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击波兰视频(东方战场德国闪击波兰是哪集)
本文目录
东方战场德国闪击波兰是哪集
34集。1、《东方战场》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2、《东方战场》是由路奇执导,黄海冰、罗嘉良、马晓伟、袁咏仪、俞飞鸿、侯祥玲、周航、应采儿、叶璇、张鲁一、刘璇等主演的抗战史诗剧。
1937/9/1德军闪击波兰是怎么回事
37年德国闪电战侵略波兰,蓄谋已久.41年是日本发动的代号为"虎"的珍珠港突袭行动.
闪击波兰:人类浩劫的开始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入侵波兰的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纳粹德国在波兰战役中,不仅投入了空前规模的兵力,还首次实践了在一战中就初具雏形的“闪电战”的战术。
德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推进,在轰炸机和火炮的猛烈打击下,坦克和摩托化部队迅速突破了波军的防线。战争刚到第5天,波兰就已经崩溃,9月26日,首都华沙陷落。
波兰战役证明了纳粹闪电战的先进作战理念,这种战术后来被轴心国反复应用:德军1940年对法国发动闪电战,仅六周就击溃了这个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强国;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则被视为一场海上的闪电战。
一方面,波兰的军事理念陈腐落伍。
纵然有100万人的军队,但竟有20万人是过时的骑兵,结果波兰战役中,经常会有骑兵大战坦克的荒诞场面。
另一方面,波兰多年来都未将德国视作威胁,没有做好全面的战争准备。
原来,波兰曾在1934年与希特勒签订了一份有效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当时的波兰和德国都对东边的苏联极为仇视,有共同的利益。
第一,德国和平吞并了奥地利与苏台德地区,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
希特勒在发动二战以前,要做的是完成德国的“统一”。他不仅要拿回德国在一战后丢掉的领土,还要让德国周围的日耳曼人地区并入德国的版图。
他上台后,立刻看上了以日耳曼人为主的奥地利,煽动当地的纳粹党制造骚乱,然后以“维护秩序”为名,不开一枪便在几小时内占领了奥地利。
后来,他又垂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这一地区虽然日耳曼人居多,但 历史 上从未归过德国,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毫无根据,况且,国际 社会 按说也不能容忍奥地利的悲剧重演。
然而,在当时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英法大国,却早想靠牺牲捷克的利益求得苟安。就在德国与捷克剑拔弩张之际,此前从没坐过飞机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突然亲自飞往德国,登门拜访希特勒,可谓“诚意满满”,于是,此事很快便有了结果。
1930年9月30日,英法与德国在慕尼黑达成协议,把苏台德拱手让给了德国,希特勒再次得逞。
张伯伦回到英国后,兴奋地向人民报喜。他自以为把和平带回了欧洲,但其实只是让希特勒看穿了英法根本就不敢打仗,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第二,波兰拒绝了德国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让希特勒有了发动战争的理由。
波兰之所以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也是因为它的存在妨害了希特勒的“统一”大业。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将一块狭长的领土割让给了波兰,这就是所谓的“波兰走廊”。后来国际联盟又把原属德国的海港但泽交给波兰托管。
这两件事一直令德国民族主义者耿耿于怀,甚至在希特勒上台前,就有德军将领宣称,波兰的存在完全不能容忍,这个国家必须灭亡。
慕尼黑会议后不到一个月,德国外长就邀请波兰驻德大使,试探性地提议德国想在波兰走廊修建铁路。
然而,波兰的脾气不小,一口拒绝了德国的提议,这把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气坏了,于是,他虽然含糊地答应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和平呼吁,却开始偷偷备战。
希特勒明确地告诉德军将领,但泽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他现在要的就是战争。
英法本以为希特勒在慕尼黑后就会收手,结果现在颜面尽失,被迫强硬表态支持波兰,不过希特勒并不以为然,但是当他发现英法终于为了对付他而开始拉拢苏联,才真正开始忧虑。
他此时还没有做好准备与苏联交战,为了稳住苏联,德国抢先一步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这才舒了口气。
第一,英法和苏联谈判缺乏诚意,导致双方迟迟未能建立同盟。
以张伯伦为代表的英国顽固派,一向不信任苏联。所以,尽管英国迫于压力不得不和苏联就应对纳粹威胁展开磋商,但诚意明显不足。
