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俊称可汗后从黠戛斯控制下夺取了哪些地方高昌国主什么时候开始自称狮子王的?有人知道唐朝时的黠戛斯吗
本文目录
- 仆固俊称可汗后从黠戛斯控制下夺取了哪些地方高昌国主什么时候开始自称狮子王的
- 有人知道唐朝时的黠戛斯吗
- 蒙古高原历史上被哪些政权统治,
- 黠戛斯早期与周边部族的关系
- 回鹘汗国是怎么灭亡的呢
- 谁知道唐代黠嘎斯首领的受封时间
- 如何举例说明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地方政权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 唐朝皇帝好朋友:曾雄踞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简史
- 隋唐时期,灭亡回鹘汗国的黠戛斯的概况
- 黠戛斯一国是李陵自建的吗黠戛斯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仆固俊称可汗后从黠戛斯控制下夺取了哪些地方高昌国主什么时候开始自称狮子王的
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西州有仆固俊称可汗,仆固俊从黠戛斯控制之下(一说从吐蕃手中)夺取了轮台(此轮台系指今乌鲁木齐附近的轮台)、北庭、清镇等地。981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高昌国主开始自称西州狮子王阿厮兰汗(按阿斯兰,又作阿萨兰,意即狮子),有些研究著作即以是年为高昌建立汗国之始。
有人知道唐朝时的黠戛斯吗
黠戛斯(Qırğız, KirΥiz):唐代西北民族名。地处回鹘西北,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区。公元前99年,大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铁骑出征匈奴。两军在天山相遇,随即摆开战场。为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要求领五千步卒从居延海以北深入敌境,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匈奴军队。李陵部队行军一个月后,与匈奴单于率领的八万骑兵在浚稽山展开激战,十天共斩杀匈奴骑五万余人。最后因李陵寡不敌众,矢尽粮绝,李陵被俘投降,投降匈奴后,与他不和的公孙敖有一次出征匈奴无功而返,便诬陷李陵传授兵法给匈奴单于,并准备侵犯汉朝。汉武帝一听勃然大怒,下令将李陵一家灭门。直到后来汉朝遣使匈奴时,才弄清楚教兵法给匈奴的并非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将李绪。灭门之痛,使李陵决意留在匈奴。单于对李陵十分器重,不仅把女儿嫁给了他,还封他为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余年,于公元前74年病故。星移斗转,华夏人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唐朝。公元648年,一支来自唐朝西北数千里、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抵达了唐朝首都长安。那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朝贡团络绎不绝,但这支黠戛斯使团有点特别,他们除了朝贡之外,还肩负着“认亲”使命。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认亲”。黠戛斯酋长的认亲要求听起来很新鲜,却也不算离谱。那么他跟唐朝皇帝还真的是宗亲。因为李陵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陇西成纪,亦同为是李广之后。史料记载,李陵被匈奴单于封为右校王后,负责管辖当时被匈奴征服的坚昆一带地区,而坚昆正好是黠戛斯的古称。另外,黠戛斯人大多为赤发绿瞳,而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则为黑发黑瞳,明显具有同黄种人混血的特征。