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摔倒在人民大会堂(97年香港回归前夕,34艘英国军舰驶入我国领海,与我军对峙72小时)
本文目录
97年香港回归前夕,34艘英国军舰驶入我国领海,与我军对峙72小时
又是一年七月一日,25年前,举国上下在这一天共同欢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它终于结束长达155年的英国殖民地身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可是在香港回归前夕,34艘英国军舰还虎视眈眈想要闯进我国南海海域。 这种行为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为了维护中国主权, 我国海军与其在海域上对峙长达72小时。 此次事件的经过是怎样的?我国是如何解决这次难题的?
众所周知,第一次**战争后,清政府就被迫与英国签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它已经在外漂泊155年之久。
随着我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才有机会和能力将失去的领土讨要回来。当时,邓小平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这件事谈判超过20次。
不过,英方对于这样的结局心生不满,竟然向我方提出申请:要求派遣一支由34支军舰组成的战队,来中国进行“访问”。
在香港回归的节骨眼上来“访问”?显然这是英方想以军事手段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为此,我方委婉地拒绝了英方的请求,并附上另一句话:待7月1日以后,邀请前来做客。
可是谁知,英方竟然不顾国际法的制约,擅自闯入我国领地。他们此次“举动”,同百年前的殖民手段并无实际差别。英方还是仗着自己的“日不落”地位,想来我发发泄一下情绪上的不满。
97年6月25日晚间8时,正是驻守在三亚榆林军港的海军护卫们例行召开班务会的时间。此时距离香港正式回归的日子只有五天,整个军港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确保事情可以顺利进展。
就在此刻, 他们听见广播中传来声音:紧急备战备航,紧急备战备航!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水兵们立刻开始查看情况, 在距离军港三十公里的海面上,竟然出现英国“护卫舰”,旁边还跟着一艘小的补给船。 显然,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访问”。
面对不请自来的“挑衅”,我方绝对不能容忍。军港领导当下决定提升作战等级,所有人都进入到一级备战状态。经过与中央领导的申请,军港先派出航空兵飞入上空,对英国舰队进行实施监测,防止他们搞些什么“小动作”。
此时按兵不动并非是惧怕英方势力,而是我们主张以和平友好的手段来解决此次“危机”。
等航空兵驾驶着直升机飞到英国“护卫舰”的上空时,信号兵拿出播音器大声喊道:“请离开中国领土,请离开中国领土”。
结果英方听到后装作一脸无辜,煞有介事地说:“我们是在公海上航行”。说罢,还将航行速度再次加快,试图甩掉我方人员。
不仅如此,英方还驾驶军舰直逼我国经济专属区,如此目中无人的做法,实在容不得我国继续以和平手段解决。当下,军港上级领导就派出“宜宾舰”来追赶“护卫舰。”
我方军舰加足马力,全力在海域上对护卫舰进行追赶。眼看就要追赶上英方军舰时,舰长请求首长是否要靠得再近一些。首长斩钉截铁地说: “追!咬死它!”
护卫舰也不甘示弱,或许在此刻的英军眼中,中方军事装备远不如他们的厉害,我方这般“不自量力”的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事实上,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英方军舰很快就自知“硬拼”不是对手,所以他们很快就调整新的战略计划, 试图将我方宜宾舰引到越南方向,以此挑起两国对立,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点小心思,早就被参谋长看透,他对大家说:“调虎离山之计,咱们就跟着补给船走,看他们怎么办!”
就这样,英国护卫舰又绕了一大圈,不得不再开回来。此时,英方似乎想“放手一战”,只见英方的护卫舰突然对准我方开过来。 舰长问道:“要不要规避?”参谋长坚定地说:“继续!加速!”
