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格罗兹尼(为什么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会惨败)
本文目录
- 为什么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会惨败
- 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首都叫
- 格罗兹尼的简介
- 格罗兹尼航空安全吗
- 格罗兹尼巷战有多惨烈,俄罗斯士兵为何不敢前进
- 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
- 真正的人间地狱,俄军当年在格罗兹尼究竟被打的有多惨
为什么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会惨败
其实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巷战俄罗斯是惨胜而不是惨败,虽然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仍攻下了格罗兹尼,把车臣武装打到了南部山区。
首先回顾一下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
1994年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部长格拉乔夫认为车臣武装在武器装备、军队素质上都与俄罗斯有巨大的差距,他特别有信心的估计只要1个星期拿下格罗兹尼,再用半年时间彻底肃清残余势力。
▲俄军部队进军车臣
12月10日俄空军很快就击败了车臣空军,掌握了制空权,随后俄军调集12万兵力向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进攻,很久就完成了对格罗兹尼的合围。12月27日,俄军采用二战时老旧战术出动战机、组织强大火炮,对外围进行火力覆盖,很快就夺取了格罗兹尼外围所有重点据点。一开始俄军的进展很顺利,于是俄军乐观的认为拿下格罗兹尼很容易。
巷战开始后,由于大意,俄军甚至在通讯过程掌采用明码通讯,使得车臣武装可以轻易窃取俄军情报,还有机会进入俄军通讯网发布虚假情报。
车臣方面虽然总兵力只有3万人,但他们并没有采取与俄军正面对抗的作战方式,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战术,充分利用大量高层建筑和狭窄的街道,对俄军进行伏击。为此杜达耶夫将车臣武装化整为0,分散成一个个的坦克猎杀小组,他们隐藏在高层建筑的残垣断壁中,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露出獠牙的毒蛇随时给予俄军以致命的伏击。
▲在残垣断壁中奔走战斗的士兵!感觉像是上色的斯大林格勒巷战
12月31日凌晨,还没有察觉到城中隐藏着巨大危险的俄军开始了进攻,他们以坦克和步战车组成第一梯队在地空火力掩护下,对市区展开强攻,为了不影响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俄军没有要求步兵下车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结果131摩步旅首先落入了车臣武装的伏击圈,车臣武装用RPG火箭弹对装甲车辆侧面进行无情的攻击,俄军主力确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被压缩在狭窄的街道内,由于不清楚敌军的位置,俄军的攻击毫无作用,同时火炮发射时的火光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车臣武装用RPG对T-72a坦克发射了7枚火箭弹,使得T-72瞬间殉爆。
▲被击毁的俄军BTR装甲车
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屠杀”开始了,只装备轻型武器和车臣武装,利用地形优势,对俄军的装甲车辆和人员展开了“屠杀”,俄军两天就损失了26辆坦克中的20辆和120辆装甲战车中的102辆,1000多官兵中人中包括旅长萨文在内的800多人阵亡,俄军的第一次进攻以失败告终。
▲被击毁的俄军车辆
惨败的俄军迅速对第一次作战进行了认真总结,将兵力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将营级单位作为城市攻坚的核心力量,突击群的坦克拉开车距,互相掩护,步兵则在坦克周围肃清楼房,随后俄军再一次攻入该城,这次的进攻就变得顺畅多了,**了大量的车臣武装。随后车臣武装又改变战术,利用狙击小组狙击俄军步兵,俄军也见招拆招,采用步兵携带火箭筒乘装甲车突入地方纵深,然后依托车体掩护,向敌人发射致命的燃烧空气**弹头,最终依靠重火力和人员优势,俄军成功拿下格罗兹尼,但也付出了阵亡1376人、失踪408人、2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被毁的惨痛代价,可以说格罗兹尼是用年轻俄罗斯军人的鲜血和生命打下的。
▲俄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俄罗斯付出惨重代价原因分析
(1)大意轻敌,骄兵必败