因此,黠戛斯酋长自称是李陵的后裔,可信度还是很高的。黠戛斯酋长一行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款待。宴会上,认亲成功的酋长开怀畅饮,请求归属唐朝。唐太宗当即同意在黠戛斯辖地设立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黠戛斯酋长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此后百余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708年黠戛斯遣使访唐时,唐中宗旧话重提:“尔国与我同宗,非它蕃比。”使者感动得连连顿首。事实上,黠戛斯还是唐朝最为信任的蕃邦,多次参加唐朝打击后突厥的 军事 行动。唐玄宗曾在《征突厥制》诏书中称赞黠戛斯军队“弧矢之利,所向无前”。突厥势力称霸漠北草原时,与黠戛斯人冲突不断。突厥势力灭亡后,回纥人成了漠北草原的雄主,黠戛斯人又长期与回纥人对抗。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回纥人出兵助唐平乱。黠戛斯人趁回纥人后方空虚,发兵攻打回纥人。公元758年,回纥人从唐撤军后,集中兵力突袭黠戛斯人。黠戛斯人惨败,“自是不能通中国”。不过,黠戛斯人并没有从此没落,而是励精图治,致力于民族复兴。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当时回鹘人发生内乱,黠戛斯人趁机出兵,一举消灭了回鹘汗国,成为漠北草原上的新雄主。不知道是否缘于同唐朝皇帝的那份年代远久的亲情,重新崛起的黠戛斯人很快又恢复了同唐朝的藩属关系。公元843年二月,黠戛斯使者注吾合素来到长安,请求册封可汗。三月,唐武宗任命太仆卿赵蕃为安抚黠戛斯使,携带《赐黠戛斯可汗书》出使黠戛斯。这封国书据说是由宰相李德裕起草的,黠戛斯可汗与唐朝皇帝的宗亲关系再次被用来滋润两国关系。信中说:“又闻可汗受氏之源,与我同族,国家承北平太守之后,可汗乃都尉苗裔。以此合族,尊卑可知。今欲册命可汗,特加美号,缘未知可汗之意,且遣谕怀。待赵蕃回日,别命使展礼。”公元845年,唐朝拟遣使册封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后因唐武宗驾崩未能成行。公元847年,唐宣宗册封黠戛斯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
蒙古高原历史上被哪些政权统治,
1。匈奴王国 (约前220年-91年)。 2。鲜卑各部落(91年-156年)--檀石槐鲜卑王国(156年-181年)--漠南 鲜卑各部落(漠北为丁零各部落)(181年-295年)。 3。鲜卑拓拔部(代国,295年-376年)--前秦(376--386)--北魏(386-402) 。 这几个势力的实际控制范围为漠南蒙古草原,漠北蒙古草原被丁零人占据。 4。柔然汗国(402年-555年)。552年,柔然被突厥击败,失去草原霸主位置。 5。突厥汗国(552年-582年)--EAST突厥汗国(582年-630年)。 6。薛延陀汗国(630年-646年)。 7。唐帝国(646年-682年),但漠北回纥部对九姓铁勒自称可汗。 8。后突厥汗国(682年-745年)。744年,后突厥可汗被拔悉密可汗攻杀,标志后突厥汗国正式失去草原霸主位置。拔悉密部(742年-744年) 9。回纥汗国(744年-840年)。744年回纥首领骨力斐罗联合葛罗禄攻杀拔悉密可汗,自称骨咄禄可汗,回纥汗国建立。745年,回纥汗国灭后突厥汗国余部,后突厥汗国正式灭亡。回纥汗国788年改回鹘汗国。 10。黠戛斯汗国(840年-916年)。840年,黠戛斯破回鹘汗国,称雄蒙古草原。907年契丹各部统一,漠北蒙古草原诸部渐被契丹所并,916年辽朝正式成立,黠戛斯汗国失去对蒙古草原的控制。931年黠戛斯汗国成为辽朝的属国。 11。辽帝国(907年-1125年)。控制蒙古草原时间(916年-1125年)。916年,契丹帝国帝国建立,标志着对蒙古草原的统治开始建立。 12。金帝国(1115年-1234年)。控制蒙古草原时间(1125年-1206年)。金帝国(女真)于1115年,正式建国,1125年灭辽国,标志着对蒙古草原的统治建立。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国,标志金帝国对蒙古草原统治结束。
