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莱曼大帝和****二世(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后为何要远征欧洲为何不远征亚洲)
本文目录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后为何要远征欧洲为何不远征亚洲
奥斯曼帝国是古代土耳其人所创造的强大帝国,其领土跨越了欧亚非三块大陆。在奥斯曼帝国所存在的600多年的时间当中,对东欧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奥斯曼帝国的皇室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当年蒙古西征的时候,奥斯曼家族为了躲避战乱,于是便举族开始西迁。经过了多年的跋涉之后,奥斯曼家族进入到了小亚细亚半岛,成为了当时的罗姆苏丹国的雇佣军。 经过历代酋长和苏丹的努力,奥斯曼家族在小亚细亚半岛站稳了脚跟。当罗姆苏丹国衰落之后,奥斯曼家族的领袖奥斯曼一世成功摆脱宗主国的统治,并且将征服之剑指向了日薄西山的拜占庭帝国,奥斯曼一世率领骁勇善战的游牧战士不断对拜占庭帝国作战,当奥斯曼一世的生命走到尽头之时,土耳其人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最后一个据点布尔萨城,这座城市的陷落为土耳其人进军欧洲扫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很少参与东方的事务,他们一直执着的向欧洲进军,奥斯曼一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奥尔汗在精心准备后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人首次踏入了欧洲的土地。通过奥尔汗、穆拉德一世和巴耶塞特一世三代人的努力,奥斯曼家族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土地,而土耳其人的迅速扩张则让欧洲的居民惊恐不已。 直到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在****二世的带领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开始放缓对欧洲的入侵,帝国的苏丹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东方的伊朗高原和非洲北部的土地。不过奥斯曼帝国对东方的入侵远没有他们入侵欧洲时顺利,奥斯曼帝国曾和伊朗的萨法维王朝以及阿夫沙尔王朝进行了两百多年的持久战,结果以两败俱伤而告终。 当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明白自己无法在东方占到太多便宜之后,土耳其人便开始重新进入欧洲战场,可是此时的欧洲人以及开始强大起来,他们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中重创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这场战争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命运的转折点。而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要坚持入侵欧洲,《奥斯曼帝国和现代土耳其》的作者斯坦福·肖曾这样解释:“在奥斯曼帝国初期,土耳其人发现他们入侵欧洲要比对付东方的邻居更容易,东方的那些强大国家总能让奥斯曼帝国吃到苦头。” 确实,在十七世纪之前,对于土耳其人来说,帝国东方的邻居要比西方的邻居更加强大,他们在西方作战时往往战无不胜,在东方作战时却尝试到了屈辱的滋味。在奥斯曼家族刚刚崛起的时候,蒙古人在伊朗建立的伊儿汗国仍然存在,在这段时期,土耳其人是不敢挑衅伊儿汗国的,虽然伊儿汗国也已经衰落,但是相比于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家族则更畏惧成吉思汗的子孙。 到了公元1402年,让欧洲人尝尽失败之苦的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开始挑衅东方的帖木儿,此时的土耳其人已经被在西方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巴耶塞特一世的挑衅直接导致中亚之王帖木儿率军来袭,面对帖木儿强大的军队,巴耶塞特一世虽然英勇奋战,但是仍然成为了安卡拉之战的失败者,他本人也在被俘后郁郁而终,奥斯曼帝国进入了“大空位”时期,这场战败险些使奥斯曼帝国亡国,直到公元1421年才结束分裂。 在十六世纪初期,“冷酷者”塞利姆一世曾发动了三次东征,其中有两次都是针对伊朗的萨法维王朝进行的。在塞利姆一世和萨法维王朝的战争中,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虽然在战场上战胜了萨法维军队,但是却无法彻底摧毁萨法维王朝,萨法维王朝的统治者伊斯玛仪一世被塞利姆一世击败后,便利用辽阔的国土对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行消耗,结果导致奥斯曼帝国无法扩大战果,在占领萨法维王朝西部的一些土地后便开始回师。 塞利姆一世在灭亡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后,曾打算继续征服萨法维王朝,但是由于自己病情的恶化,才使萨法维王朝逃过一劫。塞利姆一世去世后,他的继承者苏莱曼一世继续对萨法维王朝作战,但是苏莱曼一世遇到了和父亲一样的问题,虽然苏莱曼一世占领了巴格达等地,但是始终无法深入萨法维王朝的腹地,伊朗高原恶劣的天气让土耳其人苦不堪言。 苏莱曼一世去世之后,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帝国开始进行消耗战,在那段时期,两个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到十六世纪末期,萨法维王朝的中兴之主阿巴斯一世顺利登基,在阿巴斯一世的带领下,萨法维王朝开始对奥斯曼帝国进行反击,阿巴斯一世经过近十年的残酷战争,成功击败了土耳其人,并且收复了曾经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的许多土地。
世界历史上有谁称得上大帝的