苏联外长为了能加速谈判进程,主动邀请英国人来莫斯科面谈。没想到的是,英国并不给面子。英国外长不愿意屈尊去苏联,前任外长想去还被张伯伦拦下了。结果英国派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过去,这无疑让斯大林感到自己被怠慢了。
这种怠慢后来又接二连三地发生,直到8月份,英法军事代表团才前往莫斯科,开始实质性的军事合作磋商,但他们竟然不是坐的飞机,而是乘了艘慢悠悠的轮船,等他们到达后,一切都迟了。
第二,苏联希望借条约延缓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同时两国秘密协定瓜分波兰。
斯大林本来只是想靠和英法结盟,消除纳粹对自己的威胁,但是眼见谈判无果,他不得不换一种思路:靠与德国签订协议,推迟德国对苏联可能的进攻。
此外,德国为了让苏联在此时保持中立,展开了疯狂的外交行动。8月3日,一向让助手起草文件的德国外长,突然亲自给莫斯科发去急电,表示德国愿意全面改善苏德关系,还说自己想马上前往莫斯科,商谈苏联关心的“每一个问题”。
莫斯科最终被打动了,不过并非因为德国外长心急火燎的态度,而是因为两国最终在保证互不侵犯之外,还达成了一系列秘密交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国约定瓜分波兰。波兰的命运由此注定。
纳粹入侵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然而,英法并未出兵相助,而是躲在马奇诺防线=背后,眼睁睁地看着盟国波兰灭亡。苏联则如约而至,出兵占领了波兰东部,与德军“胜利”会师。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之所以要侵略波兰,挑起世界大战,也是为了取代英法获得世界的领导权。
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13万吨超级战列舰,倾尽整个欧洲都造不出
如今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舰艇,为美国海军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高达恐怖的11.2万吨,但是早在“福特”级诞生前70年,德国就提出了更加疯狂、吨位更大的超级战列舰——H级战列舰计划。
我是天俊,欢迎阅读【史海浮沉】系列 02
# 纳粹德国的超级战列舰
全文2020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H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中提出的史无前例的“超级战列舰”计划,它同时也是人类 历史 上所提出的最庞大的海上军舰,至今未被超越。H级战列舰计划属于著名的“Z计划”,是该计划的核心军舰方案。
在一些军事文章、视频中,很多人将纳粹德国海军的这些“超级战列舰”称之为“兴登堡”号,甚至还有人拿出不少例子来指出,军舰应该名为“鲁登道夫”号。但是仔细考究二战德国 历史 ,你会发现德国队H级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一直在改变,建造序号为H的“超级战列舰”从未被定型,所以自然不会存在具体的名称方案了,而作为替代的,纳粹德国海军内部,使用H加年份来命名这些“图纸船”,即H39、H40、H41、H42、H43以及最终的H44。
需要注意的是,纳粹德国海军仅有一艘H级战列舰的建造意向,从H39到H44虽然名义上有6个代号,但是它们都是指的是一艘军舰,只不过每一个代号对应的军舰参数均不同罢了。
另外,进入到1945年纳粹德国一路节节败退的不利战局下,海军军方甚至懒得再描绘所谓“H45”方案了,因为反正都没有机会去建造了,自然也就没有H45方案。
不过事实上,H级战列舰的确有开工建造,但是只是开了个头而已。1939年7月15日H舰在位于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正式铺下第一块龙骨。但是很快,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正式开战,德国被迫将大量资源倾注到陆上装甲部队和空中战机部队的打造中去,号称“吞金兽”的H级战列舰自然无法继续下去。
于是1939年10月10日,H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被紧急叫停,刚交付的3500吨金属也被收回,所以H级战列舰其实仅仅建造到这里,总重40吨,全部为龙骨部件,再无任何后续进展。
事实上,相较于陆上的P1000方案,海军舰艇普遍吨位较大的H级战列舰,还算是靠谱的,但这仅限于设计层面,因为10万吨级的超级战列舰,即使是如今的造船大国——美国,都不敢保证能够轻松造出来。H级战列舰方案中的H39、H40和H41被认为是较为现实的,吨位分别为5.6万吨、6万吨和6.9万吨,即使是H41的吨位也超过了日本二战最大吨位战列舰——大和号的6.4万吨。
但是随着希特勒在1941年之后“追求大吨位”的毛病犯了后,7万吨已经无法满足了,这才有H42的9万吨、H43的11.1万吨和H44的13.2万吨,其中H44是整个H级战列舰计划的最终方案,满载时吨位更是达到恐怖的14.15万吨,可以说即使1944年的欧洲各国不再交战,一起携手来打造这艘军舰,都不一定能够做到,就更不要说已经丧失了大部分钢铁产量的纳粹德国了。
名义上,H级战列舰由德国海军所提出,但其实背后操纵的人是希特勒,不过希特勒的方案在德国海军上下,都不受待见,H42方案之后的H43和H44没有人认为是现实的,即使是他的接任者——海军元帅邓尼茨也是如此。