黠戛斯早期与周边部族的关系
两汉时期,汉文文献把黠戛斯记作坚昆、鬲昆等。关于坚昆历史的早期记载,与匈奴、鲜卑的兴盛和扩张有关,相关史实见于《史记》、《汉书》的《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隋唐时期,铁勒、突厥、薛延陀等北方民族争雄漠北。随着各部势力的消长,坚昆也相继几度被强族征服。
战国时期,匈奴南与中原燕、赵、秦三国为邻,至秦、汉之际,匈奴崛起于阴山河套地区。公元前三世纪,冒顿单于南收白羊河南王,西击走月氏,东灭东胡,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随后,匈奴铁骑又驰向西北,征服了“浑庾、屈射、丁令、鬲昆、薪棃之国。”鬲昆(黠戛斯)与其他北方各部,均被纳入了以匈奴为主的北狄大联盟。
秦汉时期,坚昆(黠戛斯)主要分布于叶尼塞河流域,长时期附属于匈奴。汉宣帝本始三年冬(前71),匈奴出击乌孙返回时遭遇大雪,“还者不能什一”。坚昆近邻丁令、乌桓、乌孙等三国乘机发起进攻,致使“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坚昆也一度摆脱了匈奴的统治。到公元前43年,匈奴呼韩耶单于南下附汉后,其兄郅支单于“自度力不能定匈奴”而向西迁徙,遂北击乌揭、丁令,西破坚昆并一度以其活动地域作为驻牧地,坚昆重新陷入匈奴的直接统治之下。随后,郅支单于因杀害汉朝使臣,畏惧报复而移徙康居。匈奴自身实力的削弱,也使各属部纷纷起来反抗匈奴统治。
在各族联合反抗匈奴的过程中,鲜卑是比较活跃的一部。鲜卑是东胡的分支,活动于鲜卑山(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一带)。东汉初年,鲜卑仍为匈奴役属,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公元73年以后,东汉、乌桓、鲜卑不断攻打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匈奴单于“不复自立,乃远行而去”,坚昆借机彻底摆脱了匈奴的统治。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91年,东汉 *** 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兼并了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鲜卑自此强盛起来。二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鲜卑势力范围“南抄汉边,北距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檀石槐将鲜卑部落大联盟分为东、中、西三部,西部大人统辖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的广大地区。极盛时期鲜卑的统治范围,很可能也扩展到了坚昆之地。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
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权。拓跋部的远祖献帝邻曾经是西部大人之一的推寅,邻所统的七个部落分布在蒙古高原的西北。邻取消了异姓酋长,派自己的七个兄弟做了这些部落的酋长,他们的姓氏也以七个部落的名字相称。史载献帝“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其长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邻的长兄因兼并了纥骨(坚昆)之地,统治纥骨部落的鲜卑人遂以纥骨为氏。因而,坚昆受鲜卑统治是不言而喻的。借助各部对匈奴的联合反抗,坚昆才摆脱了匈奴的统治,但随着鲜卑的兴起、强盛,坚昆也随之被其征服。
