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有邻什么意思(德不孤必有邻怎么解释)
本文目录
- 德不孤必有邻怎么解释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什么
- 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
- 厚德必有邻,人慈福满门什么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什么意思
- “德不孤,必有邻” 是什么意思
德不孤必有邻怎么解释
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
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
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扩展资料: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什么
你好,“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圣先贤在论语里仁篇中的章句,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出自《论语·里仁》,作者是孔子。
“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意思: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德,以有比较、合道义而存在。否则,没有了比较、不合道义的话,德,从何谈起?德,可重复。不德,则不可重复,需加以改正。好比:苗要呵护,草要根除。
出自《论语.里仁》25章——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扩展资料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
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
“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例子:
1.孔子“在陈绝粮”。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磨难,就是“在陈绝粮”。
春秋·孔子及其弟子所作《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在弟子中年纪最长、性子最直,他气呼呼地跑去找孔子质问道:“难道有德君子就应这样陷于穷途末路吗?”
面对子路的质问,孔子也动了肝火,他厉声说道:“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处于逆境之中,君子不坠其志、泰然自若,小人精神迷茫、胡作非为!”
遇到危难时,自我修身,泰然自若,读书明志。孔子的学生在危难时也没有离开孔子,足以说明“德不孤必有邻”。
2.齐国史官坚持记录真实的历史。
在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的崔杼把国君杀死了。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知道之后,就在史书上记录:“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能把国君给杀了,当然是大权在握啦。他看见史官居然敢写自己做的坏事,一气之下,就把史官给杀了,然后让他弟弟接替他的职位,继续记录历史。
崔杼以为自己把哥哥杀了,弟弟会害怕,不敢再把自己的丑事写进史书,谁知这个弟弟是个硬骨头,还是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发起火来,把这个弟弟也杀了,又把史官的另一个弟弟招来,结果这个弟弟还是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连杀史官的两个弟弟,到了第三个最小的弟弟,还是跟哥哥一模一样,继续写“崔杼杀了国君。”
崔杼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不怕死的人,没办法,最后终于放过了这位史官的小弟弟。
小弟弟捡回一条命,走出宫门,却碰到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赶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仔细一看,原来是其他国家的一个史官。小弟弟问他你来干嘛啊?这位史官说:“啊,我听说崔杼把你们国家的史官都杀了,怕没人记录真实的历史,所以跑来继续记录啊。原来你没死,那就好了。”
史官最大的德行,是真实地记录历史。齐国史官几兄弟为了坚持自己的德行而牺牲了性命,最后小弟弟只剩自己一个,结果他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孤单,还是有人和自己几兄弟一样。
3.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
穷学生查理因为成绩优秀,得以入读一所贵族学校。学校里的有钱学生十分捣蛋,有一次作弄校长,正好被查理看见了。校长便要求查理出来指证同学,并以推荐升入名校来诱惑他。
这时候正好放假,查理接了一份工作,陪退役的瞎眼上校去旅行。在旅途中,他尽心尽力地陪伴着脾气暴躁的上校,还成功阻止了他自寻短见,让上校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动力。
回到学校,校长召开全校大会,逼查理指证同学,查理最终决定不能出卖朋友——虽然这些同学都是些损友。
正当校长要宣布开除查理之际,上校忽然出现,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说服学校的委员会取消了开除查理的决定。一瞬间,整个礼堂都沸腾起来,学生们鼓掌欢呼,久久不能平息。
坚持做对的事,最终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4.鞍钢职工郭明义。
1996年起,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5年的工作。1990年起,累计献血6万毫升,是他自身血液的10倍多。
1994年起,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共计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鞍钢职工郭明义的好人好事广为流传后,越来愈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郭明义爱心团队。
5.2006年“感动中国”群体“微尘”。
2004年,印度洋突发海啸之后,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红十字会,捐款5万元支持印度洋海啸地区的灾民进行重建,当时这对夫妇化名为“微尘”。
事实上,这不是“微尘”第一次走进青岛人视线中了,在非典时期,微尘捐款2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期,微尘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
随着善举一次次被媒体曝光,微尘这个名字逐渐被青岛人所熟知。许多青岛人也纷纷加入到微尘的队伍中来,化名微尘,活跃在公益的舞台上,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微尘的敬意和祝福。
厚德必有邻,人慈福满门什么意思
德必有邻指的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一些好的邻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周围的人都是非常喜欢她的,也非常愿意和她在一起工作,并且非常愿意和她在一起居住,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影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你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
德不孤,必有邻什么意思
德不孤,必有邻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南朝.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后妃》:“吾垂白之年,虽亲所闻见,然而德不孤,必有邻。且妒妇不惮破家,况复甚于此者也?”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每云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知我者不过数子而已矣。”
扩展资料:
德不孤,必有邻——管宁的故事
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
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 管宁拒绝住在公孙度为他准备的大宅第中,执意来到荒凉的北部山区,以山为室,伐荆筑篱,隐居下来。
越海来辽避难的人,仰慕他的道德学问,纷纷搬到他的附近居住,几个月的时间,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形成一个有百十户人家的大村庄。
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
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因此颇受人们爱戴。
“德不孤,必有邻”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更多文章:

步行者乔治大战热火三巨头(保罗乔治上赛季打出了绝佳的表现,他的上限还有多高)
2024年1月26日 01:20

湖人战胜开拓者 app(湖人136:113击败开拓者,21分钟仅出手1次的霍华德为何得到球迷的点赞)
2025年2月20日 14:01

广东队最新消息外援(周鹏接班人或离队,发布动态引人遐想,上季在广东男篮已主力轮换)
2025年6月16日 14:00

ps4实况2020转会补丁(ps4实况足球2016真实补丁怎么下)
2025年7月21日 05:25

男篮亚锦赛中国对日本直播(亚运会男篮,中国对抗小日本是几时呀直播)
2024年6月18日 21:53

科菲克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的说明书(隆回乙肝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可报新农合吗)
2024年10月6日 13:26

作为传奇巨星,梅西过人的技术特点有哪些?简单地说,梅西过人之处,在于触球频率快、带球节奏掌握得好
2024年1月16日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