显然当时德国海军的当务之急,不是造这些庞大而无用的超级战列舰,而是大力发展潜艇,并像一战那样发动“无限制潜艇战”来打击苏联和英美海军。这个道理很简单,盟军的水面舰艇无论是吨位、数量还是质量,都已经远胜德国海军,只有发展水下力量,才能够勉强抗衡。
这一点在日本海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早已不是讲究“口径即正义”的年代了,在美国海军舰载机、航母的双重压制下,日本海军的超级战列舰被打得头都抬不起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H42方案之后的军舰实在是过于庞大,H44吃水深度12.7米,长达345米,宽达51.5米,别说德国,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造船厂,有能力容纳H44战列舰的建造,只能采用船坞建造法。
我们假设H44能够建造成功,但是也没有任何一个德国港口能够停泊如此巨大的军舰,H44注定流浪海上。所以这个时候的H44其实根本就不是用于战争之需要,而是取悦希特勒的一种“玩具”罢了,德国海军的设计人员也根本不需要付出什么,一张图纸、一支笔、一个晚上,就能完成这个“奇迹”。
其它有关H44的参数就更加离谱了,H44拥有8门508毫米主炮,比大和号的460毫米舰炮还要恐怖,炮塔装甲厚达650毫米,没有任何火炮有能力将其破坏或者击穿。H44如此庞大的身型,采用的还是史无前例的核动力推进(问题是当时核动力仅仅只是设计构思,连原子弹都还没造出来),时速高达35节(大约64.8千米每小时)。
正是因为将金属等资源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H级战列舰方案中,纳粹德国在二战后期,越来越偏离军事武器的发展正轨,希特勒幻想着通过超级武器来扭转战局的幻想,注定无法成为现实。
德国闪击波兰战役中波军唯一的一次主要进攻是怎样的
第14集团军群经过重组之后,向南攻陷了克拉科夫。机械化装备的第22军越过多瑙吉克河向东进军以阻拦向维斯拉河东岸逃跑的波兰军队。1939年9月9日,陆军总司令部下令第22军团(第14集团军的剩余部队紧随其后)突破波军在散河一带的防线,北征海乌姆,与从东普鲁士向南进攻的古德里安第19军团会师。这样一来,第22军团和第19军团就形成了钳形攻势,可以完成对华沙东面波军的包围。
位于德国第10集团军北面(左面)侧翼的第8集团军向前顺利推进,直通罗兹。这样一来,第8集团军的左翼部队就很危险地暴露在波兰波兹南集团军(在正北方)的面前。德军前线部队奉命保护第8集团军暴露在外面的侧翼部队,后来又有2个后备步兵师前来增援第8集团军,组成了希南斯军团。不过此时,陆军总司令部和德军先头部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来自波兹南集团军的潜在威胁。
当前线战斗席卷波兰大部分地区时,仅有库泽巴将军指挥的波兹南集团军尚未投入战斗。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决定绕开这支波兰军队,迅速地插入到波兰的心脏地区。
在波兰军队搞清了德军先头部队的真正意图以后,库泽巴请求波军最高指挥部允许他的部队从南侧袭击正在东进的德国第8集团军。库泽巴的这一请求遭到了斯密格莱•利兹元帅的拒绝,这位元帅想要在维斯拉河一侧集结尽可能多的军队。因此,波兹南集团军开始向东面的华沙方向撤退。
在撤退过程中,波兹南军队遭到了德国空军的打击,但没有遇到德军地面部队的袭击。与此同时,波莫瑞集团军的余部也在向华沙方向撤退。这两支部队在位于波兹南和华沙中间位置的库特诺会师,该市是个重要交通枢纽。
9月8日,库泽巴又一次请求上级,允许他指挥波兹南集团军和波莫瑞集团军进攻德国第8集团军。波兹南集团军和波莫瑞集团军还是一支数量可观而且总体上编制完整的军队,它由10支步兵师和2个半骑兵师组成。虽然波兰军队的任何进攻都会延缓东撤,但倘若不反击,他的军队还会不断受到比他们跑得快的德军坦克的侵袭,很明显,反击比不反击更有利。因此,波军最高指挥部确实是处于别无选择的境地。他们推断,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可能会从总体上减慢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先头部队的进军速度,从而给其他波兰军队一个喘息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撤退并重新集结。思忖再三后,波军最高指挥部最终批准了库泽巴的请求,同意对德国第8集团军发动反击。原来负责保护第8集团军侧翼的希南斯军团已经被加速前行的德军先头部队主力抛在了后面。当第8集团军接近布祖腊河时,它的侧翼保护部队主要是第30步兵师。该师部署在第8集团军前面32公里(20英里)处,没有处在发动协同防御的有利位置。
波兰亡国后,波兰国民被迫行举手礼。
9月9日,在布祖腊河东南方向,波兰军队开始反击,这也是整场战役中波军唯一的一次主要进攻。
更多文章:

德拉科马尔福薛宝钗(薛宝钗判词是什么,薛宝钗的命运结局如何)
2025年2月19日 08:41

霍华德提出交易(听说小牛的约什霍华德吸毒小牛要交易他是真的吗我要详细点的还有nba还有谁吸毒)
2025年5月13日 16:40

查理卓别林一生演过多少部电影啊?奥斯卡奖伊朗名导法哈蒂被诉抄袭学生影片,大家怎么看
2024年9月10日 15:51

2014年世界杯巴西教练(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阿根廷队的主帅是谁)
2025年3月3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