鲜卑南迁后,北魏天兴五年(402),柔然社仑自建号为丘豆伐可汗,建立了柔然汗国,占领了自土拉河至鄂尔浑河一带,遂称雄漠北。其后又向西拓展疆域“西则焉耆之地,东则朝鲜之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漠北高车丁零、铁勒诸部皆役属柔然汗国,柔然还不断向西方扩展领地征服大月支,占领了粟特之地并经略过西域地区。《隋书铁勒传》载“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弊、薄落职、苏婆、那曷、乌罐、绘骨、于尼讙等,胜兵可二万。”原居地在漠北的铁勒诸部,定居西域并不是偶然的迁徙而致,这些西徙的铁勒部落都是从征柔然才迁徙至此。纥骨即坚昆被列入铁勒诸部之一并随之被迁西域,很显然部分坚昆人也被纳入柔然汗国的统治范围内。
回鹘汗国是怎么灭亡的呢
回鹘汗国(又称回纥汗国)建立于公元744年,回鹘部落药罗葛部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大败**厥,随后回鹘汗国占据漠北。回鹘汗国疆域极盛时东连室韦,西至金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回鹘汗国与大唐的关系融洽,安史之乱时还曾派兵助唐平叛,收复两京。回鹘汗国长期与西南邻国吐蕃战争不断,同时其内部政治腐败加剧,各股势力不断内耗,于公元846年被其原来的部属黠戛斯人灭亡。部分回鹘人西迁建立了甘州回鹘。
回鹘汗国的覆灭使漠北的霸主转移至黠戛斯。黠戛斯人原居于回鹘西北部,大约在今天的叶尼塞河上游地区。黠戛斯这个名称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称呼:坚昆。有一种说法说是有一部分黠戛斯人是汉代名将李陵的后代。李陵投降匈奴之后,被封为右校王,其辖地就是坚昆一带。公元648年,黠戛斯酋长还曾到长安认亲,受到了唐太宗的热情招待。唐太宗当即同意在黠戛斯辖地设立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黠戛斯酋长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此后百余年,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着友好关系。在灭亡回鹘汗国之后,黠戛斯酋长裴罗.骨咄禄.亚尔遣使前往唐朝请求册封,唐宣宗册封其为“英武诚明可汗”,黠戛斯汗国成立。
黠戛斯汗国进入了强势期,它吸收了很多未西迁的回鹘残部,同时还用武力征服了鞑靼人,其武力达到了顶峰。在晚唐藩镇混战期间,黠戛斯人也曾响应唐昭宗的征召讨伐军阀李克用,虽被击败,但黠戛斯的实力依然不弱。
v黠戛斯汗国的衰落和崛起一样,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英武诚明可汗去世之后,文明程度不高的黠戛斯人不精于治理国家。在契丹人崛起之后,黠戛斯汗国瓦解,黠戛斯又退回原来的叶尼塞河的部落联盟,而不再是漠北的草原帝国。
谁知道唐代黠嘎斯首领的受封时间
你的问题太刁钻。“黠戛斯”即柯尔克孜族,公元840年,建立黠嘎斯汗国,唐朝曾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元朝统一其地后,在此建立廉州,称其为吉利吉斯。据宋代成书的《太平寰宇记·黠戛斯》载:黠戛斯脱离突厥的羁绊之后,首次派使臣到唐,向唐王朝“贡貂裘和裘皮”,表示了回归唐王朝的意愿。到646年,唐王朝即于漠北设立燕然都护府以统漠北诸部,黠戛斯部即属其统辖。648年,黠戛斯首领俟利发·失钵屈阿栈至长安,朝见大唐皇帝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对黠戛斯首领至唐十分重视,召群臣设御宴热情款待。在宴会上,唐太宗盛赞黠戛斯助唐打击突厥分裂势力的功绩与大义。失钵屈阿栈即对奏曰:“臣既一心归国,愿得国家官职,执笏而已。”表达了黠戛斯一心向唐的良好意愿。对于心向统一的黠戛斯首领,唐太宗十分相信和敬重,于是即在黠戛斯地区设坚昆都督府,隶于燕然都护府,封失钵屈阿栈左屯卫大将军,兼坚昆都督。唐圣历三年(700)武则天宣召称:“东到高丽国,南至直腊国,西至波斯、吐蕃、坚昆都督府,北至契丹、突厥并为入番,以外为绝域。”重申了黠戛斯部与唐王朝的番属关系。708年黠戛斯使者到唐,受到唐中宗的热情款待。中宗在欢迎黠戛斯的盛宴上向群臣讲了黠戛斯中有一部分人是汉朝李陵后代的这一传说,以此为据与黠戛斯联宗,认为黠戛斯与唐王朝均为李姓,为同姓同宗,并对使者讲:“尔国与我国同宗,非他蕃比”,表示了唐朝与黠戛斯的特殊关系,使者为此十分感动。同时又封黠戛斯首领骨笃禄毗伽可汗为右武卫大将军兼坚昆都督。唐代先后被封为大将军的还有伊悉钵舍友者毕施颉斤、俱力贫贺忠颉斤等坚昆大首领。