此刻,舰艇上的每一名水兵都提起士气,他们已经做好与英国舰队“你死我活”的准备。两艘舰艇距离越来越近,谁也不肯让谁,此时比拼的就是心理素质。
其实,英军根本就不了解我方捍卫领土的决心,不知道中国人为了守护香港能有多坚韧的信念,就连死亡也不怕。
我方但凡此刻表现出一丝退缩,必然会让英方变本加厉,觉得我们好欺负。
千钧一发之际,英方在两艘舰艇仅有十几米的距离时,忽然大转弯往反方向去。那一瞬间,护卫舰上尽是英军们不可思议的呼喊声,他们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战败”。
97年6月29日24:00,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尽是赶往现场观看的中国群众,他们期待的五星红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随下缓缓升起。 被侵占百年之久的香港,终于回来了!
如果“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知道,英军是这样被“送”回去的,不知道还能否笑得出来。 要知道在此之前,英国可是大名鼎鼎的“日不落”帝国。
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但凡被英国看上的地方全都沦为它的殖民地,其涉猎范围遍布全球。可见此次被我方海军击败,对于英军而言是何其丢脸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次“访华”之前的五个月,英国刚刚与阿根廷在马岛打了一架,并以绝对优势赢得这次战争。所以,英方才会如此大胆, 想借着胜利的余威来杀杀我们的锐气。就算归还香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它也要给我们点颜色看看。
不过,从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外不慎跌倒就能看出来,她对香港这件事,并没有多少胜算。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英开始建交,撒切尔夫人趁此机会访华,想要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出于礼仪之邦,也出于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我国十分重视这次见面,早早就安排好相关事宜。
会面当天,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撒切尔夫人,双方就香港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邓说: “香港主权属于中国,”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 简单的一句话,既慷锵有力,又表明我方的立场。
铁娘子也不甘示弱,她说:“我方并不同意,若中国执意收回香港,那么对香港来说是灾难性的打击,现在的经济与繁荣将不复存在”。其态度与言语中,尽是威胁与讽刺。
的确,按照当时两个国家的差距来说,中国的确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可以为香港提供更好的发展。可是,撒切尔夫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邓小平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 “如果这样,那么中国政府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与方式。若两年内还是谈不拢,那就由我方单独做决定公布。”
在政治场上驰骋多年的“铁娘子”第一次遇见一个比自己还“铁”的人,尽管表面上她还是那般不懈与傲慢,但是在会议结束后,她就不小心从人民大会堂外部的楼梯跌落摔倒。可见,她当时的心里有多慌张,这似乎也预示着英国的如意算盘势必会落空。
以香港的政治与经济地位来说,尝过“甜头”的英国断然不会乖乖将它还给我们。那么为何最终还是点头了呢?这还要从香港被割让出去开始说起。
当初清政府之所以将香港租借给英国,究其根本还是“技不如人”,不得不任人拿捏。早就领悟过“落后就要挨打”的新中国,自建国以后奋力直追,各方面的实力都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自然不会与英国续签租借香港的条约。
同时,英国在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也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战后经济根本无法满足军队的日常开销,所以不得不想方设法出售武器装备、裁剪军人用度,甚至不惜卖军舰来创造整体收入。
英方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大不如前,我方的军事实力却步步腾飞。 尽管新中国时期的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但是我们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到不少英式装备,也从苏联那里买到不少苏式装备,再加上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很多领域都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任人鱼肉的“东亚病夫”,英国一直引以为傲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
何况,我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不得不令英方忌惮。正如毛主席所说:真正决定一场战争输赢的关键还是“人”。
当时,强悍的解放军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打得节节败退,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英国不敢轻易与中国动武的原因。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国在1964年研发出第一颗原子弹。 如果说此前英国对香港还存有一丝丝幻想的话,那么随着这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的**,他们便再也不敢有觊觎之心。
种种原因下,英方不得不将香港归还给中国。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就这样双手奉上,还试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于是才会有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的事情。
如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也不敢和中国硬碰硬。我们血洗了百年耻辱,完成涅槃重生。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祝福香港,祝福祖国,明天会更好!