世界历史上有谁称得上大帝的1.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著有《高卢战记》,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2.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帝国创建者。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一814年),力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查理曼768年继位后,为了取得在民众中影响日增的教会支持,他首先与教皇结盟,强化了统治力量。同时,多年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先后发动过50多次战争,重要的战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伦巴德王国,772—804年多次进攻萨克森人,使其皈依**教并夺取易北河流域广大土地,787和801年两次出兵西班牙,夺得尼布罗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边区,787年占领巴伐利亚,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诺尼亚。9世纪时,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东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濒北海,南临地中海,占有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土地,几乎相当于古代西罗马帝国版图。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此举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查理已不再单纯是征服者日耳曼蛮族国家的国王而是日耳曼一罗马人的皇帝,并且是上帝认定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单纯是管理日耳曼国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务在内的整个西欧**教世界。因此,查理曼帝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远隔重洋的苏格兰和东方的非**教国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国建立了邦交关系,甚至东罗马帝国也承认查理曼的皇帝地位。查理称帝后,极力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为了加强对庞大国家的有效统治,查理任用贵族和主教进行统治,同时,继续推行采邑分封制度。帝国境内的所有官员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长),一般都要从皇帝那里领受采邑即封土,成为皇帝的封臣,同时,作为接受采邑的条件,他们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帝国的中央政权除由皇帝亲信组成的枢密会议外,还有贵族大会,每年召开一至二次贵族大会,讨论中央重大决策。为了管理地主,中央经常派遣巡按使监督地方。地方设若干伯爵区,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进行统治,伯爵拥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等大权。形成以国王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构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级制度,为后来西欧封建社会所承袭。后来,这些伯爵和主教逐渐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查理曼帝国生产组织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园。国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贵族都有许多庄园分布全国各地。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单位,一切生产主要为领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也为生产者提供有限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在庄园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大都是农奴或依附农民。庄园的土地一般分为两部分:最好的土地为领主的自营地,另一部分是农民的份地。领主自营地由服役的农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获全部归领主所有。服役农民除为领主无偿耕作外,还要负担砍柴、筑路、修宅、运输等各种杂役。此外,农民还必须向领主交纳各种实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教会的什一税也是农民的沉重负担。由于教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农民的处境极为困苦,因此经常爆发农民起义。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文治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办学校,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抄写的文字是用所谓加洛林小草书体,这是一种清秀优美的拉丁字母,后来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设立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还邀请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为帝国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对于恢复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位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被后世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马教会的权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教势力,如征服萨克森人后强迫他们皈依**教。不仅重用主教、修道院长,分封他们土地,让他们参与国家政要,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795年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贵族的反对。立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持,从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立奥三世又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曼把立奥三世救出,并亲自送回罗马,扶其复位。因此这一年圣诞节,感恩图报的立奥三世为查理加冕,授予他“伟大的罗马人皇帝”称号。自此,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的统治为欧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帝国内部缺乏经济文化联系,基础很不牢固;所以,虽然查理曼实行采邑分封的愿意是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其结果却导致封建割据。因此,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分裂。