如何举例说明五代宋辽金时期西域地方政权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无论是宋,南宋还是西夏,辽金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的主人。他们觉得自己统治的就是整个中原,这是浓烈的统中国一体意识的表现。无论是南宋还是其他西北地区的政权,比如西夏或是今朝,他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这也是一种。中国一体的意识的体现。
各民族融合与“大一统”观念的深化。两宋时期,朝廷上下从宋朝利益出发,千方百计论证宋朝政权的正统地位。儒家经典《春秋》强调“大义”,尤其重视“大一统”,宋代学者纷纷钻研,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实现“一统”的灵丹妙药,于是“春秋学”一时兴盛于宋朝。
南宋朱熹在讨论“正统”和天下统一的关系时,强调“只天下为一,诸侯朝觐,狱讼皆归,便是得正统”,“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在他看来,凡是能够称得上是“正统”的,必须是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正统”。
比如,沙陀因其地有大沙碛而得名,他们最初生活在今新疆地区东部天山一带,唐朝后期,沙陀开始内迁,先后迁往今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个地方割据政权都是沙陀人所建。宋朝时期,迁入中原的沙陀人散布在各地,大多数都融入汉族之中。因此,无论是西域,还是内地,各民族在迁徙流动中相互交融互相融合,但他们的意识更倾向于“大一统”。
唐朝皇帝好朋友:曾雄踞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简史
历史上,出现在漠北草原上的族群集团众多。失势的霸主要么是少量统治者西迁,要么是大批底层融入中原。彼此之间的联合与争斗,也与同时期的中原王朝相互影响。从古典是的匈奴再到中世纪前期的突厥,莫不是如此。随着突厥的霸权衰落,新的回鹘势力也就悄然登场。 漫长的蛰伏 回鹘最初源自匈奴时代的丁零人 回鹘也称回纥,由几个铁勒部落联合发展而来。早期两汉时期,铁勒人就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和贝加尔湖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当时的他们还臣服于匈奴单于,被同时代的中原称为丁零。随着匈奴霸权瓦解,铁勒部开始南移占据生存空间,与当时的鲜卑柔然部相邻。 北魏时,回鹘作为铁勒部的一支游牧于伊犁河、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依附于新蹿起的突厥汗国。这是,他们的名字又变成了袁纥。公元605年,袁纥部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属于铁勒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落成立联盟。这个联合体开始被称为回纥。 隋唐之交 回鹘依然是突厥汗国的附庸势力 到了隋唐易代之际,漠北草原上的霸主依然是**厥汗国。就连初创唐朝的李渊也因兵力不足,曾向**厥称臣。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上位后,**厥的颉利可汗已经处于统治崩溃边缘。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人祸,使得民疲畜瘦、属部反叛。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开始谋划反击**厥的战略。通过联合西突厥、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有影响力的部族,一起出兵围杀了**厥。 公元630年,唐朝在攻灭**厥汗国后,北亚草原上的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吃进大量突厥遗产的薛延陀和回纥最为强盛,两者共同控制漠北达15年。