当年撒切尔夫人闹出过一件最乌龙的外交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乌龙的一件事就是和邓小平谈论香港回归。
当时,撒切尔(Stepcher)离开会场时,高跟鞋和石头台阶绊倒了,使她的身体失去平衡,跌落在石头台阶下,皮鞋和手袋也丢到了一边。旁边的服务员和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扶起她,她没有受伤。一位了解铁娘子和邓小平性格的记者分析说,撒切尔夫人很敏锐,尽管撒切尔夫人深受丘吉尔的影响,但她坚持的传统保守哲学和艰难的经济政策。但是在邓小平面前,她毕竟还很年轻。
撒切尔没有想到邓小平对香港主权的立场会如此坚定,也没有容纳的余地。回国后,她对当时的驻华大使柯立达说:“邓小平很残酷!”据了解,当时撒切尔一直持有关于香港的条约(《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仍然有效,在他发表声明很久之前来中国是为了引起舆论,所以她在正式会谈开始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邓小平在主权问题上从未妥协。他重申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未得到承认的19世纪三项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申明中国将于1997年收回香港。
他说,中英在此前提下进行了谈判,并告诉撒切尔,中国将在不迟于一两年后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决定。他说:为维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获得英国的合作,但这并不表示香港的持续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下实现。撒切尔认为香港的繁荣与英国的管理不能分离,邓小平就是这样说的。会上,邓小平还回答了中国宣布撤离香港后,香港是否会出现波动的问题。邓小平说:“小幅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中英采取合作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避免大幅波动。如果宣布撤离香港将产生如夫人所说的灾难性影响,那么我们勇于面对这场灾难并做出决定。
铁娘子撒切尔那么聪明为什么会患上痴呆
铁娘子撒切尔那么聪明为什么会患上痴呆?
87岁的铁娘走了,带着她一生的文治武功,及凄惨的老年痴呆的生活,我们会受到何种启发!养生的核心就是养神,减少神的消耗,避免神的干扰,顺应神的规律。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的发言人蒂姆·贝尔说,她去世时“很平静”。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她的政坛生涯存在争议,支持者称赞她改变英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反对者则抨击她压制工会、加深社会贫富分化。
撒切尔夫人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市。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1947年至1951年,她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1953年林肯律师协会批准她为律师。
撒切尔夫人1959年当选为保守党下院议员。1961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1970年任教育和科学大臣。1975年2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1979年5月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连任首相。1990年11月辞去首相职务。1992年6月被封为终身贵族。1993年5月任威廉-玛丽学院第21任名誉院长。撒切尔夫人著有回忆录《唐宁街岁月》;曾荣获英国最高勋章——“嘉德骑士”勋章。
心声 “若时光倒流将不再从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表示,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为了家庭不再从政。书中写道,1990年11月份辞职后,撒切尔夫人对保守党大失所望,并于1991年2月份告诉斯派塞爵士,她讨厌去下议院。1995年4月份,撒切尔夫人又在与斯派塞会面时说,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不再从政,因为她的家庭已经为她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在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中,丈夫丹尼斯始终支持她。然而丹尼斯2003年去世后,她与子女的关系似乎并不融洽。尽管撒切尔夫人年老体衰,她的儿子马克四到六个星期才会探望一次母亲,女儿卡罗尔有时候连续数月都不去看她。
83岁的撒切尔夫人坐在窗前,注视着窗外海德公园的美景。卡罗尔不敢确定,母亲是不是听懂了弟弟的事情。自从2003年父亲丹尼斯·撒切尔去世后,在英国政坛叱咤风云多年的“铁娘子”母亲,开始流露出胆怯和犹豫,记性也越来越差。
5年来,她一直待在海德公园附近切斯特广场的这栋住宅里。她十分孤独,每天早上醒来后,无事可做。从前,她一直坚持为丈夫做早饭,这个习惯从新婚燕尔持续到老,即使贵为首相时也是如此。但现在,没有人来吃她的早饭了。
她只好在自己的餐厅里挂上了丈夫的画像。每一次吃饭时,她坐在画像的对面,和“丈夫”说话。有时候,卡罗尔回家了,她就变得异常高兴,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说:“女儿,你父亲没有离开我们,你看到他了吗?”