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自上到下都存在严重的轻敌心里,俄军高层和俄军指挥官思想麻痹、盲目冒进,导致了格罗兹尼巷战俄军的惨重伤亡。
(2)明码通讯,低级错误
俄军在战争中竟然采用明码通讯,被车臣武装**,使得信息形成严重不对称,这也是俄军犯得最低级错误
(3)战术陈旧,丢掉老本
其实苏联军队早在二战时就有着丰富的城市巷战经验,柏林攻坚战时,苏联军队就学会进攻时先侦查,再测绘城市地图,再将攻城计划准备的事无巨细,还要准备好预备计划以防意外情况,此外步兵也要做好肉搏战和逐屋扫荡的准备,此外还要配备工兵连,炮击炮连,喷火排,但是俄军早已把苏联红军用献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抛诸脑后了。
俄军在进攻时,采用二战时的陈旧战术,先火力覆盖,再装甲部队突击,但是由于俄军没有要求步兵下车伴随坦克和装甲车辆作战,丧失了基本的步坦相互协同保护作战,而且装甲车辆没有拉开车距,都是严重的低级错误。
(4)俄军战士年轻稚嫩,车臣老兵战争经验十足
此外俄罗斯的战士多是年轻军人,战争经验严重不足,而车臣武装多是一些经历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战争经验十足,并且对于灵活作战炉火纯青。
(5)俄罗斯动荡不安、士气低落、武器装备**
此时的俄罗斯国内也是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阵痛,社会动荡不安,士兵们士气低落,此外由于存在大量的偷卖武器装备事件,甚至坦克上的反应装甲都有被卖掉的,武器装备也存在一定的**。
当然这次的车臣战争彻底打醒了俄罗斯巨熊,特别是普京上任后,重新整顿俄罗斯军队,俄罗斯军队从此又出现了血性,此外俄罗斯根据实战的教训,认真总结战争经验,为第二次车臣战争顺利拿下车臣奠定了基础。
实践是检验部队的唯一标准,部队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获得最快速的成长
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首都叫
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的首都叫格罗兹尼。 格罗兹尼(Грозный)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区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区的中心,坐落于捷列克河(рекаТерек)的支流宋扎河(рекаСунжа)两岸,面积305平方公里,下属四个行政区,人口29.26万(2012),占整个共和国人口的22%,其中车臣人占95%。 车臣共和国(俄语:Чече́нскаяРеспу́блика;车臣语:НохчийнРеспублика;英语:RepublicofChechnya)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共和国,地处于北高加索山区,西接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塞梯共和国,西北与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接壤,东连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分享一条很长的边界。 该地区的人和俄罗斯军队进行了多次冲突,最大的冲突爆发在苏联解体后的10年内,最终车臣分子全军覆没。但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格罗兹尼的简介
格罗兹尼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俄语中译为“严厉的,可怕的”,而车臣语则称之为Соьлжа-Гlала,译为“宋札城”。现任市长为伊斯拉姆·卡德耶夫(Ислам Кадыров) 。
格罗兹尼航空安全吗
如果你有前往欧洲的计划,一定会注意到,不管是前往慕尼黑、伦敦、巴黎、罗马还是雅典,有一家航空公司的票价,总是出奇的低,这就是来自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航空(Aeroflot)。战斗民族会挥舞着强有力的手臂告诉你——这都不算事儿!让我们来历数下俄航还有哪些奇葩事件:安全记录不忍直视——好怕怕!俄罗斯航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83起事故,大约80架飞机完全损毁,遇难人数超过623人。其中有冲出跑道的、有没够着跑道的、有被自己导弹打下来的、有被别的飞机撞了的、有挂树上的,还有机长让儿子坐驾驶座结果把自动驾驶关了直接栽下来的——胆大的可以去翻看著名空难纪录片《空中浩劫》。2010年,一家瑞士的飞行安全记录机构给出统计数据,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是最致命的航空“杀手”。截止到2010年,其经营商业航空服务的历史上,共有8231人在其所属航班的事故中丧命。而排名第二的法国航空公司的这一数字则只有1783。那么真实的俄航安全性到底如何?