到公元645年时,薛延陀真珠可汗逝世,其子拔焯自立为多弥可汗。但新可汗残暴无道、大失民心,整个薛延陀因此陷入内乱。唐与回纥又趁此机会合力进攻薛延陀,杀死多弥可汗,直接灭亡了薛延陀。 唐朝对突厥的瓦解 让回鹘有了发展空间 唐朝的漠北盟友 鼎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势力范围 此后,漠北之地尽入唐朝的势力范围,回纥也成为漠北最强部落。他们从色楞格河流域南迁,占据了鄂尔浑河流域的哈啦逊。这里也曾是匈奴王廷、柔然汗廷和突厥牙帐的都城之地。首领吐迷度自称可汗,但仍然接受了唐朝的节制,被唐朝册拜为怀化大将军兼任瀚海都督,统属于燕然都护府。 三年后,回纥汗国发生乌纥之乱。唐朝的燕然都护府副都护元礼臣,平定叛乱,改立叶迷度的儿子婆润为回纥可汗,使回纥汗国又重归稳定。在太宗逝世后,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借机起兵,回纥首领婆润请求协助唐朝出征,并出50000骑兵共同讨伐。双方再次联手将老对手突厥人打翻。 师承突厥技术的 回鹘具装骑兵 但在公元7世纪的后半叶,阿史那家族后裔复辟**厥,建立了后突厥汗国。他们向北进入回纥人的活动中心鄂尔浑河,直接攻陷了漠北。战败的回鹘人大部分归属了这个后突厥汗国,只有少部分迁至土拉河流域。还有部分南投唐朝,被安置在河西走廊一带。几十年后,回纥人因不堪忍受后突厥的残暴统治,将反抗斗争推入了 *** 。最终,利用后突厥内部出现的混乱,再次获得独立。 公元742年,回纥开始向突厥大举反攻。他们与拔悉密、葛逻禄联合,向后突厥进攻,击杀了阿史那骨咄叶护可汗。后突厥余众遂又立右贤王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当时的玄宗皇帝想招降这位突厥可汗,但后者去对此无动于衷。唐朝方面只能派出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家,对后突厥势力发起**。两年后,这位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部所杀。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成为后突厥的最后一任可汗。但他很快也被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势力至此全灭。 阿史那家族的后突厥汗国 是回鹘人崛起的最后障碍 随着阿史那家族彻底丧失草原霸权,回纥汗国真正成为了当时草原北部的最强势力。骨力裴罗开始自称骨咄禄毗伽可汗,将都城设在斡耳朵八里为了使其他草原部落臣服,他遣使赴长安请求册封,获得了怀仁可汗的头衔。依靠这一系列的军事和外交胜利,回鹘的版图也达到了历史最大状态。从东接室韦到西方的阿尔泰山,手握整个漠北草原。 公元788年,汗国还向唐德宗上表请改「 ”回纥”为「 ”回鹘”,取「 ”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我们今天常常使用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回鹘汗国是和中原关系较好的草原势力 回纥汗国大体上不同于其他游牧草场帝国,并不会对中原的河道农业区进行持久性的掠夺。他们选择与唐朝建立信任,双方一再将彼此说成是甥舅,就是这种友好信任关系的体现。 除了相互通婚,在唐朝发生的不少内外战争中,回纥的军事援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回纥人的精骑力量,在攻灭**厥、后突厥的战斗中就已崭露头角。回纥人还曾派兵援助唐朝对高丽的战争,帮助过平定安史之乱和徐州的银刀军兵变。长此以往,回鹘人已经成为了唐朝非常倚重的外族部队。 吐蕃崛起后 回鹘又是唐朝稳定西域的重要助力 此外,回纥人还为唐朝在保卫边疆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安史乱后的20多年里,因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安西和北庭都两地无法与长安方面取得联系。回纥人就为了保卫北庭的重要力量,常与吐蕃人发生冲突。公元805- 820年,回纥在保义可汗的领导下大破吐蕃,帮助唐朝收复了北庭和龟兹。也让唐朝对外的交通要道再次打开。 公元9世纪时,沙洲首领张议潮等人率领各族军民打败吐蕃占领军。