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瓜分了帝国,在此基础上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3.彼得大帝,于1672年6月9日生于莫斯科,1725年2月8日去世。他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娅·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米哈伊洛维奇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彼得地位才真正稳固。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205cm,也是世界最高的皇帝。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与中国的康熙帝同时。【康熙生于1654年卒年:1722年,比彼得大18岁】彼得结过两次婚。他17岁时与欧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他26岁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他第二个妻子叶卡捷琳娜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在大北方战争中被俄国俘虏才到了俄国)。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阿历克谢,终日不学无术,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他曾出逃外国。1718年阿历克谢因反对彼得和通敌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彼得大帝精力充沛,热心俄罗斯国家的福祉,也为俄罗斯的发展付出一生。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堡死去,终年52岁(康熙69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女儿叶卡捷琳娜一世。4.以上三个是公认的,其大帝称号也取代其名字或尊号,以下是历史记载的一些中国历史上一般没有被尊为大帝的,以下称是代年来才有尊称,除了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的孙权也称大帝外。仅供参考:祖龙大帝,即秦始皇赵政汉高大帝,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文大帝,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武大帝,即汉世宗刘彻汉宣大帝,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光武大帝,即汉世祖刘秀魏武大帝,即魏太祖曹操东吴大帝,即吴太祖孙权隋文大帝,即隋高祖杨坚隋炀大帝(最具争议),即隋世祖杨广贞观大帝,即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大帝,宋太祖赵匡胤洪武大帝,即明太祖朱元璋永乐大帝,即明成祖朱棣宣德大帝,即明宣宗朱瞻基一、亚洲区蒙古(包括突厥化的帖木尔帝国,即察合台汗国的后继王朝)成吉思大帝——蒙古大汗,建立汗国的君主窝阔台大帝——蒙古大汗,扩张汗国的君主忽必烈大帝——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建立帝国的君主帖木尔大帝——帖木尔王朝埃米尔,建立了第二蒙古帝国的突厥化蒙古人(中亚人仍认为其为蒙古帝国,而不是欧洲人认为的突厥化帝国)满洲康熙大帝——满洲鼎盛时期的皇帝乾隆大帝——满洲另一位皇帝满洲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雍正均有人称为大帝日本明治大帝——又称睦仁大帝,日本皇国天皇,把日本真正带入帝国行列的君主印度阿输迦大帝——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奠定佛教地位的君主****大帝——图格拉王朝苏丹,德里苏丹国鼎盛时期的君主巴布尔大帝——莫卧尔王朝皇帝,,或称莫卧儿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阿克巴大帝——莫卧尔王朝皇帝,鼎盛时期的君主暹罗兰甘亨大帝——素可泰王朝国王,创造了泰文字的君主纳梨萱大帝——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国王,抵御了缅甸的入侵,鼎盛时期的君主达信大帝——吞武里王朝国王郑信,或称吞武里大帝,建立王朝的君主拉玛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一世,建立王朝的君主马古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四世,改革的君主朱拉隆功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五世,在殖民者的入侵下仍保证主权独立的君主普密蓬大帝——曼谷王朝(却克里王朝)国王拉玛九世,现任国王,1987年被民间尊为大帝波斯居鲁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居鲁士二世,建立王朝的君主大流士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薛西斯大帝——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薛西斯一世,出征希腊的失败者,但在伊朗历史中是抵抗希腊入侵的英雄霍斯鲁大帝——萨珊王朝国王库思老一世,使王朝走向封建社会的君主阿拔斯大帝——萨菲王朝国王阿拔斯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巴比伦汉谟拉比大帝——巴比伦第一王朝(汉谟拉比王朝)国王,成就同名法典的君主塞琉西安条克大帝——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三世,鼎盛时期的君主亚美尼亚提格兰大帝——大亚美尼亚王国阿尔塔克西王朝国王提格兰二世,夺取又丢失塞琉古的君主阿拉伯欧麦尔大帝——四大哈里发时期哈里发,扩张的君主萨拉丁大帝——阿尤布王朝苏丹,打败十字军的君主土尔其苏莱曼大帝——奥斯曼王朝苏丹苏莱曼一世,鼎盛时期的君主本都米特拉达梯大帝——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控制了希腊与罗马PK的君主阿曼赛义德大帝——赛义德王朝(马斯喀特苏丹国)赛义德·本·苏尔坦,小国混出来的大帝二、欧洲区罗马庞培大帝——罗马共和国执政,一个没有机会掌控大局的失败者凯撒大帝——罗马共和国终身执政,一个没有称帝的君主奥古斯都大帝——儒略·克劳狄王朝皇帝屋大维,建立西方第一相真正帝国的君主图拉真大帝——安敦尼王朝皇帝,扩张的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王朝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恢复帝国荣光的君主狄奥多西大帝——狄奥多西王朝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帝国后一个统一的君主,他的两个儿子彻底把帝国分裂成两个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