先说下吼,我没有做过俄航但是让我们用数据说话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就开始黑俄航了。这里指俄航应是92年之后重组的Aeroflot-Russian Airlines,以及前身Aeroflot International Airlines。不包括92年以前以及别的Airline Division,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俄航,毕竟之前的记录实在是不堪入目。92年之后的俄航一共出过大小事故11次,92年2次,94年2次,96年1次,98年两次,01,06,08,14年各一次。其中致命事故4次。现在就来说下每一起事故吧。1.1992年6月7日,Tu-154,注册号C***-26154,莫斯科伏努科沃国际机场,无伤亡。这班从车臣格罗兹尼飞往莫斯科的班机被一位手持手雷的歹徒劫持要求飞往土耳其(恩,车臣,土耳其),在飞机降落后劫机者被俄罗斯安全部队击毙。2.1992年8月23日,Tu-154M,注册号C***-85670,苏黎世机场,无伤亡。天气恶劣,机长试图放弃着陆。可是装上了6米高的天线。右翼襟翼受损,飞行员依靠仅存的左侧襟翼飞完了最后650米,成功迫降。苏联时期的涂装。3. 1994年3月8号,IL-86,注册号RA-86119,新德里国际机场,4人死亡。俄航躺枪,一架小飞机再机场练习起降,第六次联系起降时出现了意外。起飞不就就向左坠向停机坪。刚好俄航的IL-86停在那里,造成了地面工作人员以及飞机内的俄航工程师死亡。4.1994年3月23日,空客A310,注册号F-OGQS,莫斯科飞往香港途中,75人无一生还。这是俄航最有名的事故了,ACI上有。太长了就直接复制粘贴吧。『调查人员在聆听驾驶舱的通话记录器的录音带后发现,事发前正机长按正常程序离开了驾驶舱在客舱休息,只有第一副机长和第二副机长在驾驶舱,而这时第一副机长带了他两名分别年纪15和12岁的子女到驾驶舱参观,更让他们坐在机长座位“学习”飞行。就在他的儿子在他的指示之下把由电脑自动驾驶中的飞机左转后不久,飞机便突然向右转并向右倾侧和下降,飞行纪录仪显示自动驾驶系统因有维持33,000英尺飞行高度的指示而自动增大引擎马力及拉高机首上升,并因机首拉太高导致机上客人(包括在客舱休息的正机长、在机长座位的15岁第一副机长儿子和在机长座位后的座位的第一副机长)因G力被压在座位上,只有在副机长座位的第二副机长能拉到控制杆尝试控制失控的飞机。在飞机因第二副机长把机首拉得太高而第二次失速并进入螺旋下坠时,第一副机长才成功跟他的儿子掉换座位,坐上机长座位与第二副机长同时尝试控制下坠的飞机。虽然他们最终令飞机停止下坠,但是已下降太多且两名副机长也未察觉下降幅度,几乎就在他们成功令飞机以水平飞行后便立即撞山,同时**起火。正机长始终没机会回到驾驶舱。&oq=调查人员在聆听驾驶舱的通话记录器的录音带后发现,事发前正机长按正常程序离开了驾驶舱在客舱休息,只有第一副机长和第二副机长在驾驶舱,而这时第一副机长带了他两名分别年纪15和12岁的子女到驾驶舱参观,更让他们坐在机长座位“学习”飞行。就在他的儿子在他的指示之下把由电脑自动驾驶中的飞机左转后不久,飞机便突然向右转并向右倾侧和下降,飞行纪录仪显示自动驾驶系统因有维持33%2C000英尺飞行高度的指示而自动增大引擎马力及拉高机首上升,并因机首拉太高导致机上客人(包括在客舱休息的正机长、在机长座位的15岁第一副机长儿子和在机长座位后的座位的第一副机长)因G力被压在座位上,只有在副机长座位的第二副机长能拉到控制杆尝试控制失控的飞机。在飞机因第二副机长把机首拉得太高而第二次失速并进入螺旋下坠时,第一副机长才成功跟他的儿子掉换座位,坐上机长座位与第二副机长同时尝试控制下坠的飞机。虽然他们最终令飞机停止下坠,但是已下降太多且两名副机长也未察觉下降幅度,几乎就在他们成功令飞机以水平飞行后便立即撞山,同时**起火。正机长始终没机会回到驾驶舱。』这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空难之一了。失事客机5.1996年10月8日,An-124,注册号RA-82069,都灵,两人死亡。正准备在都灵接上法拉利运往文莱。因为能见度低准备重飞,重飞途中撞树,导致飞行员死亡。6.1998年11月11日,IL-62M,注册号RA-86564,安克雷奇,无人伤亡。韩亚的747正在报道上坐U-turn,因为速度太快,引擎直接撞上了停在机位的IL-62M。结果韩亚机长反倒加大引擎导致机翼与IL-62M尾翼相撞。韩亚公司规定的滑行速度为10knots,可是当时速度到了16knots,导致俄航又一次躺枪。7.1998年, IL-86, RA-86080, 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无人伤亡。重着陆,结果飞机就扑街了,而行业懒得修,直接拉走直接了。8.2001年9月21日,IL-86,注册号RA-86074,迪拜国际机场,无人伤亡。这个就搞笑了。因为飞机本身设计**加上飞行员的误操作以及塔台没有仔细观察,这架IL-86在降落的时候居然起落架没有打开,且没有人知道。结果降落的时候两个引擎着火。9.2006年12月28日,空客A321,注册号VP-BQS,莫斯科-苏黎世,无人伤亡。被一个大哥劫机了。劫机者声称有**(当然是没有啦),希望开往开罗。直接被制服。10. 2008年6月30日,TU-154M,注册号RA-85667,圣彼得堡-莫斯科,无人伤亡。起飞途中引擎失效,放弃起飞。飞机也没有修,直接等着被拆解了。