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给恒大投了多少钱(江苏首富张近东支助恒大1300亿是否事实)
本文目录
江苏首富张近东支助恒大1300亿是否事实
你好,这个不太可能是真的,因为他没有必要这么做。
当然是假的啊,首先这个数额就不可能,马云看了都得摇头说做不到,完全就是子虚乌有。
负债千亿,苏宁终于要破产了
向来低调的苏宁易购,再次因“破产”传闻上了热搜。
近日,有关“苏宁易购被申请破产清算”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对此,苏宁易购官方紧急发表声明,对传闻进行辟谣。并表示,目前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
在官方辟谣后,这一“被破产”事件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但外界的讨论却并未因此停止。一边是上千亿元的负债压身,一边是连续8年业绩亏损,苏宁易购屡屡传出破产传闻也就不足为奇。
作为国内零售市场曾经的龙头企业,如今落得如此境地,实在是让人唏嘘。
01
破产是假,欠款为真?
回顾此次破产传闻,消息源头来自于一个名为“中城院要案中心”的机构。
官网介绍显示,该机构成立于2020年12月,直属于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员单位“中城百亿产业研究院”,主要从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论证和探讨的法律服务。其中,苏宁易购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工作专案便是该机构的重点项目。
自2021年9月起,该机构已先后举行7期“苏宁易购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案件论证会”。关于近期的苏宁易购被申请破产清算,亦与相关案件有关。
7月5日,该机构发布通告称,“在中心及协同律所的帮助下,有供应商启动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程序,向南京中院寄出整套书面申请材料,并在审判服务系统登记。”
消息称,在去年12月,牵头的两家供应商都曾在南京中院的主持下,与苏宁易购就货款拖欠诉讼达成调解,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
依据调解书,苏宁易购需要在偿付一笔首付款后,自2022年2月起,分10个月将余款付清。然而时至今日,苏宁方仍旧有262万货款本金付款义务未履行。
同时,中城院要案中心认为,苏宁易购所披露的公司业绩报告显示,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已构成法定破产启动条件。
正是因此,才有了近几日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苏宁易购破产清算”一事。
尽管苏宁方辟谣称经营一切正常,业务企稳向好。但业内人士大概都清楚,苏宁早已是处在苦苦坚持的境地了。
甚至于在其辟谣声明中,苏宁也只是表示“破产重组”系谣言,而关于拖欠货款等消息并未作出回应,显得多少有些无力。
难道市值百亿的苏宁,连几百万的货款都付不起了吗?
02
大厦将倾,频现破产传闻
事实上,这并不是苏宁第一次出现破产相关传闻了。
在2020年底,便有报道称苏宁正考虑出售其电商业务的股份,希望借此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知情人士称,苏宁寻求的电商业务估值在60亿美元左右,不过一些潜在投资者给出的估值要低于这一水平。
在当时,关于苏宁陷入债务危机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消息称苏宁的债务规模庞大,且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也很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流压力。苏宁对于以上传言回应称:不属实。
在去年11月,又有传言称苏宁将于12月底宣布破产,对此,苏宁易购回应称:谣言,经营一切正常。而在当时,苏宁第三季度净亏损已经达到了41.16亿元。
再到如今,苏宁已经破产传闻缠身。
而屡屡出现的破产传闻,也与苏宁的自身状况息息相关。
苏宁易购财务数据显示,在2021年其实现营收1389.04亿,同比下降了44.94%。净亏损432.65亿元,同比2020年的42.75亿,同比扩大了921.11%,业绩继续大幅度滑坡。
重要的是, 自2014年起,这样的亏损情况苏宁已经持续了8年之久。 在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方面,从2017年开始至今也已持续5年为负数。
除此之外,超千亿元的债务也压得苏宁喘不过气来。
据财报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苏宁集团的总负债达到约1397.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1.83%。其中,包括应付供应商款项、应付票据等部分应付款项共约328.93亿元亦已逾期未支付。
这意味着,苏宁拖欠供应商款项等消息或许并非空*来风。只是如今的苏宁,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零售巨头了。
活下去,对于苏宁而言都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03
苏宁为何沦落至此?
中国零售史,半部看苏宁。
2010年前后,苏宁与国美之间的“美苏”争霸,由黄光裕的入狱而戏剧性落幕。很快,苏宁也成为了国内电器零售行业唯一的巨头。
作为旧时代的王者,张近东曾带领苏宁经历了中国零售业的兴盛与衰落。然而当新时代的浪潮涌起,苏宁却被一个个后来者超越。
2012年8月,苏宁迎来了它在新时代的首个对手——京东。