卡罗尔难过地低下头,她握着撒切尔夫人的手,一遍遍向她重复一个事实:“亲爱的妈妈,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2003年,他做完心脏搭桥手术5个月后就去世了。是您把他送到墓地的,您记得吗?那一年他都88岁了,所以您不要难过。”
撒切尔夫人的身子抖了一下,她短暂地清醒过来,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迷茫地看着女儿,眼里涌上泪水,喃喃自语:“丹尼斯……”这几十年来,她参加了不计其数的竞选和论战,每一回无论胜与败,都有一个全天候的支持者,他就是丹尼斯。没有丹尼斯的陪伴,她不可能做11年的首相。曾经,丹尼斯骄傲地对她说:“我和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度过了几十年的美好时光,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爱和忠诚……”
丧夫之痛占据了撒切尔夫人的心灵。有一天凌晨一点,她突然醒来,穿戴整齐,一袭盛装,要求去墓地看望丈夫。幸好家门前的警卫不让她离开。得知此事后,她有限的几个好朋友赶来家中:“夫人,您需要一个全职看护了。”
性格刚强的撒切尔夫人吵闹起来,坚决不认为自己需要看护。她的朋友只能让步,聘请了一位曾经做过医院护理的高级管家,以防不测。可惜这样的朋友太少了。在丹尼斯陪她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77岁生日那天,她只收到了区区4张生日卡片。
她心里十分失落,4张可怜的贺卡被仔细地摆放在壁炉台上。年复一年的生日,她望着它们发呆。2005年10月13日是她的80岁生日,她孤寂地坐在壁炉旁,突然有了精神,她告诉卡罗尔,去文华东方酒店订最好的菜式,她要摆80岁寿宴。
卡罗尔吓了一跳,立即操办。650多人前来捧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王储查尔斯、时任首相布莱尔,都匆匆赶来。撒切尔夫人容光焕发——要知道,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只参加过一位首相的生日宴会,那就是1996年前首相爱德华·希思举行的80岁寿宴。当女王拥抱撒切尔夫人时,卡罗尔在孀居母亲的脸上捕捉到了难得的笑容。
但这样刻意制造出来的“辉煌”,毕竟是昙花一现。卡罗尔在替母亲整理衣橱时,发现一大堆落上灰尘、没有熨烫的正式套装。“妈妈,您平常穿的衣服呢?”“我平常就穿这些,我永远不会买一件休闲款式的衣服。”她苍老、消瘦,却回答得斩钉截铁。《星期日****》闻讯后叹息道:她的晚年,孤单落寞、没有朋友。
疾病缠身 常送医院
现在,这位曾宣称自己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的女强人,白天也开始靠着躺椅打瞌睡了。2002年,她接连发生了几次轻度中风,留下了记忆力衰退的后遗症——现在,她再也不能读书看报了,因为她读一句忘一句,一条新闻还没看完就忘了开头。她开始焦躁起来,在丹尼斯的病榻前,她还拥有惊人的记忆力,通货膨胀的数据能脱口而出,告诉丈夫。而现在,医生警告她,不要再从事公开演讲活动了。这对她是莫大的痛苦。
退休以来,她最大的寄托,就是和所有名人一样,接受世界各地的邀请,到处发表演讲。在美国中西部一些地区,人们在介绍她时仍会把她称为“首相”,就像1990年那场逼她辞职的噩梦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她依然保持着英国上议院议员的身份,在一些重要的日子里,她会出现在上议院的会议上。
她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感觉到自己仍然活跃在聚光灯下。当时,她很开心地在伦敦东南部萨达克区的道尔维奇购下了一处别墅,准备和丹尼斯在那里度过一个美好幸福的晚年。道尔维奇是伦敦最有名的富人区之一,附近丘陵起伏、湖水清澈、草木茂盛。走在道尔维奇的居民区内,随时都会看到一幢幢18、19世纪的建筑。这里曾居住过许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至今也为英国上层社会所青睐,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英格兰银行前行长艾迪·乔治都在这里拥有住所。