11.2014年6月3日,IL-96,注册号RA-96010,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无人伤亡。一架已经除役的IL-96着了火。综上所述,俄航在苏联解体后的表现虽然说不上可圈可点但也是不错了。除了A310那一次重大事故,其他的所有事故均无造成乘客伤亡。且所有的事故机型除了被劫机的A321之外都已近退役。再来看一下现在俄航的机队,现在的机队由一下机型组成(不细分了)B777B737A330A321A320A319SSJ-100,都是出色的干线和支线客机。除了SSJ-100,其他的俄系飞机在2014年以前退出运营。SSJ-100则是一架较为出色的现代化支线客机。虽然被印尼人弄下来一架,那次事故的主因还是在机长的失误。飞安这东西吧马虎不得,全世界的标准基本上差不太多。所以在这些因素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了影响一般乘客订票的主要原因(那个便宜就定哪个你说是不)。俄航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况且大邮戳联盟在中国还有还是蛮有优势的,可以给你的东航,南航账户积个里程呢。至于行李吗那就得看地勤和人品了。我坐美联航这种业界公认的甩,丢行李大户9年了照样没有丢过一次行李,箱子也是完好无损。说了这么多,总之楼主担心的安全问题俄航是不存在的。像什么飞行员都是开战斗机的,嘿,你怎么不说3U啊
格罗兹尼巷战有多惨烈,俄罗斯士兵为何不敢前进
上世纪90年代的格罗兹尼巷战,一共发生了两次(分别发生在1994年与1999年),交战双方为俄罗斯与当时的车臣共和国,其战斗之惨烈超出了对战双方的预想。
一座城市有它的宿命。格罗兹尼是车臣的首府,“格罗兹尼”在当地方言里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这个车臣的首府早已注定将成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罗兹尼城,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1994年后,它因“让俄罗斯军队战栗”而闻名于世。这里爆发的两次巷战, 堪称越战后最血腥的战役。
格罗兹尼高楼林立,并有许多地下室、下水道、地铁、地道等地下设施,尤其是旧工业区,厂房破旧,废弃物堆积如山,便于车臣部队藏匿和进行巷战。在这样的环境中作战,俄军的火炮、导弹等重装备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导航和联络系统也无**常工作。
而且俄军在明处,车臣部队在暗处,他们混在平民中间,把城内的居民当作“防火墙”、“人体盾牌”,阻止俄军进攻。俄军对这种城市巷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经验,因而攻城速度很慢,每天只有一二百米,特别是在市中心,拉锯战就持续了20多天。
俄军对伏击战也缺乏准备,自认为战场对自己单向透明,已完全掌握战场主动权,可以及时发现和跟踪车臣部队,迅速调动兵力、火力围歼对方,因而对可能遭敌伏击丧失了警惕。车臣部队正是利用了俄军的这种轻敌心理,利用夜暗和大雾作掩护,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区实现了伏击企图。
在1994年,格罗兹尼就要了上千俄罗斯士兵的命。当时进入格市的一个千余人的作战团仅剩下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车臣部队击毁了20辆;俄军的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车臣部队甚至将俄军死尸垒成沙包当作街头碉堡——死去的士兵丧失了最后的尊严。
5年后,俄罗斯士兵再次受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最惨烈的一天。俄军尸横遍野。天特别冷,尸体都没有腐烂,车臣部队踏着它们前进。
自打第二次巷战从1999年圣诞节开始以来,虽然官方报告称俄军平均每天有8人死亡、13人受伤,但报纸建议把这些数字扩大10倍才比较接近真实数字。是车臣部队的狙击手和一批国外雇佣兵杀了大部分俄军。整个2000年1月,75%的阵亡士兵死在这些屠宰者枪下,他们号称“一枪一命”。俄军士官赫尔巴德斯在其战地日记里写道:
“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
2000年1月18日,狙击手甚至射杀了俄军格罗兹尼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而那些雇佣兵们,每杀死100名俄军,将得到1万美元奖金。凶狠、果断、对地形了如指掌的车臣狙击手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每个狙击手搭配一个**手和一个火箭炮手。这种三人小组**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3种距离的火力搭配,堪称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
事实上,这次的格罗兹尼巷战是一场狙击手的战争。俄军调动了大批神**应付局面,但最终还是轰平了格罗兹尼才算了事。