8月14日上午,刘强东在微博放话称,“京东未来三年内大家电产品零利润,同时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 10% 以上。”
这场闪电战来的猝不及防,直到下午4时,苏宁的应战才姗姗来迟。苏宁方表示,“启动史上最强力度促销,苏宁易购价格若高于京东,随时调价。”
于是,中国零售史上著名的815价格战便就此爆发。阿里、国美、当当等企业纷纷跟进。
尽管在后来,官方出手制止了这场闹剧。但京东的名气已经打响,成交额开始爆发,并在仅仅2年后便超越了苏宁的全年营业额。
这时候的苏宁,才终于意识到了电商的重要性。然而此时市场早已被阿里、京东等瓜分完毕。这个旧时代的巨人面对新时代挑衅的第一仗便以失败告终。也正是从这时起,苏宁开启了长达8年的持续亏损之路。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这句话放在苏宁身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而苏宁在新时代的第二次溃败,简单来讲,便是被马云给“忽悠瘸了”。
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并声称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一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这一说。
听信了马云金句的张近东,毫不犹豫带着苏宁扎进了新零售的浪潮。
为抢占新零售市场,两年时间内,苏宁足足开了近万家线下门店,相应的代价则是每年的销售和管理成本飙升上百亿。
此外,为了帮助新零售发展获得地产资源,苏宁还一次性向恒大投资200亿元,并在19年出手48亿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新零售之风并没能带领苏宁重回巅峰,反而是以七只考拉、领蛙、哈米 科技 等新零售公司的倒闭而收场。
苏宁至此也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市场的话语权。
电商的市场变化太快,苏宁早已跟不上时代。带领苏宁走过巅峰与低谷的舵手已经离开,苏宁的未来又会如何?
大败局:张近东苏宁帝国的没落(二)
大略是当时家电连锁四剑客苏宁、国美,大中、永乐只有苏宁的张近东依旧活跃在战场上,让他忽视了一股冉冉升起的新力量——互联网电子商务。
彼时中关村小老板刘强东已经试水电商,且****期间让他不仅初尝电商甜头也开始展望电商美好的未来。
虽然很多人开始不断提醒张近东提早布局电商,但他依旧没有察觉到危机的苗头,其实此时已经慢慢暴露了张近东或者说苏宁内部的核心问题: 认知老化 。
2010年,张近东说:“未来消费的主流绝对不可能是网购。在他认知里他的对手只有沃尔玛。 对新事物不屑一顾,对固有观念墨守陈规,让他错失了苏宁转型线上的最好时机。
虽然在这一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但张近东工作重点仍在实体店。
这一年淘宝双十一销量超过9亿,同比增长1772%,当当在纳斯达克上市,京东正在遭遇融资蜜月。
很快张近东意识到自己对于电商的理解错了,2011年提出了“再造苏宁,成为电商第一”的口号。同时也提出来了沃尔玛+亚马逊的方向。
目标热血的背后需要良好的策略来实现。
这一年天猫交易额800亿,京东309.6亿,苏宁59亿。
2012年苏宁家电卖场的大家电销售速度萎缩两成,电商平台增速超过150%。
2012年春,张近东决定扳回电商败局,他对内总动员:全年保底200亿,解除一切后顾之忧,全力冲刺300亿!对外,苏宁的全网价格战打响。
这场价格大战卷入了京东、淘宝,逼出了当当、国美,还把亚马逊裹挟了进来,真可谓是群雄逐鹿,厮杀惨烈。杀到红眼时,拼的是谁先把血流干。而血,就是钱。
当年7月,苏宁定向增发47亿,紧接着在8月13日,又发行80亿元公司债。两次共计融资127亿元,相当于苏宁2011年净利润的两倍半。
京东迅速回击,苏宁8月13日发债,8月14日刘强东就宣布,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内保持零毛利,并“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不想变成神仙打架的炮灰,于是纷纷出逃。苏宁电器股价因此遭受重创,8月14日当天大跌7.11%,其收盘股价与定向增发时相比,暴跌超50%。
前台早已一片猩红,后台的张近东似乎云淡风轻:“苏宁是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如果我的企业没有风险,我个人的投入有什么风险?”
价格战最终在国家发改委介入后偃旗息鼓,胜负未分。
然而这一年,苏宁的净利从上年的 历史 高点48.21亿元,迅速滑至26.76亿,几乎腰斩。
在品尝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毒打后,张近东似乎才真正意识到不变成他们就会被他们淘汰。此后苏宁整体战略向互联网线上交易大幅倾斜且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2年,全资收购母婴平台红孩子,苏宁正式向全品类经营扩展。
2013年初,张近东将“苏宁电器”更名为更像互联网企业的“苏宁云商”。
2013年6月,苏宁继续牺牲利润,宣布线上线下同品同价。
2013年10月,收购视频网站PPTV及足球俱乐部。
2014年,收购团购网站满座网并成立苏宁保险销售公司,成立独立物流公司。
2015年8月,苏宁投资140亿元认购阿里股票 2015年12月,接手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 2016年6月,21亿并购国际米兰。 2017年,花42亿收购天天快递。 同年,又向恒大投资了 200 亿获得 4.7% 的股份。 2019年,从王健林手中收购了37家万达门店。 同年9月,苏宁又以现金48亿收购零售巨头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与此同时,苏宁还调整了组织架构,启用一批互联网背景的高管。
