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科特诗集(当代诗歌诺贝尔奖获奖作品)
本文目录
当代诗歌诺贝尔奖获奖作品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圣卢西亚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墨西哥诗人。主要诗作有《太阳石》、《假释的自由》、《向下生长的树》;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官》、《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1990年作品《太阳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苏裔美籍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韵文与诗》、《山丘和其他》、《悼约翰邓及其他》、《驻足荒漠》;散文集《小于一》等。1987年《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捷克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裙兜里的苹果》、《铸钟》、《妈妈》、《哈雷慧星》和回忆录《世界美如斯》等。1984年作品《紫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冰封的日子》、《三个季节》、《冬日钟声》、《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日记《猎人的一年》;论著《被奴役的心灵》;小说《夺权》等。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1996)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初生的太阳》、《英雄挽歌》、《理所当然》等。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天堂的影子》、《毁灭或爱情》、《终级的诗》、《知识的对白》等。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乌贼骨》、《守岸人的石屋》等。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1974年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现代抒情诗选》、《游牧民族》、《自然》、《海风之路》、《蝉》、《草之山》和代表作《阿尼亚拉》等。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和代表作《诗歌总集》等。1971年作品《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1966年奈莉·萨克斯(女)(1891~1970)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逃亡与蜕变》、《无尘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诗剧《伊莱》等。1966年作品《逃亡》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转折点》、《神话和历史》、《航海日志》和《“画眉鸟”号》。1963年作品《“画眉鸟”号》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1960年圣琼·佩斯(1887~1975)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远征》、《流放》、《雨》、《雪》、《风》、《海标》、《鸟》、《荣兴》等。1960年作品《蓝色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瞬息间是夜晚》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作品《水与土》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1956年作品《悲哀的咏叹调》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1948年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美诗人、剧作家、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诗与批评的效用》等。1948年作品《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诗》,诗集《绝望》、《柔情》、《有刺的树》、《葡萄区榨机》等。1945年作品《柔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1931)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1931年作品《荒原和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等。1923年作品《丽达与天鹅》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受难的普罗米修斯》等。1919年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朝圣年代》,小说《查理士国王的人马》等。1916年作品《朝圣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褒奖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作《吉檀迦利》,小说《两亩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饥饿石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这是谁的诗 详细点说明一下
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诗。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简介: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瑞典有世界影响的诗人。1931年出生,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先后共出版《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小路》《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等10部诗集。1990年患脑溢血致半身瘫痪后,仍坚持写作纯诗。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生活道路很简单,直至退休,一直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一名心理学家。旅行和写作几乎构成了他全部的业余生活。 从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至今,共发表163首诗,大多为短诗,结集为《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音色和足迹》、《看见黑暗》、《小路》、《波罗的海》、《真理的障碍》、《野蛮的广场》、《为生者和死者》和《悲哀贡多拉》等出版。 特朗斯特罗默是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20世纪80~90年代声誉达到顶峰。有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特朗斯特罗默瘫痪以后,欧洲最好的诗人在哪里?”他获得过很多荣誉,包括彼特拉克奖、领航员奖等,而且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默,尽管他是瑞典人。”《果戈理》原诗如下:北岛译外套破旧得像狼群。面孔像大理石片。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转瞬间点燃青草。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亮着灯的院子。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那披斗篷的穷汉。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人类摇晃的桌子。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介绍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生于圣卢西亚。诗人,剧作家及画家。出版过戏剧集和多种诗集。被誉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布罗茨基语)。在圣玛利大学和西印度的牙买加大学读过书,毕业后搬到特立尼达岛居住,并从此成为艺术评论家,在其作品中,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的历史、政治和民俗、风景,有强烈的历史感。他的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而获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冰岛作家 《世界之光》
哈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Halldó Kiljan Laxness 1902年4月23日—1998年2月8日)冰岛小说家、剧作家。原名哈多尔·古兹永松的长篇小说《世界之光》(4部,1937~1940)取材于19世纪冰岛民间一个贫穷的诗人的痛苦的经历。
《世界之光》内容主要讲的是他并非英雄,却自以为可以给世界带来光明,结果在腐败堕落的社会中悲惨地度过一生。
这与作者生平生活经历有很大干系,生于雷克雅未克他父亲所开办的拉克斯内斯农场,童年即在这里度过,后以此为笔名。1930年他回到冰岛,结婚后定居于雷克雅未克,从事文学创作。以后曾两次访问苏联,并到过西班牙等地。30年代他以冰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为题材,接边写出了以冰岛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就包括《世界之光》
更多文章:

英超球队季票价格(欧洲足球联赛中的季票只是主场的19场比赛还是全部38场比赛比如英超)
2024年12月26日 07:03

济州岛地图中韩文对照(Showtime里exo去的大海是哪里)
2024年10月6日 12:01

实况足球2020ce修改器不能用?足球巨星崛起内置修改器怎么用
2024年7月21日 11:30

张镇麟2022nba选秀(NBA选秀大会举行,曾凡博为何会落选此事对他有何影响)
2023年12月29日 11:41

格拉斯哥有足球队吗(“韭菜坪线”自助游格拉斯哥流浪者Vs凯尔特人英格兰)
2024年10月15日 23:10