个几乎恢复罗马帝国旧域的君主罗马·凯撒大帝巴齐尔大帝——马其顿王朝皇帝巴齐尔一世,东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君主神圣罗马帝国(包括开创者的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加洛林王朝皇帝,在西欧又建立了一个帝国的君主奥托大帝——萨克森王朝皇帝,夺回百余年来诸侯争夺的皇冠,恢复帝国的君主巴巴罗萨大帝——霍亨施陶芬王朝皇帝腓特烈一世,一个希望恢复帝国荣光的失败者法兰西于格大帝——卡佩王朝共治国王于格二世,一个莫名其妙的大帝,估计是翻译出了问题,因为共治时死亡,一般不算入国王之列亨利大帝——波旁王朝国王亨利四世,王朝建立者,建立法国复兴基础的君主路易大帝——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拥有庞大殖民地的君主拿破仑大帝——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几乎统一欧洲的君主普鲁士腓特烈大帝——霍亨索伦王朝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奠定普鲁士强大基础的君主威廉大帝——霍亨索伦王朝皇帝,建立第二帝国的君主西班牙阿方索大帝——莱昂国王阿方索三世,扩张的君主桑乔大帝——纳瓦拉国王、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拉贡伯爵,初次统一西班牙的君主,获“西班牙之王”称号费尔南德大帝——莱昂-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德一世,早期鼎盛时期的君主,曾自称皇帝英国阿尔弗雷德大帝——威克塞斯国王,打败了维京人,保卫了人民的君主威廉大帝——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夺取了英格兰王位的诺曼君主葡萄牙若昂大帝——阿维什王朝国王若昂一世,王朝开创者,开辟了大航海的君主俄罗斯伊凡大帝——留里克王朝大公/沙皇伊凡四世,第一个称沙皇的俄国君主,俄国强大的开始彼得大帝——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皇帝彼得一世,正式建立俄罗斯帝国的君主叶卡捷琳娜大帝——罗曼诺夫王朝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扩张的君主保加利亚西蒙大帝——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沙皇西蒙一世,被拜占庭承认为皇帝的君主匈族阿提拉大帝——匈族汗,被称为“上帝之鞭”,是欧洲进入黑暗时代的策动人维京克努特大帝——一个兼任英格兰、丹麦、挪威三国的国王,其统治区被称尊为“北海帝国”,维京人最后的庞大君合国哥特狄奥多里克大帝——东哥特王国国王、西哥特王国摄政,创建王国的君主希腊(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后世尊为帝国,开创广袤的领地的君主瑞典古斯塔夫大帝——瓦萨王朝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向中欧进军的君主匈牙利贝拉大帝——阿尔帕德王朝国王贝拉四世,被蒙古蹂躏后复国的君主拉约什大帝——安茹王朝国王拉约什一世、波兰安茹王朝国王路德维克一世,扩张的君主波兰波列斯瓦夫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大公/国王波列斯瓦夫一世,被教皇加冕为国王的君主卡西米尔大帝——皮雅斯特王朝国王卡西米尔三世,又一个凭着不算什么的功劳混入大帝行列的立陶宛维陶塔斯大帝——立陶宛公国大公,接受**教的君主教皇国(大教皇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大帝)大利奥——大教皇利奥一世,让阿提拉退出罗马的教宗大格里高利——大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教皇国的真正建立者大尼各老——大教皇尼各老一世,使加洛林王朝退出罗马的教皇大约翰·保罗——大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刚挂没几年的前任教皇,大概是因为马屁而而获得大的称号三、非洲区埃及拉美西斯大帝——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一个自吹自擂而成功混成大帝的人物迦太基汉诺大帝——航海士,在摩洛哥建立殖民点的航海士汉尼拔大帝——将军,远征罗马,被西方尊为战略之父的将领桑海阿里大帝——索尼王朝索尼,桑海帝国奠基者的君主阿斯基亚大帝——阿斯基亚王朝阿斯基亚,扩张的君主四、美洲和大洋州玛雅巴加尔大帝——帕伦克城邦酋长巴加尔二世,鼎盛时期的君主夏威夷卡美哈梅哈大帝——卡美哈梅哈王朝(卡米哈尔哈王朝)国王卡美哈梅哈一世,创建王国的君主
土耳其古代什么帝国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英文:Ottoman-Empire;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二世时定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英文:Ottoman-Empire;1299年-1923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二世时定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奥斯曼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是15到19世纪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是1699年《卡洛维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扩张的停滞,到19世纪初,帝国趋于没落。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1922年,凯末尔击退欧洲势力。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更多文章:

今日勇士首发阵容(为什么勇士队续约普尔的优先级比续约维金斯的高那么多)
2024年11月14日 10:10

古兰特王是哪些怪兽合体的(超合体怪兽古兰德王的角色经历及简介)
2024年9月28日 19:05

哈恩洗面奶怎么样(德国哈恩的那款洗面奶好用吗有用过的谈谈吗)
2025年9月29日 16:48

nba骑士队2018阵容(nba总决赛勇士和骑士,双方阵容名单,谁有)
2024年12月8日 16:11

爱沙尼亚属于哪个洲(世界有几大洲及所有的国家名字请把哪些国家属于哪个洲)
2024年3月12日 06:45

日本人评价刘翔夺冠(为什么日本人会说:“刘翔为亚洲人争了气”)
2025年9月15日 00:45

91年nba总决赛比分(1991年nba总决赛第五场球员数据)
2024年7月3日 15:11

上海上港对阵武汉卓尔的比赛里,张成林的表现如何?上港穆伊首秀得分,是否让你满意上港左右双核形成中场发动机
2024年8月25日 15:05

拜仁vs弗赖堡(正在进行的拜仁和弗赖堡的比赛中,双方队员为何左胳膊都戴着黑带呢)
2024年4月7日 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