西迁至此回鹘人在其首领仆固俊领导下,也和吐蕃人展开激战,斩杀了吐蕃大将论恐热,并将其首级献到了长安。 正在草原上巡逻的回鹘重骑兵 盛极而衰 黠戛斯人终结了回鹘的草原霸权 公元840年,新的黠戛斯人派出10万铁骑攻打回鹘。在杀死可汗之余,还焚烧了都城哈喇巴喇哈逊。 事实上,回鹘与黠戛斯的恩怨已存在近百年。早在公元755年,黠戛斯人就趁回纥倾巢出兵援唐平定安史之乱时进攻,占领了漠北的一部分。三年后,回纥主力回到漠北,正式和黠戛斯翻脸。黠戛斯人在这场战争中惨败而归,但并没有就此衰落下去。相反,他们一直都在积聚实力。到公元840年,黠戛斯人终于等来机会,出兵攻破了回鹘汗国。 回鹘人的精英重骑兵 原本看似更强势的回鹘汗国,灭亡原因也不难理解。首先是后代统治者因为地位拔高而变得残暴。无能和不得民心,大大削弱了部族的战斗力。其次是长期与附近部落打仗,自身也受到严重的消耗。最后是内部贵族也经常内讧。回鹘汗国武将句录莫贺就因与可汗发生矛盾,向黠戛斯借兵10万,最终导致回鹘灭国。 汗国灭亡后,大部分回鹘人分三路向西域迁徙: 10多个部落迁往西域北部的吐鲁番盆地,史称「 ”西州回鹘”。他们联合这一地区原已生活在这里的回鹘人、铁勒人等少数族群,建立了历史上的高昌回鹘王国。 后来成为死敌的喀喇汗国与高昌回鹘 庞特勤等人率领的15个部落迁徙到西北的楚河、七河流域一带,史称「 ”葱岭西回鹘”或「 ”阿萨兰回鹘”。他们联合当地的葛逻禄等其他突厥语集团,建立了更为强大的喀喇汗国,也称中原称为黑汗王朝。 最后一路迁徙到河西走廊,史称「 ”甘州回鹘”。他们在与当地原有的回鹘、丁零和突厥结合,一度发展到30万人的规模。后来被以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攻灭,部分人演变为近代的裕固族。 今人看到的回鹘形象 大都源自汗国灭亡后 此外,还有少量分回鹘人向南迁徙,投奔到幽州附近的室韦部,后来逐渐被同化。至于,那些停留在漠北的回鹘人,也就只能屈居于黠戛斯之下。公元848年,黠戛斯击破室韦,部分东迁的回鹘部落又被收归故地。在辽国崛起并控制了大半个草原后,专门设置了回鹘国单于府进行管辖。这些回鹘人又和其他突厥融合,成为了克烈部之类新势力。 一直到13世纪,蒙古帝国再次控制了整个草原。无论身处何地的回鹘后裔,大都成为了黄金家族的部众。
隋唐时期,灭亡回鹘汗国的黠戛斯的概况
黠戛斯是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处回纥西北三千里,约当今叶尼塞河上游。 汉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坚昆;南北朝至隋作护骨,或结骨、契骨、纥骨;8世纪中叶鄂尔浑突厥文碑作Qïrqïz,唐朝通用的汉译名是黠戛斯,或纥扢斯。 唐初,黠戛斯属薛延陀汗国。632年,唐朝发使聘问。648年,其首领失钵屈阿栈入唐,唐以其部为坚昆都督府,任失钵屈阿栈为都督,隶燕然都护府。后黠戛斯被回纥打败,为回纥属部。9世纪30年代末,回鹘汗国内乱,不久,黠戛斯发兵攻灭之。回鹘部众分数支南下和西徙。黠戛斯追击西迁回鹘部众,曾一度占领安西与北庭,但不久退出。此时黠戛斯可汗牙帐由睹满山(又作贪漫山,今苏联叶尼塞河上游萨彦岭)之北迁到睹满山之南;南邻吐蕃,西南连葛逻禄。吐蕃之通葛逻禄,畏惧回鹘抄掠,往往需借黠戛斯护送。845年,唐曾册立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 黠戛斯人赤发皙面﹔也有黑发之人﹐传说为汉代李陵之后。主要从事游牧﹐兼营渔猎﹐也有少量的农业。信仰萨满教﹐称为“甘”。使用类似北欧的鲁尼字母拼写的文字﹐这种文字一直流传到其东南邻族突厥与回鹘。已有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的对立﹐但仍保持着相当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 黠戛斯在契丹兴起并据有漠北时﹐称辖戛斯﹐辽朝在其地设有辖戛斯大王府。宋代称之为黠戛司﹐但对其情况却不甚了了。金代称之为纥里迄斯﹐蒙古人称之为吉利吉斯﹐清代随着准噶尔人的叫法称之为布鲁特。阿拉伯文﹑波斯文史料也有关于他们的记载。 关于黠戛斯从叶尼塞河流域南迁到天山地区的过程﹐现仍无准确翔实的叙述。大致说来﹐西辽的西迁和13世纪蒙古的西征都影响到黠戛斯﹐促成部分黠戛斯人南迁。15世纪以后﹐黠戛斯人被准噶尔人驱逐出七河流域(巴尔喀什湖以东﹐伊犁河等七条河流流程区域)﹐迁到前苏联中亚费尔干纳一带。18世纪中叶﹐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分黠戛斯返回七河流域故居。黠戛斯是今柯尔克孜族和吉尔吉斯的先民。