以前坚决不承认电商会有多大出息的张近东,还开始频频给自己戴上互联网的新帽子。正应了那句以前爱答不理如今高攀不起。
虽然企图彻底转型,但苏宁的业绩仍在持续恶化。
2013三季度,苏宁出现上市9年来的首次单季业绩亏损。全年,利润同比下降95.5%。
2014年5月投资者交流会上,张近东说:“苏宁最艰难的时候即将过去,我们已经看到了从弯道转向直道的曙光。苏宁在向O2O全渠道零售商转型的步伐走在了全行业最前列,仍是这一波新商业浪潮的引领者。”
可2014年,苏宁业绩依旧尴尬:线上业务方面收入同比仅增长了17.8%,增速低于行业平均。
或许是觉得靠自己难以回天了,2015年,张近东算是彻底向互联网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当年8月10日,阿里巴巴用约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云商,同时苏宁以约140亿元买阿里巴巴股票。
马云把这次换股比作“结婚”。张近东则表示,“传统企业要+互联网,就要拥抱BAT。”
在阿里的助力下,苏宁的线上业务总算突飞猛进。此前两年,苏宁线上业务营收均为220亿元左右。但2015年,其线上业务规模超过400亿,几乎翻倍。
但即便这样,就算整个苏宁加起来,也已被京东甩出了几条街。
幸好,托了阿里的福:当初入股阿里时,阿里股价不到80美元,到其2017年12月第一次卖出时,阿里股价已涨到170美元附近,此后的分三次**清仓,让苏宁共计盈利约140亿元。
正是这笔钱,给当年半老徐娘的苏宁财报做了一次美颜,让人忽视了苏宁不断衰退的内核。
一连串的疯狂收购,虽快速撑起了苏宁帝国的八驾马车,然而八大业务板块,没一块是赚钱的。从2016年到2020年,苏宁公布的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是-0.88亿元、-3.59亿元、-57亿元、-68亿元。
其实,实体零售的落寞早已成定局。
2018年,零售巨头大润发被阿里巴巴入股接手,执掌大润发19年的“狼王”黄明端辞职,黄明端感慨“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
而早在17年万达王健林便开始疯狂卖买卖,也是看到了实体零售的落寞,**无奈地选择断臂求生,砍掉重资产业务。
但张近东不甘心,他以为还可以一如当年,刀砍八大家、手撕国美、脚踩京东一样,重塑苏宁昔日光辉。
奈何,没有永远强势的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企业。
2021年7月5日,苏宁混改完成,张近东持股比例降到20.35%,他可以提名两个(含自己)非独立董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可以提两个,淘宝可以提两个。
也就是说,有阿里背景的江苏新零售创新基金两票,再加上淘宝自己两票,阿里系实质上已经取得了苏宁的控制权。
回顾苏宁三十年的兴衰,企商讲师**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与各位读者分享:
1、创始人的强势可以在创业阶段帮助企业迅速崛起,但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依旧依靠着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和战略思考会有极大风险。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公司体制的完善。
2、民企在发展过程中最喜欢也不可避免的愿意任人唯亲,前期可以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但企业后续的发展依旧需要靠真正有管理运营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而且随着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老员工容易产生好大喜功、论资排辈、倚老卖老、排挤新人等对企业发展不良的风气。应该及时优胜劣汰,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来参与企业发展的谋划。
3、投资需要有主线,无序投资会对企业资金链造成毁灭性打击。应该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
4、企业的管理者需与时俱进,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拥抱变化,牢记只有变化才是最大的不变,剔除固执己见的顽疾。
张近东退出后,新任董事长,是4年前被阿里收购的大润发“狼王”黄明端。
这样的结局,估计两人谁也没想到。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您精彩的评论。
更多文章:

满城风雨满城秋(满城风雨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满城风雨的含义是什么)
2025年9月1日 12:40

博格丹 博格丹诺维奇(博格丹·博格达诺维奇为什么不打世界杯)
2025年4月27日 12:30

克莱汤普森身价(为何皮蓬前妻和卡戴珊会对小角色汤普森情有独钟呢)
2024年9月10日 01:01

利物浦曼联欧冠(为什么利物普在联赛表现平平,在欧冠却这么猛)
2024年7月19日 22:57

奥运会巴西对墨西哥直播(7月3日男篮墨西哥vs巴西在哪里播出)
2025年2月18日 14:21

姚明nba退休金多少钱(姚明退休后,他每个月能够从NBA领到多少的退休金)
2025年5月6日 11:40

dota1世界总决赛视频(谁能发我一个dota2009年09带领战队取得中国第一次世界冠军的解说视频,就是蛛丝马迹7分钟38)
2024年9月21日 21:51

意甲联赛有几轮?(意甲分38轮比赛,是按什么分的每轮的赛事又是怎么分得)
2025年9月5日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