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个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
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
格罗兹尼巷战是现代 军事 史上军事作战中最残酷的城市作战,俄军在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中也被很多军事分析家和理论家称为装甲部队不适合进行城市作战的绝好素材,虽然在武器装备和火力打击能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俄罗斯,但是他们却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控制住格罗兹尼的大部分城市区域。 对于格罗兹尼巷战最后的结果,很多军事评论家认为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准备不足的原因导致的巨大的伤亡结果,军事评论家认为俄军在进攻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并且错误的判断了战争形势的假设方向,计划的制定过于乐观片面,在1994年俄罗斯只剩下了苏联红军的影子,由于军队的生活条件下降,俄罗斯不对兵员紧缺补充,士气低下也是格罗兹尼巷战付出惨痛代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格罗兹尼巷战被认为是越南战争之后最残酷的巷战,俄罗斯根据二战时期的作战 经验 制定了城市战的作战指挥计划,但是俄罗斯军队从来没有进行过城市作战演练,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城市作战演习,准备不足加上没有实战演练的经验导致了格罗兹尼巷战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格罗兹尼巷战的评价中,很多军事评论家和分析家认为是装甲部队对城市作战的不适宜导致失败,但是最终的原因是存在于俄罗斯军队的准备不足和判断错误导致的结果。
真正的人间地狱,俄军当年在格罗兹尼究竟被打的有多惨
格罗兹尼的这场战斗属于巷战,俄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说当时俄罗斯一支一千人的的队伍最后只剩十几个人活着出来。这就足以证明这场战斗有多么残酷。最后以俄罗斯宣告失败结束。
1999年对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来说,是个内忧外患的一年,当年九月份的两周内,莫斯科就发生了四起**事件,造成了300多人死亡。国内反战浪潮巨大,俄军士气低落,再加上临近总统大选,叶利钦不得把暂时放弃对车臣武装分子的打击,最终与车臣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这场战斗的失败对叶利钦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国内不稳,国外也不消停。科索沃危机,北约天天在南联盟的领土上狂轰滥炸,车臣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科索沃事件的影响。
当时车臣表面还是俄罗斯的一员,但事实上已经独立,当时的俄罗斯受经济崩溃的影响,俄军士气低落,**短缺,战备不足,官兵纪律涣散,俄军指挥混乱,各部门协调极差,加之战前轻敌,失败就是肯定的了。
我特别搞不明白的是,当时的格罗兹尼已被完全包围,完全就是一座孤城。我觉得俄军大可不进城,只是围困断水断粮就了,而城中物资总会耗完的。加上飞机可以实施监控防止叛军突围,也可以长时间各种轰炸。围困的时间长了,叛军自然耗不下去。不一定要进城强攻啊,为什么俄军还要冒着大量人员死伤的风险进城打巷战?直接长时间围困死叛军不更好吗?直接轰炸机轰炸几趟效果更好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以现在的科技来说都没办法彻底摧毁一座城市。因为轰炸过的城市会拥有大量死角,废墟。谁能保证那些废墟、坑道、防空洞里面就没有一把把狙击枪伸出来,那些埋设的**地雷会不会**。这样一来只会让城内的敌人更加难以对付,还有就是影响太大,会给西方和国内的人权组织以口实。
更多文章:

乔丹打球为什么这么具有美感(乔丹的战绩有多辉煌为何这么多篮球爱好者模仿他)
2024年12月6日 17:42

2012年发生了什么大灾难(2012年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大灾难)
2025年2月9日 21:01

2021中超亚泰对国安(国安主场遭亚泰绝杀双方都进点球了吗)
2025年7月29日 03:30

欧洲杯冠军最新赔冠率计算器(2022世界杯冠军赔冠率哪里看)
2025年5月23日 01:10

英超C罗替补出场,他放下身段做替补是为了缓和舆论压力吗?c罗现在在哪
2024年3月16日 13:00

张伟丽总资产多少亿(同是优秀拳手,徐灿和张伟丽哪一个对中国搏击影响大)
2024年7月23日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