山顶的普鲁士步兵来到穆勒上校的炮兵中队的右侧,迅速从纵队阵型展开成线式阵型,第二列士兵沿山坡走下,在炮兵左侧展开了一条线,这样詹努斯山的普鲁士阵线形成了一个狗腿形,这样的特殊队形变换也是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在实战中得心应手,目前阵线面朝西南,正对着敌人的纵队前进方向。 走在联军纵队前面的是两个法国步兵团——皮埃蒙特团和梅里团,紧跟其后的是罗兰和普瓦图两个步兵团,在纵队右翼的是帝国联军步兵,领头的是维尔茨堡,黑森-达拉姆特,特里尔的步兵团;当希尔德伯豪森看到普鲁士军队沿着詹努斯山排成阵线时,轻声对索比斯说“我们要输了。” ▲画作——罗斯巴赫战役,图片来源WikimediaComm***。 联军目前各团的旌旗招展,军乐悠扬,向已经准备就绪的训练有素的普军阵线前进,事实上,这次战役中,只有7个普鲁士步兵营投入战斗。 皮埃蒙特团和梅里团在穆勒上校的炮火打击下,勇猛的前进到距离普鲁士阵线40步的地方,在那里遭遇到恐怖的排射,普军平时艰苦的装弹训练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他们向法军持续不断的开火,法军尽最大努力向他们还击,但几分钟之后,他们便遭遇到了更大的厄运。 当源源不断的联军骑兵从他身边四散而逃时,希特里茨一直关注着步兵之间的交火,在近卫骑兵的领头下,他又开始了新一轮行动,普鲁士骑兵穿过了溃散的法军骑兵,冲向了联军步兵后方,联军乱成一团,德意志诸国的步兵很快在肉搏战中被击溃。前有训练有素的步兵持续不断的火力,后有骑兵带来的巨大的混乱和**,皮埃蒙特团和梅里团开始四散而逃。 ▲画作——罗斯巴赫战役中由希特里茨少将与普鲁士骑兵,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时钟指向4点30分,联军开始撤退,他们的撤退和缺乏组织的武装暴民没什么区别,现场一片混乱,军旗,武器,三角帽丢得到处都是。但是,4个来自瑞士Planta和Die**ach的营组成了坚固的方阵,击退了追击的普鲁士骑兵,联军左翼的皇后骑兵团和波旁骑兵团也试图对普鲁士的追杀进行干预,为溃逃的友军赢得喘息的机会,但几乎没有效果。 但两个瑞士步兵团如同滔天巨浪中的礁石一样,在普军的冲击之下不动如山,最后有秩序的且战且退,撤出战场,当腓特烈看到他们时,问道“那一道在我军炮火之中屹立不倒的红色城墙是什么军队?”当告知是法军的瑞士雇佣兵时,他在瑞士人高举军旗,敲着战鼓从容离开战场时,摘下头上三角帽向他们挥舞表示致敬。5点钟时,战场已经开始黑天,圣日耳曼将军的部队和瑞士人是唯一有秩序撤出战场的联军部队。 ▲画作——英勇抵抗的瑞士雇佣军,图片来源与网络。 普鲁士军队占据了战场,腓特烈则来到博格沃本城堡过夜,当来到城堡时,他发现里面住满了受伤的法国军官,为了不打搅这些人的休息,他选择了附近一个仆人的屋子睡觉。腓特烈并无打算追歼败军,他已经对自己取得的胜利心满意足,正如他给他姐姐写信所说“我现在就可以安静的去世了,因为我挽回了我的国家的名誉和光荣。” ▲腓特烈二世幼年时与姐姐威廉明妮,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 他用仅仅22000人击败了36000名法国人和12000名帝国联军,打死打伤3000人,俘虏5000人,夺去了65门火炮,他自己只有550人伤亡。 ▲普军玩弄缴获的战利品。很多人把法军军官的奢侈品看成法军腐败的象征,不过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军官也不落下风,普鲁士行军速度迟缓的原因也部分归咎于将领的行李车。 帝国联军被打垮了,希尔德伯豪森辞去指挥权,告老还乡。帝国军的各团也纷纷解散,大家各奔其命;第二年,一支新的帝国联军又组建起来,这次比上一次训练和装备都有了一定提高;法军则撤退至弗莱堡,在那里渡过斯特鲁特河,并烧毁了河上的桥梁,在11月7日,才在朗根萨尔察(Langensalza)停住了溃退的脚步,这时距离战场已经有80英里了。 对于腓特烈来说,这场战役产生两个结果,他无疑鼓舞了盟友汉诺威和英国的士气,英国人听到菲特烈胜利的消息之后,到处都放焰火表示庆祝;并对法国造成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使他能够腾出手来,对付西里西亚的威胁;罗斯巴赫是腓特烈在科林之败后重振普军军威的开始,而在鲁滕,腓特烈达到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更多文章:

森林狼vs公牛预测(森林狼队为什么要把扎克·拉文交易给公牛队)
2025年5月7日 05:30

柏林联合升入德甲(深度丨进攻型后卫帕瓦尔,一脚惊天世界波将自己踢进德甲豪门)
2024年7月20日 04:22

06nba总决赛cctv5解说(2006年nba总决赛求大家介绍下)
2025年8月6日 11:55

林书豪32分强势反弹(福建对战北京时溃不成军,他们是否会止步1/4决赛)
2025年7月4日 00:30

nba2018至2019赛季总冠军(1819赛季nba总冠军是哪个队)
2025年3月17日 22:41

美国vs中国排球半决赛(请问,2021年6月20日有女排比赛么)
2025年9月12日 05:55

荒蛮故事剧照(电影片段,一个飞机内所有人认识同一个人,然后飞机撞向了两个老人,这是什么电影啊)
2025年10月7日 18:11

www zznba com(哪里能看到NBA比赛录像,我要全场比赛录像,全场!!!)
2024年3月7日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