黠戛斯一国是李陵自建的吗黠戛斯有着怎样的发展历程
当然不是!早在李陵出使黠戛斯前,这个国家就已经存在了。但李陵统治过黠戛斯倒是史实。
李陵原本是汉将,之后被匈奴人俘虏,便不再回到大汉,安心在北方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匈奴单于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立他为右校王,之后还让他前往统治黠戛斯。
这黠戛斯可不是什么大国家,所以历史上很少有关于它的记载。但从这些断续的历史记录中,还是能看到它的发展历程。
黠戛斯国的国界主要在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关于这个国家的源起可能比匈奴、突厥还要早一些。在先秦时,他们就有了名号“鬲昆”,汉时则被称为“坚昆”,是到了唐代才被叫做“黠戛斯”,元时则叫“吉利吉思”。
关于黠戛斯秦汉前的发展,资料很少,目前能查到的只有在汉代时,匈奴人派李陵去统治黠戛斯的这个信息。
接着就到了突厥崛起的时期,跟匈奴人渐渐消失不同的是,黠戛斯一直存在,并且还一直对抗着当时的草原霸主突厥。但黠戛斯一直远离文明的中心,所以除了有基本的冶金手艺外,在社会生产的其它方面都如原始人一般。
虽然落后,但黠戛斯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们知道唐代是当时国力最强的国家,所以就“千方百计”想跟唐朝拉上关系,那有啥关系呢?他们想到了几千年前的领主李陵,好巧不巧李陵跟唐朝皇帝都姓李。于是,黠戛斯人便自称是李家后裔,跟唐朝皇帝系出同门。李唐皇室也很无奈啊,不想认这亲戚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每次派使者时多给他们些口头上的优待。
很快到了北方的后突厥时代,在这一时期,黠戛斯发展很快。突厥人屡次杀入黠戛斯,但都被赶了出来。之后后突厥归顺唐朝,后突厥的可汗便不得不跟他一直以来的宿敌黠戛斯首领一同到长安朝觐。
当回鹘汗国崛起时,黠戛斯又遭到了入侵。这次他们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黠戛斯遭到重创,只留下零星几个幸存者。但就是这些幸存者,在十几年后又复兴了黠戛斯。此时的回鹘势力依然强大,他们马上派兵攻打黠戛斯。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黠戛斯可不是当初“落后”、“无能”的黠戛斯了。此时的黠戛斯出了个很厉害的首领阿热氏,他带着族人抵挡住了强大回鹘人的进攻,成功保住了这支草原上一直顽强生存的部落民族。
更多文章:

快船榜首马刺直线摆烂(摆烂不可耻!NBA历史曾有2人引发全联盟摆烂,其中一个是詹姆斯)
2024年9月24日 12:51

卡佩罗皇马时期(九七年皇马夺冠主教练是谁,引进的是那批球员,主席又是谁)
2025年9月16日 10:45

保罗加斯科因好用吗(保罗·加斯科因在英格兰国家队最精彩进球)
2025年4月30日 19:40

足球比赛时间最长的踢了多长时间(足球比赛最长补时时间是多少)
2025年4月23日 14:30

省运会2023年什么时候举行(2023河北省运会邯郸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3日 15:41

乌拉圭国家队2021主力名单(乌拉圭国家队最新名单里面都有哪些球员)
2024年4月20日 03:25

2020冬奥会志愿者报名(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什么时候开始报名呢)
2025年3月24日 07:41

篮球比赛作文300字左右(初中生描写课外活动作文300字:篮球比赛)
2025年8月24日 08:55

热火vs凯尔特人第五场(NBA勒布朗詹姆斯的一些季后赛记录)
2024年3月11日 17:00

篮网vs尼克斯今日直播(NBA新赛季新泽西篮网队赛程及转播表)
2024年6月4日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