但她终究搬了家,住进伦敦市中心现在的住所里。原因之一就是,她的年纪越来越大,从市区送医院方便些。几个月前的一天,她和上议院的同僚共进晚餐,就在晚餐快结束时,她的身体一点点往桌下滑……她马上被送往医院,再度抢救过来。
卡罗尔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接母亲出院了。母亲穿着一袭大红套装,挽着精致手包,向栅栏外的群众挥手致意,如同结束国事访问一般,风度翩翩地离开了圣·托马斯医院。一进家门,她就瘫在沙发上,虚弱得没有半点力气。
几乎所有媒体关注的重点都是撒切尔夫人的文治武功上,她1979——1990年在位,相位长达11年,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首相,同时,也是自19世纪以来,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在她的调治下,英国获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同时英国经济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甚至财政都出现了少有的盈余……
但是,在她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是世人所不知的人生悲哀。自打辞职退位以后,她基本上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这都缘于她从75岁开始就得了老年痴呆了。而在得老年痴呆之前,她的身体状况也较常人差。
2008年9月4日,撒切尔之女卡罗尔·撒切尔将正式出版《在金鱼碗里游泳》一书,书中详细叙述了现年83岁的撒切尔夫人自8年前开始失忆,现已患上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一事。
卡罗尔在书中写道:“我总以为母亲永远不会老去,她是铁打的、坚不可摧的。她的记忆力曾经如同高效数据库,能随口说出几年前的经济统计数据,不用查阅任何资料。实在难以想象曾经睿智能干的母亲已患上痴呆症。”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一般而言,年青时玩命过猛的人最容易得。而目前我们得知的两位政界要人,撒切尔夫人和美国前总统里根,两个同时代的大国领袖,曾经致力于把苏联肢解的人,最后都死于老年痴呆。想想啊,把苏联这个庞大的帝国被肢解的人,杀敌三千能不自损八百吗?
撒切尔夫于对于中国人不说,并不陌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1982年4——6月的马岛之战;第二,1982年9月将香港归还于中国。当时媒体报道了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来中国,与 *** 就香港地位问题会谈后,走出人民大会堂,摔倒在台阶上,可想而知,挟刚刚马岛之战胜利的余威,与 *** 谈香港问题却碰了壁,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她的身心受到多大的煎熬……
那个时候,她的健康状况就已经出现了问题,甚至疑似那时她已经有了轻微的脑梗前兆,否则以当年56岁的年纪,绝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人们常说,很多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很少有人关注你飞的累不累。撒切尔夫人,11年的辉煌执政生涯,在给英国带来无比的荣誉之时,却极大地透支了她的健康,以至于到晚年活的异常的凄惨。
更多文章:

今晚天津女排有比赛吗(女子排超落幕,天津女排有没有获得不寻常冠军呢)
2024年11月17日 06:04

瓦西里 伊万诺维奇 恰巴耶夫(碧蓝航线恰巴耶夫拘束的白骑兵身上的液体是啥)
2024年8月3日 23:41

谌龙赢下半决赛后为什么不想接受记者采访?费德勒VS小威谁会赢
2023年12月24日 20:20

贝西克塔斯足球俱乐部球衣(土耳其的贝西塔克斯球队驻地是哪个城市)
2024年9月10日 09:41

欧文为何被人说为低情商盘点他的五个争议言论,多次针对詹姆斯?欧文说犹太人什么
2025年2月8日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